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歌第5课中国现代诗歌五首粤教版必修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歌第5课中国现代诗歌五首粤教版必修

第 5 课 中国现代诗歌五首 一、音正形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单音字 ①残羹.( ) ②翡.翠( ) ③酵.成( ) ④油腻.( ) ⑤青荇.( ) ⑥长篙.( ) ⑦漫溯.( ) ⑧垢.面( ) ⑨暴戾.( ) ⑩絮聒.( ) ⑪饥馑.( ) ⑫灼.热( ) ⑬后裔.( ) ⑭蜷.伏( ) (2)多音字 ①绿 绿.酒  绿.林  ②鲜 鲜.明  鲜.有  ③泥 泥.泞  拘泥.  ④悄 悄.悄  悄.然  ⑤葛 葛.藤  姓葛.  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 (1) 绮  漪  (2) 溯  朔  (3) 砝  祛  (4) 榆  逾  (5) 蜷  绻  (6) 篷  蓬  (7) 巢  窠  二、词语积累 理解运用 (1)漪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剩菜残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斑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絮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蓬发垢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饥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点小测] 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我们使用的复习资料题型陈旧,毫无新意,这种剩菜残羹....是很难保证复习质量的。( ) (2)学生上课一定要着装整洁,否则,一个个蓬发垢面....,成什么体统?( ) 辨词填空 (1)荡漾·动荡 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动荡:波浪起伏;局势、情况不稳定,不平静。 ①阳光下碧波________,景色优美。 ②黑暗的中国局势________,民不聊生。 (2)斑斓·斑驳 斑斓:灿烂多彩。 斑驳: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种颜色,花花搭搭的。 ①中秋夜晚,星光________,月色迷人。 ②古老的街道上阳光________,只能看到一线蓝天。 三、名言警句 课内名句 1.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 ——闻一多《死水》 2.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徐志摩《再别康 桥》 3.饥馑的大地/朝向阴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臂。——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4.但我有着向命运挑战的个性,虽是屡经挫败,我绝不轻从。我能顽强地活着,活到现在, 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食指《热爱生命》 5.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舒婷《双桅船》 一、作者简介 1.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现代诗人、学者,新月诗派代表人物, 我国新格律诗的探索者和创建者之一。他要求新格律诗有三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 的美。著有《七子之歌》、《红烛》、《死水》等。 2.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新月诗派代表人物,早年留学剑桥大学。 不少诗作神秘、朦胧、感 伤,但也不乏语言清新、比喻贴切、轻柔明丽的佳作。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 《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等。 3.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 1941 年来到延安,诗风转向悲壮高昂。是对中国新诗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著有《大堰河 ——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等。 4.食指,原名郭路生,生于 1948 年,北京人,当代诗人,“文革”中遭受迫害。1968 年到 山西插队,后来进厂当工人,1971 年参军。代表作品有《热爱生命》、《相信未来》、《这是四 点零八分的北京》等。 5.舒婷,原名龚佩瑜,生于 1952 年,福建厦门人,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主要作品有《双桅船》、《致橡树》等。 二、背景展示 1.《死水》作于 1925 年。1922 年闻一多赴美留学,他不堪忍受身为中国人所受到的种种歧视, 写过多首爱国主义诗篇。1926 年他怀着对祖国的渴念从美国归来,但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 生的黑暗现实令他极为失望,他痛呼:“我来了,我喊一声:这不是我的中华。”