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1 发布 |
- 37.5 KB |
- 2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黑龙江省大庆六十九中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解析版
2020年黑龙江省大庆六十九中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4分)下列物质发生的变化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钢铁在空气中生锈 B.熟石灰在空气中变质 C.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成无色 D.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增重 2.(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可能分别是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也可能分别是同一种元素的不同离子 B.由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离子核外电子数肯定不同 C.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可能是化合物,也不可能是混合物 D.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可能是单质,一定是化合物 3.(4分)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锌 ②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锌 ③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最后溶液一定变成浅绿色 ④滤液中溶质一定含有氯化锌和氯化镁 ⑤滤液的颜色不可能为浅绿色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4.(4分)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有助于获得化学知识并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下列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呈红色,证明该溶液一定呈碱性 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该溶液不一定是硫酸溶液 C.某白色固体与熟石灰研磨,产生的气体可使酚酞溶液变成红色,证明该固体是铵盐 D.向少许固体粉末加入过量稀盐酸振荡,粉末消失且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5.(4分)下列四组物质的水溶液仅靠组内物质不可能鉴别出的一组是( ) A.KOH、Na2SO4、HNO3、FeCl3 B.AgNO3、KCl、HCl、NaNO3 C.Na2SO4、Na2CO3、CaCl2、HCl D.CuSO4、KNO3、NaOH、HCl 6.(4分)如图图象与题中给出变量不符合的是( ) A.表示足量的锌粉与一定量的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反应 B.取两份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 C.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 D.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 7.(4分)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MgCl2、KOH、BaCl2、K2SO4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取少量该白色粉末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搅拌后,观察到有白色不溶物存在;再向烧杯中滴加酸溶液。根据加酸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绘制如图,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加水后得到的液体中不可能含有OH﹣ B.白色不溶物一定是为Mg(OH)2 C.原固体中可能含有三种物质 D.滴加的酸溶液可能为稀硫酸 8.(4分)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中B点的意义:表示该物质在t3℃时,每200g溶剂和2S1g溶质形成不饱和溶液 B.若A点的溶液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加50克水,A点的溶解度将变小 C.t2℃时,A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M点溶液中的大 D.从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大量的该固体应该采用降温结晶 9.(4分)小明同学分别取28gKOH固体A、B、C,采用不同方法保存。几天后,A未变质、B部分变质、C全部变质。他将三份固体分别配成溶液并滴入15%的稀盐酸直到正好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几天后,三份固体的质量为:A<B<C B.为控制正好反应,A 可用酚酞试液指示,B、C可滴加稀盐酸直到正好不冒气泡 C.正好反应时,消耗稀盐酸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 D.正好反应时,生成氯化钾的质量都相等,均为37.25g 10.(4分)某合金主要成分为Zn、Fe、Cu及这三种金属的少量氧化物。利用该合金制成的机械零件废弃物制取高纯度ZnO,其部分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Zn(OH)2溶于强碱形成可溶性盐。有关该流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滤渣Ⅰ中一定有铜 B.加酸溶解废弃物时,有氢气生成需要通风并远离火源 C.调节pH可用NaOH,不能过量 D.滤液Ⅰ中一定有3种溶质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9分) 11.(9分)请你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解释: (1)用化学用语表示:保持干冰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氨气 。 (2)餐具上的油污用加入洗洁精的水更易洗掉,原因是 。 (3)新装修的房屋内空气中通常含有较多的甲醛(CH2O)、苯(C6H6)等有毒物质。这两种物质都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4)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将天然水变成纯水的方是 。利用蒸发原理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实验室蒸发食盐水时用到的仪器有 (填序号)。 ①带铁圈的铁架台 ②酒精灯 ③漏斗 ④玻璃棒 ⑤量筒 ⑥蒸发皿 (5)用一氧化碳冶炼铁,是利用它的 。 (6)硫酸和氢氧化钠对人的皮肤有一定的 。 (7)溶于水使温度显著降低的盐 。 12.(5分)设计了如图“白磷燃烧前后测定”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题: (1)装置: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 。 (2)燃烧前称量,锥形瓶的总为28.6g,则图中托盘天平中游码的读数为 。 (3)白磷燃烧:白磷燃烧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 。 (4)燃烧后称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造成的原因可能是 。 (5)反思:白磷燃烧 (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13.(4分)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研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pH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 (1)烧杯中发生反应属于 (基本反应类型); (2)图一烧杯中原有的溶液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3)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 (填“6”、“12”或“16”);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K2SO4和KOH B、取图2中d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为纯净物 C、图2中c→d所示溶液中K2SO4的质量不断增加 D、图3中e→f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14.(5分)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炭粉、氧化铜、氧化铁、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样,加热至高温产生一种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②把适量稀盐酸滴入冷却后的固体残渣中,残存固体全部溶解,同时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 试推断: (1)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 ,一定没有 。 (2)该固体粉末中可能含有 ,为证实该物质是否存在,可选用的试剂是 。 (3)写出①中生成气体的的化学方程式: 。 15.(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制备硫酸铜的方法,查资料获知:Cu+2H2SO4(浓)CuSO4+SO2↑+H2O。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途径①和途径②哪条途径更好? ,优点是 。(答两条) (2)反应③分解所得混合气体X中已知含三种气体,分别是 。 (3)反应③中有 种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4)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用到的仪器有 ;操作时应注意 。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3分) 16.(16分)草酸(H2C2O4)是一种酸,易溶于水。 (一)草酸的化学性质 (1)草酸溶液的pH 7(选填“>”“<”或“=”)。 (2)草酸溶液中加入石灰水,生成草酸钙(CaC2O4)固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二)CaC2O4热分解探究 资料:CaC2O4CaCO3+CO↑ 兴趣小组称一定量的CaC2O4固体,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一:先通入N2,再加热相应固体,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缓缓通入N2至试管冷却。 (1)装置B增重6.6g,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装置C中观察到 的现象,说明反应生成CO。 实验二:取出实验一后装置A试管中的剩余固体,按图①﹣③进行实验。 (3)②中温度升高,则剩余固体中含有 ,③中产生2.2g气体。 (4)将③中溶液蒸发得CaCl2固体22.2g。 结论:(1)取用的CaC2O4固体的质量为 g。 (2)本实验中CaC2O4分解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17.(7分)某校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铁屑,其成分是铁、氧化铁和水。为测定其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固定装置已略去;氮气不与铁屑中的成分反应;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Ⅰ.称量硬质玻璃管的质量。将样品放入硬质玻璃管中,称量硬质玻璃管和样品的质量。 Ⅱ.连接好装置。缓缓通入N2,点燃甲处的酒精喷灯,待硬质玻璃管中固体恒重,记录硬质玻璃管和剩余固体的质量。 Ⅲ.再次连接好装置,继续实验。通入CO,点燃丙处的酒精灯和甲处的酒精喷灯。待硬质玻璃管中固体恒重,熄灭酒精喷灯,继续通入CO直至硬质玻璃管冷却。再次记录硬质玻璃管和剩余固体的质量。 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硬质玻璃管 硬质玻璃管和样品 步骤II硬质玻璃管和剩余固体 步骤Ⅲ硬质玻璃管和剩余固体 质量 m1 m2 m3 m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Ⅲ丙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步骤Ⅲ硬质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用m1、m2、m3、m4的代数式表示)。若步骤Ⅲ中氧化铁没有完全反应,样品中水的质量分数测量结果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有关样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标号)。 A.样品中氢元素的质量为(m2﹣m3) B.样品中铁单质和氧化铁的质量总和为m3﹣m1 C.样品中铁单质的质量为m4﹣m1 D.样品中氧元素的质量为m3﹣m4 四、计算题(共8分) 18.(8分)烧杯中盛有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共100.0g,向其中慢慢滴加10%的NaOH溶液,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滴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根据以上提示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bc段的化学方程式: 。 (2)d点的溶质有: ,该溶液的pH (大于或小于或等于)7。 (3)求C点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2020年黑龙江省大庆六十九中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4分)下列物质发生的变化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钢铁在空气中生锈 B.熟石灰在空气中变质 C.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成无色 D.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增重 【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解答】解:A.钢铁在空气中与氧气、水接触发生锈蚀,生成新物质﹣﹣铁锈,这属于钢铁的化学性质; B.熟石灰在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变质生成碳酸钙和水,这属于熟石灰的化学性质; C.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新物质氯化钠和水,因此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成无色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由于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而质量增加,但并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故选:D。 2.(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可能分别是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也可能分别是同一种元素的不同离子 B.由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离子核外电子数肯定不同 C.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可能是化合物,也不可能是混合物 D.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可能是单质,一定是化合物 【分析】A、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可能分别是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也可能分别是同一种元素的不同离子正确; B、由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离子核外电子数肯定不同错误,如氧离子与钠离子核外电子数相同; C、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D、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可能是单质,一定是化合物错误。 【解答】解:A、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可能分别是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也可能分别是同一种元素的不同离子正确,如铁原子和铁离子、亚铁离子和铁离子等;故选项正确; B、由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离子核外电子数肯定不同错误,如氧离子与钠离子核外电子数相同;故选项错误; C、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可能是化合物,也不可能是混合物错误,如氧气和臭氧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可能是单质,一定是化合物错误,还可能是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A。 3.(4分)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锌 ②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锌 ③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最后溶液一定变成浅绿色 ④滤液中溶质一定含有氯化锌和氯化镁 ⑤滤液的颜色不可能为浅绿色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活动性:镁>锌>铁>铜,向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锌先与氯化铜反应生成了氯化锌和铜,当氯化铜完全反应后锌再与氯化亚铁反应生成了氯化锌和铁,但镁不能被置换出来;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说明一定有置换出的铁,据此分析。 【解答】 解:由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活动性:镁>锌>铁>铜,向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锌先与氯化铜反应生成了氯化锌和铜,当氯化铜完全反应后锌再与氯化亚铁反应生成了氯化锌和铁,但镁不能被置换出来;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说明一定有置换出的铁,无法确定锌是否有剩余。 ①滤渣中可能含有锌,故①说法错误 ②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锌,故②正确; ③由于滤渣中含有铁,加入足量稀硫酸,铁会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浅绿色的硫酸亚铁,最后溶液一定变成浅绿色,故③正确; ④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液中溶质一定含有氯化锌和氯化镁,故④正确; ⑤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液的颜色可能为浅绿色,故⑤错误。 由上述分析可知,B正确。 故选:B。 4.(4分)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有助于获得化学知识并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下列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呈红色,证明该溶液一定呈碱性 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该溶液不一定是硫酸溶液 C.某白色固体与熟石灰研磨,产生的气体可使酚酞溶液变成红色,证明该固体是铵盐 D.向少许固体粉末加入过量稀盐酸振荡,粉末消失且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分析】A、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 B、根据氯化钡能与硝酸银、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进行分析判断。 C、铵盐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酸能与活泼金属、碳酸盐等反应生成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无色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呈红色,证明该溶液一定呈碱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该溶液不一定是硫酸溶液,也可能是硝酸银溶液、硫酸钠溶液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C、铵盐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某白色固体与熟石灰研磨,产生的气体可使酚酞溶液变成红色,证明该固体是铵盐,故选项说法正确。 