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一轮复习全国通用版第4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全国通用版第4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学案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4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 考纲要求 考情分析 命题趋势 ‎1.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2.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3.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2017,北京卷,6T ‎2016,全国卷甲,13T ‎2016,全国卷丙,7T ‎2016,四川卷,7T 高考对本部分的考查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物质的分类和胶体的性质,预计2019年高考单独考查的可能性很小,题型将延续选择题的形式。‎ 分值:2~6分 考点一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 ‎(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__分子__####、!!!!__原子__####或!!!!__离子__####构成的。‎ ‎(2)元素:具有!!!!__相同核电荷数_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元素 ‎(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 ‎①游离态:元素以!!!!__单质__####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__化合物__####形式存在的状态。‎ ‎2.同素异形体 ‎(1)概念:!!!!__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__####叫做同素异形体。‎ ‎(2)形成方式 ‎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2和O3;‎ ‎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3)性质差异:!!!!__物理__####性质差别较大,!!!!__化学__####性质相似,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__化学__####变化。‎ ‎3.混合物和纯净物 ‎(1)纯净物:!!!!__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__####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__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__####组成的物质。‎ ‎4.研究物质组成的两个角度 ‎5.简单分类法概述 ‎(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 ‎(2)分类应依据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标准”不同,分类方法也不相同。‎ ‎6.分类法 常用的两种方法是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1)交叉分类法的应用示例 ‎(2)树状分类法的应用示例 请把下列物质的序号填写到下图的括号中。‎ ‎①硫黄 ‎ ‎②次氯酸 ‎ ‎③NH3·H2O ‎ ‎④铜 ‎ ‎⑤硫酸氢钠 ‎ ‎⑥NO2‎ 常见无机化合物的分类 无机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 ‎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 )‎ ‎(2)Na、NaCl、SiO2、H2SO4都称为分子式。( × )‎ ‎(3)同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不同原子,同一种原子也可能形成不同的离子。( √ )‎ ‎(4)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是由分子保持的。( × )‎ ‎(5)通过化学变化可实现 H与 He间的相互转化。( × )‎ ‎(6)纯碱属于碱、甘油属于油脂。 ( × )‎ ‎(7)胆矾(CuSO4·5H2O)、明矾[KAl(SO4)2·12H2O]属于混合物。( × )‎ ‎(8)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且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 × )‎ ‎(9)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 )‎ ‎(10)碱性氧化物肯定是金属氧化物。( √ )‎ ‎(11)由NaH2PO2是正盐知H3PO2是一元酸。( √ )‎ ‎ 物质的组成、分类 ‎[例1] 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 B.漂白粉、石英都属于纯净物 C.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 D.糖类、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解析 金刚石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白磷是磷元素形成的单质,A项正确;漂白粉是CaCl2和Ca(ClO)2的混合物,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常含有Al2O3、CaO、MgO 等杂质,为混合物,B项错误;氯化铵为强电解质,次氯酸为弱酸,是弱电解质,C项错误;单糖、二糖是小分子化合物,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D项错误。