正是这种 为现实所打击的爱和期望,成为本诗流露的思想感情的深层根基。 2.《再别康桥》作于 1928 年。康桥,今通译剑桥,是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8 年秋 诗人重到英国,再次见到康桥,而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 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 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3.《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写于 1937 年 12 月的武汉。1937 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卢沟桥事 变,侵华的魔爪正伸向内地;但政府却无心抗日。诗人怀着急切参加战斗的决心来到武汉, 却发现报国无门。这一切强烈震撼了诗人的心,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诗。 4.《热爱生命》写于十年动乱结束之后不久的 1979 年,堪称是其诗作《相信未来》的姊妹篇。 它们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当年,在生活极其艰难和理想接近破灭时,《相信未来》和《热爱生 命》给了许多知青顽强地活下去的勇气。 5.《双桅船》是一首朦胧诗。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 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双桅船》的意象可允许大家有多种理解,因为其意象丰富的内 涵表现出了多样性。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死水》的笔墨寓辛辣于细腻,诗人非常注重炼字。例如“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的“织” 字炼得好,油腻原本是杂乱无章地漂浮在水面上,而“织”是一种细致精心的动作,这使人 联想到当时的社会,那些反动军阀、官僚、政客等怎样巧妙地打扮自己,使自己显得更美好。 B.《再别康桥》具有完美的形式结构,每节四句诗,每个诗句基本上由三个节奏构成,匀称、 和谐,于清新活泼中求整饬。 C.《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控诉了人民所遭受的苦难,从北方到南方,勾勒了三幅“痛苦与 灾难”的画面。画面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们是苦难的中国人民的化身,既有现实性, 又有典型性。 D.《热爱生命》选取了很多意象,如“攀附的葛藤”、“凄风苦雨”、“荒草野径”、“顽 石棱角”、“拦路的荆棘”、“冬天风雪”、“夏天毒日头”等,这些意象都带有痛苦和悲 哀的色彩。 E.《双桅船》运用象征手法描写了一条客观存在的双桅船,从而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一)阅读《死水》,回答问题: 1.2~4 节是从哪几个方面描绘死水的特点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描绘死水的特点时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为何还要写青蛙的歌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新格律诗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主张在这首诗中是怎样体现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再别康桥》,回答问题: 5.在《再别康桥》中,你觉得哪些词语或句子的运用体现了作者的匠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再别康桥》的开头一节是“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结尾一节是“悄悄的我 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轻轻”与“悄悄”可以互换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再别康桥》中描写的意象与诗人的情感是如何融合在一起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何理解《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回答问题: 9.诗中哪一节最能体现出诗歌的主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主体部分围绕着诗歌的主旨选取了四个典型人物,描写了四幅“苦痛与灾难”的画面, 按提示给每个画面拟小标题,并找出描写他们痛苦的句子。 画面 标题 描写痛苦的句子 第 3、4 节 第 7 节 第 8 节 第 10 节 11.作者在诗中也写到了自己,请结合相关的诗句思考一下:作者在诗中把自己刻画成怎样的 一个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有什么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热爱生命》,回答问题: 13.前三节作者选取了怎样的意象?