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山东省)学案:专题七 第六讲 概括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山东省)学案:专题七 第六讲 概括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Word版含解析

第六讲 概括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古代诗歌中的艺术形象都渗透着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评价, 体现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在高考中,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 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主要考查角度是分析诗歌的内容,把握作者寄 寓的感情,并且有时和形象鉴赏、表达技巧结合在一起。 题型一 概括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一)山水田园诗 含义 山水田园诗是以田园风光以及农民、牧人、渔父等为主要 描写对象的诗歌。 标志 ①标题中往往有“山”“野”“田”“居”等字。②常见 意象: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五 柳、明月、渔歌等。 常用 技法 (1)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2)写景 的表现手法有:①白描与工笔;②观察角度高低俯仰的变 化与远近高低的顺序;③光、影、色彩的渲染,视觉、听 觉、嗅觉、触觉的运用;④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与想象之 景);⑤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3) 常用的抒情方法:①借景抒情,融情入景;②以乐景写哀 情(反衬)。 情感 ①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②借凄风苦雨,表达 对自由的向往及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③憎恶黑暗,寄托 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④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清幽,表达 闲适淡泊、悠然自得之情。⑤对现实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 闷。 (续表) 答题 角度 (1)把握诗歌意象。如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 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枫叶”“荻花”“秋”三个意 象不仅点明了景物、时节,还渲染了送别时冷寂凄凉的环 境氛围和诗人忧伤的情绪。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 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烟花含 愁,孤帆载憾,明写帆之“孤”,实乃人之“孤”。天际 碧水带走诗人的无尽思念。诗人的惜别之情,从每一个画 面中渗透出来。 (3)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对作者的身世和当时的时 代背景要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 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 (4)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 法很多,应注意:①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 如高、低、俯、仰的变化;②描写景物的手法,如虚实结 合、以动衬静、明暗对比、以小见大、粗笔勾勒和细节描 写相结合(也叫点面结合),以及比兴手法的运用。 答题 模板 诗人用××(修辞、表现手法)手法,通过对××(诗中具体 意象)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对××(意境)的喜爱之情。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渭川田家 王 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①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②。 注:①雉雊(gòu):野鸡鸣叫。