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1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之力与运动
2013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之力和运动(解析版) 1、(2013•阜新)如图所示,四个棋子叠在一起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一名同学用力迅速击打最下面的那个棋子,由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这个棋子飞了出去,上面的棋子由于 而保持静止状态,在 力的作用下落在桌子上. 答案:运动状态 、 惯性 、 重 解析:(1)受到打击的棋子飞出去,棋子的运动速度和方向都发生了变化,表明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而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棋子被击出后,上面的棋子由于具有惯性,即保持原来运动状态(即静止状态)。棋子最终会落向地面,原因是由于棋子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 2、(2013锦州)小亮踢足球,球离开脚后向上运动到一定高度又落回地面,不计空气阻力,关于足球离开脚后的运动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上升过程中,足球受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B. 上升过程中,小亮对足球做功 C. 下落过程中,足球机械能总量增大 D. 下落过程中,足球重力势能增大 答案:A 解析:A、不计空气阻力,球离开脚之后,球只受到重力作用,重力方向竖直向下.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B、球在上升过程中,球离开脚之后,球不再受脚的作用力,脚对篮球不做功,球上升是依靠惯性完成的.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不计空气阻力,足球机械能总量不变,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球在下落过程中,球的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3、(2013•雅安)用大小不变的水平力,拉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木块在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木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 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 绳对木块的拉力大于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 D. 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 答案:D 解析: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木块受到的重力,这两个力方向相同且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符合二力平衡条件,故A不正确; B、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不正确; C、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木块受到水平方向向右绳子的拉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故C不正确; D、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而木块匀速直线运动时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衡力的辨别和摩擦力大小的比较,关键是知道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是:是否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同时要注意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 4、(2013•雅安)如图所示是同一木块先后两次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连续拍摄的“频闪”照片.第二次木块从A点运动到B点的距离是 cm; 由图可知,两次实验中木块的速度 ,木块所受拉力的大小 ( 均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答案:1.70、不相等、相等 考点: 速度与物体运动;平衡状态的判断. 专题: 运动和力 分析: (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注意长度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有从0开始的,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对应的刻度值即为物体长度,同时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由照片可以看出:在相等时间t内,第一次实验木块路程s1比第二次实验路程s2小,由v=知第一次实验速度小,第二次实验速度大. (3)由图知,每次实验,在相等时间内小木块的路程都相等,小木块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水平面上小木块受拉力F和摩擦力f是一对平衡力,则F=f;因为两次实验木块与水平面都相同,摩擦力f相等,所以两次实验中拉力相等. 解答:[来 解:(1)木块从A点运动到B点的距离:s=4.00cm﹣2.30cm=1.70cm; (2)由图知两次实验在相等时间内小木块的路程不相等,由v=知两次实验中,木块的速度不相等; (3)两次实验中小木块都处于平衡状态,所受拉力与摩擦力相等,因为两次实验木块与水平面都相同、摩擦力相等,所以拉力也相等. 故答案为:1.70;不相等;相等. 点评: 本题考查刻度尺的正确读数、速度大小的比较以及平衡力的判断,注意两次实验木块与水平面都相同得出摩擦力相等是本题关键. 5、(2013广州中考)12.忽略一切阻力,原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大石头被另一块小石头水平撞击,大石头的运动情况是( ) A.始终静止不动 B.动了一点点,很快停下来 C.撞击时开始运动,然后慢慢停下来 D.撞击时开始运动,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D 分析:此题考察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下,将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在忽略一切阻力的情况下,大石头受到力改变了原来的运动状态,但是之后会保持一定速度匀速直线运动下去。因此答案为 D。 6、(2013河南)图2为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向右运动时的频闪摄影照片,所用闪光灯每隔相等时间闪亮一次,拍下此时木块的位置。由照片记录可知木块的速度此过程中________,木块受到的摩擦力____________。(两空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减小、不变 评析:本题主要考查速度的大小及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比较速度大小的方法有三种: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相同路程比较时间;不同时间不同路程比速度。由题图可知,相同时间内木块运动的路程越来越短,说明木块的速度在不断减小。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只有两个:压力的大小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速度无关,所以摩擦力大小不变。 7、(2013河南中考)12.图6是运动员顶足球时的情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球被顶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顶出去的球在上升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球在上升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均减小 D.顶出去的球最终落地,是由于球具有惯性 答案:A 评析:本题主要考查力学和机械能相关知识。B选项,顶出去的球在上升时只受到重力作用;C选项,球在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动力减小,因此错误;D选项,顶出去的球最终落地是在重力作用下的。分析可得,A正确。 8、(2013河南)“神舟”号飞船发射成功,中国人的“登月梦”指日可待。已知月球上的物体被月球吸引也受到“重力”作用,月球上物体的“重力”与其质量是否成正比呢?假如你是一名航天员,驾驶飞船到达月球,请对此问题进行探究。 (1)要完成实验,除需要若干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外,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______________ (2)请你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画在下面的虚线框内。 (3)测量结束后,你如何根据实验数据判断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是否成正比? 请说出一种方法: (4)本实验需要多次测量,其目的与以下哪个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相同: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B.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C.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 【答案】(1) 弹簧测力计 (2) (3) 作出G-m图像,若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说明二者成正比;或算出 重力G与质量m的比值,若为一定值,则说明二者成正比。 (4) A 【评析】本题主要考查重力的测量。(1)在月球上物体同样受到重力,所以测量器材仍然可以用弹簧测力计。(2)表格应体现重力、质量和重力和质量的比值,而且实验次数不能低于三次。(3)作出G-m图像,若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说明二者成正比;或算出 重力G与质量m的比值,若为一定值,则说明二者成正比。(4)本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增加结论的普遍性,减小偶然性,B、C都是减小误差。 9、(2013天津中考)11.将玻璃瓶、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和橡皮塞组装成图7所示的装置,使用时瓶内装入液体,瓶口密闭,通过细玻璃管内液面高度的变化可验证的是( ) A.阿基米德原理 B.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C.力可以使固体发生微小形变 D.液体温度变化体积也会改变 【答案】BCD 【解析】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小瓶内是装满水的,没有空气,所以瓶内没有气压,这样水的上升就不会受到瓶内气压的影响.随着高度的增加,管外的大气压减小,管内气压大于管外气压,使得细管中的水柱上升.当玻璃管内液柱升高时,说明管外的大气压减小.玻璃瓶壁受到的压力发生变化,玻璃瓶发生形变,玻璃瓶容积发生变化,从而会导致细玻璃管中煤油面会升降。故选BCD。 10、(2013天津中考)16.如图13所示,用尺子猛力将下面的棋子击出时,上面的棋子不会飞出而是落到正下方,是由于它们具有 ;如图14所示,如果用尺子缓慢击打下面的棋子,紧挨被击打棋子上面的棋子会前移,是因为它受到 的作用。 【答案】惯性 摩擦力 【解析】上面的棋子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缓慢击打下面的棋子,上、下棋子间发生相对运动,下面的棋子受到的摩擦力向后, 上面的棋子受到的摩擦力向前(相互作用力),故紧挨被击打棋子上面的棋子会前移(注意只在缓慢击打时发生,猛力击打时摩擦力作用时间极短,效果不明显)。 11、(2013天津中考)20.一座平直的跨海大桥全长1.6km,桥头立着图16所示的两个标志牌。如果一辆匀速行驶的载重汽车恰好达到两标志牌的最大限定值,该车通过桥中央时对桥面的压力为 N,通过该桥所用时间为 h。(g取10N/kg,车长不计) 【答案】3×105 0.04 【解析】此题的关键是认真审题,理解标志牌的物理含义。载重汽车恰好达到两标志牌的最大限定值,即其质量为30t,行驶速度40km/h,计算过程略。 12、(2013重庆)在图3所示的四种情景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小车 B.划木筏 C.提水桶 D.拉弹簧 图3 A.小车受力被拉动后惯性增大 B.使木筏运动的力的施力物是人 C.水桶提得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小 D.弹簧被拉长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答案:D 考点: 惯性;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重力势能。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状态不变的性质,是一种性质,其大小只和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同时存在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能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重力势能由于物体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高度越高,所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 解答: A.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状态不变的性质,大小只和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小车的惯性大小与其是否受力无关,只与小车的质量有关,故A错误; 摩擦力是指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了相对运动时,在接触表面产生的一种阻碍其相对运动的力,叫做摩擦力; B.人用木筏在划木筏时,木筏给水一个向后的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就给木筏一个向前的力,从而使木筏前进,因此使木筏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是水,故B错误; C.重力势能是由于物体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同一物体高度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因此水桶提得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故C错误; D.力能使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弹簧被拉长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故D正确 点评: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惯性知识和重力势能等问题,属于中考常见题型,需要同学们认真把握. 13、(2013•长沙) 教室里,带磁性的粉笔刷可吸在黑板上不掉下来.如图所示,关于粉笔刷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粉笔刷所受磁力与粉笔刷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 粉笔刷所受磁力与黑板对粉笔刷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 黑板对粉笔刷的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D. 粉笔刷没有受到摩擦力作用 答案:C 考点: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 专题: 运动和力. 分析: 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但是两个力的作用点在不同的物体上. 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解答: 解:A、粉笔刷所受磁力沿水平方向,而粉笔刷所受重力沿竖直方向,故不是一对平衡力; B、粉笔刷所受磁力与黑板对粉笔刷的支持力,二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因此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由于重力的作用,粉笔刷有向下运动的趋势,而重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因此黑板对粉笔刷的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说法正确; D、粉笔刷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作用,并且二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区别,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14、(2013•长沙)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小华的三次实验情况如图甲、乙、丙所示.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 运动,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甲和乙两组数据可知,压力一定时, ,滑动摩擦力越大. (3)小华比较甲和丙两组数据得出结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老师指出这样得出的结论是不对的.理由是: . 