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通用2018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4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课标通用2018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4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新人教版

专题六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第14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考纲解读] 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考点一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1.地理要素 ‎(1)包括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 ‎(2)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 ‎2.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并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不断地进行能量交换与物质迁移,推动地理环境的整体发展变化。‎ 水循环 生物循环 岩石圈物质循环 环节 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分解作用 冷却凝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变质、重熔再生 物质循 环简图 能量 太阳能(蒸发、水汽输送)、重力能(降水、径流)‎ 太阳能化学能热能 地球内部热能、太阳能、重力能 意义 使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缓解不同纬度间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促进自然界物质的迁移运动,以及能量的流动、转化;联系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 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了各种自然景观;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能量传输 ‎3.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除了具有每个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的一些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如下表:‎ 功能 生产功能 平衡功能 概念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的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性质 生产功能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拥有的各个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的功能 形成 过程 光合作用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将生物、大气、水、土壤、岩石等统一在一起,在一定的条件下,生产出有机物 二氧化碳的平衡:在海洋生物作用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海水中溶解的钙,加速形成碳酸钙沉淀 氧气的平衡: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生物呼吸作用和燃烧消耗氧气 举例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生长发育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大气中氧气的平衡,一定范围内各物种数量基本恒定 专题六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4.以实例说明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1)实例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 ‎①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 ‎②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两大全球性生物灭绝时期。‎ ‎(2)实例二:以土壤形成为例 土壤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从多种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可以看出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①成土母质与土壤 岩石风化→成土母质→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来源 ‎②气候与土壤 A.寒冷气候→微生物分解慢→有机质积累多。‎ B.从干燥的荒漠到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风化壳逐渐加厚。‎ ‎③生物、人类活动与土壤 ‎④地形与土壤 A.山区,导致土壤发生垂直分化。‎ B.陡峭山坡,很难发育深厚土壤;平坦地区,发育深厚土壤。‎ C.阳坡,温度状况比阴坡好,但蒸发大,水分比阴坡差。‎ D.迎风坡,水分比背风坡好。‎ ‎(3)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①表现:产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造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显著变化,如温室效应增强。‎ ‎②要求:人类必须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防止过度的开发活动诱发和加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关系。‎ ‎[深挖高考命题点]‎ ‎[填空]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2016·课标乙卷改编)‎ 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 000~3 ‎000米处大气温度较________;生物生产量较________;土壤含水量较________;地表径流量较________。‎ 答案:高 高 低 大 解析:该山坡海拔2 000~3 ‎000米处,磷累积量较少。由材料可知,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的磷累积量。由于该山坡海拔2 000~3 ‎000米处较磷高累积区的海拔低,因此气温较高;该山坡海拔2 000~3 ‎ ‎000米处为森林植被,生物生产量较高;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则土壤水分减少不利于磷累积;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的磷累积量,因此地表径流量小有利于磷累积。‎ 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回答1~2题。‎ ‎1.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 A.① B.②‎ C.③ D.④‎ ‎2.