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1 发布 |
- 37.5 KB |
- 1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冀教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
九年级上册教案集 1、秋 夜 一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思想 本文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作于1924年9月,《秋夜》是一篇含蓄隽永的散文诗,文章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紧扣各种景物的特征,赋予它们不同类型的人物性格,借以寄寓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因此,教授本文时,应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理解景物的象征意义,并体会象征手法的表达作用,同时辅以一定的练习,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原则。 二、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体会象征手法的表达作用。 2、 体会文章描绘出的含蓄隽永的意境,从而感受作者的爱憎情感。 [教学重点] 抓住景物特征,理解景物的象征意义,体会象征手法的表达作用。 [教学难点] 如何将不同性质的两类事物加以区分,从而体会作者爱憎情感。 [教学准备] 投影仪及投影练习5张,巩固性讲义练习一份。 [教学方法] 通过阅读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辅以练习检测巩固课堂效果,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 [教学过程] 1、 布置预习: 认真阅读《秋夜》,标出自然段落,分清结构层次,划出重点、关键词语,思考其深层含义。 2、导入: 1924年初,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一个新的革命高潮逐步在全国形成,但是穷途末路的封建军阀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一方面残酷镇压革命力量,另一方面,疯狂围剿新文化运动,为此,鲁迅先生写下了一篇寓意深刻、动人心弦的战斗篇章——《秋夜》(板书课题) 3、 简介《野草》(投影下列内容,并指名朗读) 《野草》是鲁迅唯一的一部抒情散文诗集,收作品二十三篇,大部分写于1924年至1926年之间。这期间是鲁迅思想向共产主义世界观飞跃的前夜,因此,《野草》总的主题是:“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三闲集·我和〈语丝〉始终》) 4、 研读文前提示,出示教与学的目标(投影) a) 体会象征手法的表达作用。 b) 体会含蓄隽永的意境。 c) 感受作者的情感。 5、 检查预习,思考: 文中作者写了秋夜中的哪些景物。作者对这些景物寄寓了强烈的爱憎感情,哪些是作者所热爱的?哪些是憎恶的?(归纳板书) 枣树 天空 热爱(光明) 青虫 憎恶(黑暗) 月亮 红花 恶鸟 1、 以上都是些很常见的景物,但在作者笔下却蕴含着悠远的艺术魅力,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运用了象征手法(板书),而这些景物到底象征了什么呢?(仔细研读课文) 课文第一节:作者为什么不说“有两株枣树”却用“一株……还有一株……”? (讨论明确):这是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指出赞颂对象,使读者有一个突出而强烈的印象。 2、 为什么说奇怪而高的天空的微笑大有深意?从“繁霜洒在园里的野花草上”这一句,我们能否看出其深层含义? 明确: (1)“微笑”是指反动军阀表现出的虚伪做作的微笑,显示其欺骗手段的高明而洋洋得意。 (2)“繁霜”实指军阀政府实行文化高压政策,极力摧残“园里的野花草”。 3、 指名朗读第4节,思考: (1) 枣树有哪些特征?找出描绘枣树的句子。(略) (2) 为什么“只有创伤,其他一无所有”的枣树却欠伸得很“舒服”? 讨论明确:“一无所有”的枣树更便于战斗,因为折磨增强了他的毅力,摧残砥砺了他的斗志。 (3) 文中写枣树时用了三个“直刺”,其含义是否相同? 讨论明确:一二两个“直刺”表明了枣树的斗争对象,第三个“直刺”写出了枣树那种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战斗风格。 (4)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枣树的象征意义是什么呢?(板书:) 坚毅不屈的战士形象,是作者着力赞颂的对象。 4、 小红花又是一种什么形象呢?(投影下列判断题) (1)“小粉红花”象征了那些被压迫、被摧残的弱小者,作者对其的感情是:同情………………………………………………………………( ) (2)第三段化用了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中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告诉人们黑暗不会永远地统治大地,光明终将到来。…………………………( ) (3)红花的梦——秋后有春,坚信春天必然到来,充满胜利的信心。落叶的梦——春后是秋,明白斗争有反复,是艰难曲折,错综复杂的,因而必须进行韧性的抗争。…………………………………………………………………………………( ) 5、 分析:小青虫形象: 快速阅读(7-9)节,思考: (1) 7节和9节中作者两次提到“夜半的笑声”这两种笑声是否相同? 明确:第一次:蔑视的笑、胜利的笑,是示威与挑战。 第二次:快意的笑、欢欣的笑,是对未来的神往。 (2) 文末有“苍翠精致的英雄们”具体指的是什么? 明确:具体指小青虫 (3) 这些小青虫又象征了什么呢?作者对其态度是什么? 明确:象征追求光明,不怕牺牲的进步青年 态度:a 批评其乱撞,不讲策略的弱点。 b 更敬佩(板书:)其追求光明,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 6、 作为作者深深憎恶的“天空、月亮、恶鸟”等景物又有哪些特点?他们的象征 意义是什么呢?作者对其是什么态度? 讨论明确: (1)天空:奇怪而高 月亮:圆满 恶鸟:夜游 (2)象征:阴险冷酷、丑恶狡猾的反动势力。 (3)态度:鞭挞 1、 在铁枝似剑的枣树的直刺之下,他们的狼狈形象是什么?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其狼狈象来。(投影下列判断题) (1)“月亮躲到东边去了”并不是月亮真的向东边离去,而是指其慌不择路,脱离了原有的轨道。( ) (2)“哇”的一声,是恶鸟绝望的哀鸣,从另一角度显示反动势力惶惶不可终日的惊恐心理,反衬枣树的战斗威力。( ) (3)两三个青虫休息在灯的纸罩上喘气,是因为看到同伴葬身火海后产生的恐惧心理及畏难举动。( ) 2、 有人说:有意境的作品能够用各种艺术方法使读者产生象外有象、景外有景的审美感受,那么本文的意境有什么特点呢? 自由讨论后明确:本文的意境含蓄而隽永,作者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来刻画形象,用“枣树”与“天空”这两种景物构成了一幅大有深意的画面,因而意境深远而又奇特,这种效果又主要得益于作者采用了象征的艺术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达作用,那么象征手法的表达作用到底是什么呢? (投影下列内容) 象征手法的表达作用:把现实和幻想融为一体,确切真实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格化的景物所代表的社会力量,寄托作者的爱憎情感,表现作者自身的战斗精神,运用象征手法的课文还有:《海燕》、《松树的风格》、《井冈翠竹》、《白杨礼赞》等。 3、 总结课文,进行思想教育。 本文刻画的枣树形象由于它的隐喻和象征作用,能够使读者在想象中幻化出一个寓于人生经验的坚强斗士形象,更能幻化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形象。可以说,散文《秋夜》形象地体现了鲁迅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执着于现在的战斗的伟大精神,作为我们中学生也应向鲁迅学习,既要学会作文,更要学会作人,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4、 练习巩固(略) 附板书 枣树:坚毅不屈的战士形象(赞颂) 热爱(光明)青虫:追求光明,不怕牺牲的进步青年(敬佩) 红花:被压迫、被摧残的弱小者(同情) 秋夜(象征) 天空(奇怪而高) 憎恶(黑暗)月亮(圆满) 阴险冷酷、丑恶狡猾的反动势力(鞭挞) 恶鸟(夜游) 三、教后感 教授这篇课文,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1、 教学目标要明确,要出示给学生,让学生明白学什么,可以时时检查教师的教学环节是否正确。 2、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了调动积极性启发回答问题外,还要辅以一定的练习加以检测反馈,这样比单纯的讲课要实在得多,要告诉学生学习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1、 当学生遇到较深、较难的问题时,要善于启发诱导。例如本课中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不写两株枣树,而用“一株……还有一株……”,学生回答认为这两株一是代表共产党,一是代表国民党,这明显是错误的,如何引导呢?我举例:假如你考试成绩差了,老师对你说,学习第一要努力,第二还是要努力……这是什么意思呢?学生很快便想到这是强调,所以很自然地解决了“反复修辞强调作用”这个问题,所以教师的临场发挥驾驭课堂的能力要强。 2、 要利用电教设备,扩大课堂的容量。 2、对岸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诗人对于“对岸”的富有想象力的图景描绘,体会其热爱大自然,热爱人民,热爱故土,追求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2. 了解泰戈尔及其诗文特点,艺术风格 二、教学重点: 了解文章的象征意象 三、教学难点: 掌握散文诗的特点及泰戈尔诗选的儿童心理描写 四、教学安排: 一课时 讲授课 五、教学设计: 1.由泰戈尔诗文的名言名句导入 2.简略介绍作者生平,听录音朗诵 3.直接分析文章,提问法:(要求落实到段落、句子,甚至是字里行间) ①对岸有什么? ②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③“对岸”“妈妈”又有什么象征意义? 4.由译者对《新月集》的评价,小结泰戈尔诗文的艺术特色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 (由学生课前五分钟讲话时用泰戈尔诗集中大家所熟识的名言名句进行点评导入新课) “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泰戈尔先生用如此优美而恬静的语言向我们展示生活的真谛,平常在生活中我们也对泰戈尔的诗耳熟能详,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全面了解一下印度诗人泰戈尔。 2. 作者简介: 泰戈尔是印度孟加拉地方的人,印度是一个“诗的国”,诗就是印度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泰戈尔出身于19世纪中期印度的名门望族,从小受过良好的氛围熏陶,主要进行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活动的创作,诗集主要有《园丁集》《飞鸟集》《吉檀迦利》。因《园丁集》而获诺贝尔奖。 泰戈尔的诗正如天真烂漫的天使的脸,看着他,就“能够知道一切事务的意义”,就感到和平,感到安慰,并且知道真相爱。有人认为泰戈尔的著作能够在全世界流行,一半在于他思想中的高超的理想主义,一半在于他作品中的文学的庄严与美丽。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他的散文诗《对岸》,先听一听录音朗诵。同时思考练习一。 3. 文章主要内容及艺术特点: (1)“我”想象中的“对岸”,有着怎样令人神往的美妙的景象?描绘一下! 明确:“我”想象中的“对岸”,是一片世外桃源般地,恬静闲适。丰富极具田园气息的神奇乐土。在那里,人们耕耘,放牧,各种飞禽鸟兽哦在那里自由自在地栖息生长,连长草在月光下也呈现出异彩。(学生作答,教师稍加肯定) 这主要集中在文章的前面两部分,耕耘放牧这些都是人的活动,所以,这一幅“对岸”的画面是淳朴无华的农庄田园,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即使那里的人和物都是那样的普通平常,甚至夜里还会有“豺狼 ”,但在孩子的眼里仍就是个可爱而又令人好奇的地方。 而第二幅画面中并未涉及到人,“对岸”普通池塘的周围,在孩子看来,飞禽走兽,一花一草,都有生命有情趣,“对岸”是自然界的万物自由自在生长的地方,一个美丽愉快而令人神往的地方。 (2)想象如此美妙的景象,作者寄托着怎样的愿望和追求? 明确:请看文章第三部分。(先选其中几个句子朗读一下,逐句分析)第一句话看似简约,平淡,实际上却是惟妙惟肖地刻画了孩子内心的阵阵波澜,在同龄伙伴那种“诧异”目光的注视下,自由地渡来渡去,心里是多么地喜悦,得意神气啊!第二、三句:在自由自在的大地上玩耍,肚子饿了可以找妈妈,天色昏暗了可以回家,多么令人眷恋。作者热爱母亲,热爱故土,热爱大自然之情正是体现在每段最后“要做这渡船的船夫”,而不是简单地离开。 (3)文章中反复提到“妈妈”,这有什么作用? 明确:“妈妈”和“对岸”都是作者感情寄托的一部分,通过对 “妈妈”和“对岸”来表达作者对生活,对自然,对故乡和人民的热爱。而且,文章全篇都是以一个孩子的眼光来看待世界,以一个儿童的口吻来描绘“对岸”,因此,“妈妈”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小结:总之,《对岸》写儿童心理,写一种渴求和向往。诗人以孩子丰富的想象力,朦朦胧胧的意识,纯真的感情描绘了三幅图画。 4. 诗文的艺术特点及现实意义: 《对岸》选自《新月集》,译者郑振铎先生曾把《新月集》与安徒生的童话相提并论。赞叹《新月集》的文字也具有“不可测的魔力”“它把我们从怀疑贪欲的成人诗集,带到天真秀嫩的儿童的新月之国里去”,是一部优秀的“叙述儿童心理,儿童生活的最好的诗歌集”。他的诗虽然有时沉寂,但微妙幽婉,具有很深的感化力,甚至于他的戏剧,小说,论文也是充溢着诗的趣味与音乐似的词句。在印度,有人说泰戈尔的诗,每天读一行可以把世上一切烦恼都忘了,也有人说“他是我们圣人中的第一人:不拒绝生命,而且还能说出生命之本身的,这就是我们爱他的原因了。” 在中国,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在印度,泰戈尔创造了一个和谐美满的永恒国度;在欧洲,其一的童话世界力,处处是欢声笑语的幸福。而今天,无论中西,许多大城市高楼林立,重压力,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关闭在水泥森林了,回归本真,回归自然正是所有人的心声。 3、海 燕 一、知识和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时代背景,从整体上领会课文的深刻内涵,探究海燕等形象的象征意义;了解象征、烘托等表现手法在本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了解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初步了解散文诗体裁特点。 二、过程和方法: 通过训练各种形式的朗读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以富有创意的活动为载体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勇敢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暴风雨的乐观、战斗精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时代背景,从整体上领会课文的深刻内涵,探究海燕等形象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 了解象征、烘托等表现手法在本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教学设想: 一、加强诵读训练,可使用配乐方式; 二、开展“书法比赛”、“画插图”、“猜谜语”、“当翻译”等活动; 三、精心设计板书; 四、语言力求生动形象,幽默机智: 五、2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有关资料,训练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象征手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学与玩(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探究愿望导入。 二、检查预习、落实双基(读一读,写一写) 1、听写字词——“书法比赛”(活动一) ①先讲明比赛规则(准确100分,美观20分) ②听写(书法比赛)、评议打分。 ③教师出示范作,学生“读一读”。 2、合作交流课外所搜集有关资料 ①作者:②体裁:③背景:④海燕: 三、训练朗读,指导方法(完成练习一) 1、教师配乐范读(背) 2、学生自由练读。 3、选段练读,指示方法 (4)~(6)段 (11)段 (13)~(15)段 (嘲讽) (自信) (渴望) 四、开展活动,整体感知(完成练习二) (一)开展活动 1、“我也能画插图”——活动一 ①教师示范画法 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③学生上台表演、解说 2、“我也能猜谜语”——活动二 ①学生“猜谜语”,教师板书 ②联想相关影视、小说 3、“我也能当翻译”——活动三 ①教师示范(第(1)段) 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③选段探究(第(7)段、(11)段、(15)段) (二)整体感知 海燕形象 本文内涵 象征手法 五、拓展延伸,体验升华 斗转星移,逝者如水。转瞬间,一百多年过去了。而今,俄国的革命形势与百年前相比已经面目全非,就连国家名称也经历了“沙皇俄国——苏联——独联体(包括俄罗斯)”的变化,真是风云变幻、世事沧桑!但是,高尔基笔下的海燕仍有不朽的生命力。我们也应该与时俱进,让海燕的积极、勇敢、乐观的战斗精神在我们和平幸福的生活中发挥作用。下面请大家以“暴风雨”为话题讲述自己的故事,谈谈自己在生活中遭遇过怎样的暴风雨,又是如何战胜暴风雨并获得怎样的人生启示。 六、学法总结,布置作业 1、小组合作,“翻译”全文 2、以“暴风雨”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作文。 板书设计: 海 燕 (高尔基) 教后反思:(待写)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深入具体地探究本文语言和修辞手法 (略) [教 学 实 录]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上课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喜欢玩吗? 生:(齐)喜欢! 师:那么大家喜欢学习吗? 生:也喜欢! 师:哦……玩也喜欢,学也喜欢,那么如果两者之间发生冲突怎么办? 生:(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师:看来大家对这个问题的处理还存在一些争议和困惑。老师倒有一个主意:如果有一种方式能把玩和学很好地结合起来,好不好? 生:好极了! 师:活动课就是这样一种方式。今天哪,我们适当放松一下,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来完成一篇课文的学习,在学中玩,玩中学(板书),好不好? 生:好!(群情激昂) 师:我们今天一起在玩中学的课文是一篇外国文学作品——高尔基的《海燕》(板书课题) [点评:导入方式独具匠心:商讨的口吻,平等的姿态,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也奠定了本课的基调;从学生较敏感的学与玩关系谈起,容易激发出学生探究的愿望,创设出有利于探究的良好情境。] 二、检查预习,落实双基。 师:昨天已布置了预习任务,首先我将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不过,今天我们将改变过去听写的陈旧方式,而来开展第一个活动——“书法比赛”。不仅要求把字写准确,而且还要写美观。下面请三位同学上台比赛,愿意上台的请举手! (生纷纷举手,教师点3人上台听写,听写后,根据大家的意见进行打分评比。) [点评:用“书法比赛”这种富于挑战性、竞争性的方式来代替听写,符合新课标 “识字与写字”目标要求,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从更高标准上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教师出示范作,上有毛笔所书本课生字词,并已注音,教师和学生一起边齐读边以手空临。) 师:下面请大家交流课外所搜集的有关资料,内容应包括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体裁特点等……(生纷纷举手) 生1:作者高尔基,原名阿里克谢·马克西姆维奇·彼什科夫,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奠基人……(出示图片及《三部曲》著作) 师:哦,材料很翔实,还有实物呢。请大家把有关要点记到书上,课后有时间可以看看高尔基的作品。 生2:本文写于1901年,当时正是1905年革命前最黑暗的年代,俄国工人运动不断高涨,动摇着沙皇反动统治的根基。 师:请大家在书上注①下关于时代背景介绍的字上打上横线。 [点评:不动笔墨不读书,圈点批注的功夫是语文传统教学精华之一,应予以继承。同时,引导学生将探究活动向课外延伸,阅读文学名著,开发了更广阔的语文课程资源。] 生3:本文的体裁是散文诗,散文诗是一种兼有散文与诗的特点,介于散文与诗之间的文学体裁。 师:那么,散文诗究竟是“散文”还是“诗”呢? 生:是“诗”!不然,怎么叫“散文诗”,而不叫“诗散文”呢!(生笑) 师:说得好!下一个介绍课题。 生4:(出示图片)“海燕”是一种海鸟。常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在海上飞翔,在俄文中有“暴风雨的报信者”的意思。 师:也就是说,海燕本身只是一种海鸟而已,而没有什么特殊意义,那么在高尔基笔下将赋予它什么特殊意义呢?这就是我们今天主要探究的问题。 [点评:搜集和处理信息是新课程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查找课文有关资料的工作完全可以让学生在课外自主完成,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提高了学生能力。] 三、训练朗读,指导方法。 师:“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作为诗,尤其要重视朗读,只有朗读才能让我们深刻理解它的意蕴。我们要开展的第二个活动便是朗诵训练。老师先来作示范,请大家边听边发挥想象,看看诗中描绘了几个场景,哪些形象? (师充满激情的背诵全文,生热烈鼓掌) 师:老师背得怎么样? 生1:老师背得声情并茂,好极了! 生2:老师背出了气势,我好象听见了暴风雨的声音,海燕的叫声…… 师:谢谢大家的赞扬。还是请大家多提出批评意见。 生:老师的普通话还不够标准,比如把苍(cāng)读成了chuāng…… 师:谢谢你的指正,我应该拜你为“一字之师”!(生笑) [点评: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真是一个创举!体现了师生之间平等、民主的关系以及课堂师生互动的精神] 师:那么大家想不想像老师刚才那样享受一下朗读的乐趣? 生(齐):想! 师:好,就请大家全体起立,象海燕一样,勇敢地、充满激情地把课文朗诵一遍!(生齐起立,齐声朗诵,甚有气势) [点评:起立齐读,甚有气势,符合本文朗读要求,也是提高朗读效果的创造性方式] 师:真是雷霆万钧,美哉!壮哉!(生笑)但是老师还想再听听哪个同学单独“吹竽”,请大家选读自己最喜爱的片断,哪位同学愿意试试呢? (生争举手,教师逐一点名) 生1:“海鸭也呻吟着,他们这些海鸭呀……”(掌声) 师:绘声绘色!把海鸭那种害怕暴风雨的情态都读出来了。 生2:“狂风吼叫……雷声轰响……”(掌声) 师:我好像也听到风吼雷鸣,海浪呼啸声! 生3:“这是勇敢的海燕在大海上,在闪电之间,高傲的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师:(插话)大家一起来! 师生:(齐)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点评:教师在朗读中用不同的方式实施评价,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朗读兴趣,加强了朗读效果] 四、开展活动,整体感知 师:刚才大家朗读要领掌握得较好,但在朗读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问题——书中这幅插图好像只是本文所描绘的场景之一,还不能描绘出全景,请大家就此共同探究一下,看看到底画几幅插图最合适? 生(齐):三幅! 师:对,那么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开展第三个活动“画插图”,大家讨论一下,看看如何举一反三,变一为三,三幅图上该画些什么?可以用文中哪些段落中作为依据? (生开始研读教材,分组讨论) 师:为了大家画得更快更好,老师来作示范,画上一些简笔画,大家就仿照黑板上老师画的来画。(师示范画“大海”、“乌云”、“海燕”、“海鸥”等形象)画好后请大家上台进行解说。 (生分组热烈讨论,动笔画画,然后争着上台演板并作解说,师相机点拨。) 师:大家画得很不错,解说得也较清楚。不过,我又产生了一个疑问:课前介绍资料时不是说高尔基是社会活动家、革命家吗?他怎么在文中尽描绘些“奇趣大自然”“动物世界”呀? [点评: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教师循循善诱,问题的提出自然而然,看似无心,但实际上别具匠心,使课堂教学流程中探究活动灵活而有序地进行了。] 生:那不是“动物世界”,而是社会上的事情。 师:哦,是“社会风云”,对不对? 生:对。应该是“20世纪初俄国社会风云图”。 师:你概括得既准确又新颖,那么那画里面的“大海、乌云、海燕”等形象是代表社会上哪一类人呢?大家不妨把它当谜语来猜猜。这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第四个活动——“猜谜语”。 (生分组合作讨论,教室里热闹非凡,很快便纷纷举手) [点评:活动往往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一经设置,即能充分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师:哦,真快,请大家说说这些景物到底暗指社会上什么势力或力量? 生:海燕是革命者。 师:何以见得? 生:你看他一直在奔走呼号:“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是呼唤革命尽快到来。 师:对,那他应该就是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是胜利的预言家了。(在黑板上“海燕”简笔画下板书)海鸥呢?他也在飞呀,叫呀!他也是革命者吗? 生:它虽然在飞,但只是在“飞舞”,而且“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可见不是真革命行为。 师:对。那它们就是“假革命分子”啰,这种鸟,不,这种人在革命到来时估计有什么表现? 生:可能开始也很积极,投机钻营,但一到紧要关头便会暴露出本来面目,当逃兵,当叛徒……(生笑) 师:说得好。大家一定看过不少这方面的影视,完全能作些联想。那么海鸭和企鹅呢? 生:他们根本不喜欢革命,甚至害怕革命,躲避革命风暴。 师:为什么? 生:大概过惯了那种安乐的生活,害怕革命到来使它失去安乐窝。 师:课文中哪些词语体现这一点呢? 生:“胆怯”“躲藏”“呻吟”。 师:说得好,大家能不能象刚才那样联想一下一些影视作品,看看他们象社会上什么人的形象。 生:身体肥胖,穿着黑皮大衣,戴着眼镜,正象地主老财形象(生齐笑)。 师:那么乌云呢?狂风呢?闪电、雷声呢? 生:乌云肯定是沙皇反动势力。至于闪电、雷声、狂风大概是他们的帮凶。 师:应该是镇压手段,大家看闪电象什么? 生:象剑——是镇压人民的反革命之剑。 师:对。文后也有这样的句子:“大海抓住闪电的剑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看来这些镇压手段在人民面前最终也不灵了。哦,“大海”指什么也该明白了吧! 生(齐):人民群众力量! 师:很正确。那么“波浪”自然是指革命达到高潮时的人民群众的力量了……大家刚才把这些谜语全猜对了。实际上这里面正是运用了一种文学表现手法,那就是—— 生(齐):象征! 师:对。大家再合作探究一下,从刚才的猜谜语活动中大家能发现“象征”是什么回事,又具有什么特点吗? (生热烈讨论后,教师请小组的代表回答并明确。) [点评:对抽象的概念理解不用直接、机械的讲解,而让学生在充满趣味的探究活动中水到渠成的理解。过程大于结果,这才是真正的探究性学习] 师:象征是一种文学表现手法,它往往着眼全篇用具体事物表现抽象的意义,与比喻是有区别的。那么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第五个活动:当翻译! 生(惊异):“当翻译”? 师:对,当翻译。不过既不是把中文译成俄文,也不是把俄文译成中文,而是把本文的文学语言译成直白的语言。这样更好地理解课文含义和象征手法。 生:(恍然大悟)是这样啊……真新鲜! 师:大家是不是觉得有些难? 生:有点。 师:那好,还是老师先作示范,开个头:“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要译成:“在大革命风暴来临之前,人民群众还没有觉醒,反动势力喧嚣一时。革命先驱在顽强自信的奔走呼号,宣传革命……”好,大家接上来! 生1:我翻译这一句:“海鸭也在呻吟着,他们这些海鸭呀。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他们吓坏了”。意思是:“一些假革命者在唉声叹气,他们这些人,享受不了革命斗争生活的欢乐,敌人的淫威早把他们吓坏了。”(掌声) 生2:“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应译成:“沙皇反动统治越来越黑暗,对人民群众的镇压越来越残酷,但人民群众没有被吓倒,而是积极、乐观、勇敢地同反动派展开斗争……”(掌声) 师:你的悟性真高!这样高难度的句子也能译出来!那么“下面雷声轰响……摔成尘雾和碎末”又如何翻译呢? 生3:这反映了斗争的艰巨性和残酷性——人民群众暂时被敌人镇压了,革命暂时陷入低潮。 师:那么海燕——革命先驱者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就害怕了、退缩了呢? 生:不,他一样勇敢、乐观、顽强。你看,“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这说明,反动派只能喧嚣一时,而不能阻挡美好的社会理想的实现。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是无法战胜的,对此革命先驱者充满自信。 师:你能否在课文里找几句话“翻译”一下作为证明吗? 生:能。“大海抓住闪电的剑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象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黑就消失了。”就证明“人民群众的力量一旦觉醒,革命高潮就会来临,就能最终战胜反革命的势力。” 师:好!很准确。那让我们一起来译最后一句—— 生(齐):让革命的风暴来得更猛烈些吧! [点评:“当翻译”的活动极富创意,把复杂的枯燥的理解课文深刻含义的行为变成了一个充满趣味的活动,使学生在趣味无穷中不知不觉完成了探究过程。] 五、拓展迁移,体验升华。 师:斗转星移,逝者如水。转瞬间,一百多年过去了,俄国革命的风暴早已降临,又早已过去。而今,俄国的现状与百年前相比早已面目全非,就连政权名称也经历了“(沙皇)俄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独联体(含俄罗斯)”的变化,真是风云变幻,世事沧桑!但是,高尔基笔下的海燕形象仍有不朽的生命力。我们也应该与时俱进,让海燕积极、勇敢、顽强、乐观的精神在我们和平时代发挥作用,我们尤其应勇敢地迎接生活中的暴风雨。下面,请大家以“暴风雨”为话题,来讲讲自己的故事,谈谈自己在生活中曾经遭遇过哪些暴风雨,又是如何面对,并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迪的。 (生分组热烈讨论、交流,师点1人示范,并作点拨,课堂气氛达到高潮,这时铃声响了。) 六、学法总结,布置作业。 师:大家回顾这节课,是采用了什么方法完成学习的?兴趣如何?收获如何? 生:活动——收获很大! 师:对,学中玩趣味无穷,玩中学收获多多!(板书)这节课到此结束,今天的作业是: (一)以小组为单位进一步合作探究,“翻译”全文。 (二)以“暴风雨”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作文。 [点评:教学应体现“与时俱进”精神,应充满现代意识,要使所学一切均能为我所用,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有所升华。作业的布置是对这节课探究成果的积极巩固。在课堂上已经过了充分探究,完成起来应该十分轻松,这就是新课程下课堂教学变革带来的效果]。 [教 后 反 思] 这是在武穴市首届校本教研开放周中荣获特等奖的一节公开课,上完后,有一位老教师发自内心激动地对我说:“这篇课文我从读书到现在教书,不知道学过、讲过多少遍,可唯独没有想到还有这样的教法,还能上得这么好……” 老教师的话不乏溢美之辞,不过我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的确下了一番功夫。我努力贯彻新课程理念,贯穿创新精神,突出个性化,在每个环节安排和细节处理上都作了精心设计,因而取得了成功,总结起来有三条—— 其一,以活动为载体推进探究过程,这是本课最主要的设计宗旨。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爱玩是少年的天性,这“天职”与“天性”是一对矛盾。但如果能把两者巧妙的结合起来,既完成学习任务,又激发学生兴趣,岂不两全其美?给学生一个球场,学生自然知道去尽情踢球;给学生一个舞台,学生自然知道去尽情表演。基于这一认识,本课一连串的设计了七大活动。即:格调高雅的“书法比赛”,独具一格的“朗诵训练”,别出心裁的“画插图”,引人入胜的“猜谜语”,极富创意的“当翻译”,还有贴近生活的“口头作文”……这些活动将听、说、读、写融为一体,把学生的探究热情充分调动起来,把学生的探究潜力充分挖掘出来。这些活动,环环相扣,不断深入,使理解课文深刻含义,理解象征手法及其运用这样复杂枯燥的教学任务变得简单而又充满了趣味,于是在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探究任务,这不能不说是课改精神的胜利。 其二,多学科渗透带来教学内容的无比丰富性。 在本课教学中,我动用了大量生活积累、知识积累和艺术积累,书法、美术、表演、文学、政治、历史、生物各学科的知识交汇在一起,拓展了课堂空间,加强了教学辐射,组成了一个精彩纷呈的万花筒世界。这也是体现教学设计个性化、创造性的一个成功尝试。 其三,课堂评价以激励为主。 在整个教学流程中,教者牢牢把握住一点:自己只是一个平等的对话者,热心的促进者,机智的引导者。因而处处循循善诱,凡对学生稍有创意之探究即予以热情鼓励,课堂上掌声不绝于耳。更可贵的是教师能将自己当作学生中一员,处处为学生着想,经常与学生同读、同练、同议;在学生可能遭遇困难之处,充分预测后率先示范而不包办代替……这都是新课程背景下一个新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行为。 总之,课堂教学的成功,缘于对每一个环节的精心设计和每一个细节的精雕细刻。本课最成功之处在于以精心设计的活动为载体来完成探究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主导方向,但接受性学习仍有较大市场,由探究性学习取代接受性学习仍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活动为载体来促进探究可以算是一种成功的尝试。 4、散文诗二首 教学目标 1. 对散文诗的特点有所了解 2. 增强对诗歌的感受力 教学重点 1.《叶笛》的写作技巧 2.《花的世界》中选取的花的不同的象征意义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今天我们将接触一个新的文学体裁——散文诗。散文诗起源于俄国,流传到我国已经90多年的历史了。是兼有抒情散文和抒情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是“混血儿”,它的形式是散文,灵魂是诗。散文诗没有模式,它本身是解放出来了的一种文体 茅盾先生曾用一句话概括了散文诗的特征:“散文形的诗” 介绍散文诗 散文诗: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茅盾的话呢,首先我们要明确诗和散文诗;抒情散文和散文诗的区别。当然只能大体地加以区别,绝对的区别标准是难以规定的。 a. 诗与散文诗 我们在此引用一下那家伦的观点,他以为散文诗是从诗或散文领域中分离出来,是近代文学向更精细的文学体裁发展的一种趋向,这一说法,值得注目。的确,在近代文学中,如报告文学、杂文都是从散文领域内分离出来而成为独立的文体的 1. 散文诗与一般新诗的区别在于: 散文诗不像一般新诗那样有严谨的格律,它不分行,不押韵 2. 可是既然是“诗”,散文诗必须具备诗的最主要的基质:感情,必须强烈;想象,必须丰富;意境,必须和谐。 b. 抒情散文与散文诗 1. 散文诗篇幅短小,有一定字数限制,抒情散文可稍长些; 2. 散文诗要求有浓郁的诗的意境,而抒情散文虽然也以此为创作的追求目标,但由于篇幅稍长,意境总不那么凝聚 3. 散文诗中要隐含寓言和哲理,又必须通过形象来表现 总结 也都是由于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为了扬弃诗或散文中的某些“拖累”(所谓扬弃,就是有选择地保留.舍弃并进行某种转化和提高)如诗的押韵、讲平仄之过于硬僵的约束,如散文行文之过于分散、拖沓以至没有节制等,为了吸取二者的优点,如诗的浓缩、内在的节奏感和散文的舒展自如、自由活泼等,而试着以一种新的文体来表情达意。 诗歌讲押韵,甚至讲每节的行数,乃至每行有整齐的字数,在某种情况下,格律如果运用得当,可以使诗歌生色增辉;甚至如果脱离了一定的格律,诗不成其为诗。但在另外的情况下,格律的确成为一种“拖累”,而散文诗恰恰可以冲破这种“拖累”而自成格局。从某些散文中,也不难发现某些“拖累”,譬如行文拖沓,内容过于繁杂,节奏过于迟缓等,散文诗又可以改正这些“缺憾”而同时吸取散文的另外某些美学特点,自成格局。 散文诗语言的内在张力,是一章作品中最大的特色。一句话一个小片段便能将思想的厚度升华到另一个高度。散文诗章里一个标点一个词的运用,都会影响到整章散文诗的表达效果,所以娴熟的语言应用不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 进入课文 齐读诗歌:对于散文诗要有更直观的了解,就必须进入具体的文本阅读,现在就请同学们朗读一下散文诗的第一首《叶笛》 作者介绍: 原名郭嘉桂,回族,祖籍福建莆田,1919年出生。