这些意象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和人生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 3 节中为什么说“生命的价值”要用“痛苦”来称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最后三节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写出了怎样的生存环境?这三节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有 什么特点?这些和作品的主题有何联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为什么“我”是“赤着双脚”、“光着脊背”呢?诗人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双桅船》,回答问题: 17.本诗是一首朦胧诗,其重要的特点是象征。象征多是用某种具体的事物来表达人的某种 情绪和态度,简言之,就是用意象来表达抽象的感情。请问:诗中的“双桅船”、“岸”、 “风”、“风暴”、“灯”等意象分别象征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朦胧诗的主题具有多义性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可以得出不同的解读。结合诗的 内容,分析一下《双桅船》一诗能表现哪些主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舒婷在创作诗歌时经常把意象成对儿放在一起,如“岸/船”、“一场风暴/一盏灯”、 “你/我”、“航程/视线”、“雾/风”、“昨天/今天”等等,这些成对儿的意象以及比较 的手法具有哪些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争论话题 朦胧诗出现后,有人认为其对传统诗歌创作方法进行的改变是错误的、失败的; 有人则认为朦胧诗是对传统诗歌的一种突破,是值得肯定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课本素材 点击文本 (1)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 个什么世界。 (2)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运用示例 (1)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窄窄的河道,浑浊的河水,熏人的臭味。河的两岸烟囱 高耸,黑烟翻滚。 灰蒙蒙的天空下,坐落着一个个工厂院落,轰隆隆的机器声仿佛敲响的丧钟。这里断不是现 代文明美的所在,而是利欲熏心的墓场。现代工业在加速了经济前进步伐的同时,也让大自 然满目疮痍,遍体鳞伤…… (2)回望故乡,我内心惆怅。儿时的乡音,童年的乡情,还有那熟悉的面孔,在今天看来一切 都是那样的陌生。回故乡寻梦,寻到的是三十年后的乡思乡情,却少了十年前的乡味浓。眺 望故乡,仰望蓝天,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二、课外素材 韩寒向现代诗歌及诗人道歉 几年前,赵丽华“梨花体”诗歌曾引起文坛热议,韩寒曾连写三篇博文,对当代诗人与 诗歌冷嘲热讽。12 日,韩寒在其博客首次作出正式道歉。 在自己的博客中,韩寒首次在公共领域向论战对象道歉。几年前,面对沸沸扬扬的“赵 丽华事件”,韩寒连写三篇博客文章,讽刺现代诗歌及诗人,“现代诗人唯一所要掌握的技 能就是回车”“诗人本身就有点神经质,再玩下去就要变成神经病了”。赵丽华当时称韩寒 “浮躁张狂”,在对骂中浪费了才华。 12 日,韩寒表示正式向现代诗歌及诗人道歉,“三年前我的观点是错的,对你们造成的 伤害带来的误会,我很愧疚,碍于面子,一直没说,希望你们的原谅与理解”。(摘自《南国 都市报》) 选材感言 世界是多元的,现代诗歌有其作者有其读者,当然就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我们不 能以自己不喜欢为由去要求别人不去写现代诗歌。 另一方面,向现代诗歌及诗人道歉的韩寒也是让人欣慰的。勇于承认自己做法的不妥,确实 不是什么大事,但能够这样做的人毕竟还是少数。有时,我们意识到自己的不对,却往往会 因种种原因而回避它,不去道歉。在这里,韩寒的做法让人刮目相看。 请你思考 你觉得该素材能运用到哪类话题文章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文命题:(2013·北京)阅读下面的对话,按要求作文。 科学家:假如请爱迪生来 21 世纪生活一个星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会是什么呢? 文学家:我想,手机会不会让他感到不可思议呢。 科学家:我同意,手机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物,简直称得上是一部掌中电脑,丰富的 功能一定会让这位大发明家感到新奇。 文学家:手机的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或许 这也是爱迪生意想不到的吧。 科学家与文学家各自对手机的看法,引发了你哪些思考、想象?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 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先读佳作 保持距离,热爱生命 ①屏幕上的小人被导弹击中烧成一块焦炭,“GAME OVER”的字样跳出来,闪烁不停。(1) ②脱力,我瘫倒在床上。床垫里的弹簧突然受力,发出细小而刺耳的声音,在耳边回荡。 (1) ③眨眼,眼眶干涩,砂纸一般打磨我的眼球,视网膜粗糙——这是连夜刷微博,看日剧, 热烈讨论入江直树、福山雅治的结果,我清楚地知道。(1) ④大脑空白,我与天花板对视,眼神没有焦点。