答案:匀速直线、接触面越粗糙、没有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考点: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根据二力平衡的原理,必须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才行;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实验中要用到控制变量法,研究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否有关时,要控制压力一定;研究摩擦力和压力是否有关时,要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解答: 解:(1)让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摩擦力才是一对平衡力,拉力才等于摩擦力; (2)比较甲和乙两组数据可知,压力一定时,甲的摩擦力f甲=F甲=3.6N,乙的摩擦力f乙=F乙=5.6N,说明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甲和丙两幅图中的压力不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而得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的结论是不正确的,原因是在研究摩擦力大小和压力大小的关系时,没有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2)接触面越粗糙;(3)没有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理解和掌握,注意二力平衡知识和控制变量法的熟练运用. 14、(2013•娄底)2013年4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相关活动后,专程来到海军驻三亚部队视察,如图是习主席登上井冈山舰的情景.对此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习主席站在舰上瞭望远方时,他受到的重力和舰艇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舰艇的螺旋桨向后推水从而获取前进的动力 C. 舰艇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大于舰艇受到的重力 D. 站在厅外执勤的士兵能辨别出习主席宏亮的声音,主要是依据讲话人的音色不同 答案:D 考点: 平衡状态的判断;力作用的相互性;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音色.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1)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 (4)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解答: 解:A、习主席站在舰上瞭望远方时,他受到的重力和舰艇对他的支持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因此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 B、舰艇的螺旋桨向后推水,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水给螺旋桨一个向前的推力,从而获取前进的动力;故B正确; C、舰艇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舰艇受到的重力,故C错误; D、因为每个人的声带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会不同,故站在厅外执勤的士兵能辨别出习主席宏亮的声音,主要是依据讲话人的音色不同.故D正确.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平衡力的辨别、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的浮沉条件以及声音的特征,综合性强,但难度不大. 15、(2013•娄底)现在各中小学都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 如图所示是同学们课外活动在玩“造房子”游戏.小香同学单脚站立依次将“物块”踢进事先在地上画好的框内,完成造房任务.当“物块”被踢出时,主要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答案:运动状态 考点: 力的作用效果. 专题: 运动和力. 分析: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答: 解:用脚把“物块”踢出,“物块”由静止变成运动,是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运动状态. 点评: 本题通过学生课外活动考查相关的物理知识,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物理,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16、(2013•娄底)端午节,贝贝全家一起在河岸观看划龙舟比赛.发令枪响,几只龙舟上的参赛选手奋力划桨,龙舟如【离弦之箭向前疾行】.括号中的句子中龙舟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答案:河岸 考点: 参照物及其选择. 专题: 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龙舟如离弦之箭向前疾行,说明是运动状态,相对于哪个(些)物体是运动状态,这个(些)物体就是参照物. 解答: 解: 龙舟如离弦之箭向前疾行,说明是运动的,并且运动速度非常快,要得到龙舟运动并且运动速度特别快的结论,参照物是河岸. 故答案为:河岸. 点评: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一般选择地面或地面上的建筑、山川、路灯等为参照物. 17、(2013•湘西州)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量程是 N. 答案:0~5 考点: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 专题: 简单机械. 分析: 测量工具一次能够测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范围叫测量工具的量程. 解答: 解:由图知,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板上最小值为0N,最大值为5N,所以此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N. 故答案为:0~5.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对弹簧测力计量程的认识,需要清楚的是,量程与最大测量值的区别:量程是最大与最小测量值之间的范围,而最大测量值是一个数值,不是范围. 18、(2013•岳阳)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中,放在车厢内的小桌上苹果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 ) A. 这列火车的机车 B. 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 C. 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 D. 关着的车门 答案:C 考点: 参照物及其选择.3718684 专题: 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相对于哪一个物体在运动,就要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哪个物体位置发生变化. 解答: 解: A、放在车厢内的小桌上苹果相对于这列火车的机车,位置是固定的,即处于静止状态.不符合题意; B、放在车厢内的小桌上苹果相对于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位置是固定的,即处于静止状态.不符合题意; C、放在车厢内的小桌上苹果相对于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位置是变化的,即处于运动状态.符合题意; D、放在车厢内的小桌上苹果相对于关着的车门,位置是固定的,即处于静止状态.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选择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运动状态也不 同. 19、(2013•岳阳)如图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实验装置. 长木板不同表面 木块不同侧面 弹簧测力计示数 一个木块 两个木块重叠 光滑表面 小 大 粗糙表面 小 大 (1)根据小明设计的实验记录表格(如上)可知,他是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作用于接触面积的压力、接触面积和 的关系. (2)在实验中小明缓缓地 (选填“匀速”或“变速”)拉动木块,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只填序号).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3)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可知该次实验摩擦力大小为 N. 答案:(1)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匀速;C;(3)2.4. 