能表示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 A.⑤ B.⑥‎ C.⑦ D.⑧‎ 答案:1.A 2.B 解析:第1题,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的差异主要是汛期长短、流量大小、有无结冰期等,这是由两地气候差异造成的。第2题,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形态主要是夏季降水集中,流水侵蚀作用强大,冲刷地表形成的,这是水文对地貌影响的表现。‎ 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的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据此回答3~4题。‎ ‎3.海洋“生物泵”作用的影响可能是(  )‎ A.加快洋流流速 B.缩小臭氧层空洞 C.减轻酸雨污染 D.缓解全球变暖 ‎4.材料中体现的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是(  )‎ ‎①循环功能 ②转化功能 ③生产功能 ④平衡功能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3.D 4.D 解析:第3题,本题关键是对海洋“生物泵”作用的理解。该作用能够对大气中CO2浓度进行调节,可能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则该作用可缓解全球变暖。第4题,海洋浮游植物使大气中CO2‎ 的浓度保持相对稳定,反映了地理要素相互作用可以产生的平衡功能。‎ 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气候→地貌 云贵高原的岩溶地貌形成于湿热的气候条件下;西北内陆的风沙地貌形成于干旱的气候条件下 地貌→气候 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气候垂直变化大,形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 续表 气候→水文 我国北方河流大多有结冰期;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河流水位变化小 水文→气候 在湖泊、水库周围,空气湿度大,昼夜温差小 气候→植物→‎ 动物 赤道附近为雨林,动物耐热;亚寒带地区则为针叶林,动物耐寒 植物→气候 森林茂盛的地方,周围的气候相对湿润 气候→土壤 东北平原气候冷湿,土壤有机质分解慢,形成肥沃的黑土;东南丘陵地区气候湿热,有机质分解快,形成贫瘠的红壤 土壤→气候 冻土加剧气候的寒冷 地貌→水文 刚果河的向心水系与盆地地形有关;北欧高地上多湖泊是冰川地貌积水而成的 水文→地貌 黄土高原的沟壑地形是流水侵蚀的结果;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等是河流堆积作用而成 地貌→生物 阴坡、阳坡植物不同,如马尾松在阳坡,冷杉在阴坡 生物→地貌 生物对地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加快了岩石的风化过程,改变地貌形态;另一方面又具有保持水土、减少侵蚀的作用,保护了原始地表形态 ‎[典例名师指妙招]‎ ‎[例]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回答(1)~(2)题。‎ ‎(1)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 A.地处赤道附近 B.远离大陆 C.构造运动强烈 D.地形复杂 ‎(2)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 A.气温日较差大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D.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名师指导解题]‎ ‎[答案] (1)B (2)C 物质循环模式图的判读 物质循环示意图形式简单,但是可以表现的内容丰富,可以表示地壳物质循环、水循环、洋流分布,也可以表示热力环流、生物循环。物质循环模式图既显示了地理环境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又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点。判读这类图示,关键是把握循环过程中涉及的物质,即各箭头代表的作用形式和含义。‎ 图1 某循环模式图 图2 某区域循环示意图 图3 某物质循环图 物质循环示意图充分反映了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它往往伴随着物质的迁移和能量的流动,在分析该类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区分不同的物质循环类型 确定物质循环类型,首先要掌握常见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如水循环示意图、生物循环示意图、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热力环流示意图、洋流模式图等(如图1可代表水循环侧视图、热力环流侧视图、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模式图)。其次要注意从图中把握关键信息、提示性词语、标志性环节等(如图2中由“水汽输送”可知为水循环示意图,图3中由岩石类型可知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图)。‎ ‎2.把握不同类型的物质循环的本质和环节 如岩石圈物质循环的本质是三大类岩石、岩浆之间的转化,主要环节即各箭头的含义(如图3中①为外力作用、②代表重熔再生、③代表岩浆活动、④代表高温高压作用、⑤代表变质作用)。‎ ‎3.关注物质循环图中物质的运动方向,关注物质循环的过程 若图1代表北半球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力环流侧视图,则G为陆地、H为海洋,代表北半球冬季。②代表由陆地吹向海洋的风。若图1代表大洋环流示意图,则由洋流流向及分布规律判断为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洋环流。‎ ‎4.抓住物质循环图中的关键信息 若图1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①箭头表示气流下沉,近地面G处气温低、气压高,③箭头表示气流上升,近地面H处气温高、气压低。‎ ‎[典例名师指妙招]‎ ‎[例] (2017·曲靖模拟)读下图,回答(1)~(2)题。‎ ‎(1)若此图示意海陆间水循环,则(  )‎ A.乙为海洋,甲为陆地 B.我国的夏季风属环节②‎ C.环节④能给陆地补充淡水 D.环节①一定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2)若此图表示大洋环流,甲、乙两地全年昼夜基本上平分,则该环流中易形成规模较大的渔场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名师指导解题]‎ ‎1.名师指点 ‎(1)由题目设问可知,此为“一图多名”,即这个图可表示不同类型的物质循环模式。‎ ‎(2)由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位置和箭头指向,联系所学知识,很容易确定各项含义。‎ ‎2.信息提取 ‎(1)若此图示意海陆间水循环,则根据箭头指向可知 ‎(2)由“若此图表示大洋环流,甲、乙两地全年昼夜基本上平分”可知该大洋环流是北半球中低纬大洋环流。‎ ‎[答案] (1)C (2)C 考点二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与结果 ‎(1)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 ‎(2)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一个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各自然地理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案例分析时不能将各自然地理要素截然分开。