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4年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2014年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 ‎1.(2分)中央电视台每年评选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如果可以对历史人物评选,你认为林则徐当选的理由是(  )‎ A.查缴鸦片,虎门销烟 B.痛击阿古柏,收复新疆 ‎ C.出使俄国,收复伊犁 D.黄海大战,壮烈牺牲 ‎2.(2分)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虽然没能达到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但是洋务运动被看作是中国近代化实践的起点,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它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 B.它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 C.它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 D.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 ‎3.(2分)下列中国近代科技成就与文化成就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 A.詹天佑一京张铁路的修建 ‎ B.张謇一京师大学堂 ‎ C.魏源一《海国图志》 ‎ D.严复一译著《天演论》‎ ‎4.(2分)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伟大传奇”是指(  )‎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红军长征 ‎5.(2分)这是一个民族难以忘却的深刻记忆﹣﹣95年前,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高举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旗帜,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带来了新气象、新力量、新希望。与上述材料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第25页(共25页)‎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共一大 ‎6.(2分)以下是对不同时期国共关系典型事件的叙述,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 A.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是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 B.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 D.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7.(2分)1954年,我国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是(  )‎ A.西藏和平解放 ‎ B.土地改革的完成 ‎ C.抗美援朝的胜利 ‎ D.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颁布第一部宪法 ‎8.(2分)“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铁人”王进喜的先进事迹共同体现出的、需要我们发扬光大的时代精神是(  )‎ A.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B.保家卫国,不怕牺牲 ‎ C.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 D.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9.(2分)以下图片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有关的是(  )‎ A. 毛泽东与斯大林 ‎ 第25页(共25页)‎ B.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 ‎ C. 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 D. 毛泽东会见田中角荣 ‎10.(2分)2006年,澳门被评为亚洲“最具经济发展潜力城市”;2007年,美国《时代》周刊说“香港现在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具活力。”这些评论说明了(  )‎ A.“求同存异”的历史影响 ‎ B.“一国两制”构想的生命力 ‎ C.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成功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 ‎11.(2分)在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发展进程中,颁布的文件是人类民主文明历程的重要成果.下列有关法律文献与相关历史事件搭配正确的是(  )‎ A.《权利法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B.《独立宣言》﹣法国大革命 ‎ 第25页(共25页)‎ C.《人权宣言》一一美国独立战争 ‎ D.《1787年宪法》﹣美国内战 ‎12.(2分)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华盛顿纪念碑和林肯纪念堂遥遥相望,有人说,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林肯拯救了美国。其中“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指(  )‎ ‎①打败英国殖民地,赢得民族独立 ②确立了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国家 ‎③废除黑人奴隶制,维护国家统一 ④实行新政,度过经济危机。‎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 ‎13.(2分)下表所列举的19世纪晚期的科技发明及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表现人类开始进入(  )‎ ‎19世纪70年代 电话进一步普及,耐用电灯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19世纪80年代 发电站广泛建立,电风扇、电动缝纫机、电焊机被发明并走进人们的生产生活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数字时代 ‎14.(2分)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之所以是本国历史的转折,共同的原因是(  )‎ A.都挽救了民族危机 ‎ B.都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 ‎ C.都保留了封建残余 ‎ D.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15.(2分)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最终引爆了“火药桶”的“火星”是(  )‎ A.三国同盟建立 B.三国协约建立 ‎ C.萨拉热窝事件 D.凡尔登战役 第25页(共25页)‎ ‎16.(2分)邓小平曾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指的是(  )‎ A.十月革命 ‎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C.新经济政策 ‎ D.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17.(2分)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其中“政治上的成功”不包括(  )‎ A.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 ‎ B.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与发展 ‎ C.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 D.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18.(2分)二战前,人们把“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的做法被称之为“绥靖政策”,这种政策的顶峰是(  )‎ A.德国建立法西斯政权 B.慕尼黑阴谋 ‎ C.德国闪击波兰 D.德国入侵苏联 ‎19.(2分)当前,国际上一些反华势力频频提出“中国威胁论”,这实际上是典型的冷战思维。历史上,美苏之间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 C.古巴导弹危机 D.苏联出兵阿富汗 ‎20.(2分)二战后,美国、西欧、日本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经历了一个经济调整发展时期,其共同原因是(  )‎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朝鲜战争的爆发 ‎ 第25页(共25页)‎ C.采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 D.