‎ ‎[例1] 下列与化学概念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合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C.催化剂能改变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D.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 ‎[答题送检]来自阅卷名师报告 错误 致错原因 扣分 A 化合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不清 ‎-4‎ B 金属氧化物中的Al2O3是两性氧化物 ‎-4‎ D 不清楚石油分馏产品的成分 ‎-4‎ ‎[解析] 有很多化合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如CO2和H2O的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A项错误;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B项错误;催化剂能影响反应速率,可以改变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C项正确;石油的分馏产物汽油仍为混合物,D项错误。‎ ‎[答案] C ‎1.(2018·银川高三联考)关于一些重要的化学概念有下列说法:①Fe(OH)3胶体和CuSO4溶液都是混合物;②BaSO4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强电解质;③冰醋酸、纯碱、小苏打分别属于酸、碱、盐;④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⑤置换反应都属于离子反应;⑥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⑦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属于纯净物。其中正确的是( B )‎ A.①②⑤⑥   B.①②④⑦‎ C.②③④⑥   D.③④⑤⑦‎ 解析 胶体和溶液均为混合物,①正确;硫酸钡是盐,属于强电解质,②正确;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③错误;铵盐、含氧酸盐中含有共价键,④正确;木炭还原氧化铜是置换反应,但不是离子反应,⑤错误;金属氧化物Mn2O7是酸性氧化物,CO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⑥错误;金刚石粉末与石墨粉末均由C 元素组成,但二者混合后是混合物,⑦正确,故B项正确。‎ ‎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 × )‎ ‎(2)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 )‎ ‎2.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D )‎ A.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 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 D.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 解析 酸性氧化物是指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O不属于酸性氧化物,A项错误;氯化铁溶液不是胶体,B项错误;四氯化碳为非电解质,C项错误;福尔马林是35%~40%的甲醛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氨水是氨气溶于水形成的混合物,D项正确。‎ 考点二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1.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__颜色__####、!!!!__状态__####、!!!!__气味__####、光泽、密度、!!!!__熔点__####、!!!!__沸点__####、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硬度、挥发性等。‎ ‎(2)化学性质: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__还原性__####、酸碱性、金属性、!!!!__非金属性__####等。‎ ‎2.化学反应的分类 ‎(1)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但只存在化学键断裂或形成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金属熔化、NaCl溶于水、NaCl晶体从溶液中析出、从浓盐酸中挥发出HCl气体等均属于物理变化。‎ ‎(2)电解质的电离是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 ‎(3)金属与酸反应不一定生成氢气,如铁与足量稀硝酸反应:Fe+4HNO3(稀)===Fe(NO3)3+NO↑+2H2O。‎ ‎(4)金属与盐溶液反应不一定生成另一种金属和另一种盐,如:2FeCl3+Cu===2FeCl2+‎ CuCl2。‎ ‎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臭氧变成氧气是物理变化。 ( × )‎ ‎(2)将蓝色的硫酸铜晶体放入浓硫酸中发生物理变化。( × )‎ ‎(3)煤的“气化”、煤的“液化”、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 × )‎ ‎(4)分馏、蒸馏、蒸发、萃取、分液、过滤都属于物理变化。( √ )‎ ‎(5)加热I2,固体从试管底部跑到上部属于物理变化。 ( √ )‎ ‎(6)加热NH4Cl晶体,固体从试管底部跑到上部属于物理变化。( × )‎ ‎(7)蛋白质溶液中滴加Na2SO4溶液产生沉淀属于化学变化。( × )‎ ‎(8)用铂丝蘸取NaCl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 × )‎ ‎(9)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有化学键断裂或形成的变化也一定是化学变化。 ( × )‎ ‎(10)核裂变、核聚变均有新物质生成,均属于化学变化。( × )‎ ‎ 2.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B )‎ ‎①导电 ②爆炸 ③缓慢氧化 ④SO2使品红溶液褪色 ‎⑤无水硫酸铜由白变蓝 ⑥工业制O2 ⑦白磷转化为红磷 ‎⑧久置浓硝酸变黄 ⑨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 A.②③④⑦⑧⑨   B.③④⑤⑦⑧‎ C.②③⑥⑦⑨   D.④⑤⑥⑧‎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三馏 蒸馏、分馏 干馏 四色 焰色反应 显色反应、颜色反应、指示剂变色反应 五解 潮解 分解、裂解、水解、电解 十七化 熔化、汽化、液化 氧化、氢化、水化、风化、钝化、皂化、炭化、煤的气化、歧化、酯化、硝化、裂化、磺化、煤的液化 ‎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方法 ‎1.从宏观、微观上判断 从宏观上判断 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反之为物理变化 从微观上判断 有旧化学键断裂,同时有新化学键形成的是化学变化;只有化学键断裂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NaCl晶体的熔化 ‎2.物质性质与变化之间的关系 说明:原子核发生变化的核反应(聚变、裂变)不属于化学变化。‎ ‎[例1] (2016·四川卷)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B )‎ A.氯气作水的杀菌消毒剂 B.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C.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 D.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 解析 A项,氯气作水的杀菌消毒剂,利用的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氧化性,发生化学变化,错误;B项,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利用的是硅胶的吸附性,能够吸附水分,为物理变化,正确;C项,SO2作纸浆的漂白剂,利用的是SO2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错误;D项,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利用的是肥皂水呈碱性,能够中和甲酸,发生化学变化,错误。‎ ‎[例1] 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用胆矾炼铜     B.用铁矿石炼铁 C.烧结黏土制陶瓷     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答题送检]来自阅卷名师报告 错误 致错原因 扣分 C 不清楚黏土的成分和黏土变为陶瓷的过程 ‎-6‎ ‎[解析] CuSO4·5H2O→Cu是由化合物转化成单质,肯定发生化学反应,A项错误;铁矿石中的铁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炼铁时肯定发生了化学反应,B项错误;烧结黏土制陶瓷的过程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C项错误;磁石制指南针,只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过程,D项正确。‎ ‎[答案] D ‎1.(2016·江苏卷)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C )‎ A.SiO2SiCl4Si B.FeS2SO2H2SO4‎ C.N2NH3NH4Cl(aq)‎ D.MgCO3MgCl2(aq)Mg 解析 A项,SiO2只溶于HF,不与HCl(aq)反应,错误;B项,SO2与H2O反应生成H2SO3,错误;D项,制备Mg,应电解熔融MgCl2,而不能电解MgCl2溶液获得Mg,错误。‎ 常见物质间转化的5个易错点 ‎(1)S燃烧不能直接生成SO3而是生成SO2。‎ ‎(2)Al2O3、SiO2、Fe2O3与H2O不反应,不能直接转化为Al(OH)3、H2SiO3、Fe(OH)3。‎ ‎(3)NH3催化氧化不能直接生成NO2。‎ ‎(4)Fe与Cl2反应不能直接生成FeCl2。‎ ‎(5)Fe与H+、Cu2+、S、I2反应不能直接生成Fe3+。‎ ‎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通过化学变化可以直接将水转变为汽油。( × )‎ ‎(2)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蛋白质的变性和纳米银粒子的聚集都是化学变化。( × )‎ ‎2. 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C )‎ A.火药使用 B.粮食酿酒 C.转轮排字 D.铁的冶炼 ‎ 解析 火药使用为硫黄、木炭、KNO3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粮食酿酒发生淀粉的水解、葡萄糖的发酵等化学反应;转轮排字不涉及化学反应;铁的冶炼是还原剂将铁的化合物还原为单质铁,发生化学反应。‎ ‎3.食品干燥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B.P2O5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六水合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D.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考点三 分散系、胶体 ‎1.分散系 ‎(1)概念:!!!!__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__####所得到的体系。‎ ‎(2)分类: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3)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分类 烟属于!!!!__气固__####分散系;雾属于!!!!