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2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高一新教材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学案: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www.ks5u.com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2.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1.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形势及铁器牛耕的使用,都江堰、郑国渠的兴修,工商业的发展,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涵养唯物史观。 2.掌握商鞅变法的内容,认识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3.知道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其他诸子百家的主张;探讨百家争鸣的原因和影响;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古代先贤的智慧。 一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1.列国纷争 (1)原因:春秋时期,一些大的诸侯国扩张势力,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确立霸主地位。 (2)概况 ①“春秋五霸”:春秋时期,齐国、晋国、楚国、吴国与越国先后建立了霸权,史称“春秋五霸”。 ②“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齐国大夫田氏也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 ③“战国七雄”:战国时期,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 (3)影响 ①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 ②周王室也在公元前256年被秦国吞并。 2.华夏认同和民族交融 (1)华夏认同: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2)民族交融:进入战国之后,内迁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 二 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1.经济发展 (1)农业: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得到推广,水利灌溉工程大量兴修。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 (2)工商业:农业进步推动工商业繁荣。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广泛流通,出现一批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和富比王侯的工商业主。 2.商鞅变法 (1)原因:①社会经济发展,地主阶级兴起,他们要求获取政权。②战国时期兼并战争剧烈,为了富国强兵。 (2)开始时间:前356年。 (3)内容: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废井田,开阡陌”;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4)结局:商鞅被杀,但变法措施深入人心。 (5)意义: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三 孔子和老子 人物 历史地位 时代背景 治国主张 其他贡献 孔子 儒家学派创始人 春秋时期 礼崩乐 坏,社会 动荡 核心:“仁”,主张统治者“为政以德”;主张恢复周礼,但承认制度可随时代变化改良 教育上: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文化上:整理《诗》《书》《礼》《易》《春秋》,主要思想和言论被弟子收录在《论语》中 老子 道家 学派创 始人 在政治上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哲学思想:“道”是万物的本原;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揭示事物存在互相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 著作《老子》,又称《道德经》 四 百家争鸣 1.社会背景 (1)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 (2)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 (3)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 2.百家争鸣局面 (1)儒家:代表人物为孟子和荀子。孟子认为人性善,提倡“仁政”。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 (2)道家:代表是庄子,崇尚逍遥自由。 (3)阴阳家:以邹衍为代表,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了“相生相胜”理论,这代表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 (4)墨家:代表下层平民利益。墨家代表墨子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还提出了“尚贤”的政治主张。 (5)法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法家代表韩非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 3.影响 (1)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不仅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 [思考探究1] “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说明了什么? 金版点拨:赵、魏、韩和田氏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层,他们取代的是旧制度的维护者——诸侯,这说明宗法分封制和井田制逐渐瓦解,新制度的建立是历史发展趋势。 [易混易错] 奴隶、农民的区别 奴隶,一无所有,无财产、无自由、无人权,是主人的“物品”,主人有权处置奴隶。 农民,有自己的土地,有一定的自由,有一定的人权。 [知识拓展] 华夏观念 (1)“华”“夏”在夏、商、西周时是两个词,分别有不同的含义,而且其含义也有多种。而华已有文化先进之意,夏不仅为地名,也为国名。 (2)春秋时期,中原诸侯国政权与边地少数民族并立,边地落后,夷夏对称,这时,夏即指文化发达的东方诸国。华夏连称则指礼仪文化发达的中国之意。 [判断正误] “无为而治”是指不作为。(×) “无为而治”是指不过多地干预、不妄为、不胡作非为,要顺其自然,遵循客观规律而为。 [知识拓展] 春秋战国时期的特点 [思考探究2]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有何关系? 金版点拨:百家争鸣是战国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思维导图] 主题一 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一 “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 ——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二 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在许多国家掌握政权。他们为了打击旧的奴隶主贵族势力,建立封建政治和经济秩序,巩固新生政权,增强竞争实力,纷纷开展变法运动。如李悝在魏国推行变法,按照“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授予官职和爵位;主张“尽地力之教”,发展生产;颁布《法经》。