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Ⅲ高考压轴卷 语 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全国卷Ⅲ高考压轴卷 语 文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1 - 全国卷Ⅲ高考压轴卷 语 文 第 I 卷(阅读题,共 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一 3 题。 关于书法中的匠气 “匠气”一词在书法中体现为用笔千篇一律,技艺太过精熟而缺少变化,看不到灵动之 处,过于死板。 一幅书作给人产生了匠气的观感,是有多方面原因的。首先是临写的方法不得当,太过 单一。匠气十足的书法作品,往往给人程序化的机械感。点画、结体、章法无法给人出人意 料、眼前一亮的快感,让人觉得乏善可陈。我们看到明清时期的馆阁体,中规中矩、缺乏个 性,在偌大篇幅下的文字抄写中,墨色光润,没有干湿浓淡之别,结体板正,起收笔千篇一 律。清代洪亮吉在《北江书画》里谈道:“今楷书之匀圆丰满者,谓之‘馆阁体,类皆千手雷 同。”其发展的极致就是“千人一面”,全然没有书法艺术所需要的辨识度、独特性,后期成 为了僵化的工匠式劳动。以其为范本临写,久而久之也将陷入一个死循环。若一个人经年累 月地积攒了习书的坏习惯,日复一日地养成了匠气,将是十分危险的。 另外,一些当代书家,虽然在技巧上达到了一定的水准,但是在个人自身修养上极度匮 乏,这也很容易使得笔下的作品流于俗气。书法是一门除了技艺,还需要不断养修为、内涵 的艺术。古时书法只是作为文人士大夫在学习各类文化知识基础上的一门技能,文人雅士以 书法为日常书写,同时兼具直抒胸臆、休闲娱乐的意趣,他们不以书法为谋生工具,书法并 没有与金钱利益挂钩,因而他们笔下的书法作品显露出书卷气,有丰厚的学养意味。可以说 古人是先做学问,后写书法。而今人少养学问,埋头写字,不少人以书法作为谋生的工具, 书法作品成了买卖的筹码。如此一来,匠气的书法家自然居多。书家的个人精神风貌通过形 质、线条落于笔端,立见高下。弘一法师的书法为后世所称道,就是因为通过观其书作,觉 其无烟火气息,无庙堂森严,让人心生平静、安宁。他在广泛的艺术门类领域里所积淀的学 养,自然不同于那些只懂埋头练字而忽视读书养精神的字匠。 匠气是应该尽量规避的,但却应有匠心,即工匠精神。文艺评论家陈履生说:“工匠精神 即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它是中国历史文脉的基因,是能够映现中华文明的底板。”孙 虔礼也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我们临习楷体,就需要这样的工匠精神。楷书最讲 究精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欧体楷书以结体严谨、点线到位著称,如果不能秉持一丝不 苟的工匠精神去临习,临摹的准确性便大打折扣,那么楷书的韵致、韵味便有所损害。即使 是如行书、草书这样的快写书体,仍然需要慢临,需要推敲。米芾曾言:“余写《海岱诗》, 三四次写,间有一两次好,信书亦一难事”。可见即使是率性而为的米芾,对创作的态度也仍 然是严谨的,不是随意而就的。 总之,书法艺术应当毕生修为,不仅在锤炼技法之时应避免过度熟练,还需不断地积累 自己的文化修养,如此才可避除匠气。 (摘编自《艺术科技》2016 年 10 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写书法时如果只是技艺过于精熟,而缺少变化和灵动之处,致使用笔千篇一律,过于 死板,这种表现被称为书法中的“匠气”。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2 - B.明清时期的馆阁体,主要是指一种“匀圆丰满”而又中规中矩、结体板正、缺乏个性 的楷体书法,常给人以“千手雷同”之感。 C.今人只顾埋头写字,而忽视了读书养精神,只把书法作为谋生的工具,书法作品变成 了买卖的筹码,导致在今天充满匠气的书法家越来越多。 D.行书、草书,虽属于快写体书去,但也仍需要慢临、推敲,就连平时率性而为的著名 书法家米芾创作时的态度也是非常严谨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古人笔下的的书法作品往往有丰富的学养意味,这是因为古人是先做学问,后写书法, 他们不以之为谋生工具,书法也未与金钱利益挂钩。 B.弘一法师在广泛的艺术门类领域里积淀的丰富学养,使得他的书法作品无烟火气息, 无庙堂森严,让人心生平静、安宁。 C.工匠精神不仅是学习书法避除匠气所必需的一种严谨态度,更是我的民族文化传统的 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体现。 D.书法艺术应当毕生修为,要注重锤炼技法,但同时也应避免技艺过度熟练而导致用笔 千篇一律,这样就可以避除匠气。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以一部缺乏必须的辨识度和独特性的书法作品为范本进行临写,就可能陷入僵化 的工匠式劳动,时间久了就极容易形成匠气。 B.通过书法作品的形制、线条,可见书家个人精神风貌的高下;同样,若书家在自身修 养上极度匮乏,也容易使作品流于俗气。 C.楷书最讲究精准,临习时更需要秉持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否则楷书的韵致、韵味便 有所损害,临摹的准确性也随之大打折扣。 D.书法临习应该有匠心,即工匠精神。孙虔礼的“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就是在强 调对书法作品的观察要精准,临习要形神酷似。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一碗羊肉汤 金光 就在县里准备树立脱贫致富的典型时,长岭乡建起了一个大牧场。刘乡长说,这个大牧 场完全采用孟加拉式的养殖办法,从新疆、内蒙古和西藏各地购进优质绵羊 2000 只。虽然乡 里在农发行贷了 100 万元的款,但望着潮水般的羊群,大家心里很踏实:这钱不出两年就可 赚回来。 县委张书记亲自到牧场察看,拍着刘乡长的肩膀说:“不错不错,因地制宜,这才是真正 的脱贫项目。”回到县城,张书记当即打电话召集开会,谈了到长岭乡察看天然牧场的感受, 他要求从县委班子开始,轮流到长岭乡牧场去参观。 县委办的同志不敢怠慢,连夜排出参观者的顺序:从 6 月 8 日起,当天是常委班子成员, 9 日是县政府领导,10 日扶贫办,11 日县委办,12 日县委组织部……一直排到了第二年的 3 月 19 日,把县直各单位、各乡镇、村组都排上了,要求所有参观单位要认真学习长岭乡的经 验,学习他们敢想敢干的工作思路,结合实际提出自己乡、村的脱贫办法,力争在两年之内 摘掉全国贫困县的帽子。 接到县委办的通知,刘乡长说,这次县里对长岭乡牧场如此重视,要把长岭乡树为脱贫 致富的典型,我们一定不辜负上级的期望,一要把牧场建设得更好,二要搞好接待工作,给 参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乡政府办的同志冷不丁地提出一个问题:一天要接待二十多个人, 生活咋安排?