D、向少许固体粉末加入过量稀盐酸振荡,粉末消失且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不一定是碳酸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5.(4分)下列四组物质的水溶液仅靠组内物质不可能鉴别出的一组是( ) A.KOH、Na2SO4、HNO3、FeCl3 B.AgNO3、KCl、HCl、NaNO3 C.Na2SO4、Na2CO3、CaCl2、HCl D.CuSO4、KNO3、NaOH、HCl 【分析】在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中,首先观察有无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若有,将有颜色的溶液鉴别出来,然后再借用这种溶液鉴别其它溶液;若都没有颜色就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分析鉴别。 【解答】解:A、FeCl3溶液是黄色的,能与FeCl3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KOH溶液,再将剩余的两种溶液分别滴加至红褐色沉淀中,能使沉淀消失的是HNO3,无明显变化的是Na2SO4溶液,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 B、AgNO3溶液与KCl、HCl溶液反应均能产生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象,故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 C、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CaCl2;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无任何明显现象的为硫酸钠溶液;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 D、CuSO4溶液是蓝色的,首先鉴别出蓝色的CuSO4溶液;能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再将剩余的两种溶液分别滴加至蓝色沉淀中,能使沉淀消失的是盐酸,无明显变化的是KNO3溶液,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 故选:B。 6.(4分)如图图象与题中给出变量不符合的是( ) A.表示足量的锌粉与一定量的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反应 B.取两份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 C.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 D.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 【分析】A、根据锌先与硫酸铜反应,再与硫酸亚铁反应进行分析; B、根据等量酸与足量金属反应产生氢气的关系分析; C、根据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进行分析判断; 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解答】解:A、锌先与硫酸铜反应,生成固体铜,再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固体铁,所以固体的量在不断减少,最后有一定量的固体生成,故正确; B、等量盐酸与足量锌粉、镁粉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故错误; C、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少,有氢氧化钙析出,则溶质质量减少;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随着反应结束,温度恢复至室温,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大,但溶质质量一定比反应前少,故正确; D、向二氧化锰中加入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时,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随着过氧化氢溶液不断增加,氧气不断增加,故正确; 故选:B。 7.(4分)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MgCl2、KOH、BaCl2、K2SO4 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取少量该白色粉末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搅拌后,观察到有白色不溶物存在;再向烧杯中滴加酸溶液。根据加酸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绘制如图,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加水后得到的液体中不可能含有OH﹣ B.白色不溶物一定是为Mg(OH)2 C.原固体中可能含有三种物质 D.滴加的酸溶液可能为稀硫酸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将白色粉末加入到水中,能产生的白色沉淀是氢氧化镁和硫酸钡,滴加酸的溶液,沉淀过一段时间完全消失,则沉淀不可能是硫酸钡,只能是氢氧化镁,故硫酸钾不能与氯化钡同时存在,氯化镁和氢氧化钾一定存在,由于沉淀开始不消失,故所得的溶液中含有碱性物质,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结合给出的物质,可以判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为:MgCl2+2KOH=Mg(OH)2↓+2KCl,BaCl2+K2SO4=BaSO4↓+2KCl,得到的白色不溶物可能有氢氧化镁或硫酸钡,氢氧化镁可以溶于酸,而硫酸钡不溶于酸, A、根据图象,加入酸后,沉淀刚开始不消失,说明酸在与溶液中的物质反应,而能与酸反应的物质就是氢氧化钾,所以可判断加水后得到的液体中含有OH﹣,故错误; B、根据图象,加入酸后,最后沉淀全部消失,而硫酸钡不溶于酸,不会消失干净,白色不溶物一定是为Mg(OH)2,故正确; C、根据图象可以判断,白色沉淀为氢氧化镁,要生成氢氧化镁,一定含有氯化镁和氢氧化钾两种物质,可以含氯化钡或硫酸钾中的一种,故可以含有三种物质,故正确; D、沉淀全部消失,只要保证不生成硫酸钡沉淀就可以,所以酸可以是硫酸,故正确。 故选:A。 8.(4分)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中B点的意义:表示该物质在t3℃时,每200g溶剂和2S1g溶质形成不饱和溶液 B.若A点的溶液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加50克水,A点的溶解度将变小 C.t2℃时,A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M点溶液中的大 D.