形成经济共同体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50分)‎ ‎21.(18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人民实现了三次历史性转变,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也是深刻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伟大变革。‎ ‎ 材料一 ‎(1)以上四幅图片,分别与哪些历史事件有关?结合所学回答,这些历史事件分别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变化?‎ ‎ 材料二 习近平在访问俄罗斯时提出了著名的“鞋子论”:鞋子合不合脚穿着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知道。习近平的“鞋子论”不仅道出了中国新任领导人对于各国发展模式差异的认识和对国际秩序的主张,也彰显了中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2013年11月12日新华网《习近平的政治自信从哪里来?》‎ 第25页(共25页)‎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道路自信”指的是什么道路?‎ ‎22.(16分)只有正视历史,才能面向未来。反思历史,反省战争,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具有深远意义。‎ ‎ 材料一 在中国近代史上,日本曾两次打断了中国发展。有没有可能日本再次冒险,第三次打断中国的和平发展?历史不会重演。今天的中国不是1 8 9 4年的中国,也不是上世纪3 0年代的中国。中国军队、中国人民有能力、有手段,制衡日本制造的一切事端和麻烦。‎ ‎﹣﹣2014年3月5日《人民日报》‎ ‎(1)依据材料一回答,“日本两次打断了中国发展”与哪两次战争有关?举例说明两次战争分别给中国带来哪些灾难?‎ ‎ 材料二 如图所示。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许,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和日本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政府在投降书上签字。随后,参加对日作战的美、中、英、苏、法、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九国代表依次签字,接受日本的投降。 ‎ ‎﹣﹣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 ‎(2)材料二有何标志性的意义?结合所学回答,美、中、英、苏等国在二战中结成“同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3.(16分)20世纪的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变动,每次变动都给国际形势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 材料一 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三次演变 第25页(共25页)‎ 时间 国际关系格局 形成标志 核心国家 一战后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①   和②   的召开 英法美 二战后 ‎③   ‎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美苏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后 ‎   ④‎ 美国、⑤   、欧盟、日本、⑥   ‎ ‎(1)上表是对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梳理,请写出序号所代表的相应知识。 ‎ ‎ 材料二 长期的争霸战争,使经济力量相对薄弱的苏联负担沉重。80年代,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提出以军备控制为中心的全球缓和战略,1989年苏联从阿富汗撤军。美国因为大规模扩充军备,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它的经济也遇到了西欧和日本的激烈竞争。 因此,美国同意实现有限的缓和。 ‎ ‎ 一人教版教科书九年级下册 ‎(2)依据材料二概括,美苏争霸分别给两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第25页(共25页)‎ ‎2014年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2分)中央电视台每年评选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如果可以对历史人物评选,你认为林则徐当选的理由是(  )‎ A.查缴鸦片,虎门销烟 B.痛击阿古柏,收复新疆 ‎ C.出使俄国,收复伊犁 D.黄海大战,壮烈牺牲 ‎【分析】本题考查林则徐的事迹.‎ ‎【解答】根据已学知识可知,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熟练掌握课本知识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2.(2分)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虽然没能达到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但是洋务运动被看作是中国近代化实践的起点,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它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 B.它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 C.它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 D.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 ‎【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另外对辛亥革命、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进行考查。‎ ‎【解答】‎ 第25页(共25页)‎ 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它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是中国的近代化的开端。‎ 故选:A。‎ ‎【点评】本题要求掌握近代史四次探索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相关知识,重点是这四次探索的影响。‎ ‎3.(2分)下列中国近代科技成就与文化成就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 A.詹天佑一京张铁路的修建 ‎ B.张謇一京师大学堂 ‎ C.魏源一《海国图志》 ‎ D.严复一译著《天演论》‎ ‎【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科技成就与文化成就的相关史实.‎ ‎【解答】题目直接设问考查下列中国近代科技成就与文化成就搭配错误的一组。清末状元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于是他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时期国家创办的与他无关。‎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状元实业家张謇的贡献.‎ ‎4.(2分)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伟大传奇”是指(  )‎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红军长征 ‎【分析】解题信息是文中记者所说的“工农红军”完成的“战略转移”,由此得出是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 ‎【解答】‎ 第25页(共25页)‎ 由于王明、李德等左倾错误的影响,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战略大转移,经历了江西、贵州最后到达陕北,总的行程两万五千里,是历史上最大的转移。在长征中,虽然红军人数受到极大的损失,但是革命的精干力量得到保存,同时在沿线宣传了革命的思想,扩大了红军的影响。‎ 故选:D。‎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 ‎5.(2分)这是一个民族难以忘却的深刻记忆﹣﹣95年前,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高举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旗帜,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带来了新气象、新力量、新希望。与上述材料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共一大 ‎【分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相关内容。主要考查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 ‎【解答】由题干里的“九十五年前”“先进青年知识分子”“反帝反封建”,可知,这段话反映的史实是爆发于1919年5月4日的五四运动。