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十校2020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浙江省金华十校2020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金华十校2020年4月高三模拟考试 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1.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醋酸杆菌一段时间,能在醋酸杆菌中检测出放射性的化合物是( )‎ A. 油脂 B. 腺苷 C. 核苷酸 D. 丙酮酸 ‎【答案】C ‎【解析】‎ ‎【分析】‎ ‎32P具有放射性,细胞吸收的磷酸盐可用于合成含有P的物质或结构,若用含32P的磷酸盐的营养液培养醋酸杆菌,一段时间后,含有P的物质或结构都可能出现放射性。‎ ‎【详解】A、油脂的元素组成是C、H、O,不含P,A错误;‎ B、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构成,不含P,B错误;‎ C、核苷酸是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含有P,C正确;‎ D、丙酮酸的结构式是CH3COCOOH、不含P,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考生识记细胞中常见几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解题的关键。‎ ‎2.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均存在RNA B. 核糖体可分布于某些细胞器表面或内部 C. 有些细胞器的膜蛋白可催化磷脂合成和酒精氧化 D. 线粒体上部分膜蛋白在转运葡萄糖时会发生形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 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 细胞器 分布 形态结构 功能 线粒体 动植物细胞 双层膜结构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的“动力车间”‎ - 32 -‎ 叶绿体 植物叶肉细胞 双层膜结构 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内质网 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结构 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高尔 基体 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 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 核糖体 动植物细胞 无膜结构,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溶酶体 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 ‎“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 液泡 成熟植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有机酸、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 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中心体 动物或某些低等植物细胞 无膜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 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 32 -‎ ‎【详解】A、叶绿体、线粒体为半自主性细胞器,都含有少量的DNA和RNA,核糖体由RNA和蛋白质组成,A正确;‎ B、核糖体有的分布在内质网的膜上,也可分布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B正确;‎ C、光面内质网的功能多种多样,既参与糖原的合成,又能合成磷脂、糖脂以及糖蛋白中的糖成分,光面内质网有氧化酒精的酶,有些光面内质网中还有合成磷脂的酶,C正确;‎ D、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线粒体分解的底物为丙酮酸,葡萄糖是不能进线粒体的,线粒体外膜上没有转运葡萄糖的膜蛋白,D错误。‎ 故选D。‎ ‎3.下列关于人口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口应在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基础上保持平衡 B. 酸雨是指由碳和硫的氧化物引起pH低于7的降水 C. 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可增大人类的宜居区域 D. 地球升温的主要原因是臭氧层使地球的俘获热增加 ‎【答案】A ‎【解析】‎ ‎【分析】‎ 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当今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①全球气候变化、②水资源短缺、③臭氧层破坏、④酸雨、⑤土地荒漠化、⑥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详解】A、控制人口的方法是降低出生率,有计划的控制人口,最终使全球人口在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基础上保持平衡,A正确;‎ B、酸雨是指由氮和硫的氧化物引起pH低于5.6的降水,B错误;‎ C、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可减小人类的宜居区域,C错误;‎ D、地球升温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释放增加导致温室效应,D错误。‎ 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4.随着“蚂蚁森林”的推行和广大用户的积极参与,阿拉善、通辽、鄂尔多斯等地已经种上梭梭树等树木,以前的沙漠,现在已是绿油油的一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沙漠变绿洲过程中生物量逐渐增加 B. 沙漠变绿洲属于群落演替的次生演替 - 32 -‎ C. “绿洲”的最终平衡状态取决于人类活动 D. 沙漠变绿洲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演替的速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 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 ‎(1)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2)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详解】A、沙漠变绿洲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加,生物量逐渐增加,A正确;‎ B、沙漠中可存在数量极少的植物,沙漠变绿洲属于群落演替的次生演替,B正确;‎ C、“绿洲”的最终平衡状态取决于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C错误;‎ D、人类的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沙漠变绿洲加快了群落的演替速度,D正确。‎ 故选C。‎ ‎5.下列关于HIV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HIV的蛋白质不能进人宿主细胞 B. HIV的外层脂类膜来自宿主细胞 C. 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检测出HIV D. 