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训练卷(2)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训练卷(2) 解析版

‎2020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训练卷(2)‎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下列现象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敞口放置的澄清石灰水中有白色固体析出 ‎ B.敞口放置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有白色固体析出 ‎ C.浓硫酸溅到木材上,木材变黑 ‎ D.长期掩埋于地下的铁器上产生红褐色斑点 ‎2.(2分)如图所示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用高分子分离膜淡化海水 ‎ B.氖管发光 ‎ C.电炉丝通电后发红 ‎ D.将喷洒石蕊溶液的纸花放入CO2中 ‎3.(2分)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 ‎①纯净水和矿泉水都是纯净物;‎ ‎②用活性炭可将硬水进行软化;‎ ‎③太阳能、风能和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④霉变的大米(含有黄曲霉毒素)只要洗干净就可放心食用;‎ ‎⑤合金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强度和硬度更高、抗腐蚀性能更好;‎ ‎⑥回收利用废旧金属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其中正确的是(  )‎ A.⑤⑥ B.③⑤⑥ C.②④⑤ D.①②③④‎ ‎4.(2分)在化学世界里没有生命的阿拉伯数字也变得鲜活起来,它们在不同的位置表示着不同的含义.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Mg2+: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 B.CO2: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氧原子 ‎ C.2H:2个氢元素 ‎ D.:氧化钙的化合价为+2价 ‎5.(2分)预防非典型肺炎要经常杀菌消毒.过氧乙酸(化学学式为CH3COOOH)是一种广谱、高效杀菌消毒剂,对预防非典型肺炎有很好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氧乙酸分子是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 B.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 C.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6:1:12 ‎ D.过氧乙酸是由2个碳元素,4个氢元素和3个氧元素组成的 ‎6.(2分)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①可能是氧化物 ‎ B.②可能是金属 ‎ C.③一定是混合物 ‎ D.④包含组成元素相同的不同物质 ‎7.(2分)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烷和乙醇的燃烧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则甲烷和乙醇都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碳氢化合物 ‎ B.洗涤剂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则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也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 C.二氧化碳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是化学变化,则升温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也是化学变化 ‎ D.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8.(2分)“雾霾”是近年的热点话题,环保部门按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着力做好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新增指标的监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焚烧秸秆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 B.化学在环境监测和保护中起重要作用 ‎ C.臭氧(O3)是一种氧化物 ‎ D.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 ‎9.(2分)误差分析是定量实验的一个重要内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用量筒量取10mL水,仰视读数,会导致水的实际体积偏小 ‎ B.测定溶液的pH,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会导致测出的pH偏大 ‎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铜粉的量不足,会导致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 D.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氯化钠中含有杂质,会导致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大 ‎10.(2分)向一定质量的AgNO3、Fe(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a g 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称量,所得质量仍为a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液一定呈无色 ‎ B.滤液中一定含Fe(NO3)2和Zn(NO3)2 ‎ C.滤渣中一定含Fe ‎ D.滤渣滴加稀盐酸一定无气泡产生 ‎11.(2分)小刘对某溶液所含溶质的记录,合理的是(  )‎ A.NaNO3 AlCl3 HCl ZnSO4 ‎ B.NH4Cl K2SO4 KOH Na2CO3 ‎ C.K2CO3 NaCl KNO3 H2SO4 ‎ D.BaCl2 HCl CaCl2 NH3•H2O ‎12.(2分)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戊.下面四组选项中,符合如图要求的是(  ) ‎ 甲 乙 丙 丁 戊 A Al H2SO4‎ NaOH CuCl2‎ Al2O3‎ B HCl Zn H2SO4‎ C CuCl2‎ C C CuO HCl O2‎ CO D Na2CO3‎ Ca(OH)2‎ NaOH HCl CO2‎ A.A B.B C.C D.D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其中第13〜15小题每空1分,第16小题6分,共18分)‎ ‎13.(4分)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南充城乡面貌日新月异。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南充城市夜景流光溢彩,有些发光材料是在铝合金中加入碳纤维制得,这种发光材料是   (填“复合材料”或“金属材料”)。