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类高考历史复习要点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表格类高考历史复习要点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 1 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夏朝开始:王位世袭制(世卿世禄制或世定制、世官制);商:内服外服制 背景 前 1046 年,周武王灭商,以镐京为中心建立西周,控制地区辽阔 目的 1、“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拱卫王室 2、适应人口不断发展、疆域不断扩大的需求,为了进行有效统治 最根本: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统治 性质 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 实 施 者 武王开始,周公旦大规模分封。分封的大多数是同姓子弟 内容 1、分封诸侯对象: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于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2、被封诸侯的义务:服从周王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 朝觐述职等 3、被封诸侯的权利:职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 征派赋役等 4、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再分封士,士 以下不再分封。卿大夫和士也要承担义务(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特点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带有家族统治色彩 作用 前期加强了王权,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统治范围,发展了交通,促进了边 疆开发,使周成为强国 局限 诸侯有相对的独立性,为以后埋下割据混战根源 西 周 分 封 制 破 坏 瓦解 西周后期,诸侯势力强大,王权衰弱,血缘关系疏远,分封制开始受到破 坏。春秋时开始瓦解,战国末年,分封制完全瓦解(根源:生产力发展) 目的 根本:巩固分封的统治秩序,保证王权稳定 直接:解决贵族间权力、土地和财产的争夺的矛盾 内容 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 周王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权,为大宗,次子、庶子为小宗;庶 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 诸侯和大夫以此类推。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小宗须服从大宗 性质 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特点 按照父系血统关系的亲疏来维系(也是实质) 瓦解 随着分封制的破坏、瓦解而破坏、瓦解。战国时宗法制完全瓦解 作用 1、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2、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早 期 政 治 制 度 西 周 宗 法 制 深 远 影响 利:形成的尊宗敬祖、尊老爱幼的浓厚亲情观(重视修家谱,建宗祠,寻 根问祖,互相帮助)有益于社会安定和民族的凝聚力的形成。也对中 国现在的民间继承方法有较大的影响 弊:导致特权思想严重,等级制森严,崇尚权威,家(族)长制盛行,缺 乏反抗精神,重男轻女现象严重,任人唯亲,裙带作风(走后门)盛 行,缺乏理性,宗族势力较强,妨碍了近现代民主、法制的发展 第 2 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背景 BC221 秦王赢政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中国(原因、影响) 由来 “三皇五帝” 目的 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神化自己的君权,巩固统治 特征 皇帝独尊、皇权至上(核心)、皇位世袭(家天下) 确立皇帝 制度 本质 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 丞相 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下设九卿 御 史 大夫 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 中 央 建立中央 官制三公 九卿制 太尉 负责全国军事,但没任命 措施 地 方 全面推行 郡县制, 建立地方 官制 1、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长)分别是郡和县的 最高地方长官,他们都由朝廷任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郡守职责:上承中央命令,下督责下属各县,考察县令(长) 3、县令(长)职责: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 4、县以下是乡、里基层行政机构 特点 权力高度集中 1、以皇权为中心,官职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 此牵制 2、家天下。地方集权于中央,中央集权于皇帝 本质 君主专制 利 有利于巩固统一,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 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 秦 弊 1、专制权威导致暴政与权臣乱政,人民处境恶劣,阶级矛盾激化,使 秦迅速灭亡 2、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秦 朝 中 央 集 权 制 度 的 形 成 作 用 影响 后世 它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在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自由发展 分封制与郡县制有什么异同 分封 制 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 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 基础 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最主 要的不同),并拥有封地 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 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郡县 制 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 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 地域划分的 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 任免调迁,官位不世袭,官 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受 制于中央,有利于中央集权 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相同 都是地方一级机构、都是为巩固统治而设立的,并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统治 第 3 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皇帝制度:历代都沿用 西汉 削弱相权 原因:汉初宰相位高权重,威胁皇权 措施:武帝时任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参与军国大事期 形成“中朝”(“内朝”)决策机构,制约了相权 作用: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魏晋 分散相权 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隋唐 分散相权 措施: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掌决策;门下 掌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辖六部) 作用:相权一分为三并相互监督与牵制,保证君权独尊 影响:是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为后世沿袭 宋初 分割相权 措施: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掌宰相职权, 后来又增设枢密使、参知政事和三司使(计相),分 割宰相的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中书门下与枢密院 称“二府”) 作用:削弱了相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中 央 政 治 制 度 元朝 相权反弹 设立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相权扩大,元后期甚至左右 皇位的继承。设立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 汉初 中央集权 受威胁 原因:实行郡、国并行制(原因、影响) 武 帝 时 解决王国 问题加强 中央集权 措施:武帝时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诸侯王被解除 军政大权,并建立刺史制度,设有州为监察区 作用:基本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唐 中 后期 中央集权 严重削弱 原因:节度使权力太大,中后期出现藩镇割据 宋 削弱地方 势力,加 强中央集 权 措施: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和节度使的兵权),制钱谷 (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文臣知州与州通判互 相牵制 作用:加强中央集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基本解决 地 方 政 治 制 度 元 创立行省 制,加强 中央集权 措施:创立行省制。实行行省路府州县五级制。边远地 区设宣慰使。设彭湖巡检司管辖彭湖列岛与台湾 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 影响: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西汉 察举制 自下而上举孝廉者为官 魏晋 九品中正制 由世家大族担任的中正官分九等评定人才,不利于选 拔真才初学 隋 科举制创立 文帝用分科考试来选官,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演 变 过 程 选 官 用 官 制 度 唐 宋 元 科 举 制 发 展 完善 作用影响:打破了特权垄断,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 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历朝没用 汉 至 元 政 治 制 度 演 变 演 变 特 点 或趋势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与加强。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分 割和削弱,中央对地方(包括边疆)的控制不断强化,地方势力不断削弱 第 4 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背景:明清时,中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地主阶级更加腐朽,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目的:稳定和巩固封建统治,加强皇权 原因: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布政司、都指挥司、按察使司) 分管地方行政、军政、监察,隶属中央部门,地方权集中央, 废宰相制 宰相职权扩大,妨碍皇权高度集中。明丞相胡惟庸骄横跋扈, 擅权专恣。同时也鉴于元宰相权力太大,导致社会动荡 时间:1380 年明太祖废中书省、丞相制,权分六部 评价:君主专制加强,防止了宰相专权,但更易导致决策失误和暴 政,当君主无能或不理朝政时,更易导致权臣或太监乱政 原因:宰相制度废除,皇帝政务繁多,无力应付 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 创内阁: 过程 成祖:阁臣获得参决机务的权力,内阁制度正式确立 宣宗:阁臣又获得票拟权 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首辅权压众臣 性质: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评价: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 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和职权的大小,完全取决 于皇帝的旨意。因此,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阁权不同 于相权,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原因:皇权受到议政王大臣会议很大的限制 康熙帝:设南书房 影响: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并立,最终集权于皇帝 特点:简(机构人员)、速(办事效率)、密 职责:商议军国大事,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雍正帝:设军机处:人员组成:皇帝亲信的满汉官员 性质:由最初的暂设的军事机构,逐步发展辅助皇帝处理 政务的中枢机构 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也加 强了中央集权 利: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统一和社会安定,封建经济发展,民族融合 政治上:专制独裁易导致决策失误和暴政,权臣乱政;助长因循守旧之风, 官僚主义盛行,人浮于事,腐败成风;地方没有一定的自主权,不 能有效的治理;人民受到沉重的政治压迫 影响:弊:经济上:使之发展缓慢,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思想文化上: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不利于民主科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总之,极大地妨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从此开始大大落后于 西方,从而埋下日后被动挨打的祸根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 5 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产生 发展 的条 件 1、古希腊山多,岛屿多,良港多,平原少,土地贫瘠。