感染HIV后一般要经过很长的潜伏期才发病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关于“艾滋病”,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艾滋病的中文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 32 -‎ ‎(2)艾滋病的致病原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 ‎(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详解】A、HIV病毒有包膜,通过胞吞方式进入宿主细胞,HIV的逆转录酶也能进入宿主细胞,A错误;‎ B、HIV病毒只含有核酸和蛋白质,其外层脂类膜来自宿主细胞,B正确;‎ C、HIV病毒可通过血液传播,因此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检测出HIV,C正确;‎ D、人体感染HIV后潜伏期可达2~10年,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是对艾滋病方面知识的考查,考查了学生对艾滋病基础知识的掌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艾滋病的发病机理及掌握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6.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凋亡过程受细胞外信号影响 B. 在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内核酸种类不变 C. 在细胞衰老过程中线粒体数量变多,体积减小 D. 在细胞癌变过程中粘连蛋白减少导致癌细胞能无限增殖 ‎【答案】A ‎【解析】‎ ‎【分析】‎ ‎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2、细胞分化的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过程遗传物质不变,只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3、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失去接触抑制,能无限增殖;(2)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导致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 - 32 -‎ ‎【详解】A、细胞凋亡也受外界环境的影响,A正确;‎ 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分化过程中细胞内核酸种类发生改变,B错误;‎ C、在细胞衰老过程中,线粒体体积变大,C错误;‎ D、在细胞癌变过程中粘连蛋白减少导致癌细胞容易扩散和转移,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细胞凋亡、细胞衰老、细胞癌变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掌握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识记细胞凋亡的概念及意义;识记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识记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7.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患者血清中有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此抗体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后,刺激甲状腺分泌高水平的甲状腺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患者耗氧水平低于正常人 B. 患者表现出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 C.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分布在垂体细胞表面 D. 患者血浆中促甲状腺激素含量低于正常值 ‎【答案】D ‎【解析】‎ ‎【分析】‎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患者血清中有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此抗体具有和促甲状腺激素相类似的生理作用,可以与促甲状腺激素竞争性地与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结合,并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时患者的甲状腺激素高于正常人。‎ ‎【详解】A、患者耗氧水平高于正常人,A错误;‎ B、患者表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症状,B错误;‎ C、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分布在甲状腺细胞表面,C错误;‎ D、患者的甲状腺激素高于正常人,通过负反馈调节使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低于正常人,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与调节,意在强化学生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题目难度中等。‎ ‎8.由我国科学家研制成功的耐盐碱“海水稻”,依靠细胞膜和液泡膜上的Na+/H+反向转运蛋白将细胞质内的Na+逆浓度梯度排出细胞或将Na+区隔化于液泡中,减少Na+‎ - 32 -‎ 对植物细胞的毒害。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Na+排出细胞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及消耗能量 B. 将Na+区隔化于液泡中会降低细胞的吸水能力 C. 该转运蛋白的功能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D. 提高该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能提高植物的抗盐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题中指出“依靠细胞膜和液泡膜上的Na+/H+反向转运蛋白将细胞质内的Na+逆浓度梯度排出细胞或将Na+区隔化于液泡中”,这完全符合主动运输的特点,从而增大了细胞液的浓度,使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增强,从而适应盐碱环境。‎ ‎【详解】A、Na+排出细胞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方向运输,属于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并消耗能量,A正确;‎ ‎ B、将Na+区隔化于液泡中,提高了细胞液的浓度,可以增强细胞的吸水能力,B错误;‎ ‎ C、Na+的跨膜运输属于主动运输,体现了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C正确;‎ ‎ D、由于该载体蛋白作用,液泡内Na+浓度增大,有利于吸水,从而提高植物的耐盐性,所以提高该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能提高植物的抗盐性,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无机盐运输的方式及对细胞的作用,意在利用新情景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同时要求考生能够识记主动运输的特点。‎ ‎9.下列关于“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视野中根尖分生区细胞排列紧密呈棒状或杆状 B. 用清水漂洗可使细胞恢复活性以利于染色 C. 高倍镜下无法观察到着丝粒连续分裂的过程 D. 用苏丹III等碱性染料使染色体着色以利于观察 ‎【答案】C ‎【解析】‎ ‎【分析】‎ - 32 -‎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为:解离(目的是使组织细胞彼此分散开)→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体着色)→染色(用龙胆紫或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对染色体进行染色)→制片→观察,据此答题。‎ ‎【详解】A、根尖分生区的细胞排列紧密,呈正方形,A错误;‎ B、用清水漂洗是为了洗去解离液,防止影响染色的效果,细胞经过解离步骤已经死亡,B错误;‎ C、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时,由于经过解离步骤后细胞已经死亡,因此不能观察到着丝粒连续分裂的过程,C正确;‎ D、染色体用龙胆紫和醋酸洋红染色,苏丹III用于脂肪的鉴定,D错误。