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献给了散文、散文诗和儿童文学的创作事业,迄今已结集出版作品50多部。他早期的作品质朴清新、饶有天趣,贮满诗情画意,是风景画家、风俗画家与抒情诗人才能的神奇统一。其《叶笛集》于1959年初出版后,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冰心著文称“又发现了一个诗人的喜悦。”新时期以来,他的作品追求自然、本色、纯朴,具有更广阔的历史感和更深沉的哲理意蕴,体现了大家之风范。 诗人何为?这是海德格尔提出的问题。我们本土的诗人有史以来缘于愤怒,当然也有一大批言志、载道的诗人。好诗大多出于前者,后者大多做的是添砖加瓦的事情,偶有好句,也属精神残废。直到现代诗人的出现,才似乎真正地跟个体心灵有关。30年代活跃于上海文坛的施蛰存、穆时英、刘呐鸥,经常在《现代》杂志上发表作品,还有戴望舒等等。这是郭风艺术上的幸运,这是我们诗歌史上一个非常短暂的个体心灵自由书写的黄金时节,郭风有幸地在他们那受到了影响。以至郭风甚至可以在“1942年1943年,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艰难的年份,抗日战争进入到最后阶段,日本侵略者更为猖狂,在中华大地,在东南亚,在太平洋……而郭风,却在礼赞他的村庄、礼赞那儿的劳作与暮归”,对此有论者认为“郭风这一时期脱离了斗争生活……”,但有人回答:苦难中的郭风,实际上是通过如许的描写,寄托了一种很强烈的对和平的渴望,对失却了的家园,对被践踏的村庄的遥想和怀念。 有人说这是郭风的懦弱,诗人本身就应是弱的天才,因为“诗歌并不教给人们任何关于现实的东西,只有科学的陈述才有经验上的可证实的意义,而诗歌是不可证实的——每一首诗,每一件文学作品,都有一个自己营造出来的‘世界’,对于现实来说,这只是一个可能的世界。 解读文本 诗人在《叶笛》中营造的是怎样一个世界呢?首先我们要关注的是技巧 1. 最明显的就是“重复” “吹出了……吹出了……”,从修辞角度说这是运用了排比。但这不仅仅是修辞学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诗学的问题。这里的排比句式增强了循环往复的节奏感。叶笛没有技巧只能发出一些单调的或者刺耳的声响,可到了郭风的笔下就变得不同凡响了,他不仅吹出了节奏吹出了旋律,而且更吹出了故乡的景象,乃至吹出了故乡的豪迈…… 2. 接下来我们关注象征。 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和技巧,中外各种文学作品多采用。所谓象征,即借助某种具体形象以体现某种抽象思维以及情感。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隐喻对所爱者之思念和离情。如李贺的“可怜日暮嫣红落,嫁与东风不用媒”(《南园》十三首之一)隐喻女子容华易衰之意。这些都是采用象征的表现手法,我们并且可以从中发现诗人运用这种艺术手法的技巧之高超。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象征的艺术效果在于能够赋予被象征物以暗示,引导读者的想象和联想的作用,被概括的内容显得含蓄、深广。《叶笛》中多次出现了“对于太阳的赞歌”,“太阳似的升在空中的旗帜的歌”以及“太阳的光明”,便是想通过象征的手法,以“太阳”隐喻光明的社会、时势和人民的喜悦的心情。顺便说一句,多次出现有关“太阳”的文句,又旨在渲染一种光明的气氛,增强我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效果。这种渲染手法,当然也是一种技巧。 3. 看一下诗歌的最后一节。这里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通感。 我国古典诗词以及国外若干意象派、象征派诗歌中往往采用这种表现手法和技巧。这就是把五官的感觉视、听、味、触以及心理感觉(意感)互相沟通起来描绘。(如王维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就是把视觉(日光和青松)与触觉(冷)沟通起来,描绘一种清冷的景色。如杜甫的“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新安吏》)就是把视觉(所见青山)沟通听觉(泉水又转化为哭声)来烘托一种悲切的心境。)在《叶笛》中,就出现了那笛声里有青草、龙眼花的香味和太阳的光明的诗句。把叶笛给人的感觉通过嗅觉和视觉表现。青草的香味(惬意悠然,亲切轻松,乡土气味)和太阳给人的感觉是怎么样的?(积极的,明亮的,温暖的) 郭风常常感到《叶笛》这篇作品,还没有完全表达出自己对故乡、对故乡大自然和民俗中所蕴藏的特有的诗的现象和诗意的深刻性,没有准确地表达出自己对故乡的深刻的情感。其实他在诗歌中所营造的乡土世界是比较成功的,乡土的亲切与诗意皆产生于距离,远离故土的人才会产生亲切的怀恋。所以这个诗人创造的世界并不是现实的世界,是我们刚才说的可能的世界。 4. 下面,要谈的是《叶笛》中有关“结构”的技巧。 所谓结构,可否说是一种使作品成形的技巧?具体地说,就是组织和安排一篇作品的内容,合理取舍材料、合理布局,以构成一篇作品之和谐的艺术整体。以《叶笛》为例,它一共四节,一、三两节对称,二、四两节对称;每节采用若干排比的文句,句式大体匀称;但又按照思想感情的自然发展,排比句不求整齐,而追求与内在节奏相适应的排列。另外,各节又成为各自独立但又服从于全篇的小结构,各自追求自己的匀称和变化。如果允许“现身说法”,《叶笛》的结构似乎是从我国古典建筑得到某种启示,或者说,它是仿照我国古代宫殿前后照应,东西对称,基本整齐而又有一定错落的构造体系 总结 分析到这里,我们可以感受这是一首既有诗情又赋予技巧的散文诗,也具有当时的散文诗创作中难得的浓厚的泥土气息和牧歌风味。这是一首意境极光明灿烂的诗歌。表达出的对于大自然,对共产党,对国家对生活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也是真诚热烈。其中的乡土风情更是表达得幸福惬意。到此我们还只是拘泥于文本本身。但是我觉得有一个问题是比较有意思的。我想提出来供大家思考一下。也许大家都对这样的问题会忽略,这首诗歌的创作时间是什么时候?(1959) 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怎么样的时期? (50年代末60年代初是中国近百年历史上少见的大饥荒时期。)这样一提出来,也许有的同学会觉得这与诗歌中所营造的欣欣向荣的世界构成了一个奇怪而强烈的讽刺。确实有人认为这是带有附和时代共名的需要创作出来的。我们不在这里对此评论做评价。因为也有人这样认为,作者是要营造一个向往的理想世界是对于现实寄予很深刻的寄托和渴望。在那样一个思想单纯的年代,没有必要去怀疑作者的热情与热爱,他们都是极真实诚恳的。这样两种完全不同的说法,我们很难判断谁的更接近于作者的创作初衷。 我再次想提出这样的问题,只是想给大家一个概念,那就是一个作品的意义往往并不是局限于它的技巧,它的文字和文本本身。这样一首散文诗放在今天这样的时代,也许就无法让人津津乐道了。所以我们只有关注作品背后的东西,才能体味出更多的意味。 齐声朗读《花的世界》 作者介绍 1951年入伍,军队医校毕业,先任军医,后为编辑,继又调到军区政治部从事专业创作。1964年转业,到下关市文化馆工作。已提前退休,专门从事创作。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 转入课文 那家伦曾在《鲜花的灵语》中说“鲜花天然地体现出真、善、美的品性。即使是一片野地里的鲜花,也能让在与它的心灵与心灵的倾诉中,生发哲情诗韵。” “鲜花,天生地承链和传播着大地的美丽。如若大地缺少鲜花,大地将是枯荒的。如若世界缺少鲜花,世界将失去多少诗、爱和美好。那时,连阳光、空气和水都失去许多意义了。”不难感觉到诗人对花是有着极深的情感和喜爱的, 诗人还说过"鲜花天生的各不相同的象征意义,使它自然地在不同境地都合韵于人文世界。它承袭着信息,又传导着信息。它的象征意义,从花萼的形象便定位了,它像一只精致造型的杯子,它收集着天地和人间的信息。天以阳光、空气、雨露与它交流,地由根茎叶向它传导,人以欣赏与它传导。鲜花像人一样,在赞美中才更美,即使这种赞美存于心臆,仅以目光深情注视———注视是相互的。因此,倾心赏花的人很美。"我们已经从阅读中初步感受了作者的赞美,<花的世界>又是通过怎样的象征意义传达花朵中所承载的信息和赞美的呢?这首诗歌采用了标序码分章的结构形式.每一章都选取了不同的侧面,表达了不同的象征意义. 选取侧面 象征意义 花的生命过程 无私奉献的可贵品格 (生,死,眠,立,孕成) 花的四季(秋) 高格调的人格追求和奉献精神 (花朵选择在人间美丽的收获季节绽开,不争春不哗众,显得情深意挚,平实成熟) 大雨中受洗礼的花 百折不挠,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以大自然雨,风,雷,晨光,艳阳为背景,勾画花朵旺盛的生命力) 花的颜色(红) 对生命的独特理解和礼赞 (红色-赤诚,热情) 山野小路上的小花 平凡,无私,真诚的品格 (“以不在人前炫耀”但有”无私地”用那真诚的心灵向世界倾吐一缕缕的芳香,因而使”人间变得更加美好……”这一章的第二段是点睛之笔,既是对无私精神的赞美,又是对世界充满爱心的美好希冀. 总结 <花的世界>是一首谴词有平易有不失华美的散文诗,使人在满目异彩中体会到诗人热爱生命的情怀.运用象征联想将”花的世界”同”人的世界”建立联系,进行褒扬沟通.就象诗人在<鲜花的灵语>中所说的是”合韵于人文世界”了.作者运用了许多人格化的动词,形容词刻画 ,使之动感强烈.同时,读者的视觉联想,心理体验,情感共鸣一齐丰富跃动起来.另外,为了加强动感,运用了夸张的拟声词”丁冬……”,制造了如同电影的”慢镜头”的视听效果.花朵勃发的生命活力以及顽强的生长情态体现淋漓,意境也是很优美的. 结语 今天这堂课,我们只是很简单得对散文诗做了一下介绍.如果这45分钟能多少给大家一点鉴赏散文诗方面的启发的话,我觉得就足够了.诗歌的创作和欣赏都是很主观的.所以大家完全从诗歌中体味出自己独有的意味来.这也是文学最有意思的地方.当你们愤怒,伤心,喜悦等等,很强烈的情绪的时候,说不定自己也能用文字宣泄出来.传递给更多的人,或者只是了以自慰.那应当是件极畅快的事情,希望有一天我有幸可以读到你们很内心很真实的作品.这是最最难得的. 5、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设计思路:(以朗读为线索)学生参与;引导思考方向;补充观点材料;总结归纳。 知识技能:读准字音,理解文言意思及作者蕴涵的感情。 思想意义:体会李白对自然、对亲情、对生活的态度及其挥洒的才气,体会他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从中学会如何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结合已有知识理解生命的真正意义——生命在于内涵而不是长短,要懂得珍惜生命,让生命绽放光彩。 步骤: 一、 导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凡是中国人都会受这句名言影响,李白也不例外,那这句箴言会对他有哪些影响呢? 生命是奇妙的,在浩瀚的宇宙间,也许只有我们的星球开出了生命的花朵,可是,在这个幸运的星球上,人们都忙着利益的交换,身份的较量,财产的争夺。人们忙忙碌碌,可曾想过,什么是生命的意义?! 我们应该怎么做?我想,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能够找到答案。 一、 范读(或听录音),然后叫一个学生读,其他同学一起纠正。 总结:重要字音:琼筵(yán) 羽觞(shāng) 秉(bǐng)假(jiă) 数(shù) 二、 齐读,然后,让学生说出理解不透彻的字词;用自己的语言说一段话:课文阐述了什么?然后把课文分为两部分,请两位同学解决,其他同学一起纠正。 总结:古今异义:大块假我以文章 (大块:古义,大自然。今义:大的块头 文章:古义,错杂的色彩。今义: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群季俊秀 (古义,弟弟。今义,季节)…… 三、 问题探究(要点:合作,联想、联系诗句、名言) 思路:看现象——发现特点——联想别人怎么看——阐述我怎么看 提示: (先让学生提问,同学自主学习,互相探讨问题) 假如还有时间,我们可以再探讨下面的问题: 1本文的文体?根据?(记叙文要素) 2作者的感情? (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732年,漫游天下) 3对待光阴的态度?我们应该怎么看?(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例如:人生短暂,积极面对,古今中外的例子,诗句名言——“少壮”“对酒”“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兮复何兮,共此灯烛光!”“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 4关于明月? (月是李白的招牌,有哪些诗句能契合李白的风格,“明月几时有”) 5关于酒? (李白的观点以及你的观点,“酒中仙”,假设李白渴醉了之后骑马有什么后果,联想今天:豪放要注意场合) 总结:这次筵席是一场文人墨客的盛会,作者成功地展示了一次高雅的精神盛宴! 李白告诉我们,切莫因为浮生若梦就消极享乐。如果任由生命之花过早凋谢,只哀叹人生苦短而不行动,那样只会让生命白白地消磨。 人生是宝贵的也是短暂的,仿佛昙花一现。 然而,如果我们的人生能够像昙花般的玉洁、清香,充满活力与豪情,我们又何须惋惜她的短暂呢? 四、 资料补充: 1关于典故: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庄子梦蝶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谢惠连(397或407~433年),南朝宋文学家,他10岁能作文,深得谢灵运的赏识;谢灵运(385--433) 与陶渊明差不多同时代,是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人。 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石崇(249年~300年),西晋时期一代富豪,豪富甲天下,生活极端奢侈,建金谷园。 2关于李白那复杂的思想:庄子:逍遥自在,热爱自然山水(天子呼来不上船);儒家:建立功业,为天下苍生做贡献(仰天大笑出门去);侠客:急人之困,结交天下杰出之士。(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一、 作业:熟读课文,然后能流畅背诵。 6、最后一次演讲 学习目的 一、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 二、领会本文表达鲜明观点的特色。 三、体味口语的特点和本文感情色彩强烈的语言。 学习设想 一、本文是一篇讲演词,可采取课前预习,课堂朗读,讨论,课后练习,掌握本文的思想内容和文体特点。 二、指导学生有表情朗读,要让学生体会本文口语的特点和语言的感情色彩。 三、本文的教学重点是领会闻一多先生对敌人必然灭亡、人民必定胜利的论述。 四、本文的教学难点是口语的特点和人称的变换对表达讲演者思想感情的作用。 学习时数 二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重点 解题;教师范读;课堂讨论。 学习内容与步骤 一、1、闻一多先生是什么人?他的这篇讲演是在什么情况下作的?为什么说是“最后一次讲演”?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上的题注,回答。 2、本文的体裁以及特点? 这是一篇用满腔爱国热忱谱成用鲜血写就的文字,是一篇感情色彩鲜明的讲演词,属议论文体裁。 讲演词,也叫演讲词、演说词,它常在各种大型的群众集会或较为隆重的场合使用,而且讲话人所讲的都是些较为重大的问题或是讲话人就某个专门问题进行的论述。讲演词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它可以把讲演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二、教师范读。 提示:注意体味讲演的气势与感情,画出表达强烈感情的语句。 三、整体感知: 方法: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讨论。 1.闻一多先生在讲演中一再痛斥敌人卑劣无耻,同学们说说它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与敌人卑劣无耻恰成对比的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的光荣表现在什么地方? 3.作者是怎样揭露反动派的虚弱本质,指出反革命的末日来临的? 揭露——虚弱本质:自己在恐怖、慌、害怕 指出——末日来临:完了、快完了 4.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从文章中找答案。 明确:第一,他们这样疯狂地制造恐怖,这是他们自己在慌,在害怕,自己在制造恐怖;第二,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第三,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是不被人民毁灭的。 5.闻一多先生对进步青年提出了什么样的号召? 6.文末表达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斗争决心? 表达——自己的决心:义无反顾,随时准备献身。 7.闻一多先生的遗愿,上一代青年人完成了,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同学们,我们新中国青年一代的任务又是什么呢?怎样才能对得起革命先烈呢? 明确:我们新中国的青年一代肩负着刻苦学习,掌握本领开拓未来,建设四化的历史重任。我们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警惕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立志成才,献身四化,这样才能无愧于为共和国的诞生而英勇斗争、光荣献身的无数革命先烈。 四、预习心得:(归纳小结):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基本了解,现在请大家对照板书,归纳本文的中心。(指名归纳,教师小结,完善板书) 明确:本文围绕李公朴被害事件,揭露反动派的无耻暴行和虚弱的本质,赞颂烈士的斗争和牺牲精神,号召人民与敌人斗争到底。 五、布置作业: 完成“理解·分析”一。 第二课时 学习要点 研讨本文的写作特色;朗读练习。 学习内容与步骤 研讨写作特色: 上一堂课,我们侧重领会了本文的思想内容,通过朗读课文,大家一定深有体会,请同学们说说这篇讲演词有什么特色? 讨论提示:感情强烈,爱憎分明,富有战斗力和感染力。 这样的特色是怎样形成的呢? 讨论提示: 1.对进步力量和对反动派讲的话,语气和措词的感情色彩截然不同。 2.在讲演中,作者使用了较多的感汉句、设问句和反问句,有助于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 找出几个感叹句并改为陈述句。比较表达效果。 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改成陈述句。 找出几个设问句。 3.在讲演中人称不断变换,对表达讲演者的思想感情起了有力的配合作用。 三、朗读课文(先让学生练习,后指名读) 请着重读本文第1、2段,体会一下它跟一般文章的语言有什么不同? 明确:口语又叫口头语,是大多数人日常交际时口头使用的语言,它的特点是词汇大众化,句式简短,少用关联词语。 四、布置作业: 针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武力征服中国失败后,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中国第三代、第四代人身上的妄想,以“我们这一代人的回答”为题,写一篇演讲稿。 达标检测案(满分30分) 1.指出下列词语的感情色彩:(6分) 光明正大( ) 偷偷摸摸( ) 悲愤痛恨( ) 挑拨离间( ) 制造恐怖( ) 卑鄙无耻( ) 2.指出下列句子是什么句式,分析其表达效果。(8分) (1) 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 句式: 表达效果: (2)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呀! 句式: 表达效果: (3) 你们完了,快完了! 句式: 表达效果: (4) 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 句式: 表达效果: 3 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方法:(4分) (1)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 (2)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吗?( ) (3)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 ) (4)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 ) 4、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12分)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A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 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B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你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热烈的鼓掌) (1)文中“你们”指的是 ,“我们”指的是 。不断变化人称,表达了什么感情?(4分) (2)“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的含义是什么?(3分) (3)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问句?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4)“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将此句改为陈述句,并说明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3分) 【测试答案与提示】 1. 褒义,贬义,中性,贬义,贬义,贬义 2.(1) 反问句 当面责问特务,强烈谴责了反动派的残暴。 (2) 祈使句 当面命令特务,揭露了反动派虚弱的本质,表现了自己大无畏的精神。 (3) 感叹句 揭露了敌人的虚弱的本质,表达了对敌人的蔑视。 (4) 反问句 揭露了反动派的凶残与愚蠢。 3、(1)对比(2)反问(3)比喻(4)反复 4、(1)国民党反动派及帮凶 演讲者和广大人民 揭露敌人的罪行和虚弱本质,用“你们”表达出愤怒和蔑视的感情;歌颂人民的力量,用“我们”表示演讲者与群众的亲密无间的战斗感情。 (2)说明一个爱国人士被杀害,会有更多的人站起来斗争,表达对反动派杀害爱国人士的蔑视。 (3)A.设问句,B。反问句。爱憎分明,充满激情,富于号召力和感染力。设问句能够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使听众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反问句用来揭露敌人卑劣无耻的行径,表达的语气更坚决、态度更鲜明、批判更有力量。 (4)希特勒,墨索里尼,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 改为陈述句后语气不如反问句语气坚决。 7、我有一个梦想 教学目标 1、了解演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2、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揣縻重要词句,结合文体特点与语境辨析、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提高理解能力。 4、体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结合语境,联系时代背景,揣摩重点语段和词语的深层含义及强烈的感情色彩。 2、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深层理解本文演讲后产生的意义及其影响。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及背景简介;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精读课文,分析1——6、17——25节。 [教学步骤] 一、导入 40年前的8月28日,即1963年8月28日,在美国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这天,美国25万人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集会,浩浩荡荡地从华盛顿纪念碑出发,分两路游行到林肯纪念堂。在林肯纪念堂前,一位30多岁的黑人汉子被众多黑人簇拥着,站在高高的石阶上演讲,这次演讲就是举世闻名的《我有一个梦想》。这个黑人就是著名的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这篇演说词立即举世闻名。他讲话没有讲话稿,他把自已对前途的看法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告诉了云集的听众,这就是“我有一个梦想”。 二、作者与背景介绍 1、 马丁·路德·金(1929~1968), 美国黑人律师,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被誉为“黑人之音”。1929年,马丁·路德·金诞生于美国东南部的佐治亚洲的亚特兰大市。他是一位基督教牧师的儿子。小时候他喜欢打篮球网球,踢足球。他把大量时间用来读书。他喜欢广交朋友,而不喜欢任何形式的打斗。15岁时他获得入学成绩优秀奖而进入壮方某州的一所大学深造。黑人在那里享有平等的权利,可以像他们所希望的那样自由地生活、学习和工作。1948年他大学毕业,担任教会的牧师。当时在南部各州.黑人还没有受到平等的公民待遇,虽然美国在1865年学结束了奴隶制, 然而南部各州.通过了它们自已的法律,继续把白人和黑人分开。法律禁止黑人和白人通婚,在商店、饭店、医院、公共汽车和火车里都有为黑人设置的隔离区。黑人儿童在单独为黑人开设的学校上学,花在黑人儿童身上的教育经费只及白人儿童的四分之一。南部各州的黑人没有选举权,如果他们想要参加选举,就得通过一项阅读测验。1948年到1951年间,马丁·路德·金在美国东海岸的费城继续深造。他毕业生相信,如果人们得不到民权,那么要求社会变革则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深受圣雄甘地不抵抗,非暴力运动的影响,他认为,可以通过和平革命达到社会变革的目的,而不通过战争和杀戮,他政治主张的核心是非暴力抵抗主义。在他的一生中,他迫使政府解放美国黑人,给他们平等的权利。他主张以怨报德,以爱报恨。美国第一夫人劳拉称金“毕生致力于和平和改革事业”。她说:“我们难以想象没有金的美国历史,他代表真理,他遵照上帝的旨意让美国变得更公平。” 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他将全部奖金(54,600美元)献给了自由运动。1964年通过了新的民权法案,规定凡是接受美国政府资助的组织都必须平等地对待黑人。1965年一项新的选举权法案成这法律.从那以后,所有黑人都享有选举.权。 由于马丁·路德·金从事黑人解放运动的工作,所以树敌众多,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有一次一枚炸弹爆炸毁了他的房屋。1968年4月18日—一个永远值得被所有人记住的日子,马丁·路德·金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城被种族主义者刺杀身亡.。 2、背景简介 1955年12月1日,一位名叫罗莎·帕克斯的黑人妇女在阿拉伯乘坐公共汽车,坐到“白人专坐”的区域内。她拒绝挪动座位,而被警察带走。于是成立了一个组织,要求公共汽车公司改变这种不公正的做法,马丁·路德·金被推荐为这个组织的领头人。他们在市内散发了好多传单,传单说:“你去上班时,请乘公租车去,或搭别人的车去,或步行。”整整一年里,黑人拒绝乘坐市内公共汽车。马丁·路德·金号召黑人不要步行,而要继续斗争。他的房子被子人毁坏了,有段时间他的生命也受到威胁,最后该州首府律师说,公共汽车公司无权在车上把黑人和白人公开。 1963年,马丁·路德·金晋见了肯尼迪总统,要求通过新的民权法,给黑人以平等的权利。然后他又在阿拉巴马州的伯明翰领导了一场新的革命。此地黑人的住房情况很糟,黑人参加工作的机会极少,而且只有25%的黑人有选举权。马丁·路德·金被子关进了监狱。他说:“我们已经为我们的权利等了三十年!”斗争在继续,一周后所有的监狱都有关满了人。黑人的革命赢得了全国的支持,最后,公共场所都有对黑人开放,所有被关押的参加游行的黑人都被释放了。 1963年8月28日,华盛顿特区组织了一次二十五万人的集会,要求种族平等。马丁`路德金向成千上万的黑人发表了一篇演说,这就是“我有一个梦想”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四、师生共同研读课文(17—25节) 1、题目是《我有一个梦想》,那么,如果是你,你将从哪些角度来写梦想? (梦想的内容、怎样实现梦想?为什么要实现梦想?) 2、我们现在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段落,看看有哪些段落是和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和的。 (要求:默读全文,给每一段标上序号,然后勾画出含有“梦想”字样的句子?齐读一遍。教师范读,再请学生自读。) 3、请根据这些句子,再结合文章背景,作者的梦想究竟是什么?先具体表述,再限字表述(15字内回答) (美国真正实现人人平等) 小结: 这六个句子不但极具气势、形式整齐。而且,内在逻辑严密。无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团体还是个人,只有在政治上确立了自己地位,才能拥有讨论正义和自由的权利,只有在偌大的社会中推行正义和自由的思想,才能从思想上消除歧视思想,只有消除了歧视,才能真正出现黑人和白人和睦共处的局面。 4、现在,请大家用排比句的形式来评论这六个排比句(提示:可以从表达效果、内容、技巧等方面进行评价) 参考: 这六个排比,如长虹贯日,瑰丽绚烂(文采);如阳光普照,正大光明;如飞瀑直下,一气呵成(表达酣畅淋漓);如铁链相接,环环相扣(逻辑严密) 5、引申:早在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也有一个可以和马丁媲美的人物——墨子,在战国时代,他就提出了兼爱非攻思想,希望天下人人平等。 五、师生共同研读课文(1—6节) 过渡:第18-25段为什么用排比句?(强化感情。)作者感情为什么如此强烈?(因为黑人生活是何等的悲惨。)你从那一段知道这一点的?(第2段。)一生读。(抓出短语“骇人听闻”) 1、黑人处在怎样的处境?请提取文中的词语进行概括。(理解黑人悲惨处境) 2、比较阅读,删掉“一百年后的今天”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一部分生读:“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仍然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诸于众。” 另一部分生读原文。 分析:去掉后面三个“一百年后的今天”,主要内容不变,但语气显然不如原文更有气势。作者为什么强调一百年后的今天?说明黑人遭受压榨的时间之长,增强了文字的感染力。 让学生体会排比句式的作用:1、语言有气势。2、感情充沛。3、(结合演讲词这种文体)会使听众受到鼓舞。 3、概括为什么要实现梦想的原因和目的。(60字内) (黑人仍然生活在受歧视和贫困的环境中,美国没有实现百年前自由的诺言,今天讨回权利已是迫不及待的事,如若不能实现,美国将出现叛乱。) 3、 解决课后练习三(1)(2) 4、 朗读指导: : 第2自然段是作者揭示黑人的现今生活的,同时又是演讲的开始,因此读时既要充满激情,又要沉痛有力。第三自然段在读时整体语调可略和缓一点,第5段作者的情感再次抬升。 5、 资料: 林肯:美国总统(1861~~1865).共和党人,曾任律师,1848~1849年当选为众议员。主张维护联邦统一,逐步废除奴隶制度,当选总统后,南方各州相继宣布脱离联邦,内战爆发。战争的初期,曾谒力设法与南方诸州妥协,遭拒绝;在群众运动高涨和军事失利的情况下,1862年开始采取革命措施,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使战争成为群众性的革命斗争,保证了战争的胜利。内战结束时,即被南方奴隶主指使的暴徒刺杀。 《解放黑奴宣言》,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总统于1862年9月22日颁布的宣言,它规定自1863年1月1日起,南方叛乱各州的黑人奴隶成为自由人,但没有明确废除奴隶制,也没有规定给黑人以土地。宣言当时受到国内外人民群众的支持,并使战争形势转向有利于北方。1856年的宪法修正案的第十三条例废除了奴隶制,但战争后的黑人依然受到歧视。 六、课堂总结: 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悲愤而热烈的情感。 七、作业:《词语手册》、读课文 。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 在文段和语境中揣摩重点词语与修辞方法的运用,体会文中奔涌的激情。 2、 理清思路,掌握演讲词特点。 [教学步骤] 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 二、研读课文(7—16)节 1、学生朗读 2、怎样实现梦想?(40字内) 斗争的方式:采用非暴力手段。 斗争的手段:团结白人、长期坚持以彻底达到目的。 斗争的态度:坚决、毫不退缩、彻底。(决心) 3、 体会排比句作用。(结合课后练习二) 4、 课后练习一(2)分析:非暴力抵抗主义 5、 引申:墨子曾经说过:使天下人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爱得万民-------爱人者必见爱,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6、第26—32节写了什么?(读后讨论明确:实现梦想的信念) 7、课后练习三(3) 三、分析课文思路 对比以前的议论文,这篇文章在结构上的特别之处就在于没有按提出观点--为什么--怎么办,的顺序,非常新颖。逻辑上环环相扣,非常严密,别致。梦想放在后边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引人思索让人振奋,影响深刻。 (提示:要分析文章的层次主要是抓议论和评论性的句子要让文章写得层次分明,需要注意逻辑关系。) 参考: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 )回顾。肯定《解放黑奴宣言》的重大意义。 第二部分(2—16)揭示黑人生活的现状,抨击美国社会黑暗的一面,提出自已正当的要求。 第三部分(17到结尾),展望前途,前途是光明的,胜利一定能够到来。 补充:第二部分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揭露事实”“讽刺许诺”“提出要求”“提醒当局”“讲究策略”“表明决心”。 四、总结归纳演讲词的特点 同学们,演讲词这种文体,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除了在初中学过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和上一篇课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外,想必大家也一定在报刊杂志上看到过一些别的演讲词.现在,我们对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已经在了更深的理解。那么,请同学们来做一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尝试:总结与归纳一般演讲词的基本特点和实质。 1. 学生思考,自由发言. 2. 明确;通过我们对演讲词的横向比较,回顾.体悟,我们可以这样说,演讲词为了增强语势,提高感召力,使感情更加充沛,它有“三多”,即多用整句,多用短句,多用修辞,用整句.如本文中“现在是…..时候”构成排比,气势强大,情感扑面而来。多用短句,呼唤语等,富于感召力,极具煽情性。多用比喻。排比。反问,增加感染力。如本文中“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要物质充裕的海洋中的一个穷困的孤岛上”“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匿迹。压迫成风,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由此可见,演讲词是颇讲究艺术性的。 除了语言方面的特点,在内容方面的特点,我们已了然于胸,那就是针对性。逻辑性。思想性。演讲需要真情,演讲无需作秀。谁顺应时代,谁代表大从的心声,谁就是讲坛上的主宰者。危急关头,想民所想,讲民所不敢讲,乃是演讲的第一要义,是演讲的生命之源。舍此则为缘木求鱼。悟到这一点很重要,愿同学们多想一想,多悟一悟。 五、拓展训练: 出示四画面。水污染、空气污染、垃圾成山、沙尘暴。让学生也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当堂训练写一段排比句,表明自己对治理环境恶化的渴望。 参考: 我有一个梦想,让所有的沙漠都变成绿洲,再也没有铺天盖地的沙尘暴,遮挡我们的双眼; 我有一个梦想,每一条河流都清澈见底,不再泛起肮脏的白沫,让每一条鱼儿快乐的嬉戏; 我有一个梦想,每一片天空都碧蓝如洗,不再涂抹滚滚的浓烟,让每一只鸟儿自由的翱翔; 我有一个梦想,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不再有垃圾堆积成山,让每一个孩子在绿树下草地上健康的成长。 六、自由讨论: 在马逝世后的今天,你认为在美国,马丁的梦想实现了吗? (直到今天,这种种族歧视的情况依然存在。教师出示图片材料:美国辛辛那提的警察开枪打死违章驾车的黑人,不仅未受处罚,反而得到休假一周的奖励。1995年来,该地共有五名黑人被警察开枪打死。) 七、课堂小结 本文情感充沛,词句优美,设计喻巧妙,感召力强。作者以回顾历史开端,以揭示黑人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以展望美好的末来而结。全文思路明晰,富有逻辑性。整个演讲词,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才情,更展示了作者高远的追求与不屈的精神。愿同学们也树立远大的理想,勤奋学习,早日成材,为伟大祖国的繁荣及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 八、布置作业 9唐雎为安陵君劫秦王 教学重点: 疏通课文的基础上理解人 物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人物对话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中国历史上有“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的说法。 战国最后十多年,秦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相继消灭了各诸侯国。公元前3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属小国,在它的宗主国魏被消灭之后,一度保持着独立的地位。这一次,秦就想用欺骗的手段轻取安陵。出小饵以钓大鱼以骗取利益,是秦君的故伎。