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2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贵州省黔西南州中考化学试卷
2018年贵州省黔西南州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2分) 1.(2.00分)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侯氏制碱 C.蚕丝纺织 D.制造火药 2.(2.00分)图中的实验方法或操作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振荡试管 C. 尾气处理 D. 稀释浓硫酸 3.(2.00分)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2018年我国环境日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认识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倡导“低碳”生活,多乘公共交通工具 B.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SO2和NO2等气体的排放 C.分类回收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 D.为使粮食增产,应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4.(2.00分)2018年5月18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纳米技术》封面文章介绍了来自中国的重要成果:新型催化剂可把CO2这一温室气体高效转化为清洁液体燃料一甲醇(CH3OH)。下列关于甲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醇属于有机物 B.甲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7.5% C.甲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g D.甲醇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1:4:1 5.(2.00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选用试剂(过量) 操作方法 A FeCl2溶液(CuCl2) 铁粉 过滤 B Na2CO3(NaCl) 盐酸 蒸发、结晶 C AlCl3溶液(MgSO4) Ba(OH)2溶液 过滤、蒸发 D CO2(CO) O2 点燃 A.A B.B C.C D.D 6.(2.00分)下列各种溶质的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的一组是( ) A.HCl、Na2CO3、K2SO4 B.KNO3、Ba(OH)2、NaCl C.KCl、AgNO3、HNO3 D.NaOH、FeCl3、(NH4)2SO4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24分) 7.(6.00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汞原子 , (2)3个铁离子 , (3)4个氨分子 , (4)加碘盐KIO3中I元素的化合价 , (5)核电荷数分别为8、12的两种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 , (6)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单质 。 8.(5.00分)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随意丢弃塑料会造成“白色污染”,塑料不属于 (填选项); A.有机物 B.合成材料 C.纯净物 (2)能使硬水软化的方法是 (填选项) A.加入明矾 B.加入活性炭 C.煮沸 (3)铁制品表面涂一层油漆能防锈蚀,其原理是阻止了铁与 接触; (4)碳酸氢钠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它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医用生理盐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氯离子,请画出Cl﹣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 9.(3.00分)请根据图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质是 (2)温度为 (填“t1℃”或“t2℃”)时,A、B的溶解度相等; (3)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10.(3.00分)汽车尾气排放的有毒气体可在“催化转化器”中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如图为微观反应示意图,请回答: (1)该微观反应过程中出现了 种氧化物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均 (选填“减少”、“不变”或“增加”)。 11.(7.00分)A﹣H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已知A属于盐,常用作建筑材料,E是赤铁矿石的主要成分,F可用于中和酸性土壤,H的溶液呈浅绿色。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未完全标出)。 (1)写出A的化学式、F的名称:A F ; (2)写出反应②、④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② ,反应④ 其中反应④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3)比较D与G的活动性强弱关系:D G(填“>”或“<”); (4)少量气体B通入F的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其化学方程式为 。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2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2.(8.00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仪器②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的气体发生装置应选 (填编号),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反应结束后,欲从剩余残渣中回收氯化钾,现有以下步骤:①蒸发结晶②过滤③洗涤、烘干④溶解,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3)用盛满水的G装置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 (填“a”或“b”)通入; (4)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CO2气体,选用的装置依次是 (填编号) (5)二氧化硫气体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实验室制取SO2气体时需进行尾气处理,应选择的装置是 (填编号)。 13.(8.0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探究。 I.探究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 甲同学向盛有少量KOH溶液的试管中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继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 色变成无色。甲同学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请写出稀硫酸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Ⅱ.探究酸和碱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乙同学对探究I中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试管中无色溶液的溶质除了酚酞还有什么? 【提出猜想】(1)K2SO4:(2)K2SO4和 【设计实验】 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方程式 实验结论 方案1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碳酸钠,然后加入过量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 可观察到溶液中有 产生。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猜想(2)成立 方案2 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 方案3 用玻璃棒蘸取少量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然后慢慢加NaOH溶液,并不断振荡试管 无明显现象,过一会发现 . 【发散思维】为了验证猜想(2)成立,你认为还可以选择的物质是 (填选项)。 A.Ba(NO3)2 B.锌粒 C.Cu D.盐酸 四、计算题(本题共8分) 14.(8.00分)化学实验小组同学为研究某公共场所铁制护栏锈蚀的程度,将12.8g已生锈的铁片,放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测得产生的气体质量与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假设铁片除有Fe2O3外,不含其他杂质)。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g; (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3)计算该铁片中Fe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018年贵州省黔西南州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2分) 1.