‎ 故选C。‎ ‎10.人们目前所食用的香蕉多来自三倍体香蕉植株,三倍体香蕉的培育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无子香蕉的培育过程主要运用了基因重组的原理 B. 染色体加倍的主要原因是有丝分裂中期纺锤体不能形成 C. 三倍体香蕉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配对紊乱导致无子 D. 二倍体与四倍体杂交能产生三倍体,它们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用秋水仙素处理野生芭蕉,可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四倍体有子香蕉。二倍体有子香蕉经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含一个染色体组,四倍体有子香蕉经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含二个染色体组,所以杂交后形成的个体含三个染色体组,其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所以不能产生种子,为无子香蕉。‎ ‎【详解】A、该“无子香蕉”培育的方法为多倍体育种,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A错误;‎ B、图中染色体加倍的原因是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受阻,B错误;‎ C、三倍体香蕉无子的原因是其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C正确;‎ - 32 -‎ D、二倍体与四倍体虽然杂交能产生三倍体,但三倍体不育,所以它们之间仍然存在生殖隔离,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物变异及其应用,要求考生识记生物变异的类型,掌握生物变异在育种工作中的应用,尤其是几种育种方法的原理、方法、优缺点等,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11.需氧呼吸过程复杂,包括一系列生化反应。如图是需氧呼吸某一阶段的部分物质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阶段有[H]的产生 B. 该阶段为糖酵解过程 C. 该阶段属于吸能反应,不生产ATP D. 厌氧呼吸也会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该图显示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表示的是有氧呼吸或者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糖酵解过程。‎ ‎【详解】A、糖酵解过程有[H]的产生,A正确;‎ B、据分析可知,该阶段为糖酵解过程,B正确;‎ C、该阶段也会产生ATP,C错误;‎ D、厌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因此厌氧呼吸也会发生如上图所示的反应,D正确。‎ 故选C。‎ ‎12.实验材料的选择与实验目的相匹配是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下列关于酶实验的选材与实验目的相匹配的是( )‎ A. 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B. 利用胃蛋白酶、牛奶和双缩脲试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C. 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验证酶的高效性 D. 利用胰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4、5、6的缓冲液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答案】C ‎【解析】‎ - 32 -‎ ‎【分析】‎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 ‎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 ‎【详解】A、淀粉酶能催化淀粉的分解,但不能催化蔗糖的分解,若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来验证酶的专一性,结果加碘液都不会变蓝色,A错误;‎ 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温度条件,即便是在最适温度条件下,蛋白酶将蛋清液分解,产物也是多肽,多肽与双缩脲试剂仍能呈现紫色,况且蛋白酶本身也是蛋白质,也可和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反应,B错误;‎ C、验证酶的高效性,需要和无机催化剂进行对比,才能说明酶的高效性,因此可以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C正确;‎ D、胰蛋白酶的最适pH约为7.6,在酸性条件下会变性失活,D错误。‎ 故选C。‎ ‎13.下列关于自然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可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前提 B. 自然选择是适应进化的唯一因素 C. 自然选择使有利变异被保存,并得到积累 D. 只要个体之间存在着变异,自然选择就发生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是进化性变化得以发生的前提,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力,A正确;‎ - 32 -‎ 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的进化方向,是适应进化的唯一因素,B正确;‎ C、经过世代的自然选择,种群中有利变异被保存下来并不断得到积累,C正确;‎ D、只有变异的性状影响了个体的存活和繁殖,自然选择才可能发生作用,D错误。‎ 故选D。‎ ‎14.将蚕豆植株放在湿润的空气中光照一段时间后,用清水浸润蚕豆叶下表皮,在显微镜下观察,然后用0.3g/mL蔗糖溶液取代清水,继续观察,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清水中,保卫细胞发生渗透失水而导致气孔开放 B. 蔗糖分子扩散进入保卫细胞后,细胞渗透吸水导致气孔关闭 C. 当从清水转入0.3g/mL蔗糖溶液中时,保卫细胞细胞液浓度将增加 D. 只有将保卫细胞置于0.3g/mL蔗糖溶液中时,才发生渗透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图形:植物在清水中,细胞由于吸水使保卫细胞膨胀,导致叶片中气孔是开放;而在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由于细胞发生渗透作用失水,导致气孔关闭。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详解】A、在清水中,保卫细胞发生渗透吸水而导致气孔开放,A错误;‎ B、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蔗糖分子不能进入保卫细胞,在质量浓度为0.3 g/mL蔗糖溶液取代清水,保卫细胞失水导致气孔关闭,B错误;‎ C、分析图形,植物在清水中叶片中气孔是开放的,而在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保卫细胞发生渗透失水,细胞液浓度增加,气孔将关闭的,C正确;‎ D、在清水中,保卫细胞也发生渗透作用,D错误。‎ - 32 -‎ 故选C。‎ ‎15.科研人员调查了某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首次测得的种群数量为N0,第t年测得的种群数量为Nt,如图表示Nt/N0的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N3即为k/2‎ B. 图中a值大于1‎ C. 图中N1/N0代表种群增长速率 D. 图中第6年,该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 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Nt/N0值的内涵,即:Nt/N0=1时,该种群的数量不变,Nt/N0>1时,该种群的数量增加。