‎ ‎(2)嘉陵江上大桥众多,大桥的钢制拉索和护栏上都涂有特殊涂料,其主要作用是防止钢铁生锈。钢铁生锈就是铁与空气中的   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3)南充市许多公交车换成了嘉陵吉利新能源汽车,这种公交车几乎零排放。一种独特的锂氮电池可以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该电池的主要反应原理是金属锂和空气中的氮气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氮化锂(Li为+1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铝和铜在城市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铝的活泼性比铜强,请选取恰当试剂证明该结论,写出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14.(4分)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1℃,a的溶解度   c的溶解度;(填“>”、“=”、“<”)‎ ‎(2)t2℃时,将3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质量比是   ;‎ ‎(3)保持t2℃不变,要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你采取的方法是 ‎   。‎ ‎(4)现将t2℃时a、b、c三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 ‎15.(4分)A~E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代表转化关系,“﹣﹣”表示相互反应)。其中A和B都属于盐,且B可用于补钙,C是氧化物,E是最常用的溶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E的化学式为   ;‎ ‎(2)物质C的一种用途为   ;‎ ‎(3)A与D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反应C→B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6分)小明用某纯碱样品(含少量氯化钠)进行了图所示的实验。请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总重量为   g。‎ ‎(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8分)‎ ‎17.(4分)“富氧空气”是指氧气含量高于普通空气的气体,可用于航天、医疗炼钢等.在2019年年末出现的“新型肺炎”重症患者的治疗上有一个重要环节为“高流氧呼吸”,其本质也和“富氧空气”差不多,化学兴趣小组欲混制“富氧空气”并开展相关探究,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一:混制“富氧空气”‎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组装发生装置所需的仪器:   (选填如图标号).‎ ‎(2)混制“富氧空气”‎ 如图H,用纯氮气及上述实验制取的氧气,混制一瓶(集气瓶容积为250mL)氧气体积分数为40%的“富氧空气”,气体应从装置中的管   (选“a”或“b”)通入,先通入氮气排出120mL水,再通入氧气排出   mL水.‎ ‎18.(4分)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nCO3)、赤铜(Cu2O)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热到约800℃,可以得到一种外观似金子的锌和铜的合金。小明同学在实验室按古代方法将炉甘石、赤铜和木炭粉混合加热一段时间,得到固体混合物A.固体混合物A的成分是什么?他对此进行了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①ZnCO3加热可分解为ZnO;②Cu2O+H2SO4═CuSO4+Cu+H2O ‎【实验探究】‎ 步骤Ⅰ取混合物A适量于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B和蓝色溶液C,同时生成了一种气体,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 步骤Ⅱ在滤渣B中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银和蓝色溶液D。‎ ‎【实验分析】‎ ‎(1)炉甘石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若向溶液C中加入过量的锌片,观察到的现象是   ;‎ ‎(3)混合物A中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 ‎【拓展延伸】下列方法可用于鉴别锌铜合金与黄金的是   (填字母序号)。‎ A.观察颜色 B.在空气中灼烧 C.滴加稀硫酸 D.滴加硝酸银溶液。‎ ‎2020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训练卷(2)‎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下列现象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敞口放置的澄清石灰水中有白色固体析出 ‎ B.敞口放置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有白色固体析出 ‎ C.浓硫酸溅到木材上,木材变黑 ‎ D.长期掩埋于地下的铁器上产生红褐色斑点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敞口放置的澄清石灰水中有白色固体析出,是因为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敞口放置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有白色固体析出,是因为水分蒸发,溶剂减少,食盐结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符合题意;‎ C、浓硫酸溅到木材上,木材变黑,是因为浓硫酸具有脱水作用,吸收了木材中的水份,使其碳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长期掩埋于地下的铁器上产生红褐色斑点是有铁锈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分)如图所示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用高分子分离膜淡化海水 ‎ B.氖管发光 ‎ C.电炉丝通电后发红 ‎ D.将喷洒石蕊溶液的纸花放入CO2中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用高分子分离膜淡化海水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氖管发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电炉丝通电后发红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喷洒石蕊溶液的纸花放入CO2中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3.