考点: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要应用控制变量法,根据实验表格所控制的变量进行分析答题. (2)水平匀速拉动木块,让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处于平衡状态,滑动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测出实验数据. (3)由图示弹簧测力计确定其分度值,根据指针位置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解答: 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过程中控制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面积大小、物体间压力大小等因素,因此实验探究的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作用于接触面积的压力、接触面积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2)在实验中小明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进行实验、收集证据环节,故C正确. (3)由图示弹簧测力计可知,其分度值是0.2N,示数为2.4N. 故答案为:(1)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匀速;C;(3)2.4. 点评: 本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根据实验所控制的变量找出实验所探究的问题;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读数时,要先确定其分度值,然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20、(2013•苏州)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A点,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摩擦,小球可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当小球摆到B点时,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将( ) A. 在B点保持静止 B. 沿BE方向运动 C. 沿BC方向运动 D. 沿BD方向运动 答案:B 考点: 力与运动的关系. 专题: 运动和力. 分析: 分析小球到达B点的运动状态及受力情况,便可得出结论. 解答: 解:由于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摩擦,小球可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所以当小球摆到B点时,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此时若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只受重力作用而竖直下落.所以将沿BE方向运动.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了学生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在此题中,小球由于重力作用将由静止下落.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判断出在B点的运动状态. 21.(2013•苏州)小强用10N的水平推力匀速推动放在水平地面的课桌,则课桌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 N;某同学将该课桌内的书包拿走后,把课桌沿原路用水平力推回的过程中,课桌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 (小于/等于/大于)10N. 答案:10;小于 考点: 摩擦力的大小. 专题: 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 (1)课桌匀速运动,受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2)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解答: 解:(1)因为课桌匀速运动,受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课桌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f=F=10N; (2)同学将该课桌内的书包拿走后,课桌对地面的压力减小,把课桌沿原路用水平力推回的过程中,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压力减小,所以课桌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会减小,小于10N. 故答案为:10;小于.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平衡力和摩擦力大小影响因素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 22、(2013•泰州)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 A. 1.2cm/s B. 1.2m/s C. 12cm/s D. 12m/s 答案:B 考点: 速度与物体运动. 专题: 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来源:学科网ZXXK]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速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速度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解答: 解: ∵1km/h=m/s, ∴正常情况下,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在4.5km/h=4.5×m/s≈1.2m/s左右. 故选B. 点评: 对于生活中数据的估测,应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进行判断,也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判断,如自己的身高、自己的体重、自己正常时的体温及正常行走的速度等方面来与题目中的数据比较,只要相差不大,即该数据就是合理的. 23、(2013•泰州)台球日益成为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下列关于台球受力及运动的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 台球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台球的支持力相互平衡 B. 球杆击球时,杆对球的力与球对杆的力是相互作用力 C. 击打球的不同部位,球的旋转方向不同,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 运动的台球在碰到桌边后会改变运动方向,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A 考点: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 专题: 运动和力. 分析: 解答此题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二力平衡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3)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 (4)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力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力可改变物体的形状. 解答: 解:A、台球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桌面上,桌面对台球的支持力作用在台球上,二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球杆击球时,杆对球的力与球对杆的力是相互作用力.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击打球的不同部位,球的旋转方向不同,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运动的台球在碰到桌边后,受到了桌边给的力后改变了运动方向,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关力的知识,注意一对相互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最大的区别在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而一对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 24、(2013•泰州)如图是苹果下落过程中拍摄的频闪照片,相机每隔0.1s曝光一次,由此可判断苹果的运动是 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照片上A与B的间距,所对应的苹果的实际运动路程为57cm,则苹果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 m/s. 答案:变速;1.9 考点: 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专题: 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 (1)分析频闪照片,在相等的时间内苹果的间隔越来越大,利用速度公式不难判断苹果的运动状态. (2)算出A到B之间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出它在A到B之间的平均速度. 解答: 解:(1)由频闪照片可以看出,苹果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所以它做的是变速运动; (2)A到B之间有3个时间间隔,即时间为t=0.3s, 苹果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 v===1.9m/s. 