在此基础上,分析曲线图中横、纵坐标的含义以及曲线的变化趋势,运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合理的解释各种情境下的曲线含义,在解题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效处理,得到答案。‎ ‎【详解】A、k/2为ab/2,但不一定就是N3的值,A错误;‎ B、a时Nt=N0,所以图中a表示的值为1,B错误;‎ C、图中(N1-N0)/单位时间代表种群增长速率,C错误;‎ D、1-6年Nt/N0>1,种群的数量增加,在第6年后Nt/N0的比值不变,此时该种群的数量已经达到环境容纳量,D正确。‎ 故选D。‎ ‎16.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 - 32 -‎ B. 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 C. 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 D. 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 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中,基因型XX代表雌性个体,基因型XY代表雄性个体,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即表示雄配子Xb不育,而雌配子Xb可育。‎ ‎【详解】由于父本无法提供正常的Xb配子,故雌性后代中无基因型为XbXb的个体,故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性植株中,A正确;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XBX-,宽叶雄株的基因型为XBY,若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当雌株基因型为XBXb时,子代中可能会出现窄叶雄株XbY,B正确;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XBX-,窄叶雄株的基因型为XbY,由于雄株提供的配子中Xb不可育,只有Y配子可育,故后代中只有雄株,不会出现雌株,C错误;若杂交后代中雄株均为宽叶,且母本的Xb是可育的,说明母本只提供了XB配子,故该母本为宽叶纯合子,D正确。故选C。‎ ‎17.下列关于“泡菜腌制和亚硝酸盐测定”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亚硝酸盐的测定过程需使用显色剂硫酸锌 B. 亚硝酸盐的存在是泡菜能较长时间储存的原因之一 C. 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趋势为先增加后减少 D. 样品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结果偏大,原因可能是测定样品时选用了光程更大的比色杯 ‎【答案】A ‎【解析】‎ ‎【分析】‎ ‎1、泡菜制作的原理是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为了防止微生物污染,制作泡菜过程中应进行无菌操作;泡菜盐水的浓度应该是清水与盐的比例应为4:1,如果盐浓度过高会抑制乳酸菌发酵,造成咸而不酸,盐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造成杂菌污染;为了缩短制作时间可以加入陈泡菜水,以增加乳酸菌数量;微生物培养所用的培养基至少包括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等。‎ ‎2、测定亚硝酸盐含量时亚硝酸盐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用比色法可以推测样品中的亚硝酸盐的含量。‎ - 32 -‎ ‎【详解】A、对氨基苯磺酸溶液与N-1-萘基乙二胺溶液等体积混合作为亚硝酸盐的测定的显色剂,A错误;‎ B、亚硝酸盐浓度较高,微生物因失水而不能生存,B正确;‎ C、在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先增加,一般腌制10d后,亚硝酸盐含量开始下降,C正确;‎ D、如果样液的比色杯光程大于制作标准曲线时的比色杯光程,测得的样液中亚硝酸盐含量偏大,D正确。‎ 故选A。‎ ‎18.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需分别用35S、32P对不同噬菌体进行标记 B. 搅拌目的是使细菌外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C. 用35S标记的噬菌体进行实验,保温时间过长会使沉淀物中出现较强的放射性 D. 该实验能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但不能直接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详解】A、分别用35S、32P对不同噬菌体进行标记,其中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A正确;‎ B、搅拌的目的是使细菌外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离,B正确;‎ C、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经过搅拌离心后,蛋白质外壳分布在上清液中,因此用35S标记的噬菌体进行实验,保温时间过长不会影响沉淀物中放射性的强弱,C错误;‎ D、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因此该实验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不能直接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 32 -‎ ‎19.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一种病原体只能被一种抗体特异性识别 B. 被病原体感染的体细胞上含有抗原—MHC复合体 C. 巨噬细胞吞噬处理细菌后能形成抗原—MHC复合体 D. 一个记忆B细胞上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受体只有一种 ‎【答案】A ‎【解析】‎ ‎【分析】‎ 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具体过程如下:‎ ‎【详解】A、一种病原体含有多种抗原,一种抗原只能被一种抗体特异性识别,A错误;‎ B、体细胞被感染后形成抗原-MHC复合体,这种复合体移动到细胞的表面,呈递出来,B正确;‎ C、病原体侵入人体后由巨噬细胞处理抗原,形成抗原-MHC复合体,被T细胞识别,C正确;‎ D、受体具有特异性,一个记忆B细胞膜上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受体只有一种,D正确。‎ 故选A。‎ ‎20.下列关于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转录时各种细胞所需的RNA聚合酶是相同的 B. 翻译时所需的各种遗传密码在生物界均是统一的 C. mRNA分子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决定了tRNA的核苷酸序列 D. mRNA的形成过程中有碱基间氢键的破坏和形成 ‎【答案】D - 32 -‎ ‎【解析】‎ ‎【分析】‎ ‎1、遗传信息的传递是指基因通过复制实现遗传信息在亲代和子代之间传递;遗传信息的表达是指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密码子:‎ ‎(1)概念:密码子是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 ‎(2)种类:64种,其中有3种是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 ‎(3)特点:一种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编码;密码子具有通用性,即自然界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详解】A、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RNA聚合酶不同,起催化形成的产物也不同,A错误;‎ B、遗传密码是m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不同的mRNA翻译时遗传密码并不完全相同,但遗传密码字典在生物界是统一的,B错误;‎ C、翻译时,mRNA分子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配对,但不能决定了tRNA的核苷酸序列,C错误;‎ D、mRNA的形成过程中DNA双链存在解璇和恢复的过程,存在氢键的破坏和形成,D正确。