(2分)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 ‎①纯净水和矿泉水都是纯净物;‎ ‎②用活性炭可将硬水进行软化;‎ ‎③太阳能、风能和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④霉变的大米(含有黄曲霉毒素)只要洗干净就可放心食用;‎ ‎⑤合金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强度和硬度更高、抗腐蚀性能更好;‎ ‎⑥回收利用废旧金属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其中正确的是(  )‎ A.⑤⑥ B.③⑤⑥ C.②④⑤ D.①②③④‎ ‎【分析】‎ 矿泉水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活性炭不能除去水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霉变的大米洗干净后也不能食用;合金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强度和硬度更高、抗腐蚀性能更好;回收利用废旧金属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解答】解:矿泉水不属于纯净物,用活性炭不能将硬水进行软化,太阳能、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霉变的大米不能食用,合金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强度和硬度更高、抗腐蚀性能更好;回收利用废旧金属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故选:A。‎ ‎4.(2分)在化学世界里没有生命的阿拉伯数字也变得鲜活起来,它们在不同的位置表示着不同的含义.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Mg2+: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 B.CO2: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氧原子 ‎ C.2H:2个氢元素 ‎ D.:氧化钙的化合价为+2价 ‎【分析】A、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进行解答;‎ B、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进行解答;‎ C、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进行解答;‎ D、根据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进行解答.‎ ‎【解答】解:A、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可知Mg2+ 中数字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故A正确;‎ B、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可知CO2中数字2 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故B错误;‎ C、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H中数字2表示 2个氢原子;故C错误;‎ D、根据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 故选:A。‎ ‎5.(2分)预防非典型肺炎要经常杀菌消毒.过氧乙酸(化学学式为CH3COOOH)是一种广谱、高效杀菌消毒剂,对预防非典型肺炎有很好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氧乙酸分子是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 B.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 C.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6:1:12 ‎ D.过氧乙酸是由2个碳元素,4个氢元素和3个氧元素组成的 ‎【分析】A.根据物质的分子结构来分析;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D.根据元素的规定来分析.‎ ‎【解答】解:A.由过氧乙酸的化学式CH3COOOH可知,过氧乙酸分子是由碳、氢、氧原子构成的,故正确;‎ B.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4+16×3=76,故正确;‎ C.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2):(1×4):(16×3)=6:1:12,故正确;‎ D.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错误。‎ 故选:D。‎ ‎6.(2分)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①可能是氧化物 ‎ B.②可能是金属 ‎ C.③一定是混合物 ‎ D.④包含组成元素相同的不同物质 ‎【分析】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 ‎【解答】解:A、①中物质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氧化物,该选项说法正确;‎ B、②中物质的每个分子是由2个原子构成的,不可能是金属,这是因为金属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③中含有两种物质,一定是混合物,该选项说法正确;‎ D、④中包含两种物质,两种物质组成元素相同,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7.(2分)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烷和乙醇的燃烧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则甲烷和乙醇都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碳氢化合物 ‎ B.洗涤剂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则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也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 C.二氧化碳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是化学变化,则升温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也是化学变化 ‎ D.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即可推得物质中元素的组成;‎ B.根据汽油是溶解油污进行分析;‎ C.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D.根据元素的定义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甲烷和乙醇燃烧都是与氧气反应,都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确定这两种物质中都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无法证明它们是否含有氧元素,故错误;‎ B.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汽油能溶解油污,故错误;‎ C.