②《式微》是《诗经》中的一篇, 诗中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诗的第一句描写夕阳斜照村落的景象,渲染暮色苍茫的气氛。 B.第二句描绘穷巷牛羊暮归图,“穷巷”即“深巷”,“穷”字 也透着宁静粗朴的况味。 C.三、四句写人,野老拄着拐杖倚着柴门,急切地呼喊着牧童的 名字,以声衬寂。 D.五、六句视听结合,野鸡欢叫、麦苗青青、蚕眠叶稀,宁静里 透着祥和,悠然中透着满足。 解析:C 项,“急切地呼喊着牧童的名字”错,“以声衬寂”也 不恰当。 (2)请结合全诗赏析最后两句的精妙之处。 答:①直抒胸臆,反衬见意。看到万物皆有所归,归得惬意,诗 人既羡慕又惆怅,反复吟咏《式微》,反衬出自己独无所归、归隐太迟 的惆怅,寄托归隐田园的心情。 ②卒章显志,画龙点睛。前面诗句以白描手法描写初夏傍晚农村 夕阳西下、牛羊回归、老人倚杖、麦苗吐秀、桑叶稀疏、田夫荷锄一 系列宁静和谐的景色,最后两句由写景转向抒情,画龙点睛式地揭示 了主题。 ③用典。王维在诗中借吟咏《式微》以表达归隐田园的急切心情。 诗意速通: 村庄处处披满夕阳余晖,牛羊沿着深巷纷纷回归。老叟惦念着放 牧的孙儿,拄杖等候在自家的柴扉。雉鸡鸣叫麦儿即将抽穗,蚕儿成 眠桑叶已经薄稀。农夫们荷锄回到了村里,相见欢声笑语恋恋依依。 如此安逸怎不叫我羡慕?我不禁怅然地吟起《式微》。 (二)送别怀人诗 含义 古人常常因事不得不与家人、情人或朋友离别,送别之际, 人们往往设酒饯行,折柳相送,吟诗赠别,表达依依不舍 之情。 标志 ①标题中往往有“送”“别”“赠”“酬”等字眼。②常 见意象:“柳”“酒”“月”“水”四大意象。“长 亭”“短亭”“阳关”“舟”“灞桥”等意象也常出现 在送别怀人诗中。 常用 技法 ①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②烘托(不直接写人 的离情别绪,而是通过写眼中景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人的 伤离之深)。③以乐景衬哀情(也叫乐景写哀或反衬)。④想 象(也叫虚拟或虚实结合),送别诗常借助想象表达自己对 朋友的留恋和关切。 (续表) 情感 ①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②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③对 友人的安慰与勉励;④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态;⑤抒 发对人生的感慨。注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 的,而是多种情感交杂在一起的集合体,它丰富复杂却不 会杂乱无章。 答题 角度 (1)要从意象入手,体会作者要表达的离愁别绪。平时要积 累离别诗常用的意象,如唐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的“雪”给人以“冷”的感觉,但同时又表达了对友人的 情谊之纯洁,这样思考,答题时就可以从“对友人情谊真 诚”方面作答。 (2)要借助离别诗常用的表达技巧,如借景抒情、衬托等。 绝大多数送别诗是借助景物描写间接抒情的。一般来说, 前两句是景,景中含情,间接抒情,很自然地引出三、四 句的直接抒情。 (3)要了解送别诗常见的情感,如伤心、留恋、惆怅、安慰、 嘱咐、祝福、彼此勉励等。但要就题解题,防止经验主义。 答题 模板 诗人用××意象,××手法,渲染(创设)了××(悲伤、悲 凉、凄冷、孤寂)的氛围,抒发了诗人××(惆怅、伤感、 勉励、祝福等)的情感。 2.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题目。 别王百谷① 袁宏道 河上清霜雁字斜,西风匹马又天涯。 锦帆泾②绕郎官舍,冠子桥③通处士家。 好事每挥林下麈④,清斋长试谷前茶。 东邻不是无姝子,眼底何人解浣纱。 注:①本诗为作者将要离开苏州时所作。②锦帆泾:苏州城内的 河名。③冠子桥:苏州城内的桥名。④麈:古书上指鹿一类的动物, 其尾可做拂尘。魏晋清谈名士多执此物。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首联的“清霜”“雁”“西风”等意象点明送别季节为秋季。 B.颔联的“郎官”和“处士”点明诗人和王百谷的身份,二人同 为官场之人。 C.“好事”句写诗人和王百谷经常在一起像魏晋名士一样挥麈清 谈。 D.“谷前茶”是指谷雨前的茶。诗中以清斋品茶来体现王百谷的 清疏绝尘、情趣高雅。 解析:B 项,二人身份不同。“处士”本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 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 (2)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①羁旅漂泊之愁。首联写清霜大雁,西风匹马,作者又要浪 迹天涯,表达了漂泊之苦。②依依惜别之情。中间两联写作者和朋友 常相往来,彼此对于各自居所周围的景物十分熟悉,常在一起交谈饮 茶,离别在即,依依不舍。③对王百谷怀才不遇的惋惜之情。尾联以 西施之美来比喻王百谷之才,无人了解王百谷之才,友人才华得不到 施展,作者深表惋惜。 诗意速通: 河面上满清霜大雁一字斜飞,西风吹面诗人一人骑着马又浪迹天 涯。