‎ 故选D。‎ ‎21.科学家为研究生长物质SL和生长素对侧芽生长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将豌豆突变体R(不能合成SL)与野生型W植株进行不同组合的“Y”型嫁接(如图甲,嫁接类型用表示),测定不同嫁接株的A、B枝条上侧芽的平均长度,结果如图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32 -‎ ‎ ‎ A. 合成物质SL部位最可能在枝条的顶芽处 B. SL与生长素对植物侧芽的生长作用是相互对抗的 C. 该实验能说明SL对侧芽生长的影响与浓度无关 D. 实验组中B枝条侧芽处含有SL ‎【答案】D ‎【解析】‎ ‎【分析】‎ - 32 -‎ 据右图分析:将不能合成SL的豌豆突变体(R)枝条嫁接到野生型(W)植株上,与野生型(W)植株嫁接到野生型(W)植株上,侧芽长度差不多,并长度较短。但是野生型(W)植株枝条嫁接在不能合成SL的豌豆突变体(R)与不能合成SL的豌豆突变体(R)嫁接在不能合成SL的豌豆突变体(R)上,侧芽长度差不多,并长度较长,说明SL合成与根和枝条无关,可能与嫁接点有关,并SL对植物侧芽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测量的是枝条长度,可预测SL运输的方向由下往上(由根部向茎部)。‎ ‎【详解】A、合成物质SL部位为根,A错误;‎ B、物质SL对植物侧芽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与生长素对植物侧芽的生长作用是协同的,B错误;‎ C、该实验不能说明SL对侧芽生长的影响与浓度无关,C错误;‎ D、实验组与实验 组的区别在于根部,野生型植株根部的嫁接株侧芽长度明细小于突变型植株根部的嫁接株侧芽长度,说明实验组中B枝条侧芽处含有SL,D正确。‎ 故选D。‎ ‎22.下列关于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胚胎干细胞培养时需将干细胞接种在饲养层上 B. 分割的胚胎需经胚胎体外培养才能进行胚胎移植 C. 需要选择性状优良的母畜作为胚胎移植的受体 D. 胚胎移植前需使用免疫抑制剂处理受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 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对供体和受体的选择和处理(同期发情处理,超数排卵处理)、配种或进行人工授精、对胚胎的收集检查培养或保存、进行胚胎移植.其中对受体的选择,不需选择遗传性状优良的品种,但需要具有正常繁殖能力的健康个体,对供体的选择,需要选择遗传性状优良的品种。‎ ‎【详解】A、培养胚胎干细胞的培养基中,必须加入胰岛素、葡萄糖、动物血清等成分,并且要将干细胞接种在饲养层上,A正确;‎ B、胚胎分割后便可进行胚胎移植,B错误;‎ C、受体母畜不需选择遗传性状优良的品种,但需要具有正常繁殖能力的健康个体,C错误;‎ D、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D错误。‎ 故选A。‎ ‎23.利用不同的处理使神经纤维上膜电位产生不同的变化,处理方式及作用机理如下:①利用药物Ⅰ阻断Na+通道;②利用药物Ⅱ阻断K+通道;③利用药物Ⅲ打开Cl-通道,导致Cl-‎ - 32 -‎ 内流;④将神经纤维置于稍低浓度的Na+溶液中。上述处理方式与下列可能出现的结果对应正确的是 A. 甲——①,乙——②,丙——③,丁——④‎ B. 甲——④,乙——①,丙——②,丁——③‎ C. 甲——③,乙——①,丙——④,丁——②‎ D. 甲——④,乙——②,丙——-③,丁——①‎ ‎【答案】B ‎【解析】‎ ‎【分析】‎ 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 (1)静息电位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产生原因: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 (2)动作电位受到刺激后,细胞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产生原因: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 (3)兴奋部位与为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了局部电流。将兴奋向前传导,后方又恢复为静息电位。‎ ‎【详解】①利用药物Ⅰ阻断Na+通道,膜外钠离子不能内流,导致不能形成动作电位,对应乙;‎ ‎②利用药物Ⅱ阻断K+通道,膜内钾离子不能外流,产生动作电位后不能恢复静息电位,对应丙;‎ ‎③利用药物Ⅲ打开Cl-通道,导致Cl-内流,使膜两侧电位差变大,对应丁;‎ ‎④将神经纤维置于稍低浓度的Na+溶液中,Na+内流量减少,形成的动作电位变小,对应甲;综上分析可知,B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及传导,解题关键是理解“细胞膜内外K+、Na+‎ - 32 -‎ 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掌握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4.图1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某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的曲线,图2为人体某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染色体行为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1可表示有丝分裂部分时期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 B. 若图1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1‎ C. 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1‎ D. 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过程,图2所示行为发生在b点之后 ‎【答案】C ‎【解析】‎ ‎【分析】‎ ‎1、有丝分裂过程中,各物质的变化规律:‎ ‎(1)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 ‎ ‎(2)DNA变化: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 ‎ ‎(3)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出现(0→4N),后期消失(4N→0),存在时数目同DNA;‎ ‎(4)核膜和核仁:前期消失,末期重建;‎ ‎(5)中心体:间期复制后加倍,前期分离,末期细胞质分裂后恢复体细胞水平。‎ ‎2、减数分裂过程中,各物质的变化规律:‎ ‎(1)染色体变化:染色体数是2N,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减半(2N→N),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的变化N→2N→N; ‎ ‎(2)DNA变化:间期加倍(2N→4N),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减半(4N→2N),减数第二次分裂再减半(2N→N);‎ ‎(3)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出现(0→4N),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减半(4N→2N),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消失(2N→0),存在时数目同DNA。‎ ‎【详解】A、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单体数目没有出现过减半的情况,A错误;‎ - 32 -‎ B、若图1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2,B错误;‎ C、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目为1或2,若图1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l,C正确;‎ D、图2所示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相应变化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对应于图1中的a点时,D错误。‎ 故选C。‎ ‎25.