故答案为:变速;1.9. 点评: 根据图象学会分析苹果的运动状态,揭示物体运动的规律;同时考查了学生对速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 25、(2013•镇江)当甲车突然向前开动时,与之并排停放在路旁的乙车中驾驶员感觉自己在向后退,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甲车 B. 乙车 C. 路灯 D. 地面 答案:A 考点: 参照物及其选择.3718684 专题: 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 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是静止的. 解答: 解:停在车站上的两辆汽车,以甲车为参照物,当甲车开动时,乙车(包括乘客)相对于甲车(参照物)位置不断变化,乙车的乘客觉得自己坐的这辆汽车在后退. 故选A. 点评: 关于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的考查,一般由两种考查思路:①告诉研究对象及其运动状态,选取参照物;②已知研究对象与参照物,确定物体运动状态. 26、(4分)(2013•镇江)“阿婆罗”登月飞船脱离地球引力后关闭所有发动机,在不受力的情况下,由于 仍可继续飞行,奔向月球,说明了力 ;在接近月球时,向前喷气使飞船受到 (选填“向前”或“向后”)的力而减速,这说明了力的作用是 . 答案:惯性;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向后;相互的 考点: 惯性;力作用的相互性.3718684 专题: 运动和力. 分析: (1)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答: 解:关闭发动机后,在不受力的情况下,飞船由于惯性仍可继续飞行,奔向月球,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在接近月球时,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向前喷气使飞船受到向后的力而减速. 故答案为:惯性;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向后;相互的. 点评: 本题考查的都是基础知识,难度不大,但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且各知识点之间联系紧密,是一道典型题目,适合学生训练. 27、(2013内江)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中,相对于放在车厢内小桌上的苹果,运动的物体是( ) A.这列火车的机车 B. 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 C.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 D. 关着的车门 答案:C 考点: 参照物及其选择.803845 专题: 应用题;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 在研究任何物体的运动时都要先选定一个参照物,物体的运动都是相对于参照物的,参照物不同则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 解答: 解:车厢小桌上的苹果与车门、机车、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以车门、机车、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为参照物,它是静止的;以从桌旁走过的列车员时,苹果与列车员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所以苹果相对于列车员是运动的. 故选C. 点评: 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8、(2013内江中考)11.如图所示,用球拍击球时,如果以球为研究对象,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 答案:球拍;球 考点: 力的概念.803845 专题: 运动和力. 分析: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答: 解:球拍击球时,球拍对球施加力的作用,因此施力物体是球拍,受力物体是球. 故答案为:球拍;球.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区分,这里需要明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29、(2013南京中考)如图所示,用手指压圆珠笔芯使它弯曲,同时手指感到疼痛,这个实验不能说明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答案:D 考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专题:运动和力. 分析:①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 ②力的作用效果有二: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是运动状态; ③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解答:解:用手指压圆珠笔芯使它弯曲, A、手感觉疼痛,原因是手对圆珠笔芯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时,受到圆珠笔芯的反作用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手对圆珠笔芯施加力的作用,手是施力物体,圆珠笔芯是受力物体,说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圆珠笔芯发生弯曲,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圆珠笔芯形状的变化与重力方向无关.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力的概念、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效果等知识,是力学的基本概念或规律,难度不大. 30、(2013南京)如图所示为“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1)三次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F2和F3,其中最大的是_______。 (2)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在压力相同时,_______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3)在丙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3为1.6N,若弹簧测力计示数增大到2N,此时的木块A所受滑动摩擦力为_______N。 答案:F3;接触面粗糙程度越大;1.6 考点: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1)掌握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并且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2)比较甲乙两图,找出相同的量和变化的量,从而可以得出结论. (3)若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摩擦力大小不变.与压力大小的变化无关. 解答:(1)甲乙两图的压力相同,乙图比甲图接触面粗糙,所以乙的摩擦力大于甲的摩擦力;乙丙两图相比,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丙图比乙图压力大,所以丙图的摩擦力大于乙图的摩擦力;又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F=F摩.因此F3示数最大. (2)甲乙两图的压力相同,乙图比甲图接触面粗糙,所以可得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粗糙程度越大,摩擦力越大. (3)在丙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增大到2N,由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不变,所以摩擦力大小不变,仍为1.6N. 故答案为:(1)F3;接触面粗糙程度越大;1.6. 点评:此题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掌握两个影响因素,并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31、(2013南京)甲、乙两位同学做“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实验。 (1)如图所示,甲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所受重力大小,读数时他让钩码保持静止状态,根据_______知识可知,此时钩码所受的重力大小和它受到的拉力大小相等。他分别测出一个钩码、两个钩码、三个钩码的重力大小后,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2)乙同学取了质量不同的苹果、小木块、小铁球各一个,并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重力,来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你认为乙同学的做法_______。 A.不合理,因为他没有用同种物质的物体做实验 B.