由山岭、海域、水域隔开的 小块陆地,形成小国寡民为特征的城邦体制(主要因素)容易实行民主体制。同 时小国寡民的城邦要保证其独立和发展,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也需要 通过民主增强凝聚力。也导致商品经济发达,易于形成平等、互利、诚信,平等、 民主、开放等共同的价值观,同时使新兴的工商业阶层兴起,迫切追求民主权利 2、政治家不懈的努力和平民,特别是新兴工商业阶层的抗争 3、奴隶制经济发展,为其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证 4、受原始社会的民主习惯影响和亚非文明的影响 时间 内容 作用 梭 伦 改革 前 6 世 纪 初 ①颁布废除债务奴隶制的《解负令》;②按财 产多寡划分四等级来分享权利;③重组国家政 权,恢复公民大会的最高权力,建立四百人会 议和陪审法庭;④鼓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动摇了贵族的政治 特权,为雅典的民 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克 利 斯 提 尼 改 革 前 6 世 纪末 ①用 10 地域部落取代 4 血缘部落,以部落为单 位选举;②设立了五百人会议,各部落轮流执 政;③成立十将军委员会;④扩大公民大会权 力,实行陶片放逐法 基本上铲除了贵族 的政治特权,确立 起雅典民主政治 发展 过程 伯 利 克 里 改革 公 前 5 世 纪 ①扩大公民参政范围,可担任几乎一切官职;② 进一步提高公民大会的权力;③扩大五百人会 议的职能;④提高陪审法庭的地位,成为最高 司法与监察机关;⑤扩大十将军委员会的权力; ⑥为参政公民发放工资;⑦发放观剧津贴 充分扩大了公民的 权利,使雅典民主 政 治 发 展 到 顶 峰 (黄金时代) 实质 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 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 特征 主权在民、轮番而治、公民平等、法律至上 对希腊 促进了希腊的全面繁荣,使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成为 西方文化的摇篮作用 影响 对人类 文明发 展 开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其思想与实践(主权在民、轮番而治、公民平等、 法律至上,权力分立等思想与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 等民主运作方式)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奠定了初步基础 局限 1、 它是少数人(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主要局限)。本邦妇女、广大奴隶和外 邦人都无民主权利,它是建立在奴隶制度的基础之上的 2、 这种直接民主只适应于小国寡民体制 3、 轮番而治和抽签形式不能保证参政人员的素质,限制窒息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 展能力。有时成为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 4、 过滥的直接民主,容易导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 第 6 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概念 指公元前 6 世纪末至公元 7 世纪中叶古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 广义的罗马法:指通行于罗马统治的地区的法律制度 狭义的罗马法:指罗马公民法 起源 与发 展的 原因 条件 1、为巩固统治,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为其统治提供法律依据 2、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和罗马对外征服地区的扩大,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3、罗马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和法学家积极配合 4、平民对奴隶主贵族的不断斗争 5、罗马人普遍信奉“自然法”思想(如理性、自由、平等、正义等) 习 惯 法 时间:公元前 6 世纪末-----公元前 5 世纪中期 局限: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为保护贵族利益提供了方便 起 源 阶 段 从 习 惯 法 到 成 文 法 成 文 法 《 十 二 铜 表法》 原因:由于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 时间:公元前 5 世纪中期颁布 作用与意义:罗马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法典,这是罗马法的渊源, 也是罗马的基本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 护了平民的利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局限: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也保留了一些野蛮的习惯法 发 展 阶 段 从 公 民 法 到 万 民法 时间:公元前 3 世纪中叶-----3 世纪 原因:①罗马对外征服地区的扩大,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公 民法无法适应新的变化 ②为了巩固统治,罗马帝国对各行省上层人物大量授予公民权。从 3 世 纪开始,帝国内部自由民间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消失 完 善 阶 段 更 加 系 统 化 和 法 典 化 《 查 士 丁 尼 民 法大全》 时间:公元 7 世纪编纂完成 组成:《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和《查士 丁尼学说汇纂》和《查士丁尼新敕》 意义:标志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内容 从形式上:分为成文法与习惯法 从整体结构上:分公民法(只罗马公民)和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 一切自由民。主要调整财产关系) 1、核心之一: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提倡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作用 影响 1、稳固了罗马的统治 2、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发展资本主义提供了有力武器(如自然法思想) 3、对欧美及至于整个世界的立法和司法产生重要影响(如英国《权利法案》、美国 的《独立宣言》和 1787 年宪法、法国的《民法典》《人权宣言》。中国现行的 《民法通则》和《继承法》;陪审制、律师制,裁决要有记录、没有证据不能定 罪等) 局限 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维护奴隶制度),男女权利不平等等 实质 (根本目的):维护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经济利益,(维护奴隶制度) 法律在人类社会 生活中的价值 法律成为人类政治活动和政治文明中的基本要件。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 规范人们的行为;约束政府的权力,保障人民的权利,调节和缓和社会 矛盾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 发展 第 7 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含 义 亦称“立宪君主制”。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度。 分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英国)和二元君主立宪制(德意志第二帝国) 历 史 条 件 1、13 世纪,议会制度基本形成,当时它还是封建性的。议会由国王和上、下院组成 2、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1688 年,英国议会邀请荷兰执政者威廉和他的妻子玛 丽承袭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这次不流血的宫廷政变被称为“光荣革命”,最终 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形成君主立宪制 确 立 和 发 展 过 程 1、确立:1689 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内容)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 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作用)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 律保障,标志君主立宪制确立(国王依然掌握行政大权) 2、补充:17 世纪末的《三年法案》与 18 世纪初《王位继承法》等从法律上确认“议 会至上”原则,进一步限制王权,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3、发展:①内阁制形成:内阁由国王的咨询机构转变为最高行政机构,1721 年,乔 治一世让内阁自行处理国事,内阁制开始形成,第一任首相是华尔波尔 ②两党制形成:先是托利党(保守党)与辉格党(自由党),后是保守党与工党 ③议会普选权扩大:1832 年进行第一次议会改革,工商业资产阶级增强在议会的地位, 保证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后来议会改革使成年男子和妇女获得选举权 ④19 世纪末,议会的权力和作用缩小,内阁成为权力中心,成为议会的‘第三院’ 君主立宪制的两个基本原则:限制王权和议会权力至上 1、国王 “统而不治” 2、议会掌权,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议会权力至上) 3、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特 点 内阁产生与权力:首相提出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送交国王批准,组成责任内阁。 内阁对议会或首相负责。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 共进退。主要职权是对提交议会政策作出最后的决定,行使最高行政权,协调和 确定政府各部的职权和控制下院等。议会可对内阁提出不信任案,迫使内阁辞职 首相的产生与权力:国王任命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其是政府和内阁 的最高首脑。拥有各部大臣提名权、各项重大政策的决策权等,掌握国家行政大 权。又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有权解散议会,重新大选。事实上掌握了国家大权 国王的地位与权力:是国家元首、联合王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国教的世袭领袖。 可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级法官,批准和公布法律等象征性权力。实际君主 “统 而不治”。是国家统一的象征,也是英联邦首脑,起着维系英联邦纽带的作用 上院的产生与权力:不经选举,由王室后裔,世袭贵族,新封贵族,上诉法院法官等组成, 无任期,有提出法案的创制权、对立法的拖延与修改权、有最高司法权。1999 年 上院改革,取消了世袭贵族的当然议员资格,一部分议员由选举产生 下院的产生与权力:由普选产生,任期 5 年,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和对政府的监督权 等一切大权,是政治权力的核心 作 用 1、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2、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使英国走上政治民主化的道路,避免了专制独裁统治 3、不同利益集团通过议会和平斗争,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冲突,保障了政治稳定 4、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树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模式(对欧美有深远影响) 第 8 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1787 年宪法) 背 景 1、独立战争后的美国邦联制的松散和中央政府的软弱导致国家形势严峻:政治不统一, 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发展受阻 2、美国没有封建传统,又深受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的影响,民主意识强 目 的 直接: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美国,保护美国独立战争的成果 根本:保障了资产阶级政治和经济利益 理论来源 启蒙思想,特别是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由序言和正文组成,序言部分阐明了制定联邦宪法的目的和宗旨,正文部分对联邦的立 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加以说明和规定;对其他立法事项进行了规定;特别提到州与联 邦政府的关系问题;规定了修正案的制定和生效等问题 实 行 联 邦 制 中央集权与地主自治相结合。主要国家权力如国防、战争、外交、货币和 外贸等由中央掌握,地方对本州的政治、经济、财政等也有一定的自主权 产生 参议员由各州议会产生(1913 年宪法修正案规定直选),每州两名(现共 100 名),任期 6 年,参议院议长由副总统担任;众议员由选民直接选出,人 数与该州人口成正比(现共 435 名),任期 2 年。两院地位平等 国 会 权力 ①立法权 ②征税权 ③宣战权 ④政府拨款权 ⑤调整贸易权 ⑥征兵权 ⑦对总统等官员的弹劾权 ⑧可用 2/3 的多数推翻总统对国会的法案的否 决 ⑨可规定政府及法院的组织与权限 ⑩两院可各自否决对方的法案 ⑾ 众议院倡议预算法案、弹劾政府官员、以及在选举人团僵持不下时选举总 统 ⑿参议院对总统任命的官员、大法官及签订的条约的审批权 产生 总统由间接选举产生,任期 4 年(1951 年宪法修正案规定不能超过两届) 总 统 权力 ①国家行政权归于总统。还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队的总司令.内阁只 对总统负责。总统对宪法和人民负责 ②有权提名并经国会同意后任命政府高级官员及大法官 ③签署法案成为法律,总统可对国会通过的法案实行否决权(间接立法权) ④有权与外国签订条约 产生 大法官由总统经参议院同意任命(共 9 人)。他们除非犯罪,终身任职。 