秦惠文王曾派张仪入楚,许诺给楚六百里地,条件是让楚与齐断交,结果傻头傻脑的楚怀王上了当。秦昭襄王以十五 城与赵文王交换和氏璧,结 果骗局被蔺相如识破,偷鸡不成蚀把米。这一次,秦王嬴政又故伎重演。安陵君和唐雎 是重蹈楚怀王的故辙,还是学蔺相如的榜样,与虎狼之秦做针锋相对的斗争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唐雎不辱使命》。 二、课文内容 1.归纳故事情节 2.勾画出随着情节发展的推进人物情态发生变化的语句并设计图表展示 三、分析人物形象 1.分别找出秦王和唐雎说的话 (原文复述) 2.小组结合课文内容商讨并归纳人物各自特点,老师适时点拨 3.总结人物刻画的主要描写手法 语言描写,并且使用了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语言力量,体现了本文雄峻奇伟的语言风格,从而更好地突出了人物的个性特色。 四、感受人物个性 1.分角色朗读,并要很好揣摩人物个性特征 2.朗读评价(师生兼评) 五、拓展训练 假如本文中两个人物都在我们面前,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学生训练,老师点评) 六、小结 面对一心要吞并天下的强秦,唐雎 ,这位安陵小国的使者,从容镇定,不畏强暴,拼死一搏,使安陵国避过了一劫。唐雎确实 不辱使命。我们要学习他为真理正义而斗争的凛然正气 (板书) 秦王: 使人谓——不 悦 怫然怒 色挠——长跪而谢 唐雎:临危出使__沉着应对 针锋相对——挺剑而起 秦王: 骄蛮欺诈 盛气凌人 外强中干 色厉内荏 唐雎:不畏强暴 从容镇定 敢于斗争 忠于使命 基础练习: 1.积累词语 分组找出并交流易读错的字、通假字、古今易义字。 易 读错的字: 雎( ) 怫( ) 跣( ) 抢 ( ) 傀( ) 缟( ) 挠( ) 通假字: 错—— 直—— 仓—— 古今易义字: 虽 是 谢 2.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勾画出人物对白。 3. 分组结合注释翻译课文,各组派一名代表译课文。教师补充、强调重点词语。 4. 分析人物性格。 A、 分角色朗读人物对白; B、 请学生说说你认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你认为秦王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 C、 教师与学生一起理清写作思路,归纳人物性格特征。 5. 归纳写作特色: A、 通过对话,展现矛盾,突出人物性格; B、 多种形式的对比; C、 用衬托来刻画人物; D、 语言 简练准确。 课后延伸: 1. 你还了解中国历史上哪些“布衣之士”?说说他们的名言、事例。 2. 当今中国在世界之林仍算不上强国,我们在外交上又应当怎样做呢? 10、隆中对 【教学目标】 1 知 识 和 能 力: 积累文言实词,掌握常见文言句式,培养文言语感。 2 过 程 和 方 法: 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结合《三国演义》第37和第38回,引导学生了解史家笔法和小说家笔法的异同。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发现文中人物的闪光点,教育学生做热爱祖国、志向远大、有理想有抱负有智慧有胆识的人;做尊重知识,重视人 才,虚怀若谷,不耻下问 的人。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分析理清诸葛亮一番话的核心 方针 依据。 【教学难点】 教材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及背景。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法 提问法 讨论分析法 多媒体演示等 【教材及学情分析】 本文中的故事在《出师表》和《三国演义》中都有不同角度的描写,九年级的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已经有一定水平,因此对教材的横向联系和纵向拓展可适当加宽加深。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用课件播放《三国演义》片尾曲《历史的天空》,教师提问:“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请问,你的脑海里都装着三国中的哪些英雄?你最喜欢谁?为什么?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迅速活跃起来。 然后出示课件:杜甫《蜀相》中的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提问,诗中写的人是谁?――诸葛亮。我们学过他的哪篇文章?――《出师表》。试试能不能背诵一下其中的第六段:“臣本布衣……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提示学生背诵之后,提问:这一段中“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讲的是哪一件事?学生很容易回答:三顾茅庐。教师接着明确:对,这是诸葛亮自己深情回顾的,三顾茅庐的故事,相信同学们在小说和电视剧中也都有所 了解。那么,历史书上又是怎样记载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隆中对》这篇文章,它节选自史书《三国志》。 【评价】我认为,导语不仅仅是只起导入作用,它起温故而知新的复习作用;起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起知识的横向拓展和纵向延深的作用。所以,如果有必要,导语的设计可以稍长一些。 (二) 简介背景及题目: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北魏曹操在统一北方后,准备南下消灭东吴孙权和西蜀刘备等,而刘备此时兵微将寡,正是求贤若渴之时,公元207年,经徐庶推荐,刘备三顾茅庐到隆中拜访诸葛亮,诸葛亮根据当时的政治形势,胸有成竹的为刘备提出了战略决策,本文所记就是刘备三顾茅庐的始末和他与诸葛亮问答的 情况。 对,对策,答问的意思,封建时代臣子回答皇帝所提出的问题,叫对策。 (三) 下面请同学们读课文,实行个别读,齐读与教师范读相结合 。教师注意正音: hào fǔ suì yì bǐng qīng tuí duó shēn chāngjué 好 为《梁父吟》 遂 诣亮 屏人 倾 颓 度德量力 信大义 猖 獗 kuài dài yīn xù zhòu zhū róng dān 吴 会 殆 民殷国富 存恤 帝室之胄 诸 戎 箪食壶浆 (四) 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语言串释课文,不必逐字逐句的翻译,能译出大意即可。遇到困难可借助工具书或与同学们交流探讨,然后找同学来说,教师注意指正错误或强调特殊句式的翻译,如: 1 时人莫之许也——(倒装句)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贤能为之用——(被动句)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判断句)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反问句)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让学生再快速默读一遍课文,出示问题让学生一一思考并回答: 本文是人物传记节选,但它的核心部分却是一段才华横溢的对策,那么是谁在问?问谁?问什么?为什么问?是谁在答?他答了些什么?试概括他答话的要点。思考:他为什么要这样答?这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评价】设计这样的问题,其实是教师已经列出了本课的主要内容和脉络。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思考并组织运用语言来回答的过程,就是锻炼自己的分析概括能力的过程。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求他们独立思考和讨论探究相结合,认真回答每一道题。 1 是谁在问?——先主刘备。 2 问谁?————问诸葛亮。 3 问什么?——“君谓计将安出”中的“计”——欲信大义于天下的大计——消灭奸贼,匡扶汉室的大计。 4 为什么问?——A 有徐庶的推荐。 B 先主的话“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 5 是谁在回答?——诸葛亮。 6 他答了些什么?试概括他答话的要点: (1)分析对手的形势及应对的策略:曹操拥百万之众(军事上 ),挟天子而令诸侯(政治上)——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天险),已历三世(历史),国险而民附(民心),贤能为之用(人才)——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2)分析有利的地势及利用的策略:荆州用武之国,益州天府之土。——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3)分析刘备的优势:帝室之胄,信义著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4)确定霸业兴汉的策略: (A)做好准备: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 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B)等待时机:天下有变。 (C)起兵出伐: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7 他为什么要这样答?也就是他答话的依据是什么? 诸葛亮其实是在分析天下大势的基础上为刘备做了一系列精心的谋划 (1)看清对手——曹操抢占天 时,孙权坐拥地势,因此应把握好“人和”,即“西和诸戎,南抚 夷越,外结好孙权”(联吴抗曹) (2)在人和的基础上也要占有地利: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3)看清自己:“将军既帝室……”因为看清自己才能增强自信,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4)相时而动,准确用兵:天下有变…… 8 这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1)从诸葛亮的“对”,也就是诸葛亮的一番答话,即诸葛亮为刘备对天下大势的精彩分析和对战略战策的精心谋划可以看出,诸葛亮胸怀大志,高瞻远瞩,雄才大略,富有智慧,头脑清醒,目光长远。是一个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的军事家和有注重实际的政治才能的政治家。 (2)还能从其他哪些地方看出诸葛亮的非凡之处? A 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自比管仲,乐毅。——胸怀大志,有自信有抱负。 B 诸葛孔明者,卧龙 也。——避世待时而飞. C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矜持自重。 D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见解高明,令人折服。 E 关张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治国之栋梁。 (六)对人物的刻划可以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看看以上对诸葛亮的性格刻划,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烘托? 诸葛亮的答话和A 属正面描写,而BCDE属侧面烘托。 (七)文中的刘备是怎样一个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刘备是一个有雄心有抱负有号召力有威望,能虚心求贤,礼贤下士的人。A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B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C 因 屏人曰:“汉室倾颓……君谓计将安出?” D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E 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 (八)印发资料,让学生快速阅读《三国演义》第37,38回,试比较分析文学笔法和史家笔法有什么不同之处?试举一例说明。 史家笔法叙事简约,“唯书其事”,通过记事记言,客观公正的记录历史,文中一般没有褒贬评论。而文学笔法则讲究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往往在历史的基础上适当加入传说和作者的想像等。所以读起来往往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比如刘备在拜访诸葛亮时,《三国志》中的叙述非常简练,只有“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而《三国演义》中叙述的就非常细致生动,每一次都祥细描写了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对话,并且人物的语言非常符合各 自的性格特点。 (九)拓展:欣赏《滚滚长江东逝水》的书法和歌曲。 (十)内容回顾,课堂小结 (十一)布置作业。 附:板书设计 亮自比: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庶推荐: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隆 备三顾:凡三往,乃见。 曹 孙 记 分析政治形势 荆 益 事 中 将军优势 亮对策: 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记 对 制定战略方针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言 外结孙权,内修政理 天下有变,则 …… 备推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教学反思: 《隆中对》是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考虑到这一课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有利于初三学 生知识的融会贯通,所以我设计了以上的教学思路,总体来说效果很好。因为有七年级上册学过《出师表》做基础,所以我有意识的把教学设计进行了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通过教学实践,我进一步体会到,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重要,如果能让他们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就会随之大大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事半功倍。 当然,教无定法,学无止境。同所有上过的课一样,这一课还是有不足之处,比如学生概括诸葛亮对策的要点时,表现为语言不够简练,要点不够全面,意识不到对话所涉及到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老师再认真设计富有启发性的引导语。 11悼念乔治·桑 一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 2、分析课文,挖掘深层内蕴。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 教 学难点:2 分析课文,挖掘深层内蕴。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① 了解乔治·桑:乔治·桑(1840~1876 )法国女小说家。第一部长篇小说《安蒂亚娜》(1832),代表作有《木工小史》(1840)、《康素爱萝》(1843)、《安吉堡的磨工》(1845)等。乔治·桑属于最早反映工人和农民生活的欧洲作家之一,她的作品描绘细腻,文字清丽流畅,风格委婉亲切 ,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② 了解作者:雨果(l802~1885) 雨果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以上,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其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长篇小说。 2检查预习:识字词 悼念( dào ) 爱慕( mù ) 钦佩( qīn ) 肃穆( sù ) 禀性( bǐng ) 强韧( rèn )苍穹( qióng ) 屹立( yì ) 爱慕:喜欢、羡慕。 钦佩:敬重佩服。 凝视:聚精会神地看。 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比拟的。 禀性:人的本性。 争光载誉:争得荣誉,带来光荣。 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 坚定不可动摇。 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 3听课文朗诵,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一 文章一开始就悲痛而又虔诚地说: “我为一位死者哭泣,我向这位不朽者致敬。”通观全文,作者为什么要为之哭泣,向之致敬? 二 本篇文章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作者怎样组织的? 4分小组讨论,教师总结点拨。 一:因为死者乔治·桑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小说家,是那个时代具有独一无二地位的伟大女性;他给法国带来了荣誉,创造了奇迹,留下了许多佳作,是法兰西民族的骄傲;她有伟大的品格,她是公开的行善者;她的思想象火炬一样不会熄灭,并将增添文明的光芒,照亮人们的心灵。 二作者在文章一开始就心情沉重、感情悲痛地表达了自己对死者的怀念、爱慕、与敬佩之情。 然后文笔一转,用一句反问句“难道我们真的失去她了吗?”引出对死者一生的价值的评判,进入主体部分。 主体部分可分为三层:第一层高度赞扬了乔治·桑在这个时代的地位;第二层评价她伟大的人格;第三层说明她给后人的影响是巨大的。 结尾表达了自己的哀思与敬意。 5细节研讨 ① 乔治·桑是法国著名的小说家,为什么雨果在悼文中却说“列举她的作品显然是毫无必要”,只字不提她的作品 ? ② 文中多处用到类比,这些类比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 她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尽人皆知,有口皆碑,不必说; 比一 个人的成就更伟大的是她不为人知的一面:美好的品德、伟大的地 位和深远的影响与意义。 2 在写乔治桑是法兰西民族的骄傲的时候,用了一组对比,说明她的伟大地位。在写她死后给人留下的精神财富时,文章又用了另一组类比,说明乔治桑的精神永远鼓舞着后人,后人将从她那里获得很多的精神的馈赠。 6课堂小结: 本文是法国著名作家雨 果写的一篇悼词。表达了作者对不朽者乔治桑的无比的崇敬及由衷的赞美。 作为女性,她有天使般温柔的禀性,有强韧的力量和男子的才华,是本世纪的光荣,也是法兰西的骄傲; 作为作家,她用“善良”点燃了文明的圣火, 赢来了真正的光明; 作为思想家,她创造了人类精神领域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女权思想),她是真理、正义化身。 7作业:为乔治·桑写一副挽联、诗、或一段话。 12、回忆鲁迅先生 教学目标 : 1、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2、学习本文善于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纪念刘和珍君》及同学们对鲁迅的传统印象引入。 提起鲁迅,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斗、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他似乎“对一切人都怀有忧虑和敌意”,但那却不是他的全部,他活着的时候,周围有许多文学青年愿意“亲近”他,萧红就是其中的一个。 (二)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萧红,191 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 1930年为了反 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 1932年认识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 1934年在鲁迅的帮助下和萧军一起来到上海。 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 主要作品:《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 传》、《小城三月》。 鲁迅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去世之后,萧红从悲痛中振奋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萧红散文集》、《呼兰河传》等名篇佳作,这些作品又像春泥一样,继续滋养着中国文坛的茂林佳卉。鲁迅和萧红之间的动人情谊已经成为文坛佳话,被千千万万的读者传诵……在林林 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是一枝独秀。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可谓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楷范,是敬献于鲁迅灵前的一个永不凋谢的花圈。 由于作者萧红跟回忆对象鲁迅之间有着直接交往,对回忆对象充满着缅怀崇敬之情,素材又来自于亲历、亲闻、亲见,因此作品不仅富于史传性,而且也富于文学性。 (三)默读课文,初步感知 思考:文中的鲁迅留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四)深入研读讨论1、作者作者选择了哪些生活场景来表现鲁迅的性格的? 萧红的这篇怀人散文内容涉及鲁迅的饮食起居,待人接物,读书写作,休闲娱乐,在内容上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材料与材料之间互不关联,形成某种断裂,有些片断即使倒置似乎也无碍于文章的连贯。这就表明,这是一篇非常情绪化的文章。作者动笔之前对于全篇的布局似乎漫不经心,全无预设。动笔之后,作者心底的感情如喷涌的泉水,飞湍的激流,尽情倾泻挥洒,形诸笔墨而成为艺术结晶。凡属作者感到有诗意潜质和倾诉冲动的内容她就断断续续写出,用感情的红线将素材的珍珠逐渐织成一幅清晰的画面2、作者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试从文中找出这些细微处加以分析 文章开头就是神来之笔:“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寥寥几句,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跟一些人心目中“多疑善怒”、“冷酷无情”的鲁迅形 成了鲜明对照。这是萧红用自己心灵感受的非常个人化的鲁迅,是一个使常人敢于走近并能够伸手去触摸的可亲的鲁迅。文中尚有多处提到了鲁迅的笑声:有一次萧红去鲁迅家包饺子吃,“饺子煮好,一上楼梯,就听到楼上明朗的鲁迅先生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原来有几个朋友在楼上也正谈得热闹。”可见鲁迅绝不是一个不可亲近的人,朋友带给彼此的愉悦由此可见一斑;在校对《海上述林》的间隙,鲁迅见萧红进来,对着几乎天天见面的她,居然说出“好久不见,好久不见”这样随便,这样孩子化的语言,透着风趣,透着玩笑;萧红时时受着鲁迅爽朗的笑声的感染,也居然学会了以自己的好心情来回报鲁迅先生,那一次天晴了,太阳出来了,“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崭然的会心的笑。”这又是一种如何温馨和谐的其乐融融的景致啊。 萧红还形神兼备地描绘了鲁迅的一些习惯动作,比如走路很轻捷,“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这些动作表现出鲁迅一往无前、义无返顾的大无畏精神。淡淡几笔,就画龙点睛般地勾画出一个独一无二、鲜灵生动的“活的鲁迅”。 鲁迅先生不大注意人的衣裳,他说:“谁穿什么衣裳我看不见得……”他自己就从来不注重穿着,但却从不缺乏审美观,那些美学的诊断足见他独到的眼光,那根桃红色的束发的绸条马上引来了鲁迅的严正反对 “不要那样装饰她……”看来自然朴素、庄重严肃还是鲁迅追求的美的境界。 “你不穿我才说的,你穿的时候,我一说你该不穿了。”如此一句简单的语言哪里可见鲁迅的尖锐与咄咄逼人,它体现了鲁迅怎样的人情练达啊。 鲁迅“欢喜吃硬的,油炸的,就是吃饭也欢喜吃硬饭”;就是生病的时候也不大吃牛奶、鸡汤; “鲁迅先生前面摆着一碗酒,酒碗是扁扁的,好像用做吃饭的饭碗”,他从不在意用什么精致的东西,简单随意的生活也隐隐透露着鲁迅刚毅倔强的个性。他虽然胃不好,但对着萧红亲手做的点心,就算做的不好,鲁迅也还是在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 ?”,言辞间自然地流露出对妻子尊重与依赖的爱意,还有更多对小辈的体恤。 描写特别生动具体的是鲁迅在寓所接待并宴请冯雪峰的场面。萧红笔下的冯雪峰开朗健谈,学问渊博,广闻多见,“走过二万五千里”,被鲁迅戏称为贩卖精神武器的“商人”。 冯雪峰——为毛泽东和鲁迅牵线搭桥的人,在触摸巨人心灵的同时,他用自己的思想、 学识、胆略,影响着鲁迅,鲁迅亦承认“还没有人解剖过我像我自己那么解剖”的。这个部分鲁迅的诙谐风趣,自然随和,当可为我们所见,对于青年人的爱护,对革命的支持在此文中也进一步 得到体现。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他强烈 地要求着别人,严格地约束着自己,却仍能宽容地 对待别人,谁说鲁迅不可亲近?他对于青年人的爱,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鲁迅的可亲的体温,他是那个寒冷年代的一个无可替代的强大的热源。 (五)小结阅读鲁迅的著作,读者可以感知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鲁迅;今天又通过萧红的回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鲁迅,鲁迅是人而非神。他有着普通人的心态,他可以对人的穿着品头论足,他可以和年轻人开童心未泯的玩笑,他有普通人一样饮食、起居,他同样可以享受亲情,享受天伦之乐。正如他的诗歌所说的那样:“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六)课外延伸 布置作业: 查找有关资料,以《鲁迅真君子》为题写一篇千字左右的文章。 附推荐作品: 唐弢《琐忆》 林语堂《悼鲁迅》周作人《关于鲁迅》 郑振铎《永在的温情》 孙伏园《忆鲁迅先生》 许寿裳《鲁迅的游戏文章》 施蛰存《关于鲁迅的一些回忆》 藤野严九郎《谨记周树人君》 13、五柳先生传 教学目标 1、学习、积累课下文言词语,掌握一些重点的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2、感受人物形象,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3、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学习本文洗练的语言风格。 4、学习作者“不慕荣利”“守志安贫”的优秀品质,培养树立正确的人生。 5、熟读、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学习和积累文言词语,读懂、读通文言文。 难点:领会作者“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的真谛,把握课文的主旨。 本文多用否定句的特点和作用。 关键:理解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这是一种读书方法,即读书不死抠字句,而要求真谛。 教学方法 诵读──探究法,讨论──点拨法 工具准备 多媒体 录音机 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一)、 同学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都是不同的,有时我们可以从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的看法、追求,评定他的人生态度,如周敦颐独爱莲是由于他与莲花一样具有洁身自好的品格,世人甚爱牡丹则透视其追求荣华的心态,那么大家知道陶渊明喜爱什么吗?──菊(追求高洁,隐世避俗的品性) 我们学过的作品中,哪些篇章反映了此个性? ──《桃花源记》《归园田居》 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近陶渊明,走近“五柳先生”(板书课题) (二)、说说你对陶渊明的了解,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回忆。(出示幻灯) 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著名的隐士。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满着虚伪与欺诈。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官场不满,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过着俭朴的生活。其诗多歌颂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活。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等。 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上级派一官员到彭泽视察,有人深知此事马虎不得,劝陶渊明好生准备,不料陶渊明却说“我不能为五斗米俸禄,卑躬屈膝,向乡里小儿弯腰行礼!”当即脱去官服,辞官回老家去了。从此不再做官。后世用“不为五斗米折腰”表示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名利奔走逢迎。 (三)、本文文体 自传,传记文的一种,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字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本文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作者正是通过五柳先生“颇示己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明确学习目标(出示幻灯) 1.积累文言词汇。 2.了解人物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3.体会朴素凝练的语言风格及多用否定句的特点。 三、朗读课文,整体把握 1.放录音,学生听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读准字音、注意节奏、感情。 2.教师指导学生多形式的反复诵读,要读出语气、重音,特别强调读出层次. 3.以四人为一小组,按“读文──释词──译句”步骤释疑解难(让学生在交流中把握文意,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的意识)。 4.检查预习效果,学习积累重点文言字词。 (出示幻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嗜(Shì )辄(zhé )吝(lìn )褐( hè )箪(dān ) 汲( jí )戚(chóu)欤(yú )觞(shāng)俦(chóu) 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1)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领会书中的意思) 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于是,就) 3)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空荡,空寂) 4)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高兴的样子) 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戚戚:忧愁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3、一词多义 许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地方、处所) 曾不吝情去留(离开) 杂然相许(赞同) 去 日始出时去人远(距离) 高可二黍许(左右、上下)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距离) 志 寻向所志 (标志) 其亲旧知其如此(他,代五柳先生) 以乐其志 (志向) 其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中的) 颇示己志 (志趣)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语气词,表揣测、反问) 4.理解下列词语的古今含义: 因以为号焉(古以:把……作为,今义:认为)每有会意(古义:领会书中的意思,今义:相互明白,心灵相通) 造饮辄醉(古义:到、往,今义:制造) 5.特殊句式的理解: 判断句: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倒装句:不戚戚于贫贱 省略句:闲静少言 四、合作探究: (出示幻灯) 1.文章的结构模式有什么特点? 2.为什么自号“五柳先生”? 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风貌? 3..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 4.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讨论明确: 明确:1.文章采用先叙后议方式结构全文(传文+赞语)。 2. “五柳先生”之号得来的原因是其宅边有五棵柳树,而人们又不知他是什么地方人,姓甚名谁也木知道,因此便只称“五柳先生”。作者说不知他是谁,其实正暗示指作者本人。 可见家居环境清静、淡雅、简朴.由环境可见他淡泊的志趣、不慕荣利生活态度 3.文中含义:读书只求领会意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功夫。 今义: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含贬义)。 读书目的,不是追求名利,是求得精神享受和安慰,寄托感思。 4.五柳先生思想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隐者风范) 五柳先生生活状况: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安贫乐道) 五柳先生的志趣主要表现在: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 好读书,不求甚解 (书中求乐) 性嗜酒,期在必醉,曾不吝情去留 (率真放达 ) 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 (自得其乐,淡泊名利) 综观全文,可以看出五柳先生是一个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的隐士。 五、思考讨论: 1.何为“赞”?赞语中的那一句话和“传”中的语句照应?对作者的这种性格,该怎样看待? 2.你喜欢五柳先生吗?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明确:(出示幻灯) 不戚戚于贫贱 照应: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不汲汲于富贵 照应:“不慕荣利”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照应:“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六、课堂练习:(出示幻灯) 请用课文原句答题: 1、“五柳先生”的字号来源于_____________。 2、“五柳先生”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 3、“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柳先生”的生活境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赞语中哪句话与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明确:1、宅边有五柳树2、闲静少言,不慕荣利3、好读书 性嗜酒 常著文章 4、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5、不汲汲于富贵 七、品评鉴赏: 讨论:本文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 学生思考、交流、然后小组讨论明确:(出示幻灯) “不”字为一篇眼目 课文中共出现九处否定句 表现其思想性格 “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淡泊宁静 “不慕荣利”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恬淡自足 “不求甚解” 胸襟开阔,意存高远 “家贫不能常得” 开朗乐观 “不蔽风日” “曾不吝情去留 ” 耿直率真 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多用否定句 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八、作业 1、背诵全文。 2、请用自赏自嘲的语言介绍一下自己,可以是个完整的小传,也可以只是一两句,抓住某个特点表现自己的个性。 附板书: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生 活 贫 穷 爱 好 读书 嗜酒 著文章 性 格 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 精 神 安贫乐道 【资料链接】 一、关于作者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按:《归去来兮辞》和《五柳先生传》一向被视为姊妹篇,前者作于405年作者弃官归田之日,以乐天知命为主旨;后者作于420年之后,以安贫乐道为主旨,可以相互比较。 2.萧统《(陶渊明集)序》:“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焉。