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专题: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应用的多过程问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复习专题: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应用的多过程问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多过程问题问题 ‎1.一物体以vA从A点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以速度vB到达相距为s的B点,则该物体经过0.4t时刻的瞬时速率和距B点为0.4s处的瞬时速率分别为( )‎ A.vB - vA, B.vB +vA,‎ C.vB +vA, D.vB +vA,‎ ‎2.如图所示,t=0时,质量为‎0.5 kg的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点.每隔2 s物体的瞬时速度记录在下表中,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t/s ‎0‎ ‎2‎ ‎4[‎ ‎6‎ v/(m·s-1)‎ ‎0‎ ‎8‎ ‎12‎ ‎8‎ A.t=3 s的时刻物体恰好经过B点 B.t=10 s的时刻物体恰好停在C点 C.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12 m/s D.A、B间的距离小于B、C间的距离 ‎3.如图,两光滑斜面在B处链接,小球由A处静止释放,经过B、C两点时速度大小分别为‎3m/s和‎4m/s,AB=BC。设球经过B点前后的速度大小不变,则球在AB、BC段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球由A运动到C的过程中平均速率为 m/s。‎ ‎4.某人在相距‎10 m的A、B两点间练习折返跑,他在A点由静止出发跑向B点,到达B点后立即返回A点.设加速过程和减速过程都是匀变速运动,加速过程和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分别是‎4 m/s2和‎8 m/s2,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 m/s,从B点返回的过程中达到最大速度后即保持该速度运动到A点.求:‎ ‎(1)从B点返回A点的过程中以最大速度运动的时间;‎ ‎(2)从A点运动到B点与从B点运动到A点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之比.‎ ‎5.已知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间的距离为l1,BC间的距离为l2,一物体自O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段与BC段所用的时间相等,求O与A的距离。‎ ‎6.‎ 一客运列车匀速行驶,其车轮在铁轨间的接缝处会产生周期性的撞击。坐在该客车中的某旅客测得从第1次到第16次撞击声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0.0s。在相邻的平行车道上有一列货车,当该旅客经过货车车尾时,货车恰好从静止开始以恒定加速度沿客车行进方向运动。该旅客在此后的20.0s内,看到恰好有30节货车车厢被他连续超过。已知每根铁轨的长度为‎25.0m,每节货车车厢的长度为‎16.0m,货车车厢间距忽略不计。求:‎ ‎(1)客车运行速度的大小。‎ ‎(2)货车运行加速度的大小。‎ ‎7.在某市区内,一辆小汽车在公路上以速度v1向东行驶,一位观光游客正由南向北从斑马线上横过马路。汽车司机发现游客途经D处时,经过0.7s作出反应紧急刹车,但仍将正步行至B处的游客撞伤,该汽车最终在C处停下,如图所示。为了判断汽车司机是否超速行驶以及游客横穿马路的速度是否过快,警方派一警车以法定最高速度vm=‎14.0m/s行驶在同一马路的同一地段,在肇事汽车的起始制动点A紧急刹车,经‎14.0m后停下来。在事故现场测得=‎17.5m,=‎14.0m,=‎2.6m.肇事汽车的刹车性能良好,问:‎ ‎(1)该肇事汽车的初速度 vA是多大?‎ ‎(2)游客横过马路的速度是多大?‎ 课后练习 ‎1.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其中之一是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开始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反应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刹车距离”是指驾驶员从踩下刹车踏板制动到汽车停止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 A.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为1s ‎ ‎ B.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s ‎ C.汽车刹车时,加速度大小为‎10m/s2 ‎ ‎ D.汽车刹车时,加速度大小为‎7.5m/s2‎ ‎2.甲、乙两个同学在直跑道上练习4×‎100m接力,如图6所示,他们在奔跑时有相同的最大速度,乙从静止开始全力奔跑需跑出‎25m才能达到最大速度,这一过程可看做匀变速运动.现在甲持棒以最大速度向乙奔来,乙在接力区间伺机全力奔出.若要求乙接棒时奔跑达到最大速度的80%,则:‎ ‎(1)乙在接力区奔出多少距离?‎ ‎(2)乙应在距离甲多远时起跑?‎ ‎3.一辆公交车从甲站以a1=‎1m/s2 的加速度匀加速出站,当其速度达到v1=‎50m/s时开始匀速行驶,临近乙站时司机又以a2=‎1m/s2 的加速度刹车,公交车恰好停靠在乙站。某次发车时,公交车因故晚出发了 ,公交车以相同的加速度出站,出站后当其速度达到v2=‎60m/s 时开始匀速行驶,临近乙站时仍以相同的加速度刹车结果也恰好停在乙站,并且正点到达。则甲、乙两站间的距离是多少?‎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4.如图所示,在公路的十字路口,红灯拦停了一车队,拦停的汽车排成笔直的一列,第一辆汽车的前端刚好与路口停止线相齐,汽车长均为l=‎4.0 m,前面汽车尾部与相邻汽车的前端相距均为d1=‎1.0 m。为了安全,前面汽车尾部与相邻汽车的前端相距至少为d2=‎5.0 m才能开动,若汽车都以a=‎2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绿灯亮起瞬时,第一辆汽车立即开动,求:‎ ‎(1)第六辆汽车前端刚到达停止线时的速度大小v;‎ ‎(2)从绿灯刚亮起到第六辆汽车前端与停止线相齐所需最短时间t。‎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