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 史料一观察图一中周的都城、诸侯的都城、长城等,图二中货币及形状,文字材料中的“牛”“耕”。史料二分两部分,第一层叙述了各国变法的原因,第二层各国变法内容涉及生产、政治权力的取得和法律制度等。 (1)史料一中蕴含了哪些时代信息? 金版参考:政治上:王室衰微,旧制度衰亡;经济上: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多种货币流通,工商业发展。 (2)结合时代背景与变法措施,分析史料二中各国开展变法运动的原因。 金版参考: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新兴的地主阶级要求废除旧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用法律制度巩固已获得的权益。各诸侯国为增强竞争实力,纷纷开展变法运动。 商鞅变法的背景 (1)经济上: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生产力大发展,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发展封建经济,建立中央集权。 (2)政治上:①宗法分封制瓦解,社会处于转型中。②战国时期各国兼并战争的需要。 (3)思想上: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成为推行变法的理论武器。 (4)秦国相对落后,迫切希望富国强兵。同时,中原传统政治文化对秦国影响相对薄弱,思想较开放。 (5)战国以来的变法潮流为商鞅变法提供了经验教训。 (6)秦国国君权力较集中,商鞅受到秦孝公重用。 主题二 百家争鸣 一 封建社会中,知识本为贵族所专有,但因封建制度的渐趋破坏,贵族的后裔降为平民的日渐增加,知识也因而流入民间。加以王室衰微,政治无主,传统的文化渐已不能支配人心,因此独立的思潮开始抬头,这情形在春秋末期已甚显著。……诸夏文化的范围也随之扩大,并吸收相当成分的外族文化。这些新因素,更刺激新思想的产生。 ——傅乐成《中国通史》 二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体著作。“泛爱众,而亲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等意蕴深刻。《老子》认为“天下多忌讳(禁忌)而民弥贫,法物(即为合法地纳民之物)滋章,而盗贼多有”。 三 “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 ——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 史料一从学术下移、传统文化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华夏文化的不断融合三个层面分析了春秋时期出现新思想的原因,其中“知识也因而流入民间”“传统的文化渐已不能支配人心”“诸夏文化……外族文化”是理解史料的关键信息。史料二抓住关键信息“仁”“德”“礼”“天下多……而民弥贫,法物滋章,而……”。史料三从当时和后世阐述百家争鸣的影响。 (1)根据史料一,概括促使春秋时期新思想产生的基本因素。 金版参考:分封制遭到破坏,学术下移;王室衰微,旧的礼乐文化已不适应时代需要;在争霸战争中,华夏文化不断融合和吸收其他文化。 (2)根据史料二,概括孔子和老子的主张。 金版参考:孔子:①仁: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仁政:以德治国。③礼:以礼治国;用礼约束自己的行为。 老子:无为而治,反对苛政妄为。 (3)根据史料三,指出“百家争鸣”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 金版参考:这一时期是中华民族的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当时及后世社会的发展。 诸子百家的主要治国理念 (1)儒家推崇“人治”,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强调道德感化,实行仁政,带有民本思想色彩。即所谓的“王道”。 (2)法家提倡“法治”,即强调法的作用,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即所谓的“霸道”。 (3)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强调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要顺应时势和民心,休养生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即所谓的“帝道”。 “礼仪之辨”的历史作用 在这一时期,“礼仪之辨”被反复讨论,“礼”被特别强调,而“威仪” 则逐渐淡出,反映了春秋时期贵族在认识方式方面的转变。贵族社会从人伦社会之外去寻找当时社会秩序的合理根据,逐渐摆脱神学认识方式,为政治社会秩序寻找客观合理的根据。这一认识方式的转变是随着宗法制度的破坏和衰落,新的政治秩序的建立而发生的。 春秋时期,经历着礼崩乐坏,然而不能忽视的是当时贵族们在这一时期建立新秩序的努力。在当时的维新政治发展过程中,礼、仪分立扮演了重要角色。通过对礼与仪的分辨,仪式化的政治行为由于较低的政治效用而被春秋时期的贵族们放逐到政治之外,对礼则进行了改造,贵族们或仰仗武力,或抽绎传统文化,加强了礼的政治效用。可以说,春秋时期的维新政治是伴随着礼仪分立而进行的。这种分立无疑表明了当时贵族社会认识方式的变化,甚至可以说认识方式的变化是这一时期维新政治更为核心的内容。 ——李雷东《“礼仪之辨”对春秋政治的影响》, 载《武陵学刊》2014年第6期 课堂跟踪训练 1.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A.争霸战争激烈,分裂趋势加剧 B.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C.王室采取有力措施而中兴 D.霸主联合,与王室争权 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不再听命于天子,天子反而须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各诸侯国不断进行争霸战争,故B项正确。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国家逐渐走向统一,排除A项;春秋时期,王室衰微,各诸侯国为了在争霸战争中取胜,纷纷改革,排除C项;春秋时期霸主并未联合,排除D项。 2.下列事件,成为我国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的是( ) A.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 B.带木柄的耒耜在农业上的使用 C.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D.青铜农具的使用和进一步推广 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牛耕出现之前,劳动力主要以人力为主,牛耕的出现使劳动力由人力转向畜力,从而解放了劳动力,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故C项正确。 3.“商君死,秦法未败”,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变法( ) A.适应了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 B.受大地主大商人支持 C.适应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D.适应了争霸斗争的需要 答案 C 解析 材料“商君死,秦法未败”说明,商鞅虽然死了,但是秦朝变法没有失败,作用仍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普遍使用,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得到推广,商鞅的变法客观上推动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型,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大大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历史的发展,故C项正确。 4.