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与之京(大)。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 14、陈涉起义 教学目的 1.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2.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 3.初步了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解题,了解课文的内容结构,分析课文第1段。 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 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农民起义,这些农民起义为残酷的封建统治所迫,充分说明了它通民反的理。每次农民起义都沉重地打击了黑暗的封建统治,有的甚至推翻了封建王朝,是推动历史前进,促使变革封建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是发生在秦朝末年的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这次农民起义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给予秦朝的暴政以致命的打击,促使了秦速亡,使由秦始皇开始的而想万世统治中国的秦王朝只存在短暂的15年便被刘邦的西汉政权所取代。陈胜、吴广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动起义的,起义的经过怎样,我们学习了司马迁写的《陈涉世家》就知道了。 2.解题。学生阅读注释①,教师可作如下补充。 ①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学识渊博,在汉武帝时就任太史令(史官),掌管秘籍、史料、职司记载等。司马迁自幼受父亲熏陶,10岁就到长安学习,20岁起曾多次到南北各地游历,观察各地的风俗人情,采集传闻异说,为后来写作《史记》打下基础。38岁时继任太史令,更有机会博览皇家藏书,掌握了丰富的史料。42 岁时开始写作《史记》。后由于上书替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辩解而触怒是上,获罪下狱,被处官刑。为完成《史记》,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历时10多年,终于写成历史巨著《史记》。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我国第一部传记文学。这部书记载了上自黄帝不至汉武帝的三千多年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记”(记历代帝王政迹),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兴亡)、七十二“列传”(记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行事迹)。书中史料翔实,作者思想倾向也极为鲜明。例如课文《陈涉世家》,作者把农民起义的领袖陈涉的传记列在“世家”里,足见他对陈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看重。鲁迅先生曾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③秦始皇统一中决定起义后,陈胜、吴广首先分析天下形势,拟定斗争策略。“天下苦秦久矣”,简明而又准确地概括了当时的形势,揭露了秦王朝的苛政,表达了人民群众积蓄已久的不满与反抗情绪,揭示了暴发农民起义的必然性。在这种形势下举行起义,一定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响应。陈胜又分析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制定了借深得人心的扶苏、项燕的名义号召群众,发动起义的斗争策略。陈胜坚信,这样做一定会得到“宜多应者”的效果。然后为起义作舆论准备,他们运用问卜、念鬼、鱼腹藏书,篝火狐鸣等方法制造舆论,鼓动人心,树立威信,使人们相信“大楚兴,陈胜王”的必然趋势,结果在士卒中很快得到反应。陈胜的做法虽然是借助鬼神迷信来争取群众,但作为一种策略,充分显示了陈胜、吴广的斗争才智。 3.学生齐读课文,体会课文记叙方法上的特点。 本段仍以人物对话为主,间以叙事。陈胜和吴广商议大计,分析天下形势,制定斗争策略等,都以他们对话的形式向读者表达,让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情,对他们的性格理解得更透彻。 三、分析课文第3段 1.教师领读或由学生自读课文后,参阅注释理解文义,并注意下边加点词的意思: 吴广素爱人:一向。向来。广故数言欲亡:故:故意。亡:逃跑。陈胜佐之:帮助、协助。成死者固十六七:固:本来。十六七:十个里面有六、七个。从民欲也;顺从。为坛而盟:建筑。祭以尉首:用。将兵徇蕲以东;率领。车六七百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骑千余:古时一人一马为称骑。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陈涉乃立为王:于是被拥立。诸郡县苦秦史者:被……压迫的。杀之以应陈涉:虚词“来”。 2、这段文字记叙了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经过和起义后的浩大声势,以及建立农民政权的情况。可讨论如下问题: ①陈胜、吴广是通过哪些步骤发动起义的? 陈胜、吴广发动起义通过王个步骤:“并杀两尉”揭开了起义的序幕,接着发动群众参加起义,然后建立领导系统。“并杀两尉”选择了“将尉醉”的适宜时机,又设下激尉要杀吴广的圈套,使众人认为杀之有理。这又表现了起义领袖的机智。杀尉后陈胜当即号召群众起交,他先晓以利害,指出如不起义,只有死路一条。再提出“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激励众人立下雄心壮志,为国为民干一番事业。尤其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对封建统治阶级提出了有力的挑战,道出了千百万贫苦农民的心声,显示了对起义胜利的坚定信心和要做天下主人的英雄气概。陈胜的这些话,说得慷慨激昂,激动人心,果然得到众人的热烈拥护和响应,起义队伍很快组织起来了。 ②起义发动后,起义队伍为什么能形成浩大的声势并建立起农民政权? 起义发动后,起义军斗争矛头直指秦政权,攻城略地,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在战斗中起义,队伍迅速扩大,很快建立了农民政权——张楚。究其原因,除起义领袖敢于反抗,胸怀大志,正确谋划,策略得当外,还有九百徒后的热烈响应,勇敢战斗。然而最根本的原因是秦的暴政逼得人民不得不反。“天下苦秦久矣”,深刻揭示了秦王朝对贫苦人民的压迫剥削程度之深,致使怨声载道,人心思变,使农民起义有着坚实的基础。三老、豪杰的话“伐无道,诛暴秦”就点明了起义的性质,也是历史的必然,所以农民起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故而陈胜、吴广发动起义后,很快就形成了法大的声势,不久农民政权也建立起来了。 3.学生齐读课文后,讨论这段文字在材料安排和记叙方法上有什么特点? 材料安排上的特点是洋略结合。详写起义的发动经过,对陈胜、吴广“并杀两尉”、发动群众等都详细描写,并把叙事和对话结合起来,让起义领袖的机智勇敢,强烈的反抗精神得以充分的体现。而对起义后的浩大声势及建立农民政权则略写,省去了战斗情况和筹建政权的描写,因为从上文看来这已是情理中的事。记叙方法上的特点是,以侧面描写表现陈胜、吴广的功绩。借三老、豪杰的嘴,赞颂农民起义的功业,以诸郡县杀秦朝酷交响应陈胜,表现农民起义得到全国各地的拥护。 (四)概括课文内容和中心思想: 课文记叙了陈胜、吴广领导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和浩大声势,表现了农民起义的伟大力量,赞颂了陈胜、吴广的反抗精神及历史功绩。 (五)课后练习与思考: 1.在下边句中的通假字下面加点,并在句后括号里写上它所通假的那个字。 ①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②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③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④将军身被坚执锐。() 2把下边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手? ②上()使外将()兵。 ③大楚兴,陈胜王()。 ④借()第令毋斩,而成死者固十六七()。 ⑤将军身被坚()执锐()。 ③皆刑()其长吏。 3.复习课文,注意保文中一词多义,成份省略等语言现象。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领会课文以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了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成份省略等语言现象。 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 前二课时我们分析了课文内容,了解了陈涉起义的原因,过程和起义后的浩大声势。这次农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秦王朝的政,揭示了官逼民反的道理,也让读者了解了起义领袖敢于反抗,善于斗争,要为国家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大志。那么课文在记叙农民起义的过程中是怎样刻画人物形象的,作为起义领袖的陈胜的性格是通过什么方法表现出来的呢?本课时我们先来讨论这一问题。 2.学生默读课文后,讨论课文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 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很多,一般通过人物的育行来表现。课文刻画的主要人物是陈胜。从课文内容看,陈胜表达志向、谋划起义、发动起义等都是透过他的语言来表现的。可见识文主要是通过语言,尤其是通过人物间的对话来表现人物性格的。纵观全文,陈胜参与对话的共有三次,第五段中,陈胜同其他佣耕者的对话,表现了陈胜的远大志向和对封建统治阶级的反抗精神。第2 段中,陈胜同吴广的对话,表现了他们组织起义的谋略才智。他们对当前形势的正确分析、起义策略的确定、怎样制造舆论等都是通过对话表达出来的。第3段中,陈胜同成卒的对话,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斗争,充满英雄气概的起义领袖形象。可见保文就是通过人物对话把陈胜等人的性格极为鲜明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3.选读课文中有关陈胜参与对话的内容,找出最能表现他性格的语言,并加以适当的评论。最能表现陈胜性格的语言有 ;1)苟富贵,无相忘”。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③“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④“壮志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①句表达了陈胜极想摆脱贫困,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反映了陈胜具有“有相同车,有难同当”的朴素阶级感情,说明陈胜虽然出身低贱,但胸怀大志,不寻常人。②句以“燕雀”比喻见识短浅的人,以“鸿鹄”比喻有远大理想的人。通过比喻,表现陈胜年轻时就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也反映了他对同伴目光短浅的惋惜名句说明了陈胜面对秦王朝的暴政,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决心不受命运的摆布,为建立自己理想中的国家而举行起义,表现了他勇于反抗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也是他“鸿鹄之志”的具体表现。④句彻底否定了封建统治阶级欺骗劳动人民的所谓天生贵种、等卑有序、贵贱有别的谎言,砸碎了长期禁锢劳动人民头脑的封建精神枷锁,是鼓舞人心的战斗口号,表现了陈胜敢于解放思想,敢于推翻封建统治的斗争精神。由此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个对封建统治强烈不满,敢于反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有志气,有抱负的农民起义的领袖。 4.文言文在表达上常出现一词多义,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有些句子还形成了特有的固定形式。讨论下边句中加点词的 义和用法: ①项燕为楚将( 【大将,名词〕上使外将( )兵【率领,动词」公将( )鼓之【将要,副词】 ③以数谏故[ 因为,连词」杀之以应陈涉【虚词“来”,连词」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把,介词」祭以尉首〔用,拿,介词〕 以上两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不同,词性也不相同,有的读音也不同,应该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的意思,确定们不同的意义。再讨论下边句中成分省略情况:①衣食所安,(吾)弗敢专也,必以(之)分人。主语 介宾短语中的宾语 ②一鼓作气,再(鼓)而(土气)衰,三(鼓)而(士气)竭。谓语 主语 谓语 主语 ③扶苏以数谏(上)故,上使(之)外将兵。宾语宾语 ④独守丞与(之)战(于)谯门中。宾语 介词 由以上4个例句可以看出,文言文中成分省略的句子是常见的,以省略主语、谓语、宾语和介词为最多。理解翻译时应根据上下文意思补出。 5.课后练习:①“故”的用法有。a.事,事故b.原因,缘故c.故意人所以,因此e.旧的。下边句子中的“故”属哪种意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A公问其故()B.广故()数言欲亡 C.故(-)逐之D.以数谏故() ②“为”的用法有:a.作为 b.认为. c.做,担任 d.是 e.向.替 f.因为 g.被。下边句中的“为”属哪种意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A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B.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C.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D.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E为()坛而盟。F.自立为()将军。 ③在下边句中括号里补上适当的成分: A.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B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C.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D.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E.守丞死,()乃入据陈 15张衡传 教学目标:1. 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 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1. 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 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3. 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难点: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程序与教学内容: 一、导入 从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和郭沫若在张衡基碑上的题词说起。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候风地动仪的模型。早在 1800 年前,张衡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候风地动仪。这个仪器早已毁于西晋战乱之中,现在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是现代科学家王振铎等人根据《张衡传》中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说明用木料制成的。 1959 年党和政府重修张衡墓时,郭沫若在墓碑上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上亦罕见。” 二、解题 “传”:传记 . 记述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传记要突出传主的特点。 比较“传”的不同含义: 《张衡传》 《左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诗集传》 (传记) (传记) 张衡,作为一个伟大的学者,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突出的。他在政治、文学与自然学诸方面都有重大的贡献。他在书法、绘画上也有成就。他尤其注重实验科学的研究和发明创造,其发明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人第一次制出地震仪要早 1700 多年。他的这一伟大成就,至今为世界所公认。课文节选自《后汉书 张衡传》。 《后汉书》作者范晔,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人,历史学家。博涉经史,善属文,能隶书,晓音律。始为尚书吏部郎,后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 删众家汉书,成一家之作。累迁太子左卫将军,意志不满,与鲁国孔熙选谋逆,伏诛。 初中课文《乐羊子妻》变节选自《后汉书》。 三、导读全篇,掌握内容、结构、写法 1. 逐段阅读 课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介绍传主的生平事迹。全文包括五个自然段,各段内容各有侧重。 (1) 写张衡的文学才能、廉虚高洁的品格,以及他既关心国家而不慕荣利的性格。 ①姓氏,医藉贯。按传记惯例,开篇即用判断句式介绍人物的姓氏、藉贯。 ②博通经典,才学非凡。用“遂”连续上下句道出其中原因。 游三辅、观太学 通五经、贯六艺 因── ── ── ── ──→果 ③谦虚、踏实 治学精神。这是他取得伟大成就的思想基础。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虽然 然而 (转折复句) ④不慕荣利的高贵品格。先概述,然后列举具体事实,表现其志在集中精神力从事科学研究。 从容淡静、不交俗人 举孝廉不行、辟公府不就 (概括叙述) (列举事例) ⑤关心国事,文学才华杰出。 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关心国事) 精思博会(文才出众) ⑥小结:才能奇特,品质高尚。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累如不应 (侧写其才之奇) (正写其品之高) 此段有概括,有实例,叙事简明而不空泛。 (2) 写张衡擅长于器械制造,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术学,取得突出的科技成就。 他应如入仕途,为的是有方便条件从事科学研究。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遂乃研核阴阳…” 文中两个“善”和“尤致思”表现其特长。 (3) 写张衡不慕官场名利。简要叙述官职变迁情况。 “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徒。” (4) 着重介绍张衡制作的候风地动仪。 ①制作时间和仪器名称。 ②仪器的材料、大小、形状、雕饰。从外形介绍入手,给人总体印象。 ③仪器的机关构造。说明内部主要部件和外面八龙的作用。 ④觉知地震的道理,从内外结合上说明动仪的作用。 ⑤仪器的效果:灵验如神,用实验证明地动仪的灵验和准确。由“怪”到“服”,形象地反映出人们对这新仪器的认识过程。 ⑥仪器正式投入使用。 此段像一篇小型的说明文,从制作时间、名称、外形、内部构造、功能、效果和应用等方面,对候风地动仪作了介绍,说明详而不杂,有条不紊,形象具体,以致可以根据这个说明来复制候风地动仪。 (5) 写张衡在政治上的作为。 ①政治才能。交代河间地区的险恶环境,用以反衬其才干。 ②政绩卓著。写其勇毅、干练、处理缜密、果断、治理河间卓有成效,声名显赫,征拜尚书。 ③逝世时间。 语言极其简练。“治威严,整法度”,高度概括。“上下肃然”,形象地表现其治理河间取得的成效。 2. 分析结构。 采用明段意分段法:先逐段概括段意,然后用合并同类项法把相关联紧缩密的自然段合在一起。 全文五个自然段中,二、三、四自然段讲的都是张衡取得的科学成就,自然应合为一大段。这样,就理清了文章的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1) 写张衡的品格和文才① (2) 写张衡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的成就 ( ②③④ ) (3) 写张衡的政治才干 ( ⑤ )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又可分为两层:一是仕途情况,以及制作浑天仪和著《灵宪》、《算图论》的情况;一是专门介绍候风地支仪。显然,后者又是第二部分的重点。 作者这样处理文章的详略安排。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张衡一生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成就,而他在科技方面的才能和创造发明最为突出,理应成为本文记叙的重点。 四、小结 1. 了解全文的内容和结构,掌握明段意分段法。 2. 了解文章的详略安排。 五、作业 1. 书题二、三、四 张衡传 课型: 新授 授课时数:第二、三课时 教学目标:1. 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 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1. 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 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3. 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难点: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程序与教学内容: 一、 查讲评作业 从书题三、四、五可见,课文涉及多方面的知识,既有文言词句方面的知识,也有文史、文化方面的常识。只有牢固地掌握这些知识,才能扫清阅读的语言障碍和文化障碍,从而理解文章的内涵。对课文中涉及地这些文化、语言方面的知识,必须经常地加以归纳总结整理,并迁移动用,以达到牢固掌握的目的。 二、 文化常识 1. 文史专名 (1) 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2) 六艺: ①礼、乐、射、御、书、数。 ( 学问和技能 ) ②五经十《乐》。(说经的经文和传文) (3)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4)经、舒心:“经”批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 (5)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国志》。 (6)史汉:《史记》、《汉书》。 (7)《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8)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例如:《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 (9)通史;断代史。(例如:《史记》;《汉书》) (10)《两都赋》和《二京赋》:《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范都城,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 2 . 官职专名及相关用语。 (1)孝廉:被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 (2)公府:官署。指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掌管军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为三公,是当时最高的官。 (3)大将军:位比三公。邓骘位在三公之上。 (4)公车:官署,总领天下征召事务。设公车令。 (5)郎中:官名。 (6)太史令:兼管天文和国史。 (7)河间王(刘政)的相,类似太守。 (8)国王:指河间王。国,诸候国。 (9)尚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 (10) 举:推荐。(被)举荐任官。(“举孝廉不行”) (11) 行:去应荐。 (12) 辟:征召,召来授官。(被)召。(“连辟公府不就”) (13) 就:就职,任职。 (14) 召:召请来授官。(“累召不应”) (15) 应:应职,接受官职。 (16) 拜:任命,授给官职。(“拜为上卿”) (17) 迁: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职贬官。 (18) 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 (19) 徙:调动官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20) 出:离京去外地为官。(“出为河间相”) (21)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下国伊始”、“衡下车”) (22) 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 (23) 除:拜官。除去旧职任新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24) 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上书乞骸骨”) 3 . 其他 (1)年号纪年。 ①永元中 ②阳嘉元年③永和初 ④元丰七年 ⑤元和十年⑥德二年 (2)地名。 ①南阳西鄂人也 ②三辅(京城附近的三个地区) ③河间相 ④京师(京城) (3)学校。 ①太学(最高学俯)(“今诸生学于太学”) ②观、游(指游学,考察学习) ③庠、序(学校)(“俾人邑痒”) ④国子监(明清最高学府,入监读书称监生)(“老监生”) ⑤教授、博士、直讲、助教(教学人员)(“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4)姓名。(“名”和“字”有对应关系) ①张衡字平子 ②屈原名平 ③韩愈字退之 ④苏轼字子瞻 ⑤苏辙字子由 ⑥诸葛亮字孔明 ⑦刘备字玄德 ⑧关羽字云长 ⑨张飞字翼德 ⑩赵云字子龙 辛弃疾字幼安 班固字孟坚 4 . 课堂综合拓展练习。 解释加点词语: (1)李将军广者,陇西成记人也。 (2)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 (3)徙为上谷太守。 (4)后广转为边郡太守。 (5)遂造太学受业。 (6)玄唯有一子益恩,孔融在北海,举为孝廉。 (7)除兰台令史。 (8)后迁玄武司马。 (9)永元初,太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 (10) 肃宗特诏公车征,病不行。 (11) 时人为人语日:“《五经》无双许叔重。” (12) 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 三、语言知识 1 . 副词 (1)表示全面、概括的副词。 ①皆:皆隐在尊中。/于是皆服其妙。/皆出营立观。 ②咸: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江表英豪咸归附之。③尽:妙尽璇机之正。/尽收其他。/尽失其度。 ④毕:群贤毕至。 ⑤俱:船、粮、战俱办。/待吾客与俱。 ⑥悉:悉使羸兵负草填之。/悉府库以赈之。 ⑦举:举家庆贺。/杀人如不能举。 ⑧胜:刑人如恐不胜。/不胜枚举。 ⑨备: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2)表示长久、经常的副词。 ①常: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常痛于骨髓。 ②雅: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③素:荣禄遇足下素厚。/素疾大户兼并。 (3)表示否定的副词。 ①不:衡不慕当世。 ②未: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③无: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④弗:行道之人弗受。 ⑤非: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 ⑥毋:赵王畏秦,欲毋行。 ⑦勿:愿将军勿虑。 ⑧莫: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2 . 多义词 ⑴观 ①观太学(观摩学习) ②大王见臣列观(殿堂) ③此岳阳楼之大观也(景像) ④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 ⑤启窗而观(看) ⑵征 ①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 ②咸怪其无征(证明) ③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 ④岁征民间(征收) ⑶因 ①因入京师(因而) ②因以讽谏(就) ③因其势而利导之(乘、顺着)④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通过、经由) ⑷乃 ①十年乃成(才) ②遂乃研核阴阳(就)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 ④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 ⑸公 ①公私之积,犹可哀痛(与私相对,属于国家的) ②邪曲之害公也(公正、公正的人) ③残贼公行(公然、公开地) ④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秦穆公) ⑤脚著谢公屐(对人的尊称) ⑥便可白公姥(称丈夫的父亲) ⑹辟 ①连辟公府不就(征召) ②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 ③唇吻翕辟(开,打开) ④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 ⑤辟邪说(排除,驳斥) ⑥“疆土之新辟者”(开垦) ⑺制 ①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③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3 . 句式 ⑴被动句(①—③无被动词,④—⑧有被动词)。 ①举(被)孝廉不行 ②连辟(被)公府不就 ③兵(被)挫地(被)削 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⑤不凝滞于物 ⑥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⑦而自令见放为 ⑧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⑵倒装句(否定句宾语前置) 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②自古及今,未之尝闻。③残贼公行,莫之或止。 【附录】 板书设计 无骄尚之情 举──不行 一、品格文才 不慕名利 辟──不就 召──不应 敢于讽谏 善属文 通五经、贯六艺 全面发展 张衡传 才高于世,奇其才 世所罕见 善机巧──作浑天仪 善术算──著《灵宪》、《算罔论》 略 二、科学成就 时间、名称 造候风地动仪 构造、功能 详 效验、使用 三、政治才干 为何河间相 称为政理 16、《始得西山宴游记》 教学目的: 1.解作者被贬永州后寄情山水聊以忘忧的情怀 2.理解课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3.积累文言词汇。 4.学会翻译文言文。 重点难点:1.重点: (1)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学会翻译文言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预习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惴栗(zhuì lì)榛莽(zhēn)衽席(rèn)灏气hào)颓然(tuí)冥合(míng)2.查工具书,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1.作者简介。(投影)柳宗元(73-819),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人,人称“柳河东”。晚年贬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永州”。他是唐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与韩愈同为当时古文运动的领袖,同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贞元九年(793),柳宗元进士及第。公元805年,他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升任礼部员外郎,积极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改革。但为时不久,就在其政敌联合反击下而失败,受到残酷迫害,先是被贬为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县)司马;十年之后,又改任为柳 州刺史。柳宗元在中唐的文坛上与韩愈齐名。他能诗善文,成就很高。他的散文包括论说、寓言、杂文和游记等类,文笔犀利,含义深刻,形象生动,气势奔放。就游记而言,他是唐代一位集大成的刻画山水的能手。一方面,他通过自己敏锐的观察,深入的体会,运用简洁概括、鲜明生动的语言,精细而准确地把那些易于被人忽视和遗忘的自然景色画图般地再现出来,给读者一种亲临其境的真切之感;另一方面,他在描写山水木石、鸟兽虫鱼的声色动静时,往往将自己横遭贬滴、饱受压抑的境况渗透在里面,达到情景交融的地步,从而曲折地反映了中唐黑暗的社会现实。他的作品收入《柳河东集》。2.解题。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一十年内到处搜奇觅胜,写出一系列刻划入微又托意深远的山水游记。其中最著名的是《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起着开宗明义、领带各篇的作用。 三、正课 1、朗读课文,注意不读错音。读好句子的节奏、重音。要读得流畅,读出感情。 2、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字词解释。(投影)(1)始得西山宴游记:始得,初游。宴,安逸,快乐。游,游览。(2)余自为僇人:僇(lù)人,受刑的人,罪人。僇,通“戮”。这里是遭到贬谪的意思。(3)居是州:居,住。是,这。是州,指永州。(4)恒惴栗:恒,常常。惴栗,忧惧的样子。(5)其隙也:隙,空闲的时候。(6)则施施而行:施施(yì),缓慢行走的样子。(7)漫漫南游:漫漫,随意不受拘束的样子。(8)日与其徒上高山:日,每日。其,自己的。徒,同伴。(9)穷回溪:穷,尽,穷尽。回溪,弯曲的小河。(10)幽泉怪石:幽泉,幽深的泉水。怪石,奇异的石头。(11)无远不到:意思是,只要风景好,不管多远的地方都去。(12)到则披草而坐:披草,拨开草。披,拨开。(13)醉则更相枕以卧:更,更换交替。相枕,互相紧靠着。(14)意有所极,梦亦同趣:心里想到那里,梦中也就到了那里。极,到。趣,通“趋”,往。(15)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异态,奇异的形态。(16)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未始,未尝。怪特,奇怪、特别。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字词翻译。(投影)(1) 始指异之:指异,指点而称奇。(2) 缘染溪:缘,沿着。(3) 斫榛莽:斫(zhuó),砍。榛(zhēn)莽,杂乱丛生的草水。(4) 焚茅筏:焚,烧。茅筏(fá),茅草之类。筏,草叶众多的样子。(5) 箕踞而邀:箕踞(jījù),席地而坐,两脚伸直岔开,成簸箕状。遨,游赏。(6) 则凡数州之土壤:土壤,土地。(7) 皆在衽席之下:衽席,古代睡觉用的席子。(8) 岈然洼然:山谷深幽的样子,溪谷低洼的样子。(9) 若垤若穴:垤(dié),蚁垤,蚂蚁洞外的小土堆。穴,洞。(10) 尺寸千里:看上去只有尺寸的大小远近,而实际上有千里的大小远近。(11) 攒蹙累积:攒(Cuán),聚集。蹙(Cù),缩小。累积,重叠积压。(12) 莫得遁隐:遁隐,隐藏不见。(13) 萦青缭白:青色和白色的景物萦绕在一起。萦,缭都是缠绕的意思。(14) 外与天际:际,连接、结合。天际,天边。(15) 四望如一:向四面环顾,看到的情景都一样。(16)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然后,这样以后,指看了眼前的美景之后。特立,高出一般的立在那里。(17) 不与培塿为类:培楼(pǒu lóu):大小坟冢。这里借指小土堆似的山丘,小土丘。(18) 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悠悠,广大的样子。灏(hào)气,弥漫于天地之间的大气。灏,水势大。涯,边际,极限。(19)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究:洋洋,得意的样子。造物者,即天地、自然。(20) 引觞满酌:引觞(shāng),拿起酒杯。引,拿起。(21) 颓然就醉:颓然,形容醉倒的样子。就,接近。(22) 心凝形释:凝,凝结,停止了思维活动。释,消散。 (23) 与万化冥合:万化,万物。冥合,融化其中,浑然一体。(24)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向,从前。