下图为甲遗传病的某家系图,II-4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男性人群中的色盲的发病率为7%。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遗传病可能为伴X显性病 B. 仅考虑甲病,图中的患者有两种基因型 C. 甲病的发病率等于该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D. III2与人群中正常女性结婚,后代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7/428‎ ‎【答案】D ‎【解析】‎ ‎【分析】‎ 系谱图分析,I1号患病,II2号正常,因此排出伴X显性遗传病;III3患病,II4号正常,排除了伴X隐性遗传病;II4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排除了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综上甲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设用字母A、a表示。‎ ‎【详解】A、甲遗传病不可能是伴X显性遗传病,因为I1患病但是其女儿II2正常,A错误;‎ B、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图中所有的患者的基因型是Aa,B错误;‎ C、甲病的发病率不等于该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C错误;‎ D、色盲为伴X隐性遗传病(设用字母B、b表示),III2的基因型是AaXBY,已知b=7%,B=93%,则女性是aaXBXb - 32 -‎ 的概率是(2×7%×93%)/(93%×93%+2×7%×93%)=14/107,因此后代中患甲病的概率为1/2,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14/107×1/4,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7/428,D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 ‎26.科研人员对某湿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103kJ)。‎ 回答下列问题: ‎ 植物 植食性动物 肉食性动物 同化量(103kJ)‎ ‎465‎ X Y 呼吸消耗量(103kJ)‎ ‎96‎ ‎22.8‎ ‎3.8‎ 未被利用(103kJ)‎ ‎290‎ ‎33.5‎ ‎2.6‎ 分解者分解(103kJ)‎ ‎14‎ ‎2.2‎ 微量 ‎(1)该湿地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构成一个群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调查该生态系统中某种鸟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将不同季节的调查结果转换成坐标曲线,这种曲线模型可以直观地反映出种群数量的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又叫__________营养级,由上表数据可知,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 ‎(4)武义湿地生态公园,是经过8个月的科学有序修复而成,将成为武义江下游湿地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一颗璀璨明珠。这种生态恢复工程必须根据__________。‎ ‎【答案】 (1). 不能 (2). 食物网中的生物不包含分解者 (3). 标志重捕法 (4). 变化趋势或波动 (5). 生产者 (6). 10% (7). 当地生态条件 ‎【解析】‎ ‎【分析】‎ 输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一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一部分则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也就是储存在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中。在后一部分能量中,一部分被分解者分解而释放出来,还有一部分被下一营养级的生物摄入体内。‎ - 32 -‎ ‎【详解】(1)生态系统食物网中只含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还缺少分解者,因此不能构成一个群落。‎ ‎(2)鸟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因此调查该生态系统中某种鸟的种群密度常用标志重捕法。坐标曲线图属于数学模型,可以直观地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3)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又叫生产者营养级。由上表分析,初级消费者同化量为X=(465-96-290-12)×103=65×103kJ,初级消费者同化量为Y=(65-22.8-33.5-2.2)×103kJ=6.5×103kJ,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向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约为Y/X×100%=(6.5×103)/(65×103)=10%。‎ ‎(4)生态恢复工程要依据当地的生态条件进行。‎ ‎【点睛】本题以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的数据表格,考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掌握某一营养级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能准确判断表中各数据的含义,再准确判断各选项。‎ ‎27.某同学在“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的活动中,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少量的NaHCO3和BTB(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BTB的溶液颜色随CO2浓度的增高而由蓝变绿再变黄)加水配制成蓝色溶液,并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使溶液变成浅绿色,之后将等量的浅绿色溶液分别加入到7支试管中,其中6支加入水草,另一支不加,密闭所有试管。各试管的实验处理和结果见表:‎ 试管编号 ‎1‎ ‎2‎ ‎3‎ ‎4‎ ‎5‎ ‎6‎ ‎7‎ 水草 无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距日光灯的距离(cm)‎ ‎20‎ 遮光 ‎100‎ ‎80‎ ‎60‎ ‎40‎ ‎20‎ ‎50min后试管中溶液的颜色 W X Y Z 浅绿色 浅蓝色 蓝色 若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设计该实验目的是用于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2至7号试管中水草应____________。‎ - 32 -‎ ‎(2)与5号试管相比6号试管水草叶肉细胞内三碳酸含量更__________(填“高”或“低”),其原因之一是6号试管水草叶肉细胞光反应能为碳反应提供更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结果是可靠的,则表中W处颜色应该是______,因为这可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不同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 ‎(4)表中X、Y、Z中黄色最深的是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2). 生长状况一致且等量 (3). 高 (4). ATP、NADPH (5). 浅绿色 (6). 植物的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生理活动) (7). X (8). 组2遮光,水草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溶液中CO2浓度最高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等相关知识。