年满 70 岁、任职满 10 年或年满 65 岁、任职满 15 年者,可自动提出退休 内 容 联 邦 法 院 权力 ①最高司法权 ②最高审判权 ③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可宣布总统 与国会的法律、条约或政策“违宪”而无效 原 则 体现了①分权制衡原则(最主要)(三权分立的原则,两党制是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 重要组成部分)②代议共和制原则 ③人民主权和有限政府原则 ④“联邦与州分权”的 原则(中央集权原则 、联邦制原则)⑤法治原则 ⑥文官控制军队原则 特点 以联邦制为国家结构形式、以总统共和制为政体,实行分权制衡 作 用 1、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2、确立了联邦制,有利于巩固统一,又有利于地方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 3、实行分权制衡原则,防止了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4、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5、对以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示范作用 总之,它进一步巩固了独立战争的成果,为美国的强大提供了制度保证 局 限 1、没有及时写入人民的民主权利。(经过几年斗争后以修正案补充进了宪法) 2、允许奴隶制和黑奴贸易,留下种族歧视和压迫的烙印;妇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隶不 能和白人男子享有同等的权利。(后发修正案加以修正) 美 国 联 邦 政府建立 1789 年,华盛顿当选为第一任总统,同时选出了第一届国会,美国联邦政府的 建立 形 成 过程 19 世纪 20 年代末至 30 年代初是美国两党制形成的重要时期 19 世纪 50 年代中期,民主党与共和党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利 使其政策更能适应社会和民众的需要 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冲突,保障了政治稳定 使其政治更加清明、高效,防止权力的滥用 “驴象之 争” 民主 党 与 共 和 党 轮 流 执 政 评价 弊 容易导致两党之间的对立和社会裂痕 第 9 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发展 背 景 1870 年,普法战争爆发。第二帝国被第三共和国取代,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之 间、共和派与帝制派之间经过近百年的曲折斗争,1875 年,国民议会颁布《法 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共和政体 产生 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 7 年,可连选连任 总 统 权力 ①行政权归总统和内阁(总统命令需部长副署),总统是国家元首 及军队最高统帅 ②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的任命权 ③缔结和批准条 约权 ④特赦权 ⑤在参议院同意下解散众议院的权力 总统和部长对议会负责 产生 实行两院制。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任期 9 年。众议员由普选直 接产生,任期 4 年 内 容 议 会 权力 ①立法权,众议院提出并通过法案,但受到总统和参议院的控制 ②议会拥有组阁权,实行责任内阁制 ③选举总统权 特 点 总统和参议院权力大,二者相互制约 《 法 兰 西 第 三 共 和 国 宪 法 》 —— 总 统 共 和 制 作 用 ①在法律上最终确立共和政体,是历史的进步 ②促进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背 景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普鲁士宰相俾斯麦实行“铁血政策”,通过几次王朝战争, 完成了统一大业。1871 年初,德意志帝国建立起来,同年春天,颁布《德意志 帝国宪法》,确立不完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代议制----二元君主立宪制 实 行 联 邦 制 帝国政府控制各邦军事、外交、海关立法、民法、刑法等大权。 地方留有教育,卫生,地方行政权力。普鲁士占统治地位 皇 帝 的 产 生与权力 皇帝世袭:作为国家元首,拥有宣战、媾和、缔约、召集和解散 议会的权力以及军队统率权、立法权。拥有绝对实权 宰 相 的 产 生与权力 作为政府首脑,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是内阁首脑,拥有 绝对权力,内阁大臣只是其助手 内 容 议 会 的 产 生与权力 分为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作为立法机关。联邦议会是最高权力 机关,权力大,代表不经选举,来自保守贵族和大资产阶级。帝 国议会有立法权,帝国议会的通过的法案要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 的批准才能生效,对政府没有行政监督作用。但有批准预算权 《 德 意 志 帝 国 宪法》 —— 二 元 君 主 立 宪 制 作 用 ①确立了二元君主立宪制,是历史的进步 ②促进了德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特 点 与 局 限 皇帝拥有绝对的实权,议会权力小,容克地主的利益没有根本触动,具有 专制主义色彩(最大的特点)和军国主义的传统,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 革的彻底完成。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 10 课 鸦片战争 1、根本原因:19 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 义强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夺取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 产地(必然性、必要性) 原因: 2、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场,夺取更多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商品输出) ①背景: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3、直接原因:中国禁烟运动 ②领导:林则徐 (借口、导火线、偶然性) ③经过:1839 年,虎门销烟 ④影响: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 的坚强决心;直接导致鸦片战争 时间:1840 年—1842 年 经过: 1、1840 年广东——厦门——天津白河口 2、1841—1842 扩大侵华:鸦片战争爆发后,爱国官兵陈连升、关天培、 裕谦、陈化成、海龄等英勇抵抗;各地人民也自发抗敌,并取得了一定成 果,尤其是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胜利,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 的序幕,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 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的时间、内容及危害) 败因:1、具体原因:对比中英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战略战术 2、根本原因:落后的封建主义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 性质:英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一场侵略战争 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 的开端 英国 中国 政治 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发展 封建主义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经济 工业革命完成,经济发展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经济发展缓 慢,财政拮据 军事 船坚炮利,战斗力强 装备陈旧,国防废弛,战和不定 外交 殖民扩张 闭关自守 思想 自由主义 天朝上国 鸦片战争前 鸦片战争后 社会性质 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含义:) 社会矛盾 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 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最主要);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 革命任务 反封建 反封建、反侵略 革命时期 旧式的农民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 第 一 次 鸦 片 战 争 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世界资本主义在 19 世纪 50 年代迅速发展,要求进一步扩大国外市 场,掠夺殖民地 直接原因:列强要求修约失败 根本目的: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时间:1856 年——1860 年 1、1856 年英国袭击广州,挑起战争 2、1857 年组成联军攻陷广州,扶植柏贵傀儡政权 经过:3、1858 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英法美俄四国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天 津条约》,俄国也趁火打劫迫使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 4、1860 年英法联军再度攻占大沽(史荣椿壮烈牺牲)、天津,后又占领 北京,洗劫并焚毁烧了圆明园,英法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 俄国也迫使中国签订《北京条约》 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性质:英法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 1、政治上,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清政府被列强控制,中 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2、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并伸向内地,方便了它们 倾销商品,掠夺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使中国难以抵挡资本主 义经济侵略的冲击 3、使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一部分官绅开始认识到中国的新 变局,主张学习西方的“长技”自强求富,兴起洋务运动 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时 间 不平等条约 割 占 领 土 范 围 面 积(平方千米) 1858 年 《瑷珲条约》 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60 多万 1860 年 《北京条约》 乌苏里江以东含库页岛 40 多万 思想观念 天朝上国 向西方学习 时间 双方 名 称 内 容 危害 割占香港岛 破坏中国领土主权 赔款2100万银元 加重中国人民负担 开放五处通商口岸 破坏了中国贸易主权1842 中英 《南 京 条 约》 协定关税 破坏中国关税主权 领事裁判权“治外法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 利于列强的共同侵华1843 中英 《五口通商章程》 《虎 门 条 约》 在通商口岸租地居住 建立租界的借口 兵船到口岸巡查贸易 破坏中国领海主权中美 《望 厦 条 约》 在口岸设医院、建教堂 便利对可文化侵略1844 中法 《黄 埔 条 约》 在口岸自由传教 便利对中宗教侵略 第 二 次 鸦 片 战 争 影 响 : 加 深 了 中 国 的 半 殖 民 地 和 半 封 建 化 程 度 1864 年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44 万 1881 年 中俄《改订条约》以及以 后五个勘界议定书 中国西北部 7 万多 第 11 课 太平天国运动 1、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阶级矛盾尖锐(根本) 原因 2、鸦片战争后列强侵略加剧,民族矛盾加深,人民灾难深重 3、自然灾害严重(直接) 4、西方宗教的影响,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组织号召人民群众 领导:洪秀全等(农民阶级) 时间:1851 年——1864 年 1、初期发展(1851 年金田起义——东乡称王——永安改制, 初步建立政权——1853 年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 正式建立政权——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时间、内容、目的、 评价:革命性与空想性、结果及其原因) A、目的:推翻清朝的统治 B、时间:1853——1855 ①北伐: C、领导人;林凤祥、李开芳 D、结果及其原因:孤军深入而败 E、意义:牵制了清军,为西征和东征 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经过: 2、全盛时期 A、目的:巩固了天京革命大本营 B、时间:1853——1855 ②西征: C、领导人:赖汉英——石达开 D、结果:控制了长江中下游 E、意义:巩固了天京革命根据地 ③东征: ①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表现:) 3、转折点:天京变乱: ②时间:1856 年 ③影响:天国元气大伤 4、后期失败:重建领导核心——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 防御战(攻势:二破江南、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李秀成 东征。受挫:上海战役、安庆保卫战)——天京陷落(1864 年) 结果: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1、主观原因: ①农民阶级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表现:) 败因: ②战略上的失误(如偏师北伐等) 2、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强大 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 1、加速了清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主要) 2、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 作用: 3、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起义的最高峰 4、开始反封建反侵略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深远影响 太 平 天 国 运 动 5、提出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6、促使了洋务运动的出现 1、表现: ①既反封又反侵略 特点: ②提出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2、原因:发生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根源:土地兼并严重,农民少地或无地。