锦帆泾环绕着郎官房舍,冠子桥通向隐士人家。遇到开心的事每 每挥动拂尘,于清斋之中经常品尝谷前茶叶。东邻不是没有美丽的女 子,眼下何人理解浣纱之意呢。 (三)羁旅思乡诗 含义 诗人因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等,对所见 所闻有所感,借此抒发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和人生感 叹。 标志 ①诗题中多含有“客舍”“登高”“望 月”“忆”“寄”“行”“思”等词语以及“元 宵”“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名。②常见意象: 月亮、秋风、秋霜、杜鹃、猿啼、沙鸥、孤雁、浮云、梧 桐叶落、西楼、高楼、危楼、危栏等。 常用 技法 ①借景抒情(或叫“寓情于景”),情景交融。②乐景衬哀 情(乐景写哀)。③侧面落笔。诗人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 时,不是直接抒发思念之情,而是从对方着笔,想象对方 思念自己之深,借以烘托诗人的苦恨离情。④因梦寄情, 虚实结合。 情感 ①天涯漂泊羁旅愁。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抒发漂泊无定 的孤苦。②望尽天涯怀人愁。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 的思念。③羁旅他乡的幽怨之情。或表达人生感叹,流露 年华易逝的苦闷;或抒发独居他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 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答题 角度 (1)明确作者写了哪些“眼中景”。(2)要考虑在感情抒发 上有何特点。(3)分析作者是怎样把思乡之情与所见所闻巧 妙地融合在一起的。 答题 模板 诗人用××(具体意象),××(渲染、描摹、勾勒、创设) 出一个××(清冷、孤寂、凄凉、苍凉等)的意境,××(借 景抒情、情景交融)抒发了××的情感。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是唐代诗人宋之问被贬到泷洲后,次年春 秘密逃还洛阳探望友人所作的诗。作者借用途中遇到的景物抒发复杂 的感情。 B.寒食,亦称为“禁烟节”“冷节”,在这一日,禁烟火,只吃 冷食。后因距清明较近,人们把它们合在一起,只过清明节。在后世 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等风俗。 C.诗的首联使用互文手法,表现季至暮春,时逢寒食,诗人行走 在被贬南方的行程之中。 D.结句是诗人途中的所见所感,借助春色的变化和生机盎然,反 衬诗人的悲情。 解析:D 项,“结句是诗人途中的所见所感”错,尾联是诗人的 想象,是虚写。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方面的复杂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①放逐之悲:诗人被贬至遥远的南方,难免有悲情。②乡愁 之苦:途中思念故园,内心无限悲伤。③伤春之痛:暮春将去,时光 易逝。 诗意速通: 在被放逐的道路上碰到了寒食节,眼看今年的春天将要在愁苦中 过去了。可怜我在长江边回首北望,却看不到在洛阳的亲朋故旧。遥 望着北极星,我思念君王,而自身却将被放逐到遥远的南海之滨。啊! 我思念着北方的故园,那儿的柳条还刚刚抽绿呢! (四)咏史怀古诗 含义 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 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或 借古以喻今,或借古以讽今,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 托古讽今等目的。 标志 标题中有“咏史”“怀古”“登某古迹有怀”“古 迹”“古人名”等。 常用 技法 ①借景抒情(寓情于景)。②对比手法,描写眼前衰败、荒 凉的景象,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形成鲜明的对比。③化用 典故,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④衬托, 作者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悲景衬悲情。 情感 ①针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②缅怀 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③ 借论古之得失,托古讽今,忧国忧民。 答题 角度 (1)要弄清史实,疏通文意。题材具有很强的历史性,因此, 要对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有一定的了解。当然,诗词 的注解有时也能很好地帮我们完成这一步。 (2)要领悟感情。诗人表达感情大致有这么几种情况:①对 历史进行冷静、理性的思考,诗人自己并不置身其中;② 把史实与现实扭结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 社会现实。 (3)要分析技巧,体察诗心。咏史怀古诗的写作一般是先叙 事写景,极力铺垫;后议论抒情,点明主旨。咏史怀古诗 的写法多样,有以景衬情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 古》;有发表议论的,如清人刘献庭的《王昭君》就对汉 元帝统治的无能作了辛辣的讽刺;有用典的,如《念奴 娇·赤壁怀古》。在章法上,或作正反对比,或是侧面烘托, 不一而足。 答题 模板 诗人用××(用典、对比、衬托等)手法,表现了××(诗中 具体“史”“古”)的××(昔盛今衰、物是人非、今昔巨 变),表达了诗人的××(哀叹、惋惜、痛心),抒发了×× 的情怀。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① 杜 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②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注:①此诗是诗人由夔州出三峡,到江陵游庾信故居所作。诗人 对庾信诗赋推崇备至,而他的江陵之行,也与庾信的漂泊有相同之处, 都是遭逢叛乱,羁留异乡。②五溪衣服:这里指居住在五溪的少数民 族。 (1)下面对这首诗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首联概括了杜甫自安史之乱以来的生活状况。战乱之际,诗人 在东北一带流离失所,后辗转入蜀,又居无定所,四处漂泊。 B.颔联写出了三峡一带特有的风景:山势高峻,房屋依山而建, 耸入云霄,似乎把日月都遮蔽了。而当地的少数民族都居住在云雾缭 绕的山中。 C.颈联追究诗人“支离”“漂泊”的起因,在咏怀之中兼含咏史 之意,既是怀念古人,又是借古人庾信来咏怀。 D.尾联引入了庾信的典故,是说庾信一生中最“萧瑟”的事是命 途多舛,没能少年成名,到年老了才赢得诗名。 解析:D 项,对尾联理解有误,尾联庾信的典故是说他长期羁留 北朝,常有萧条凄凉之感,到了暮年一改诗风,由原来的绮靡变为沉 郁苍劲,常发乡关之思,其忧愤之情感动“江关”,为人们所称赞。 而非因“没能少年成名”而“最萧瑟”。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①抒发了作者漂泊流离的身世之感。②暗寓自己的乡国之思, 表现了作者对国家政事的强烈关心。③对庾信的凄凉身世表达了深切 的同情,并以庾信自比,抒发自己人生失意之感。 (五)咏物言志诗 含义 以某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借以表达 自己的精神、品格和理想,或表达喜爱之情。 标志 ①从对象上来看,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个物。着重对 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者着重对所咏之物的 某一内蕴、精神进行吟咏。 ②从题目上来看,或以所咏之物为诗名,或以“咏某 物”“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目。 常用 技法 ①托物言志(寓意)。即诗歌所描绘的物象只是作者抒情的 载体,作者借以表达人生态度和生活理想,或批判丑恶的 现象,或表达作者的观点。②托物喻理。通过咏物来表达 一定的社会道理。③托物讽世。通过咏物来揭示或批判社 会的不公平现象。④咏物抒怀。这类诗歌所吟咏的物象往 往是诗人的化身或是与诗人有某种相似。 (续表) 情感 ①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 ②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运多舛的伤感, 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③托物讽世,或忧国 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 讽。 答题 角度 (1)提炼出描写物象特征的词语,分析所咏之物的外在特征 和所处的环境特点,挖掘物象内在品格和精神,抓住 “物”与“志”的契合点。 (2)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 情、所言之志。诗人把自己的志向寄寓于所咏之物的突出 特点之中,“志”就在物的特点与诗人的情志的相通之 处。 (3)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托物言志、寄情于物、借物喻 人、拟人、比喻、烘托、比兴等),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答题 模板 通过××(对所托物象特征进行分析),抒发(寄寓、揭示、 揭露)作者××的感情。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此诗的内容组合与行文结构颇具特色。首联叙事点题,紧扣 “泉”字,起得平和自然。 B.诗人想问山泉有无一个让人记得住的名字,可是无从知晓。其 既惊喜又痛心的心情充溢于字里行间。 C.