澄清石灰水中通入适量二氧化碳能生成碳酸钙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澄清的饱和石灰水加热升温后变浑浊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D.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故正确。‎ 故选:D。‎ ‎8.(2分)“雾霾”是近年的热点话题,环保部门按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着力做好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新增指标的监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焚烧秸秆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 B.化学在环境监测和保护中起重要作用 ‎ C.臭氧(O3)是一种氧化物 ‎ D.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 ‎【分析】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有:化学在环境监测和保护中起重要作用、工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再排放、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 ‎【解答】‎ 解:A、焚烧秸秆不会造成大气污染错误,因为焚烧秸秆会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故选项错误;‎ B、化学在环境监测和保护中起重要作用正确,故选项正确;‎ C、臭氧(O3)是一种单质,是氧化物错误;故选项错误;‎ D、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错误,故选项错误;‎ 故选:B。‎ ‎9.(2分)误差分析是定量实验的一个重要内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用量筒量取10mL水,仰视读数,会导致水的实际体积偏小 ‎ B.测定溶液的pH,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会导致测出的pH偏大 ‎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铜粉的量不足,会导致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 D.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氯化钠中含有杂质,会导致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大 ‎【分析】A、根据使用试管是仰视或俯视读数产生的误差进行分析;‎ 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否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测定结果不准确,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注意事项分析;‎ D、根据氯化钠中含有杂质,会导致溶质的质量偏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在使用试管时,仰视读数测出的液体体积小于液体的实际体积,所以量取的液体体积大于10mL,故错误;‎ B、用水湿润pH试纸,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若测定的是酸性溶液,则会使测定结果变大;若测定的是碱性溶液,则会使测定结果变小;若测定的是中性溶液,则会使测定结果不变;由于不知溶液的酸碱性,故无法确定测定结果。故错误;‎ 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铜粉质量的多少影响实验结果,铜粉的量必须足量,否则会造成实验结果偏小,故正确;‎ D、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时,若氯化钠中含有杂质,会导致溶质的质量偏小,则所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故错误。‎ 故选:C。‎ ‎10.(2分)向一定质量的AgNO3、Fe(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a g 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称量,所得质量仍为a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液一定呈无色 ‎ B.滤液中一定含Fe(NO3)2和Zn(NO3)2 ‎ C.滤渣中一定含Fe ‎ D.滤渣滴加稀盐酸一定无气泡产生 ‎【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解答】解: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大,和硝酸亚铁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铁,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将滤渣洗涤、干燥、称量,所得质量仍为ag,说明硝酸银完全反应,硝酸亚铁部分或全部反应;‎ A、硝酸亚铁不一定完全反应,如果硝酸亚铁部分反应,则滤液是浅绿色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不一定含有硝酸亚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硝酸亚铁参加了反应,因此滤渣中一定含有铁,该选项说法正确;‎ D、滤渣中含有铁,滴加稀盐酸时,反应生成氢气,产生气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11.(2分)小刘对某溶液所含溶质的记录,合理的是(  )‎ A.NaNO3 AlCl3 HCl ZnSO4 ‎ B.NH4Cl K2SO4 KOH Na2CO3 ‎ C.K2CO3 NaCl KNO3 H2SO4 ‎ D.BaCl2 HCl CaCl2 NH3•H2O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间的反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这四种物质之间不能结合产生沉淀、气体和水,可以共存,正确;‎ B、氯化铵能与氢氧化钾反应产生氨气,不能共存,不合理;‎ C、硫酸能与碳酸钾反应产生气体,不能共存,不合理;‎ D、盐酸能与氨水反应,不能共存,不合理;‎ 故选:A。‎ ‎12.(2分)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戊.下面四组选项中,符合如图要求的是(  ) ‎ 甲 乙 丙 丁 戊 A Al H2SO4‎ NaOH CuCl2‎ Al2O3‎ B HCl Zn H2SO4‎ C CuCl2‎ C C CuO HCl O2‎ CO D Na2CO3‎ Ca(OH)2‎ NaOH HCl CO2‎ A.A B.B C.C D.D ‎【分析】根据给出的物质间能否按照框图所示转化或反应判断即可,金属可与酸反应,可与位于其后的金属发生反应;酸可与碱、金属氧化物反应,还可以与某些盐发生反应,碳具有还原性,可以用于还原金属氧化物.