从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大量的该固体应该采用降温结晶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形成溶液的状态;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提纯晶体的方法。 【解答】解:A、t3℃时,该物质的溶解度大于S1g,200g的溶剂中溶解的固体质量大于2S1g,所以P点的意义:表示该物质在t3℃时,每200g溶剂和2S1g溶质形成不饱和溶液,故A正确; B、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溶解度大小就不变,所以若A点的溶液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加50克水,A点的溶解度将不变,故B错误; C、t2℃时,A点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M点是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所以A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M点溶液中的大,故C正确; D、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从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大量的该固体应该采用降温结晶,故D正确。 故选:B。 9.(4分)小明同学分别取28gKOH固体A、B、C,采用不同方法保存。几天后,A未变质、B部分变质、C全部变质。他将三份固体分别配成溶液并滴入15%的稀盐酸直到正好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几天后,三份固体的质量为:A<B<C B.为控制正好反应,A 可用酚酞试液指示,B、C可滴加稀盐酸直到正好不冒气泡 C.正好反应时,消耗稀盐酸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 D.正好反应时,生成氯化钾的质量都相等,均为37.25g 【分析】根据氢氧化钾固体变质是氢氧化钾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反应,产物是碳酸钾和水,碳酸钾和氢氧化钾均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由化学反应中的元素守恒可知不管怎样变质,钾元素质量不变,所以生成的氯化钾质量会相等,依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有关信息可对三种固体的消耗稀盐酸的量进行分析,要判断反应是否恰好进行可通过反应的现象及指示剂完成进行分析。 【解答】解:A、氢氧化钾固体变质是氢氧化钾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反应,其反应的方程式是:2KOH+CO2=K2CO3+H2O,即每112份的氢氧化钾可生成138份的碳酸钾,所以变质越多质量越大,故三份固体的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为:A<B<C,故A正确; B、盐酸与氢氧化钾反应无现象,借助酚酞遇碱变红的事实,可先在氢氧化钾中滴加酚酞,变红后滴加稀盐酸,只要红色恰好消失则证明氢氧化钾恰好反应,含有碳酸钾的氢氧化钾加入稀盐酸后会优先于氢氧化钾反应,而碳酸钾与稀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B、C滴加稀盐酸直到正好不冒气泡时即是恰好反应,故B正确; C、从①KOH+HCl═KCl+H2O,②2KOH+CO2=K2CO3+H2O,③K2CO3+2HCl=2KCl+H2O+CO2↑可知: KOH~HCl、2KOH~K2CO3~2HCl,由关系式可知,三种情况下,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三固体相等,故C错误;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三种情况下,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不变,则生成的氯化钾的质量相等,设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x,则: K~~~~~~~~KCl 39 74.5 28g× x x=37.25g 故D正确。 故选:C。 10.(4分)某合金主要成分为Zn、Fe、Cu及这三种金属的少量氧化物。利用该合金制成的机械零件废弃物制取高纯度ZnO,其部分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Zn(OH)2溶于强碱形成可溶性盐。有关该流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滤渣Ⅰ中一定有铜 B.加酸溶解废弃物时,有氢气生成需要通风并远离火源 C.调节pH可用NaOH,不能过量 D.滤液Ⅰ中一定有3种溶质 【分析】A、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 B、氢气和氧气或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遇明火或加热时发生爆炸; C、过量的氢氧化钠能和氢氧化锌反应; D、滤液Ⅰ中不一定有3种溶质,锌、铁、铜的氧化物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水,锌比铁、铜活泼,如果锌过量并且足以和铁、铜的硫酸盐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不是三种。 【解答】解:A、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滤渣Ⅰ中一定有铜,该选项说法正确; B、加酸溶解废弃物时,有氢气生成需要通风并远离火源,是因为氢气和氧气或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遇明火或加热时发生爆炸,该选项说法正确; C、调节pH可用NaOH,不能过量,是因为过量的氢氧化钠能和氢氧化锌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D、滤液Ⅰ中不一定有3种溶质,锌、铁、铜的氧化物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水,锌比铁、铜活泼,如果锌过量并且足以和铁、铜的硫酸盐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不是三种,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9分) 11.(9分)请你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解释: (1)用化学用语表示:保持干冰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CO2 ;氨气 NH3 。 (2)餐具上的油污用加入洗洁精的水更易洗掉,原因是 洗洁精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 。 (3)新装修的房屋内空气中通常含有较多的甲醛(CH2O)、苯(C6H6)等有毒物质。这两种物质都属于 有机物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4)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将天然水变成纯水的方是 蒸馏 。