这一下难住了刘乡长,牧场远在离乡政府二十多公里的荒山上,参观的人在乡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3 - 里吃饭不合适,到山上又没有好东西招待,怎么办?刘乡长忽然闪出一个念头。他说:“我说 个办法,人家领导来参观牧场,这牧场就是养羊,咱们这里啥都缺就是不缺羊,明天领导们 来,我们在山上垒两口大铁锅,拣两只大肥羊宰杀,在山上熬两锅羊肉汤,经济又实惠。”大 伙一听,不禁拍手叫绝。第二天县委的小车一字型排开,足有二十多辆停在了离长岭牧场五 六里的山下路旁,领导们一路风尘来到牧场,大家看到荒岭上建成如此规模的牧场,无不称 赞。中午 12 点,每人一大碗鲜羊肉汤配上两个脆香的烧饼,更让领导们赞不绝口。县委张书 记端着羊肉汤喝了一口说:“香,这比吃几百几千块的宴席有滋味多了,你们勤俭节约的精神 更值得发扬。”张书记号召,今后无论谁来牧场参观,都只准喝羊肉汤,不准吃酒宴。 第一批来了,第二批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参观者都对长岭乡牧场特别是那碗羊肉汤留下 了很深的印象。 转眼到了第二年的春天,市扶贫办的领导得知长岭牧场的事,决定到牧场看看。这下可 慌了刘乡长,他打电话与县委张书记商量了好长时间,询问接待的事宜,张书记最后在电话 中毫不犹豫地指示:仍然用羊肉汤招待。 市领导来了,他们转圈看了看牧场后表示满意,就是不见大羊群,便问羊呢?刘乡长心 慌慌的,说正在联系贷款购买。现在资金是个大问题,希望市里能给扶持点。中午他们端起 羊肉汤时,一位老领导提了个问题:这羊肉是从山下买的,还是在山上杀的?刘乡长忙回话: “这是咱牧场的羊,现宰现熬,鲜得很,鲜得很!”这位领导盯着碗里的羊肉和漂在汤里厚厚 的一层油,皱起眉头问:“一天能宰几只?”刘乡长忙竖起两根手指:“两只,两只!”领导没 有再说话,放下羊肉汤就走了。 刘乡长等着市扶贫办的答复,但眼看牧场的优质绵羊宰完了,还不见上面的精神。于是 他沉不住气了,去找县委张书记。张书记正低着头看一份《内参》,一行醒目的标题在张书记 和刘乡长眼前晃着:“参观者一年吃掉一个牧场”。张书记沮丧地说:“刚才市里来了电话…… 牧场暂时关闭。” (选自《最好的小小说》,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这篇小说描写了长岭乡建牧场,由脱贫致富典型,发展为接待参观者,牧场羊快被吃 完的过程,故事情节曲折新奇,小说结尾出人意料。 B.作者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特别是运用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等描写方 式,准确巧妙,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C.小说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细节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市扶贫办领导对刘乡长他们的做 法不满,就是通过老领导表情的细微变化表现出来的。 D.这篇小说运用典雅凝练、风趣幽默的语言,反映了农村脱贫致富深层的问题,具有较 强的讽刺意味,艺术感染力强,能引起读者的深思。 5.结合全文的内容,分析文章的标题“一碗羊肉汤”的作用。(5 分) 6.文章的主人公刘乡长是农村基层干部的典型,你对这一形象有何评价?请谈谈你的看 法。(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奇绅鸿儒刘大鹏 郝岱 一个普通的晚清文人,在国内“名不出乡里”,但在沈艾娣所著《梦醒子》一书中却被称 为“第一奇绅士”。一个农村绅士,何以被冠以“第一奇绅士”的美誉?刘大鹏究竟奇在何处? 刘大鹏并非是先知先觉的圣贤,聪明过人的天才。刘大鹏在日记中自述“生而顽钝,年七 令甫能言。”他七岁才会开口说话。七年不鸣,一呜惊人。童年刘大鹏在私塾先生刘丽中门下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4 - 读书 16 年,毕业后,他又先后在太原县桐封书院、太原府崇修书院学习深造 10 年,仅读书 就长达 26 年。在人生旅途的第一站,他读书时间长达半辈,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可谓一奇。 刘大鹏在刘丽中、杨深秀(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等名师的精心培育下,刻苦钻研,勤奋 学习,积累了渊博的知识,树立了如何做人做事的高尚道德理念,确立了报效国家和人民的 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日后创业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刘大鹏完成学业后,就到大谷县南席 村当了整整 21 年的私塾先生,后到太原县女子学校任教十余年,他教书时间又占据了人生的 半辈。 刘大鹛在世 85 年,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可谓一瞬间,他在有生之年既要教书,又要种地, 还要经营煤窑,忙里抽闲,用毛笔手抄洋洋 34 部巨著,亿万字手稿。对儒家经典烂熟于心, 能够熟练背诵的经典著作达六十多万字。刘大鹛超人的智慧和惊人的毅力,非凡的创作天才, 德高望重的思想品德,实乃奇人奇才也。 刘大鹏 34 岁时开始记日记,直到临终前五日,连续写了五十一年的日记。日记真实客观 地记叙了清末民初、抗战期间所发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天文地理、人情世 故等,可谓包罗万象,是中国这段历史的缩影,史料珍贵,堪称百科全书,更被山西省图书 馆誉为“镇馆之宝”。 刘大鹏的德才、廉洁名扬省城。阎锡山掌握山西军政大权后,急需人才为其效力,曾多次 派人请刘大鹏出山,先生屡屡婉言谢绝,不接受聘任。读书做官,仕人之追求,刘大鹏却是 送到嘴边的肉不吃,可谓奇也怪也。 在人生的旅适中,他一直努力拼搏,曾务农、务工(开煤窑)、经商(租赁餐具、轿等业 务)、教书、写书,走完了光辉的人生历程。 1915 年,58 岁的刘大鹏当选为山西省国民代表大会代表,出席了省议会议员选举大会。 有些议员为了拉选票,纷纷向代表行贿或宴请。有参选议员对他行贿,他以“不义之财不可 取”的修身之道一一拒绝。世上哪有和钱财有仇有恨之人,唯有刘大鹏既不贪财也不受贿, 实属奇人也。 日寇占领太原县后,狂轰滥炸,烧、杀、抢、奸无恶不作。每当鬼子进村扫荡,村民纷纷 扶老携幼逃难时,刘大鹏却视死如归,独自一人留村,并上到屋顶,指天骂日。有一年,日 寇的一名军官久闻先生大名,恳请先生为其题写一副条幅,先生冒着杀头的危险,婉言谢绝, 日本人无奈,只好灰溜溜地离开。1934 年,山西遭受大旱,阎锡山政府的苛捐杂税却有增无 减。