不合理,因为他没有使物体的质量成整数倍变化 C.合理,因为他同样可以得到的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D.合理,因为他的操作比甲同学更简便 答案为:(1)二力平衡; (2)A. 考点: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1)静止状态是一种平衡状态,受到的力平衡,两个力平衡时,大小相等. (2)要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必须控制物体的材料相同. 解答:解:(1)当弹簧测力计和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受力平衡,由二力平衡知识知,即弹簧秤向上的拉力与物体的重力相等,此时弹簧秤的示数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2)质量不同的苹果、小木块、小铁球的材料也不同,要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必须控制物体的材料相同.所以乙同学的做法不合理,因为他没有用同种物质的物体做实验.故选A. 故答案为:(1)二力平衡; (2)A. 点评:本题探究物体重力与哪些因素有关,考查了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有一定的难度,是中考探究题考查的热点. 32、(2013•德州)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滑板车变滑动为滚动可以增大摩擦 B. 手拍桌子感到疼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 汽车内部配有安全气囊是为了减少碰撞时人的惯性 D. 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静止时对杠铃的支持力大于重力 答案:B 考点: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力作用的相互性;惯性;平衡力的辨别. 专题: 运动和力;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 (1)摩擦力是指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了相对运动时,在接触表面产生的一种阻碍其相对运动的力,叫做摩擦力;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状态不变的性质,大小只和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惯性给司机和乘客带来的危害; (4)平衡状态:当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解答: 解:A、铅笔是靠滑动摩擦在纸上留下痕迹的,如果没有摩擦力,用铅笔就无法写字,故A错误; B、拍桌子感到疼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手给桌子一个力的同时,桌子也会给手一个作用力,故B正确; C、驾驶员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惯性给行驶中人的危害,不会减小惯性,故C错误; D、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静止时受平衡力,故对杠铃的支持力等于重力,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有摩擦力的知识,力作用的相互性,惯性知识等问题,属于中考常见题型,需要同学们认真把握. 33、(2013•东营)下图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旱冰鞋上的滑轮 B. 运动鞋底上的花纹 C. 浴室脚垫上的颗粒 D. 雪天轮胎上绕的链条 答案:A 考点: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3718684 专题: 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 减小摩擦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办法: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即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加润滑油、使两接触面分开.要减小摩擦就需要从以上几种方法入手.在此题中,只需要将这四个实例与以上方法对比即可. 解答: 解:A、旱冰鞋下装有滚轮,是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鞋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便于滑行.符合题意. B、运动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鞋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滑倒.不符合题意. C、浴室脚垫上的颗粒,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脚和地砖之间的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D、雪天轮胎上绕的链条,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车轮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打滑,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如何减小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有多种方法,如何将其与理论联系在一起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在生活中摩擦力有些是对我们有利的,这些我们要增大,有害的我们就要减小. 34、(2013•东营)如图所示,水平公路上向前行驶的汽车中,有一竖直站立的人突然向前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向前倾说明人不具有惯性 B. 人向前倾说明车具有惯性 C. 车突然加速 D. 车突然减速 答案:D 考点: 惯性现象.3718684 专题: 运动和力. 分析: 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解答: 解:车上的人开始随车一起向前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或减速时,人的下部与车一起停止,上部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人会向前倾. 故选D. 点评: 此题通过常见的现象考查了对惯性的理解和应用.在解释时,要将物体按运动状态分 成两部分:发生改变的和不变的. 35、(2013•临沂)如图所示为自行车部件或使用中的实例,为减小摩擦的是( ) A. 自行车紧固螺丝下加垫圈 B. 遇到紧急情况时用力捏闸 C. 自行车轮胎上刻有花纹 D. 轴承中装有滚珠自行车紧固螺丝下加热圈 遇到紧急情况时用力捏闸 自行车轮胎上刻有花纹 轴承中装有滚珠 答案:D 考点: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专题: 应用题;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 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用滚动代替滑动,使接触面脱离. 解答: 解:A、用螺丝钉固紧零件时候,通常在螺丝钉及螺母下垫一个较大的垫圈,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零件受到的压强,保护零件,故A不符合题意; B、遇到紧急情况时用力捏闸,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增大摩擦力,故B不符合题意; C、自行车轮胎上刻有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方法增大摩擦力,故C不符合题意; D、轴承中的滚珠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如何减小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有多种方法,如何将其与理论联系在一起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在生活中摩擦力有些是对我们有利的,这些我们要增大,有害的我们就要减小. 36、(2013•临沂)下列事例或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 在马路上骑自行车不宜太快,防止造成交通事故 B. 树上熟透的苹果,沿竖直方向落下 C. 汽车在刹车或启动时,乘客会前倾或后仰 D. 在匀速行驶的列车上,晓明向上跳起后仍然落回原处 答案:B 考点: 惯性现象. 专题: 运动和力. 分析: (1)惯性指的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是物体的基本性质; (2)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在高空的物体由于重力的原因会向下运动. 