利用蒸发原理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实验室蒸发食盐水时用到的仪器有 ①②④⑥ (填序号)。 ①带铁圈的铁架台 ②酒精灯 ③漏斗 ④玻璃棒 ⑤量筒 ⑥蒸发皿 (5)用一氧化碳冶炼铁,是利用它的 还原性 。 (6)硫酸和氢氧化钠对人的皮肤有一定的 腐蚀性 。 (7)溶于水使温度显著降低的盐 硝酸铵 。 【分析】根据化学符号的书写的知识、洗洁精对油污的乳化作用、物质的类别、水的净化以及物质的性质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保持干冰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是二氧化碳分子,其符号赢二氧化碳的化学式表示,表示为CO2;氨气的化学式为NH3,故填:CO2;NH3。 (2)餐具上的油污用加入洗洁精的水更易洗掉,是因为洗洁精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故填:洗洁精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 (3)甲醛(CH2O)和苯(C6H6)这两种物质都属于有机物,故填:有机物。 (4)将天然水变成纯水的方法是蒸馏。实验室蒸发食盐水时用到的仪器有①带铁圈的铁架台、②酒精灯、④玻璃棒、⑥蒸发皿,故填:蒸馏;①②④⑥。 (5)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以用一氧化碳冶炼铁,故填:还原性。 (6)硫酸和氢氧化钠对人的皮肤有一定的腐蚀性,故填:腐蚀性。 (7)溶于水使温度显著降低的盐是硝酸铵,故填:硝酸铵。 12.(5分)设计了如图“白磷燃烧前后测定”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题: (1)装置: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 防止白磷燃烧放热导致锥形瓶炸裂 。 (2)燃烧前称量,锥形瓶的总为28.6g,则图中托盘天平中游码的读数为 3.6g 。 (3)白磷燃烧:白磷燃烧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 剧烈燃烧,产生白烟 。 (4)燃烧后称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造成的原因可能是 没有冷却至室温,气球膨胀产生向上的浮力 。 (5)反思:白磷燃烧 遵守 (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解:(1)装置: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防止白磷燃烧放热导致锥形瓶炸裂。 故填:防止白磷燃烧放热导致锥形瓶炸裂。 (2)燃烧前称量,锥形瓶的总质量为28.6g,则图中托盘天平中游码的读数为28.6g﹣20g﹣5g=3.6g。 故填:3.6g。 (3)白磷燃烧:白磷燃烧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剧烈燃烧,产生白烟。 故填:剧烈燃烧,产生白烟。 (4)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造成的原因可能是没有冷却至室温,气球膨胀产生向上的浮力。 故填:没有冷却至室温,气球膨胀产生向上的浮力。 (5)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因此白磷燃烧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故填:遵守。 13.(4分)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研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pH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 (1)烧杯中发生反应属于 2KOH+H2SO4=K2SO4+2H2O (基本反应类型); (2)图一烧杯中原有的溶液的溶质是 KOH (填化学式); (3)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 12 (填“6”、“12”或“16”);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K2SO4和KOH B、取图2中d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为纯净物 C、图2中c→d所示溶液中K2SO4的质量不断增加 D、图3中e→f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分析】(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书写化学方程式; (2)根据仪器A中溶液是硫酸进行分析; (3)根据恰好完全反应溶液的温度最高进行分析; (4)A.根据b点所示溶液中氢氧化钾过量进行分析; B.根据稀硫酸的溶质是硫酸进行分析; C.根据图2中的信息进行分析; D.根据图3中e→f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解答】解:(1)在烧杯中氢氧化钾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KOH+H2SO4=K2SO4+2H2O; (2)图象一开始是pH>7说明溶液是碱,随着药品的加入溶液的pH逐渐变成小于7,说明是往碱溶液中逐滴滴加酸溶液,仪器A中是稀硫酸溶液,烧杯中的溶液是氢氧化钾溶液,其中的溶质是KOH; (3)根据图2和图3 的信息可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当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温度最高,所以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12; (4)A.在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pH>7溶液呈碱性,溶液中的溶质是K2SO4和KOH,故A正确; B.图2中d点所示溶液中pH<7,溶液呈酸性,溶质是K2SO4和H2SO4,硫酸在蒸发过得中跑掉了,所得固体为纯净物,故B正确; C.图2中在c点硫酸和氢氧化钾恰好完全反应,c→d所示溶液中,硫酸钾的质量不会增加,故C错误; D.图3中e→f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正确。 故答案为: (1)2KOH+H2SO4=K2SO4+2H2O; (2)KOH; (3)12; (4)C。 14.(5分)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炭粉、氧化铜、氧化铁、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样,加热至高温产生一种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②把适量稀盐酸滴入冷却后的固体残渣中,残存固体全部溶解,同时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 试推断: (1)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 Fe2O3、C ,一定没有 CuO 。 (2)该固体粉末中可能含有 CaCO3 ,为证实该物质是否存在,可选用的试剂是 稀盐酸 。 (3)写出①中生成气体的的化学方程式: 2Fe2O3+3C3CO2↑+4Fe 。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进行;固体残渣和盐酸反应会生成可燃性的气体,可知残渣中一定有铁进行分析。 