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19:细胞的代谢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19:细胞的代谢

‎2020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19:细胞的代谢 ‎ 一 ‎、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易通过细胞膜的是 ‎ A.淀粉 B.脂肪酸 C.蛋白质 D.糖类 如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某物质浓度变化与该物质进入细胞膜内速度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B.该物质通过膜时必须与载体蛋白结合 C.该物质可能是水或甘油 D.该物质只能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移动 关于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与异养生物有关 ②都将CO2和水合成为有机物 ③都属自养生物的营养方式 ④合成有机物所利用能量相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10·天津理综,1)在叶肉细胞中,CO2的固定和产生场所分别是 (  )‎ ‎①叶绿体基质 ②类囊体薄膜 ③线粒体基质 ④线粒体内膜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ATP中大量化学能储存在: ‎ A.腺苷内 B.磷酸基内 C.腺苷和磷酸基连接的化学键内 D.高能磷酸键内 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 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C.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 第 8 页 共 8 页 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经有氧呼吸彻底氧化后释放的能量多 新鲜的蔬菜放在冰冷的冷藏室中,能适当延长保鲜时间,其生理原因是 ‎ A.细胞呼吸减弱 B.细胞呼吸加强 C.促进了物质的合成 D.促进了物质分解 如图甲表示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的模龙型,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         ‎ A.该模型能解释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其中a代表麦芽糖酶 B.限制f~g段上升的原因是酶的数量,故整个实验中应设置“麦芽糖酶的量一定”‎ C.如果温度升高或降低5℃,f点都将下移 D.可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酶是否完成对麦芽糖的催化分解 如图为真核细胞呼吸作用的部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发生的是①③④‎ B.在线粒体中发生的过程是②和③‎ C.④过程比③过程释放的能量多 D.人在剧烈运动时产生的CO2只来源于②过程 (信息推断题)科学家用枪乌贼的神经细胞研究钠离子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实验如下:‎ 实验方法 现象 ‎①‎ 向枪乌贼的神经细胞内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元素24Na 神经细胞周围溶液中出现24Na ‎②‎ 步骤同①,并加入某种药物 神经细胞周围溶液中未出现24Na ‎③‎ 步骤同②,并加入ATP 神经细胞周围溶液中出现24Na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神经纤维排出24Na需要消耗ATP B.“某药物”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胞呼吸 C.24Na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D.由实验②③可知,神经细胞运输24Na需要载体蛋白 第 8 页 共 8 页 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  )‎ ‎①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②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 ‎③细胞壁的伸缩性大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 ‎④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A. 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植物的光合作用受CO2浓度、温度与光照强度的影响。如图为在一定CO2浓度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某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率。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a点所示条件下,该植物叶肉细胞内能够产生ATP的部位只有线粒体 B.该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是5 mg/(100 cm2 叶·小时)‎ C.在一昼夜中,将该植物叶片置于c点光照下11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则每100 cm2叶片一昼夜中CO2的净吸收量为45 mg D.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若将温度提高到30℃的条件下(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则图中b点将右移,c点下移 一 ‎、填空题 为探究植物细胞膜的透性,某同学以红甜菜根(液泡中含有花青素)进行下列实验:‎ a.将不同切片放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处理1分钟后取出。‎ b.再分别放在清水中浸泡1小时而获得不同的切片浸出液。‎ c.测量这些溶液的花青素吸光度,得结果如图。‎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存在着一个明显的不足,没有遵循实验设计的_____原则。