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 背景:1853 年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政权与清对峙 时间:1853 目的: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内容:1、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原则,平分土地 2、按“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 库来分配产品    1、革命性: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土地的强烈 评价: 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2、空想性、落后性:这种绝对平均主义不符合国际和国内经济发展的规律 和趋势,无法调动人们劳动积极性,它又只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施 背景:天京变乱后,元气大伤,重建领导核心 时间: 1859 年 作者:洪仁玕(在香港受西方资本主义影响) 1、政治方面:统一政令,以法治国,选举官吏 2、经济方面:发展工商,奖励技术发明 内容: 3、文教方面:创办新式学堂和医院 4、外交方面:自由通商,交流文化,平等往来,不准干涉我内政 评价: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符合 历史发展趋势,具有进步性,但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当时 的迫切愿望和要求,具有超前性和空想性;而且迫于当时的形势也没有实行 1、《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比较 共同点:都是太平天国社会经济方面的重要文件,代表了太平天国的政治思想。 不同点:(1)产生的背景不同:前者颁布与太平天国强盛时期;后者提出于太平天国 衰落时期。(2)有关社会主张不同:前者企图在小生产者的自然经济基础上消 灭私有制;后者在经济方面,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 (3)群众基础不同:前者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农民的利益和要求,因而拥有广 泛的群众基础;后者没有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因而没有引起农民的强烈 反映。(4)作用不同:前者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后者农 民对其反映不积极,再加上残酷的环境,尤其是中国资本主义的先天不足,使 它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未能付诸实行。(5)反映同一时代的不同特点:后者 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 探索救国救民的迫切愿望。 2、农民起义局限性 阶级局限性:由于农民作为小生产者,不代表新的生产力,具有狭隘、保守、 迷信、自私和分散性的致命弱点,因而农民在思想上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 法论作指导,政治上提不出彻底的革命纲领,不能建立先进巩固的政权组织, 《 资 政 新 篇 》 《 天 朝 田 亩 制 度 》 组织上无法克服宗派主义倾向和始终保持内部团结。 .时代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到了强大 的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攻击,新时期的中国革命需要一个代 表时代发展方向的阶级力量来领导。 第 12 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发展,但由于仍保留着浓厚的封建残余势力, 国内市场狭小,资源贫乏,人民起义不断。统治集团急需从对外侵略扩 张中寻求出路,为此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条件: 1、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发展,国力强盛 2、西方列强的默许或纵容的态度 导火线:1894 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 时间:1894——1895 年 1、开始:1894 年丰岛海战 2、平壤战役:李鸿章避战求和、左宝贵壮烈殉国;日军占领平壤 3、黄海战役:北洋舰队的邓世昌等壮烈殉国,李鸿章保船避战;日 经过: 本取得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 4、辽东战役:日占九连城、旅顺、大连;在旅顺大屠杀 5、威海战役: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结果:中国失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时间、内容、危害) 影响: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1、清政府的腐朽(根本原因):中央采取避战求和的政策(慈禧与李 鸿章),奉行消极抵抗的方针 败因:2、许多将领贪生怕死,临阵脱逃 3、武器装备和作战技术落后 4、客观方面: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时间:1895 年 领导者及军队:丘逢甲、徐骧、姜绍祖的义军;刘永福的黑旗军 结果:台湾全部沦陷。原因:清政府严密封锁沿海地区,不准接济台湾抗日军 民;敌强我弱 意义:表现了台湾军民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原因:根本:列强向帝国主义过渡,要求瓜分世界,资本输出 直接:义和团运动发展和清政府的支持严重损害了列强的在华利益 目的:直接——镇压义和团(借口),迫使清政府屈服 根本——瓜分中国 时间:1900 年 侵华国: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 1、廊坊、杨村狙击战 甲 午 中 日 战 争 台 湾 人 民 反 割 台 斗 争 八 国 联 军 侵 华 战 争 经过: 2、天津保卫战(聂士成牺牲) 3、北京陷落(联军烧杀抢掠) 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时间、签订国、内容、危害) 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合流 第 13 课 辛亥革命 1、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列强加剧侵华,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腐败 无能,成为众矢之的 背景: 2、19 世纪末以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根 本原因) 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逐渐传播 任务:用暴力推翻清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领导:孙中山、黄兴等(资产阶级革命派) 指导思想:三民主义(见必修 3:内容、性质、评价) 时间:1894 年——1912 年(广义) ①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以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为思想武器、 上海和东京是宣传中心,代表人:章炳麟、邹容、陈天华) ②建兴中会(1894 年、檀香山、孙中山、纲领“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 体) 1、酝酿:③建同盟会(1905 年、东京、孙中山、十六字纲领“驱除 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报〉、中国第 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民主革命进入新阶段)。提出三 民主义 ④发动武装起义(1911 年广州黄花岗起义,四川保路运动) ①武昌起义:1911 年 10 月 10 日,成功 经过: 2、高潮:②中华民国建立(1912 年元旦、孙中山、南京、五色旗、 中华民国纪元、使用公历。是资产阶级革命政府) 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 年、内容、性质、意义) A 列强支持袁世凯对革命政权施压 ①原因:B 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向革命派进攻 3、失败:袁篡权 C 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妥协退让 D 袁拥有强大军事实力,且老奸巨滑 ②经过:1912 年 2 月 12 日清宣统帝退位,清灭亡。 孙中山辞职,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1、成——原因(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结果: 2、败——原因(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社会性质未变)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主观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根源是中国资本主义 失败原因: 发展慢) 2、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强大 1、政治上: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 产阶级共和国 辛 亥 革 命 2、思想上: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冲击了陈规陋习,解 意义: 放了思想 3、经济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4、对帝: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5、对被压迫民族:推动了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内容: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得享有人 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有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 实行责任内阁制;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2)目的与特点: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维护共和制度。规定实行内阁制,参议院 有弹劾总统的权力。     (3)评价: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但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想凭一纸空文限制袁世凯权力的目的是很难实 现的。 第 14 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国际:一战期间,日本、美国乘机加紧侵略中国,尤其是日本,已成为侵 略中国最主要的国家,中国人民反帝情绪日益高涨 背景: ①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使国内矛盾日益加深(根本原因) 2、国内: ②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工人运动发 展(经济、阶级基础) ③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推动了人 民的思想解放(思想基础) 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直接原因、偶然性) 口号(目的):“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经过: 1、政府释放被捕的学生 结果:取得了初步胜利: 2、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的职务 3、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特点: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工人阶级成为主力军 1、启发了广大人民的觉悟(最主要的贡献) 意义 2、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的传播,为中共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 3、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原因: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此后 开始领导中国革命) 五四精神:爱国(主要)、进步、民主、科学 阶段 时间 中心 主力 第一阶段 1919 年 5 月 4 日——6 月初 北京 学生 第二阶段 1919 年 6 月初——6 月 28 日 上海 工人五 四 运 动 时间 性 质 任 务 领导阶级(根 本区别) 目标 群 众 基础 主 力 军 指 导 思想 结 果 前 途 旧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1840 —19 19 资产阶级 建立资产 阶级共和 国,发展 资本主义 缺乏 人 民 群众 旧 三 民 主 义 失 败 资 本 主 义 新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1919 —19 49 资 产 阶 级 民 主 革 命 反 帝 反 封 建 无产阶级 是建立人 民民主专 政的国家 雄厚 人 民 群众 马 克 思 主 义 成 功 社 会 主 义 ①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1、内因:②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必要性) 条件: ③组织、干部基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2、外因:共产国际的帮助 时间:1921 年 7 月 23 日——? 