颔联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 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凌空而下时,水石相激,作风雨之声。 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 D.颈联转写山泉满涧平池之能,通过这些描写,意在为后文抒情 蓄势。 解析:“痛心”之情理解偏差,应为“遗憾”。 (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 的情怀? 答: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 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 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诗意速通: 山中有一股泉水,向别人询问这股泉水叫什么名字,却没有人知 道。天空倒映在泉水面上,整个地(水)面的颜色和天空的颜色是一样的, 泉水从高高的山崖上飞流直下如雨声作响。这股泉水自高山流出,涨 满了一条条山涧和小溪,分出的支流也注满了一个个山村的小池塘。 这股泉水的清静和淡泊虽没有人看见,但年复一年地依旧是那么清澈。 (六)爱情闺怨诗 含义 爱情闺怨诗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 别相思之苦。 标志 ①标题中多含“怨”“怀”“思”“别”“忆”“望 夫”“妇叹”“闺怨”“幽恨”或直接用“无题”等字 眼。②常见意象:“眉锁”“翠楼”“碧纱”“白 发”“秋风”“夜雨”“寒月”“寒衣”“残梦”“泪 如雨”“春风杨柳”“雁声月明”“红妆对镜”“喜鹊 报枝”“雨燕双飞”“临笺泪长”等。 常用 技法 ①比兴(托物起兴)。先从自然之物写起,然后用比喻、象 征等手法引出所要表达的事情或情感,物的描写起烘托感 情、渲染气氛的作用。 ②反衬。寒月孤灯、冷衾泪枕、月落星稀、凄风苦雨、漏 声雁影等凄凉之景往往衬托主人公的孤寂与幽怨;青青杨 柳、斜燕双飞、春风骀荡等充满活力生机之景更能反衬闺 中思妇的悲伤与幽怨。 ③先扬后抑。如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本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 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 了少妇因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 的主题。 情感 ①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②孤苦幽寂的命运之 悲。主要体现在宫怨诗中。③思妇空闺、思念亲人、盼夫 早归、渴望团聚的哀伤之情。④情梦难圆的遗憾与怅惘之 情。⑤阴阳两隔的悼亡之痛。 答题 角度 (1)把握爱情闺怨诗的思想内容:①描写男女之间深厚的情 感,歌颂真挚爱情。②表达闺中生活的孤独寂寞或对丈夫、 家人的思念。③对虚度光阴、青春易逝的哀怨,对自由自 在的幸福生活的向往。④表达被丈夫冷落、抛弃之后的怨 情。 (2)注意怨女诗中的比喻与象征意义。诗歌中女性意象淡 化,政治性较为突出。主要通过男女的恋爱关系比喻君臣 关系。具体分为两种:一是直接用男女之依恋表达诗人对 君王的依恋,希望被君王重用;二是用男女失恋、女子被 抛弃来喻指自己不被朝廷重用。 答题 模板 诗人用××(诗中具体意象),用××手法渲染(创设)了一 种××的氛围,抒发了××的情感。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乌夜啼·春思 赵令畤注 楼上萦帘弱絮,墙头碍月低花。年年春事关心事,肠断欲栖鸦。 舞镜鸾衾翠减,啼珠凤蜡红斜。重门不锁相思梦,随意绕天涯。 注:赵令畤(1051—1134),宋太祖次子燕王赵德昭玄孙。元祐中签 书颍州公事,时苏轼为知州,荐其才于朝。后坐元祐党籍,被废十年。 故词中每托闺情幽思以寄怨慕之意。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本词开头两句中“萦帘”“碍月”的细致心理反应和“弱 絮”“低花”的视觉相结合,映衬出芳春夜月怀远的闺人形象。 B.“年年”“关心”,可见离人远去之久。春归而人不归,教她 怎不思量!当她听到楼外哑哑啼叫、欲栖而未定的乌鸦时,怎能不为 之柔肠寸断! C.“舞镜”是对图案上鸾鸟形象的修饰,它是根据古代传说独鸾 不鸣,见镜中影即鸣不止的典故,活用来增加鸾鸟形象的生动性的。 D.“啼珠”是指蜡烛点燃后流的蜡珠,把凤蜡消熔的蜡珠称为 “啼珠”带有浓厚的客观感情色彩。如此物象和主人公心事相关。 解析:D 项,将“啼珠”与主人公心事相联系,其为主观感情色 彩,而非客观感情色彩。 (2)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又是如何表达的?请简要分 析。 答:上片寓情于景,“肠断”二字极言相思之苦。下片运用细节 描写和想象手法,把主人公孤恓难耐、百无聊赖、苦闷压抑的情怀, 以凄婉慰藉的语言娓娓道出——既是无奈的自慰,也是天真的幻想, 反衬现实的矛盾,突出离思的沉重。而词人别有怀抱,借闺人春思寄 托了自己政治上的苦闷、失意,以婉言达深意。 