天花板苍白无力,虽无语却也像面镜子, 映照着我的干枯。是的,干枯。整日如同行尸走肉,已经连续几个月没有过写作的欲望。(1) ⑤讽刺的是,即便事实如此,还是要撑门面一般地告诉自己:我是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的人。 ⑥这是掩耳盗铃式的安全感。 ⑦已经不记得上一次流泪是在什么时候了,我第一次觉得,有泪可流,也是幸事一件。 快忘记那是怎样鲜活的感觉了吧——那种名为感动的情绪。胸膛里那颗曾经拥有坚定信仰与 汹涌情感的潮湿温润的心,现在满满满满都是石灰。它们是干涩的毒药,我以鲜红的血液喂 养,不能自已。它们渗透进我的心脏,腐蚀我收缩的肌肉,血液变成紫色,凝固,肌肉纹理 不再,散发恶臭。我却无感。这对我没有任何触动。表情麻木僵硬,瞳仁空洞涣散。 ⑧我穿行于记忆之中,我在试图找寻,那个对于文字和泥土有着强烈信仰的我,属于自 己的我。 ⑨等等,那是琴药吧,在月光下轻吹尺八的男人。天空漆黑如同巨大幕布,每一颗星都 稳定地散发清晰光芒。他带着年幼的信得,去看夜晚深山里的瀑布。他让她倾听跟随那水流 而来的巨大声响,让她体验心脏与树木河水共同震颤的感觉,让她知道万物皆有灵,它们可 作为一种信仰而存在。拥有黝黑皮肤与健壮体格,与他同行令人心中安稳。他席地而坐,泥 土似墨玉,温润清凉,合眼轻吹尺八,声调悠扬如同积雪化成的流水,凛冽清澈。月光皎洁, 神灵一般抚摸他们身上的每一寸皮肤。信得说,她闻见泥土和树木的质朴味道,她看见宇宙 的深厚颜色,她被净化。 ⑩我似乎感受到了,远离沐浴在皎洁月光中的温柔,错过洁白茶花盛开时的温暖,背对 河水平静流淌时的安稳,是多么痛苦不堪的事情。 ⑪人类将理性思考加于自然规律从而创造出科技并以其为认知世界的重要工具,然而人 的生命并不是冰冷的数字,不是严格的二进制,不是细小精密的字节——生命是温热而有力 的,不允许重启与计算。科技能够为我们提供更舒适的生活环境,但要保全对生命的敬仰, 仍要从自身出发。 ⑫敬仰生命的最好方法即保持自身清洁与内心湿润。 ⑬簇拥在角落里的数据线,摊在地上的饮料瓶,屏幕上跳脱的数字,我们的生命里不应 只有这些东西。(3) ⑭春日和暖,应该换上棉布长裙,到郊外去抚摸一棵皮肤粗糙的树木;夏日明媚,应该 带上自制饮料,去有大片牧草的地方读一本清凉的书;秋日萧索,应该穿上米色风衣,抬起 头透过银杏树的金黄枝叶呼吸天空的颜色;冬日刺骨,应当在壁炉内填充充足果木,用初雪 化水沏一杯暖热红茶。(3) ⑮生命是一种信仰,生命最值得热爱。(3) 思悟亮点 1.凤头精彩 (1)①~④段是本文的开头部分。这四段写的是什么内容?属于哪一种开头方式? 提示 这四段写的是“我”沉溺于手机游戏而造成身体无力、视力下降、精神萎靡的后果。 这种开头方式是情景开头,即情景式开头。 (2)这种开头方式有什么好处? 提示 情景式开头易使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为下文的议论、抒情做铺垫。 2.豹尾强劲 (3)本文结尾运用了形象化的语言,比较有文采,请予以分析。 提示 第⑬段运用了三个典型事物,勾勒出沉迷手机的画面,其对沉迷手机的否定态度体现 在修饰语“簇拥”、“摊”、“跳脱”上,语言生动形象,有表现力。 第⑭段以时间为序,运用了排比手法,描写了一年四季中有意义和代表性的生活方式,描写 中带有议论,“应该”“应当”等词语表明了作者的态度。 第⑮段运用简洁语言点明主题,水到渠成。 答案精析 语言知识积累 一、 1.(1)①ɡēnɡ ②fěi ③jiào ④nì ⑤xìnɡ ⑥ɡāo ⑦sù ⑧ɡòu ⑨lì ⑩ɡuō ⑪jǐn ⑫zhuó ⑬yì ⑭quán (2)①lǜ/lù ②xiān/xiǎn ③ní/nì ④qiāo/qiǎo ⑤ɡé/Gě 2.(1)罗绮/漪沦 (2)上溯/朔风 (3)砝码/祛除 (4)榆树/逾越 (5)蜷伏/缱绻 (6)乌篷船/蓬荜生辉 (7)巢穴/窠臼 二、 理解运用 (1)水上的波纹。(2)吃剩下的菜汤和饭食。(3)灿烂多彩。(4)絮叨。(5)形容头发很乱,脸上 很脏的样子。(6)因粮食歉收等引起的食物严重缺乏的状况。 对点小测 (1)× “剩菜残羹”指吃剩下的菜汤和饭食。不符合句意。(2)√ 辨词填空 (1)①荡漾 ②动荡 (2)①斑斓 ②斑驳 整体感知 BD [A 项这首诗明显的特点是以丑为美的表现手法,“反动军阀、官僚、政客等怎样巧妙地 打扮自己,使自己显得更美好”在理解上实属牵强。C 项全诗描写了四幅“痛苦与灾难”的画 面。E 项双桅船并非“客观存在”。] 课堂互动 1.从色彩、形状、声音这几个方面描绘了死水的特点。 2.比喻的修辞手法。以美好的事物来比喻极端的丑恶,意在反衬死水绝顶的肮脏、黯淡与污 秽,进而给黑暗的社会以无情的揭露与批判。 3.以青蛙的歌声反衬死水的寂寞和沉寂,突出死水的绝望、可怕。 4.诗歌双行押韵,每节一韵,从内在的韵律来看,每句四顿,富有音乐美;在这首诗中,作 者以富有色彩感的词藻,给人以视觉的绘画感;从诗歌的外形看,每节四句,每句九字,排 列整齐,富有建筑美。 5.(1)“招摇”。青荇随水流晃动的姿态在诗人眼里是轻松自在的,又仿佛是在招手欢迎。 “招摇”用拟人手法,表达了油油青草的多情可爱。 (2)“漫溯”。既可见作者对康桥的依恋,显现了诗人的潇洒风采,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 间。 (3)“轻轻”和“悄悄”。“轻轻”侧重客观状态,而“悄悄”着重主观意向,写出诗人不愿 扰乱康河原有的恬静与美丽,更显对康桥的一往情深,营造了寂然无声、依依惜别的氛围。 (4)比喻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6.不可以。“轻轻”放在第 1 节,为全文定下轻灵、潇洒的调子,为下文抒写自己对母校“彩 虹似的梦”做铺垫;而“悄悄”放在结尾一节,与上节中的“沉默”相呼应。开头“轻轻” 重在表达来时心情的欢欣愉悦,结尾“悄悄”重在表达去时情感的黯然神伤。 7.诗中描写了诗人再别康桥时所看到的特定的景物:西天的云彩、夕阳中河畔的金柳、在水 底招摇的青荇、榆阴下的一潭、星辉、笙箫和想象中沉默的夏虫。