据表分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消耗水中的二氧化碳,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水中的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该实验的自变量有装置距日光灯的距离(即光照强度)、有无水草、是否遮光,因变量是水体的CO2浓度变化,据此作答。‎ ‎【详解】(1)距离越近,光照强度越强;距离越远,光照强度越弱,因此可通过调节日光灯的距离,可研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中2至7号试管中只有光照强度不同,则水草的生长状况要一致且等量。‎ ‎(2)6号试管与日光灯距离更近,光照强度更强,为暗反应产生的三碳酸提供更多的ATP和NADPH,因此6号试管的三碳酸相比5号试管更高。‎ ‎(3)1号试管没有水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因此W处颜色应该是做对照的浅绿色。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不同是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导致的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引起的。‎ ‎(4)2号管遮光条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不消耗二氧化碳,其二氧化碳浓度高于3号和4号试管,黄色最深。‎ ‎【点睛】本题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探究,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掌握与运用能力;分析曲线图、表获取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计算能力;实验探究与分析能力。‎ - 32 -‎ ‎28.某多年生植物的花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B分别控制红色素和蓝色素合成,B基因的表达受到A基因抑制,存在AA时开红花,存在Aa时开粉红花,将纯合红花植株和蓝花植株杂交,F1全是粉红花,F1自交得到的F2中,红花:粉红花:蓝花:白花=4:8:1:1。回答下列问题:‎ ‎(1)F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F2中红花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 ‎(2)分析F2的表现型和比例,推知致死的基因型为_________。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对该推论进行验证,请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①若用F1与某植株杂交进行验证,则可用于验证的植株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 ‎②若用F1与蓝花植株杂交进行验证,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则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 ‎(3)让F2中粉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中白花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 ‎(4)请写出杂合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的遗传图解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AaBb (2). 3 (3). aaBb (4). 5 (5). 粉红花:蓝花=2:1 (6). 1/10 (7). ‎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该植物花色中红花的基因型为AA__,粉红花基因型为Aa__,蓝花基因型aaB_,白花基因型为aabb;将纯合红花植株和蓝花植株杂交,F₁全是粉红花,其自交后代出现了四种花色,说明F₁粉红花基因型为AaBb,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子二代理论上红花(AA__):粉红花(Aa__):蓝花(aaB_):白花(aabb)=4: 8: 3: 1,而实际上的比例为4: 8: 1: 1,说明蓝花中有2份杂合子aaBb不能成活。‎ ‎【详解】(1)据分析可知,F₁粉红花基因型为AaBb,F₂中红花的基因型有3种,分别是AABB、AABb、AAbb。‎ ‎(2)以上分析可知,致死基因是aaBb。①若用F1与某植株杂交进行验证致死基因型是aaBb,只需选出的基因型与F1杂交的后代会出现aaBb即可,则这样的基因型有AaBB、AaBb、‎ - 32 -‎ ‎ Aabb、aaBB、aabb共5种。‎ ‎②F1与蓝花植株(aaBB)杂交,理论上产生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但是aaBb致死,因此后代的表现型是粉红花:蓝花=2:1。‎ ‎(3)F₂中粉红花(1/4AaBB、1/2AaBb、1/4Aabb) 自交,后代中白花占(1/2×1/16+1/4×1/4) ÷(1-1/2×2/16) =1/10。‎ ‎(4)杂合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二者杂交图解如下:‎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实质,能够根据题干信息写出不同的表现型对应的可能基因型,再根据子二代的表现型判断子一代和亲本的基因型,并能根据子二代特殊性状分离比判断不能成活的基因型种类。‎ ‎29.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回答以菊花茎段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的有关问题:‎ ‎(1)在配制MS培养基时,通常先将各种药品配制成浓度为配方5~10倍的__________,这样配制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A 便于低温保存 B 延长使用时间 C 降低称量误差 D 减少杂菌污染)。从培养基的作用看,在MS培养基中定量添加BA和NAA后的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培养基。‎ ‎(2)从自然界中获取的菊花茎段,须先用70%乙醇等进行消毒,最后用__________进行清洗。将茎段插入培养基的过程须在______中的酒精灯火焰旁进行,以保证无菌环境。‎ ‎(3)从带芽的茎段上长出丛状苗_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经历脱分化,长出的丛状苗需__________后,再转入培养基中继续培养。‎ ‎(4)实验中选用BA和NAA而不用植物中存在的天然激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腺病毒能引起人呼吸系统不适等症状,但致死率低。研究发现该病毒可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陈薇等科学家研发了以人5型腺病毒(Ad5)为载体的重组新冠疫苗,这是国内第一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新冠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生产过程示意图如下:‎ - 32 -‎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制备人肾上皮细胞系(293细胞)时,发现培养一段时间,细胞铺满培养瓶后不再分裂,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出现此现象后,需用__________处理,得到细胞悬液,再进行__________培养,以获得更多的293细胞。‎ ‎(2)新冠病毒为RNA病毒,其遗传物质不能直接拼接到质粒上,因此在制备以上疫苗时需先通过___________过程获得相应的DNA。构建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可使用双酶切法,使之产生__________的粘性末端,以提高目的基因与质粒重组的成功率。据图可知需将___________导入293细胞,从而获得转基因腺病毒。‎ ‎(3)检测转基因腺病毒携带的目的基因是否在人体细胞内表达,可检测细胞内是否含有相应的__________或抗原分子,若检测抗原分子可用__________技术获得特异性探针。‎ ‎【答案】 (1). 母液 (2). C (3). 发芽(生芽) (4). 