诗意速通: 闺楼上柳絮飞萦绕竹帘,院墙头花儿低挡住月光。每一年逢春时 愁涌心头,凝望那欲栖鸦令人断肠。 妆镜照鸾被上翠色褪减,凤烛燃蜡泪垂红影斜斜。重重门锁不住 相思魂梦,随心意任自由绕遍天涯。 (七)边塞征战诗 含义 边塞征战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 诗。 标志 ①标题往往有“军”“征人”“塞”“戍”等与军旅有 关的字。 ②常见意象:自然景物类(黄沙、秋月、大漠、孤城、边 关、雨雪、风沙等),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玉门关、 黄河、阴山、楼兰、蓟北等),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 烽火、羌笛、琵琶、战马等),乐曲类(《梅花落》《折杨柳》 《关山月》《阳关三叠》《渭城曲》等),人物类(戍卒、将 帅、胡人、单于等)。 常用 技法 ①修辞方面:主要有夸张、对比、互文、用典等。②人物 形象的塑造方面:常用侧面烘托、动作肖像描写、细节描 写等手法。③意境的营造方面:常用景物烘托、虚实结合 等手法。 情感 ①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②奋勇杀敌、英勇无 畏的英雄气概;③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④征 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⑤凄苦哀怨的厌战情绪, 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⑥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 好的民族往来的喜悦。 (续表) 答题 角度 (1)把握时代特征,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边塞诗是时 代的产物,也是最能体现国运盛衰的作品。因此,了解作 者所处的时代,对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大有帮 助。 (2)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的思想感情。边塞诗歌的特点在 于从不同角度展现时代的风貌,鉴赏这类诗歌,要在把握 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推敲出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体会不同的艺术风格。有的豪迈旷达,如“醉卧沙场君 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有的雄奇壮美,如“大漠孤烟 直,长河落日圆”;有的豪壮悲慨,如“落日照大旗,马 鸣风萧萧”;有的委婉清丽,如“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 征”;等等。 答题 诗人用××手法,写了边塞的××(诗中具体意象),表现 模板 了××(边关将士、边塞景象)的××,抒发了诗人××的 情感。 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雁门胡人歌 崔 颢 高山代郡①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 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②猎秋田。 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 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 注:①代郡:这里指雁门。②代马:骏马的名称,产于古代漠北。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首联不仅交代了雁门郡内山势的高峻,还写出了雁门胡人居住 地与燕国相接,靠近边地的位置特点。 B.颔联生动摹写了雁门胡人的日常生活状态,形象再现了边地少 数民族好勇尚武,粗犷豪迈的精神面貌。 C.颈联有版本作“雾里”,比“雨里”更能表现边地百姓误将 “野火”和“峰烟”当作烽火而时时紧张的心理。 D.作者在诗中既写出了边地民族飞鹰走马、游猎塞上的独特生活 场景,又写出了他们好酒的生活习惯。 解析:C 项,“雨里”亦作“雾里”,时值深秋,胡人多放火烧 山,一处处山头上的野火在寒冷的天气里静静地燃烧着;有时秋雨绵 绵,雨点打在山上,溅起湿湿的烟雾,笼罩着山头。描绘了“野火烧 山”和“雨湿孤峰”两幅画面,意象或浓或淡,或辽阔生动或静谧苍 茫,而且富于季节和地域特征。两句中“寒”与“火”、“湿”与 “烟”相反相成,互相烘托,趣在其中。故“雾”和“雨”具有相同 的表达效果。 (2)诗歌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 有怎样的作用? 答:思想感情:表达了对民族间相安无事,百姓尽情享受生活的 向往和赞美。作用:借边地安宁,民族和睦,百姓生活安闲、从容, 含蓄地表达了凝重的反战主题;体现出对胡人的关注,表达了不能因 为战争把胡人与汉人对立起来的民族观,提升了全诗的格调。 