‎ ‎【解答】解:A、根据框图,结合A组物质,铝可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硫酸可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氢氧化钠可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铝可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铝和铜,硫酸可与氧化铝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铝可被氧气氧化为氧化铝,所以A正确;‎ B、根据框图,结合B组物质,丙为盐酸,丁为碳,这两种物质不能发生化学反应,所以B错误;‎ C、根据框图,结合C组物质,丙为盐酸,丁为氧气,这两种物质不能发生化学反应,所以C错误;‎ D、根据框图,结合组物质,乙为氢氧化钙,丙为氢氧化钠,这两种物质都属于碱类物质,不能发生化学反应,所以D错误,‎ 故选:A。‎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其中第13〜15小题每空1分,第16小题6分,共18分)‎ ‎13.(4分)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南充城乡面貌日新月异。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南充城市夜景流光溢彩,有些发光材料是在铝合金中加入碳纤维制得,这种发光材料是 复合材料 (填“复合材料”或“金属材料”)。‎ ‎(2)嘉陵江上大桥众多,大桥的钢制拉索和护栏上都涂有特殊涂料,其主要作用是防止钢铁生锈。钢铁生锈就是铁与空气中的 水、氧气 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3)南充市许多公交车换成了嘉陵吉利新能源汽车,这种公交车几乎零排放。一种独特的锂氮电池可以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该电池的主要反应原理是金属锂和空气中的氮气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氮化锂(Li为+1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Li+N2=2Li3N 。‎ ‎(4)铝和铜在城市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铝的活泼性比铜强,请选取恰当试剂证明该结论,写出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Al+3CuCl2═2AlCl3+3Cu 。‎ ‎【分析】材料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合成材料、复合材料等;‎ 铁和水、氧气同时接触容易生锈;‎ 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铝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铝和铜。‎ ‎【解答】解:(1)在铝合金中加入碳纤维形成复合材料。‎ 故填:复合材料。‎ ‎(2)钢铁生锈就是铁与空气中的水、氧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故填:水、氧气。‎ ‎(3)金属锂和空气中的氮气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氮化锂(Li为+1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6Li+N2=2Li3N。‎ 故填:6Li+N2=2Li3N。‎ ‎(4)铝能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铝和铜,说明铝比铜活泼,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Al+3CuCl2═2AlCl3+3Cu。‎ 故填:2Al+3CuCl2═2AlCl3+3Cu。‎ ‎14.(4分)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1℃,a的溶解度 = c的溶解度;(填“>”、“=”、“<”)‎ ‎(2)t2℃时,将3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质量比是 1:2 ;‎ ‎(3)保持t2℃不变,要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你采取的方法是 ‎ 加溶质b或恒温蒸发水分 。‎ ‎(4)现将t2℃时a、b、c三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b>a>c 。‎ ‎【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1)t1℃,a的溶解度等于c的溶解度;‎ ‎(2)有关的计算要准确;‎ ‎(3)保持t2℃不变,要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采取的方法是:加溶质b或恒温蒸发水分;‎ ‎(4)现将t2℃时a、b、c三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a>c。‎ ‎【解答】解:(1)t1℃,a的溶解度等于c的溶解度,因为该温度下,它们有交点;故答案为:=;‎ ‎(2)t2℃时,将3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质量比=25g:50g=1:2;故答案为:1:2;‎ ‎(3)保持t2℃不变,要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采取的方法是:加溶质b或恒温蒸发水分;故答案为:加溶质b或恒温蒸发水分;‎ ‎(4)现将t2℃时a、b、c三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a>c,因为降温后b的溶解度大于a,c的质量分数不变,还是最小;故答案为:b>a>c;‎ ‎15.(4分)A~E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代表转化关系,“﹣﹣”表示相互反应)。其中A和B都属于盐,且B可用于补钙,C是氧化物,E是最常用的溶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E的化学式为 H2O ;‎ ‎(2)物质C的一种用途为 灭火 ;‎ ‎(3)A与D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复分解反应 ;反应C→B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 ‎【分析】根据A~E是初中常见的物质,根据“E是最常用的溶剂”所以E是水,结合图框,C会转化成水,而ABCD都会生成水,所以D可能是氢氧化钙,根据“C是氧化物”,“A和B都属于盐,且B可用于补钙”,所以推测A可以是碳酸钠,B为碳酸钙,C为二氧化碳,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解:(1)根据A~E是初中常见的物质,根据“E是最常用的溶剂”所以E是水,结合图框,C会转化成水,而ABCD都会生成水,所以D可能是氢氧化钙,根据“C是氧化物”,“A和B都属于盐,且B可用于补钙”,所以推测A可以是碳酸钠,B为碳酸钙,C为二氧化碳,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故物质E的化学式为H2O;‎ ‎(2)根据分析可知物质C为二氧化碳,则其一种用途为灭火;‎ ‎(3)根据分析可知,A与D反应,即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与氢氧化钠,故的基本类型为复分解反应;反应C→B,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与水,其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故答案为:‎ ‎(1)H2O;(2)灭火等;(3)复分解反应;CO2+Ca(OH)2═CaCO3↓+H2O ‎16.(6分)小明用某纯碱样品(含少量氯化钠)进行了图所示的实验。