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社会转型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组是( ) A.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B.废井田制、什伍连坐 C.拆分家庭、奖励军功 D.推行县制、土地私有 答案 D 解析 “社会转型”即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土地私有制取代分封制下的土地国有制,土地所有者从奴隶主变为地主;推行县制,打破了分封制下对地方的管理模式,官员由君主直接任免,打破了宗法制下的贵族血缘世袭制,故D项正确。 5.春秋战国时期,造就出以诸子百家为代表的文化巨匠。以下诸子百家思想中代表平民利益的是( ) A.韩非子主张“法治”,强调“君主独裁” B.孔子主张“仁政”,强调“以德治民” C.墨子主张“兼爱”“节用”,反对战争 D.老子主张“无为”,提倡顺应自然规律 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韩非子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孔子和老子代表没落贵族,墨子代表平民利益,故选C项。 课时作业 1.图示法是历史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图空白处对应的正确名称应该是( ) A.春秋 B.南朝 C.北朝 D.三国 答案 A 2.《史记·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这段话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诸侯争霸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B.诸侯国之间争夺土地和人口互相残杀 C.分封制动摇奴隶制度趋向崩溃 D.诸侯国弃国逃跑井田制崩溃 答案 C 解析 西周分封制是依靠土地和义务关系建立起周王与各诸侯之间的隶属关系,这种隶属关系是建立在周王室实力基础之上的。随着诸侯势力的增长,世袭的诸侯与周王之间的隶属关系越来越疏远,不再听命于周王。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诸侯互相兼并,数目减少,打破了周王室分封的政治格局,分封制走向崩溃。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排除。 3.《史记》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该材料说明东周时期( ) ①周天子威望下降 ②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 ③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 ④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时代,一些诸侯国强大起来,周王室衰微,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他们之间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春秋争霸局面随之出现,①②③正确;④的表述材料不能体现,排除。故选C项。 4.(2020·天津河北区期末)“华夏”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被周边民族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是在( ) A.西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五代十国时期 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被周边民族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成为礼仪之邦,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 5.(2020·山东济宁期末)如图内容是对某一历史时期经济现象的描述。该历史时期是( ) 土地私有制开始形成 芍陂、都江堰等水利工程修建 多种货币流通 涌现一批人口众多的中心城市 A.西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魏晋时期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的内容都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故B项正确。 6.战国时期的某诸侯国“以牛田”,变法改革,实力逐渐增强,后来相继攻灭其他各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战乱。观察下图,该诸侯国位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后来相继攻灭其他各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战乱”可知是秦国,秦国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故C项正确。 7.(2019·山东菏泽月考)《史记·商君列传》中说:“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商鞅这项变法措施最具时代意义的是( ) A.士兵作战勇敢 B.打击旧的贵族 C.革除陈规陋习 D.奖励军功制度 答案 B 解析 材料的意思是按照军功大小授予不同的爵位和田宅。贵族凡是没有立军功的就没有爵位,不能享受特权,这冲击了宗法继承制,体现了时代的变革与转型,故B项正确。A、C两项与“最具时代意义” 不符,排除;D项是该项变法措施,不是其意义,排除。 8.战国时期,秦国的军队特别富有战斗力,有“虎狼之师”之称。其主要原因是( ) A.将领冲锋在前的表率作用 B.作战武器锋利先进 C.国家按照军功大小封爵赐田 D.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其中的奖励军功,即在前线打仗的士兵,如果立了军功,就会赐给田宅和爵位,该措施激发了士兵的积极性,有利于增强士兵的战斗力,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非主要原因,排除。 9.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下列孔子的教育思想与上述观点相似的是( ) A.因材施教 B.温故知新 C.“有教无类” D.当仁不让于师 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不问学生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先后培养的学生有三千人,这与材料中“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主张一致,故选C项。 10.有人把春秋战国各种思想描述为:“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中央集权的法制派”“提倡节俭与互爱互利的反战派”“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下列正确对应描述的是( )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道家主张无为,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与人不相胜”,故是“归服自然的隐士派”;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子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强调“法”“术”“势”三者的结合,符合战国时期加强中央集权建立君主专制的需要,所以法家被称为“中央集权的法制派”;墨子因其出身手工业者,所以主张“兼爱”“非攻”,提倡节俭,代表了劳苦大众的利益,所以其创立的墨家学派被称为“提倡节俭与互爱互利的反战派”;儒家主张“仁”“仁政”“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儒家学者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积极入世,所以被称为“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D项正确。 11.