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1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少年闰土》教案 (38)
《少年闰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闰土描述的稀奇事,揣摩人物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特点。 2、理解含义深刻句子,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重点 1、学习四件稀奇事,揣摩人物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特点。 2、理解含义深刻句子。 教学难点 揣摩人物的特点,体会课文塑造人物的方法。 课前准备 查找课文插图及重点语句。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请看这幅图,(出示图片)你们能语言文字来介绍一下这幅图的内容吗?好,咱们一起来一遍。 2、学生看图齐背课文第一段。 3、师:真没想到有这么多同学记住了,你们真厉害。下面老师来说一遍好不好?(教师示范)师:怎么样同学们?咱们也再来一遍,语速放慢,带上感情、表情和动作。 4、学生再次看图背诵,教师给予表扬。 二、再识闰土,探究深读 1、板书:17 少年闰土 2、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3、(1)学生快速度自主阅读6-15自然段,找出闰土向我讲述了哪几件稀奇的事。学生回答。板书:捕鸟、拾贝、刺猹、看鱼。 (2)小组合作探究提炼小标题。教师引导拓展学生思维。师:同学们咱们给每个动词前面加个限定词或者修饰词,组成一个小标题。师生讨论 ,例如:雪天捕鸟(逮鸟)、雪地捕鸟(捉鸟)、下雪捕鸟;夏天拾贝(捡贝)、夏日拾贝、海边拾贝;月夜刺猹(捉猹)、月下刺猹(逮猹)、看瓜刺猹、瓜地刺猹;潮汛看鱼、海边看鱼。标题不限,只要在合理范围,意思恰当即可。 4、探究学生印象最深的和鲁迅印象最深的故事。引出对看瓜刺猹的分析。 (1)师:同学们,你们说这四件事哪件事给你的印象最深刻?哪件事给作者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呢?学生:刺猹。因为在课文中出现了两处,写得最详细。 (2)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猹?见过吗?出示课件,猹的图片与介绍。给学生直观印象,吸引注意力。 (3)找出闰土语言描述的刺猹的句子,同桌之间互读。并在书上用横线画出来,点出动作的字词。(听,捏,走、看、刺) (4)师: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你敢一个人捏着胡叉去刺猹吗?不怕它急了去咬你吗?反正老师不敢。引导学生感受闰土是个怎样的人。板书:机智勇敢 5、出示图片,请同学齐读课文第6自然段,学习捕鸟方法。引出闰土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聪明能干 6、快速阅读8和15自然段,看看都说了些什么稀奇古怪的事物。出示跳鱼图片,师:你们见过闰土所说的跳鱼和海边的贝壳吗?(没有)由此可见闰土懂得真多,我们要用什么词来形容他呢?(知识丰富,见多识广)板书:见多识广 三、品味作者情感 1、对于这样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闰土,作者不由得发出感慨,课件出示: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2、齐读第一、二句话,大家想象一下,他那无穷无尽的稀奇事还会有哪些?(如:池塘捕鱼、捉泥鳅等)。体会我对闰土有着怎样的感情。(佩服、羡慕、向往)师:你能用这些感情再读读这两句话吗?学生带感情朗读。 3、带着问题品悟第三句话,学生讨论并回答。“他们”指谁?(“我”往常的朋友)“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又指什么?(指“我”和“ 往常的朋友”生活的天地非常狭窄,不能广泛地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像井底之蛙,见识很少)这段话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广阔天地,农村生活的向往。) 4、朋友感情再深却终有一别,临别之际两人心情如何?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此刻迅哥的心情。(难舍难分)板书:难舍难分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课文说“从此没有再见面”,其实,三十年后又见面了,但是中年闰土还是曾经那个健康活泼的闰土吗?课件出示:“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鲁迅《故乡》 为何中年闰土会是这个样子?请去找鲁迅的小说──《故乡》来读读吧!交流读后的感想。 板书设计 捕鸟 聪明能干 少年闰土 拾贝 刺猹 机智勇敢 看鱼 见多识广 “我” 佩服 羡慕 向往 难舍难分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胡总中心小学 高丹丹 2016年11月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