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1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语文
2011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语文 说明:本试卷分选择题、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 选择题(第1至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意有误的一项是( ) A、桑梓(zǐ) 蓬蒿(hāo) 白云出岫(xiù) 草芥(jiè) B、胡诌(zhōu) 奢侈(chǐ) 叼陪鲤对(tāo) 酗酒(xù) C、捧袂(jué) 蕴藉(jiè) 涸辙之鲋(gù) 倒涎(xián) D、迤逦(yǐ) 馔食(zhuàn) 得鱼忘筌(quán) 陨首(yǔn) 答案:C(袂读mèi,涸读hè)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完璧归赵 金碧辉煌 出类拔粹 鞠躬尽瘁 B.殚精竭虑 肆无忌惮 无耻谰言 波斓壮阔 C.瑕瑜互见 前据后恭 遐迩闻名 龙蟠虑踞 D.纵横捭阖 不无裨益 偏睥将校 稗官野史 答案:C“蟠”也作“盘”。(A出类拔萃,B波澜壮阔,D偏裨将校) 3.下列作家、作品及作品中的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赤壁赋》―刘备 B.曹操-《短歌行》―孙权 B、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夏洛克 D、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答案:D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人的生活范围.生活阅历总是有限的,阅读却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了解我们不曾经历.也不可能经历的一些事情。 B.连续几个春节期间的暖冬效应,让我们徜徉在四季不分的温顺的阳光底下,逐渐学会了安逸和本能抗寒能力的退化。 C.刚开始,他们靠从家乡出发时自带的食品.矿泉水.方便面等填肚子,后来因水土不服,很多队员出现拉肚子.发烧等症状。 D.要顺利完成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答案:A(B.“逐渐学会了安逸和本能抗寒能力的退化”句式杂糅,应改为“逐渐学会了享受安逸,造成了本能抗寒能力的退化”;C.“食品”与“方便面”等不能并列;D.“完成”后缺宾语。)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农民精耕细作,在较少的土地上投入大量的劳动,这是中国农业高产的重要原因。英国马嘎尔尼使团访华,一路见到丰茂的农作物,盛赞“﹍﹍”,“﹍﹍ ”(《中英通使二百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25页)。使团中随行的农学家巴罗估计中国的农业收获率高过欧洲,他写道:“﹍﹍﹍。”(同上书,第186页)后来,法国汉学家谢和奈有所评价:﹍﹍﹍ 。” ①中国农业于18世纪达到了其发展的最高水平. ②中国人一定是世界上最好的农民. ③麦子的收获率是15﹕1,而在欧洲居首位的英国为10﹕1. ④在整个路途上,我没见到一块土地不是用无限的辛劳来加以耕作,生产它能够生产的每一种粮食和蔬菜 A.①④③② B.②④①③ C.④②③① D.④①③②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 第 6 页 共 6 页 地球气候成因新说 1997~1998年,南美西海岸发生无法预报的海流循环,导致沿岸海水的温度大幅上升,引起气候非典型的破坏性剧变,这就是厄尔尼诺现象。这种现象促使科学家开始专心致志地研究“海洋—大气层”原理。 水的密度是空气的800倍,水的热容量是空气的4倍。3米厚的海洋的热容量等于整个大气层的热容量。但是,大气层能量变换的速度是海洋能量变换的数倍。在“海洋—大气层”系,海洋是惯性媒质,变化缓慢,大气层则变化多端,其全球的稳定性依靠海洋来保持。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全球气候的形成上,世界洋水域起着重要作用。 人们根据世界洋水域双层(表层和深层)循环原则,开始研究“全球海洋输送”理论。北大西洋是海洋多层循环最活跃的地区,那里就像“锁孔”,钥匙在里面转动,造成地球上气候的不稳定。北半球气候最近10年的变化完全符合“全球海洋输送”理论。 科学家承认,目前在海洋洋流循环方面还有许多问题无法回答,但已经清楚的是,世界洋水域对大气层的热力和动力状态的影响,远远超过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的影响。 