‎ ‎①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危害 ‎②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并以此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 如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危害:‎ ‎③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其他区域,全球共同努力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 ‎2.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对生产、生活的警示意义与资源综合利用 ‎(1)对生产、生活的警示意义 从空间上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客观现实;从时间上看,自然地理环境处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因此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必须考虑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否则会使环境因子发生一系列的异常,造成各种各样的灾害。如对沙尘暴的长期研究表明,正是由于农牧过渡地区盲目开垦草原,破坏了植被,加上地表土层疏松和强劲的冬季风影响,导致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沙尘暴天气发生频率增加。‎ ‎(2)人类应采取的措施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要用动态的、联系的、立体的、综合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人类活动不仅要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而且应预测受人类活动影响后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因此,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三峡水利枢纽等工程建设都要考虑对自然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影响导致的其他要素的变化,并作出综合评价。‎ ‎(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 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其实就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要素,从而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各地区之间的自然资源是相互影响的。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需要其他资源的配合,也影响其他环境要素。‎ ‎[深挖高考命题点]‎ ‎1.[填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东北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2016·课标甲卷改编)‎ ‎(1)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________。(①大气温度;②降水量;③积雪厚度;④植被覆盖度)‎ ‎(2)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________最大。‎ 答案:(1)③ (2)冬季风力 解析:第(1)题,在对流层,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受地形的影响,山地迎风坡的气流抬升,在一定的高度产生丰富的地形雨,故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先增后减;坡度越大的地区,降雪留存的难度越大,则积雪厚度越小,但在高山苔原带,积雪厚度与海拔基本无关;植被覆盖度与水分条件密切相关,而水分条件与海拔密切相关。第(2)题,东北地区位于季风区,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冬季,强烈的西北风使山地的西北坡成为迎风坡,受大风影响,产生冻害。‎ ‎2.[填空]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2014·课标卷Ⅰ改编)‎ 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植株 数量 灌木植物 ‎1‎ ‎1.00‎ ‎1.00‎ ‎1.00‎ ‎1.00‎ 草本植物 ‎1‎ ‎1.18‎ ‎1.20‎ ‎1.21‎ ‎1.23‎ 地上生 物量 灌木植物 ‎1‎ ‎1.09‎ ‎1.10‎ ‎1.12‎ ‎1.11‎ 草本植物 ‎1‎ ‎1.47‎ ‎1.55‎ ‎1.52‎ ‎1.53‎ 地下生 物量 灌木植物 ‎1‎ ‎1.01‎ ‎0.99‎ ‎0.98‎ ‎0.97‎ 草本植物 ‎1‎ ‎1.21‎ ‎1.29‎ ‎1.42‎ ‎1.58‎ ‎(1)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生物量________;植株密度________。‎ ‎(2)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灌木植物________、草本植物________。‎ 答案:(1)提高 改变 (2)地下生物量 (3)萎缩 繁茂 解析:第(1)题,读表中数据可知,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生物量提高;植株数量和结构变化,导致植株密度改变。第(2)题,读表中数据可知,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与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的是地下生物量。第(3)题,读表中数据可知,随着氮的持续沉降,灌木植物地下生物量不断减少,导致灌木植物萎缩,而草本植物地上与地下生物量增加导致草本植物繁茂。‎ ‎3.[问答]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下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河流众多,沼泽广布。读图,回答问题。(2014·课标卷Ⅱ改编)‎ 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 答案: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北冰洋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 解析: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应从水温、结冰期、营养物质等方面分析。‎ 下图中,左图表示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相互关系,右图为我国内陆某地自然景观。读图,回答1~2题。‎ ‎ ‎ ‎1.左图中若a处形成化石,b处形成右图所示地理景观,则(  )‎ A.甲表示大气圈,乙表示生物圈 B.乙表示生物圈,丙表示大气圈 C.甲表示大气圈,乙表示岩石圈 D.乙表示岩石圈,丙表示生物圈 ‎2.右图景观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有(  )‎ ‎①气候大陆性强,干旱、降水少 ②流水作用强烈,物理风化微弱 ③风力侵蚀显著,流水侵蚀微弱 ④植被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B 2.C 解析:第1题,化石为生物死亡后在沉积岩中存在的遗体或遗迹,说明甲、乙二者之中一个为岩石圈,另一个为生物圈。