请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总重量为 4.4 g。‎ ‎(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烧杯内质量差,减少的质量即是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可求算结果;‎ ‎(2)因第二次加入50g稀盐酸后溶液质量又发生了变化,说明第一次的盐酸已完全反应,根据此时产生的气体,可计算出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 解:(1)根据质量守恒,因纯碱中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会使反应前后烧杯内的质量减少,减少的质量即是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12g+100g﹣107.6g=4.4g,故答案为:4.4;‎ ‎(2)设50g稀盐酸中溶质质量为x,‎ 第一次加入稀盐酸产生CO2为:12g+50g﹣59.8g=2.2g,‎ Na2CO3+2HCl=2NaCl+H2O+CO2↑‎ ‎ 73 44‎ ‎ x 2.2g ‎ ‎ ‎ ‎ ‎ x=3.65g 所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100%=7.3%‎ 答: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故答案为:(1)4.4;(2)7.3%‎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8分)‎ ‎17.(4分)“富氧空气”是指氧气含量高于普通空气的气体,可用于航天、医疗炼钢等.在2019年年末出现的“新型肺炎”重症患者的治疗上有一个重要环节为“高流氧呼吸”,其本质也和“富氧空气”差不多,化学兴趣小组欲混制“富氧空气”并开展相关探究,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一:混制“富氧空气”‎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KMnO4K2MnO4+MnO2+O2↑ ;‎ ‎②组装发生装置所需的仪器: BDFG (选填如图标号).‎ ‎(2)混制“富氧空气”‎ 如图H,用纯氮气及上述实验制取的氧气,混制一瓶(集气瓶容积为250mL)氧气体积分数为40%的“富氧空气”,气体应从装置中的管 b (选“a”或“b”)通入,先通入氮气排出120mL水,再通入氧气排出 80 mL水.‎ ‎【分析】根据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固体加热型反应选择仪器,根据富氧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40%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1)①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故填:2KMnO4K2MnO4+MnO2+O2↑;‎ ‎②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固体加热型反应,故组装发生装置所需的仪器为BDFG,故填:BDFG.‎ ‎(2)使用图H,用纯氮气及上述实验制取的氧气,混制一瓶(集气瓶容积为250mL)氧气体积分数为40%的“富氧空气”,是排水法集气,故气体应从装置中的管b通入,先通入氮气排出120mL水,则收集到的氮气是120mL,故气体的总体积是120mL÷(1﹣40%)=200mL,故需要氧气的体积为:200mL×40%=80mL,故再通入氧气排出80mL水,故填:b;80.‎ ‎18.(4分)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nCO3)、赤铜(Cu2O)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热到约800℃,可以得到一种外观似金子的锌和铜的合金。小明同学在实验室按古代方法将炉甘石、赤铜和木炭粉混合加热一段时间,得到固体混合物A.固体混合物A的成分是什么?他对此进行了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①ZnCO3加热可分解为ZnO;②Cu2O+H2SO4═CuSO4+Cu+H2O ‎【实验探究】‎ 步骤Ⅰ取混合物A适量于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B和蓝色溶液C,同时生成了一种气体,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 步骤Ⅱ在滤渣B中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银和蓝色溶液D。‎ ‎【实验分析】‎ ‎(1)炉甘石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ZnCO3ZnO+CO2↑ ;‎ ‎(2)若向溶液C中加入过量的锌片,观察到的现象是 锌片表面析出红色固体,产生气泡 ;‎ ‎(3)混合物A中一定含有 Zn、Cu2O (填化学式)。‎ ‎【拓展延伸】下列方法可用于鉴别锌铜合金与黄金的是 BCD (填字母序号)。‎ A.观察颜色 B.在空气中灼烧 C.滴加稀硫酸 D.滴加硝酸银溶液。‎ ‎【分析】高温条件下碳酸锌分解生成氧化锌和二氧化碳,碳和氧化锌反应生成锌和二氧化碳,和氧化亚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 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硝酸银和锌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和铜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 ‎【解答】解:【实验分析】‎ ‎(1)高温条件下碳酸锌分解生成氧化锌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ZnCO3ZnO+CO2↑。‎ 故填:ZnCO3ZnO+CO2↑。‎ ‎(2)溶液C中含有硫酸铜,加入过量的锌片,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观察到锌片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故填:锌片表面析出红色固体,产生气泡。‎ ‎(3)步骤Ⅰ取混合物A适量于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蓝色溶液C,是因为氧化亚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铜,同时生成了一种气体,是因为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了氢气,因此混合物A中一定含有Zn、Cu2O。‎ 故填:Zn、Cu2O。‎ ‎【拓展延伸】‎ A.锌铜合金和金都是黄色,通过观察颜色不能区分锌铜合金和黄金;‎ B.在空气中灼烧,铜和氧气反应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铜,金不能和氧气反应,通过灼烧能够区分锌铜合金和黄金;‎ C.滴加稀硫酸,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金不能和稀硫酸反应,利用稀硫酸可以区分锌铜合金和黄金;‎ D.滴加硝酸银溶液,锌、铜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盐,锌铜合金表面析出银白色固体,金不能和硝酸银反应,利用硝酸银溶液可以区分锌铜合金和黄金。‎ 故填:BCD。‎ 故答案为:(1)ZnCO3ZnO+CO2↑;(2)锌片表面析出红色固体,产生气泡;(3)Zn、Cu2O;‎ BCD。‎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