为了填补“海洋—大气层”原理方面的知识空白,世界气象组织推出一项名为“阿尔戈斯”的国际研究方案。这项方案包括建立一个全球海洋观察网,使用漂流浮标监视海水的变化。漂流浮标分布在世界各地海域,上面安装有测量海水温度和盐度的传感仪。科学家认为,正是海水的温度和盐度这两个因素影响着大气层。 浮标在指定水域的海面固定后,同卫星取得联系。然后,浮标用自身携带的水泵吸入海水,潜至2000米深处后,压力仪发出指令停止下潜,浮标开始在海流中收集信息。10天后浮标浮出海面,将收集到的信息发送给在轨道上运行的卫星。发送完毕后,浮标重新下潜,进入下一个探测周期。与此同时,卫星把接收到的信息发送到气象中心供研究人员分析研究。这项研究已经取得初步结论: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热带海洋水域急剧变暖,上面的大气层也相应开始变暖。 今天,世界各地海域共有3000个漂流浮标在日夜工作。科学家希望利用得到的资料,最终绘制“海洋气象图”。 6.从原文看,下列对“阿尔戈斯”方案相关内容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A.由3000个随洋流上下浮动的浮标组成全球海洋观察网,监测海水变化。 B.用装有海水温度和盐度传感仪的浮标,在深海海流中收集相关信息。 C.用轨道上运行的卫星接收浮标采集的信息,控制浮标工作的全过程。 D.分析和研究浮标探明的深层海水热容量的信息,绘制“海洋气象图”。 答案:B(A选项中提到3000这个数字在文章的最后一段,在文中主要是指今天科学家在世界海域中所投放的漂流浮标数目,它并不属于“阿尔戈斯”方案。C选项中卫星是用来收集信息的,不能控制浮标的工作,这可以从文章倒数第二段了解到。D选项我们从文章最后一句话可知,绘制海洋气象图是科学家的一个愿景,也不属于这个方案。这道题就是典型的选项与文章比照出结果。) 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海水温度的变化速度远远低于大气温度的变化速度,原因是海水密度远远大于大气密度。 B.在“海洋—大气层”系里,海洋被动而大气层主动,海洋变化缓慢,大气层则变化多端。 C.活跃的循环洋流像一把钥匙,在北大西洋这一“锁孔”中转动,导致北半球气候的不稳定。 第 6 页 共 6 页 D.海洋洋流的温度和盐度,改变了大气层的热力状态和动力状态,从而影响地球气候的形成。 答案:B(A选项相关文句在第二段第一行可以找到,C选项可以在文章第三段中找到,D选项可以在文章第四段最后一行中找到。B选项主要看文章的第二段,根据常识我们也应当了解,海洋在与大气层的关系中怎么可能仅仅是被动呢?它们应当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这道题难度系数并不高,还是考查选项与文章相关文句比照。) 8.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海洋—大气层”原理,陆地上大面积水域的热容量,对周边地区的气温也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 B.依据“全球海洋输送”理论,重新调控热带海洋洋流的流向,将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宜人的气候。 C.关注北大西洋这一“锁孔”,人们就可以有效地预报地球的气候变化,从而避免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 D.“阿尔戈斯”方案可以解决海流循环无法预报的难题,如利用这一成果,将有可能消除厄尔尼诺现象。 答案:A (这道题难度太大,估计很多考生会做错。因为它属于推断题,需要对文章的的科技知识有所了解,B选项调控热带海洋洋流本身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C选项人们也无法因为关注“锁孔”而达到预报全球气候变化。D选项“阿尔戈斯”方案只是科学家对未来气候推测提供一条依据,不可能就此消除厄尔尼诺现象。)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9-12题。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凡在故老 故老:老朋友 B.听臣微志 听:听信 C.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区区:微薄 D有所希冀 希冀:非分的愿望 答案:D(A年老有功的旧臣 B答应、准许 C拳拳,形容自己)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本图宦达,不衿名节 B.但以刘日薄西山 门衰祚薄 C.听臣微志 至微至陋 D.