右图为风蚀蘑菇,是风力侵蚀作用的结果,说明甲、丙二者之中一个是大气圈,另一个是岩石圈。综合判断知,甲、乙、丙分别为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干旱为右图环境的基本特征,据此推测该区域气候、土壤和河流基本特征。‎ 植物生长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读图,回答3~4题。‎ ‎3.我国南方地区的树木比北方地区的发芽早,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土壤 ‎4.图中体现了(  )‎ A.林地土壤较草地肥沃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林地光照优于草地的 D.土壤决定植被类型 答案:3.A 4.B 解析:第3题,我国气温回升南方早,北方晚,影响南北方树木发芽早晚的主要因素是热量。第4题,植物的生长受光、热、水的综合影响,这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这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体现。‎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要素分析类 ‎1.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是协调一致的 地理环境的总体特征一般由地貌和气候(特别是气候)决定并体现,如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和青藏地区高寒的特征。‎ 第一步,根据区域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确定气候类型和特征。‎ 第二步,概括出地理环境的总体特征。‎ 第三步,与环境总体特征相联系,逐一分析其他要素的特征。(如南方低山丘陵)‎ ‎2.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况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首先明确发生变化的要素(所牵的“一发”),然后逐一分析该要素变化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发生怎样的变化。(如滥伐森林引起整个生态环境失调)‎ ‎3.不同区域地理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区域。首先明确这一区域发生的变化体现在哪些要素上,然后分析这一区域与其他区域存在哪些要素上的联系,最后分析出其他区域发生的具体变化。(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地区的影响)‎ ‎[典例名师指妙招]‎ ‎[例] (2015·全国新课标卷Ⅰ)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下图,回答(1)~(2)题。‎ ‎(1)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 A.持续淤积 B.先侵蚀、后淤积 C.持续侵蚀 D.先淤积、后侵蚀 ‎(2)推测1992~1997年期间(  )‎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 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名师指导解题]‎ ‎1.名师指点 题干材料:“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可知:该海域海底若以淤积为主,则近海地区海水变浅,那么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就变大,反之,该海域海底若以侵蚀为主,则近海地区海水变深,那么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就缩小。‎ ‎2.信息提取 ‎[答案] (1)D (2)B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相关问题的答题模板 在分析某地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时通常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答题模板:‎ ‎1.明确自然地理要素的组成。‎ 答题思路:该地区××、××、××等自然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2.分析某地区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对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题思路:当××要素发生变化后,其他要素随之发生变化。例如,当砍伐森林(植被)后,地表拦截大气降水(气候)的功能下降,下渗减少,地表水(水文)汇流速度加快,对土壤的侵蚀加强,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地貌),由此导致土壤贫瘠;植被破坏后,光合作用减弱,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少,影响大气的成分,这样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3.分析某一要素的变化对当地乃至其他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答题思路:当某区域××要素发生变化时,不仅对该区域自然环境××等要素产生影响,而且对其他区域的××等要素产生一定影响。例如,青藏高原的隆起(地形地貌),阻挡了西伯利亚南下气流(大气),导致中亚、西亚干旱区的细小粉尘随冬季风(大气)向东输送,逐渐沉积,形成黄土高原(地形地貌)。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土壤),极易受流水冲蚀,泥沙随流水汇入黄河,被流水搬运到下游(水文),由于流速变慢,逐渐淤积,形成“地上河”,造成严重水患(生态环境问题)。颗粒更小的泥沙则注入渤海,致使河口向海延伸。这一系列的过程彼此间连成一根长链,其间发生着物质、能量运动,产生多方面的生态环境效应。[典例强训提能力]‎ ‎[例] 根据陆地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图表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各环境要素的关联性,请填写下列相应内容:降水________;气温日较差________;地表水________;地貌多________;土壤有机质含量________;植被________。‎ ‎(2)区域生态系统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地貌的发育过程。试简要分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 ‎(3)请从上面两个实例简要归纳陆地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答案] (1)少 大 少 戈壁、荒漠 少 稀少 ‎(2)植被遭到破坏,加速了流水对黄土高原的侵蚀。(3)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变化是统一的,每个要素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 ‎[解析] 第(1)题,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大陆性强、降水少、气温日较差大;河流欠发育、地表水少;风力作用强,多戈壁、荒漠;土壤有机质含量少;植被稀疏。第(2)题,黄土高原地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过渡地带,由于植被破坏,加速了流水对黄土高原的侵蚀作用。第(3)题,归纳上面案例,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