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1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语文(全国通用)二轮复习钻石卷高频考点训练15
高频考点训练(十五) 时间:25分钟 分值:100分 每日必练 15分钟限时训练 1.(2013·山西省康杰中学第八次模拟)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目前国内整形机构的水平良莠不齐,做整形手术风险很高,据统计,美容整形业连续三年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 B.安倍晋三上台后,要求修改《防卫计划大纲》,计划从美国购买“全球鹰”无人机和“鱼鹰”运输机,其危言危行必将加剧钓鱼岛危机。 C.针对每年节节攀升的茅台酒价格,贵州茅台公司高层要求各地经销商保持冷静,不要将现存茅台酒束之高阁,等待高价出售。 D.领导干部学习应始终本着学无常师的态度,多方请教,不断学习,做到“专”与“博”结合,使知识结构更加合理,个人素质全面提升。 解析 A.良莠不齐:比喻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B.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指正直的言行。C.束之高阁:指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也比喻把某事或某种主张、意见、建议等搁置起来,不予理睬和办理。D.学无常师:是说求学没有固定的老师。指凡是有学问、长处的人都是老师。用在这里符合语境。 答案 D 2.(2013·河北省唐山一中仿真测试)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一书选取近200个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为对象,除了从语音的正误方面做出是非判断外,还注重对读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B.钓鱼岛争端,使日本不但政治陷入混乱,更是冲击着日本脆弱的经济形势,之前日本公然叫嚣“日企撤离,崩盘的将是中国”,但是日本财务省最新的统计数据让这一谎言不攻自破。 C.莫言的小说,充满了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控诉,以及对有尊严的、轰轰烈烈的生活的憧憬。这两个主题也是我们阅读莫言小说,走进他的文学世界的钥匙。 D.《冷浪漫》精选了“科学松鼠会”多位作者的作品,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与生命、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知识。这些文章,既给人以科学的教益,也获得美的享受。 解析 A.表意不明,“200个中国人”停顿不同,表意也不同。B.应将“不但”提至“使日本”前。D.主谓搭配不当,改成“既给人以科学的教益,也让人获得美的享受”。 答案 C 3.(2013·湖北省黄梅一中综合适应训练)填入下面这段文字空白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书中有知识,那是我们聪慧而勤奋的先人们,在漫长的时间之流中,探寻和打捞出来的闪光的珍珠;书中有情感,____;书中有精神,____;书中有思想,____;书中有智慧,____。 ①那是勇敢而坚韧的人们,将理想上升为行动,生长而成的生命之华。 ②那是长久的思考与无畏的批判者,以全部的精神力量种植的永恒之果。 ③那是用生命的证悟与理性的考问,融会而成的灵魂之光。 ④那是那些真诚与多情的人们,活生生的生命力量的凝结。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④①②③ D.④②③① 解析 注意关键词内容的对应,情感对应“真诚与多情”,排除A、B。根据先为生命之华,后为生命之果,则选择C项;同时也可以关注关键词内容。 答案 C 4.(2013·内蒙古赤峰二中、平煤高中5月联合考试)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雪花不是不知道阳光迟早要来的,但是它愿意在大地上铺展,愿意在泥土上附着,因为存在就不该懦弱。 答案 示例:小草不是不知道秋天终究要来的,但是它愿意在春风中渴盼,愿意在夏雨中执着,因为活着就不该蹉跎。 月亮不是不知道白天注定要来的,但是它愿意在群星里妩媚,愿意在黑暗里顽强,因为有爱就不该掩藏。 5.(2013·四川省“联测促改”活动测试)某班将举办诗歌朗诵会,语文科代表要动员喜欢朗诵的甲同学和不喜欢朗诵的乙同学参加。假如你是语文科代表,你会怎么说?[来源:学科网] 要求:①简明、得体;②每处不超过30字。 (1)对喜欢朗诵的甲同学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不喜欢朗诵的乙同学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你的朗诵很有感染力,相信你会带来精彩!怎么样,露一手吧? (2)兴趣可以培养,信心来自实践。挑战自我,把握机遇,试试吧! (2013·黑龙江省大庆一中第三次模拟)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6~7题。 喜迁莺·晓行 刘一止 晓光催角,听宿鸟未惊,邻鸡先觉。