(2.00分)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侯氏制碱 C.蚕丝纺织 D.制造火药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粮食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侯氏制碱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纯碱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蚕丝纺织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制造火药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2.00分)图中的实验方法或操作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振荡试管 C. 尾气处理 D. 稀释浓硫酸 【分析】A、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振荡试管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一氧化碳难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振荡试管时,振荡试管中的液体的正确方法是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摆动,而不是用手紧握试管上下晃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不能用水进行尾气处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不能在量筒内稀释浓硫酸,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2.00分)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2018年我国环境日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认识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倡导“低碳”生活,多乘公共交通工具 B.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SO2和NO2等气体的排放 C.分类回收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 D.为使粮食增产,应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分析】A、根据多乘公共交通工具可以节约能源、减少尾气的排放进行解答; B、根据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进行分析; C、根据垃圾分类处理既节约资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进行解答; D、根据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的危害进行分析。 【解答】解:A、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能减少燃油、燃气交通工具的使用,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A做法正确; B、化石燃料的废气中均含有CO2、SO2、NOx等气体,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降低大气中的CO2、SO2、NOx浓度,故B做法正确; C、分类回收废旧电池,可减少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故C做法正确;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的污染,要适度使用农药化肥,故D做法错误。 故选:D。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4.(2.00分)2018年5月18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纳米技术》封面文章介绍了来自中国的重要成果:新型催化剂可把CO2这一温室气体高效转化为清洁液体燃料一甲醇(CH3OH)。下列关于甲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醇属于有机物 B.甲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7.5% C.甲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g D.甲醇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1:4:1 【分析】A、根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判断。 C、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 D、根据1个甲醇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甲醇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甲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00%=37.5%,故选项说法正确。 C、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 D、1个甲醇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则甲醇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1:4:1,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2.00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选用试剂(过量) 操作方法 A FeCl2溶液(CuCl2) 铁粉 过滤 B Na2CO3(NaCl) 盐酸 蒸发、结晶 C AlCl3溶液(MgSO4) Ba(OH)2溶液 过滤、蒸发 D CO2(CO) O2 点燃 A.A B.B C.C D.D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铁粉能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Na2CO3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AlCl3溶液、MgSO4均能与Ba(OH)2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A。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6.(2.00分)下列各种溶质的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的一组是( ) A.HCl、Na2CO3、K2SO4 B.KNO3、Ba(OH)2、NaCl C.KCl、AgNO3、HNO3 D.NaOH、FeCl3、(NH4)2SO4 【分析】混合后无明显现象,即没有沉淀生成、没有气体生成、没有颜色的改变等,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HCl、Na2CO3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混合后有气体生成,故选项错误。 B、三种物质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故选项正确。 C、KCl、AgNO3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氯化银沉淀,故选项错误。 D、NaOH、FeCl3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NaOH、(NH4)2SO4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溶液混合后有明显现象,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混合后无明显现象的含义(没有沉淀生成、没有气体生成、没有颜色的改变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24分) 7.(6.00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汞原子 2Hg , (2)3个铁离子 3Fe3+ , (3)4个氨分子 4NH3 , (4)加碘盐KIO3中I元素的化合价 KO3 , (5)核电荷数分别为8、12的两种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 MgO , (6)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单质 O2 。 【分析】元素符号可以表示该元素的1个原子; 每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 每个氨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 碘酸钾中碘元素化合价是+5; 核电荷数分别为8、12的两种元素分别是氧元素和镁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镁;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单质是氧气,每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 【解答】解:(1)2个汞原子可以表示为2Hg; (2)3个铁离子可以表示为3Fe3+; (3)4个氨分子可以表示为4NH3; (4)加碘盐KIO3中I元素的化合价是+5,可以表示为KO3; (5)核电荷数分别为8、12的两种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镁,可以表示为MgO; (6)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单质是氧气,每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可以表示为O2。 