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2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0届高三5月模拟复课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2020 届高三模拟复课联考试卷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 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 来自自然界,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会得到自然的, 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个客观规律谁也无法抗拒。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西方发 达国家大都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当前,我国正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 设,不再走西方发达国家的老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 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 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 增长。” 早在 100 多年前,恩格斯就告诚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一个多世纪以来,无数的环境事件 深刻印证了这个警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 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 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 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 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思想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人与自然和 谐共生基本方略,要求我们树立人与自然休成与共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生存哲学观,对 自然给予尊重顺应、保护,从而建成和谐美丽家园。 “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构筑尊崇自然、 - 2 - 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21 世纪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危机,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 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决议,该理念提出要“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 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方略,展现了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生态伦理观,不仅为中国,更 为唤醒整个人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理性解决全球生态危机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 案。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将会证明,新时代坚持人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所蕴含的崭新的发展政绩观、生存哲学观、生态伦理观,不仅为 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行动指南,也为其他各国解决生 态危机提供有益借鉴,并对全球生态安全做出重要贡献。 (摘编自孙洪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意蕴》) 1. 下列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基本方略蕴含的价值意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明确绿色发展方向,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B. 推进实行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C. 指引中国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做全球发展的领导者。 D. 为世界各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中国智慧和方案。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与自然是共生关系,尊崇自然、顺应自然才能得到自然的庇佑,文章据此提出了要保护 自然的论点。 B. 文章采用了引用的论证手法,论证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并提出了要树立环保意识 的要求。 C. 文章在阐述生态危机正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后,论证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方 略的现实意义。 D. 文章论证了生态与文明的关系,阐述了我国未来发展的基本方略和这一基本方略所蕴含的 价值意蕴。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都是以破坏自然为代价的,遭到了自然的报复。 B. 遵循自然规律发展经济,才能得到自然的庇佑,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 C. 人类命运是共同体,世界各国休戚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要协同发展。 - 3 - D.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略是解决全球生态危机的保障。 【答案】1. C 2. A 3. B 【解析】 【1 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 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 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 任意拔高等等。 C 项,“指引中国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做全球发展的领导者”错误,第三 段 “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是为了说明中国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而不是“做全球发展的领 导者”。 故选 C。 【2 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 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 的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A 项,“章据此提出了要保护自然的论点”错误,这篇文章,第一段“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 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 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 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可知文章据此提出的论点是尊崇自然,绿色发展,不以牺牲环境为代 价去换取时的经济增长。 故选 A。 【3 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 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 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A 项,“都是以破坏自然为代价的,遭到了自然的报复”错误,绝对化,第二段“一个多世纪 以来,无数的环境事件深刻印证了这个警示”,只是为了说明很多事例,但是不是都是,坚 持绿色发展,就能和谐共生。 - 4 - C 项,“世界各国休戚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错误,第二段“思想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人 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方略,要求我们树立人与自然休成与共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生存哲 学观,对自然给予尊重顺应、保护,从而建成和谐美丽家园”,是“人与自然休成与共的一 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生存哲学观”,即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不是“世界各国休戚与共,一荣 俱荣一损俱损”。 D 项,“……是解决全球生态危机的保障”错误,最后一段“不仅为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 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行动指南,也为其他各国解决生态危机提供有益借鉴”, 只是借鉴,不是保障。 故选 B。 【点睛】论述类文本答题技巧:1.读通读懂原文。通读全文,一定读懂。把握全文基本内容, 明确作者的基本观点,务必理清论述的结构和思路。2.筛选关键词关键句。不动笔笔墨不读 书,读的过程中,在点、线和特殊符号等各种标记的辅助下,筛选出文中的关键词语、关键 语句,以备解题之需。3.关键信息代入原文,找对应句。在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的基础上, 将题干和选项所涉及到的信息代入原文,找出原文中与题干和选项相应的对应句。