未始,未尝。(25) 游于是乎始:于是,从此,从现在。(26) 故为之文以志:以,来。志,记。4.请学生整篇翻译。四、词语小结(1)古今异义。①未始古义 未尝,从来没有 而来始知西山之怪特。今义 没开始②累积古义 重叠、积压 攒蹙累积。今义 积累③然后古文 这样以后 然后知吾向之末始游。今义 连词,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④于是古义 从此,从这时 游于是乎始。今义 连词,表示后事紧接着前一事⑤更古义 ,动词,更换交替。 醉则更相枕以卧。今义 程度副词,更加。⑥披古义 拨,拨开。 到则披草而坐。今义 覆盖在肩背上。⑦就古义 接近 颓然就醉。今义 就是⑧向古义 从前 然后知吾向之末始游。今义 朝⑨志古义 记 故为之文以志。今义 志气、志向。⑩是古义 代词,这 是岁元和四年也。今义 判断动词。(2)一词多义。①异称奇 始指异之。独特 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②特特别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超出一般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③为成为 余自为像人。作,写。 故为之文以志。(3)通假字: ①僇,通“戮”,这里是遭贬调的意思。②趣,通“趋”,往,到。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五、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三。2 .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惴栗()榛莽()衽席()灏气()颓然()冥合()(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l.恒惴票() 2施施而行()3漫漫南游() 4.是山之特立() 5攒蹙累积() 6悠悠乎() 7洋洋乎() 8.引觞满酌() (三)翻译下列文言句子。1.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2.其高下之势,蚜然洼然。 第二课时 一、预习:熟读课文,在此基础上背诵全文。 二、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疏通文字,略知课文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将深入探究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三、正课: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提问:请根据文意给课文划分层次,并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第一部分(l段):概述被贬到永州后,寄情山水,自以为游遍了永州,却不知还有一个“怪特”的西山。 第二部分(2段):特写游西山的经过。第一层(从“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到“始指异之”):写偶识西山的欣喜。第二层(从“遂命仆过湘江”到“穷山之高而止”):写登山的经过。第三层(从“攀援而登”到“不知其所穷”):写西山形势的高峻、气象之阔大。第四层(从“引觞满酌”到“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写宴饮之乐。第五层(从‘心凝形释”到“游于是乎始”):写人与自然的融合。第六层《从“故为之文以志”到完):写此文的目的和时间。 3.提问:本文根据表达的需要,或叙述。或描写、或抒情,语句或长或短,或偶或散,或上下钩连。试举例说明这些语句的特点。讨论并归纳:(1)“余自为僇人,居是州,恒惴粟。”散句,叙述被贬到永州之后忧郁心情。(2)“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对偶句,描写出游时慢步徐行,任意西东的悠闲。(3)“上高山,入深林,穷四溪,…”排比句,叙述每天与同伴佣人出游的目标。(4)“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散句、短句。叙述结伴出游的乐趣。(5)“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加西山之怪特。”散句。长句。描写出游自足的心情,为下文游西山做铺垫。(6)“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散句。 叙述发现西山的原因。(7)“遂命仆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筏,穷山之高而止。”散、偶结合,中间三句排比,叙述登山之艰难。(8)“攀援而登,箕踞而退,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托席之下。”偶散结合,描写攀登山顶的动作和感受。(9)“其高下之势,蚜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短句、描写西山形势的高峻、气象的阔大。(10)“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土娄为类。”散句,抒写作者对西山高峻的感受。(11)“悠悠乎与颁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平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偶句、长句。抒发作者对西山气象阔大的赞美以及物我相融的感受。(12)“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喜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散句,描写宴饮之乐趣。(l)“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香向之末始游,游于是平始。”散句抒写物我相融的感受,照应前文“以为……怪特。”使上下钩连。(l)“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散句,记叙写此文的目的、时间。 4 .提问:本文与《小石潭记》作于同一年,所写都是永州山水景物,但《小石潭记》更偏重于客观描写,本文更偏于主观感受。试举一两个例子,作简要分析。讨论并归纳:《小石潭记》中写“下见小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描写潭中景基本上是纯客观实写,没有加入作者的主观感受。本文中写“其高下之势,蚜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索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描写西山的高峻,气象的阔大没有直接着力于西山本身的景物,而通过登临眺望的尺寸千里的感受,通过景物之间的相互映衬运用生动的比喻,色彩的喧染,构成一 幅绚丽多姿的山水画。 5.提问:作者描写西山宴游,表露作者什么样感情?讨论并归纳:表露作者寄情山水,聊以忘忧的傲世情怀。 四、小结:本文开头从作者被贬到永州的优惧和漫游写起,以此透露他在当时的处境和心境,使笔下的自然景物银作者的身世遭遇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又与烦嚣丑恶的社会现实形成强烈对照。然后,由一般的游览顺势引入到西山这个特定环境之中,运用烘云托月的手法,巧妙突出它的“怪特”。而构成“怪特”的主要因素,就是山势高峻、尺寸千里,所以作者在具体描绘时,没有直接着力于西山本身的景物,却通过自己登临眺望的主观感受,通过景物之间的相互映衬,以及生动的比喻、色彩的渲染,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山水画。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四题。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①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②遂命仆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筏,穷山之高而止。③攀援而登,箕踞而造,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④其高下之势,蚜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⑤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6)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土娄为类。7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平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突。8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9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10)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11)故为之文以志。(12)是岁元和四年也。1.〈始得西山宴游记〉选自〈 〉,是“ ____ ”的第一篇。作者。是___ 朝著名的____家____、____ 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2根据文意划分层次,准确的分法是()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C.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3.上文描写西山高峻的句子是____。4.上文描写西山气势阔大的句子是_。5.上文描写人与自然融合的句子是____。6.上文作者描写景物的特点是____。附译文始得西山宴游记自从我成为罪人,居住在这永州,心中常常忧惧不安。在那些空闲的时候,我就外出缓缓地散步,不受拘束的游玩,每天和自己的同伴们攀登高山,深入树林,沿着曲折的溪流一走到它的源头,无论幽深的泉水还是奇特的石头,只要风景好,不管多远的地方都去。一到那里,就拨开草丛随地而坐,把壶中酒全部喝干,一醉方休;醉酒之后,就和同伴们互相依靠着睡上一觉,在睡眠中进入梦境。心里想到那里,梦中也就到了那里。睡醒之后就起身,起身后就直接回家。我认为,凡是这永州山水有奇异形态的,都被我领略过,却不曾知道西山怪异特别。今年9月28 日,我来到法华寺西边的亭子赏景,远眺西山,这才指点就感到西山的奇异。于是,让带领仆人渡过湘江,我们一起沿着染溪行进,砍掉杂乱丛生的树木野草,烧掉茂密难除的茅草,直到西山的最高才停下。当我们艰难地登上西山顶峰之后,便席地而坐,两脚伸直岔开,成簸箕状,尽情赏玩西山的美景。包容数州的辽阔的土地,都在我坐席之下了。那高高低低的地形,有的山谷深幽,有的溪谷低洼。山峰有的像蚂蚁洞外的小土堆,有的像洞穴。看上去只有尺寸的大小远近,而实际上有千里的大小远近,千里之内的景物聚集、压缩、累积在眼前的视线之内,不会隐藏不见。西山周围青色和白色的景物萦绕在一起,向外与天空连在一起,向四周了望到的情况都是一样的。这样以后才知道这西山高高耸立,与小山丘不是一类。这里空旷浩渺啊,仿佛与整个宇宙的浩气融为一体,不能看到它的边际;仿佛飘飘然与造物者同游天地间,而不知道它的尽头。我拿起酒杯倒满美酒,歪歪斜斜快喝醉了,也不知道太阳已经落山。苍茫的暮色从远而止;直到什么也看不见,但我还是不想回去。我的心像凝结那样忘掉了一切的思虑,形体也像消散那样忘掉了本身的存在,自己已经与这天地万物融合为一体。这时,我才知道自己以前从来没有游览过,真正的游览赏景是从这里(这次)开始了。因此,写下这篇文章记叙我今天的游历。这年是元和四年。 17、满井游记 目的要求: 1、积累文言词语,增强文言语感。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便于理解作者丰富而微妙的思想感情。 3、感受北方初春景象,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 4、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体味作者个性化的写景抒情风格。 5、体会本文拟人、比喻等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引导学生把握形象生动的写景技巧。 6、感受北方早春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重点: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难点:体会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文字清新的记游小品。满井是明、清两朝北京近郊的一个风景区。文章用极精简的文字记游绘景、抒情谕理。历历如画的景物描写,透出京郊早春的芬芳气息,勃勃生机。作者借景抒感,给读者以人生哲理的感悟。 教具准备:U盘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检查预习 : 1.查字典,给下列生字注音。 廿(niàn) 鹄(hú) 鬣(liè) 茗(míng) 罍(léi) 蹇(jiǎn) 倩(qiàn) 髻(jì) 鬟(huán) 浃(jiá)乍(zhà) 澈(chè) 靧(huì) 曝(pù) 呷(xiā) 燕地(yān);花 朝节(zhāo);鲜妍(yán)堕事(huī);恶能无纪(wū);飞沙走砾(lì); 2.朗读课文,对照注解试翻译课文。放录音。 二、导入 经历了漫长的严冬之后,我们终于盼来了温暖的春天。一场小雨,让我们想起了“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诗句。你能给大家描绘一下你眼中或心中的春之美景吗?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明代文学家袁宏道的脚步到北京郊外满井去走一走,看一看,领略一下那时那地的春之美景吧! 三、作者简介 袁宏道,字中郎,一字无学,号石公,湖北公安人,明代著名文学家,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宏道诗主妙悟,提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反对仿古,追求自然。作品以小品成就最高,内容多写身边琐事和自然景物。有《珂雪斋集》二十四卷传世,后人辑为《袁中郎全集》。因宏道兄弟诗文风格相近,时人称之为“公安派”,称他们的诗文为“公安体”。其作品真率自然、清新活泼,内容则多写闲情逸致,部分篇章反映民间疾苦,对当时政治现实有所批判。有《袁中郎全集》。 •写作背景:万历27年(1599),袁宏道再次作官,任顺天府教授,终日又得和拜谒酬答打交道了,这使他颇为苦闷;更使他苦闷的是有政见却得不到申诉。好在袁宏道所担任的职务比较清闲,有空暇就游览北京附近的名胜古迹。《满井游记》就作于此时。 四、课文简介: 本文是一篇文字清新的记游小品。满井是明、清两朝北京近郊的一个风景区。文章用极精简的文字记游绘景、抒情谕理。历历如画的景物描写,透出京郊早春的芬芳气息,勃勃生机,借景抒感,谕示读者以人生哲理。 五、正课 1.朗读课文,注意不读错音。读好句子的节奏、重音,读出作者喜悦的感情。 2.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冻风时作:冻风,冷风。作,起。 局促一室之内:局促,拘束、局限。 每冒风驰行:驰行,坐车出行。 未百步辄返:辄,总是,就。 北京地区气候寒冷,花朝节以后,冬天留下的寒气还很厉害。冷风经常刮起来,一刮起来时就飞沙走石。我躲在一间屋子里面,想出去却不能。每次顶着寒风快步走出去,总是不到百步就返回来。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土膏微润:土膏,肥沃的土地。膏,肥沃。润,滋润,湿润。 于时冰皮始解:于时,在这时。冰皮,河床上结冰的表面。 波色乍明:波色,水波的颜色。乍,初,始。 柔梢披风:梢,这里指柳梢。披风,在风中散开。披,分开,散开。 麦田浅鬣寸许:浅鬣寸许,浅嫩的麦苗高一寸左右。鬣,兽颈上的鬃毛,这里形容麦苗。 泉而茗者:用泉水煮茶喝。泉,用泉煮。茗,泡茶喝,泉、茗名词活用为动词。罍而歌者:端起酒杯唱歌的。罍,酒杯,名词用为动词,端起酒杯。 红装而蹇者:蹇,本义跛足的,引申为驴子,用作动词,骑驴。 凡曝沙之鸟:曝,晒太阳。曝沙,在沙滩上晒太阳。 呷浪之鳞:呷,吸而饮。鳞,借代鱼。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未始,未尝。 二月二十二日,天气略微暖和,我同几个朋友出了东直门,到了满井。高大的柳树分立在堤的两旁,肥沃的土地稍微湿润,放眼望去,空阔的景象,感到自己像笼子里逃出的天鹅。在这时,薄冰开始溶化,水波开始发出亮光,像鱼鳞一样的波浪一层层的,水清澈看到河底,亮晶晶的,好像镜子刚刚打开冷光突然从镜匣子里闪射出来一样。山峦被溶化的雪水洗过后,美好的样子好像擦过一样,鲜明美好而又明媚,好像美丽的少女洗过脸刚刚梳好环形的发髻一样。柳条将要舒展没有舒展,柔嫩的柳梢头在风中散开,麦田里低矮的麦苗才一寸左右。游人虽然不多,但是汲泉水来煮茶喝的,端着酒杯唱歌的,穿着红装骑驴的,也经常有。风力虽然还很猛,但是走路就汗流浃背。所有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汲水的鱼儿,都悠闲自在,羽毛鳞鬣中间,都充满了欢乐气氛。我才知道城郊田野外面未尝没有春天,可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它啊。 4.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夫不能以游堕事:堕,坏,耽误。 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潇然,心中没有牵挂的样子。 而此地适与余近:适,正好。 恶能无纪:恶,安、怎么。无纪,没有记游的文章。 能够不因为游山玩水而耽误正事,潇洒地徜徉於山石草木之间,只有「教授」这种官职。而满井这地方刚好和我的居所距离近,我的游山玩水将从这个地方开始,又怎能没有记录的文章呢!乙亥年二月。 5.提问:请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 第1段:写城中早春“余寒犹厉”、“冻风时作”的景象。 第2段:写郊游所见满井春色。 第3段:交代写作本文的用意和写作时间。 四、学生朗读课文,从记叙的六要素的角度整体了解文意。 五、板书设计 时间:花朝节后廿二日 地点:满井 人物:我与数友 起因: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廿二日天稍和。 经过:心境“若脱笼之鹄”,尽览初春水光山色,饱览游人怡然之情。 结果:感慨“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六、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朗读课文,体会写景的特点。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略知大意,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体会本文写景的特点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正课 1.提问:北京一带早春气候有什么特征?写城中余寒景象表达作者什么心情? 讨论并归纳:气候特征是“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表达作者“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的无奈心情。 2.提问:第1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用烘托、反衬的手法,欲扬先抑,写出燕地的气候特征,暗示作者渴望出游的心情,为后文做了铺垫。 3.提问:第2段可以分几层,请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可以分三层。 第1层(“廿二日天稍和”到“至满井”):交待出游日期、气候、同行者及出游路线。 第2层(“高柳夹堤”到“皆有喜气”):描写满井盎然的春色。 第3层(“始知……”到“未之知也”):表现作者欢快的心情。 4.提问:第2段描写初春景物,抓住了“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点,分析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怎么描写的? 讨论并归纳: 先写全景:“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及其独特的感受“若脱笼之鹄”,再以独特感受为审美中心,分别描写“冰皮”、“山峦”、“柳条”、“麦田”、“游人”、“鸟”、“鱼”等种种景物,抓住了初春的特征,运用新颖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幅生机勃勃,喜气洋洋的画卷。在景物的描写中也寄寓了作者欢快、恬适的心情。写得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5.提问:第3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 讨论并归纳:表达自己将以这次游览满井为起点,在公事之余继续出游的愿望。 6.提问:请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 讨论并归纳:本文以游览行踪为线索,以清新的笔调,历历如画地描写了北京近郊满井的早春景色,表达作者欢快、恬适的心情和喜爱郊游的愿望。 7.提问:本文在记叙描写中,用了很多比喻句。有的是以物比人,有的是以人比物,有的是以物比物。试举例说明。 讨论并归纳: (1)若脱笼之鹄:以人比物(把人比作物) (2)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以物比物。 (3)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以物比人(把物比作人) (4)麦田浅鬣寸许:以物比物 四、小结 (1)一词多义: 时:冻风时(经常)作 于时(这时)冰皮始解 始:冰皮始(开始)解 始(才)知郊田之外未始(未尝)无春 髻鬟之始(刚刚)掠 乍:波色乍(开始)明 冷光之乍(突然)出于匣也 得:欲出不得(能够) 悠然自得(得意、满足) 然:晶晶然(---的样子) 然(然而)徒步则汗出浃背 (2)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作动词:泉(用泉水煮)而茗(喝茶)者,罍(端着酒杯)而歌者,红装(穿着艳装)而蹇(骑着驴)者 动词的使动用法:作则飞(使------飞)沙走(使------走)砾 (3)重点虚词: 之:若脱笼之(表修饰关系,可译为“的”)鹄 局促一室之(表限度关系,可译为“以”) 髻鬟之(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可不译)始掠也 夫:夫(句首发语词,可译为“大概”)不能以游堕事 (4)其它: 土膏(肥沃)微润 恶能(怎能)无纪(同“记”) (4)这是一篇优美动人的写景抒情小品。描绘了北京近郊满井一带美丽的早春景色,篇幅短小,文辞简洁而又清丽、自然,意趣蕴藉,具有艺术魅力。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厌弃都市官场生活而寄情山川草木的情怀。 五、赏读课文,体会作者写景的妙处。 本文是写景的小品。小品是散文的一种,特点是:在说理上深入浅出,在记叙上简明生动。明清两代这种体裁最为盛行。这篇游记短文,在写景状物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关于白描 提问:白描是一种怎样的描写方法?能从以往学过的课文中找例子吗? 明确:白描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如我们学过郦道元的《三峡》中“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直写山“连”;“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直写大水猛涨,江水汪洋。也就是说,作者写景,不堆砌词藻,而是用极为简练的笔法勾勒出来。 提问:本文哪些写景文字运用了白描? 明确:如写水,“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 如作者写“柳条”,只用“将舒未舒,柔梢披风”8个字,但柳芽刚吐、枝头鹅黄嫩绿的风韵,以及杨柳的动态美都活生生地再现了出来;写“麦田”,用“浅鬣寸许”4个字便表现出初春麦苗的特征,文字也极为简练。这种简练的白描,有赖于作者对景物细致入微的观察。 这种表现方法,没有夸张、渲染和烘托,而形象却鲜明如画。 2.关于比喻 提问:文中哪些句子运用了比喻?请画出来,品味其表达效果。 学生明确:如:作者将初春旷野中的自己比作“脱笼之鹄”,表现自己从局促小屋投身到大自然怀抱的欣喜、舒朗的心情。这个比喻很恰当,因为是出自作者深切的体会和感受。再如:“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以新开明镜比喻新绿水波,写出了水的明丽,贴切而有新意。“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以新妆倩女比喻被晴雪洗过的山峦,写出了春山的“鲜妍明媚”,生动而又传神。如“麦田浅鬣寸许”,以兽颈之毛比喻返青还没有长高的麦苗,简明而又形象。这 些比喻,新奇、形象、生动,读来妙趣横生。 3.关于拟人 提问:文中运用拟人辞格的句子有哪些?仔细体会其表达效果。 学生自由选例,品评。 如作者写山,用倩女新妆作喻,写鱼鸟,说它们悠然自得,洋溢着喜气,都是用了拟人的写法。这样写,增加了景物的动感或“灵气”,同时也融入了作者喜悦的思想感情。 4.学生背诵文中运用白描、比喻、拟人的文句,增加语言积累。 六、板书设计 满井游记 写景:早春之美——用词生动传神、修辞巧妙自然 抒情:满井游前——局促不出 郁闷 满井游时——脱笼之鹄 喜悦 厌倦官场、寄情山水 满井游后——自此始游 自由 郊田有春意,只是未出游。 城中余寒------(叙事) ----欲出不得 ----总: 全景---微润、空阔 心情---若脱笼之鹄 满井春色------(描写) ----分:水、山、柳、麦、人、鸟、鱼 结束全文 -----(议论) -----表明寄情山水的意趣 七、总结迁移: 1、在作者笔下,一句话就能给我们展示一幅美丽的画面,让我们也来试试用一两句话为大家展示你眼中或心中的四季美景吧!(课件出示幻灯片7----四季) 2、生口述展示,点评。 八、作业: (将刚才你展示给大家的或没来得及展示的你眼中、心中的四季描绘出来形成一篇小短文或几幅画,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作业。) 教后记: 18、病梅馆记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龚自珍和写作背景。 2.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式。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鉴赏托物言志的写法。 2.学习结合语境揣摩语言。品味本文准确、形象的语言。 三、德育渗透目标 认识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重点、难点】 托物言志:以梅喻人、托梅议政,用艺术形象来隐晦曲折地表情达意。 语言揣摩。 【解决办法】 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小品散文,篇幅短小,结构严谨,寓意深刻。由于学生与那个时代相隔很远,理解文章的寓意可能有一定的困难。可先从两个方面人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首先,可从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引出本文,用诗中所表现的主题托出本文的寓意。其次,可简单介绍一下作者的思想及其写作本文的时代背景,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所要表现的主题。 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感情强烈的特点。看看这样的特点与作者感情的抒发是如何统一在一起的。 【学生活动】 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课文。指导学生认真朗读,揣摩语言,理解内容。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预习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 二、导入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的《已亥杂诗》脍炙人口。今天,我们学习他的一篇寓意深刻的散文——《病梅馆记》。 三、范读 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示范朗读。 四、诵读 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感情。 五、疏解 理解语言表层意思,理清行文思路。 第一段,揭示产生病梅的根源。文章起笔先简要叙述梅的产地:“江宁之龙皤,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然后笔锋一转,引出一段有些人评价梅的美丑,用“固也”一语轻轻收住。接着,作者开始详细分析病梅产生的缘由。原来,在“文人画士”的心目中,梅虽然“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但是,一“未可明诏大号”;二不能让人“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三,从客观上说又不能“以其智力为也”。所以,他们只好通过第四个途径了。于是,他们暗通关节,让第三者来转告“鬻梅者”,斫正,删密,锄直,以投“文人画士孤癖之隐”。在这样的情况下,“江南之梅皆病”也就无可避免了。“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一句感叹,道出了作者的无尽愤慨,也为下文“誓疗之”蓄足了情势。 第二段,写作者疗梅的行动和决心。“予购三百盆”而“誓疗之”,可见其行动的果断;“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可见其成功的誓言;“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可见其坚持到底的决心。 第三段,写作者辟馆疗梅的苦心。这一段,作者慨叹自己暇日不多,闲田不多,疗梅的力量有限。 教学时可用问题引导: 1.课文第一段中有一句话这样说:“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这里的“此”指代什么内容?请用课文原句回答。 ——“而江浙之梅皆病。” [按]学生如不能准确回答,教师可引导学生认识此句前冒号的作用,并明确:冒号表示对上文的总结,说明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所造成的恶果是“鬻梅者”以“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来赚大钱,而这种摧残梅花的恶劣行径,就必然导致了“江浙之梅皆病”的恶果。 2.为什么有人会将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让其赚大钱呢?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是什么? ——因为文人画士喜欢“夭梅病梅”却不敢“明诏大号”地用此时尚去“绳”天下之梅,而“蠢蠢求钱之民”却不能想到这一点。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概括起来就是:以“夭梅病梅”为时尚,并想以此来“绳”天下之梅,而“蠢蠢求钱之民”却不能想到这一点。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概括起来就是:以“夭梅病梅”为时尚,并想以此来“绳”天下之梅。 3.“文人画士心知其意”中的“其意”怎么理解?文中有没有具体的内容? ——它的,它们的。文中有具体的内容,如:“或曰:……密则无态。” 4.面对“江浙之梅皆病”的社会现象,作者的表现是什么? ——泣疗贮 [按]此问学生如不能准确回答,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辨析筛选的方法选出上述三个字,并明确:此三字乃作者同情梅、疗救梅、保护梅的行动和决心,其行其志令人称许。 5.从文中看,作者疗梅的具体办法是什么? ——纵、顺、毁、解、复、全(板书) 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记病梅馆的? ——是社会方面对梅的摧残、扭曲;一是作者对梅的哀痛、疗救。这正是全文的基本内容。 六、熟读 学生熟读成诵。 七、作业 1.辨析下面多义词的词义。(课后练习二) [使]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让,命令)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主使) 人皆得以隶使之(使唤,驱使)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派,命令) [病]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重病)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有病)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使……病)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担心,忧虑) [解] 悉埋于地,解其棕缚(解开,解下) 后虽经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解释) 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明白,理解) 太后之色少解(缓和) [本] 予本非文人画士(本来,原本) 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根本,基础)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考察,推究) [穷]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使穷尽,用尽)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完结.终了)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走到尽头)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不得志) 2.课后练习一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齐读 学生齐读课文,加深感受理解。 二、理解托物言志 1.本文句句说梅,有没有言外之意? 本文表面上句句说梅,实际上却是以梅喻人,字字句句抨击时政,寓意十分深刻。作者借文人画士不爱自然健康的梅,而以病梅为美,以至使梅花受到摧残,影射统治阶级禁锢思想、摧残人才的丑恶行径。“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暗示的正是那些封建统治者的帮凶,他们根据主子的意图,奔走效劳,以压制人才为业。斫正、删密、锄直,这夭梅、病梅的手段,也正是封建统治阶级扼杀人才的恶劣手段;他们攻击、陷害那些正直不阿、有才能、有骨气、具有蓬勃生气的人才,要造就的只是“旁条”和生机窒息的枯干残枝,亦即屈曲、邪佞和死气沉沉的奴才、庸才。作者“购三百盆”,“泣之三日”,为病梅而泣,正是为人才被扼杀而痛哭,无限悲愤之中显示了对被扼杀的人才的深厚同情。“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就是说要破除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才的束缚、扼制,让人们的才能获得自由发展。“必复之全之”,一定要恢复梅的本性,保全梅的自然、健康的形态。这正反映了作者要求个性解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由此可见,本文表面写梅,实际是借梅议政,通过写梅来曲折地抨击社会的黑暗,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 这篇文章是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写的。作者通过谴责人们对梅花的摧残,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阶级束缚人民思想,压制、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要求改革政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与他的《已亥杂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2.引导学生分析文中形象的表层意义和言外之意: 梅 人才 病梅 遭摧残、压抑的人才 文人画士 封建统治者 品梅标准:曲、欹、疏 选拔人才标准:奴才、庸才、歪才 摧残梅的手段:绳、夭、病、斫、删、锄、养、遏 束缚人才思想、屠杀正直之士、豢养奸邪小人、扼杀新生力量) 摧残梅的后果:皆病、祸烈 大批人才遭残酷屠杀 疗梅的措施:购、纵、顺、毁、埋、解、复、全、辟、贮 解除人才束缚、恢复人才生机、解放人才个性、改革沉闷政局 疗梅的愿望:誓、必、甘、穷 表达了拯救人才的强烈愿望、与准备迎接斗争的坚定信心 3.抽查课后练习一的完成情况。 根据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引用的话有什么作用?作者为什么说“固也”?) 三句引用的话,表面是说明一些人对梅的审美标准,实际上是影射封建统治阶级选用人才的标准。他们扼杀那些有才能、有骨气的正直的人,专门选用那些邪佞、毫无生气的庸才。 “固也”是“固然如此”的意思,表示前后部分的让步转折关系:先退一步,暂且承认有的人是有那么一种对梅的审美观,然后逐步转入作者要表达的同这引用的话相反的意思,直揭“文人画土”利用这种审美观的险恶用心和摧残梅花的罪恶行径。 (2)这里,“明告鬻梅者”的人实际正是文入画士的帮凶,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帮凶;“斫其正……遏其生气”,这些残梅病梅的手段,也正是封建统治阶级扼杀人才的卑鄙伎俩,他们迫害有才能、有作为、有骨气的人才,所企求的则是一些卑鄙无耻、唯唯诺诺的奴才。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这几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3)呜呼!安得使子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这段话寄托了作者什么理想?) ——作者慨叹自己暇日不多,闲田不多,疗梅的力量有限,也就是慨叹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挽回人才受扼杀的黑暗的政局。