由于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在1919年5月4日,一场青年学生发动的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的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爆发。‎ 故选:C。‎ ‎【点评】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结合五四运动的史实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2分)以下是对不同时期国共关系典型事件的叙述,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 A.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是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 B.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 D.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分析】本题考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相关知识.‎ ‎【解答】‎ 第25页(共25页)‎ 本题考查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并通电全国,提出“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主张,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对峙局面的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故选:C。‎ ‎【点评】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学生一般根据课本知识就能得出答案.‎ ‎7.(2分)1954年,我国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是(  )‎ A.西藏和平解放 ‎ B.土地改革的完成 ‎ C.抗美援朝的胜利 ‎ D.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颁布第一部宪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有关内容。‎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ABC都不是民主法制方面的。‎ 故选:D。‎ ‎【点评】注意准确识记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8.(2分)“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铁人”王进喜的先进事迹共同体现出的、需要我们发扬光大的时代精神是(  )‎ A.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B.保家卫国,不怕牺牲 ‎ C.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 D.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建设英雄模范人物,注意概括和归纳他们身上体现的时代精神.‎ ‎【解答】本题考查的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知识,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这些模范人物身上涌现出的时代精神是: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 第25页(共25页)‎ 故选:C。‎ ‎【点评】注意知识的概括和归纳,识记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英雄模范人物的精神.‎ ‎9.(2分)以下图片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有关的是(  )‎ A. 毛泽东与斯大林 ‎ B.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 ‎ C. 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 D. 毛泽东会见田中角荣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美关系,重点识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标志.‎ ‎【解答】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选项C这次尼克松访华毛泽东会见他的画面。‎ 第25页(共25页)‎ 故选:C。‎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 ‎10.(2分)2006年,澳门被评为亚洲“最具经济发展潜力城市”;2007年,美国《时代》周刊说“香港现在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具活力。”这些评论说明了(  )‎ A.“求同存异”的历史影响 ‎ B.“一国两制”构想的生命力 ‎ C.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成功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 ‎【分析】此题考查的一国两制政策的相关史实。‎ ‎【解答】因为鸦片战争,香港被英国占领。香港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为了保证香港繁荣稳定和人民的生活习惯,国家实行“一国两制”政策,香港回归后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生活方式不变。正因为这一政策,香港社会稳定,经济向前发展,更有活力。‎ 故选:B。‎ ‎【点评】“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 ‎11.(2分)在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发展进程中,颁布的文件是人类民主文明历程的重要成果.下列有关法律文献与相关历史事件搭配正确的是(  )‎ A.《权利法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B.《独立宣言》﹣法国大革命 ‎ C.《人权宣言》一一美国独立战争 ‎ D.《1787年宪法》﹣美国内战 ‎【分析】‎ 第25页(共25页)‎ 本题考查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知识点,应把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有关知识.‎ ‎【解答】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熟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有关内容.‎ ‎12.(2分)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华盛顿纪念碑和林肯纪念堂遥遥相望,有人说,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林肯拯救了美国。其中“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指(  )‎ ‎①打败英国殖民地,赢得民族独立 ②确立了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国家 ‎③废除黑人奴隶制,维护国家统一 ④实行新政,度过经济危机。‎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华盛顿在美国历史上的贡献。‎ ‎【解答】①打败英国殖民地,赢得民族独立的是华盛顿领导的美国独立战争起到的作用;②确立了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国家,是华盛顿时期制定的1787年美国宪法的内容;③废除黑人奴隶制,维护国家统一的是美国总统林肯的贡献;④实行新政,渡过经济危机的是美国总统罗斯福的贡献。①②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掌握美国历史上华盛顿、林肯和罗斯福的贡献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2分)下表所列举的19世纪晚期的科技发明及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表现人类开始进入(  )‎ ‎19世纪70年代 电话进一步普及,耐用电灯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19世纪80年代 发电站广泛建立,电风扇、电动缝纫机、电焊机被发明并走进人们的生产生活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数字时代 第25页(共25页)‎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 ‎【解答】从材料中我们看出主要是出现了一些电器产品,这与电的发现和应用是分不开的。据所学可知19世纪的60年代以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一些国家相继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就是电的广泛应用,因此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也被称为“电气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被称为“蒸汽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则被称为“信息时代”或“数字时代”。