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0游褒禅山记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0游褒禅山记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1. 了解“记”的特点;梳理并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知识点;背诵课文第 3 段。 2. 理清文章思路;深入思考志、力、物三者之间的关系,把握作者尽志无悔的观点;学习作者深思慎取的为学态度。 3. 赏析文章叙议结合、前后照应、重在说理的特点,并尝试在写作中应用。 游褒禅山记 学习目标 重点 1 . 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2 . 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难点   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课前预习 一、扫除生字 ① 褒 (  )禅山 ② 梵 (  )语 ③ 慧空 禅 (  )院 ④ 庐 冢 (  ) ⑤ 仆 ( )道 ⑥ 音 谬 (  ) ⑦ 有穴 窈 (  )然 ⑧ 咎 ( )其欲出者 ⑨ 瑰 ( )怪 ⑩ 罕 (  )至 ⑪ 无物以 相 (  )之 ⑫ 王回深 父 ( ) Bāo   fàn   chán zhǒng   pū   miù   yǎo jiù   guī hǎn   xiàng   fǔ 二、阅读思考 1. 第 1 段,写仆碑及上面的文字,有什么作用? 2. 第 2 段记游部分是如何安排详略的? 3.“ 志”“力”“物”三者是什么关系?最根本的是哪一个? 4.“ 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与前文哪些内容照应? 作家简介 王安石( 1021—1086 ),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 政治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二年( 1042 )登进士第。嘉祐三年( 1058 )上万 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改变积贫积弱的 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神宗熙宁二年( 1069 )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 在神宗的支持下,制定并推行新法,史称“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执政后尽废 新法(除置将法外),王安石忧愤去世。谥文,故又称“ 王文公 ”。 王安石的诗文多为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 唐宋八大家 ”中独树一帜;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但风格高峻。 主要作品有 《 答司马谏议书 》《 伤仲永 》《 读 〈 孟尝君传 〉》《 游褒禅山记 》 等散文名篇及诗歌 《 泊船瓜洲 》《 登飞来峰 》《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 等。有 《 临川先生文集 》《 王文公文集 》 存世。 写作背景 文章后面有“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字样,据此可知这篇文章是作者在宋仁宗(赵祯)至和元年( 1054 )写的。当年四月,王安石从舒州(今安徽潜山)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探亲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同年七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作者叙述了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所见到的景物以及游山经过,并以此为喻,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在研究学问上要“深思而慎取”。 四年后( 1058 ),王安石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 1070 )拜相。他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本文中提出的“尽吾志”思想正是王安石后来百折不挠实行变法的思想基础,也是他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适用为本”的具体体现。 知识卡片 记 “记”是古代的一种 散文文体 。它可以记 人 和 事 ,可以记 山川名胜 ,可以记 器物建筑 ,故又称“ 杂记 ”。在写法上大多以记叙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或即景抒情,或托物言志。一般的游记重在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但宋朝的游记往往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记叙只是一个引子。 我国古代的杂记内容较杂,具体类别常常不易截然划分。可将杂记大体分为四类: 亭台名胜记 、 游览山水记 、 图画器物记 、 人物事件记 。 课文探究 1. 作者为什么特别提到仆碑及其上面漫灭的文字? 是为了突出其中尚可辨识的“花山”二字,指出今人把“花山”之“花”读为“华实”之“华”的错误,为下文针对后人对古籍以讹传讹的现象发表议论做铺垫。 2. 作者为何强调出洞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作者听信别人的懈怠之话而出来,不能见更深处更奇特的景观,他本来就有些后悔了,加之还有力气继续深入,火把还可以继续照明,后悔的程度就更深了,为后文论述“志”“力”“物”的辩证关系做事实铺垫。 3. “于是余有叹焉“中的“叹”字有何作用?