刘大鹏看到广大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愤怒至极,他以鲍伯平的化名上书南京中央政 府,请求中央政府责令阎锡山减免税收,收到预期效果。 这几则真实的故事,充分体现了刘大鹏爱国亲民的高尚情操和政治远见,不贪生不怕死的 气质和风度,可谓奇人奇事也。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人共乐千秋节;乐不可无,乐不可极,乐事还同万众心。 这是刘大鹛先生在 1897 年为晋祠同乐亭题写的一副楹联。2014 年 3 月,李克强总理在十 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山西代表团讨论会上,谈到改善民生时,现场吟诵多年前在晋祠看到 的这副楹联。李克强总理日理万机,在众多的晋祠楹联中,竟然熟记刘大鹏的这副楹联,先 生的高尚品德和意境,引起总理的共鸣,飘扬五洲四海,实乃奇事也。 摘编自《文史月刊》2016 年第 10 期) 【相关链接】 ①刘大鹏,字友凤,号卧虎山人,著名的地方史学者、地方文化学家。著有《晋祠志》《晋 水志》等地方志,尤其是《退想斋日记》,二百多册,五十多万正楷毛笔字,记述了近、现代 中国和晋祠发生的重大变迁。 ②乡邦文献,关怀有缘,表扬潜德,著进连篇,天不应遗,杀青何年。晋水潺潺,相与呜 咽,千秋万祖,其视此锈。——刘友凤先生碑铭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5 -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刘大鹏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晚清文人、农村绅士,尽管在国内知名度较小,但在沈艾娣所 著的《梦醒子》一书中却被称为“第一奇绅士”。 B.刘大鹏在“戊戌变法六君子”中的刘丽中、杨深秀等几位名师的培养下,勤奋钻研,积 累了渊博的知识,为日后创业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C.刘大鹏在世 85 年,从 34 岁开始连续写了五十一年的日记,日记内容包罗万象,堪称百 科全书,是中国清末民初、抗战期间这段历史的缩影。 D.纵观刘大鹏一生,曾经务农、做工(开煤窑)、经商(租赁餐具、轿等业务)、教书、 写书,一生都在努力拼搏,走出了一条光辉的人生之路。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 分)()() A.刘大鹏求学期间,不仅积累了渊博的知识,同时也树立了如何做人做事的高尚道德理念, 并确立了报效国家和人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B.刘大鹏五十一年的日记里,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天文地理、人情世 故等内容,内容详实,资料珍贵。 C.刘大鹏在 1897 年为晋祠同乐亭撰写了一副楹联,上下两联“同”“乐”二字相互交替, 表现了他与民同乐以及改善民生的进步思想。 D.刘大鹏一生著述丰富,对晋祠、晋水颇有研究,是著名的地方史学者和地方文化学家, 五十多万字的笔记均用毛笔正楷书写。 E.刘大鹏的碑铭,用简洁凝练整齐的文字,高度概括了刘大鹏在教书育人、写作方面的成 就,表达了深切的缅怀之情。 9.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刘大鹏“奇”在何处?(5 分) 二、古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华有器度,孝宗甚眷之。华性孝, 士论多之。守仁娠十四月而生。祖母梦神人自云中送儿下,因名云。五岁不能言,异人拊之, 更名守仁,乃言。登弘治十二年进士。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 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量移庐陵知县。入觐,迁南京刑部.. 主事。 十四年六月,命戡福建叛军。行至丰城而宁王宸濠反,知县顾佖以告。守仁急趋吉安,与 伍文定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七月壬辰朔.....,宁王袭 下九江、南康,薄安庆。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 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 矣。”众曰“善”。宸濠果自安庆还兵。乙卯遇于黄家渡。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 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凡 三十五日而贼平。 帝时已亲征,命安边伯许泰为副将军,偕提督军务太监张忠将京军数千,溯江而上,抵南 昌。忠、泰故纵京军犯守仁,或呼名谩骂。守仁不为动,抚之愈厚。病予药,死予棺,遭丧 于道,必停车慰问良久始去。京军谓“王都堂爱我”,无复犯者。忠、泰轻守仁文士,强之射。 徐起,三发三中。京军皆欢呼,忠、泰益沮。 世宗甫即位,拜守仁南京兵部尚书。守仁不赴,请归省。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 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 守仁天资异敏。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6 - 物,喟然曰:“道在是矣。”遂笃信不疑。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 “阳明学”云。 (节选自《明史·王守仁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 直捣南昌/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 B.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 直捣南昌/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 C.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 直捣南昌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 D.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 直捣南昌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 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进士第一”即状元。