4.题干与 原文对比异同找选项。一定要注意题干和选项所涉及到的信息与原文所存在的“变”与“不 变”。5.立足原文,排除干扰项。阅读的目的,就是排除干扰项,确定正确答案。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为阻击肺炎疫情蔓延,武汉正参照非典时期北京“小汤山”模式,建设“火神山”“雷 神山”两座医院,集中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 医院建设进度如何了,现场是怎样的场景呢……网友们都很关注,于是工地的建设直播 火了。乖乖宅在家的网友们围观工地建设称监工、包工头、并欣慰于宅在家的日子找到了一 份新工作——“云监工”。而微博上,“网络包工头”“无聊又睡不着看直播造医院”等话 题阅读量皆已过亿,足见这场直播的影响力。镜头下,是现场 4000 余名工人,近千台大型机 械 24 小时轮班抢建;屏幕外,是千万网友轮番的守侯,一字一句的祝福与齐心协力抗击疫情 的信心! 面对疫情,不断爬升的数字、庞杂的新闻信息以及一些不攻自破的谣言,在所难免会让 人们积累一定的紧张情绪。同时,日日宅在家中无所事事,更容易产生不良情绪,有实验表 明,人在无能为力的环境里待久了,生理心理都会被影响。这场慢直播的出现,让全国网友 - 5 - 直击医院建设进度,并能够互动参与其中,大大稀释了焦虑情绪。而“云监工”们由此也找 到了又一个为武汉加油的方式。 与其说是一场监工,不若说是千万人的守候与鼓劲。这些视频内容的真正价值在于:真 实的视线,更让人明白分秒必争的不易:寒冬的坚守,更能催生出积极乐观的态度,凝聚力 量。如果说,此前在抗击疫情中的部分极端做法隔离了人们之间的温情,这些最真实、感同 身受的视频,又将一片片孤岛连结。虽不能至,心亦牵挂之。 (摘编自《千万网友“云监工”:虽不能至,心牵挂之》,人民日报,2020 年 1 月 30 日) 材料二: 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人心。为有效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武汉参照 北京小汤山医院模式,开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专用于收治新型肺炎患者,为感染病人提 供更好的集中治疗。 通过 5G 实时直播,观众在第一时间获知武汉“小汤山”的建设进度。中国电信数据显示, 中国电信与央视频特别推出的《疫情二十四小时》在线高清直播服务同时在线观看网民最高 峰超过 9000 万人次,累计访问人数超过 2 亿人次。 咪咕视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国移动利用 5G 网络,通过咪咕视频向人民日报、新华社、 央视新闻、第一财经等 20 家主流媒体实时直播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进展情况,截至 2 月 4 日,累计观看数已经超过 3 亿次。 记者从中国电信方面了解到,1 月 27 日凌晨接到直播任务后,公司紧急开通支持现场直 播的互联网专线。“云监工”项目基于 5G 网络和天翼云平台建设,通过 DICT 智能视频云平 台,提供稳定清晰、高质量的现场直播信号。 除了直播医院建设情况,在此次疫情中,5G 还应用于远程会诊、体温筛查等多个场景。 (摘编自《数千万“云监工”共同见证 5G 应用逐步落地》,第一财经,2020 年 2 月 5 日) 材料三: 武汉火神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专科医院 2 月 4 日开始正式接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 肺炎确诊患者。这座只用 10 天时间平地崛起的医院,不仅全程吸引着国内数千万网友担当“云 监工”,新华社在 Facebook、Twitter 和 YouTube 平台对火神山医院建设全程报道,更是让 无数外国网友震撼不已,纷纷赞叹中国速度、中国力量,系列报道浏览量超过 3000 万次,转 发、点赞、评论超过 200 万次,成为海外社交媒体平台近期受到持续关注的热点。医院建成 当天,《中国在武汉 10 天建成一家医院抗击疫情》文图和视频浏览量迅速突破 1000 万次,转 赞评超过 100 万。 - 6 - (摘编自《火神山十日奇迹》,中国日报网,2020 年 2 月 6 日) 材料四: 据央视频大数据分析,自 1 月 27 日 8 时至 2 月 2 日 16 时,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慢直播 的 78 万条评论中,最多留言是“武汉加油!” “云监工”每天的“报到”“来了”“打卡”是例行公事。“央视频”大数据抓取了有 地域标识的近 7 万网友留言,山东、广东、河南打卡“监工”数量分烈前三,占比分别达到 8.99%、8.96%和 7.17%。 在“云监工”里有朝气蓬勃的 00 后,有而立之年的 90 后,也有正处在事业上升期的 80 后。“央视频”大数据抓取了带有年龄数据的留言发现 00 后“云监工”占比竟然超过一半。 (具体数据见图表:不同年龄段评论量占比) “叉酱刚刚开过去了”“太厉害了,加油”“小黄小蓝小绿小红叉酱呕泥酱白居易打 卡”“我通过 VR 视频看了,吴三桂是一排树,并不是三颗,请大家放心,并不会因为三棵树 砍掉吴三桂”……直播上线不久,网友就给建设工地的工程车起了各种各样的爱称。评论里 看似各种异想天开,实际是建设工地的工作人员满满的关心和加油。 数据显示,在众多提及工程车昵称的留言中,“叉酱”提及率高居榜节,占比 24.3%:“小 黄”、“吴三桂”和“呕泥酱”紧随其后,提及率分别达到 9.7%、9%和 8.9%。(具体数据见 图表:工程车昵称提及次数排行榜) 2 月 2 日 24 时,武汉火神山医院慢直播迎来了最后时刻,“央视频”慢直播累计观看量 已达 8682 万人次。 (摘编自《武汉火雷神山医院“云监工”直播情况》,IT 之家,2020 年 2 月 4 日) 4. 下列对材料一、二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云监工”不仅仅是一场监工,更是千万人对医院建设的支持以及战胜疫情的决心。 - 7 - B. “云监工”大大缓解了普通群众对此次疫情的焦虑情绪,“云监工”们也因此找到了一个 为武汉加油的方式。 C. 本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方方面面,都有着 5G 技术的强大支撑,观众可通过 5G 技术 “云监工”,医生也可通过 5G 技术进行远程会诊、体温筛查及疫情确诊等工作。 D. 中国电信支持现场直播的互联网专线及其 5G 网络和云平台为“云监工”项目提供了稳定 清晰、高质量的现场直播信号。 5. 下列关于材料三、四的相关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华社在各大海外平台对“火神山”“雷神山”建设的全程报道,浏览量超过 3000 万次, 转发、点赞、评论均破 200 万次,成为海外社交媒体平台近期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 B. 据央视顿大数据分析,留言“武汉加油”成为了留言榜榜首,而每日“报到”“打卡”等 成为了每位“云监工”在医院建设期间的例行公事。 C. 从年龄分布上看,00 后占据了“云监工”人数的半壁江山;而在地区分布上看,留言网友 中,山东、广东、河南打卡的“监工”数量分列前三。 D. 由工程车昵称提及次数排行榜可知,“叉酱”被提及的次数最多,“光武帝”“光绪 帝”“道光帝”等提及次数较低,但不是最低。 6. 你对“云监工”们为建设工地的工程车起“爱称”有什么看法,为什么? 【答案】4. C 5. D 6. 我觉得这样做很有意义。原因:①为工程车起“爱称”是对工地的建筑工人的一种支持, 也是对医院建设的一种支持;②这些爱称给在家防疫的“云监工”们提供了一个参与的窗口, 既能让网友们了解医院的建设情况,又能让其放松心情;③“爱称”象征着网友对国家防疫 工作的一种无形的支持,象征着网友们对战胜此次疫情的一种决心。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 要求,如“对材料一、二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 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一、二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C 项,“医生也可通过 5G 技术进行……疫情确诊等工作”错误,该信息属于无中生有,从文 中来看,材料二最后一段只是说“除了直播医院建设情况,在此次疫情中,5G 还应用于远程 会诊、体温筛查等多个场景”,并没有提到“疫情确诊”工作可以通过 5G 技术实现。 故选 C。 - 8 -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 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关于材料三、四 的相关叙述,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材料三、四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 一进行比对。 A 项,“成为海外社交媒体平台近期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错误,文中说的是“成为海外社交 媒体平台近期受到持续关注的热点”,选项变为“最为关注”,二者程度不同; B 项,“而每日‘报到’‘打卡’等成为了每位‘云监工’在医院建设期间的例行公事”中 “每位”一说错误,过于绝对,材料中并没有提及“每位”云监工都进行了每日打卡; C 项,“山东、广东、河南打卡的‘监工’数量分列前三”错误,从文中来看,“山东、广东、 河南打卡‘监工’数量分列前三”有前提条件,是对“有地域标识的近 7 万网友留言”的统 计结果,并无法代表全部“留言网友”。 故选 D。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 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你对‘云监工’们为建设工地的工程车起‘爱称’有什么看法,为 什么”,然后到文中找到“云监工”以及“云监工”给工程车起“爱称”的内容,筛选出这 种做法的意义价值。答题的时候,要先明确态度,接着陈述理由。 从态度来说,考生可以认可这种做法,也可以否定这种做法,但从几则材料的内容来看,应 该是肯定这种做法的,所以考生可以从认可这种做法的角度答题。陈述理由的时候要从文本 筛选信息。如材料一中提到“云监工”时说“面对疫情,不断爬升的数字、庞杂的新闻信息 以及一些不攻自破的谣言,在所难免会让人们积累一定的紧张情绪。同时,日日宅在家中无 所事事,更容易产生不良情绪,有实验表明,人在无能为力的环境里待久了,生理心理都会 被影响。这场慢直播的出现,让全国网友直击医院建设进度,并能够互动参与其中,大大稀 释了焦虑情绪。而‘云监工’们由此也找到了又一个为武汉加油的方式”,由此可知,疫情 中人们宅在家中情绪紧张,而云监工的做法让全国网友可以直接了解医院的建设进度,可以 让人们放松心情;如“这些视频内容的真正价值在于:真实的视线,更让人明白分秒必争的 不易:寒冬的坚守,更能催生出积极乐观的态度,凝聚力量。如果说,此前在抗击疫情中的 部分极端做法隔离了人们之间的温情,这些最真实、感同身受的视频,又将一片片孤岛连结”, 由此可知,这些视频可以凝聚力量,给人们以战胜疫情的信心;如材料四中“直播上线不久, - 9 - 网友就给建设工地的工程车起了各种各样的爱称。