作者为何从古人古事说起? ①承上文的“悔”字,奠定了全段的基调,为展开议论做了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转折。 ②古人行事往往有所得,是他们苦心探索、务求深入的结果。以此表明作者下面所要说的观察所得,是以古人的“求思”精神为依据和标准,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 4. “夫夷以近 ……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几句议论与第 2 段叙述是如何照应的?得出了什么结论? ①第 2 段前洞“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后洞“窈然”“好游者不能穷也”,与第 3 段“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的议论呼应。 第 2 段中的“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与第 3 段中的“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相呼应。 ②结论:有志向才能到达险远的地方,志向是成功的第一要素。 5. 综观第 3 段,作者认为具备怎样的条件才能达到“人之所罕至”之境?强调了哪个条件? ( 1 )作者提出了三个“不能至”:① 非有志者不能至也;② 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③ 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去掉否定,就是“三有”:① 有志(坚定的志向);② 有力(力量,不断的努力);③ 有物(一定的外部力量)。这“三有”就是达到“人之所罕至”之境的条件。 ( 2 )通过“力足以至而未能至”和“尽吾志也而不能至”的对比,得出“可讥”“有悔”和“无讥”“无悔”两种结果,突出了“志”的决定作用,可见作者强调的是尽志无悔。 6. 第 4 段与第 1 段如何照应?对今天有何指导意义? 与第 1 段记仆碑文字和订正读音的内容相照应。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得出治学必须“深思而慎取”的结论。对待传闻要“深思”而“慎取”,这既是对当时学者的劝勉,也是作者自己的治学态度。它对今天的学者整理和研究古籍,鉴别其真伪,具有指导意义,对普通人的学习和工作也是一种劝诫。 内容小结 主题归纳 《 游褒禅山记 》 叙述作者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要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1.“ 志”“力”“物”三者关系是怎样的? 这 三个条件缺一不可,都不是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而其中“志” 又是最根本的 。 作者提出了三个“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三个“不能至”表达了三层意思,提出了达到目的的三个必要条件:“志”“力”“物”。 在提出“志”这个条件时,用两个否定词构成双重否定,强调“有志”;在提出“力”和“物”这两个条件时,又分别把“有志”作为基本前提,也强调了“志”。这就揭示了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坚定的方向、不断地艰苦努力、一定的物质条件按重要性依次排列,逻辑十分严密。 深入探究 2. 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前后照应,紧密联系的? ① 使用过渡句 。第 2 段最后一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开启下文,第 3 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② 前后呼应,意思贯通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其下平旷 …… 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其见愈奇”;“非有志者”→“怠而欲出者”;“随以止”→“遂与之俱出”;“在己为有悔”→“悔其随之”;“仆碑”→“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其文漫灭”;“谬其传”→“音谬”。前文的记叙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是记叙的深化,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 ③ 抓住相似点 。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了它们之间的相似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3. 本文是怎样把治学的道理寓于记游的过程中的? 这篇文章以记游为载体,因事说理,生发议论,阐释学者治学的道理。 这从文章的组织结构上可以看得出来,如文章开篇对褒禅山名字由来的考释,即非一般的写景,而是具有学者的实证精神。又如文中写游褒禅山后洞的经过,先写后洞幽深、昏暗、寒气袭人,次写景色越进越奇,再写“有怠而欲出者”,作者“遂与之俱出”,又写游者越深越少,最后写“既其出”,悔恨未能“极夫游之乐”。记游部分依次写来,尽陈所见,波澜起伏,这自然是写景的妙笔。但作者意在以探幽寻胜比喻学者治学,入之愈深,则所获愈精,只有不屈不挠地深入探索,才能获得成功,才能看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最后作者又写倒在路边的石碑,与篇首“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相呼应,考究今人读音之误,结构严密,脉胳清晰。 4. 试从详略处理的角度,说说文章是如何做到因事说理、重点突出的。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尽吾志”的观点,另外,也涉及治学“深思而慎取”的观点,因此, 文章的选材、详略无一不是经过精心剪裁,紧扣这两个观点的 。 