地点:上海——浙江嘉兴南湖 代表:13 人,另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等列席 1、通过了党纲(规定了党名和党的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 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内容: 2、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3、选举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 意义:中共一大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 一新(新的政党领导力量、新的指导思想、明确的奋斗目标,革命纲领、新 的革命道路) 中 共 一 大 1、中共在二七罢工后,认识到要战胜敌人,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于是 寻求与国民党合作。1923 年中共在广州召开三大,正式决定同国民党 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必要性) 原因: 2、孙中山在多次革命运动失败以后,深深感到国民党内的人员过于复杂, 应当改组,欢迎共产党同他合作(可能性) 3、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五四运动使孙中山深感人民力量的伟大,决定 “以俄为师” 4、共产国际指示共产党要同国民党合作,同时建议国民党同共产党合作 (充当了媒人作用) 1、时间、地点:1924 年 1 月的 2、中心任务:讨论国民党改组问题 实现标志:3、内容:通过了大会宣言,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大会同意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4、意义: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促使反 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高潮的到来 合作方式:党内合作(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上、 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合作的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反帝反封建是共同的愿望) 1、标志: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共关系局部破裂。汪精 破裂: 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共关系完全破裂 2、原因:国民党与共产党的根本利益冲突 第 一 次 国 共 合 作 1、列强各自支持依附自己的军阀,争权夺利,又联合干涉和镇压中 背景: 国革命,压迫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2、军阀混战不断,国内经济萧条,人民生活痛苦 任务:“打倒列强,除军阀”即反帝反封建 时间:1924——1927 年 经过:兴起——发展——失败 ①国共实现了合作(政治基础) ②广州国民政府建立(领导基础) 1、条件: ③国民革命军建立(军事基础) ④广东革命根据地巩固(后方基础) 2、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3、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4、时间:1926——1927 年 5、结果:歼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张作霖败退东北,革命区域 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但没有完成推翻北洋军阀,打倒 帝国主义的任务 ①根本原因:统一战线的建立,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制 定了正确的北伐方针 6、取胜原因:②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③北伐军作战英勇,尤其是共产党员起了先锋模范作用 ④苏联在军事上和物质上帮助 7、意义:推动了工农运动的发展。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反动气焰。 1、1927 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2、1927 年 4 月 18 日,蒋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 阶级利益),与武汉国民政府对抗 3、1927 年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4、宁汉合流 结果: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了 1、国民党右派制造分裂,叛变革命 败因: 2、帝国主义的干涉,支持国民党右派 3、以陈独秀为首中共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性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人民大革命 1、它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主要功绩) 2、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意义: ①宣传了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扩 大了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 3、为中国革命继续前 ②共产党开始掌握了一部分武装 进奠定了基础 ③ 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革命洗礼 教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特别是掌握革命的武装的领导权 国 民 革 命 运 动 ( 大 革 命 ) 北 伐 战 争 国 民 党 右 派 叛 变 革 命 第 15 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名 称 背 景 目 的 时间 领导 经过 结果 意义 教训 南 昌 起 义 1927 年 8 月 1 日 周恩来、 贺龙、 叶挺、 朱德、 刘伯承 南昌起义,南下广 东,损失严重,分 为两部,朱、陈入 湖南,另外进入海 陆丰 起 义 成 功 南 下 失败 打响了武装反抗中 国党反动派的第一 枪。标志着中国共 产党独立领导武装 斗争,创建人民军 队和武装夺取政权 的开始 秋 收 起 义 大革 命失 败, 中共 认识 到掌 握武 装力 量的 重要 性 为 了 挽 救 中 国 革 命 1927 年 秋 收 时 节 毛泽东 湘赣起义,攻打长 沙损失严重,退到 文家市决定进军 井冈山,三湾改编, 确立党对军队的 绝对领导权 失 败 进 军 井 冈 山 揭开了序幕开辟了 一条新的“以农村 包围城市,最后夺 取全国胜利”的正 确道路革命道路 敌我力量 悬殊,城 市中心论 不符合中 国革命实 际,是一 种“左” 倾思想。 必须走农 村包围城 市的道路 1、1928 年创建了中国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 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2、1928 年 4 月井冈山会师,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3、1930 年夏全国已建立了十几块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时间:1927 年 8 月 7 日 地点:汉口 主要领导:瞿秋白 1、清算了陈独秀的右投降主义错误 2、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内容:3、决定收时发动武装起义 4、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 评价: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含义:在中共的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结合起来。共产党 的正确领导是最重要的条件;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武装斗 争是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根据地是民主革命赖以发展的战略基地 武装斗争:三次反“围剿”从 1930 年底起毛泽东朱德领导红军粉碎了敌人对中央 革命根据地(瑞金为中心)的三次 “围剿”,巩固和发展了革命根据地 政权建设: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1931 年冬在江西瑞金建立,毛 泽东为主席;朱德为军委主席 1、必要性:农民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他们是中国无产阶级最广大、工 最可靠的同盟军,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土地革命 2、目的:直接目的: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根本目的:使农民支持共产党和革命战争 3、主要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4、意义:使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田地,革命积极性提高 根据地经济建设: 井 冈 山 的 星 火 八 七 会 议 工 农 武 装 割 剧 原因: 博古、李德的“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 时间:1934 年 10 月——1936 年 10 月 主要部队:红一、二、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师 中央红军长征经过:1934 年 10 月从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等——四道封锁线 ——黎平转兵——强渡乌江——1935 年贵州遵义会议(内容、意义)——红 军整编——四渡赤水——渡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 夹金山——过草地——陕西 1935 年 10 月同在吴旗镇与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 ——1936 年 10 月红四、二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的会宁等会师,胜利结束 结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1、遵义会议纠正了军事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中共走向成熟 原因: 2、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指挥 3、红军的英勇作战及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等精神 4、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1、粉碎了国民党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意义: 2、在长征途中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3、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成为激励党和人 民的巨大动力 1、背景: ① “左”倾错误导致广大将士对博古李德强烈不满 ②转兵贵州避免了红军覆灭,为遵义会议的召开提供了条件 2、时间:1935 年 1 月 军事上:会上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 3、内容: 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组织上: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①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②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会议肯定了毛泽东 4、意义: 的正确主张,也就从指导思想、方针上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③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④是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悠关的转折点 第 16 课 抗日战争 根本原因: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对外寻找商品销售和资本投资市场 原因:历史原因:制订从“大陆政策”到“国策基准”的既定国策 现实原因:经济危机的打击,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是 条件:中国国共对峙,政府未作好充分准备,国际社会绥靖政策盛行 时间:1937、7、7------1945、9、2 期 经过:(略) 1、1937 年 12 月,日军攻陷南京后,六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南京平民和已 经放下武器的军人达三十多万(主原因:泯灭中国人的抵抗精神) 2、在中国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部队,称为“七三一部队”。用中国活人作 实验,因受实验而惨遭杀害的中国人达三千以上 3、1941 年在河北省丰润县制造潘家峪惨案,杀害全村 1200 多人 抗日战争 遵 义 会 议 红 军 长 征 日 本 全 面 侵 华 战 争 罪 行 原因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 社会的主要矛盾。1937 年发动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 时间 1937 年----1945 年 爆发 1937 年 7 月 7 日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正式爆发,国共第二次合作(合作方 式:党外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和中共敌后战场 相互配合,全民族抗战 国 民 党 正 面 战 场 1.四次会战:淞沪会战(宝山战役、姚子青;四行仓库战役、谢晋 元)、太原会战(八路军平型关战役)、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 武汉会战 2.结果:丧师失地,一溃千里(原因:片面抗战路线,敌强我弱) 3、评价:作战积极,消耗了日军大量兵力,打破了日本速战速决灭 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对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重要作用。支援了敌 后战场的抗日游击战争 防 御 阶段 中 共 敌 后战场 1.1937 年秋召开洛川会议,确定全面抗战路线 2.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开展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配合 了国民党正面战场 国外战场 1942 年为确保滇缅公路国际交通线,中国远征军入缅 与日军作战。