迤逦烟村,马嘶人起,残月尚穿林薄。泪痕带霜微凝,酒力冲寒犹弱。叹倦客,悄①不禁重染,风尘京洛。 追念,人别后,心事万重,难觅孤鸿托。翠幌娇深,曲屏香暖,争念岁寒飘泊。怨月恨花烦恼,不是不曾经著。这情味,望一成②消减,新来还恶。 注 ①悄:宋人口语,简直的意思。②一成:宋人口语,一点点地,渐渐地。 6.词的上阕从哪些角度表现“晓行”?请简要分析。 答案 ①听觉角度。角声催促,鸟还未被惊醒,邻户的鸡已啼鸣,这是凌晨在驿站客舍听到的情景,点明题中的“晓”字。②视觉角度。连绵村庄,晨烟未散,行人起,丛林中残月在天,这是晓行所见的情景。③感觉角度。眼泪被寒霜微微凝结,为御寒而喝的酒,还不够抵抗天气的寒冷,这是写晓行的感触和感受。(以上三个角度中第三个角度也可以写触觉或心理,其他说法不可以,要严格按采分点给) 7.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新来还恶”对表达感情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 第一问: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思乡怀人的惆怅和羁旅漂泊的倦怠。[来源:学科网] 第二问:诗人原本希望这伤感惆怅的“情味”会随时间渐渐“消减”,却不料新近的愁情更加浓重,这“新来还恶”四字,总结了诗人所有的哀愁,强化了此愁之浓。 8.(2013·陕西省渭南市质量检测)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________________,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________________,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来源:Z&xx&k.Com]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____,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答案 (1)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2)鹏之徙于南冥也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侣鱼虾而友麋鹿 举匏樽以相属 每日必背 5分钟资料储备 新课标高考考纲规定必背篇目64篇(七) 2.战国·《荀子》 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3.东晋·王羲之 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来源:学§科§网]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每日必读 5分钟素材积累 “怕”字背面的追问 2013年江西高考满分作文 中学生“怕周树人”究竟意味着什么?中国人扪心自问,自我反思一下吧。 在风雨如晦的年代,鲁迅从封建社会的荒漠中走出,然而迎接他的并不是一派和谐的太平盛世,而是处处隐藏在光明背后的阴暗,而是一个虚有其表的泱泱大国,于是他抱着大无畏的勇气走进了人心的荒漠。他愤怒,是因为他听见了来自社会底层撕心裂肺的呼号;他悲伤,是因为他看见惨死在所谓政府门前的学生冰凉的尸体;他控诉,是因为他深爱脚下的土地。能够在那个道路以目的时代站在枪口前放声大骂的人是谁?唯鲁迅而已。 或许有些人不满于鲁迅凌厉的文风、犀利的笔触,或许有些人觉得鲁迅的文章艰涩难懂,根本不符 合现代国情,但是我们要知道任何一篇伟大的作品都必须与时代光芒交相辉映,任何一位伟大的作家其思想必然深深扎根于祖国的泥土中。“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鲁迅的文风是那个时代所历练出的产物,早已烙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既然我们并不能够忘却鲁迅所经历的那个时代,那么我们便不能忘却鲁迅所做的一切,更不能因为“怕周树人”而故意疏远鲁迅。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国的教育在此也应当深刻反省:鲁迅的文章虽然已经进入了中学课本,且篇目是其他作家所不能相比的,可是,为什么校园内总是流行“怕周树人”的话语呢?教育是百年大计,“树人”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但当中学生对“周树人”总是惶恐不安时,我不禁要发问:中国的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在此世界大势风起云涌之时,若想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万世不倒,我们当然应当不怕难度很大的奥数、英文,便也应当不怕难度很大的“周树人”。那么我们就不能任由历史的跫音渐行渐远,让我们的青年人在那些喧嚣中听到鲁迅深沉的呼喊吧!让我们的未来能够在鲁迅坚定执着的脚步后打造一个无坚不摧的中国吧! 阅卷组点评:[来源:学科网ZXXK] 全文感情充沛。结构完整,讲究技法,语言较为规范通畅。文章着重阐明了鲁迅对历史、现代社会的精神贡献以及与当今学生的血脉联系,从中华民族未来前途的高度来立意,发人深省。因此,该文自有一种磅礴之气。 核心亮点: 立意高远 气势磅礴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