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元、明、清时期,贡士经殿试后,及第 者皆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称为状元,二甲称为榜眼,三甲称为探花。 B.“刑部”是三省六部制中的—部,主管全国刑罚、律令及审核刑名;“三省”即中书省、 门下省和尚书省,“六部”即指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刑部和工部。 C.“七月壬辰朔”中的“朔”是指农历每月的初一,在庄子的《逍遥游》中有“朝菌不知 晦朔”的句子,其中“晦”指每月的最后一天,“朔”即每月的第一天。 D.“乞骸骨”是自请退职的委婉说法,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与“致 仕”有区别,“致仕”是指官员因为年龄原因而退休,把官职交还给皇帝。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王守仁很懂兵法,在宁王军队逼近安庆时,王守仁不去救援安庆而去攻打南昌,这一 战术与围魏救赵的战术和效果是一致的。 B.王守仁宽厚仁慈,张忠、许泰等人纵使京军冒犯他时,他不为所动,对其更加宽厚, 最终感化了京兵。 C.王守仁虽然是一介文士,射箭却能三发三中,赢得京军一片欢呼,让张忠、许泰对他 更加佩服。 D.王守仁为人正直、敢于进言,刘瑾逮捕戴铣等人后,他上疏论救,反遭贬谪;后来刘 瑾被诛,他得以再度升迁。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5 分) (2)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 14--15 小题。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①隔山川。 乍见翻②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③。 【注】①几度:几年。②翻:反而。③共传:一起举杯。 14.下列选项中,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自从别后,数年不见,山川阻隔,相会不易,首联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突出了离别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7 - 久远,相见之难,其间的相思,自在言外。 B.久别相逢,乍见后反疑为梦境,因分离太久而相互问年龄。“翻疑梦”,把诗人诧异、 自责的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111] C.结尾表面上是劝饮离怀,实际上却是总写伤别。“更”点明了即将再次离别的伤痛。“惜” 表现出彼此珍惜情谊和恋恋不舍的离情。 D.诗人与老友久别重逢,悲喜交加,在孤灯下饮着离别的酒,不觉恋恋不舍,表现出两 人的情谊及对友谊的珍惜。 E.本诗运用倒叙的手法,先想象离别之后相思的情景,再写忽见之喜,再抒又将别之情, 不胜黯然,情感起伏,波澜曲折,富有情致。 15. 颈联中的“寒”和“暗”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 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辛弃疾在《破阵子》里用“,”两句,深情回忆了往昔“沙场秋点兵”的雄壮场景。 (2)孔子在《论语》中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屈原在《离骚》中用“,?”两句再次 强调“道不同不能相安”的处世原则。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达词人旷达之情的一句是“”。 第Ⅱ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4 分)()() A.京剧梅派传人台湾表演艺术家魏海敏先生说,传承梅派艺术的同时,也要传承梅派创 新的精神,京剧的发展不可固步自封....。 B.社会舆论对名人有求全责备....心理,是因为名人常常充当着精神领袖的角色,有着巨大 的社会影响力。 C.老刘兴趣广泛,喜欢棋牌运动,擅长打篮球,能欣赏通俗流行歌曲,对庄重恢宏的交 响乐也甘之如饴....。 D.齐白石先生始终以一颗纯真的心,沉浸在艺术的体验之中,他笔下的青虾、鲇鱼、斗 鸡、蟋蟀等都栩栩如生....,如跃纸上。 E.当前的网络直播市场给人的一个直观感受就是鱼龙混杂....,一方面直播平台中教唆犯罪 等违法违规内容并不少见,另一方面侵权问题也屡屡被诟病。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 分)() A. 公务员上班时间上网娱乐、聊天,影响了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威信,究其原因,主要 是政府的主管领导和有关部门对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B. 在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过节绝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乐,而是在追求一 种闲适和愉悦,是一种传统的精神延续。 C. 通过缩减私人汽车数量,减少家庭用煤炉做饭次数,禁止秋后农民在田里烧秸秆,使 我们的空气污染指数降低,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提升生活质量。 D. 我国“全国二孩”政策已经开始实施,但公众的生育意愿是否能跟上政策步伐却仍是 个问题:在较高的抚养成本面前,不少育龄夫妇打起了“退堂鼓”。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人脑一旦生锈,①有童话般的电脑问世,②无法写出好的作品来。③先进的电脑,也接受 人脑的信号制约;人脑④停滞不前,作为一个作家来说,⑤意味艺术生命整体的枯竭与消亡 ——⑥你还活着,你还戴着作家这顶桂冠。 ①②③④⑤⑥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8 - A.即使也因为如果也不管 B.虽然还是因为只要也尽管 C.即使也再如果就尽管 D.虽然可是就是一旦就虽然 20. 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 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字。 树木每年都会增长形成一圈年轮,通过①__,科学家可以确定树木的年龄。树木年轮的 差异②__,直径较大的年转暗示着当年树木处于较好的生长季节。