事实上,作者一生在仕途上很不得意,只做过小京官,而且受到权贵的歧视和排挤,自己的才能都无法施展,更不要说解除全国人才所遭受的扼制了。因此,他只能以感叹作结。但是,作者明知他的思想行为不容于封建统治阶级,会受到他们的攻击和迫害,但他毫不畏惧,决心迎接斗争,衬托出他坚定地追求个性解放的政治理想。 5.作者为什么采用隐晦的手法? 介绍写作背景和作者,促进学生理解。 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严酷的思想统治之下,人才遭受严重的压抑和摧残。龚自珍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敏锐地预感到封建王朝的新危机,对统治阶级扼杀人才、禁锢思想表示了极大的愤慨,强烈地呼吁社会改革与个性解放,殷切地希望“不拘一格降人才”,以扫除“万马齐喑究可哀”的局面。《病梅馆记》就写作于这样一个时代。 三、鉴赏语言 本文用词十分准确、形象。如谈到一些人对梅的审美观时,用“曲”和“直”,“欹”和“正”,“疏”和“密”六个形容词,准确简练、对比鲜明地摆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对于封建统治阶级摧残人才的手段,作者用了“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语言十分精当:“斫”字揭露他们对正直人才的粗暴摧残;“养”字形象地点出封建统治阶级豢养奸佞小人的不良居心;“删”字暗喻大批人才遭到压抑迫害;“夭”字象征新生力量被扼杀;“锄”字直喻大量正直忠贞之士遭清洗;“遏”字指不让人才发扬蓬勃的朝气。写作者疗梅的行动和决心,主要是通过“纵”“顺”“毁”“解”和“复”“全”“贮”这些准确而精练的动词表现出来的,这一连串动词显示的是一系列行动,充分表现了作者的满腔悲愤和战斗激情。 本文还用了许多整齐、富有感情色彩的语句,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抒情色彩。比如:“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这几句形成排比,一气呵成地写出了那些人的评梅标准。又如:“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这几个整齐的句子,写尽了统治者扼杀人才的种种手段,也蕴含着作者的满腔悲愤。 让学生欣赏自己喜欢的语句。 四、作业 课后练习三 结合课文及相关诗句,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战斗意志。学生可自由发挥,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不要人云亦云。 【资料】 一、译文 江宁的龙蟠里,苏州的邓尉山,杭州的西溪,都产梅。有的人说:“梅以(枝干)曲折算作美,直了就没有风姿;以(枝干)横斜算作美,端正了就没有景致;以(枝干)疏朗算作美,稠密了就没有美态。”固然如此。这些文入画士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却不便公开宣告、大声号召,来约束天下的梅;又不可以使天下的人,砍掉笔直的,删掉繁密的,锄掉端正的,把梅弄成奇形怪状,弄成病态,拿这作为职业来赚钱。梅的(枝干的)横斜、疏朗、曲折,又不是蠢蠢地追求金钱的人能凭他们的智慧能力办得到的。有的人把文人画士这种偏嗜成瘾的情趣明白告诉卖梅的人,砍掉那端正的(枝条),培养那横斜的枝条,删掉那些繁密的(枝条),使那些嫩枝弯曲,锄掉那些笔直的(枝干),阻碍它的生机,(这样)来谋求高价:于是江苏、浙江的梅都成为病态的。文人画士所造成的祸害的酷烈,竟到了这个地步啊! 我买了三百盆(梅),都是病残的,没有一盆完好的。已经为它们流了三天泪,于是发誓要治好它们:放开它们,使它们顺着(天性生长),毁掉那些盆子,(把梅)全都种到地里,解掉它们棕绳的束缚;以五年为期限,一定要恢复它们(的生机),保全它们(自然的形态)。我本来不是文人画士,甘愿受到(他们的)辱骂,设立一个病梅馆来贮存它们。 唉!怎样才能使我有很多空暇时间,又有很多空闲的田地,来大量存贮江宁、杭州、苏州的病梅,尽我一生的光阴来治疗病梅呢! 二、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1841),字璱(sè)人,号定庵,清代浙江仁和(现在浙江杭州)人。自幼展露才华,38岁中进士后在北京担任国史馆校对、内阁中书、礼部主事、宗人府主事等职。48岁辞官回南方。《病梅馆记》是归寓江苏昆山时所作。后来他先后在杭州紫阳书院和江苏丹阳的云阳书院讲学。1841年逝世于云阳书院。 龚自珍是清代后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之一。他生在清代“乾(隆)嘉(庆)盛世”的后期。当时清朝统治的衰败现象已日益显露。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支持林则徐查禁鸦片。他对清朝严酷的思想统治和腐败的政治深感不满,力主“更法”“改图”,废科举,重真才,以求挽救危局。他同林则徐、魏源等人组织宣南诗社,讲求经世致用之学,宣传改良主义思想。但即使是改良主义,也仍然为保守势力所不容,所以他一再遭受排挤打击。在北京辗转十年,都只是当小官,最后还被迫弃官回乡。但他的革新思想在当时以及后来都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 龚自珍著述丰富,有散文三百多篇,诗词近八百首。在这几方面都有出色的成就。他的散文大都表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社会思想,才气横溢,意气飞扬。他的诗词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要求改革的渴望,气势磅礴,色彩瑰丽。他的作品收在《龚定庵全集》里。 三、课文赏析之一 龚自珍生活在满清帝国腐朽没落、行将崩溃的时代。他敏锐地预感到封建王朝的新危机,也看到了人民的痛苦和灾难,因此切望革除弊政,复兴国家。对内,他主张改革农田占有、海疆通商、科举考试、币制等方面的陋规;对外,他主张坚决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甚至打算亲自去前线筹划抗英斗争。对我国西北地区的安全,他也十分重视,提出过巩固西北边防的有远见的重要建议。他殷切地希望“不拘一格降人材”,出现一种新的社会力量的“风雷”,以扫荡“万马齐喑”的局面。当然,龚自珍的改革主张,还是想维护满清政府的封建秩序,而不是对封建统治提出根本性的革除。况且,他的改良设想,也因保守派的反对和他自己所处的无权地位而难于实施。但是,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批判旧制度的勇气,还是应该肯定的。他的改良主义思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有进步意义的,对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维新运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龚自珍的创作成就以诗为最高,语言瑰丽、奇巧、多彩,内容大都表现他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他的散文,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纵论古今,侧重于批判现实,倡言改革。由于当时思想统治的严酷和他所受的时代、阶级的局限,某些作品带有晦涩艰深的缺点。《病梅馆记》就是一篇针砭时弊而又寓意隐晦的小品散文。作者以托物取喻的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感情。全文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写“病梅”,后一部分写“疗梅”。文章开头,在简要叙述了梅的产地以后,笔锋一转,引出一段关于评梅的美丑标准的议论,用“固也”一语轻轻收住。接着,用犀利的文笔详写病梅的原由。原来在“文人画士”的心目中,梅花“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但又“未可明昭大号”,也不便号召种梅的人“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于是暗通关节,让第三者来转告花农,让花农们“斫其正,养其旁枝,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投“文入画士孤癖之隐”。正因为这样,弄得“江浙之梅皆病”了。作者面对所购置的三百盆病梅,足足哭了三天,决心要“疗之:纵之顺之”。他下定决心要“疗梅”了。他准备花五年时间使这些病梅“复之全之”,并且“甘受诟厉”,专辟一个病梅馆来调理疗养病梅。作者还表示,要是“多暇日”,“多闲田”,愿尽毕生的精力来疗治江浙一带大量的病梅。 这篇文章,表面上是句句说梅,没有一句题外的话,而实际上却是以写梅为名,以喻人为实,字字句句讥切时政,寓意十分深刻。作者借文人画士不爱自然健康的梅,偏爱病态的梅,致使梅花受到严重摧残为例,影射满清王朝施行严酷的思想禁锢,摧残人才的罪恶行径。那“文人画土孤癖之隐”,正暗指封建统治者这种见不得人的私心;他斫直,删密,锄正,暗示出这些封建统治者是怎样残酷地迫害有才能、想作为、有骨气的人才的。他们所企求的是一些顽钝无耻、冥顽不灵、唯唯诺诺的奴才,以维持那黑暗腐朽、摇摇欲坠的反动统治,这就是他们认为梅花以曲、欹、疏为美的真实意思。关于这一些,龚自珍在他的《乙丙之际著议第九》一文里明确地作过正面说明,他指出到了“衰世”,“才土与才民出,则百不才督之、缚之以至于戮之”,“戮其能忧心,能愤心,能思虑心,能作为心”。不管是士子还是一般老百姓,只要你有才能,想作为,就要受到迫害。他在另一篇文章,《古史钩沉论一》中进一步指出,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他们的黑暗统治,是决不让有才能的人有所作为的,他们“去人之廉以快号令,去人之耻以崇高其身,一人为刚,万夫为柔”,竭力摧毁人们的廉耻,让天下人服服帖帖地做他们的奴才。所以说,这篇《病梅馆记》,作者只不过是托物喻人,借梅议政,用艺术形象来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罢了。 作者决心疗梅、救梅,使梅花得以自然发展,这就表示了他对于被侮辱被损害者的深切同情,和他那种正视现实,渴望冲破黑暗时代的战斗情绪。然而,龚自珍是清醒地估计到自己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要疗治“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的宏愿是难以实现的。所以,文章以感叹作结,发出深沉的感慨。 (节选自方铭、阮显忠编《古代散文选析》,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四、课文赏析之二 《病梅馆记》作于1839年(据吴昌绶《定庵年谱》,为道光十九年)。这是一篇作者返回故里杭州为自己新辟梅园命名“病梅馆”而作的散文。题目又名《疗梅说》。 从题目字面上看,写作对象是“梅”,落笔重点在“病”字上,十分醒目,引起读者深思。文章这样定题说明作者“歌泣无端字字真”,是有的放矢、有感而发的。“记”是记事文体的一种,更见本文所写内容的真实。从文章内涵来看,托物言志,以梅议政,对封建统治的腐朽、黑暗以及庸俗现象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对追求个性解放和要求变革的进步思想作了真切的反映,是一篇语含“酸辣”的十分精彩的小品文。 全文共三段。第一段,剖析产生病梅的根由。第二段,表明自己疗梅的行动和决心。第三段,抒写自己辟馆疗梅的苦心。 开头从梅的产地人题,列举出江宁的龙蟠,苏州的邓尉、杭州的西溪,都盛产著称于世的梅花,引出叙议的对象。在我国的民族文化传统中,古代历来以青松、翠竹、白梅、黄菊等具有自然天性的事物来比喻志士仁人,以它们的苍劲、坚韧、俊俏、雅洁的特性来比喻人的坚贞、高洁的品格。这里自然是以梅喻人,托物言志,喻意深刻,富有韵味和情致。“皆产梅”,一字“皆”,既说梅分布之广,又说梅产地之多,暗喻天下人才不可胜数,江浙一带尤为人才济济,为下文“江浙之梅皆病”先垫一笔。这里,作者调动读者的艺术知觉去回味这点石成金之笔。鲁枢元在《作家的艺术知觉与心理定势》一文中这样说过:“优秀的作品,字里行间似乎包含着诉之不尽的意蕴和情致,一个词就是一个表象,一句话就是一个意象,一段话就是一种意境,作家仿佛把生活中的有关经验、意绪、思维、情趣全部浓缩在作品之中了,这样的作品令人陶醉,令人回味无穷。”本文起手就把读者置人一片梅林之中,包含“江山代有才人出”的意蕴。先写梅的产地,也为全文的叙议打下了基础。下文接着从三个方面层次清楚地分析了病梅产生的缘由。一是有些人以陈腐的审美情趣和赏梅观点去品梅。这些人认为梅“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而“直则无姿”“正则无景”“密则无态”,以他们的好恶作为品梅的标准。这里用“曲”和“真”、“欹”和“正”、“疏”和“密”六个意义相反的形容词,准确简练、对比鲜明地摆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审美观:曲、欹、疏为美,直、正、密为丑。这里显然是托梅写人,影射封建统治阶级选用人才的标准。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其封建专制,实行严酷的思维统治,戕害刚正、忠贞、富有朝气的人才,钳制人们成为屈曲、奸邪、蝇营狗苟、唯唯诺诺的庸才和奴才。作者人木三分地揭露了产生病梅的黑暗社会现实。二是文人画士正是以上述品梅观点来夭梅、病梅的。文中写道,这些封建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说明他们有见不得人的意图,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以绳天下之梅”,才是他们的本意。他们就是要把“曲”“欹”“疏”作为标准,而将“天下之梅”“斫直”“删密”“锄正”,以达到他们“夭梅”“病梅”的罪恶目的。寥寥数语,严正地揭露和批判了文人画士的居心不善、用意邪恶。这里的文人画土正是代表了清朝封建统治者,他们大兴文字狱,连“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的诗句也会引来祸殃;他们以八股文取士,天下出现了“万马齐喑”、令人窒息的沉寂局面。“斫”“删”“锄”,一字一箭,连连戳穿了产生病梅的社会原因,也惟妙惟肖地刻画出封建统治阶级摧残人才的狰狞面目。对于封建统治阶级扼杀人才的罪恶,作者还这样写道:“才士与才民出,则百不才督之缚之,以至于僇(同“戮”)之”,“徒僇其心,僇其能忧心,能愤心,能思虑心,能作为心,能有廉耻心,能无渣滓心”(《乙丙之际著议策九》)。只要出现了有才能的士或人,封建统治阶级的帮凶就群起而督责、束缚,以至于摧残、扼杀他们。这就是斫正删密锄直,“以夭梅病梅”的具体内容,在这一层的字里行间隐含着作者极大的悲愤。三是有些人助纣为虐的卑劣行径。这是帮凶者所为!要养出横斜、疏朗、弯曲的梅花,不是那些一般愚蠢的只知道赚钱的人凭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所能够办到的,于是“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强行地“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这里一连用六个动宾短语,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帮凶们,趋炎附势,投合其主子的意图,极尽扼杀人才之能事,他们采取各种摧残人才的卑劣手段,排斥刚正不阿之士,剪除大量有用之才,扼制新生力量,清洗正直忠良,阻遏蓬勃生气,豢养奸佞邪恶的小人。六个动词用得十分精当:“斫”字揭露他们对刚正廉洁人才的粗暴排斥,“删”字暗喻大批有用人才遭到严重抑制,“夭”字象征新生力量惨遭扼杀,“锄”字比喻大量耿直忠良之士遭到清洗,“遏”字指蛮横地遏制、压抑人才蓬勃的朝气;而“养”字栩栩如生地勾画出封建统治阶级豢养、扶植奸佞小人的邪恶用心。从而强烈地谴责、抨击了封建统治者摧残、戕贼人才的罪恶。“江浙之梅皆病”正是“斫”“删”“夭”“锄”“遏”等罪恶行径所造成的后果。这句照应开头,“江浙之梅”是总括“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的文意;“皆病”点明受害面极广,病梅之多——这是“文人画士”戕害的恶果。于是笔锋直指文人画士:“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祸”“烈”总结了人才受害之惨。“江浙之梅皆病”,且“烈至此”,正是《己亥杂诗》中作者所写的“万马齐暗究可哀”,清王朝扼杀人才,到处是死气沉沉的局面。段末一叹,作者无限同情,满怀愤慨,无情地痛斥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行径。 前面第一段揭示出了病梅的社会根源之后,第二段就写自己疗梅的经过和期望。“予购三百盆,皆病者”,紧扣上文“江浙之梅皆病”;“无一完者”,紧扣上文“文人画土之祸之烈至此哉”,哀怜、义愤之情洋溢、迸发,回肠荡气,自然引出“泣之三日”。为病梅而泣,正是为人才惨遭扼杀而痛心疾首。如泣如诉的语言,同情、愤激的情调,令读者“心有灵犀一点通”,激起了共鸣。作者俯视了病梅产生的社会现实,又洞察到产生病梅的社会根由,并不消极、低沉,而是“予购三百盆”,“誓疗之”,行动何等果敢,态度何等积极,语言何等深沉。“疗”梅的方法是“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纵之顺之”,就是要破除封建统治对人才的束缚,让人才获得自由发展,个性得到解放。“毁其盆”,“解其棕缚”,就是要摧毁封建统治禁锢人才的精神枷锁。“必复之全之”,就是一定要让人才发挥聪明才智,各种人才都能人尽其才。这里吐露了作者要求个性解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心声。作者“疗梅”的描写,曲折地反映了他对于残酷统治的愤慨和要求改革的迫切,以及对个性解放的强烈渴望。从遣词造句看,句式简短,节奏急促,笔力遒劲,让读者感受到“疗梅”急不可待,决心不可动摇。“购”“疗”“纵”“顺”“毁”“解”“复”“全”等动词写出了一系列疗梅的行动及其决心,充分表现了作者对专制主义压抑、束缚的满腔义愤和对抗现实社会中专制淫威的斗争激情。“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旗帜鲜明地表现了作者的立场观点和斗争决心。“予本非文人画土”,表明与他们不是同流人物,也不同流合污。“甘受诟厉”,表现了敢于面对社会现实,针砭时弊,毫不畏惧,不怕打击,不怕迫害,决心与封建统治阶级斗争的思想。“辟病梅之馆”,点明题旨,收束前文。 文章前两段,由写病梅到写病梅之馆。最后一段, 写疗梅的心志。用“呜呼”这一叹词引出议论。“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照应前文江浙病梅之多,期望有很多空暇的时间,空闲的田地。实际是慨叹自己暇日不多,疗梅的力量有限,慨叹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挽回人才遭受扼杀的局面,所以用反问句式“安得使予……也哉”来抒写“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的心志。末尾这一叹,以议论方式充分表现出作者坚持斗争的志向。 龚自珍是我国19世纪上半期一个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生活的年代(清朝嘉庆、道光)是中国封建社会日趋解体、没落,面临崩溃,走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过渡时代的开始阶段。在这一历史新阶段,资产阶级刚从封建主义的土壤中露出一点嫩芽。他对封建国家的新危机,具有一种特殊的敏感性,思想带有极大的叛逆性。他以一种特有的敏锐的眼光观察现实,把文学创作与“当今之务”联系起来,在他的文学创作中表现了对清王朝腐败政治的不满,对于官僚的庸碌而不思振作的厌恶,对腐朽、黑暗的现实政治、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尖锐的批判,并发出改革的呼声,提出改良的主张。他首开近代文学史上的一种“讥切时政,诋诽专制”的风气;追求个性解放成了他诗文中的特有情调。《病梅馆记》是在这方面写得最动人而出色的散文精品。这篇议论小品文,以小见大,通过植梅的生活琐事,反映了作者在专制主义的压制和束缚之下,渴望人格的自由、求得精神解放的思想。文章中“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就是要让梅树获得自由的舒展,勃发而健康地生长,反映了他对残酷统治的愤慨和要求改革的迫切。作者身处统一的封建国家面临没落、崩溃的时代,封建统治阶级以文字狱、八股文扼杀一切聪明才智,加强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万马齐暗”的阴云笼罩着全国大地。作者眼见到清王朝现实统治为“日之将夕”,在《病梅馆记》中,他借梅喻人议政,强烈要求改革政治,摆脱摧残人性的专制淫威,打破严酷的思想统治,追求个性解放。病梅之所以病,原因是斫伤了它的天性,梅树应该以它蓬勃的生机,以它的自然形态健康生长,这样才符合于自然物理的个性。作者的这个思想认识正是他与束缚个性的现实社会对抗的表现。 对腐朽的现实政治、社会进行无情的揭露和尖锐的批判是龚白珍中年以后作品的重要部分。他的散文,无论写什么题材,总是带着批判的眼光,从全局着眼,从政治、社会的高度看问题,作客观的、公正的对于现实政治、社会的批判,因而一般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写于鸦片战争前夕(1839年,作者48岁)的《病梅馆记》,篇幅不到三百字,其思想内容深刻的原因就在于此。 适应其思想内容表达上的需要,文章的表现形式和手法也非常特殊。《病梅馆记》采用小品文样式,运用以梅喻人,借题发挥、托梅议政的曲笔,透过植梅、养梅、品梅、疗梅的生活琐事,由小见大,表现了破除封建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鲜明政治观点和主张。文章段段写梅,处处写梅,通篇写梅,产梅之地、夭梅之由、叹梅之病、疗梅之志、疗梅之法,层层写来,有叙有议,每一段,每一层,都影射腐朽的现实政治,矛头指向专制主义严酷的思想统治,抨击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才的压制、摧残的罪行,表达丁作者要求改革政治,砸掉禁锢人才的精神桎梏和追求个性解放的迫切愿望,反映了在封建统治下觉醒了的知识分子的反抗情绪和改革时政的要求。 19、短文两篇 湖心亭看雪 目的要求: 1、掌握文章基本内容,熟读课文。初步了解白描的写作手法 2、扫除语言障碍,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 3、通过想象,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流露出的情感 教学重点:1、雪后奇景的赏析 2、描写手法——白描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教材分析: 本文是张岱小品的传世之作。作者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作者在大雪三日、夜深人静之后,小舟独往。不期亭中遇客,三人对酌,临别才互道名姓。舟子喃喃,以三人为痴,殊不知这三人正是性情中人。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文笔简练,全文不足二百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尤其令人惊叹的是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一组合,竟将天长水远的阔大境界,甚至万籁无声的寂静气氛,全都传达出来,令人拍案叫绝。作者善用对比手法,大与小、冷与热、孤独与知己,对比鲜明,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知一二。 文章首先交代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时间是“崇祯五年十二月”,作者仍旧使用明代的纪年,说明在他心目中明代始终是没有灭亡的。西湖经历三天大雪后,人声鸟声俱绝,空阔的雪景使天地间呈现出一股肃杀的冷寂来。而作者偏偏选择此时去赏雪,可见他此时的心态及与众不同的情趣。 接着就记述了这次赏雪的具体经过。这天凌晨,作者划一叶小舟,独自前往湖心亭。一个“独”字,充分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而一人独行于茫茫的雪夜,顿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的人生彻悟之感。此时湖上冰花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一片混沌。惟有雪光能带来亮色,映入作者眼帘的“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用白描手法,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包含了诸多变化,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人与自然共同构成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悠远脱俗是这幅画的精神,也是作者所推崇的人格品质,这就是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统一与和谐。 然后,作者笔锋一转,叙及在湖心亭的奇遇。此时此地此景,能够遇见游人,不能不说是奇迹,那两人也都“大喜”,感叹“湖中焉得更有此人”!酒逢知己千杯少,几人痛饮而别,“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作者写“两人”“大喜”,即写自己大喜,写“余强饮三大白”,即写两人畅饮,此处使用互文手法,使行文有变化。及写到“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才匆匆交代了友人的情况,这样写一方面是由于张岱是性情中人,最关注的是朋友之间在情致心灵方面的沟通,至于朋友的身份地位、官职爵里等世俗的问题并不在意;另一方面能够真实地体现作者喜极而悲的情绪变化,询问对方身份之时,也是彼此分别之时,有缘相聚实非易事,此刻一别也许就难以再见,这怎么能不叫人遗憾!最后,作者以舟子的话收束全文:“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舟子说作者“痴”,体现了俗人之见,但“痴”字又何尝不是对张岱最确切的评价呢?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称赏,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 全文笔调淡雅流畅,看似自然无奇,而又耐人寻味,西湖的奇景是因了游湖人的存在而彰显了它的魅力,写景与写人相映成趣。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杭州西湖自古以来以美景而名扬天下,文人墨客慕名而来,纷纷留下颂扬的诗文。同学们能不能找出几句描写西湖的诗句呢?(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然而我们发现诗文多描写西湖春的娇,夏的艳,对秋冬的萧瑟与凄清很少提及。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却与众不同,描写了西湖美丽的雪景。今天就随着张岱去《湖心亭看雪》吧。 二、 张岱及其书 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字宗子,号陶庵,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消极避居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 《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 三、 解题 湖心亭:位于杭州西湖之中,据说是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是西湖三岛之一,后于山上建成亭阁,叫湖心亭。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 四、 听课文录音,正音正字,明确朗读节奏 更定 gēng 拏 ná 毳衣 cuì 雾凇沆砀 hàngdàng 一芥 jiè 铺毡 zhān 更有此人 gèng 喃喃 nán 五、 整体把握课文 1、重点字词释义: 人鸟声俱绝:消失 是日:是,这。 更定:更,古代夜间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小时。从晚上八点算起。 定,完了,结束。 更定,大约是凌晨六点的时候。 余拏一小舟:撑,划。 拥毳衣炉火:毳,鸟兽的细毛。毳衣,毛皮衣。 雾凇沆砀: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冰花一片弥漫。 上下一白:全,都。(比较这里的“一”和“湖心亭一点”的“一”的区别。) 焉得更有此人:焉得:哪能。更,还。 强饮三大白:强饮,痛饮。白,酒杯。 为何“强饮”?——“酒逢知己千杯少”。说明他把那两个人当朋友了。 大白,大酒杯。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是,判断动词。 客,客居,名词用作动词。 莫说相公痴:痴迷。 2、学生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整体翻译课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当时连下三天大雪,西湖里人声、鸟声都绝迹了。这一天,更声刚刚完绝,天将凌晨,我划了一叶小船,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炉火,独自去西湖里的湖心亭看雪。雾夜里雾气浓重浩茫,天空与浓云与远山与湖水浑然连为一体,上下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留下长堤淡淡的一抹,湖心亭一点,以及我的像一根细草似的小船和船中三个人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毛毡对坐饮酒,一个童子在煮酒,炉上的酒正冒着热气。他们见到我非常高兴,说:“湖上怎么还有你这个人?”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勉强喝了三大杯才告别。问他们的姓名,说是金陵人,客居在杭州。等到下了船,船夫喃喃自语:“不要说您相公痴呆,还有像您一样痴呆的人呢。” 第二课时 一、齐读课文,思考问题。 ①最能体现作者形象的词语 ②写景的句子 二、品读赏析 1、 看雪的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更定时分),这正是一天中最冷的时候,冷到什么程度呢?(湖中人鸟声俱绝)。 2、 作者的“痴”表现在哪里?(他在“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情况下,在“更定”时分,划一条小船,“独往湖心亭看雪”。) 3、 “独往湖心亭”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及舟子的喃喃自语是否矛盾?(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反映出他作为文人雅士的清高、孤傲) 4、 这个时候,别人都在干嘛?作者为什么偏偏选择这个时间去赏雪?这说明了他怎样的志趣?他到底要赏什么?(他追求的是怎样的一种境界?) (他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反映他拥有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趣。) 5、 作者看到了怎么样的雪景?品味写景的句子。(翻译,并介绍白描) ①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以听觉写景,突出冬雪的寒冷威严 ② 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例:马致远《秋思》 ③ 写景的顺序:从整体到局部。在整体描写部分,又采用了由上到下的顺序。在局部描写部分,又采用了由大到小,由远到近的顺序。 ④ 写景的角度:实写与虚写交融。(虚写舟、人,作者是站在整个大自然的角度来看待自身,可见作者与自然完全融为一体) ① “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中的量词,表现出了人在大自然中的渺小。从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与自然完全融为一体,在精神上和大自然得到了和谐与统一。在这一刻,作者完全忘却了人世间的喧嚣和烦恼,作者的心灵得到了宁静和解脱。 ② “天与云、与山、与水”中的“与”为什么不去掉?(把天空、云层、湖水之间浑茫莫辨的壮阔雪景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2、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这一惊叹虽发于二客之口,其实也是在写作者的心声。 3、 遇客后“强饮三大白”,为何?(偶遇知音的欣喜,心热) 4、 问姓名答地点是何道理?为何不及姓名?(都是客居他乡,勾起思乡之情。寄托自己对故国的思念) 5、 为什么说湖中人比“相公”更痴?(比“相公”到得早;铺毡对坐,准备久待;煮酒赏雪;见到“相公”甚为欢喜,拉着一起喝酒;更重要的是他们是金陵人,客居此地,时近年关。) 10. 这种景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读出苍芒静寂之感,似乎作者此时的心境也犹如此景} 11. 如果换成:一道 一座 一艘 三个,有什么不同? 12. 这段景物写法上有何特点。(用绘画的手法寥寥几笔就勾画出景物特征,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园,多与少,大与小 动与静简洁概括。表现出悠远脱俗,苍茫静寂的情味。) 13. 理解白描,并辨别例句。 三:析人物 天寒地冻之日却心怀雅兴,前往西湖赏雪景之人绝非常人,用文中一个字概括,哪个字?【痴】 1. 痴在何处?请出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痴在行为,分析【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写法特点(听觉) 痴在情感 【独】(清高孤傲 超凡脱俗)(有舟子随同前往,为何还说是独往湖心亭) 2. 作者已够痴了,更有痴似相公者。两位痴人相见会是何种情形呢? 根据课文最后自然段加上自己的想象生模拟表演。 师小结:从你们的表演中我看到了他乡遇故知的喜悦,看到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和别曾相识的坦荡,志趣相投以酒代情的豪放。也感受到了离别的伤感。 3. 我要采访你们了,既然知音难觅,为何不互留联系地址姓名,不进一步了解身份官职,只是说“金陵人,客此”? 注重的心灵的交流,注重的眼前的景,心中情,而不是身外俗事。这也是他们不同常人,“痴”的性情的表现。 4. 不知有一点我们同学们注意没有,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其实是清朝,而开头时间依然以明朝的崇祯年号记录时间。有何深意?(文章弥漫一种淡淡愁绪,对故国的思念,是作者情感孤傲,超凡脱俗的性格形成的原因)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清淡雅致西湖雪景,了解了苍劲大气白描手法,也感受了作者情感脱俗情怀。可谓“情在景中,景在情中”。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学会让景物含情。 六:背诵拓展延伸:试着用白描手法描写校园景色 二、 作业 1、三对照翻译课文 2、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环境:湖中人鸟声俱绝 景:全景——广漠(大) 冷 孤独 特写——渺小(小) 人:炉旺酒沸 热 巧遇知己(喜悦) 拉余同饮 《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目的】 1.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品析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材分析:《记承天寺夜游》是语文版八年级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是苏轼在被贬于黄州的困苦境遇中所写的。这篇仅有84字的短文,写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作者无法睡眠,到承天寺去找好友张怀民,两个人一同在月光如水的庭院中漫步。作者以诗一样的笔触描绘了月色之美,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遭贬中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本文篇幅虽小,写景抒怀却有独到之处,一切都像信手拈来,却创造了一个明净悠闲的境界。文中十八字写景,运用比喻手法,将随处可见的寻常景物描绘的充满诗情画意,充分显示了作者的艺术才思和豁达宽广的胸襟。 【教学过程】 一、 月夜图导入:在夜深人静、皓月当空的夜晚,月光如流水般洒落大地,一切都像笼着轻纱,若隐若现,连坚实的大地似乎也溶成了一片浮动的云烟。面对如此美景,你是否想出门欣赏一番?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轼的一篇文章《记成天寺夜游》,看看苏轼在美丽的月色中会发出怎样的人生感慨。 二、 整体感知文段 1.给生字正音、朗读课文、听录音确定朗读的节奏,再次朗读。 2.请一位同学范读,大家评价。 3.质疑: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同学解答,全班共同关注、探讨。 户:门; 遂:于是; 盖:大概; 但:只是; 耳:语气词 4、用自己优美的语言复述描写月色的文段。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小组商量,以各种方式(如:小品、诗歌、散文等)复述课文内容。 三、 合作探究(分小组讨论) 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 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去赏月。 2.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去一去关键词,品修辞) 绘景:月色—积水空明 ,竹柏—藻荇交横 把“如”、“盖……也”去掉,和原文相比,句子的意思有无改变? 变了。原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如临其境 3.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添一添,品意境) 皎洁 、空灵、清丽、淡雅 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后加上“丛中蛙鸣起伏,空中流萤飞舞,寺中人语喧哗,院外狗吠连绵。”一段话,好不好? 不好。改变了原文明净幽闲,清丽淡雅的味道。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文章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贬官的悲凉、落寞,赏月的欣喜,自我解嘲的达观 6.小结:《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四、能力扩展:一切景语皆情语看图写景抒情。 