‎ 故选:B。‎ ‎【点评】掌握人类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阶段特征。‎ ‎14.(2分)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之所以是本国历史的转折,共同的原因是(  )‎ A.都挽救了民族危机 ‎ B.都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 ‎ C.都保留了封建残余 ‎ D.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应重点掌握俄国1861年和明治维新的作用。‎ ‎【解答】农奴制度的废除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俄国工业生产迅速增长,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明治维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它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使日本逐渐强大起来。‎ 故选:D。‎ ‎【点评】本题把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联系起来,综合性强,要注意区分它们之间的异同。‎ ‎15.(2分)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最终引爆了“火药桶”的“火星”是(  )‎ A.三国同盟建立 B.三国协约建立 ‎ 第25页(共25页)‎ C.萨拉热窝事件 D.凡尔登战役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战有关知识的识记。‎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初的巴尔干半岛就象一个存满了炸药的火药桶。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引发了长达四年的帝国主义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结合地图了解萨拉热窝的地理位置,分析恐怖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理解当今恐怖主义危害人类,这已是一个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热点问题。‎ ‎16.(2分)邓小平曾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指的是(  )‎ A.十月革命 ‎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C.新经济政策 ‎ D.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分析】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 ‎【解答】1921年,列宁从实际出发,放弃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认为必须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交税后可自由处理自己的粮食;在工业方面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某些中小企业;在商业方面取消实物配给制,恢复商品买卖。新经济政策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是列宁根据俄国经济落后、生产力低下的国情,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新方法的伟大实践;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创造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故选:C。‎ 第25页(共25页)‎ ‎【点评】重点识记新经济政策的内容、特点、影响。‎ ‎17.(2分)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其中“政治上的成功”不包括(  )‎ A.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 ‎ B.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与发展 ‎ C.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 D.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分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 ‎【解答】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面对经济危机,实行一系列政策挽救美国,对美国产生了深远影响,从经济上来说,使美国经济逐渐恢复过来;从政治上说,加强了美国中央政府的权力,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因此“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是经济上的成功,而不是政治上的成功。‎ 故选:A。‎ ‎【点评】重点识记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及影响.‎ ‎18.(2分)二战前,人们把“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的做法被称之为“绥靖政策”,这种政策的顶峰是(  )‎ A.德国建立法西斯政权 B.慕尼黑阴谋 ‎ C.德国闪击波兰 D.德国入侵苏联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绥靖政策的知识点,应把握绥靖政策的有关知识。‎ ‎【解答】1938年,德、意、英、法四国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了《慕尼黑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这被称为慕尼黑阴谋。慕尼黑阴谋把绥靖政策推到顶峰。‎ 故选:B。‎ 第25页(共25页)‎ ‎【点评】解答本题要熟记绥靖政策的有关内容。‎ ‎19.(2分)当前,国际上一些反华势力频频提出“中国威胁论”,这实际上是典型的冷战思维。历史上,美苏之间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 C.古巴导弹危机 D.苏联出兵阿富汗 ‎【分析】本题考查了冷战开始的标志。‎ ‎【解答】据所学知,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美国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 故选:B。‎ ‎【点评】本题较简单,识记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 ‎20.(2分)二战后,美国、西欧、日本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经历了一个经济调整发展时期,其共同原因是(  )‎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朝鲜战争的爆发 ‎ C.采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 D.形成经济共同体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二战后,美国、日本、西欧的经济发展.‎ ‎【解答】A、D两项的表述与二战后美国、日本经济调整的原因无关,B项的表述与二战后西欧经济调整的原因无关,故与题目中的设问要求“共同原因”不符;二战后,美国、西欧和日本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采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 故选:C。‎ ‎【点评】本题是采有排除法进行选择的典型范例.‎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50分)‎ 第25页(共25页)‎ ‎21.(18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人民实现了三次历史性转变,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也是深刻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伟大变革。‎ ‎ 材料一 ‎(1)以上四幅图片,分别与哪些历史事件有关?结合所学回答,这些历史事件分别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变化?‎ ‎ 材料二 习近平在访问俄罗斯时提出了著名的“鞋子论”:鞋子合不合脚穿着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知道。习近平的“鞋子论”不仅道出了中国新任领导人对于各国发展模式差异的认识和对国际秩序的主张,也彰显了中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2013年11月12日新华网《习近平的政治自信从哪里来?》‎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道路自信”指的是什么道路?‎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知识点。