解答: 解:A、在马路上骑自行车,若高速骑车,当需要停车时,由于惯性,很难立刻停下,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能用惯性知识来解释,不符合题意; B、树上熟透的苹果沿竖直方向落下,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与惯性知识无关,符合题意; C、汽车在刹车或启动时,乘客的脚随车静止或运动,乘客的身体由于惯性会前倾或后仰,能用惯性知识来解释,不符合题意; D、在匀速行驶的列车上,晓明本来随车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向上跳起后车向前行驶,而晓明在空中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匀速运动,所以仍然落回原处,能用惯性知识来解释,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惯性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要多观察、多分析,在分析时抓住物体状态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或有什么样的变化趋势是解题的关键. 37、(2013•临沂)如图所示.用弹簧侧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水平桌面上的物休,使其作匀速直线运动. 以下叙述中的两个力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 A.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B.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物体所受的重力 C. 弹簧侧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所受的重力 D. 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 答案:D 考点: 平衡力的辨别. 专题: 运动和力. 分析: 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解答: 解: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桌子上,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作用在木块上,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不符合题意. B、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桌子上,木块受到的重力作用在木块上,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不符合题意. C、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在水平方向,而木块所受的重力在竖直方向,两个力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因此二力不是一对平衡力.不符合题意. D、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位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二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一对平衡力;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衡力的概念,要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能够区别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 38、(2013•临沂)沂河某大桥全长约1.7km,晓军骑摩托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通过此桥,需 s,以摩托车为参照物,晓军是 的. 答案:170;静止 考点: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参照物及其选择. 专题: 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 ①已知摩托车的速度和大桥长度,利用公式t=得到摩托车通过大桥需要的时间; ②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决定于它相当于参照物的位置有无变化. 解答: 解: ①∵v=s/t ∴摩托车通过大桥需要的时间为t===170s; ②以摩托车为参照物,晓军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的静止的. 故答案为:170;静止. 点评: 此题考查速度变形公式的简单应用和物体运动状态的判定.需要清楚的是: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决定于所选择的参照物. 39、(2013•日照)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人沿该公路的人行道向西散步,以人为参照物汽车( ) A. 向西运动 B. 向东运动 C. 静止不动 D. 无法确定 答案:A 考点: 参照物及其选择. 专题: 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 先明确汽车和人的运动情况,再根据汽车和人的位置变化关系判断汽车的运动情况. 解答: 汽车和人都向西运动,但汽车运动的速度快.以行人为参照物,假定人是不动的,汽车相对于行人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并且一直是向前即向西运动. 故选A. 点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40、(2013•日照) (1)图1是“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实验装置图;实验时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拉动一个长方体木块,使其作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16所示;由 知识可知,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 N. (2)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李丽同学提出“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的猜想;张华同学提出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的猜想.图2是他们进行探究实验的实验装置图. ①李丽同学为了完成他自己的探究应该按 两个图所示的方案进行. ②张华选用正确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见下表;请根据表中记录的数据,在答题卡中的坐标系中作出摩擦力的大小Ff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大小FN之间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得出Ff与FN的关系是 ; FN/N 1.0 1.5 2.0 2.5 3.0 Ff/N 0.4 0.6 0.8 1.0 1.2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接触面的面积有关呢?”张华将图甲中的木块侧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图甲的示数一样,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的结论.而李丽将图甲中的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图甲中示数的一半,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的结论.你认为 的结论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 . 答案为:(1)二力平衡;2.8;(2)①甲、丙;②见下图;成正比;(3)李丽;实验中没有保持压力不变. 考点: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力平衡力,此实验的思路是让木块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来得到摩擦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观察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代表的示数,从小数字读向大数字; (2)① 要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之间的关系,需保持压力大小相同,根据图中给出的条件选择; ②根据表格中数据进行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分析图象的特点,得出结论; (3)要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的关系,需使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分析其是否控制了变量. 解答: 解:(1)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拉动一个长方体木块,使其作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 由图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所以其示数为2.8N.