【解答】解:步骤②中固体残渣和盐酸反应会生成可燃性的气体,可知残渣中一定有铁,物质中一定存在氧化铁和碳,加盐酸固体残渣全部溶解,一定不含铜,物质中一定没有氧化铜;步骤①取样,加热至高温产生一种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氧化铁和碳在高温下生成二氧化碳和铁,所以碳酸钙有没有,混合物加热都会生成二氧化碳,对实验现象都没有影响,所以可能存在碳酸钙,由于碳酸盐和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要鉴别碳酸钙是否存在,向固体粉末中滴加盐酸,如果有气体生成,并且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即可。 氧化铁和碳在高温下生成二氧化碳和铁,①中生成气体的的化学方程式为:2Fe2O3+3C3CO2↑+4Fe; 故答案为:(1)Fe2O3、C;CuO; (2)CaCO3;稀盐酸; (3)2Fe2O3+3C3CO2↑+4Fe。 15.(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制备硫酸铜的方法,查资料获知:Cu+2H2SO4(浓) CuSO4+SO2↑+H2O。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途径①和途径②哪条途径更好? ② ,优点是 不污染环境,节约能源 。(答两条) (2)反应③分解所得混合气体X中已知含三种气体,分别是 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氧气 。 (3)反应③中有 3 种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4)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用到的仪器有 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 ;操作时应注意 把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缓缓注入水中,并且不断利用玻璃棒搅拌 。 【分析】(1)途径②更好,优点是不污染环境,节约能源。 (2)反应③中硫酸铜分解生成三种气体,分别是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氧气。 (3)反应③中有3种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即铜元素由+2变成+1,硫元素由+6变成+4,氧元素由﹣2变成0。 (4)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用到的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 操作时应注意:把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缓缓注入水中,并且不断利用玻璃棒搅拌。 【解答】解:(1)途径②更好,优点是不污染环境,节约能源。 故填:②;不污染环境,节约能源。 (2)反应③分解所得混合气体X中已知含三种气体,分别是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氧气。 故填: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氧气。 (3)反应③中有3种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即铜元素由+2变成+1,硫元素由+6变成+4,氧元素由﹣2变成0。 故填:3。 (4)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用到的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 操作时应注意:把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缓缓注入水中,并且不断利用玻璃棒搅拌。 故填: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把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缓缓注入水中,并且不断利用玻璃棒搅拌。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3分) 16.(16分)草酸(H2C2O4)是一种酸,易溶于水。 (一)草酸的化学性质 (1)草酸溶液的pH < 7(选填“>”“<”或“=”)。 (2)草酸溶液中加入石灰水,生成草酸钙(CaC2O4)固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C2O4+Ca(OH)2=CaC2O4↓+2H2O 。 (二)CaC2O4热分解探究 资料:CaC2O4CaCO3+CO↑ 兴趣小组称一定量的CaC2O4固体,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一:先通入N2,再加热相应固体,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缓缓通入N2至试管冷却。 (1)装置B增重6.6g,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 。 (2)装置C中观察到 黑色固体变红色 的现象,说明反应生成CO。 实验二:取出实验一后装置A试管中的剩余固体,按图①﹣③进行实验。 (3)②中温度升高,则剩余固体中含有 氧化钙 ,③中产生2.2g气体。 (4)将③中溶液蒸发得CaCl2固体22.2g。 结论:(1)取用的CaC2O4固体的质量为 25.6 g。 (2)本实验中CaC2O4分解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4CaC2O4CaCO3+3CaO+3CO2↑+4CO↑。 。 【分析】草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草酸钙和水;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高温条件下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解答】解:(一)(1)草酸溶液显酸性,pH小于7。 故填:<。 (2)草酸溶液中加入石灰水,生成草酸钙(CaC2O4)固体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4+Ca(OH)2=CaC2O4↓+2H2O。 故填:H2C2O4+Ca(OH)2=CaC2O4↓+2H2O。 (二)(1)装置B中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故填:2NaOH+CO2═Na2CO3+H2O。 (2)装置C中观察到黑色固体变红色,是因为加热条件下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说明反应生成CO。 故填:黑色固体变红色。 (3)②中温度升高,则剩余固体中含有氧化钙。 故填:氧化钙。 结论: (1)将③中溶液蒸发得CaCl2固体22.2g,则钙元素质量:22.2g×=8g,取用的CaC2O4固体的质量为:8g÷=25.6g。 故填:25.6。 (2)设反应生成碳酸钙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2.2g =, x=5g, 反应生成氧化钙质量:(25.6g×﹣5g×)÷=8.4g, 装置B增重6.6g,说明反应生成了6.6g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质量:(25.6g×﹣5g×﹣6.6g×)÷= 5.6g, 草酸钙、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反应的微观粒子个数比: ::::=4:1:3:3:4, 因此CaC2O4分解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CaC2O4CaCO3+3CaO+3CO2↑+4CO↑。 