五、课堂 作业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 (1) 欣然起行:(高兴的样子) (2) 念无与为采者:(思考、想到) (3) 月色入户:(门) (4) 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5) 怀民亦未寝:(睡) (6) 积水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7) 盖竹柏影也:原来是 (8)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罢了) (2):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2)庭下如积水空明:庭院中的月光像一泓积水一样清澈透明。 (3)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枸影也。 水中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那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绿竹和翠柏? (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不过缺少有像我们这样清闲逸致的人罢了。 师:月在古诗里给人的感觉就是温柔多情的。要么是谦君子,要么是窈窕淑女;要么象征着团圆;要么暗示着分离,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淡淡的柔弱的清凉的味道?而这正迎合了文人的雅兴和追求平淡的心理,所以文人学者们常借月抒抒怀。你能说出有关描写月亮的诗句吗? 教师预设答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2、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3、我寄愁心寸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6、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 7、举杯望明月,对钦成三人。 ——李白 板书设计 叙事──寻伴夜游 闲人 记承天寺夜游 写景──庭院月色 失意苦闷 旷达乐观 抒情──月下感叹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开衣服想睡觉时,月光从窗口射进来,我愉快地起来行走。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叉,都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但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闲人。 教后记: 20、观莲拙政园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了解作者周瘦鹃,了解游记散文的特点 2过程和方法:熟读课文,理清本文的写作顺序;学习本文以行踪为线索,按方位顺序叙写观莲这一中心的写作技巧;研读课文,揣摩重点句子和词,语的表达作用;精读课文,学习本文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搜集有关的文化知识,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 课前预习 1易读错的字 轩( ) 蕊( ) 淤泥( ) 过瘾( ) 别墅( ) 赌博( ) 附近( ) 并蒂( ) 点缀( ) 美奂( ) 船肪( ) 仲春( ) 娅姹( ) 拾级( )婉娈( ) 枇杷( ) 拙政园( ) 刮目相看( ) 剔透玲珑( ) 淅淅沥沥( )尝鼎一脔( ) 窥见小憩( ) 2.本课生字词典 脔( ):切成小片的肉 如:尝鼎一脔 拾( ):轻步而上如:拾级 剔( ):①从骨头上把肉刮下来如:剔骨头②从缝隙里往外挑(tiǎo)如:剔指甲③剔除如:挑剔 3重要词语释义 娅姹: 婉娈: 拾级: 尝鼎一脔: 美轮美奂: 顾名思义: 走近作者 周瘦鹃(1894一1968),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亡 国奴家里的燕子》和长篇小说《新秋海棠》等 创作背景 我国的园林艺术是世界文化遗产中一件不可多得的瑰宝,而苏州园林则是 这件宝物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在众多苏州园林之中,拙政园、 网师园、狮子林、留园并称为四大名园,其中又以拙政 园居首拙政园的美,就美在水景;而有池水的地方,就有莲花到了莲花盛开的季节,怎能不让人陶醉呢 ? 整体感知 重难点探究 1作者观莲的顺序是什么样的?都有哪些景致? 作者是从“东部新辟的大门’’进入园中的进园后, 用一句话概括出东部总体布局:有山 有松,有亭有榭,有溪有桥,还有广厅从曲廊向西行进园子的中部,这里是我们观莲的好地方中部有远香堂,接着介绍的景致是倚玉轩、香洲、荷风四面亭接着进入西部的别有洞天这里的景点有十八曼陀罗花馆、三十六鸳鸯馆和留听阁 2作者在观莲过程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作者 观莲,不仅仅是观莲本身,更多的是品味莲中所蕴涵的古典诗文中的意境作者在观莲的过程中,抒发了对莲、对古典文化的深深喜爱之情 3文中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所引用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文中多处引用诗句来描写景物,如第六自然段描写并蒂莲时引用苏州培养碗莲的专家卢彬士老先生所作长歌中的诗句“看花不易窥全面,三千莲媛总低头”;第八自然段描写鸳鸯馆的景色时引用了欧阳修咏莲词中的句子“叶有清风花有露,叶笼花罩鸳鸯侣”;第九白然段描写留听阁的景 致时引用了刘禹锡的诗句“留得残荷听雨声”作者引用这些诗句,巧妙地将眼前的景色与名人诗句的意境结合起来,使读者不仅得到感官上的享受,而且在心灵上与古人产生共鸣,获得心灵的愉悦引用这些 诗句,丰富文章内容的同时,又使作品富有文学气息,让游人在赏莲时多了几分浪漫 4本文的中心事件是观莲,拙政园只不过是观莲的处所,作者为什么用不少的笔墨来介绍拙政园呢? 本文的重点足观莲、赏莲、赞莲,但贯串全文的一条线索却是拙政园是个观莲的好地方因此,作者在文中不惜笔墨来介绍拙政园文章开头,作者将观莲过瘾这一重要使命放在扪政园这一败涂地里,为了说明能过足瘾,作者先介绍园中水的面积之大,赏莲的景点之多和可以坐着赏莲的优势为了说明拙政园是赏莲的好地方,作者 从圆的知名度写起,“已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然后再重点介绍它悠久的历史及人文价值,它的名字“取晋代名流潘岳‘此拙者之为政也’一句话,取名拙政园,含有发牢骚的意思”为写观莲,作者又花费笔墨介绍拙政园的布局,然后引出莲花文章用了三个自然段集中写拙政园,不仅为观莲提供厂优越的环境,而且以境衬莲,突出厂拙政园是观莲的好去处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中观莲,的确能让游人过 足了观莲的瘾这些内容并非闲笔,而且有利地突出了作品的主题 文章主旨 探究 本文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叙写在拙政园游览观莲的经过,表达了作者超脱物外的豁达胸襟 写作鉴赏 1 运用口语,亲切自然 作者在文中,多处使用口语,读来亲切自然,毫无雕琢之感文章开头就使用了通俗的口语,“我那小园子里的池莲缸莲都开好了,可我看了还觉得不过瘾,总要赶刊拙政园去观赏莲花,也算是欢度观莲节哩”文中介绍观莲的景点时写道“何况,中部的堂啊,亭啊,轩啊,都是配合着莲花而命名的,因此,抽政园实在是一个观莲的好去处”另外,“ 迎面”“挺大““好不容易”“凑近去看”等都是通俗的口语,读了这些,我们感觉到仿佛是在和作者拉家常这些口语,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容易使读者产生共鸣 2 技法运用 (1)以行踪为线索,层次清晰 《观莲拙政园》一文,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先写由东门进入,映人眼帘的是新叠的湖石,拱桥附近水面上,望见一小片莲然后“从曲廊向西行进,就是中部的起点”重点介绍远香堂对面的东亭子旁的莲池中的千叶莲花和并蒂莲远香堂西邻的倚玉轩,与船舫形的香洲遥遥相对,而北面的斜坡上有一个荷风四面亭,三者位于三个角度上,恰恰形成鼎足之势走进别有洞天,就到了园的西部,沿着起伏的曲廊向西行进,就看到一座美轮美奂的花厅,接着重点介绍这里鸳鸯戏白莲的画面最 后写“向西出了三十六鸳鸯馆,向北走过一条小桥,就到了留听阁”,之后交代留听阁这一名字的由来全文按作者的行踪,以空间 为顺序,叙写在拙政园观莲的经过,层次清晰,脉络分明,井然有序 (2)本文写景,动静结合 本文作者侧重写观莲,但在写景时,却时时处处注意景物之间的相互衬托,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以动衬静,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心声,读来兴致盎然作者游览鸳鸯馆时写到:“前临池沼,养着文羽鲜艳的鸳鸯,成双作对地在那里戏水,悠然自得池中种着白莲,让鸳鸯拍浮其间,构成了一幅美妙的画画”这段描写,咆丽的鸳鸯游戏于洁白的莲花之间,一艳一素,一动一静,波光粼粼的水面,摇动的荷叶,互相映 衬该是怎样的一处人间仙境! 21、两面国 文章主旨: 《两面国》选自《镜花缘》,文中主要写唐敖、林之洋游历两面国的经历,借此嘲讽和批判了当时社会上品质恶劣和行为不端的人们,寄寓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文题背景 随着雍正“大开洋禁,西南洋诸国咸来互市”之后,人们的眼界开始扩大,日益要求打破闭塞的局面。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李汝珍根据《山海经》以及汉晋宋元以来笔记杂著的记载,驰骋想象,创作了《镜花缘》一书。 《镜花缘》是李汝珍在海属地区采撷地方风物、乡土俚语及古迹史乘,“消磨三十多年层层心血”而写成的,是古海州地区直接产生的一部古典名著。 书的命名取意于“镜花水月”,百名花仙在蓬莱的居处称为“薄命岩”“红颜洞”,刻有她们各人所司花名和降生人间姓名钓石碑放在“泣红亭”内,这些都蕴涵着人生空幻和哀悼女子不幸命运的意识。 《镜花缘》共一百回,是李汝珍根据《山海经》以及历代笔记杂著的记载,驰骋想象而写成的一部小说。小说的前半部写唐敖、林之洋、多九公三人游历海外三十余国的奇异经历,后半部写诸花神所托生的一百个才女参加武则天所设的女试。 小说表现了一些新的思想,如主张男女平等、同情赞美妇女、反对八股文等,对各种丑恶现象也不乏批判。所以,小说中有才能的是女子,而男人也被缠足。小说的构思比较奇特,能通过想象的国度将现实社会的各种现象揭示出来,生动地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种种恶俗的憎恨。《镜花缘》最大的弱点在于人物形象苍白无力,性格不够鲜明,尤其是后半部多为文字游戏,有卖弄才学之嫌。作者李汝珍,自小多才多艺,曾写了一本音韵方面的书,叫《李氏音鉴》。可是他一直不得志,最后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才写成《镜花缘》 《镜花缘》简介 《镜花缘》是一部与《西游记》、《封神榜》、《聊斋志异》同辉璀璨、带有浓厚神话色彩、浪漫幻想迷离的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作者清代著名小说家李汝珍以其神幻诙谐的创作手法数经据典,奇妙地勾画出一幅绚丽斑斓的天轮彩图。 这部小说,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 第一回到第五十回,这是第一部分。这个部分所叙述的:武则天夺取了唐帝国的政权,改国号为周,做了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一个女皇帝。唐室旧臣徐敬业、骆宾王等起兵,企图恢复唐帝国,但全部失败。一天,在残冬大雪严寒的气候里,武则天乘醉下诏,要百花齐放。总管百花的女神,名百花仙子,其日恰好出游,众花神无从请示,只好开花。 上帝震怒把百花仙子和其他九十九位花神,都贬降凡尘。百花仙子降生为秀才唐敖之女,取名小山。唐敖进京应试,中了探花,谁知却因当初曾和徐敬业等结拜为异姓弟兄,经人告发,致被革去探花,仍然降为秀才。唐敖受了这个打击,对世事感到消极。他的妻弟林之洋,一向跑海外经商,于是唐敖就和他结伴同行,想借游览来抒散郁闷。一路上,经过了许多国家,见识了许多奇风异俗、奇人异事和神怪的草木虫鱼鸟兽。后来唐敖吃到了“仙草”,“入圣超凡”,进入小蓬莱山上,再没有回家。唐小山得到父亲失踪的消息,就逼着林之洋带领她到海外去寻访,按照上次路线,遍历艰险,终于未见。走到小蓬莱,从一个樵夫的手中得到唐敖的信,信中要她改名“唐闺臣”,约她中过才女,再行相聚。小山上船回国。 第五十一回到第一百回,是第二部分。这个部分叙述的:武则天开科考试才女,录取了一百人,才女们举行了多次庆祝的宴会,在宴会中,表演了书、画、琴、……后来分别散去。唐闺臣再去小蓬莱寻父,也入山不返。这时候,徐敬业、骆宾王等人的儿子,起兵反对武则天。才女中章兰英等数十人,因夫妻、姻亲关系,参加军中,有殉难而死者。终于大军打破了武家军的酒、色、财、气四座关,武则天失败,唐中宗复辟,仍尊武则天为“则天大圣皇帝”。武则天又复下诏,宣布明年仍开女试,并命前科录取的才女重赴“红文宴”。全书到此结束。 君子国 在《镜花缘》一书中,有一个“礼乐之邦”君子国。此国中,“耕者让田畔,行者让路。土庶人等,无论富贵贫贱,举止言谈,莫不慕而有礼”,也不愧君子二字。在君子国的市场交易中,卖主力争是要付上等货,受低价;买主力争的是要拿次等货,付高价。这个国家的国主有严谕,臣民如将珠宝进献,除将本物烧毁,并问典刑。 大人国 大人国,最是妙不可言。国人不仅身高过于常人“二三尺不等”,要紧的是脚下皆有云雾护足。市井巷陌之中,有人高视阔步;有人虚肩顾盼;有人低眉敛脚。神色各异,全因脚下云雾的颜色而定。“光明正大,足下自现彩云”;“奸私暗昧,足下自生黑云”。唐敖、林之洋看到大人国官员的脚下多用彩绫遮盖,素多海外游历、博闻强记的多九公道出了个中奥妙,原来,“此等人,因脚下忽生一股恶云”,“必是暗中做了亏心之事,人虽被瞒了,这云却不留情……他虽用绫遮盖,以掩众人耳目,那知却是掩耳盗铃。” 女儿国 以女性为中心的'女儿国','男子反穿衣裙,作为妇人,以治内事;女子反穿靴帽,作为男人,以治外事'。女子的智慧、才能都不弱于男子,从皇帝到辅臣都是女子。这里反映出作者对男女平等、女子和男人具有同样社会地位的良好愿望。虽然自明中叶以来,不乏歌颂妇女才能的作品,但是'女儿国'却是李汝珍的独创。 无肠国 顾名思义,这里的人都没有肠子,随吃随拉,所以吃之前得先找好坑儿。还有更让人喷饭的呢,请看这个片断: 他因所吃之物到了腹中随即通过,名虽是粪,但入腹内并不停留,尚未腐臭,所以仍将此粪好好收存,以备仆婢之下顿之用,并且三次四次之粪还令吃而再吃,必至闹到出而哇之,饭粪莫辨,这才另起炉灶。 无肠国——吝啬至极、恶心到家。 结胸国 林之洋道:“他们国人为甚胸前高起一快?”多九公道:“只因他们生性过懒,且又好吃,所渭‘好吃懒做’。每日吃了就睡,睡了又吃,饮食不能消化,渐渐变成积痞,所以胸前高起一快,久而久之,竟成痼疾,以致代代如此。”林之洋道:“这病九公可能治么?”多九公道:“他如请我医治,也不须服药,只消把他懒筋抽了,再把馋虫 去了,包他是个好人。” 豕喙国 这日到豕喙国,游了片时回船。唐敖道:“此国人为何生一张猪嘴?而且语音不同,倒象五方杂处一般,是何缘故?”多九公道:“当日我曾打听,不得其详。后在海外遇一奇人,细细谈起,方才明白。原来本地向无此国。只因三代以后,人心不古,撒谎的人过多,死后阿鼻地狱容留不下;若令其好好托生,恐将来此风更甚。因此冥官上了条陈,将历来所有谎精,择其罪孽轻的俱发到此处托生。因他生前最好扯谎,所以给一张猪嘴,罚他一世以糟糠为食。世上无论何处谎精,死后俱托生于此,因此各人语音不同。其嘴似猪,故邻国都以‘豕喙’呼之。” 作者简介 作者李汝珍(1763-1830年),字松石,直隶大兴(今北京大兴)人.清代小说家.自小多才多艺,曾写了一本音韵方面的书,《音鉴》。可是他一直不得志,最后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才写成这本《镜花缘》。李汝珍博学多才,不仅精通文学、音韵等,鄙薄时文,还精于围棋。乾隆六十年(1795),曾于板浦举行公奕,与九位棋友对局。后又辑录当时200余局棋谱,成书《受子谱》。作品有《镜花缘》《李氏音鉴》等。 朗读课文 讲述故事 划分结构 第一部分:叙述唐敖等人游历两面国的起因(开端) 第二部分:多九公回船,三人谈论衣着问题(发展) 第三部分:记叙唐敖、林之洋游历两面国的经历(发展与高潮) 第四部分:文章的结局 课文探究 1.题目是“两面国”,其含义是什么?两面国的人依据什么变换脸面? (A、 两面国的人外貌是两副面孔;他们嫌贫爱富,势力多变。 B、依据一个人的贫富以及社会地位变换脸面) 2.你在文学作品中或现实生活中见过类似“两面国”中的人吗?对这种人你怎样看? 重难点探究 1.作者是怎样借“两面国”来讽喻现实的? 作者用漫画的笔法,嘲讽和批判了种种品质恶劣和行为不端的人们。“两面国”的人天生两张脸,对着人一张脸,背着人又是一张脸,即使对着人的那张脸也是变化无常的。对“儒巾绸衫”者,便“和颜悦色,满面谦恭”;对破旧衣衫者,冷冷淡淡,话无半句。一旦揭开他的浩然巾,他就露出狰狞的本相。作者正是借助这些戏谑的描写来讽喻现实的。 2.两面国人对人的态度反差巨大,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文中唐敖、林之洋初见两面国人时,唐敖衣着华贵、林之洋衣着寒酸,当唐敖上去与两面国人交谈时,两面国人和颜悦色、满面谦恭,让人觉得可亲。而当他们面对身着布衫的林之洋时,脸色立即变得冷冰冰了,也不再谦恭。这是两面国人的第一次变脸。而后文中唐敖与林之洋换衣之后又一次面对两面国人时,两面国人对林之洋谦恭而把唐敖冷淡起来。由此可见,态度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衣着所表现出来的人的富贵贫贱。 写作手法探究 1.语言运用 漫画式的描写,通过夸大和变形写出了社会的丑恶与可笑。 文中两次描写两面国人在浩然巾遮盖下的面目,令人不寒而栗。“不意里面藏着一张恶脸,鼠眼鹰鼻,满面横肉。他见了小弟,把扫帚眉一皱,血盆口一张,伸出一条长舌,喷出一股毒气,霎时阴风惨惨,黑雾漫漫”“登时他就露出本相,把好好一张脸变成青面獠牙,伸出一张长舌,犹如一把钢刀,忽隐忽现”,作者在写唐敖和林之洋见到恶脸后的反应时,更是令人啼笑皆非,“小弟一见,不觉大叫——声:‘吓杀我了!’”“俺怕他暗处杀人,心中一吓,不因不由腿就软了,望著他磕几个头,这才逃回”。堂堂七尺男儿,竟然被恶脸吓得跪地求饶,戏谑中带给我们几分思考,作者正是通过这样夸大和变形的描写,将当时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以漫画的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 2.技法运用 驰骋奇思异想,巧设情境,讽喻现实。 本文作者李汝珍生活在封建社会即将灭亡的清朝末年,社会上的一些丑恶现象令他望而生厌,于是他借助想象创造了虚伪的两面国,赋予这个国度的人以两副截然不同的面孔:一前一后,一明一暗,一善一恶。作者大胆想象外面的人走进他们生存空间时的情形,使他们虚伪欺诈、嫌贫爱富的本性暴露无遗。作者正是通过这些幻想性的虚构情节,以酣畅、尖刻的笔触,生动地表达了自己对封建社会的残酷剥削和种种恶俗的憎恨,寄寓了自己的社会理想。 本文大胆使用了夸张的手法。两面国的事情,是不符合生活真实的,但是在这种夸张的描写中,人们可以看到现实生活的影子,从而给人一种艺术的真实感,对现实生活中的丑恶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本文还善于制造悬念。文章中衣着的变化,倒叙手法的使用,都造成了悬念,吸引读者深入阅读。 3.借鉴应用 本文的结构层次非常清楚,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阶段层层展开,让人读来清晰明了。 文章主旨: 《两面国》选自《镜花缘》,文中主要写唐敖、林之洋游历两面国的经历,借此嘲讽和批判了当时社会上品质恶劣和行为不端的人们,寄寓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文题背景 随着雍正“大开洋禁,西南洋诸国咸来互市”之后,人们的眼界开始扩大,日益要求打破闭塞的局面。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李汝珍根据《山海经》以及汉晋宋元以来笔记杂著的记载,驰骋想象,创作了《镜花缘》一书。 《镜花缘》是李汝珍在海属地区采撷地方风物、乡土俚语及古迹史乘,“消磨三十多年层层心血”而写成的,是古海州地区直接产生的一部古典名著。 书的命名取意于“镜花水月”,百名花仙在蓬莱的居处称为“薄命岩”“红颜洞”,刻有她们各人所司花名和降生人间姓名钓石碑放在“泣红亭”内,这些都蕴涵着人生空幻和哀悼女子不幸命运的意识。 《镜花缘》共一百回,是李汝珍根据《山海经》以及历代笔记杂著的记载,驰骋想象而写成的一部小说。小说的前半部写唐敖、林之洋、多九公三人游历海外三十余国的奇异经历,后半部写诸花神所托生的一百个才女参加武则天所设的女试。 小说表现了一些新的思想,如主张男女平等、同情赞美妇女、反对八股文等,对各种丑恶现象也不乏批判。所以,小说中有才能的是女子,而男人也被缠足。小说的构思比较奇特,能通过想象的国度将现实社会的各种现象揭示出来,生动地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种种恶俗的憎恨。《镜花缘》最大的弱点在于人物形象苍白无力,性格不够鲜明,尤其是后半部多为文字游戏,有卖弄才学之嫌。作者李汝珍,自小多才多艺,曾写了一本音韵方面的书,叫《李氏音鉴》。可是他一直不得志,最后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才写成《镜花缘》 《镜花缘》简介 《镜花缘》是一部与《西游记》、《封神榜》、《聊斋志异》同辉璀璨、带有浓厚神话色彩、浪漫幻想迷离的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作者清代著名小说家李汝珍以其神幻诙谐的创作手法数经据典,奇妙地勾画出一幅绚丽斑斓的天轮彩图。 这部小说,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 第一回到第五十回,这是第一部分。这个部分所叙述的:武则天夺取了唐帝国的政权,改国号为周,做了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一个女皇帝。唐室旧臣徐敬业、骆宾王等起兵,企图恢复唐帝国,但全部失败。一天,在残冬大雪严寒的气候里,武则天乘醉下诏,要百花齐放。总管百花的女神,名百花仙子,其日恰好出游,众花神无从请示,只好开花。 上帝震怒把百花仙子和其他九十九位花神,都贬降凡尘。百花仙子降生为秀才唐敖之女,取名小山。唐敖进京应试,中了探花,谁知却因当初曾和徐敬业等结拜为异姓弟兄,经人告发,致被革去探花,仍然降为秀才。唐敖受了这个打击,对世事感到消极。他的妻弟林之洋,一向跑海外经商,于是唐敖就和他结伴同行,想借游览来抒散郁闷。一路上,经过了许多国家,见识了许多奇风异俗、奇人异事和神怪的草木虫鱼鸟兽。后来唐敖吃到了“仙草”,“入圣超凡”,进入小蓬莱山上,再没有回家。唐小山得到父亲失踪的消息,就逼着林之洋带领她到海外去寻访,按照上次路线,遍历艰险,终于未见。走到小蓬莱,从一个樵夫的手中得到唐敖的信,信中要她改名“唐闺臣”,约她中过才女,再行相聚。小山上船回国。 第五十一回到第一百回,是第二部分。这个部分叙述的:武则天开科考试才女,录取了一百人,才女们举行了多次庆祝的宴会,在宴会中,表演了书、画、琴、……后来分别散去。唐闺臣再去小蓬莱寻父,也入山不返。这时候,徐敬业、骆宾王等人的儿子,起兵反对武则天。才女中章兰英等数十人,因夫妻、姻亲关系,参加军中,有殉难而死者。终于大军打破了武家军的酒、色、财、气四座关,武则天失败,唐中宗复辟,仍尊武则天为“则天大圣皇帝”。武则天又复下诏,宣布明年仍开女试,并命前科录取的才女重赴“红文宴”。全书到此结束。 君子国 在《镜花缘》一书中,有一个“礼乐之邦”君子国。此国中,“耕者让田畔,行者让路。土庶人等,无论富贵贫贱,举止言谈,莫不慕而有礼”,也不愧君子二字。在君子国的市场交易中,卖主力争是要付上等货,受低价;买主力争的是要拿次等货,付高价。这个国家的国主有严谕,臣民如将珠宝进献,除将本物烧毁,并问典刑。 大人国 大人国,最是妙不可言。国人不仅身高过于常人“二三尺不等”,要紧的是脚下皆有云雾护足。市井巷陌之中,有人高视阔步;有人虚肩顾盼;有人低眉敛脚。神色各异,全因脚下云雾的颜色而定。“光明正大,足下自现彩云”;“奸私暗昧,足下自生黑云”。唐敖、林之洋看到大人国官员的脚下多用彩绫遮盖,素多海外游历、博闻强记的多九公道出了个中奥妙,原来,“此等人,因脚下忽生一股恶云”,“必是暗中做了亏心之事,人虽被瞒了,这云却不留情……他虽用绫遮盖,以掩众人耳目,那知却是掩耳盗铃。” 女儿国 以女性为中心的'女儿国','男子反穿衣裙,作为妇人,以治内事;女子反穿靴帽,作为男人,以治外事'。女子的智慧、才能都不弱于男子,从皇帝到辅臣都是女子。这里反映出作者对男女平等、女子和男人具有同样社会地位的良好愿望。虽然自明中叶以来,不乏歌颂妇女才能的作品,但是'女儿国'却是李汝珍的独创。 无肠国 顾名思义,这里的人都没有肠子,随吃随拉,所以吃之前得先找好坑儿。还有更让人喷饭的呢,请看这个片断: 他因所吃之物到了腹中随即通过,名虽是粪,但入腹内并不停留,尚未腐臭,所以仍将此粪好好收存,以备仆婢之下顿之用,并且三次四次之粪还令吃而再吃,必至闹到出而哇之,饭粪莫辨,这才另起炉灶。 无肠国——吝啬至极、恶心到家。 结胸国 林之洋道:“他们国人为甚胸前高起一快?”多九公道:“只因他们生性过懒,且又好吃,所渭‘好吃懒做’。每日吃了就睡,睡了又吃,饮食不能消化,渐渐变成积痞,所以胸前高起一快,久而久之,竟成痼疾,以致代代如此。”林之洋道:“这病九公可能治么?”多九公道:“他如请我医治,也不须服药,只消把他懒筋抽了,再把馋虫 去了,包他是个好人。” 豕喙国 这日到豕喙国,游了片时回船。唐敖道:“此国人为何生一张猪嘴?而且语音不同,倒象五方杂处一般,是何缘故?”多九公道:“当日我曾打听,不得其详。后在海外遇一奇人,细细谈起,方才明白。原来本地向无此国。只因三代以后,人心不古,撒谎的人过多,死后阿鼻地狱容留不下;若令其好好托生,恐将来此风更甚。因此冥官上了条陈,将历来所有谎精,择其罪孽轻的俱发到此处托生。因他生前最好扯谎,所以给一张猪嘴,罚他一世以糟糠为食。世上无论何处谎精,死后俱托生于此,因此各人语音不同。其嘴似猪,故邻国都以‘豕喙’呼之。” 作者简介 作者李汝珍(1763-1830年),字松石,直隶大兴(今北京大兴)人.清代小说家.自小多才多艺,曾写了一本音韵方面的书,《音鉴》。可是他一直不得志,最后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才写成这本《镜花缘》。李汝珍博学多才,不仅精通文学、音韵等,鄙薄时文,还精于围棋。乾隆六十年(1795),曾于板浦举行公奕,与九位棋友对局。后又辑录当时200余局棋谱,成书《受子谱》。作品有《镜花缘》《李氏音鉴》等。 22、海底森林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感受幻想的海底世界的特点。 追随人物的行踪,把握小说情节。 让学生通过复述故事情节提高他们的记忆力,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把握小说情节。 感受“把科学与文学结合的非常巧妙”的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感受艺术魅力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 作者、作品简介,故事梗概教参P178 (二)、自主、合作、探究 活动设计1.理清文章结构; 点拨1,按照“我”在海底森林中的经历为线索组织材料。 主要内容:(1)海底森林中有丰富而奇异的动植物; (2)“我”在海底异常的生理反应; (3)我们遇到了多种海洋动物。 活动设计二:学习文中对海 底森林的景色描绘,理解描写的作用。 1在描绘海底森林的自然景观时,作者着力表现其“最美丽”和奇异的特点。 问题设计1:找出奇异的关键词。 “垂直无目”“垂直向上”“只求有个支撑点” 完全不同于人们所见到的陆地植物的生长状况,这样一个世界, 令人感到新鲜而好奇。 2表现最多的是“我”和尼摩艇长等人与海洋动物的接触。 问题设计二:描写了哪些奇异动物? 为数甚多,比比皆是的动物,一米高的巨型还蜘蛛;各种各样的小鱼;漂亮的海獭;非常美丽的信天翁;令人 毛骨悚然的角鲨。 作者不仅展示了海底生物的千奇百怪,也描绘了海底的地况。这些想象进一步突出了海底森林的奇异,也照应了文章开头所说的海底森林“黑暗”的一面。 活动设计三 领略凡尔纳科幻小说把科学与文学结合 的非常巧妙的不同凡响的艺术魅力。 赏析:小说 所描写的海底森林是人完全陌生的世界,作者丰富的海洋知识,非凡的想象力和高超的文学造诣,使 他的描绘既给人以神奇之感,又会产生如见其景,如历其事的感觉。 例:对各种海洋生物的介绍,如海蜘蛛庞大的体态,角鲨“暗淡无神”的目光,可以将“整个人咬成肉酱”的“铁牙床”,它通过吻周围的小孔分 泌出的一种含磷的物质等。 作者选择 文学的形式表现自己所的想象的一切,故事 情节起伏跌宕,人物形象个性鲜明,环境描写神奇多姿……他充分发挥了形象思维的优势,把一个幻想的世界写的如此逼真,如此感人。难怪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评价凡尔纳“在构思发人深省,情节引人入胜方面,是个了不起的大师”。 活动设计四:感受凡尔纳超超时空的忧思。 问题设计3:忧思表现在那几个方面? 如:武器的发明给人类带来的伤害,表现在本文中尼摩艇长及其同伴在海底的活动中对海洋动物的戕害。 三、小结: 尽管课文所选部分内容篇幅并不长,仅仅是“我”的海底之行中一朵小小的浪花,但他会给读者以“管中窥豹”之感,让人领路到凡尔纳科学幻想小说“把科学与文学结合的非常巧妙”的不同凡响的艺术魅力。 凡尔纳在两个世纪之前描绘的场面,令人触目惊心。然而在今天,世界上一些地区仍有偷猎野生动物的事件在发生,现在人类已经自食其果了。凡尔纳的作品犹如保 护野生动物的警钟,在人们的耳边长鸣。 [板书设计] 海底森林 法 儒勒·凡尔纳 景色描绘:海底生物 千奇百怪、新鲜好奇. 科学与文学巧妙结合 艺术魅力不同凡响 23、 慧骃国游记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了解《格列佛游记》及作者斯威夫特,把握小说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并体会其作用。 2.过程和方法:品读课文中对慧驷和耶胡的描写部分,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精读文中对“我”的心理描写的句、段,探究我不愿与耶胡为伍的真正原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写作背景,走进斯威夫特所生活的时代,体会作品深刻的主题,做一个有理性的人。 课前预习 1. 字词注音(略)见课件 2. 本课生字词典(略)见课件 走近作者 斯威夫特(1667—1745),英国作家。他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贫苦家庭,靠叔父抚养长大。1686年、1692年和1701年分别获得都柏林三一学院学士学位、牛津大学硕士学位和三一学院神学博士学位。斯威夫特以大量政论和讽刺诗等抨击地主豪绅和英国殖民主义政策,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他的讽刺小说影响更为深广,高尔基称他为世界“伟大文学创造者之一”。他的代表作是《在世界几个边远国家的旅行》,即《格列佛游记》。这部书完成于1726年。他的一生写的大量作品几乎都是不署名出版的,只有《格列佛游记》例外,他出版此书得到的稿酬是200英镑。 文题阐释 文章题目“慧骃国游记”交代了文章的内容,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文章写的是“我”在慧骃国的经历。而课文所选部分是《慧骃国游记》的第二章。第一章记叙了格列佛乘“冒险号”航船出海,途中水手叛乱,将格列佛放逐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这里就是慧骃国。第二章记叙了格列佛被一匹慧骃领到家里后的经历。 创作背景 《慧骃国游记》节选自《格列佛游记》。《格列佛游记》创作于1721年至1726年间。这个时期,英国的政治制度更加腐败,各政党之间明争暗斗,英国统治者推行了对外疯狂掠夺、对内残酷剥削的政策。斯威夫特的政治生涯使他对黑暗的社会现实有着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虽然这个时期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但是斯威夫特超越了当时许多作家的眼光,敏锐地看到了资产阶级的所有罪恶本性——贪婪、虚伪、欺骗、残酷、嫉妒、淫荡、仇恨和野心。在《格列佛游记》中,他用虚幻的情节,抨击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现实。 文章主旨 《慧骃国游记》一文,作者以神奇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叙述格列佛在马国的经历,赞誉马国居民善良、崇尚伦理、充满理性的美德,毫不留情地批判了当时英国的社会政治生活和种种丑恶现象。 整体感知 重难点探究 1.作者把理想中的国家写成慧骃统治的国家,这样的幻想有什么意义? 理解这个问题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这部作品写于1721年至1726年问,这个时期,英国的政治制度更加腐败黑暗,资产阶级的所有罪恶本性———贪婪、虚伪、欺骗、残酷、嫉妒、淫荡、仇恨和野心——暴露无遗。而小说中的慧骃国,基本上是一个处于原始状态的国家。这里没有战争,没有残暴,安宁、朴拙。这里的主人是马,它们内心善良,富有理性,公正坦诚,爱憎分明。它们的生活具有原始的质朴、宁静与和谐。作者正是借慧骃国这样一个理想的国度表达自己对黑暗现实的否定和对宗法制度、原始社会的眷恋,含蓄而深刻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 2.作者塑造耶胡这一形象的意图是什么? 本文作者叙述格列佛在慧骃国的经历。这个国家的统治者是有理性的、公正而诚实的马。供马驱使的耶胡——指人——却是一群丑陋龌龊、贪婪淫荡、残酷好斗的畜类。有人常常认为耶胡是丑化人类,企图证明斯威夫特仇恨人类。但从斯威夫特晚年的言行来看,他是热爱人民的,而《慧骃国游记》(原书第四卷)正是他最接近人民的时期写成的,仇恨人类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耶胡好吃懒做、贪得无厌,特别喜欢在田间寻找一种发亮的石头。为了争夺石头,它们就会搏斗起来,甚至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它们喜欢吮吸一种草根,吃多了以后就互相搂抱厮打,丑态百出。它们也有自己的头目,头目还有宠臣,这些宠臣被主子抛弃以后就会受到全族类的侮辱。从耶胡的种种特性来看,当时社会的罪恶都集中在耶胡的身上。斯威夫特所创造的耶胡无非是对当时英国的社会政治生活和恶劣风尚的集中讽刺。当格列佛向马主人批判介绍了英国统治集团的种种腐化堕落情况以后,马主人也肯定格列佛所说的“人”(即英国的统治集团和当时社会上的坏人)就是耶胡,虽然“人”具有几分理性,却助长“耶胡”的腐化堕落。 斯威夫特只是通过耶胡和慧骃的对比来批判英国的统治集团的罪恶和社会恶习。慧骃国虽不能说是斯威夫特的理想国家,但在这慧骃国里的确也反映出他的思想中的保守成分。由于时代和阶级限制,他看不到贵族和资产阶级终会灭亡,他认为现有社会是不合理的,但找不到彻底改变社会制度的方法,所以他对人生的态度渐渐趋向于阴暗和失望。他在《格列佛游记》里表达的正面思想是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他向往的慧骃国的社会制度都表现了他的复古主义的倾向。在第三卷中他赞扬过古希腊的,民主制度,也是他这种思想的反映。 写作鉴赏 语言风格 本文通篇采用第一人称自述的方式,语言通俗易懂,朴素自然不加雕饰。即便是描写慧骃所住的房子和“耶胡”的外貌也只是采用白描的手法。 写作技法 运用对比、影射的手法表现生活是本文的一个特点。文中的耶胡具有人的外形,它们的身上,集中着人性中丑恶的东西,如贪婪、野蛮等;慧骃虽没有人的外形,却善良、公正、智慧。这两种不同生物的对比,使其各自的特点更加突出鲜明。这是对“具有人的外形”的“动物们”的辛辣讽刺。作品虚构的生活,虚构的各种形象,无不含沙射影,有所指代。如对“耶胡”的描绘,影射了当时生活中的某一类人,他们徒有人的外形,却丝毫没有人性,他们的存在给善良的人们带来伤害,令人厌恶与鄙弃。 24、《流星》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和能力: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了解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并学会在写作中运用这种写法。 2.过程和方法: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仔细研读重要语段,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凌伟坚忍的性格。 作者作品 韩松,1969年出生于重庆,本科就读于西南师范大学外语系,硕士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学院。1991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新华社,历任对外部记者、主任,《了望东方》杂志副主编。在这期间,他撰写了大量报道中国文化动态的新闻和专访。由他参与或单独创作的长篇新闻作品包括政论性报告文学《 妖魔化中国的背后》和有关 克隆技术进展的报告文学《人造人》。 文题背景 《流星》这篇小说发表于1991年。当时作者已进入新华社工作,担任《了望东方》杂志副主编,此时他刚刚发表《宇宙墓碑》不 久,这时韩松的作品已呈现出了哲理,性、思辨性融人科幻故事而产生的独特的深邃。在《流星》中,这种理性的思考更为成熟。 文章主旨 《流星》是一篇幻想小说,作者通过大胆的想象,写宇航员凌伟在被飞船抛下后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机器人罗诺与主人凌伟联络的经过,表现了科学的神奇、宇宙的变化莫测。 重难点探究 1.宇航员凌伟面对变幻莫测的“魔幻星”采用了怎样的斗争策略,其结果怎样?作者写这一情节的作用是什么? 凌伟面对古怪的“魔幻星”,首先想到要让强敌觉得自己很强大,来给对方一个下马威。一切生命体首先关注的必然是自己机体的存在,凌伟决定以此为突破口,采取措施给对方以一击。他利用自己身上仅有的“武器”——高压浓缩氧,将石头缚在氧气瓶上,顺着星球自转的方向,打开氧气瓶阀门,用力向上掷,顿时大地颤抖痉挛。凌伟这一壮举,换来的是一夜的宁静。他的这次努力宣告失败。凌伟在弥留之际仍然想到自己要与魔幻星展开斗争,他决定要积攒力量,待魔幻星出击时再后发制人。结果一天一夜后,没有任何动静,至此凌伟的两次斗争都宣告失败。 作者描写这一情节,使行文富 有波澜,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引出下文与机器人罗诺联系等情节。 2.文中为什么要写流行在宇航员中的传说? 这一传说是文中的妙笔,后文中凌伟的想象及做法,都是以这个传说为基础展开的,因为有魔幻星的存在,才有凌伟想要摆脱其控制而采取的伤其机体的行动,才有装死以 利再战的斗争经历,才能有与机器人罗诺取得联系返回地球的情节。这个传说在文中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富有神秘的色彩。 3.怎样理解文中人物的精神之美 ? 凌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宇航员,他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特殊经历,使他的精神之美得以展示。这是所说的精神之美,不是慷慨赴难,不是以献身事业、殒命太空为崇高,而是在未知的世界里有积极探索和不言放弃的努力。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无价的,不应该轻易放弃,凌伟的所作所为体现了这样一种生命观。