由二力平衡条件得,摩擦力也为2.8N. (2)①李丽同学提出“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所以需控制压力大小这个变量,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甲丙两图中压力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所以应选择甲丙两图进行实验. ②根据表格中数据进行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由图象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成正比. (3)李丽将图甲中的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这样压力大小也会变为一半,没有保持压力大小不变,所以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1)二力平衡;2.8;(2)①甲、丙;②见上图;成正比;(3)李丽;实验中没有保持压力不变. 点评: 能否正确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实验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同时要学会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间接测出摩擦力的方法.此题还考查了有关测力计的读数及图象的画法. 41、(2013•枣庄)图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的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答案:B 考点: 重力的方向.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解答本题需要记准知识点: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实质就是相对于人所站的位置,指向地心的. 解答: 答: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后,石块受的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即指向地球中心.即石块下落路径的方向总是指向地球中心的. 故选B. 点评: 正确理解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能总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依据. 42、(2013•成都)如图所示,与汽车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没有惯性 B. 静止的汽车没有惯性 C. 汽车只有在刹车时才具有惯性 D. 汽车在各种运动状态下都具有惯性 答案:D 考点: 惯性. 专题: 运动和力. 分析: 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解答: 解: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惯性的理解,抓住“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是解题的关键. 43、(2013•成都)2012年6月16日18时56分,执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上太空.如图为神舟九号发射升空过程中,乘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固定在舱内的情景.在神舟九号发射升空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 ) A. 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 B. 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 C. 以神舟九号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 D. 以刘洋为参照物,景海鹏是运动的 答案:B 考点: 参照物及其选择. 专题: 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 解答: 解:在神舟九号发射升空过程中, A、B、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与地面的距离是变化的,所以航天员是向上运动的.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 C、以神舟九号为参照物,航天员随之同时运动,两者之间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此选项错误; D、以刘洋为参照物,景海鹏随之同时运动,两者之间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此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根据参照物判断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需要明确的是,选择哪一个物体作参照物,这个物体就是“静止”的. 44、(2013•成都)如图所示的装置,物块M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左右两端用细线通过滑轮连接着两个相同的吊盘.小聪用它做实验时发现:当在左盘中放100g的砝码、右盘中放200g的砝码时,物块M可以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盘中的原有砝码都不变,使物块M最终可以向左匀速直线运动的方案是(滑轮的摩擦不计)( ) A. 在左盘中再加100g砝码 B. 在左盘中再加200g砝码 C. 在左盘中再加100g砝码,在右盘中再加100g砝码 D. 在左盘中再加200g砝码,在右盘中再加100g砝码 答案:B 考点: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专题: 运动和力. 分析: 首先由受力分析明确物体M受力情况,由M的运动状态可判断M受摩擦力的大小;当M运动方向发生变化时,摩擦力方向同时发生变化,根据压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变化确定摩擦大小变化;最后根据物体始终受力平衡可求得左侧应加砝码. 解答: 解:在左盘中放质量为100g的砝码,右盘中放质量为200g砝码时,物体M恰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即物体受力平衡,因此物体所受向左的摩擦力与物体受到向右的合力相等,即f=2G﹣G=G. 当物体向左运动时,摩擦力方向向右,由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物体受到摩擦力不变,又因为物体仍然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与物体受到的合力相等,方向相反,即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等于100g砝码的重力,方向向左,因此需向左盘中再加200g砝码.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物体的受力分析以及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重点是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方向判断,明确一般情况下,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45、(2013•成都)自行车的轮胎上刻有花纹是为了 (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如图所示用重垂线来检查墙壁上的画是否挂正,利用了重力的方向始终是 的. 答案为:增大;竖直向下 考点: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重力的方向. 专题: 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 ①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②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重锤线是利用重物静止时线总是竖直下垂的原理制造的仪器. 解答: 解:自行车的轮胎上刻有花纹,是利用了在压力一定的条件下,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可以用来检验 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如果墙和重锤线的方向是一致的,即墙和重锤线平行,即墙壁就是竖直的,所以用重垂线来检查墙壁上的画是否挂正,原理就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故答案为:增大;竖直向下.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影响摩擦力的因素、重力方向的理解和掌握,此题反映了物理源自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学习中要认真领会. 46、(2013株洲)下列运动过程中,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是( ) A.在空中自由下落的苹果 B.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子 C.沿光滑斜坡滚动的小球 D.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的跳伞运动员 答案:D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什么叫平衡状态,平衡状态指的是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ABC三个选项中物体做变速运动,故答案为D.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