故填:4CaC2O4CaCO3+3CaO+3CO2↑+4CO↑。 17.(7分)某校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铁屑,其成分是铁、氧化铁和水。为测定其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固定装置已略去;氮气不与铁屑中的成分反应;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Ⅰ.称量硬质玻璃管的质量。将样品放入硬质玻璃管中,称量硬质玻璃管和样品的质量。 Ⅱ.连接好装置。缓缓通入N2,点燃甲处的酒精喷灯,待硬质玻璃管中固体恒重,记录硬质玻璃管和剩余固体的质量。 Ⅲ.再次连接好装置,继续实验。通入CO,点燃丙处的酒精灯和甲处的酒精喷灯。待硬质玻璃管中固体恒重,熄灭酒精喷灯,继续通入CO直至硬质玻璃管冷却。再次记录硬质玻璃管和剩余固体的质量。 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步骤Ⅲ 硬质玻璃管 硬质玻璃管和样品 步骤II硬质玻璃管和剩余固体 硬质玻璃管和剩余固体 质量 m1 m2 m3 m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Ⅲ丙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O22CO2 。 (2)步骤Ⅲ硬质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CO2Fe+3CO2 。 (3)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 (用m1、m2、m3、m4的代数式表示)。若步骤Ⅲ中氧化铁没有完全反应,样品中水的质量分数测量结果将 不变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有关样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填字母标号)。 A.样品中氢元素的质量为(m2﹣m3) B.样品中铁单质和氧化铁的质量总和为m3﹣m1 C.样品中铁单质的质量为m4﹣m1 D.样品中氧元素的质量为m3﹣m4 【分析】(1)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2)高温条件下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3)若步骤Ⅲ中氧化铁没有完全反应,样品中水的质量分数测量结果不变,是因为计算水的质量分数和m4无关。 (4)根据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解答】解:(1)步骤Ⅲ丙处,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 故填:2CO+O22CO2。 (2)步骤Ⅲ硬质玻璃管中,高温条件下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 故填:Fe2O3+3CO2Fe+3CO2。 (3)样品中氧化铁质量:(m3﹣m4)÷=(m3﹣m4), 样品质量:m2﹣m1, 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100%=%, 若步骤Ⅲ中氧化铁没有完全反应,样品中水的质量分数测量结果不变,是因为计算水的质量分数和m4无关。 故填:%;不变。 (4)A.样品中氢元素的质量为:(m2﹣m3)×=(m2﹣m3),该选项说法正确; B.样品中铁单质和氧化铁的质量总和为m3﹣m1,该选项说法正确; C.样品中铁单质的质量小于m4﹣m1,是因为最终得到的铁中含有氧化铁中还原出来的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样品中氧化铁中的氧元素的质量为m3﹣m4,样品中氧元素质量还包括水中的氧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填:AB。 四、计算题(共8分) 18.(8分)烧杯中盛有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共100.0g,向其中慢慢滴加10%的NaOH溶液,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滴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根据以上提示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bc段的化学方程式: CuSO4+2NaOH=Cu(OH)2↓+Na2SO4 。 (2)d点的溶质有: NaOH、Na2SO4 ,该溶液的pH 大于 (大于或小于或等于)7。 (3)求C点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分析】(1)向盛有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慢慢滴加NaOH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稀硫酸反应,稀硫酸反应完成后再与硫酸铜反应,据此分析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2)在d点加入氢氧化钠是过量的,据此分析d点的溶质和溶液的pH; (3)根据方程式和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可计算出生成硫酸钠的质量,再计算出C点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1)向盛有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慢慢滴加NaOH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稀硫酸反应,稀硫酸反应完成后再与硫酸铜反应,bc是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CuSO4+2NaOH=Cu(OH)2↓+Na2SO4。 (2)在d点时溶液中稀硫酸、硫酸铜已完全反应,溶液中有剩余的氢氧化钠,所以d点的溶质有:NaOH、Na2SO4,该溶液的pH大于7。 (3)设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的质量为x H2SO4+2NaOH=Na2SO4+2H2O 80 142 80.0g×10% x 解得:x=14.2g 设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钠的质量y,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的质量为z 与硫酸铜反应氢氧化钠的质量为:(160.0g﹣80.0g)×10%=8g CuSO4+2NaOH=Cu(OH)2↓+Na2SO4。 80 98 142 8g z y 解得:y=14.2g z﹣9.8g C点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1.4% 答:C点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1.4%。 故答案为:(1)CuSO4+2NaOH=Cu(OH)2↓+Na2SO4。 (2)NaOH、Na2SO4;大于。 (3)11.4%。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