1945 年与联军配合最终击败侵缅日军国 民 党 战场 正面战场 继续抵抗相 持 阶段 共 产 党 敌 后 战 场 1、建立和扩大根据地,开展广泛敌后游击战,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2、1940 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坚定了人民的 抗战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威望 反 攻 阶段 1945 年 8 月 8 日,大反攻全面开始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经过 结束 1945 年 9 月 2 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抗日战争结束 结果 胜利 原 因 1、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实现了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 2、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配合和世界各国人民支援 3、中国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日本是非正义的法西斯侵略战争 4、中国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持久战战略,全面抗战路线) 5、中国地大、人多、物博(条件) 胜 利 的 意 义 1、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自 尊心和自信心 2、共产党及人民军队力量壮大,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中国收回了台湾 4、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起战争做出 了重大贡献 5、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日后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第 17 课 解放战争 原因:国共两党根本利益冲突:蒋集团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坚持独裁内战的方 针,企图消灭人民革命力量。中共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力图争取和平民主, 坚决反对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方针,进行人民解放战争 经过: 阶段 时间 概况 重 庆 谈 判 原因:抗战结束后,蒋介石迫于国内外要求和平的压力,特别是 内战准备尚未完成,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策略,三次电 邀毛泽东来重庆“商讨”国内和平问题,为了尽力争取和平, 揭露蒋反动派假和平阴谋,毛泽东等去重庆谈判 时间:1945 年 8 月 结果: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 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但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 权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 意义:使蒋介石以后再要发动内战,就将陷于被动地位 争 取 和 平 民 主 的 斗 争 阶 段 1945、 8—19 46、6 政 协 会 议 时间:1946 年初 地点:重庆 焦点: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 结果意义:通过了一些有利于人民协议(改组国民政府、召开国 民大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整编全国军队、制定宪法等) 战 略 防 御 阶段 1946、 6—19 47、6 背景:国民党于 1946 年夏挑动内战,发动全面进攻,失败后 1947 年 3 月又进行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 战术:以运动战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结果: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战 略 反 攻 阶段 1947、 6—19 48、9 条件:人民解放军经过一年的作战,粉碎了国民党反动军队的进攻, 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显著变化,为减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压力 和减少消耗解放区的物力和财力,决定发动反攻,打到外线去 揭开序幕: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大别山 意义:扭转了全国战局,也是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战役名称 作战部队和指挥员 时间 解放地区 辽沈战役 东北解放军:林彪 罗荣桓 1948、9—11 东北全境 淮海战役 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 刘伯承、邓小平 陈毅 1948 、 11——1949、 1、 长 江 以 北 中 下游地区 平津战役 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 林彪 罗荣桓 聂荣臻 1948 、 11——1949、 1、 北 平 和 平 解 放,华北全境 战 略 决 战 阶段 1948、 9—-1 949、1 结果意义: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 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基 本 解 放 全 国 阶段 1949、 1—-1 949、 10 北 平 谈判 背景:蒋介石于 1949 年元旦发出“求和”声明,共产党为了 迅速结束战争,减少人民的苦难,提出谈判条件 时间:1949 年 4 月初 结果:双方达成《国内和平协定》,但南京国民政府拒绝签字而 最终破裂 解 放 战 争 渡 江 战役 1949 年 4 月 21 日开始,23 日解放南京,标志国民政府覆灭 接着进军全国,追歼残敌,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取得胜利 ①政治孤立,失去民心 ②军队厌战,士气低落 1、从国民党方面看 ③贪官横行,统治腐败 ④美援断绝,蒋桂分裂 ①有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 2、从中共方面看:③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 ④组成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⑤广大群众支持(土地改革) 1、标示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历史的结束,统一、独立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国内意义) 2、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国际) 3、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国际) 4、证实了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性(思想) 任务 反帝反封建确( 社会主要矛盾 社会性质) 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时间 1840-----1949 太平天国运动:由于农民阶级也时代局限性而失败旧民主主义革命 (1840---1919) 辛亥革命:由于资产阶级阶级局限性而失败 近 代 中 国 的 民 主 革 命 以 五 四 运 动 为 界 分 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 (1919---1949) 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原因(基本经验): 1、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 2、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井冈山道路) 3、广大群众支持 4、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5、建立人民军队,坚持武装斗争 革命成功的三大经验(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统一 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 18 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①工业革命深入,经济发展,经济危机不断爆发,资本主 义制度弊端暴露(社会经济前提,基本条件) 1、客观条件:②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兴起,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显示 革 命 取 胜 原 因 革 命 取 胜 意 义 了伟大的阶级力量(阶级基础) ③前人已取得的巨大的文化成就(思想来源:德意志古 历史条件: 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2、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 3、直接原因: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纲领 创立者:马克思、恩格斯 标志: 1、时间: 1848 年 2 月 ①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内容 ②揭示了无产阶级的使命,即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 无产阶级政权 ③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3、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促使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背景:1870 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跨台,第三共和国建立 直接原因:法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卖国投降和敌视工人的政策 时间:1871.3 一 5 1、3.18 革命 2、巴黎公社成立(性质:无产阶级政权) 经过: ①废除旧国家机器,代之工人阶级自己的国家机器 政权建设方面:(包括立法行政机构,司法机构和军队) ②民选公职人员,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 3、措施: ①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 (最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社会经济方面: ②实行八小时工作日 ③公职人员的工资不超过熟练工人 结果:失败 主观原因:缺乏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 导:犯了严重错误: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缺乏工农联盟, 未发动广大农民 (教训) 客观原因:反动力量过于强大 根本原因: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足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客观 条件不成熟 1、是无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意义:2、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3、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的经验教训 经验:用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民主选举和监督 历史地位:是 19 世纪 30 年代以来国际工人运动的最高峰,体现了以往工人运动的 全部特点:自发性、暴力性、政治性,是这一阶段国际工人运动的总结 第 19 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1.俄国已经具有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客观物质基础,根本原因) 2.落后使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客观条件) 历史条件: 3.参加一战使俄国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沙皇政府成为众矢之的 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客观条件、直接原因) 4.无产阶级革命性强及布尔什维克党的成熟,制定了正确的的策略(主 《 共 产 党 宣 言 》 发 表 巴 黎 公 社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诞 生 失 败 原 因 要原因、主观原因、阶级基础) ①时间:1917 年 3 月 1、二月革命 ②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其反对沙皇封建统治) ③结果:推翻了沙皇统治,罗曼诺夫王朝覆灭;革命后,在俄 国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工兵苏维埃、资产阶级 临时政府掌实权) ①背景:临时政府不顾人民死活,继续帝国主义战争 ②时间:1917 年 4 月 作者:列宁 2、《四月提纲》: ③内容:提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 任务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和平夺 权 ④意义:为俄国革命指明了前途和方向 过程: ①时间、地点:1917年7月、彼得格勒 ②经过: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举行游行示威,要求“全部政权 3.七月事件: 归苏维埃”。临时政府进行血腥镇压 ③影响: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使布尔什维克党改 变策略,决定进行武装起义 ①时间:1917 年 11 月 7 日(俄历 10 月) 4.