__气液__####分散系;悬浊液属于!!!!__液固__####分散系;蓝色钴玻璃属于!!!!__固固__####分散系。‎ ‎2.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1)丁达尔效应 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会出现!!!!__一条光亮的“通路”____####现象。‎ 应用:鉴别溶液和胶体。‎ ‎(2)聚沉 胶体粒子聚集成较大颗粒,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的过程叫做聚沉。使胶体聚沉的方法有:①加入!!!!__电解质溶液___####;②加入与胶粒!!!!__带相反电荷 ‎__####的胶体;③加热。‎ 应用:三角洲的形成;明矾、铁盐溶液净水;盐卤制豆腐。‎ ‎(3)电泳 在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中作定向移动的现象。如带正电荷的Fe(OH)3胶体粒子向阴极移动。‎ 应用:工厂静电除尘。 ‎ ‎(4)渗析 胶体粒子!!!!__不能__####透过半透膜,溶液中的粒子可以透过半透膜。‎ 应用:提纯胶体;血液透析。‎ ‎3.Fe(OH)3胶体的制备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__饱和FeCl3溶液__####,继续煮沸至溶液呈!!!!__红褐色__####,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化学方程式为!!!!__FeCl3+3H2OFe(OH)3(胶体)+3HCl__####。‎ ‎4.几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悬浊液 乳浊液 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1 nm ‎1~100 nm ‎>100 nm ‎>100 nm 分散质粒子的构成 小分子、离子 少量分子的结合体或大分子 大量分子聚集成的固体小颗粒 大量分子聚集成的小液滴 特点 均一、透明、稳定体系 均一、透明、介稳体系 不均一、不透明,久置沉淀 不均一、不透明,久置分层 分散质微粒能否透过滤纸 能 能 不能 ‎-‎ 分散质微粒能否透过半透膜 能 不能 不能 ‎-‎ 实例 食盐水、蔗糖溶液 Fe(OH)3胶体、淀粉胶体 泥水、石灰乳 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 鉴别方法 胶体和浊液可通过静置鉴别;胶体和溶液可通过丁达尔效应鉴别 ‎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直径为20 nm的纳米碳酸钙属于胶体。 ( × )‎ ‎(2)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属于电解质溶液。( × )‎ ‎(3)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可制取Fe(OH)3胶体。( × )‎ ‎(4)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FeCl3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 ( × )‎ ‎(5)依据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 )‎ ‎(6)明矾溶于水产生Al(OH)3胶体:Al3++3H2O===Al(OH)3↓+3H+。( × )‎ ‎2.用Fe(OH)3胶体进行下列实验:‎ ‎(1)区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的简单方法是!!!!__丁达尔效应__####。‎ ‎(2)将其装入U形管中,用石墨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的颜色加深,这说明!!!!__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__####,这种现象称为!!!!__电泳__####。‎ ‎(3)向其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发生的现象是!!!!__产生红褐色沉淀__####。原因是!!!!__电解质溶液使胶体发生了聚沉__####。‎ ‎(4)向其中滴入过量稀硫酸,现象是!!!!__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__####,其原因是!!!!__开始加入稀硫酸时,胶体发生聚沉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当酸过量时又使沉淀溶解__####。‎ ‎(5)提纯此分散系常用的方法是!!!!__渗析法__####。‎ ‎(1)胶体不带电,胶体中的胶粒能够吸附体系中的带电离子而使胶粒带电荷,但整个分散系仍呈电中性。‎ ‎(2)胶体中的分散质微粒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 ‎(3)书写Fe(OH)3胶体制备化学方程式的四个易错点:‎ ‎①用“===”而不用“??”;‎ ‎②Fe(OH)3化学式后注明胶体而不使用“↓”符号;‎ ‎③反应条件是“△”;‎ ‎④HCl后不能标“↑”符号。‎ ‎ 胶体的应用、分离与提纯 ‎1.胶体的性质与应用 ‎(1)利用胶体电泳的性质,可以分离氨基酸和蛋白质;‎ ‎(2)利用血清电泳可诊断疾病等;‎ ‎(3)工业可用电泳除尘。‎ ‎2.生活中常见胶体的应用 明矾和FeCl3净水、盐卤制豆腐、三角洲的形成和工业上皂化反应后的盐析等。‎ ‎3.胶体分离与提纯的方法 ‎(1)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可透过滤纸孔隙,不能透过半透膜孔隙,故可用滤纸分离胶体和悬浊液,可用半透膜分离胶体和溶液。‎ ‎(2)利用半透膜能透过小分子和离子但不能透过胶体粒子的性质从溶胶中除掉作为杂质的小分子或离子的过程称为渗析。常用渗析的方法来提纯胶体。盐析也是一种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但不同于渗析,一般是指溶液中加入无机盐类使某种物质溶解度降低而析出的过程。如加浓硫酸铵溶液使蛋白质凝聚的过程。‎ ‎[例1]下列关于“化学与健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服用铬含量超标的药用胶囊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B.