记游部分就写景来看,似乎平淡无奇,实际上是深思熟虑、刻意安排的。第 1 段介绍褒禅山概况从略,第 2 段记游华阳洞从详。前者详记仆碑文字,其余从略;后者记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记游后洞颇详。记前洞和后洞概况,又前洞从略,后洞从详;记游后洞,又写经过从略,补写心情之“悔”从详。 议论部分对应记叙部分,也有侧重。议游华阳洞的心得甚详,借仆碑抒发感慨从略。议游华阳洞的心得,议“志”较详,议“力”“物”从略。 5. 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又由“仆碑”生发出“深思而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①作者游褒禅山,本来是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但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 —— 从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悟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结论。然后将这次游山“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教训升华到理论上来,具体分析了“至”的几个条件,最后得出“尽吾志”的观点 —— 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 ②由此可见, “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而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而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而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③作者强调的是“尽吾志”的观点,将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而慎取”的观点,这种布局方式是恰当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 课堂训练 王安石列传(节选) 七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 帝忧形于色,对朝嗟叹,欲尽罢法度之不善者。 安石曰:“水旱常 数 ,尧、汤所不免,此不足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帝曰:“此岂细事,朕所以恐惧者,正为人事之未 修 尔。今取免行钱①太重,人情咨怨,至出不逊语。自近臣以至后族,无不言其害。” 监 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曰:“ 旱由安石所致。去安石,天必雨。 ”侠又坐 窜 岭南。慈圣、宣仁二太后流涕谓帝曰:“安石 乱 天下。”帝亦疑之,遂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 【 注 】① 免行钱:宋代除向工商行户收取商税外,官府需要的物料人工,都向各行勒派,行户不胜其苦。熙宁六年改为用钱折算,称为“免行钱”。 1. 对下列加色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旱常 数 数:规律 B. 侠又坐 窜 岭南  窜 :整顿 C. 监 安上门郑侠上疏 监:监视 D. 安石 乱 天下    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 …… 乱 答案: C   解析: 监,掌管,这里是“把守”的意思。 2.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 )帝忧形于色,对朝嗟叹,欲尽罢法度之不善者。 ( 2 )旱由安石所致。去安石,天必雨。 答案: ( 1 )皇帝满脸忧虑,在朝堂上对大臣叹息,想要废除所有不妥的法度。( 2 )天下大旱是王安石所引起的。罢免王安石,天一定下雨。 解析: ( 1 )“色”,面色。“嗟叹”,叹息。“法度之不善”,定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不善之法度”。 ( 2 )“致”,引起。“去”,罢免。“雨”,名词用作动词,下雨。 参考译文: 宋神宗熙宁七年春天,全国一直干旱,饥民流离失所,皇帝满脸忧虑,在朝堂上对大臣叹息,想要废除所有不妥的法度。王安石说:“洪水和旱灾都是很正常的自然现象,即使是唐尧、商汤时代也无法避免,这些不值得劳圣上担心,只需整顿人为之事来应对它。”神宗说:“这怎么是小事,我之所以感到恐惧,正是因为人为之事没有做好啊。现在征收的免行钱太重,百姓嗟叹怨恨,甚至出现了怨恨朝廷的话。从近臣到外戚,没有不议论它的危害性的。”把守京城安上门的郑侠上奏疏,描绘了自己所见的流民扶老携幼困苦的情况,画成图来进献(给神宗),说:“天下大旱是王安石所引起的。罢免王安石,天一定下雨。”郑侠又因此事被流放到岭南一带。慈圣、宣仁两位太后流着泪对神宗说:“王安石使得天下大乱。”神宗也对王安石心存疑虑,于是罢免王安石为观文殿大学士,出任江宁府知府。 课后作业 1. 对下列各组加色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独其为 文 犹可识,曰“花山” 文:文章 则或 咎 其欲出者 咎:责怪 B. 后世之谬其传而 莫 能名者 莫:不 则其好游者不能 穷 也 穷:走到尽头 C. 夫 夷 以近,则游者众 夷:平坦 而世之奇伟、瑰怪、 非常 之观 非常:不平凡 D. 有碑 仆 道 仆:倒 此所以 学者 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学者: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答案: C 解析: A. 文:文字。 B. 莫:没有人。 D. 学者:泛指治学的人,读书人。