无菌水 (5). 超净台 (6). 不需要 (7). 分株 (8). BA和NAA是人工合成激素,植物没有相关分解酶,作用时间长,效果明显 (9). 接触抑制 (10). 胰蛋白酶 (11). 传代 (12). 逆转录 (13). 不同 (14). 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和辅助质粒 (15). mRNA (16). 单克隆抗体制备 ‎【解析】‎ ‎【分析】‎ ‎1、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胚状体,最后长出完整植株(新植体)。‎ ‎2、植物组织培养 - 32 -‎ 条件:①细胞离体和适宜的外界条件(如适宜温度、适时的光照、pH和无菌环境等);②一定的营养(无机、有机成分)和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决定植物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因素是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比例,特别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协同作用在组织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被称为“激素杠杆”。‎ ‎3、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取动物组织块→剪碎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中(原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用酶分散为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传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 ‎4、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详解】(一)(1)MS培养基由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有机成分组成,也可将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有机成分分别配制成浓度为配方的5~10倍的母液,用时稀释,这样配制的主要优点是降低称量误差(即C)。MS培养基中定量添加BA和NAA后的培养基属于发芽培养基,MS培养基中定量添加NAA后的培养基属于生根培养基。‎ ‎(2)从自然界中获取的菊花茎段,须先用70%乙醇等进行消毒,再放入5%次氯酸钠溶液浸泡,然后用另一5%次氯酸钠溶液浸泡,最后在超净台中用无菌水清洗,将茎的切断培养在生芽培养基中。‎ ‎(3)从带芽的茎段上长出丛状苗不需要经历脱分化,长出的丛状苗需要分株后,再转入生根培养基中继续培养。‎ ‎(4)实验中使用的是人工合成的BA和NAA,是由于植物没有相关分解酶,作用时间长,效果明显。‎ ‎(二)(1)细胞铺满瓶壁时,会出现接触抑制现象,此时需要胰蛋白酶处理,得到细胞悬液,再进行传代培养,已获得更多的细胞。‎ ‎(2)新冠病毒是单链的RNA病毒,而质粒是双链的DNA,因此需要将RNA通过逆转录得到相应的DNA才能拼接到质粒上。构建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使用双酶切法产生不同的粘性末端,这样可以避免目的基因和质粒自身连接以及目的基因和质粒反向连接,提高目的基因与质粒重组的成功率。据图可知需将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和辅助质粒导入受体细胞293细胞内。‎ - 32 -‎ ‎(3)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因此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在人体细胞内表达,可检测细胞内是否含有相应的mRNA或抗原分子,检测抗原分子的方法是抗原-抗体杂交法,可用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获得特异性探针。‎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动物细胞培养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30.欲研究双黄连对内毒素诱导小鼠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某同学提出了下面的实验思路。请以肝细胞膨胀率为指标,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要求与说明:肝细胞膨胀率是指镜检时测得的膨胀肝细胞数量所占的比例;细胞膨胀率越大说明肝细胞损伤越严重;肝脏组织的取样及组织切片的制作等具体方法不做要求。)‎ 实验思路:‎ ‎(1)实验分组与处理:‎ 取50日龄健康小鼠50只,平均分为5组,处理如下表:‎ 组别 前35天的饮水 第36天的0时 组1‎ 清洁饮水 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组2‎ ‎___①______‎ ‎___②___‎ 组3‎ 清洁饮水+1ml/L的双黄连口服液 腹腔注射内毒素 组4‎ 清洁饮水+4ml/L的双黄连口服液 腹腔注射内毒素 组5‎ 清洁饮水+16ml/L的双黄连口服液 腹腔注射内毒素 ‎(2)腹腔注射内毒素或生理盐水后禁食12h,并于第36天的12时,取肝脏样品,制作组织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的病理变化并摄影,计算肝细胞膨胀率。‎ 回答下列问题:‎ ‎(1)完善实验思路:‎ 表中①、②处应填入的文字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预测与分析:‎ ‎①测得的实验结果证明了双黄连对内毒素性肝损伤的组织结构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则肝细胞膨胀率最大的组别是___________。‎ - 32 -‎ ‎②经测定发现组5肝脏组织损伤比组3、4严重,这说明_______________。‎ ‎(3)分析与讨论:‎ ‎①A酶是存在于肝细胞内特有的酶,在第36天的11时检测各组小鼠血浆中A酶的含量,发现组1小鼠血浆中A酶的含量为零,其他各组均不为零,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该实验增设“血浆中A酶的含量”为检测指标,请预测第36天0~11时组2、3、4小鼠血浆中A酶的含量变化_________________(以坐标曲线图形式表示实验结果,其中横坐标为时间)。‎ ‎【答案】 (1). 清洁饮水 (2). 腹腔注射内毒素 (3). 组 2 (4). 长期灌服高剂量的双黄连对小鼠产生了毒副作用或高剂量的双黄连对小鼠的保护作用减弱 (5). 内毒素导致肝细胞损伤,细胞膜通透性增大,A酶进入血浆 (6). ‎ 小鼠血浆中酶的含量变化曲线图 ‎【解析】‎ ‎【分析】‎ 本实验研究的是双黄连对内毒素诱导小鼠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实验思路是用内毒素损害肝脏,在进行不同浓度的双黄连进行药物干预,同时采用健康不做任何处理的小鼠做空白对照,实验检测的指标是肝细胞膨胀率,细胞膨胀率越大说明肝细胞损伤越严重,最后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详解】(1)组1是空白对照组,组2是注射内毒素后不进行药物干预组,因此①是清洁饮水,②是腹腔注射内毒素。‎ ‎(2)①双黄连对内毒素性肝损伤的组织结构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组1没有受到内毒素的损害,肝脏正常,组3、4、5都进行了双黄连的干预,能缓解肝损伤程度,因此肝细胞膨胀率最大的组别是组2。‎ ‎②组5双黄连浓度最高,而肝脏组织损伤比组3、4严重,说明高剂量的双黄连对小鼠的保护作用减弱或长期灌服高剂量的双黄连对小鼠产生了毒副作用。‎ - 32 -‎ ‎(3)①A酶是存在于细胞内,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在血浆中,组2、3、4、5均注射了内毒素,血浆中均检测到A酶,由此可推测内毒素导致肝细胞损伤,细胞膜通透性增大,A酶进入血浆。‎ ‎②据以上分析可知,组2的血浆中A酶含量最高,组4的双黄连浓度高于组3,血浆中A酶浓度最低,组3血浆中A酶位于两者之间,坐标曲线图如下:‎ ‎【点睛】本题以双黄连能够减缓内毒素导致的肝损伤为背景,考查了考生实验设计、实验分析丙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 ‎ ‎ - 32 -‎ - 32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