为了重返地球,他做了各种各样的抗争,即使误以为遇上充满危险的魔幻星的时候,他也没有放弃生存的努力。他试图与魔幻星对峙的勇气就来自于此。为了实现自 己的愿望,他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失败了也绝不停止努力,这种身 处逆境甚至绝境时所表现出来的积极进取的精神,这种顽强自救的态度,体现了他对生命的尊重。 写作特点] 1.运用比喻, 语言生动形象。 文中写凌伟主动向“魔幻星”进行攻击后,结果“魔幻星像预先打了麻药,无动于衷”,当凌伟与机器人罗诺联络之后,他怀疑是魔幻星用诡计在骗他,机器机人在最后现出飞船时,文中又用了 比喻的手法,“凌伟只觉眼前一亮,地表的沙石像皮肤一样掀开了。烟尘过后,面前赫然躺着那艘饱经风霜的飞船”,文中写幻境消失时用了“又轻烟般隐没了”,这些比喻,生动贴切,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强了表达效果 2.文中多处都运用了描写的方法。如:“他顺着星球自转的方向,打开氧气阀门.用力向上一掷。地上沙石被喷激出一片烟雾,细瓶带着石头一瞬间消失在夜空中,凌伟似乎感到大地在颤抖和痉挛。”此段文字,作者运用了动作和景物描写,生动地写出凌伟向“魔幻星”发出攻击的全过程,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景物描写细腻传神,生动地写出浓缩氧冲击石块对魔幻星所产生的杀伤力。又如“当第一抹晨曦照进来时,凌伟看见面前长出密集的柑橘林和猴 面包树。树丛中升起袅袅炊烟,散发出烤鹿肉的香味。一切似乎都在嘲笑这个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地球人”。这段文字,描 写 了在朝霞里的林中的景物,“柑橘林”“猴面 包树”“烤鹿肉的香味”,这些看似平常的事物,对饥肠辘辘的凌伟却充满了诱惑,生动的描写中,反衬出主人公难以平静的内心世界。 25、《哨子》教案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课文《哨子》,作者富兰克林是美国 资产阶级革命 时期的民主主义者,科学家。他在研究大气电方面有贡献,发明了避雷针。他年轻时注意培养美德,要求自己每天晚上自省日间的某些过失,这种严格要求自己的精神是很可贵的。 二、指导预习。 ①提示预习要点: A、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B、本文是怎样列举“哨子”现象,从中归纳引出论点的? C、体会文章语言表达生动活泼的特点。 ②学生各自阅读课文并完成 作业: A、利用工具书,识记生疏的词语 B、本文的标题有何特点?请你为本文重拟一个标题,要体现中心论点的主要内容。 C、课文第一段用的五次 “哨子”,同后面用的九次“哨子”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③关于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1-2段):叙述自己的一个生活实例:为“哨子”付出过高的价钱,带来悔恨;从“哨子 ”事件中吸取教训,常常受益。 第二部分(第3-10段):列举自己观察到的社会上的各种类型的“哨子”现象,从中归纳引出论点。 第一层:(3段):总提自己观察到的社会上的各种“哨子”现象,引出下文。] 第二层(4-9段):用六种事例并加以评述,说明“哨子”使 这些人付出了太高的代价。 第 三层(第10段):归纳论点:许多人“所遭受的人类很大一部分的悲苦……太高的代价”。 三、研读课文。 ①先齐读课文,再分组讨论全文的结构层次(组内推选代表讲解,其他同学补充)。 ②文章的论点是什么? 明确:许多人“所遭受的人类很大一部分的悲苦都是由于他们对事物的价值作出错误的估价而造成的”。 ③文中怎样列举“哨子”现象,从中归纳出论点 的? 明确:本文作者亲身经历(包括观察)的生活实例中提出论点,给人以启示。先叙述作者幼年时一个生活实例并归结出经验教 训,由此对一个“哨子”的价值作出了错误的估价,因而付出了“比它原价高四倍的价钱”, 因此而“懊恼”、“悔恨”。 接着,课文以“哨子”比喻对其价值作出 错误估价的事物。一一列举评述: A、哨子——恩宠荣禄(权势); B、哨子——所谓名望; C、哨子——财产; D、哨子——寻欢作乐; E、哨子——远远超出生活水平的享受] F、哨子——依从父母之命或贪求荣华付出了太高的代价。 ④找议论文的论点:一篇议论文,一般说来论点言简意赅,一目了然 ,读者比较容易捕捉。论点的出现也有一定的规律,有时标题就是论点,如:《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 和基本经验》,有时论点在论述的过程中,如《想和做》;有时在文章的结尾。“哨子”一文,依次运用了六个事例,从六个不同的角度论证了论点。 [作业练习] 1、本文生字词听写积累。 2、加红线的字注音并释义,再解释词语。 热衷( ): 懊恼( ): 恩宠荣 禄 : 人面兽心: 3、用“当”或者“假如”为引起词,试写几段段间排比句,不低于四组。 26、曹刿论战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能力目标】 1.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情感目标】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二、学习重点: 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三、学习难点: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四、课前自学: 【自学指导】 1、长勺之战背景。 2、对照课文注释,疏通文句,并勾画出难词难句,待交流,并翻译课文。 3、《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4.关于历史散文体例。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5、全文共三段,每段为一部分。 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可分两层: 第一层(从开始到“乃入见”)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曹刿“请见”的原因。 第二层(从“问:‘何以战?’”到段末)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第二段,叙长勺之战的全过程。全段32字,以写鲁方之战术决策为主。 第三段,写曹刿论述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胜的原因。可分两层: 第一层(从开始到“故克之”)以“夫战,勇气也”为根据,提出要选择“彼竭我盈”的时机发动反攻的观点,回答了为什么等待“齐人三鼓”而后“鼓”的问题。 第二层(从“夫大国”到段末)以“大国难测,惧有伏焉”为根据,提出作战中必须时刻注意判断敌方意图的观点,说明了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之后才认为可以追击的原因。 【自学检测】 1、重点实词含义:间、信、孚、福 通假字:偏 古今异义词含义:①肉食者鄙 ②又何间焉 ③牺牲玉帛 ④大小之狱 2、读准字音:刿 又何间焉 鄙 弗敢专也 小惠未编 玉帛 小信未孚 公与之乘 辙 夫战 轼 旗靡 五、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 1、结合注释,疏通文句,并勾画出难词难句,以待讨论交流时解决。重点句子: ①肉食者谋,未能远谋。 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④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2、提示:以人物活动为线索概括,也可以以事件发展过程为线索概括。 明确: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 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曹刿、鲁庄公是怎样的人?(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3、分析人物 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曹刿请见,表现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他过人的谋略。 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鄙”: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战,急于攻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但他又并非昏君,而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备战见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意见;庄公作战用刿,亲自参与打仗,表现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庄公战后问刿,不因胜而白喜,表现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4、关于详略 课文剪裁详略得当。本文以曹刿为中心。详细描写了他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对于战争双方的对峙、交锋等则略写。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概括提炼】 六、夯实基础 归纳中心思想。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七、智能提升 同学们活动,理解词义,找出、想出相应的成语。如: 齐人三鼓——一鼓作气 望其旗靡——所向披靡 彼竭我盈——恶贯满盈 小信未孚——不孚众望 惧有伏焉——危机四伏 故克之——克敌制胜 攻无不克 三而竭——弹精竭虑 精疲力竭 观其辙——南辕北辙 重蹈覆辙 放逐之一——逐鹿中原 追亡逐北 难测也——莫测高深 心怀叵测 未能远谋——足智多谋 深谋远虑 27、黄生借书说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珍惜现在优越的学习环境,专心学习。 2.学习课文构思严密,对比鲜明的写作特点。 3.了解一些双音词的古今异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解题,了解课文的内容结构,分析第一部分。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书海茫茫,读书要借书,这是常有的事。当你借到一本你所需要的书时,你在激动兴奋之后,便会埋头攻读,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但对自己已有的书,虽然也是需要学习的,却缺乏那种兴奋感和迫切阅读的激情。在这方面大概大家都有所体会,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黄生借书说》就议论了这个问题,看看课文作者提出了什么看法,你和他的认识是否一致? 2.解题: 学生阅读课文注释①,教师作如下补充: ①课文标题中的“说”,是古文体中的一种,这种体裁的文章往往就社会生活中的某种现象提出作者的看法,观点是“发人之所未发”的,一般以议论为主,也兼有记叙和抒情的成分。在写法上讲究波澜起伏,使人感到变化莫测。篇幅一般不长,要做到言简意赅。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策士们的游说,到唐代便扩大成为一种通用的文体。我们以前学习过的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捕蛇者说》都属这类文章。 ②课文作者袁枚还有号简斋,他生活在号称封建盛世的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中过进士,做过江宁等地的知县。33岁辞官,定居南京,在小仓山筑园林,因是金陵织造园林旧址,故改其名“随园”,又因此自号“随园老人”,晚年还自号“仓山居士”,过着论文赋诗的悠闲生活。他一生喜爱山水田园,思想比较自由解放,论诗主张抒写性情,创性灵说,反对模仿古诗文的格调。认为“凡作诗文者,宁可为野马,不可如疲驴。” ③黄生名允修,贫而好读书,袁枚很器重他,也很乐意帮助他。除了借书给他之外,还支援他一部分生活用费。《赠黄生序》中说:“又虞其家之贫,有以累其能也,为羞其晨昏,而以书库托焉,成生志也。”作者对黄生的学业也深有影响,黄生原想致力考证,袁枚不赞成,希望他跟自己走,学诗文。 ④古代书籍刻印不易,印数不多,得到书比现在难得多,要想博览就得靠借,但旧时没有公共图书馆,只得向私人藏书者借。由于有书的人不多,得书又不易,加上私有观念重,自然不愿借出。还由于当时书借出后损坏甚至丢失的情况也不少,旧时就流传着“借书一痴”,“还书一痴”的俗语,所以书就更难借了。正因为如此,借来的书就更能激发人们勤奋阅读。 3.教师范读课文,注意下边加点字的读音: 强(qiáng)假 惴(zhuì)惴 庋(guǐ)藏 俟(sì) 素 蟫(yín) 4.学生参阅课文注释默读课文。要求: ①进一步给生字和容易读错的字正音,初步了解文句意思。 ②概括各段大意,注意课文中引号用法,说说课文是按什么思路组织内容的? 课文共5 段,第一段以黄生借书说起,由于黄生来借书,引起作者对黄生有关借书读书的一番议论。这句话统领了下边第2、第3段的内容。第二段开始的引号,直到第三段结束才引号回头,表明这两段话都是专对黄生说的。 第2段先提出“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接着举例说明那些有书的人大都是不读书的。第3段叙述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幼时借书之难,一旦借到书,看过就记在心里;做官后有了书就让书束之高阁不读了。第4段向黄生提出一定要专心读书,一定要很快还书的希望。第5段一句话是照应开头“授以书而告之”的,并进一步对黄生表示了殷切的期望。 据此,课文组织内容的思路是先阐明自己对借书读书的看法,然后向黄生提出希望的。因此课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3段):阐明“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 第二部分(4-5段):向黄生提出“读书也必专,”“归书也必速”的希望。 5.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①这部分共3段,第1段先交代写作本文的缘由,再以“授以书而告之曰”统领下边两段内容。这里的“授以书”应是“以书授(之)”,把状语后置了。 ②教师领读或学生自读第2段,参阅课文注释理解文义,并注意理解下边加点词的意思: 然天子读书者有几:然而、可是。 无论:不要说。 非独书为然:这样。 强假:勉强借的。 若业:如果已经。 为吾所有:被。 俟异日:等到。 高束:束之高阁。把东西捆好,放在高处。 这段提出论点,再用藏书者不读书的实例加以证明。可讨论如下问题: a.作者是怎样提出课文的中心论点的? 作者运用了开门见山的方法提出中心论点,给黄生讲的第一句话就是摆出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开篇进题,毫无枝蔓。并用了双重否定句强调了作者的意思,使论点显得鲜明有力。 b.作者列举了哪些实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哪些是重点写的? 作者运用了3个实例证明“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先以“七略四库”和“汗牛塞屋”极言天子和富贵之家藏书之多,继而以“读书者有几”进行反问,表明他们无心读书,有书不读。这两例是叙述的重点,语气也比较严厉。第3例以“祖父积,子孙弃”概括其他藏书者的情况,意在说明有书不读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这3个实例初步论证了作者观点的正确性。 c.作者为什么要由“书”讲到“物”,这对论证中心论点有什么作用? 作者由“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推开一层新意,指出向别人借的就倍感珍惜,而自己已有的便不以为然这是普遍的心理。作者把这两种不同的心态进行比较,由两种不同的心理引出两种不同的做法,前者因“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后者因是己物而“必高束焉,庋藏焉”。这样就进一步论证了作者观点的正确性。 这段从社会取证说理,论证“书非借不能读也”是普遍的社会现象,是第一部分的第一层次。 ③教师领读或学生自读第3段,参阅课文注释理解文义,并注意理解下边加点词的意思: 家贫难致:得到。 所览辄省记:览,阅读。辄,就。省()明了,明白。 俸去书来:薪俸。 可惜:值得珍惜。 这段文写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论证“书非借不能读”的中心论点。可讨论如下问题: a.作者是怎样以自己的经历来论证论点的? 作者幼时好书,由于家贫无书,向张氏借,但张氏不借,饱尝了借书之难,所以一旦借到书,看过就能清楚地记在心里,因而读书效率很高,这说明借书能促使人发奋学习。到做官之后,经济条件改善了,得书容易了,“落落大满”,藏书不少,但有书反而不读了,让书布满虫丝,被虫蛀。这样一正一反,两相对照,有力地论证了“书非借不能读”的论点。 b.如何理解“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这是作者本人读书经验的总结,以此告诫黄生借书不易,现在借到了书,就要珍惜少时岁月,专心读书。同时也为课文转入第二部分对黄生提出希望作了铺垫。 这段以作者读书的亲身经历,把少时借书专心读和做官后有书弃置不读进行对比,论证了中心论点。这是第一部分的第2层。 ④这部分提出写作本文的缘由,提出中心论点,并用社会上的实例和作者的亲身体会阐明论点。 6.课后练习与思考: ①指出下边句中加点的双音词的古今异义: a.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b.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c.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②熟读课文,预习课文第二部分,说说作者对黄生提出了哪些希望?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分析课文第二部分。领会课文构思严密和运用对比手法说理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课文第一部分作者提出了“书非借不能读”的论点,并举出社会实例和自己的亲身体会有力地论证了论点。这部分内容意在告诫黄生借书之难,教导黄生借书能催人奋发学习。现在借到了书,就应珍惜时光,用心读书。由此课文自然转向对黄生提出希望,这就是课文第二部分的内容。 2.分析第二部分: ①教师领读或学生自读第4、第5段,参阅注释理解文义,并注意下边加点词的意思: 惟予之公书:只是。 若不相类:似乎,好像,表示不肯定语气。 然则:这样看来,那么…… 读书也必专:句中助词,表停顿,以舒缓语气。 ②这两段文字,作者向黄生提出“读书也必专”,“归书也必速”的希望,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可讨论如下问题: a.作者把自己年轻时的遭遇跟黄生现在的遭遇作了哪些比较?这些比较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什么作用? 一是二人家贫无书相似,再是两人借书来读相似,三是一个往往借不到,一个能借到不相似。通过这些比较,拉近了黄生和作者的距离,使黄生更易受作者感染,接受作者的观点,听从作者的教导,专心读书。同时也突出了借书不易,让黄生知道他是幸遇作者,能够借到书,就更应珍惜时光,奋发学习。 b.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知幸与不幸”和“归书也必速”? “知幸与不幸”这句话是要黄生以作者幼时借不到书而“形诸梦”的不幸,知道自己能借到书是非常幸运的。希望黄生懂得借书的艰难,要珍惜眼前难得的机遇,勤奋地读书。“归书也必速”表面上的意思是希望黄生能尽快把书还回来,似有吝书之嫌,但实际上是作者以此督促黄生要抓紧时间读书,要珍惜“少时之岁月”。 c.课文结尾一句话,它在结构上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上有什么作用? 课文以“为一说,使与书俱”作结,在结构上照应了课文开头的“授以书而告之”。在思想感情上则进一步表达了对黄生的殷切期望。 ③这部分内容通过作者与黄生在借书读书方面的比较,说明自己遇吝书者为不幸,黄生遇公书者为幸,勉励黄生专心读书。 3.学生齐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 课文以社会实例和作者自己的读书经历论证了“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勉励黄生及青年人要珍惜大好的学习条件,发奋读书。 4.课文篇幅短小,但观点鲜明,说理充分,感染力强,令人信服,读来就如聆听一个长者对我们既严肃又殷切的谆谆告诫。那么课文在安排内容和运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点? ①课文在安排内容上构思严密。作者的写作意图是教育黄生及青年人要专心读书,但他并不急于把这个意思说出来,而是开篇晓之以理,由黄生借书一事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然后展开深入的论证。先举出社会上三种藏书丰富的人不读书的情况,侧重说明有书而不能读的原因。课文还宕开一笔,由书涉物,以借物摩玩为例,写出借物者和物为己者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道出了逆境之中多思危,顺境之下易安乐的人生哲理。然后收回笔触,叙说自己的切身体会,侧重说明唯借方能读书的道理。在说透道理的基础上,又动之以情,重提自己过去借书之难,以自己的“不幸”反衬黄生的“幸”。至此才顺理成章地向黄生提出“其读书也必专”,“其归书也必速”的希望。课文还做到起句和结句相呼应,中间用“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这个抒情色彩很浓的句子承上启下,更使课文内容浑然一体了。②充分运用对比的手法说理。课文第一部分把借物(书)者“惴惴焉摩玩不已”的做法和“今日来,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的心理跟藏物(书)者“高束焉,庋藏焉”的做法和“姑俟异日观”的心理作对比;又将作者年轻时“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的急切求书心理与通籍后有书“落落大满”却让书“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的情况作对比,有力地说明了藏书者不读书和借书者读书专,突出了“书非借不能读”这一中心论点。第二部分把“张氏之吝书”跟“予之公书”作对比,由此再引出“黄生之幸”和“予之不幸”的对比。通过这些对比,寄托着对黄生的厚望。 5.思考与讨论: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书非借不能读”,作者对黄生所寄托的感情是要珍惜少时光阴,专心读书。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体会课文的中心论点,从中受到教益呢? ①对于课文的中心,我们不应机械搬用,“书非借不能读”决不是“有书不读”,而应从读书精神上去体会。作者的意思是说借书比自己有书更容易去勤读,更容易把书记在心里,效果更好,即所谓条件差反而进步快,逆境能促人勤奋。所以我们理解课文中心,就是要发扬我国古已有之的身处逆境而矢志苦读的优良传统,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自古以来,我国流传着许多苦读的感人故事,且不说战国时苏秦刺股提神、汉代孙敬头发悬梁,就以家贫买不起灯油为例,就有汉代的匡衡凿壁借光,晋时的车胤囊萤夜读和孙康映雪诵书,南北朝的江泌随月取光。这些人都身处逆境,凭着苦读精神终于成了大学问家。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苦读精神,战胜各种困难,使自己学有所成。 ②作者认为自己幼时借不到书而“形诸梦”是非常不幸的,而黄生能与作者“公书”是非常幸运的,所以作者要黄生“知幸与不幸”,珍惜少时光阴,专心读书。我们现在的读书条件比起黄生来又不知要幸运多少倍,我们更应“知幸与不幸”,珍惜现在这大好的学习条件和自己的青春年华,刻苦攻读,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如果学有不成,非他人之过,自己应该多反省,知警惕。 6.课后思考与练习: ①以如何发扬苦读精神为中心,写一篇学习本文的读书笔记。 ②背诵这篇课文。 28、 马 说 一、目的要求 1、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4、认识封建社会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引导学生认识当今时代的优 越条件,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二、重点、难点: (一)重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与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 三、教材分析: 《马说》,它是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这篇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通篇写马,实则写人。以千里马不遇伯乐喻贤才难遇明主,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文章对自己不着一字,愤懑不平之情和穷困潦倒之感却充溢其中。 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引发学生的思考:当代千里马是否也要依赖于伯乐? 四、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具准备:U盘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讲故事: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千里马往往难以遇到伯乐,自己的才华也很难发挥出来,今让我们一同来学习一篇唐代韩愈写的古代杂文《马说》,看看作者对于千里马的现实命运又有怎样的评说。 二、 作者及文体简介 1、作者简介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因其祖籍在昌黎,世称韩昌黎。他与柳宗元同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同时,他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散文尤为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著有《昌黎先生集》。 2、写作背景 韩愈初登仕途时,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用遭冷遇,甚至三次登门被守门人挡在门外。尽管如此,他仍然申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节度使董晋和张建封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作《马说》,发出“伯乐不常有”的感叹。 3、文体简介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彩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托物寓意”。“说”就是“谈谈”的意思,“马说”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如:《爱莲说》、《捕蛇者说》、《师说》就属这一文体。 由此可见,韩愈写《马说》这篇文章是不是仅指传说中的人和物?他是有其用意的。 三:初读课文,正音上口: 1、放录音 2、学生齐读课文,了解全文大意。 要求:明确读音,停顿,语调 四: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 一)、以小组为单位,互读课文,对照注释,大胆提出疑难问题,做出标记,准备在课堂提问。 A 、 解决重点字词 祗(zhǐ):只是; 辱:受到屈辱; 骈:两马并驾; 槽(cáo)枥:喂牲口用的槽; 以:因; 称:著称。 B、字词学习 1、通假字: 1)食:通“饲”,喂养 2) 见:通“现” 3)材:通“才” 4)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2、古今异义: 故 虽 称 等 安 策 道 通 临 是 或 3、虚词: 而 之 其 以 也 而 A转接 可以译为“却,可是” B顺接 可以不译 之 A结构助词“的” B 代词,代人或物 C 无意义,句中停顿 D 帮助构成倒装,无意义 其 A代词,代人或物 B 代词 他的 它的 C 指示代词 那种 D 反问语气词 难道 E 推测语气词 恐怕 以 A介词 因为 B介词 按照 也 A 肯定语气 B反问语气 C 推测语气 D句中停顿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自然段。 (2)学生就第一自然段不理解的地方提问,教师解答疑问。 (3)请同学翻译第一自然段 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有出名的马,也只是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的里面,不因为日行千里而出名。 (4)提问: A、本段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B、没有伯乐,千里马命运如何呢? 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的里面,不因为日行千里而出名。 C、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作用。 (5)思考巩固: ①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与“千里马”之间的关系的? ②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会有怎样悲惨的遭遇呢? 也就是说,这些千里马早些被伯乐发现了,它们的遭遇还会那样悲惨么?(不是会的)这说明了什么呢? (6)概括段意: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7)小结:文章一开篇就提出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见解,这就说明了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即伯乐对千里马有决定的作用,因为除伯乐以外没有人能识别千里马,既然如此,千里马的命运就决定于是否有伯乐来发现它了,而实际的情形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所以千里马的悲惨命运简直就具有必然性了,不少的千里马不仅找不到一个一般水平的牧马人,而且“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受尽无知小人的气,更令人悲愤的是,这些宝马竟然成双成对地死于槽枥之间,其遭遇之不幸,结局之惨痛,真非笔墨所能形容,从字里行间可见作者的痛惜之情。 我们不禁要问:造成千里马如此遭遇的原因是什么呢?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千里马被埋没了呢?下节我们来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 男同学朗读第二自然段 (2) 以竞赛的方式解决难字词 一食(shí):吃一顿; 或:有时; 石:古代的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食(Sì):通“饲”,喂; 能:能够; 是:这样; 才美:才能和美好的素质; 见:通“现”,表现; 且:尚且; 等:等同; 安:疑问词,怎么。 (3) 请同学翻译第二自然段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吃完粮食一石。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够日行千里,而没有喂养。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优点不能从外面表现。尚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4) 思考巩固: A、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 食不饱 B、本段从侧面讽刺了喂马者什么? 无能、无知、目光短浅。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对千里马的命运的惋惜,对食马者的讽刺。 (5) 概括段意:提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6) 小结:这一自然段,作者着力刻画了“食马者”与千里马之间的矛盾,作者先从千里马的食量说起“一食或尽粟一石”,这是夸张的说法,但这正突出千里马的食量大大超过普通马,而这一点决非是那些“食马者”所能知道的,他们只是按照普通马的食量来喂养它,所以千里马“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作者最后发出“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把作者对“食马者”的无知的愤怒谴责的感情发展到高潮。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 女同学朗读第三自然段 (2) 请同学提出疑问,其它同学帮助解决 (3) 点明几个重要的字词的解释:策、道、材、通、临、其、邪 (4) 请同学翻译这一自然段 策之不以其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5) 思考巩固: A、那些语言能体现食马者的无知和浅薄? 策之不以其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B、本段哪句话能体现作者的写作目的? “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C、本段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人才埋没的愤懑之情。 再齐读一遍,大家有没有感觉到作者是在用一种怎样的语气在说? (6) 概括段意:对执策者的“不知马”进行辛辣的嘲讽。 (7) 小结:作者先用揭露矛盾的方法刻画执策者的形象,把“真无马”与“真 不知马”对照起来,生动地提示了执策者的愚蠢和荒唐,最后又以“其真不知马也”结住全文,更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痛切之感。 四、三读课文,推究文理 1、齐读课文 2、理解文章结构 本文虽短,结构却十分精巧,作者先从正面提出问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然后笔锋一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千里马和伯乐的依赖关系是如此密切,而伯乐却不常有,千里马被终身埋没的命运也就不可避免了,接下去,自然就写到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其才美不得外现的原因,对无知的“食马者”发出强烈的谴责,进行了辛辣的嘲讽。最后又对食马者的无知进行痛斥,归结出“其真不知马也!”这一贯穿全文的中心。(屏幕显示版书) 3、理解文章的深层寓意 提问: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仅仅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 明确:不是,“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慧眼识才者;“食马者”比喻愚妄无知的统治者。文章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表达作者强烈的愤慨和深沉的痛惜之情。(屏幕显示版书) 五、拓展延伸 有人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念是片面的,不能把发现千里马的希望寄托在伯乐身上。伯乐难道就一定是公正、无私的吗?如果你是千里马,你会怎么做?(同学们自由讨论、发言) 六、练习 附: (一种看法认为“鸣之” 中的“之”依然是代词,代马。理由是与前两句的结构保持一致。既然策之、食之中的“之”,分别翻译为鞭打它,喂养它,所以“鸣之”自然理解为代词,指马。即便教学参考书译文也译释“鸣之“中的之为”它“的意思。其表述为“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它的意思。”另一种看法则是; “鸣之”中的“之”在这里调音节,无实在意义。理由在于,的确从结构上看“鸣之”是要与前面的“策之、食之”结构保持一致,这也遵循了骈文的句式整齐对应的要求。但需要注意的是“策”与“食”分别是鞭打与喂养的意思,两个都是及物动词,动作的发出者为喂马者,所以翻译前两个“之”为它,代表“马”理所当然,也顺理成章。而”鸣之“中的”鸣“本身是指鸣叫,动作是由”马“发出的,不是喂马者所施。要区分清楚这里前后动词动作发出者不是同指一人,这里的”鸣“是不及物动词。所以不能牵强把”鸣之“也翻译为鸣叫它。显得不合理,也不符合语法规则。这里的“之”就是用在不及物动词“鸣—鸣叫”后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的作用,不用翻译。何况”之“本身也有”调音节“的作用。许多例子也可见一斑。 例如: ①公将鼓之。(左秋明《曹刿论战》)译:鲁庄公将要击鼓进攻了。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蒲松龄《狼》)译:时间长了,眼睛好象闭着,神情悠闲得很。③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之”用在动词“鼓”(击鼓)后,无实义,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因此根据这里前后的语法具体语境,这里的“鸣之”的“之”为调音节辅助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在这里讨论“之“的用法并不是吹毛求疵,在今天日益淡化语法现象的境况下似乎也显得多余了点。对这里”之“的探讨,只是为了让学生更清晰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规范的语法规则,帮助学生更好地去阅读一些浅显的文言文,更规范地在生活中运用语言!) 板书设计: 伯乐不常有——不以千里称也 (痛惜) 托 马说 食马者不知——安求其能千里也 (愤怒) 物 寓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嘲讽) 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