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色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① 而余亦悔 其 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② 其 孰能讥之乎 B.① 于是余有叹 焉 ②然力足以至 焉 C.① 余与四人拥火 以 入 ②险 以 远,则至者少 D.① 尽吾志也 而 不能至者 ②至于幽暗昏惑 而 无物以相之 答案: D 解析: A.① 代词,可译为“自己”。② 副词,表示反问语气,难道。 B.① 语气词,无实义。② 代词,那里。 C.① 连词,表修饰。② 连词,表并列。 D. 均为连词,表转折,但是。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类型,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① 而其 见 愈奇 ② 唐浮图慧褒始 舍 于其址 ③ 则其好游者不能 穷 也 ④ 后世之谬其 传 而莫能名者 ⑤ 有泉 侧 出 ⑥ 以故其后 名 之曰“褒禅” ⑦ 火尚足以 明 也 ⑧ 后世之 谬 其传而莫能名者 A.①④/②⑤/③⑥/⑦⑧ B.①⑥/②③/④⑦/⑤/⑧ C.①④/②⑥/③⑦/⑤/⑧ D.①③/②⑥/④⑧/⑤/⑦ 答案: C 解析: ① 见:动词用作名词,见到的景象。② 舍:名词用作动词,筑舍定居。③ 穷:形容词用作动词,走到尽头。④ 传:动词用作名词,流传的文字。⑤ 侧:名词作状语,从旁边。⑥ 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⑦ 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⑧ 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 …… 错。 4. 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古代常用籍贯或出生地称人以示尊敬,如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被称为“王临川”;还有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人的,如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 B. 庐冢:“庐”,屋舍;“冢”,坟墓。古人为尽孝道,在服丧期间,在父母或师长坟墓旁搭建的守护的屋舍,叫作“庐冢”。 C.“ 庐陵萧君圭君玉”一句中,“君圭”是名,“君玉”是字。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字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名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D.“ 临川王某记”中的“某”,是王安石自称之词,指代“我”或本名。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姓,以后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保留“某”的字样。 答案: C 解析: “字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名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错误。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成年后才起的。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 )“           ”一句写出了王安石随“怠而欲出者”走出山洞之后的心理感受。“           ”一句写出了“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等往往有心得的原因。 ( 2 )王安石根据世上奇妙雄伟、珍贵奇特的景象常在“险远”、少有人至的地方这一前提,推出“          ”这一结论;作者最后对治学的人提出的告诫是:“           。” ( 3 )王安石 《 游褒禅山记 》 中的“            ,             ”两句,强调做事有时必须有外物帮助的重要性。 ( 4 ) 《 游褒禅山记 》 中谈到,如果一个人的力量足够达到某种目标,结果却没有达到,其结果是:“          ,          。” ( 5 )王安石在 《 游褒禅山记 》 中说到,尽到自己最大努力却不能达到某种目标的人,“           ,           ?” 答案: ( 1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 2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3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亦不能至也 ( 4 )于人为可讥 而在己为有悔 ( 5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 6. 翻译下面的句子。 ( 1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 2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答案: ( 1 )但世上的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平凡的景象,常在那险阻僻远的地方,因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 2 )但是力量足够到达那里,(结果却没有到达,)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所悔恨的。 解析: ( 1 )非常:不平凡。观:景象。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阻僻远的地方。焉:代词,那里。( 2 )然:但是。焉:代词,那里。“然力足以至焉”后省略“而不至”,翻译时应补写出来。于: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