研究人员发现,树木生长 和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态存在着反向关系。冬季我们看到树木健康生长,③__。 21.下图是“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的会徽标志,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 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 100 字。(5 分) 六、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60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家住天津市河北区的赵春华,因为在射击摊位上摆的 6 支枪形物被鉴定为枪支,2016 年 12 月 27 日,河北区法院一审判她犯非法持有枪支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针对这件事 情网络上议论纷纷,有人认为赵春华触犯法律,理应受到惩罚;有人认为老人没有文化,无 意犯罪,不知者不怪罪;有人认为法律应当讲人情,赵春华没有给别人带来威胁,理应法外 开恩…… 对于以上事件,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 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7 全国卷Ⅲ高考压轴卷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9 - 【答案】1.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 项“舞剑健身”的说法不当;C 项因果不当, 原因是“功名”与“公鸣”谐音。 【答案】2.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强加因果,“鸡为积阳,南方之象,火阳精物” 是唐《艺文类聚·鸟部》“鸡”条的说法。 【答案】3.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推断错误,“鸡在古人心目中对位比凤凰高”推 断错。 【答案】4. E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作品内容和赏析艺术手法的能力。A 项,小说开头写老街上的 俗语主要是为了引出之后对贺家的介绍;C 项,“说明海爷的家人因得罪了贺家而害怕”无中 生有,主要反映出了海爷的家人见识少,怕见京官;D 项,海爷小儿媳的“嘀咕”说明她没见 过世面,不懂得人情世故,并不是为了“讨好海爷”。选 E 得 3 分,选 B 得 2 分,选 A 得 1 分; 选 C、D 不得分。 【答案】5.(1)照应小说第①段中对贺家“钟鸣鼎食,门阔院深,人称‘贺半街’”的 概括描写;(2)为下文写贺家后人衣锦还乡做铺垫;(3)对整个故事的展开起到线索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作品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结合题干要求和文章具体内容可知,第 ③段的环境描写在小说整体结构方面作用显著。小说开头写贺家“门阔院深”,有“贺半街” 之称,这里对其进行具体描绘,起到了照应上文的作用;再从贺家祠堂“迁也迁不走,拆又 不能拆”来看,其中必有缘由,该缘由在后文做了揭示,因而这段描写对下文起到了铺垫的 作用。另外,从内容上看,小说内容主要是围绕与“祠堂”相关的事件展开的,所以“祠堂” 也是小说的一条线索。 【答案】6.(1)有经济头脑,善于经营。海爷最初只是一个小油贩子,最后拥有“银子 用斗量”的家产,并买下贺府的豪宅。 (2)有长远打算,居安思危。看到贺家不肖子孙卖狗而不禁发出“花无百日红,人无千 日好”的感叹;听到小儿媳的嘀咕,长叹一声回到屋里。 (3)富有心计,做事果断。由贺家的一对母子来祠堂祭祖的情景,察觉这对母子不同于 贺家寻常子孙,于是没有听从别人的建议拆除贺家祠堂,还吩咐下人时常打扫贺家祠堂,事 实证明他的决定是正确的。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一要看人 物在作品中做了哪些事情、说了哪些话;二要看作者是如何对其外貌、心理活动进行描写刻 画的。本文中的海爷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人物形象,其性格特征鲜明突出,如海爷从一个 小油贩子挣得“银子用斗量”的家产,买下贺府豪宅,表明其有经济头脑,善于经营。海爷 看到贺家不肖子孙卖狗,感叹“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讲述贺家母子的故事后听到小儿 媳的回答,长叹一声,表明其居安思危,有长远打算。当看到贺家一对母子祭祖的表现后, 决定不拆迁贺家祠堂并吩咐下人隔些日子把贺家的祠堂打扫干净,表明他富有心计,做事果 断。 【答案】7.C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的能力。原文是金世元“与北京同仁堂制药厂合作,将著名中 成药‘乌鸡白凤丸’以新工艺研制成口服液型剂”。 【答案】8.A、E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整合的能力。B 项“一生没有接受正规、系统的中医药教育”错误;C 项“说明他是一个不受环境影响的人”说法绝对;D 项“他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中药人才”的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10 - 原因很多,不只是选项中所说的原因。 【答案】9.(5 分)(1)中药事业完善了金世元高尚的人格精神。①三年学徒,金世元不 仅掌握了中药制药的一些方法技巧,师傅还教他做事要有良心、有德。②当学徒及讲习所学 习期间,白天超强度劳动,晚上准时听课攻读中医典籍,让他学会了坚韧顽强。③取得中医 营业执照却放弃开业行医,继续从事中药事业,在工作中他培养了淡泊名利、不计个人得失 及坚守执着的品格。(3 分;其中观点 1 分,事例答出一点给 1 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 (2)金世元的人格精神也成就了他的中药事业。①凭着坚籾和顽强,“文革”期间,金世 元完成了《中成药的合理使用》一书,为指导临床正确辨证用药起到了积极作用。②正因为 不顾个人得失,金世元才放弃开业行医,继续从事中药事业;他淡泊名利,从教 50 余年,桃 李满天下。③有良心,守道德,对病人與责,执着坚守,让他在打击制售伪劣药材前线勇敢揭 穿不法行为,让他从事中药工作 77 年,成就斐然,成为德艺双馨的“国药泰斗”。