‎ 第25页(共25页)‎ ‎(2)本题考查的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知识点。‎ ‎【解答】(1)图一是《1949年开国大典》,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图二是《1956年参加合作社和公私合营的比例》,反映的是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国实现了不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图三是《1957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示意图》,反映的是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图四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告》,反映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开创性的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 故答案为:‎ ‎(1)图一:新中国成立。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变成独立自主的国家。‎ 图二: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成公有制,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图三:一五计划。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是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图四: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有关知识的理解、记忆能力。‎ ‎22.(16分)只有正视历史,才能面向未来。反思历史,反省战争,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具有深远意义。‎ 第25页(共25页)‎ ‎ 材料一 在中国近代史上,日本曾两次打断了中国发展。有没有可能日本再次冒险,第三次打断中国的和平发展?历史不会重演。今天的中国不是1 8 9 4年的中国,也不是上世纪3 0年代的中国。中国军队、中国人民有能力、有手段,制衡日本制造的一切事端和麻烦。‎ ‎﹣﹣2014年3月5日《人民日报》‎ ‎(1)依据材料一回答,“日本两次打断了中国发展”与哪两次战争有关?举例说明两次战争分别给中国带来哪些灾难?‎ ‎ 材料二 如图所示。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许,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和日本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政府在投降书上签字。随后,参加对日作战的美、中、英、苏、法、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九国代表依次签字,接受日本的投降。 ‎ ‎﹣﹣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 ‎(2)材料二有何标志性的意义?结合所学回答,美、中、英、苏等国在二战中结成“同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甲午中日战争和全面侵华战争的知识点。‎ ‎(2)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点。‎ ‎【解答】(1)1894﹣﹣1895年,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速了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制造了南京大屠杀等,造成了巨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员的伤亡,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第25页(共25页)‎ ‎(2)材料二是《日本政府向盟国递交投降书》,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向盟国递交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严重威胁着世界的和平和安全,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面对共同的敌人和威胁,美、中、英、苏等国在二战中结成了“同盟”。‎ 故答案为:‎ ‎(1)侵华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全面侵华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全面侵华战争: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2)意义:标志着“二战”结束。原因:日本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德意日法西斯集团威胁到世界的和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甲午中日战争、全面侵华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有关知识的理解、记忆能力。‎ ‎23.(16分)20世纪的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变动,每次变动都给国际形势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 材料一 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三次演变 时间 国际关系格局 形成标志 核心国家 一战后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① 巴黎和会 和② 华盛顿会议 的召开 英法美 二战后 ‎③ 两极格局 ‎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美苏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后 ‎ 多极化趋势 ④‎ 美国、⑤ 俄罗斯 、欧盟、日本、⑥ 中国 ‎ ‎(1)上表是对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梳理,请写出序号所代表的相应知识。 ‎ 第25页(共25页)‎ ‎ 材料二 长期的争霸战争,使经济力量相对薄弱的苏联负担沉重。80年代,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提出以军备控制为中心的全球缓和战略,1989年苏联从阿富汗撤军。美国因为大规模扩充军备,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它的经济也遇到了西欧和日本的激烈竞争。 因此,美国同意实现有限的缓和。 ‎ ‎ 一人教版教科书九年级下册 ‎(2)依据材料二概括,美苏争霸分别给两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知识点。‎ ‎(2)本题考查的是美苏争霸的知识点。‎ ‎【解答】(1)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列强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先后签订了《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等一系列条约,形成了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殖民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伴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称霸世界。欧盟、中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和国家联盟实力的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的主要力量,世界格局出现了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2)据材料“长期的争霸战争,使经济力量相对薄弱的苏联负担沉重。”可知,美苏争霸,给苏联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引起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美苏争霸,使美国大规模扩充军备,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同时伴随着日本和西欧的崛起,美国在经济上的霸主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 故答案为:‎ ‎(1)①巴黎和会;②华盛顿会议;③两极格局;④多极化趋势;⑤俄罗斯;⑥中国。‎ ‎(2)苏联:苏联经济负担沉重,最终导致苏联解体。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受到来自西欧和日本的挑战。‎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世界政治格局演变和美苏争霸的有关知识的理解、记忆能力。‎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第25页(共25页)‎ 日期:2020/9/13 17:55:19;用户:张海燕;邮箱:lishi0014@xyh.com;学号:30475252‎ 第25页(共25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