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驴不胜怒,蹄之 答案:D(A怜悯;夸耀 B逼近;少 C微小的;卑微D都作“禁得住,忍受的住”) 11、比较下列句子“以”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②但以刘日薄西山 ③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④谨拜表以闻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②与③相同,①与④不同 C.①与③相同,②与④不同 第 6 页 共 6 页 D.②与③相同,①与④相同 答案:B(①介词,用 ②连词,因为 ③连词,因为 ④目的连词 来) 1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两段重在叙事中动以神情,在陈情中晓以大义。 B.在陈情中既表达自己“愿乞终养”的决心,又表达了活着尽忠尽孝,死后亦当感恩图报的感情。 C.地一段容情于理,连用“凡在”“况且”“今臣”“但以”等词,曲折而有条理。 D.作者用两个年龄数字作对比意在表明孝比忠重要。 答案:D(应是先尽孝后尽忠) 二、非选择题(13至22小题,共76分) 13、把文言文段中的句子翻译成成现代汉语。(2分) ①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2分) ②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答案:①我们祖孙二人,互相依靠,相濡以沫,正是因为这些我的内心实在是不忍离开祖母而远行。②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亲眼目睹、内心明白,连天地神明也都看得清清楚楚。 14、默写出下列孔雀出的文字(任选三题,没空1分,共6分)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__________,__________。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3)斜阳草树,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答案:(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3)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4)渺沧海之一粟 羡长江之无穷 15.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 村 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本诗是王禹偁于淳化二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史时所作。 ①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意境?(2分) 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①初秋晚景,盎然生机中透着凄凉,斑斓色彩中蕴含哀伤。②抒发了漂泊异乡思念家乡的凄苦悲凉,并暗寓被贬的失意。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6-19题。 春天的第一朵鲜花 谢云 ①当我在沉闷的钟声里醒来,漫不经心地推开那扇因经年的岁月而变得滞重喑哑的房门,看见天井里那株矮小的迎春,在寒凉的淡雾中绽出一星浅黄的花朵时,心里仿佛被什么细小的东西猛叮了一下。在一种莫名其妙的激动和颤栗中,我深深地吸了一口冷冽透骨的空气。 ②我知道,春天来了。春天真正地来了,这来到我天井中的第一朵鲜花,以其淡雅的馨香和宁静的妩媚,默默地告诉了我这一消息。春天来了,天空将又一次飘满缤纷的风筝和鸟鸣;春天来了,大地将因此又一次盛满绿草和歌声。 ③ 第 6 页 共 6 页 而我知道,每一年的春天,是必得要穿过最寒冷的日子,才能抵达世界,抵达生命的内心,就像我们的青春,是必得经历许多令人难以忍受的寂寞、痛苦和忧伤的浸泡,才能走向成熟和丰盈。那么,这朵尚未完全乍开的拘谨的小花,这束在清晨的凉风中闪烁摇曳的微光,又是经历了怎样的泥泞和坎坷,怎样的风霜雨雪,才抵达我这简朴的天井里的呢? ④记得前些天,在火炉边计算着春来的日子时,窗外还涌动着阴森的寒流。记得昨夜的梦中,还有不断的风雪将我一次次喊醒。而更远的一些时候,当我看到这些在漫天风雪中瑟瑟颤抖的纤细枝条时,还曾情不自禁地为它们那美好而脆弱的生命担心不已。然而现在,春天却如此真实地到来了。这朵鲜花,也如此真实地到达春天,到达我的血液和灵魂了。 ⑤这是怎样一种令人感动的变更啊! ⑥面对着那带露浅笑的小巧面孔,我不禁想起不算太长的生命旅程中,经历的一次次艰辛和喜悦——那声在雪地深处响起的微弱而真切的轻声呼唤,那双在我快要绝望地放弃时伸来的援助之手,那盏在我只想躺在地上,不愿再起来行走时燃旺的漫暖明灯……这样简单而真实的关爱,这些微弱而深刻的光芒,曾像这朵首先来到春天的鲜花一样,激励着我再一次奋然前进。对于我们平凡而卑微的生命来说,这,该是多么令人欣悦、感恩的幸福啊! ⑦又想起去年夏天,在涪江边散步时的情形,流经我身边的这条著名河流,其实还算不上什么壮阔,也许,只有在它历尽千辛万苦,抵达遥远的嘉陵江,并汇入长江后,才会令人想起诸如伟大、雄浑之类的赞美言辞。但我知道,我清楚地知道,在更为遥远的另一个地方,在它的源头,那叫雪宝顶的冰峰间,它又是怎样一点一滴地聚敛着微弱的生命。就像我知道,这来到春天的第一朵鲜花,在开放出令人侧目的绚丽光彩前,它所经历的痛苦挣扎和血泪艰辛。 ⑧其实,在任何一种博大的辉煌背后,都掩藏着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苦痛和艰辛。也许正因为那苦痛和艰辛,那博大,那辉煌,才更令人敬慕、向往、尊崇。就像我们的生命,是必得要经历漫长的跋涉和坎坷,才能到达那风光迷人的峰顶。而那峰顶,也只有经过期待和失望的磨砺,才会更加美丽迷人。 16、“春天的第一朵鲜花”为什么使作者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激动和颤栗”?(3分) 答案:①矮小、脆弱的小花,报告了春天的到来;②小花经历了痛苦与艰辛;③小花激励作者奋然前进。(每小点1分) 17、“这朵鲜花,也如此真实地到达春天,到达我的血液和灵魂了”的含意是什么?(4分) 答案:如此脆弱(或平凡)的生命都能坚强结实地挺过无数痛苦和艰辛到达春天,花儿创造的博大的辉煌深深震憾了我的心灵。(脆弱1分;经过痛苦、艰辛1分;博大的辉煌1分;震撼了我的心灵2分。意贴近可酌情给分) 18、文章的题目是“春天的第一朵鲜花”,作者在第六、七两段却不惜用大量笔墨来写记忆中的另一些事情,请分析这样写会产生怎样的效果。(4分) 答案:运用联想,使文章内容丰富,使“春天的第一朵鲜花”的形象更鲜明,强调了作者的感受和感悟,突出了文章的主旨。(手法1分,内容丰富1分,形象鲜明1分,强调感受和感情1分,突出主旨3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9、本文作者借“春天的第一朵鲜花”要告诉我们的哲理是什么?(4分) 答案:其实,在任何一种博大的辉煌背后,都掩藏着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苦痛和艰辛(意思对即可,4分) 20、汉字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看下面几个篆体汉字,从例字以外的三个字中任选两个,仿照例子,巧说汉字。要求符合该字的形体特点和基本含义,句式特点和例句基本一致。(4分) 第 6 页 共 6 页 国:外城围,内持戈,持戈守疆卫家园。 休:左佳人,右秀木,人依秀木自在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掰:两边手,要分开,双手一分就此掰。 苗:下良田,上嫩草,草生沃田育成苗。 明:左朝阳,右晓月,日月同辉天地明。 (每小点2分,共4分) 21、下面的文字说明了“嫦娥一号”卫星的奔月过程,请概括这个过程的三个阶段。(3分) “嫦娥一号”卫星由长三甲运载火箭送入绕地轨道,然后要在这三条大椭圆轨道上运行共约7天,做三次大的轨道运动,在获得足够的速度后,卫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随后卫星将沿着这条轨道飞向月球,飞行114小时后到达近月点。此时,卫星要进行减速制动,以让月球捕获探测器。随后要进行三次近月制动,让“嫦娥一号”最终变为环月飞行的圆轨道卫星。 (1)第一阶段:(不超过15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阶段:(不超过15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阶段:(不超过15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在绕地轨道不断加速。(2)沿奔月轨道飞向月球。(3)制动减速后入轨绕月。(每小点1分) 作文(40分) 2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时尚表现为服饰、语言、文艺等方面的新奇事物在一定时期内的模仿和流传。各种时尚层出不穷,其间美与丑、雅与俗、好与坏,交错杂陈。创新与模仿永不停息地互动,有些时尚如过眼云烟,有些时尚会沉淀为经典。 请以“ 时尚”为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答案:参阅2009年江苏高考作文〈品味时尚〉 第 6 页 共 6 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