诗意速通: 代郡的东面和古燕地相毗连,雁门胡人的家靠近边疆塞关。他们 会放猎鹰追逐塞上鸟儿,在秋日里骑着猎马驰骋荒原。寒天里多在山 头燃烧起野火,山火被雨水熄灭蒸腾起浓烟。听说辽西近来没有发生 战事,闲来无事常到酒家酣饮醉眠。 设问 方式 1.本诗第×联(句)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3.这首诗(××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 的? 4.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做简要分析。 5.试比较两首诗歌中的不同情感。 审题 要点 题干中有“情感”“思想感情”“人生追求”等字样。 答题 步骤 1.基本题型 2.情感变化题 答题 模板 ……描写了……内容(情调),(步骤 1)运用……技巧,(步 骤 2,没有技巧可以省略此步)抒发某人……的情感。(步 骤 3)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赤壁歌送别 李 白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①唐突②留馀迹。 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 注:①鲸鲵:大鱼名,比喻吞食小国的不义之人。②唐突:触犯。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首句写出了赤壁之战前紧张的氛围,“二龙争战”指曹操和孙 刘联军隔江对峙,胜负存亡,即将一战而定。 B.次句紧承首句,直接写出赤壁之战的结果,曹操大军楼船被一 扫而空。“扫”“空”极写周瑜军队势如破竹的战力。 C.第三句直接描写赤壁战场上大火的惨烈,又是对第二句战争结 局的原因的解释,“张”“照”表现了曹操军队的气势。 D.第四句看似平淡,但饱含着诗人对儒将周瑜的赞美,表现了周 瑜在赤壁战场泰然从容、指挥若定、气定神闲的风度。 解析:C 项,“表现了曹操军队的气势”不正确,这里是在表现 东吴军队的气势。 (2)本诗主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①怀古之情。前四句写赤壁之战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历史 的感慨,对不义战争的否定。②送别之意。后四句主要写送别之情。 希望朋友观看到赤壁古战场景象后,向自己写信告知,表达了自己壮 心不已的豪情以及对朋友奋发有为的期许。 解析:从此诗诗题可以看出,诗人的创作意图在于把歌咏赤壁和 送别友人这两个内容艺术地统一起来。全诗八句,前四句讲的是赤壁 之战的事迹,通过古人古事,抒发怀古之情,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 慨;后四句则是送别时的有感而发。 诗意速通: 犹如二龙争战以决雌雄,赤壁一战,曹操的楼船被一扫而空。烈 火熊熊焰烟冲天,照耀云海,周瑜于此地大破曹公。君去大江观看青 碧澄明的江水,也会看到当时大战留下的争斗的遗迹。请您将实地的 观感一一写信给我,使我看过信后也大快一下壮心。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① 岳 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②。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 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①本词写于词人统兵收复襄阳六州驻兵鄂州时。②万岁山、 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1)下列对本词有关内容的赏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全词采用散文化笔法,所写有歌舞之欢、沦陷之乱、恢复之志、 凯旋之思,当年、而今、来日,事情交织,纷至沓来。 B.词人写北方铁蹄践踏占领区,情景惨痛,与记忆中北宋朝廷的 歌舞升平景象形成强烈对比,可谓繁华成空,惊心动魄。 C.词人用《汉书》终军请缨的典故,表达他收复中原的坚定意志, 而“何日请缨提锐旅”反映出词人一种时不我待的急切心情。 D.南北两宋之交,豪放词风完全取代了婉约词风,艺术风格的转 变根源在于内容,在于爱国主义成了词的时代性主题。 解析:豪放词风并没有“完全取代了婉约词风”。 (2)本词从登黄鹤楼“遥望中原”写起,请结合全词,分析作者思 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答:开篇写词人登临黄鹤楼北望中原失地,回想当年歌舞升平, 心中满是对北宋朝廷享乐致山河沦陷的悲慨;接着写金兵侵占中原后 民不聊生的惨状,国破家亡的愤恨之情油然而生;最后遥想自己统领 精锐之旅肃清河洛的情景,心中满是胜利的报国信念和收复失地的乐 观情绪。 解析:“变化过程”明确了鉴赏的内容和角度。由题干来看,作 者的感情是有变化的,因此可以逐句分析。上片今昔的对比和“风尘 恶”等字眼,表达的是作者的感伤(或愤慨);下片的“兵安在”“民安 在”,抒发的是国家破亡的感慨;联系岳飞的经历和精神,可知“再 续”中蕴含着豪情。 