请你对上述实验中的不准确的操作重新进行叙述:________。‎ 第 8 页 共 8 页 ‎(2)由上图中的曲线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物质A能促进细胞膜上载体的活性。有人认为:经过不同温度的处理是影响了细胞膜上运载花青素的载体的活性。请你借助上述材料设计实验证明该观点是否正确。‎ 材料用具:略。‎ 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与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探究NaCl和CuSO4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见表。请回答:‎ ‎   试管编号 实验步骤  ‎ ‎1‎ ‎2‎ ‎3‎ ‎4‎ ‎1%NaCl溶液(mL)‎ ‎1‎ ‎1%CuSO4溶液(mL)‎ ‎1‎ ‎1%Na2SO4溶液(mL)‎ ‎1‎ 蒸馏水(mL)‎ ‎1‎ pH6.8缓冲液(mL)‎ ‎1‎ ‎1‎ ‎1‎ ‎1‎ ‎1%淀粉溶液(mL)‎ ‎1‎ ‎1‎ ‎1‎ ‎1‎ 唾液淀粉酶溶液(mL)‎ ‎1‎ ‎1‎ ‎1‎ ‎1‎ 各试管放入37℃恒温水浴保温适宜时间 取出试管,加入1%碘溶液0.1 mL 观察结果 无色 深蓝色 浅蓝色 ‎ (1)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对酶活性有影响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其中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对酶活性有促进作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中设置4号试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8 页 共 8 页 设置3号试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中若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溶液进行检测,1~4号试管中的颜色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在操作过程中,保温之前不能加入斐林试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8 页 共 8 页 2020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19:细胞的代谢 答案解析 ‎ 一 ‎、选择题 B B C 解析: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都是生物体将CO2和水合成为有机物的生理过程。这种营养方式属自养,自然与异养生物无关,但光合作用的动力是光能,而化能合成作用的能源是体外无机物氧化释放出的化学能。‎ A D D A ‎ D ‎ 解析:图中①是ATP的合成,可发生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②是有氧呼吸,③④表示无氧呼吸,④过程较③过程氧化分解彻底,释放能量多,人体细胞只有有氧呼吸②产生CO2。‎ 答案:B D B 解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在a点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在a点所示条件下,该植物叶肉细胞内能够产生ATP的部位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将该植物叶片置于c点光照下11小时,每100 cm2叶片CO2的净吸收量为10×11=110 mg;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CO2的释放量为5×13=65 (mg),故一昼夜中每100 cm2叶片CO2的净吸收量为110-65=45 (mg)。若将温度升高到30℃,则呼吸作用的强度会增大,光合作用强度会减小,故b点会右移,c点会下移。‎ 答案:A 第 8 页 共 8 页 一 ‎、填空题 解析:(1)从实验的过程看,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自变量是温度,可设置具有一定梯度的系列温度相互对照。因变量是细胞膜的通透性,可通过测量这些溶液中的花青素的吸光度作为检测指标。分析修订实验方案时,首先应看有没有对照,对照设置是否合理,是否遵循实验设计的一般原则。还应注意无关因素的影响。‎ ‎(2)从坐标图看,10~50 ℃时,溶液中的花青素吸光度低且相同。50 ℃之后,膜的通透性增大,花青素透出细胞,溶液中的花青素吸光度增大。(3)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温度的处理对细胞膜上运载花青素的载体的活性的影响,根据所给物质A的作用和前面的实验方案,分析可得结论。‎ 答案:(1)等量 将等量的相同大小的切片放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处理1分钟后取出;再分别放在等量的清水中浸泡1小时而获得不同的切片浸出液 ‎(2)受50 ℃以上的温度处理后膜的透性大大增加 ‎(3)实验步骤:①取两组等量的相同大小的切片,编号,一组加入A物质处理一段时间,另一组不作处理,作为对照 ‎②将两组切片分别放在等量的清水中浸泡1小时而获得不同的切片浸出液 ③测量两组溶液的花青素吸光度并进行比较 结果与结论:①如果两组溶液的吸光度相同或相近,说明上述观点不正确 ②如果实验组的吸光度大于对照组,说明上述观点正确 解析:(1)向试管中加入缓冲液有利于维持缓冲液中pH稳定。‎ ‎(2)本实验的原理是唾液淀粉酶可催化淀粉水解,酶活性越高,淀粉水解越彻底,加入碘液后蓝色越浅甚至显示无色,反之,当淀粉酶活性受抑制时,淀粉将不能被水解,加入碘液后将显示蓝色。表中“观察结果”栏显示,Cu2+对淀粉酶活性具抑制作用,Cl-则可提高淀粉酶活性。‎ ‎(3)该实验中4号试管加入等量蒸馏水,可起对照作用,而设置3号试管则可确定SO、Na+对酶活性的影响程度。‎ ‎(4)若用斐林试剂作检测剂,则淀粉水解越彻底还原糖生成量越多,砖红色沉淀生成量也越多,依据实验结果,Cu2+可抑制淀粉酶活性,若在保温前加入斐林试剂,则可导致淀粉酶活性被其中的Cu2+所抑制。‎ 答案:(1)维持反应液中pH的稳定(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第 8 页 共 8 页 ‎(2)Cl-和Cu2+ Cu2+ Cl-‎ ‎(3)对照 确定Na+和SO对唾液淀粉酶催化活性是否有影响 ‎(4)深砖红色 无砖红色(或蓝色) 浅砖红色 浅砖红色 斐林试剂中有Cu2+,其可抑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第 8 页 共 8 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