故填:2Hg;3Fe3+;4NH3;KO3;MgO;O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重点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小。 8.(5.00分)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随意丢弃塑料会造成“白色污染”,塑料不属于 C (填选项); A.有机物 B.合成材料 C.纯净物 (2)能使硬水软化的方法是 C (填选项) A.加入明矾 B.加入活性炭 C.煮沸 (3)铁制品表面涂一层油漆能防锈蚀,其原理是阻止了铁与 空气和水 接触; (4)碳酸氢钠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它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HCO3+HCl=NaCl+CO2↑+H2O 。 (5)医用生理盐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氯离子,请画出Cl﹣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 【分析】(1)根据物质的分类解答; (2)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解答; (3)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解答; (4)根据胃液中的盐酸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解答; (5)根据离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解答。 【解答】解: (1)随意丢弃塑料会造成“白色污染”,塑料属于有机物,属于合成材料,不是纯净物; (2)能使硬水软化的方法是加热煮沸; (3)铁制品表面涂一层油漆能防锈蚀,其原理是阻止了铁与空气和水接触; (4)胃液中的盐酸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CO2↑+H2O。 (5)氯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答案: (1)C; (2)C; (3)空气和水; (4)NaHCO3+HCl=NaCl+CO2↑+H2O。 (5)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化学方程式的写法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9.(3.00分)请根据图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质是 B (2)温度为 t1℃ (填“t1℃”或“t2℃”)时,A、B的溶解度相等; (3)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0% 。 【分析】(1)由图可知:B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2)两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横坐标即为溶解度相同所对应的温度; (3)根据溶质质量分数=×100%计算。 【解答】解:(1)由图可知:B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故填:B。 (3)由图可知: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点的横坐标为t1℃,所以温度为 t1℃时,A、B的溶解度相等; 故填:t1℃。 (3)由图可知:A物质在t2℃时的溶解度是25g,所以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0%。 故填:20%。 【点评】 本题考查了从溶解度曲线图上读取信息、分析及获取信息的能力。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10.(3.00分)汽车尾气排放的有毒气体可在“催化转化器”中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如图为微观反应示意图,请回答: (1)该微观反应过程中出现了 3 种氧化物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O+2CO 2CO2+N2 (3)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均 不变 (选填“减少”、“不变”或“增加”)。 【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方程式,根据方程式分析有关的问题。 【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分别是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生成物分别是二氧化碳和氮气,反应的方程式是:2NO+2CO 2CO2+N2,由此可知: (1)由方程式可知,其中一氧化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该微观反应过程中出现了3种氧化物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CO 2CO2+N2; (3)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发生改变。 答案: (1)3; (2)2NO+2CO 2CO2+N2; (3)不变。 【点评】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11.(7.00分)A﹣H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已知A属于盐,常用作建筑材料,E是赤铁矿石的主要成分,F可用于中和酸性土壤,H的溶液呈浅绿色。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未完全标出)。 (1)写出A的化学式、F的名称:A CaCO3 F 氢氧化钙 ; (2)写出反应②、④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② 3CO+Fe2O32Fe+3CO2 ,反应④ Fe+CuSO4=FeSO4+Cu 其中反应④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置换 反应; (3)比较D与G的活动性强弱关系:D > G(填“>”或“<”); (4)少量气体B通入F的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其化学方程式为 Ca(OH)2+CO2═CaCO3↓+H2O 。 【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A属于盐,常用作建筑材料,能高温分解,故A是碳酸钙,生成的BC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中的一种,E是赤铁矿石的主要成分,故E是氧化铁,能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D和B,故B是二氧化碳,D是铁;F可用于中和酸性土壤,故F是氢氧化钙,C是氧化钙,H的溶液呈浅绿色,故H是硫酸亚铁,G是铜,据此解答。 【解答】解:A属于盐,常用作建筑材料,能高温分解,故A是碳酸钙,生成的BC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中的一种,E是赤铁矿石的主要成分,故E是氧化铁,能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D和B,故B是二氧化碳,D是铁;F可用于中和酸性土壤,故F是氢氧化钙,C是氧化钙,H的溶液呈浅绿色,故H是硫酸亚铁,G是铜,带入题干,推断合理; (1)A的化学式为CaCO3,F的名称为氢氧化钙,故填:CaCO3;氢氧化钙; (2)反应②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④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属于置换反应,故填:,3CO+Fe2O32Fe+3CO2;Fe+CuSO4=FeSO4+Cu;置换; (3)D是铁,G是铜,铁的活动性强于铜,故填:>; (4)少量气体B通入F的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故填:Ca(OH)2+CO2═CaCO3↓+H2O。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2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2.(8.00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锥形瓶 ,仪器②的名称是 漏斗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的气体发生装置应选 A (填编号),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KClO32KCl+3O2↑ ;反应结束后,欲从剩余残渣中回收氯化钾,现有以下步骤:①蒸发结晶②过滤③洗涤、烘干④溶解,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④②① (填序号) (3)用盛满水的G装置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 b (填“a”或“b”)通入; (4)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CO2气体,选用的装置依次是 BFC (填编号) (5)二氧化硫气体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实验室制取SO2气体时需进行尾气处理,应选择的装置是 H (填编号)。 