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政治:商鞅变法 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思想文化:百家争鸣 A.社会大变革时代 B.思想解放的时代 C.繁荣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 答案 A 解析 商鞅变法彻底废除旧制度,确立了封建的经济政治制度;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是生产力的变革;百家争鸣主要是为新秩序著书立说。以上种种信息表明,这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故A项正确。B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排除;C、D两项材料未体现,排除。 12.在西周的金文纪录中已经有“戎”“夷”之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与“戎”的对立更加明显,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他们未称呼对方为“戎”。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 ) A.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 B.种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 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 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 答案 B 解析 中国古代称西部民族为“戎”,称东部民族为“夷”,根据材料“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他们未称呼对方为‘戎’”可知,各国自认是统一的种族华夏族,种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故B项正确。A、C、D三项材料均无法体现,故排除。 13.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 A.中华文明的演进 B.生产工具的进步 C.耕作技术的发展 D.古代纹饰的演进 答案 A 解析 根据图片可知,从原始陶器到青铜器,再到铁制农具的出现,体现了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展示了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A项正确。图中只有铁犁铧是生产工具,代表耕作技术的发展,纹饰只有陶缸上有,B、C、D三项均不能全面反映三幅图的主题,排除。 14.(2020·天津河北期末)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针对当时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形势,就伦理和政治重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孔子思想的核心观念是( ) A.“仁” B.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制度应随着时代变化有所改良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针对当时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形势,就伦理和政治重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并结合所学可知,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节和谐人际关系,缓和矛盾以巩固统治,A项正确。 15.(2020·天津部分区期末)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体现中央集权思想的古代思想家是( ) A.老子 B.韩非子 C.孟子 D.墨子 答案 B 解析 法家的韩非子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故选B项。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 材料二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采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材料所反映的改革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三,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 答案 (1)确立县制,奖励耕织。 (2)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变法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招来了他们的强烈反对。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 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概括。第(2)问,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即可。第(3)问,根据材料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并结合所学分析。 1.(2020·山东聊城期末)春秋时,各诸侯国的国君一般称为“公”或“侯”,而到战国时却自称为“王”,国王是最高权力的代表,总揽国家的统治权。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战国时期( ) A.分封制遭到破坏 B.官僚政治正式确立 C.井田制开始瓦解 D.宗法制影响扩大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周天子称为周王,还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分封制下的“各诸侯国的国君”称为“公”或“侯”;而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国君却自称为“王”,这反映了分封制遭到破坏,A项正确。官僚政治确立的标志是郡县制,材料没有涉及,B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井田制开始瓦解于春秋时期,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宗法血缘关系,D项错误。 2.(2019·山东济宁月考)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出土的战国时期铁器生产工具和铁农具数据表。该表反映了这一时期( ) 铁器出 土地点 生产工具 件数 铁农具 件数 铁农具所 占百分比 辽宁抚顺 77 68 88.3% 湖南长沙 21 17 80.9% A.铁农具已经出现并运用在生产部门 B.水力鼓风冶铁技术提高了铁器产量 C.铁器在手工业领域的推广异常缓慢 D.铁农具在南方地区的运用最为广泛 答案 A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辽宁抚顺和湖南长沙出土的生产工具中,铁制农具的比重均已超过80%,说明铁农具已经出现并运用在生产部门,A项正确。B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仅从辽宁抚顺和湖南长沙的铁制农具的比重无法推断出铁农具在南方地区的运用最为广泛,排除D项。 3.“太上(统治的最高境界),不知有之(人民并不感觉到统治者的存在)。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材料反映的主要政治主张是( ) A.“为政以德” B.刑德并用 C.小国寡民 D.无为而治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太上,不知有之”“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老子无为而治的主张,D项正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