食用一定量的油脂能促进人体对某些维生素的吸收 C.“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D.光化学烟雾不会引起呼吸道疾病 解析 铬是重金属元素,会危害人体健康,A项正确;油脂能溶解一些脂溶性维生素,因此食用一定量的油脂能促进人体对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B项正确;“血液透析”是利用半透膜原理,通过扩散将人体内各种有害以及多余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移出体外,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C项正确;光化学烟雾由NOx引起,易引发呼吸道疾病,D项错误。‎ ‎[例1] (2016·全国卷甲)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制备Fe(OH)3胶体 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3溶液中 B 由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2‎ 将MgCl2溶液加热蒸干 C 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 加入稀硝酸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D 比较水与乙醇中氢的活泼性 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 ‎[答题送检]来自阅卷名师报告 错误 致错原因 扣分 B 忽略了Mg2+的水解反应 ‎-6‎ ‎[解析] A项,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是把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错误;B项,MgCl2是强酸弱碱盐,Mg2+易水解,所以由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2,应将溶液在HCl氛围中加热,防止Mg2+水解,错误;C项,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应加入稀盐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加入稀硝酸Cu粉也会溶解,不能除杂,错误;D项,将少量的钠投入到水中,钠浮在水面,反应剧烈,将少量的钠投入到乙醇中,钠沉在底部,缓慢地反应,则可以说明水中的氢比乙醇中的羟基氢活泼,正确。‎ ‎[答案] D ‎1.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D )‎ A.由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B.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C.明矾可用作净水剂 D.臭氧、Cl2均可用于水的消毒净化 解析 臭氧、Cl2用于水的消毒净化是因为臭氧、Cl2和H2O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与胶体的性质无关。‎ ‎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2016·江苏卷)Fe2(SO4)3可用作净水剂的原因是由于Fe2(SO4)3易溶于水。( × )‎ ‎(2)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 √ )‎ ‎(3)H+、K+、S2-、Br-能在Fe(OH)3胶体中大量共存。( × )‎ ‎(4)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 )‎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 A.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 B.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C.H2、SO2、CO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H2SO4干燥 D.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是两性氧化物 课时达标 第4讲 ‎1.我国古代文献资料中记载了大量的化学研究过程与成果。下列选项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 A B C D 选项 原文 欲去杂还纯,再入水煎炼,倾入盆中,经宿成白雪 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 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水火既济而土合 解释 重结晶方法提纯物质 金属的置换 物质间转化的可逆性 黏土烧结成陶瓷 解析 重结晶方法提纯物质利用的是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有明显差异,属于物理变化,A项符合题意;曾青的主要成分为CuSO4,Fe和CuSO4发生置换反应得到Cu,属于化学变化,B项不符合题意;该转化过程为HgSHg+S、Hg+S===HgS,属于化学变化,C项不符合题意;黏土烧结成陶瓷,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项不符合题意。‎ ‎2.化学与生活、生产、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为了防止肿痛,用小苏打溶液清洗蚂蚁叮咬处 B.二氧化硫有毒,严禁在任何食品和饮料中添加 C.我国最早使用的青铜器主要成分是铜、锡等金属 D.加油站墙壁上粘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 ‎ 解析 为了防止某些食品氧化,常添加SO2抗氧化和防腐,但需严格遵照国家限量标准,B项错误。‎ ‎3.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关于“鼻冲水”的记载明确指出:“鼻冲水,出西洋,……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惟以此水瓶口对鼻吸其气,即遍身麻颤出汗而愈。