【分析】据图即可知道有关仪器的名称,根据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据图可以看出,仪器①是锥形瓶,仪器② 是漏斗,故填:锥形瓶;漏斗: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是固体加热型反应,故气体发生装置应选A,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反应结束后,欲从剩余残渣中回收氯化钾,需要经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故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④②①,故填:A;2KClO32KCl+3O2↑;④②①; (3)用盛满水的G装置收集氧气时,氧气的密度小于水,故气体应从b通入,故填:b; (4)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CO2气体,是固液常温型反应,选择B为发生装置,要干燥二氧化碳,需要使用F装置,然后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填:BFC; (5)二氧化硫气体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实验室制取SO2气体时需进行尾气处理,应选择H装置,故填:H。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气体的性质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13.(8.0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探究。 I.探究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 甲同学向盛有少量KOH溶液的试管中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继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 红 色变成无色。甲同学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请写出稀硫酸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KOH+H2SO4═K2SO4+2H2O 。 Ⅱ.探究酸和碱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乙同学对探究I中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试管中无色溶液的溶质除了酚酞还有什么? 【提出猜想】(1)K2SO4:(2)K2SO4和 H2SO4 【设计实验】 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方程式 实验结论 方案1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碳酸钠,然后加入过量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 可观察到溶液中有 气泡 产生。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 猜想(2)成立 方案2 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 pH小于7 方案3 用玻璃棒蘸取少量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然后慢慢加NaOH溶液,并不断振荡试管 无明显现象,过一会发现 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 【发散思维】为了验证猜想(2)成立,你认为还可以选择的物质是 B (填选项)。 A.Ba(NO3)2 B.锌粒 C.Cu D.盐酸 【分析】稀硫酸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硝酸钡和硫酸钾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和硝酸钾,和硫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和硝酸,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氢氧化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都是显碱性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解答】解:I.探究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 甲同学向盛有少量KOH溶液的试管中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振荡,继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说明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稀硫酸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OH+H2SO4═K2SO4+2H2O。 故填:红;2KOH+H2SO4═K2SO4+2H2O。 Ⅱ.探究酸和碱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猜想】 (1)K2SO4:(2)K2SO4和H2SO4。 故填:H2SO4。 【设计实验】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碳酸钠,然后加入过量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可观察到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是因为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2SO4═Na2SO4+H2O+CO2↑; 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pH小于7,说明溶液显酸性; 用玻璃棒蘸取少量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然后慢慢加NaOH溶液,并不断振荡试管,无明显现象,过一会发现溶液由无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方程式 实验结论 方案1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碳酸钠,然后加入过量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 可观察到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CO3+H2SO4═Na2SO4+H2O+CO2↑. 猜想(2)成立 方案2 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 pH小于7 方案3 用玻璃棒蘸取少量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然后慢慢加NaOH溶液,并不断振荡试管 无明显现象,过一会发现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 【发散思维】 硫酸钾和硫酸都能够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因此不能用硝酸钡检验; 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因此可以用锌粒检验; 盐酸和硫酸钾或硫酸钾和硫酸的混合物混合时,都无明显现象,因此不能用盐酸检验。 故填: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计算题(本题共8分) 14.(8.00分)化学实验小组同学为研究某公共场所铁制护栏锈蚀的程度,将12.8g已生锈的铁片,放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测得产生的气体质量与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假设铁片除有Fe2O3外,不含其他杂质)。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0.4 g; (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4.6% 。 (3)计算该铁片中Fe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分析】根据图可知生成的氢气和消耗的盐酸的质量求算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该铁片中Fe2O3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 根据图可以看出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0.4g 生成氢气对应的盐酸溶液的质量为115.0g﹣15.0g=100.0g 设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该铁片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y Fe+2HCl═FeCl2+H2↑ 56 73 2 11.2g×(1﹣y) 100.0gx 0.4g == x=14.6% y=12.5% 答:(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0.4g; (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4.6%。 (3)该铁片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12.5%。 【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