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语文课件《夜雨寄北》 (15)_苏教版(2016)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下语文课件《夜雨寄北》 (15)_苏教版(2016)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教学目标: 1、熟读诗歌,把握节奏。 2、理解诗歌大意,了解诗歌表 达的感情。 3、赏析诗歌名句“何当共剪西 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等。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 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 人。在晚唐诗人中,他的诗 歌艺术成就最高,和杜牧合 称为“小李杜”,也是唐代 诗人中的“三李”之一(李 白、李贺)。他擅长律诗, 绝句。所作诗歌典雅华丽, 形象鲜明,工于比兴,深于 寄托,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尤其是他的爱情诗,最为人 传诵,他对后代诗人及词人 的影响很大。主要名篇有: 《登乐游原》、《无题》、 《夜雨寄北》等。 作者简介 题解 《夜雨寄北》,诗题也作“夜雨寄内”, “内”即其夫人。现传各本多作“夜雨 寄北”,“北”即北方的人,或为妻子, 或为友人。有人认为该诗是写给长安友 人的;但以诗之内容,按“寄内”来解 读,似乎更确切。 自主学习一:朗读并翻译诗句 (自学5分钟) 1、自由朗读,读出节奏。(2分钟) 2、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歌大意。(3分钟) 夜 雨 寄 北 李 商 隐( 唐) 君 问 归 期 未 有 期 , 巴 山 夜 雨 涨 秋 池 。 何 当 共 剪 西 窗 烛 , 却 话 巴 山 夜 雨 时 。 夜雨寄北(七言绝句)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你问我回家的日期,我却还没有回家的日期。 在这秋夜的巴山,大雨骤至,池中涨满了水。 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在西窗下剪烛夜谈, 再来叙说今天巴山夜雨的情景呢? 自主学习二:描绘画面并赏析诗句 (自主学习3分钟,小组合作3分钟) (方法指导:可从炼字、修辞、哲理、用典、 表达感情等方面进行赏析) 1、展开想象,描绘“巴山夜雨涨秋池”的画面。 2、赏析“君问归期未有期” 3、赏析“巴山夜雨涨秋池” 4、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描绘画面“巴山夜雨涨秋池” 2、赏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寂静的夜晚,秋雨交织,密密绵绵,淅淅 沥沥,下个不停;窗外,秋雨涨满了池塘, 微凉和清冷弥漫于整个巴山的夜空。 诗一开始,就摆出了不可解脱的矛盾。 归期的希望与未有期的失望,两相对立。 悲怆沉痛,笼罩全篇。 3、赏析“巴山夜雨涨秋池”: 4、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 夜雨时” 简析:“涨”字,赋予动态形象既写出了巴 山夜雨注入秋池的景象又表现出诗人愁思之 绵绵深重。(从炼字角度赏析) 赏析:诗人从眼前遥想异日重逢,两人剪烛西窗, 重话巴山夜雨的情景。使诗歌融凄清与温馨、黯 然与神往、寂寥与慰藉为一体。(从构思角度赏 析) 回首页 全诗表达了游子羁旅巴山的孤寂和 思乡之情。 自主学习三:总结诗歌感情 小组合作3分钟 读完诗歌你认为作者在诗中表达了 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堂检测 1、理解默写:《夜雨寄北》中写思归而不 得的愁苦之情的句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赏析“巴山夜雨涨秋池”: 3、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 时” 自主学习一:朗读并翻译诗句 (自学5分钟) 提示:自由朗读,读出节奏和停顿。能 背诵的争取背下来。(自学2分钟) 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歌大意 (自学3分钟) 课后作业 1、根据提示默写诗歌中的句子: 《夜雨寄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句 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展开想象,描绘“巴山夜雨涨秋池”的画面。 君问归期未有期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寂静的夜晚,秋雨交织,密密绵绵,淅淅沥沥,下个 不停;窗外,秋雨涨满了池塘,微凉和清冷弥漫于整 个巴山的夜空。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