这些景物共同构成了一幅 宁静、清丽的图画,这幅图画融入了诗人对母校深沉的爱,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微波轻烟似的 淡淡的离愁别绪。这种情绪还表达了人类共有的一种情感,即对失去的美好事物,人们总是 充满怀念。整首诗情与景高度融合,物与我浑然一体,构成了柔婉清新的意境。 8.①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押韵,韵脚 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②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 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的视觉以无限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 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 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 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 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③建筑美,是指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 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9.中国的苦痛与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10. 画面 标题 描写痛苦的句子 第 3、4 节 冒雪赶车的农夫 “你要到哪儿去呢?”“刻满了痛苦的皱纹的 脸”“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的岁月的艰辛” 第 7 节 乌篷船里的少妇 “蓬发垢面”“那幸福与温暖的巢穴——已被暴 戾的敌人烧毁了么?”“失去了男人的保护,在 死亡的恐怖里” 第 8 节 家中年老的母亲 “都蜷伏在不是自己的家里,就像异邦人/不知明 天的车轮/要滚上怎样的路程……” 第 10 节 绝望的垦殖者 失去了“家畜”和“田地”,“拥挤在”“污巷 里”,“朝向阴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 臂” 11.(1)诗人是历史的见证者、苦难的受害者。诗人的命运与整个民族和土地的命运血肉相连, 诗人个人的苦难深深植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告诉你/我也是农人的后裔”“我的生 命/也像你们的生命/一样的憔悴呀”) (2)诗人更是祖国命运的担当者。诗人想用自己那颗赤诚而滚烫的心来温暖祖国的苦寒大地, 来分担祖国的苦难,拯救祖国于危亡。(“中国,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所写的无力的诗句/ 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 12.出现了四次,是反复咏叹。诗人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起笔,为全诗奠定了凝重、沉郁的基调,构成了诗歌感情的线索,悲凉、压抑的感受贯穿全 诗,加深了悲惋、凝重的气氛;从篇章结构上看,这句是全诗结构的骨架,串连起多个画面, 如大雪的林间、雪夜的河流、雪夜的草原等。 13.作者选取了“凄风苦雨”中的“葛藤”、刻着字迹的“碑文”、表达“痛苦”的“砝码” 等意象。通过这些带有痛苦和悲哀色彩的意象来表达对生命执着的爱恋。 14.痛苦是生命的本质特征,只有经历痛苦依然执着追求的生命才是有价值的。 15.作者选取“顽石棱角”、“荆棘”、“冬天风雪”、“夏天毒日头”来突出生存环境的 恶劣。抒情主人公“我”“流浪儿般”、“乞丐似的”、“赤着双脚”、“光着脊背”,突 出了心灵漂泊的生存状态;尽管旅程艰难,荆棘拦路,血迹斑斑;尽管饥饿寒冷,烈日灼热, 心中依然信念不变:相信未来,热爱生命。从而突出了本诗的主题。 16.①突出了“我”的心灵在漂泊时的境况:旅程艰难,有荆棘拦路,血迹斑斑,饥饿寒冷, 烈日灼热。②表现了“我”积极面对曲折艰辛的精神:尽管旅程艰难,有荆棘拦路,血迹斑 斑;尽管饥饿寒冷,烈日灼热,但“我”心中的信念依然不变——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17.“双桅船”象征爱情与事业并立又相区别的心理,“岸”象征女性的爱情归宿,“风” 象征时代的紧迫感,“风暴”象征诗人和同代青年经历的不平常的时代风云,“灯”象征光 明信念。 18.真挚的爱情、不懈的人生追求、彼此关注的友情、彼此依存的亲情、渴求自我实现等。 19.深刻地表达了渴望交流、期待友情、祈求沟通与理解、相信心灵的来往的情感意识,这 种情感说到底是舒婷种种感情牵挂的流露与外化。《双桅船》很好地说明了舒婷诗中的特殊追 求与价值取向。 问题争鸣 (观点一)与传统诗歌相比,朦胧诗用语往往让人感到稀奇、别扭,语言晦涩、怪僻,叫人读 了似懂非懂,半懂不懂,甚至完全不懂,百思不得一解。诗歌是要与读者交流的,大部分读 者读不懂的诗歌怎么能称得上好的诗歌呢?诗人还是应该回归传统,不要盲目搞一些所谓的 创新才好。 (观点二)朦胧诗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朦胧诗人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 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 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