诗意速通: 登楼远望中原,只见在一片荒烟笼罩下,仿佛有许多城郭。想当 年啊!花多得遮住视线,柳多掩护着城墙,楼阁都是雕龙砌凤。万岁 山前、蓬壶殿里,宫女成群,歌舞不断,一派富庶升平气象。如今, 胡虏铁骑却践踏包围着京师郊外,战乱频仍,风尘漫漫,形势如此险 恶。 士兵在哪里?他们血染沙场,鲜血滋润了兵刃。百姓在哪里?他 们在战乱中丧生,尸首填满了溪谷。悲叹大好河山依如往昔,却田园 荒芜,万户萧疏。何时能有杀敌报国的机会,率领精锐部队出兵北伐, 挥鞭渡过长江,扫清横行“郊畿”的胡虏,收复中原。然后归来,重 游黄鹤楼,以续今日之游兴。 题型二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作者的观点态度包括:①对事物、人物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态 度,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态度;②对人生感悟的倾吐。 所谓“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指在把握文中观点和作者态度 的基础上,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作出自己的评价,如作者的观点是否 正确,认识是否全面,论述是否透彻,感情是否健康,对读者有什么 有益的启示,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等。另外,有时还需要对别人的 评价进行分析比较,作出正确的判断。 设问 方式 1.×××××,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谈谈你的看法。 2.对××事件的评价客观吗?你是如何理解的? 3.这首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全诗予以 分析。 审题 要点 题干中有“同意”“评价”“看法”等词语。 答题 步骤 答题 模板 诗人通过对××(诗中具体意象)的××(描写、议论……), 表现出××的态度(观点、看法),此种态度×××(进行评 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精卫词 王 建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 启全篇。 B.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 入困境。 C.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不仅奔波劳碌而且遍 体鳞伤。 D.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 诗相近。 解析:“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错,从最后两句 可以知道,本诗咏赞了精卫填海的行为、坚韧不拔的壮志和奋斗到底 的毅力,所以不会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 (2)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 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 答:观点一:同意。 ①这两句诗是精卫坚韧不拔、前赴后继奋斗精神的自我抒发;② 意为即使自己在有生之年不能完成移山填海的事业,也希望子孙后代 能够继承遗志,填海不止。 观点二:不同意。 ①这两句诗是作者对精卫的同情与崇敬之情的表达;②意为移山 填海的事业尚未完成,我愿牺牲生命来帮助精卫,以自己的生命来换 精卫的生命。 解析:先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意或不同意,然后结合诗句来分析。 如果将“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理解为“高山没有移尽, 大海没有填平,希望我死了之后还有子孙活着完成我的遗愿”,那么 这样的理解就是同意最后两句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是精卫对自己 的坚韧不拔、前赴后继奋斗精神的抒发;如果将“高山未尽海未平, 愿我身死子还生”理解为“高山没有移尽,大海没有填平,我希望用 我的生命来换取你的生命”,那么这样的理解就是不同意最后两句是 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而认为这是从作者的角度表达的。 诗意速通: 精卫啊,是谁让你来填海的?你衔来石子,已经在海边堆积了很 多。只要大海被填平,海水枯干,海中作恶的鱼龙也就再也掀不起风 浪,再也做不了坏事了。精卫的嘴因为衔木石而被磨穿,山中的草木 被她衔得残缺不全了。早晨她还在树上,晚上她就到了海里,因为不 停地飞翔,她的羽毛时时折断坠落到水里。但只要高山尚在,大海未 平,我就愿意世世代代地填下去。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