(2 分;其中 观点 1 分,事例 1 分,事例答出任意一点、意思对即可) 【解析】根据题干看,本题考查中药事业与金世元人格精神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考生 从“中药事业完善了金世元高尚的人格精神”和“金世元的人格精神也成就了他的中药事业” 两个角度作答。 【答案】10.C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不驱天下之民胥为流寇不止”一句不能断开,如果 断开,“不驱天下之民”怎么样没说,紧接着又开始说“胥为流寇不止”,这样意思不完整; 另外这句是双重否定句“不……不……”,据此可以排除 AD 两项。“或疑此辈乃流寇心腹”不 能断开,如果断开,就牵涉到两个人——流寇及其心腹,而原文只涉及李琎一人,据此可以 排除 B 项。 【答案】11.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署”在文中的意思是“暂时代理”的意思。 【答案】12.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意的能力。“皇上批评李琎汲汲于功名利禄”错,原文是皇 帝批评钱士升沽名钓誉,汲汲于功名利禄,因此,钱士升很恐惧,“引罪乞休”。 【答案】13.(1)(5 分)(钱士升)请求废除成例,停止冶炼,严格执行对贪官的惩处, 停止派遣官员督收新旧军粮,只是责成抚按(去做)。皇帝都采纳了他的建议。 (2)(5 分)如今把兵荒归罪于富豪人家剥削,讨论搜括他们的钱财而没收,这是秦始皇 不施行于巴清、汉武帝不推行卜式的(做法)。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1)(“严”,形容词用作动词,严格执行(推行), 1 分;“第”,副词,只,1 分;“从”,采纳,1 分;大意通,2 分。)(2)(“朘削”,剥削,1 分; “括”,搜括,1 分;“此秦皇不行于巴清、汉武不行于卜式者”,判断句,1 分;大意通,2 分。) 【参考译文】 钱士升,字抑之,嘉善人。万历四十四年殿试第一名,授官修撰。天启初年,以抚养母 亲为由请求回家。很久以后,晋升为左中允,不去赴任。高邑赵南星、同乡魏大中受宦官之 祸,以及江西同年进士万燝因追赃杖击打死人,他都极力为之营救保护,破散家产帮助他们, 以此被东林党人所推许。 崇祯元年,起任少詹事,掌管南京翰林院。第二年,以詹事官被召。恰巧主试官钱龙锡 被逮捕,钱士升送他到河边,就称病而回。四年,起用任南京礼部右侍郎,代理行使尚书職 權。祭祀凤阳皇陵後,上疏陈述户口流亡的情况非常详細。六年九月召授钱士升礼部尚书兼 东阁大学士,参与机要事务。第二年春入朝。钱士升废除成例,请求停止冶炼,严厉执行对 贪官的惩处,停止派遣官员督收新旧军粮,只是责成抚按去做。皇帝都听从他。 皇帝办事过于急切。温体仁以刻薄辅佐皇上,上下纷嚷不安。钱士升因此撰写《四箴》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11 - 进献,大意是宽厚以管理众人,简节以临臣下,虚怀内心,公平行政,他的话深深切中当时 的弊病。皇帝虽然以优厚的诏命回复,心意却特别不高兴。 没有多久,武生李琎请求搜括江南富户,上报姓名向官府交纳,推行向官府交待犯罪实 情没收财产的方法。钱士升厌恶他,拟旨下交刑部审问,皇帝不许,同官温体仁就改为从轻 拟罪。钱士升说:“这是扰乱根本,应以甘愿离职相争。”就上疏说:乡邑中有富裕人家,本 来是贫民衣食的来源。地方有水灾旱灾,主管官吏命令他们出钱粮,均匀谷物救济饥民,一 遇敌寇侵犯的警报,命令他们帮助城堡守御,富裕人家不曾无益于国家。如今把兵荒归罪于 富豪人家剥削,讨论搜括他们的钱财而没收,这是秦始皇不施行于巴清、汉武帝不推行卜式, 而想推行于圣明之世吗?这种决议一被提倡,无赖亡命之徒相继向富家发难,不驱使天下的 人民为流寇不会停止。有人疑心这些是人流寇的心腹,倡导非议来动摇人心,岂只借机侥幸 升官呢!”奏疏上达朝廷,而李琎已被下到司法官,等候审问。皇帝回报说:“即使想谋求功 名,前面的奏疏已足以达到,心情不用很急切。”前面的奏疏说的是《四箴》。钱士升惶恐害 怕,引罪乞求退休。皇帝就准许了他。 【答案】14.B、C 【解析】答对一项给 2 分,答对两项给 5 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B 第二句表达 的感触是,一年中芳华美好的春景在眼前呈现,最值得你放眼欣赏。C 这里化用“南浦”的典 故,不是借以表达离别之情,只是让人联想“春水绿波”的美好意境。 【答案】15.(1)三、四两句主要用对举(对偶)手法写景,“北枝梅蕊”和“南浦波纹”, 北与南、高与低、红(白)与绿的对举,不仅是语言形式的对偶,更喑示出整个天地间皆是 蓬勃绚烂的春色。②这两句融情于景、景中含情,那“犯寒开”的梅花,“如酒绿”的波纹, 充溢天地的生机,触目皆是的春色,正是作者虽遭贬谪依然坚韧豪放的个性和赏玩美景时的 畅快心情的体现。 【解析】本题考查表现手法和抒情方式的能力。若答“拟人”“比喻”,分析合理,酌情给 分;6 分,每问 3 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答案】16.(1)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3)抱布贸丝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名句的能力。注意情景提示,注意书写。 【答案】17.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信手拈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地选用词 语或应用典故。逢人说项,比喻到处说某人或某人的好处。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目不窥园,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专心致志,埋头苦读。想入非非,思想进入玄妙 虚幻的境界或脱离实际,幻想不能实现的事,如汤沃雪,比喻事情非常容易解决。 【答案】18.C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 句式杂糅,把“组成为”改“组成的”;B 搭配不当,“被誉为”前加“肥城市”;D 成分残缺,在“人满为患”后加上“的问题”。 【答案】19.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本题可采用代入法进行排除。 【答案】20.①何不索性将孟子排除在圣贤之外呢?(为什么还要重视他呢?)②是和 荀子的“人性本恶”相对而言的③两人都是从人性出发的 【解析】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解答此题,注意整体把握材料的主要内容,注意句 间关系。(答对一点 1 分,答对两点 3 分,答对三点 5 分) 【答案】21.示例:北海公园位于北京市故宫的西北面,东临景山公园,南濒中南海, 为文津街和西什库大街从西侧和南侧环抱。