虚弱者忌之。宜外用,勿服。”这里的“鼻冲水”是稀硫酸、氢氟酸溶液、氨水、醋酸溶液中的一种。下列有关“鼻冲水”的推断正确的是( D )‎ A.“鼻冲水”滴入酚酞溶液中,溶液不变色 B.“鼻冲水”中含有5种粒子 C.“鼻冲水”是弱电解质 D.“鼻冲水”不能使二氧化硅溶解 解析 “鼻冲水”易挥发、不可服用、可贮存在玻璃瓶中,故“鼻冲水”为氨水,氨水中存在平衡:NH3+H2O??NH3·H2O??NH+OH-,H2O??H++OH-,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A项错误;氨水中存在粒子:NH3、H2O、NH3·H2O、H+、NH、OH-,B项错误;氨水是混合物,NH3·H2O是弱电解质,C项错误;氨水不能使二氧化硅溶解,D项正确。‎ ‎4.现代生活需要人们有一定的科学素养,下列有关化学的科学常识正确的是( A )‎ A.铝的钝化、煤的气化、漂白粉杀菌消毒过程均有化学反应发生 B.碳酸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制备食品发酵剂 C.浓硫酸可刻蚀石英制艺术品 D.氢氧化铁溶胶、淀粉溶液、NaCl溶液均具有丁达尔效应 解析 B项,治疗胃酸过多、制备食品发酵剂的是碳酸氢钠;C项,刻蚀石英制艺术品的是氢氟酸;D项,NaCl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 ‎5.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B )‎ ‎①混合物:漂白粉、王水、Fe(OH)3胶体、冰水混合物 ‎②化合物:CaCl2、NaOH、HCl、HT ‎③同素异形体:C60、碳纳米管、金刚石、石墨 ‎④电解质:胆矾、碳酸钡、冰醋酸、氧化钾 ‎⑤煤的干馏、煤的气化和煤的液化都属于化学变化 ‎⑥硅酸盐:光导纤维、水晶、玻璃、水泥 A.①②④⑤   B.③④⑤‎ C.③④⑥   D.①③④⑤⑥‎ 解析 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①错误;HT属于单质,②错误;光导纤维、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是硅酸盐,⑥错误。‎ ‎6.下面的“诗”“情”“化”“意”,分析正确的是( B )‎ 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B.“日照澄洲江雾开”中伴有丁达尔效应 C.“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中“玉”的成分是硅酸盐,该句诗表明玉的硬度很大 D.“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新醅酒”即新酿的酒,在酿酒过程中,葡萄糖发生了水解反应 解析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涉及了碳酸钙的分解反应,属于化学变化,A项不正确;雾是胶体,有丁达尔效应,B项正确;“玉”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但玉的硬度并不是很大,C项不正确;葡萄糖属于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D项错误。‎ ‎7.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D )‎ 分类 组合 碱 酸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Na2CO3‎ H2SO4‎ NaHCO3‎ SiO2‎ CO2‎ B HCl NaCl Na CO NaOH ‎2O C NaOH CH3COOH MgCl2‎ Na2O2‎ SO2‎ D KOH HNO3‎ CaCO3‎ CaO SO3‎ ‎8.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与微粒的大小无直接关系的是( C )‎ 解析 萃取是利用了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的不同,与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无关。‎ ‎9.化学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B.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燃料 C.PM2.5(2.5 μm以下的颗粒物)的污染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 D.氢能是清洁能源,工业上电解水法制大量氢气符合节能减排理念 解析 A项,绿色化学的核心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而不是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错误;B项,煤的气化中碳与水反应生成CO和H2,液化中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甲醇,使其成为清洁能源,错误;C项,PM2.5指固体颗粒对环境的污染,人类使用的能源大多为化石燃料,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较多的固体颗粒造成污染,正确;D项,氢能是清洁能源,但电解水消耗大量的能源,电解水法制大量氢气不符合节能减排理念,错误。‎ ‎10.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括号里的是类别)都正确的是( B )‎ A.空气(混合物)、C2H5OH(醇)、H2SO4(离子化合物)、CO2(非电解质)‎ B.液氨(氢化物)、NH4Cl(铵盐)、HNO3(含氧酸)、NaOH(强电解质)‎ C.HCl(共价化合物)、CH3COOH(羧酸)、Na2O2(碱性氧化物)、CH3I(卤代烃)‎ D.NO2(酸性氧化物)、CH3CHO(有机物)、CO(有机物)、CH3COOCH3(酯)‎ 解析 A项,H2SO4是共价化合物,错误;C项,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属于过氧化物,错误;D项,NO2不是酸性氧化物,CO是无机物,错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