十月革命:②地点:彼得格勒 ③结果:推翻了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 ④性质:社会主义革命 5、 ①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布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内容:②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③选举了以列宁为主席的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意义:标志着苏维埃政府在俄国正式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 级专政的国家诞生 1、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特点 2、走以城市为中心武装起义革命道路(俄国革命的特殊性) 3、形成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相连的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 4、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过程发展迅速、顺利 1、对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俄国社会的发展开 意义: 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①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和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和 2、对世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②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开创了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 20 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时间:1954 年 地点:北京 全 俄 工 兵 代 表 苏 维 埃 代 表 大 会 十 月 革 命 人 民 代 表 大 会 制 的 建 立 标 志 ---- 第 一 届 全 国 人 大 召 开 ①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国家性质、 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它体现了人民民主和 社会主义两大原则(特点)。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 型的宪法 ②建立新一届国家机构。毛泽东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当选全国人大委员长,周恩来被任 命为国务院总理 意义: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民 主政治的核心,为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时间 1949 年 9 月 地点:北平 内容:通过《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的性质和国家各个方面的基本 方针政策,起临时宪法作用;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 东为主席);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 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 意义:标志着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建立;为 新中国的成立奠定基础 性质:1954 年前是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1954 年全国人大 召开后,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 职能作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时间:1956 年 内容: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意义:它标志着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 到一个新的阶段 含义: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 治机关,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的地方性事务,行使自治权利 原因: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为了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 1、提出:1949 年“共同纲领”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过程:2、确立:54 宪法确认这一制度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3、实施:从 1947 年开始,我国相继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1947 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 区(1965 年)等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1、满足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 意义 2、维护了祖国的统一,民族团结 3、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人大制度与 西方三权分 立制度区别 1、经济基础不同(人大制:公有制;三权分立制度:私有制) 2、行政权力主体不同(人大制:全国人民;三权分立制度:资产阶级) 3、活动原则不同(人大制:民主集中制;三权分立制度:分权制衡) 4、权力不同。(人大制:全权性地位;三权分立制度:分权) 新 中 国 的 民 主 政 治 建 设 民 族 区 域 自 治 制 度 的 建 立 中 共 八 字 方针 内容 政 协 制 度 的 形 成 初 步 建 立 标 志 ---- 新 政 协 召 开 发 展 到 一 个 新 阶 段 第 一 届 全 国 人 大 召 开 后 第 21 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1、党政司法机关瘫痪,社会秩序极端混乱 表现 2、法律名存实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失去保障。国家主席刘少奇 被迫害致死,造成了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遭到 严重破坏 教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 法制建设方针 2、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冤假错案 3、加紧全面的立法工作,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 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4、制定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1999 年,九届全国人大把依法治国写进宪法,意义: 这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文明进步;维护 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提高人民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 5、开展了普法教育,提高了公民的法律意识 1、重建和进一步完善了人大制度:重新召开人大 2、重建和进一步完善政协制度:重新召开政协;1982 中共十二大提出了中共与 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提出爱国 统一战线 3、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84 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4、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1998 年,九届人大常委员 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1、我国还不具备高度民主所需要的经济文化,目前民主与法制不健全 2、封建专制意识残余长期存在。公民的民主和法制意识不强 3、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没有现成的答案,只有依靠反复实践,勇敢探索和长 期的经验积累 第 22 课 祖国统一大业 1、1949 年后,国民党败退台湾,台湾与大陆处于隔绝的敌对状态 背景:2、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中美关系缓和 3、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4、蒋介石和毛泽东等国共领导人相继去世 内涵:“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 的国家;“两种制度”是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 度,台、港、澳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提出 1、1979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民 主 政 治 建 设 的 曲 折 发 展 “ 文 革 ” 对 民 主 法 制 的 践 踏 法 律 制 度 走 向 健 全 民 主 政 治 制 度 的 重 建 与 逐 步 制 度 化 法 律 化 民 主 法 制 建 设 艰 巨 性 、 长 期 性 过程 2、80 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构想,最初是针对台湾问题 ①1842 年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由来 ②1860 年英国通过《北京条约》割占九龙 ③1898 年英国通过《中英拓展香港界址专条》租借了新界 99 年 过程 ①1984 年,中英两国政府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②1997 年 7 月 1 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①香港的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 意义 ②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③为澳门及台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由来:1553 年葡萄牙侵占澳门 过程: ①1987 年中葡两国政府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②1999 年 12 月 20 日中国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1、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综合国力和国际形象提高 成功原因: 2、“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能为三方所接受 3、中英葡国的谅解和努力 1、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意义: 复兴的指导思想 2、为促进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处理国与国之间历史遗留问题和解决国际争端提 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由来:1949 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状态。1950 年,朝鲜战争爆发, 美国将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挠统一。后将台湾置于美国的“保护”之下 1、1979 年大陆对台政策发生变化: 1979 年人大《告台湾同胞书》和邓小平访美 时的讲话,主张 “和平统一”方针。同时停止炮击金门,两岸实现真正停火 2、1987 年历史性的发展:台湾当局允许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 面进行交流,海峡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 3、1992 年历史性的突破: “汪辜会谈”达成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 4、2005 年新发展: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 ①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 ②“一国两制”在香港和澳门和成功实现 ③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根本保证) ④两岸交流日益频繁,双方不断增进了解 不利 ①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猖獗 因素 ②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 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 25 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1、二战后美、苏双方在社会制度,特别是国家利益方面的矛盾加剧(根本) 原因: 2、美国凭借强大的实力企图称霸世界,与苏联为巩固政权对外扩张产生矛 盾(直接) 3、双方势均力敌,人民祈望和平,美苏不敢冒然动武引起世界大战 含义(特点):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 台 湾 问 题 成 功 实 践 一 国 两 制 海 峡 两 岸 关 系 发 展 有 利 条 件和 平 统 一 香 港 回 归 澳 门 回 归 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政治、外交、经济、军事、文化、意识形态), 以遏制共产主义 时间:20 世纪 40 年代中后期——90 年代初 1、雅尔塔体系的确立,美苏两分天下,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 2、1946 年,邱吉尔发表铁幕演说,呼吁西方国家共同对付苏联,发出了冷 战的最初信号 美国 苏联 3、政 治上 1947 年美国提出“杜鲁门主 义” 主张遏制共产主义,标 志冷战开始 苏联帮助东欧建立无产阶级政 权。1947 年成立“共产党和工 人党情报局”,以协调和统一各 国党的行动 4、经 济上 1948 年实施“马歇尔计划” 。 借助经济手段稳住西欧资本 主义制度,控制西欧,达到共 同遏制苏联的目的 1949 年苏联为首组织经互会, 以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 世界的经济封锁 5、军 事上 1949 年,以美国为首成立针 对苏联的“北约”军事组织。 加剧了冷战局面 1955 年,苏联为首成立针对北 约的“华约”组织。标志着美苏 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相对 峙的局面形成,也标志着两极格 局最终形成 重点:欧洲。