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12 -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此题,注意整体把握示意图内容,把握标志性 的地点,注意语言的连贯性。 【答案】22.范文略。 【解析】这是一篇典型的社会事件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叙 述的是陈奕凡不慎撞坏宝马车后,留道歉信和仅有的 311 元现金。后半部分叙述车主薛战民 发现道歉信和钱后深受感动,将钱退还陈奕凡并决定资助他上学。写作此文,可以从陈奕凡 角度立意,亦可从薛战民角度立意。陈奕凡不慎撞坏宝马车,他没有逃避,而是留道歉信和 身上仅有的 311 元钱作为补偿。从这个角度看,可以如此立意:担责意识、诚信、正能量、 高尚的品德、穷有信等。车主面对被撞坏的宝马车和道歉信,没有动怒,而是感动,宽容了 陈奕凡的过错,并决定资助其上学。人的一生中,最大的炫耀不是你的财富,也不是你的精 明,更不是你的手段,而是一种简单的理解和体谅。从这个角度看,可以如此立意:正能量、 宽容、富且仁、理解、体谅、对诚信的激励等。当然,也可以从“褒奖诚信,也要适可而止” 这个角度立意。陈奕凡的诚信固然是诚信的好榜样,薛战民的行为的确让人叫好,但是褒奖 诚信要有度,否则会给人一种“讲诚信必有好报”的错觉,考生可以从这个层面展开讨论。 立意提示(1)诚信;(2)宽容;(3)富且仁;(4)精神与物质。 【答案】1.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析:以偏概全,原文说的是“不少人以书法 作为谋生的工具,书法作品成了买卖的筹码”。 【答案】2.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析:文章说“还需要不断低积累自己的文化 修养”,这样才能避除匠气。 【答案】3.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析:文章说的是“如果不能秉持一丝不苟的 工匠精神去临习,临摹的准确性便大打折扣,那么楷书的韵致、韵味便有所损害”,叙述顺序 不合原文。 【答案】4.C 【解析】A 项,“脱贫致富典型”不准,只是脱贫项目,尚未脱贫致富。“结尾出人意料” 不全对,结尾也在情理之中;B 项,“肖像描写”文中没有体现;D 项,“运用典雅凝练、风趣 幽默的语言”不对,本篇小说语言朴实无华。 【答案】5.①文章围绕“一碗羊肉汤”行文,标题是文章的线索;②文章围绕标题“一 碗羊肉汤”塑造人物形象,在市领导、刘乡长、张书记、县里不同层次的领导和“一碗羊肉 汤”的关系中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③“一碗羊肉汤”揭示文章的主旨,“一碗羊肉汤”致 使一个农场消失,发人深思,反映出农村脱贫致富中的若干问题,揭示文章的主旨。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小说标题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注意从线索、主题、人物等 角度展开。 【答案】6.①刘乡长作为基层的领导既有值得赞扬的一面,也有值得批评的一面;(2 分) ②他希望带领当地人脱贫致富,能因地制宜,真抓实干,在荒岭上建立牧场,头脑灵活,积 极争取,面对频繁的参观者,他用羊肉汤来接待,向县委书记询问接待事宜,希望市扶贫办 扶持牧场。(2 分)③他又没有原则,缺乏远见,为了不辜负领导期望,为了让参观者满意, 无休止地宰羊接待,使得牧场的羊大幅减少,也没有彻底摆脱迎来送往的官场作风。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评价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针对人物的言行进行评论。刘乡长建 立牧场和杀羊待客是评价的核心事件。 【答案】7.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从原文内容来看,B“刘丽中”并非“戊戌变法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13 - 六君子”之一。 【答案】8.A、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的能力。B 项,“内容详实”在原文中并未体现,原文只说“真 实客观”;C 项,“改善民生”的理念只是李克强总理在 2014 年 3 月相关会议上谈及的话题, 对联中没有体现这样的思想;E 项,碑铭中没有涉及“教书育人”的内容,理解错误。 【答案】9.①人生经历独特:七岁才说话,在私塾里读书十六年。②做学问的方式独特: 手抄了亿万字手稿,背诵经典著作六十多万字,连续记载了五十一年日记。③人格上的特立 独行:拒绝高官聘请,拒绝议员行贿宴请,冒着杀头风险,拒绝日本人的要求。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围绕刘大鹏“奇”逐段阅读,并加以 概括。(每点 2 分,3 点全对给 5 分) 【答案】10.B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通读画波浪线部分,了解大意。然后根据标志 词、词语的语法关系和对语意的理解,初步排除错误选项。 【答案】11.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进士分为三甲:一甲 3 人,赐进士及第;二、 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其中一甲三人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 【答案】12.C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让张忠、许泰对他更加佩服”错,应为“让 张忠、许泰更加懊丧”。 【答案】13.(1)朱宸濠的船搁浅了,仓促之间换船逃跑,王冕率领的士兵追上去抓住 了他。(王守仁)一共用了三十五天平定了叛贼。 (2)(王守仁)忽然领悟到穷究事物原理、获得知识的道理,应当求助于自己的内心, 不应当求助于外在事物,他感叹说:“道理就在这里呢。”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注意关键词。(1)注意“胶、易、遁、执、凡”的 理解,各 1 分。(2)注意“格物、致知、诸、喟然、是”的理解,各 1 分。 【参考译文】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亲王华,是成化十七年的进士第一名。王华有才华,气度不 凡,孝宗很器重他。王华天性孝顺,士人在议论时都赞美他。守仁孕期十四个月才生下来。 祖母梦见神人从云中送子下凡,于是给他取名叫云。五岁还不能说话,异人用手掌拍打他, 为他更名叫守仁,才会说话。弘治十二年考取进士。正德元年冬天,刘瑾逮捕了南京给事中 御史戴铣等二十多人。守仁上疏论救,刘瑾大怒,当廷杖打王守仁四十下,又把他贬到贵州 的龙场做驿丞。刘瑾被诛杀,(朝廷)衡量其才能,(将他)调迁到庐陵做知县。(守仁)入宫 朝见皇帝,升任南京刑部主事。 正德十四年六月,受命平定福建叛军。行走到丰城时,宁王朱宸濠造反,知县顾佖把这个 消息告诉他。守仁紧急赶到吉安,和伍文定征集调动兵马粮草,准备作战器械和舟船,传布 讨贼檄文公布朱宸濠的罪状,让太守县令各自率领官吏士兵救皇帝之难。七月初一,宁王的 军队攻下九江和南康,逼近安庆。有人请求救援安庆,守仁说:“不能这样。现在九江、南康 已经被叛贼把守,如果我们越过南昌和他们在江上相持,两个郡的军队断绝我们的后路,这 样我们就腹背受敌了。不如直接攻打南昌。叛军听到南昌被攻破,一定解除安庆的围困来回 救。我们在湖中迎面袭击他们,没有不胜利的。”众人说“好”。朱宸濠果然从安庆回兵,乙 卯日两军在黄家渡遭遇。第二天早晨,朱宸濠正在召见他的群臣,官军突然杀到。官军用小 船装满柴草,趁着风势点火,烧了叛军的副舟。朱宸濠的船搁浅了,仓促之间换船逃跑,王 冕率领的士兵追上去抓住了他。(守仁)一共用了三十五天平定了叛贼。 当时皇帝已经亲自出征,任命安边伯许泰为副将军,和提督军务太监张忠率领数千京兵,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14 - 溯江而上,抵达南昌。张忠、许泰两人故意纵使京兵侵犯守仁,有的叫着守仁的名字谩骂。 守仁不为所动,对待他们更加优厚。病了给他们医药,死了给他们棺椁,在路上遇到他们办 丧事,一定停下车慰问好久才离开。京兵们都说“王都堂爱护我”,没有再冒犯他的人。张忠、 许泰轻视守仁是文士出身,强要他射箭。守仁慢慢起身,射了三支箭三次射中靶心。京兵都 大声欢呼,张忠、许泰更加懊丧。 世宗刚即位,任命守仁担任南京兵部尚书,守仁不赴任,请求回家省亲。守仁病重,上书 请求辞官回乡,举荐郧阳巡抚林富代替自己,不等上命回复就回家了。走到南安病逝,享年 五十七岁。 守仁天资特别聪颖。被贬龙场,地处偏僻没书可看,每天推演以前观察过的事物。(王守 仁)忽然领悟到穷究事物原理、获得知识的道理,应当求助于自己的内心,不应当求助于外 在事物,他感叹说:“道理就在这里呢。”于是深信不疑。他教育学生,专门以“致良知”为 主。学者大多服从并采纳他的说法,世上于是有了“阳明学”的说法。 【答案】14.BE 【解析】B“诧异、自责的神态”错,应该是“欣喜、惊奇的神态”。E“倒叙的手法,先 想象离别之后相思的情景”错,应是“由上次别离说起,接着写此次相会,然后写叙谈,最 后写惜别”)(B 项 2 分,E 项 3 分,共 5 分) 【答案】15.①“寒”“暗”客观地描写了朋友深夜叙谈的环境特征,孤灯照雨雨愈寒, 湿竹环绕浮烟显得更浓更暗;②“寒”“暗”真实地表达了诗人的主观感受,刚重逢又要伤别, 心境倍感凄暗;③“寒”“暗”二字使情景交融,营造了一幅寒冷、湿暗、凄清的老友话别图, 既渲染了诗人悲凉暗淡的心情,也象征着人事的浮游不定。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本题属于炼字题。解答此题的思路:首先理解 “寒”“暗”浅层意思,然后理解其深层内涵,然后看看这两个字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或表现 手法,然后再从内容和情感上分析其作用。 【答案】16.(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2)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 相安?(3)一尊还酹江月 【解析】注意“麾”“炙”“圜”“尊”“酹”等字的书写。 【答案】17.C、E 【解析】甘之如饴,甘:甜;饴:麦芽糖浆。感到像糖那样甜。指为了从事某种工作, 甘愿承受艰难、痛苦。不合语境。“泥沙俱下”与“鱼龙混杂”都有形容好的和坏的混在一起 的意思,但“鱼龙混杂”只用于人,“泥沙俱下”可用于人或事,此处应用“泥沙俱下”。选 对一项给 2 分,全对给 4 分。 【答案】18.D 【解析】A 语序不当,应改为“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没有引起政府的主管领导和有关部门 的高度重视;B 关联词语不搭配;C 成分残缺,无主语。 【答案】19.C 【解析】第①②处前后是让步假设关系,③处是让步假设关系,④⑤处是假设关系,⑥处 是倒装的转折关系。 【答案】20. ①观察分析年轮的圈数②揭示着生长的好季节和差季节③却发现海洋生态 系统较差 【解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 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先读懂语段的大意后,第①处依据“树木每年都会增长形成 一圈年轮”可以推测;第②处依据“直径较大的年转暗示着当年树木处于较好的生长季节” 可以推测;第③处依据后文“树木生长和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态存在着反向关系”可以推测。 【答案】21.该标志包含“浪花”“双手”和整体的圆形。(2 分)浪花表示海峡;双手表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15 - 示两岸同胞交流合作;圆形将浪花和双手包容。(2 分)寓意两岸同胞血脉相连、携手并进的 “和谐”与“圆触”。(2 分) 【解析】注意构图要素是词语,寓意是句子。注意观察徽标的整体性,以及代表性的元 素,并结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关键字眼理解其寓意。 【答案】22.范文略。 【解析】【写作指导】这是一篇有关热点事件的任务驱动型作文。这则材料的核心事件是 赵春华因在射击摊位上摆的 6 支枪形物被鉴定为枪支被判刑而引发争议。争议的核心点有三: 其一是触犯法律就应受到处罚,因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自古就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之说;其二是应该谅解赵春华的行为,因为老人没有文化,无知者无罪;其三是法律要讲威 严,也应该讲人情,不能机械地套用法律规则。考生也可抛开这三点争论点,选择自己的角 度进行谈论。 如果从第一种观点出发,可以如此立意:“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威严是法律的本色”“法 不容情”等。论证时可联系当今反腐大潮,打老虎拍苍蝇,上不封顶,任何人触犯法律都有 受到法律的制裁。如果从第二种观点出发,可以如此立意:“无知者无罪”“体谅也是教育” 等。如果从第三种观点出发,可以如此立意:“法律与柔情”“情与法”“法外开恩”等。如果 运用事例论证,可举刘氏妈妈给患病女儿偷鸡腿和三字经的例子:刘氏妈妈两个女儿都患有 肾脏疾病,六·一儿童节时因在超市为女儿偷鸡腿和三字经被抓,民警潘顺群将其抓住后没 有拘留她,而是说服教育,并将她的不幸经历通过微博公众于世,得到了好心人的帮助。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