欧洲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发源地和心脏地区,虽然受战争破坏很严重,但 经济发展的潜力很大,谁掌握了欧洲,谁就占有压倒对手的绝对优势 ①双方势均力敌,不敢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带来了 1、积极: 长久的和平 ②促进了双方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发展 影响: ③为各种力量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机会,第三世界兴起 ①欧洲:导致德国分裂,导致西东欧的对立 ②亚洲:导致朝鲜分裂及朝鲜战争(1950—1953)和 越南战争(1961—1973)等局部“热战” ③美洲:1962 年古巴导弹危机曾一度把人类拖到核 战争的边缘 第 26 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根 源 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因为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导致各国(区域集团) 之间实力对比此消彼涨,因此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 过 美苏相对衰落 美国和苏联因军备竞赛和对外侵略战争的拖累,实力走向相对衰落 2、消极:导致一 些国家分裂。加 剧了世界局势的 紧张,给世界和 平与安全带来了 极大威胁 冷 战 过程: 背 景 1、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思想条件) 2、两次世界大战使欧洲的政治、经济地位大大下降 3、冷战时,苏联的威胁日益严重,美国的经济渗透、政治控制不断加强,为维 护自身的安全和获得发展(目的) 4、经济发展的需求与竞争需要(根本原因) 5、长期以来,法德宿仇,为了避免战争,维护长期稳定(目的) 6、经济类型一致,文化传统相似,地理疆域联成一片,经济联系紧密(条件) 过 程 1、1950 年法国外长舒曼为缓和法德矛盾,提出舒曼计划 2、1951 年欧洲六国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2 年正式建立欧洲煤钢 共同体,标志法德走向和解 3、1957 年在罗马签订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 约》。1958 年正式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4、1965 年欧洲六国签署合并条约《布鲁塞尔条约》。1967 年正式建立欧共体 走 向 联 合 的 欧 洲 - - - 欧 共 体 建 立 影 响 1、增强了欧共体各国经济实力,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2、开始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3、为西欧政治的联合奠定基础 4、动摇了美国的霸权地位,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 原 因 1、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的集团和忧患意识 2、美国推动日本政府进行民主改革(根本) 3、美国帮助日本恢复经济(原因:“冷战”需要) 4、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为日本经济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5、政府制定了合乎国情的发展战略:重视科技教育;加强政府投资;提出“贸 易立国”“出口第一”的口号 表 现 20 世纪 80 年代末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日 本 崛 起 影 响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进一步动摇了美国的霸权地位,冲击 了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 背 景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新独立的亚、非、拉国家为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 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不与大国结盟 概 况 兴起标志:1961 年在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召开了第一个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 脑会议,反对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 发展:70 年代开始任务:反对美苏霸权主义。行动纲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政策:不结盟、非集团 不 结 盟 运 动 兴 起 影 响 1、推动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 2、标志着发展中国家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冲击了两极格局 程 或 演 变 的 直 接 原 因 中 国 振 兴 1978 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开始振兴。同时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安理会 常任理事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渐重要 第 26 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根 源 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因为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导致各国(区域集团) 之间实力对比此消彼涨,因此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 过 美苏相对衰落 美国和苏联因军备竞赛和对外侵略战争的拖累,实力走向相对衰落 背 景 1、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思想条件) 2、两次世界大战使欧洲的政治、经济地位大大下降 3、冷战时,苏联的威胁日益严重,美国的经济渗透、政治控制不断加强,为维 护自身的安全和获得发展(目的) 4、经济发展的需求与竞争需要(根本原因) 5、长期以来,法德宿仇,为了避免战争,维护长期稳定(目的) 6、经济类型一致,文化传统相似,地理疆域联成一片,经济联系紧密(条件) 过 程 1、1950 年法国外长舒曼为缓和法德矛盾,提出舒曼计划 2、1951 年欧洲六国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2 年正式建立欧洲煤钢 共同体,标志法德走向和解 3、1957 年在罗马签订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 约》。1958 年正式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4、1965 年欧洲六国签署合并条约《布鲁塞尔条约》。1967 年正式建立欧共体 走 向 联 合 的 欧 洲 - - - 欧 共 体 建 立 影 响 1、增强了欧共体各国经济实力,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2、开始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3、为西欧政治的联合奠定基础 4、动摇了美国的霸权地位,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 原 因 1、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的集团和忧患意识 2、美国推动日本政府进行民主改革(根本) 3、美国帮助日本恢复经济(原因:“冷战”需要) 4、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为日本经济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5、政府制定了合乎国情的发展战略:重视科技教育;加强政府投资;提出“贸 易立国”“出口第一”的口号 表 现 20 世纪 80 年代末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日 本 崛 起 影 响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进一步动摇了美国的霸权地位,冲击 了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 背 景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新独立的亚、非、拉国家为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 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不与大国结盟 概 况 兴起标志:1961 年在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召开了第一个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 脑会议,反对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 发展:70 年代开始任务:反对美苏霸权主义。行动纲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政策:不结盟、非集团 不 结 盟 运 动 兴 起 影 响 1、推动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 2、标志着发展中国家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冲击了两极格局 程 或 演 变 的 直 接 原 因 中 国 振 兴 1978 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开始振兴。同时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安理会 常任理事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渐重要 第 27 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1、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根本原因) 2、苏联解体,美苏关系的重大转折(主要因素、直接原因) 原因:3、日本和西欧的崛起 4、第三世界的兴起和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1、时间: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 2、实质:社会制度根本性的变化 3、方式:波兰等大多国家是通过和平方式,罗马尼亚则是通过流血冲突 ①内因:受制于苏联,袭用苏联高度集中政治经济体制,改 革成效不大,经济发展缓慢,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 4、原因: 破坏、特权和腐败现象普遍。(主要及根本原因) ②外因:苏联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苏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 的推动;西方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1、过程: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八一九”事件——《阿拉木图宣言》 签署“独联体”成立标志着苏联的完全解体 2、时间:1991 年底 ①苏联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根本原因) 3、原因 内因: ②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主要及 直接原因) ③民族矛盾尖锐 外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战略 1991 年经互会解体,华约解散 1、世界形势:世界总的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并不太平,呈现出缓和与紧张、 影响: 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2、世界格局: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新的世 界格局尚未形成,处于新旧格局的交替时期 根源:世界经济的多极化 1、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力主建立单极格局,独霸世界。但其他国际力 量正在对美国形成制约 2、欧盟的成立和扩大,大大提高了其国际地位 苏 联 解 体 标 志 东 欧 剧 变 两 极 格 局 和 冷 战 结 束 , 雅 尔 塔 体 系 瓦 解 表现: 3、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的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4、俄罗斯继承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具有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且地大 物博,自然资源丰富,科技实力雄厚,经济正在好转,正力图重振大国雄风 5、中国近来经济快速发展,外交上取得巨大成就,国际地位和影响日益提高 6、不结盟运动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团结起来,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而斗争 1、加快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2、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世界的稳定和平与发展和国 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影响:3、使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多样性得到尊重及协调、平衡发展 4、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实力增强,多极化趋势对于发展中国家既提供了机 遇,又提出了挑战 5、在短时期内造成一些国家的政局混乱,造成世界局部地区的动荡与冲突 1、冷战结束后,长期掩盖的民族,宗教、领土、种族等矛盾突显 原因:2、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企图独霸世界 3、国际恐怖主义泛滥 1、南斯拉夫内战 表现:2、北约轰炸南联盟 3、美国 9·11 事件 世 界 多 极 化 趋 势 加 强 世 界 动 荡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