评论里看似各种异想天开,实际是建设工 地的工作人员满满的关心和加油”,由此可知,这些爱称是对工地的建筑工人的一种支持、 关心,也是给他们加油;无论是云监工的做法,还是累计观看的人们,这些其实都是对国家 抗疫工作的支持。考生可以围绕这些方面陈述“云监工”们为建设工地的工程车起“爱称” 的意义。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珍贵的纪念品 王愿坚 像我们这样的老战士,大半都有这么个怪脾气——喜欢保存点珍贵的玩意儿:一块从自 己身上开刀取出来的炮弹皮啦,老战友的来信啦,等等。因为这些东西都有一段不平凡的来 历,留着可以做个纪念。像我,就保存着这么一条红领巾。 那是 1953 年的事。蒋军拼凑了两万兵力,二十多辆坦克,想偷偷地袭击我们的东山岛, 阴谋配合美军在朝鲜对我们的进攻。我这个故事就发生在东山岛战斗开始的时候。 战斗一打响,我们连的任务是阻击。战斗正打得火热,连长到我跟前说:“于成年同志, 你这挺机枪做掩护,部队转移到主阵地去!” 敌人被赶下去了,弹药手也平安地撤走了,可就在这时,我负了伤:一颗子弹打在大腿 上,麻酥酥的,那血呀,像个小泉眼似的,呼呼直冒,不一会儿腿底下的土就湿了一大片。 凭经验,我知道伤得不轻,十有八九是碰到骨头上了。我想包扎一下,谁知道一掏口袋,急 救包没啦。这时候,敌人的小炮还一个劲儿地往这儿落。不行,得走!人死活不说,这挺机 枪丢不得呀! 我把枪往怀里一抱,一骨碌就滚下了山坡,费了好大的劲,才爬过一条小沟,顺着沟沿 望着一块黑压压的甘蔗地爬。爬呀,爬呀,越爬越觉得没有力气,浑身发软,突然眼前一黑, 就啥也不知道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我醒过来了。迷迷糊糊的,觉得腮上像爬着几个虫子,痒得很,伸手 一摸,湿漉漉的。睁眼一看,原来我正躺在一个孩子的身旁。那孩子抱着我的肩膀,头俯在 我的脸上抽抽喳喳地哭,泪珠吧嗒吧嗒掉到我脸上,又顺着流下来。 我挣扎着坐起来,四周望了望:是在一块甘蔗田里,那甘蔗密密麻麻的,隔一垄就望不 见人;我那挺机枪好好地架在甘蔗棵子上。我竭力回想是怎么到这个地方来的,这时才想到 我那负了伤的腿,不由得朝伤口处望了一眼。冷不丁一看,把我吓了一跳:怎么血流得这么 - 10 - 多!再仔细一瞅,才发现那并不是血,是一块红布。那红布哇,鲜红鲜红的,就和我的血一 样红。奇怪的是,那块红布竟扎得那么准,那么平贴,不歪不斜,不松不紧,就像卫生员包 扎过的一样,怪不得血不流了呢。不用说,这一定是这个孩子干的事。我仔细打量了一下, 这是个女孩子,看样子有十二三岁,梳着两条小辨儿,黑黝黝的圆脸上稀稀落落的有几个雀 斑,下巴上有一个黑痣子,长眉毛下面长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一看就是个机灵的孩子。 可是她怎么在这个时候跑到这个地方来了!我刚要问,她倒先开口了:“叔叔,腿还痛不痛?” 我说:“不痛了。”真的,因为止住了血,不怎么痛了。 “嗯,真的不痛。”我看着她那开心而又天真的小脸孔,又感激,又怕她为我的伤口害 怕,我把话岔开去,问她:“你怎么一个人到这儿来啦?” 她说:“妈妈去给那边山上的解放军叔叔送开水去了。临走的时候叫我躲到这里来。” 我看看伤口上的那条红领巾。不知怎的,眼眶一热,眼泪也差点收不住了。 痛过一阵以后,我透过甘蔗棵子望望天,太阳已经偏西了;我把耳朵贴在地上听了听, 附近的枪声早停了,只有远处还传来枪炮声。 “你在这儿躲着吧,我得找部队去了。”说着,我就往起站,谁知这腿伤得的确厉害, 脚刚一着地,就钻心地痛,我“哎哟”一声又歪倒了。 她连忙扶着我,说:“叔叔,你还得躺着。” 我说:“不行,打仗的时候,一挺机枪关系重大,我得把枪送到队伍上去。” “我给你送,我扛得动,我刚才还扛过呢!”她看看我的脸,知道我不答应,她就说: “要么,我先进庄去看看,找人来抬你,好不好?” 过了约摸有一个钟头,我听见甘蔗地头上一个人声地数着:“一,二,三,四……”是 她,她回来了。仔细一听,似乎还有一个人,我一惊,刚要抓那挺机枪,就看见她钻了进来。 孩子一蹦蹦到我跟前,高兴地说:“庄里没有尘匪,可是找不到人,我把我妈领来了。” 太阳快落的时候,娘儿俩帮我走到了村子里,到了她们的家。 那条包过伤的红领巾,现在还留在我这几。我还她的是条新的。你看,这就是那条红领 巾。这条缺口,是她给我包伤口的时候用牙撕开的。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以《珍贵的纪念品》为题,不用更直接的“一条红领巾”,这样拟题既表达了“我” 对救命恩人的感激之情,又能引起读者的悬想。 B.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我”醒来后产生“误判”,这既是因为自己受伤严重,又是因为那 - 11 - 孩子用的是鲜红的红领巾来给“我”包扎伤口。 C. “我”受伤醒来第一件关心的事是“我那挺机枪”,腿伤得再厉害,也要“把枪送到队伍 上去”,表明“我”也曾对孩子不放心,担心机枪被破坏。 D. 甘蔗地是“我”与那孩子的连接点,小说由此转入女少先队员勇敢机智救护战士的故事, 在血与火的斗争中表现新中国少年的英雄品质。 8. 小说中写那个孩子从庄里回甘蔗地时,“一个人小声地数着:一,二,三,四………”,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 小说开头的表达方式、结尾的叙述人称都与主体部分不同,这种变化有哪些好处?请结合 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7. C 8. 这是一处涉及人物性格塑造的细节描写,主要刻画孩子的两个特点:心 思缜密, “数着:一,二,三,四……”,表明她事前确认过“我”的位置;谨慎小心,“小 声地”,说明她虽然只有“十二三岁”,却有敌情意识。 9. ①小说开头的表达方式采用议论,点出“珍贵的纪念品”都有“不平凡”的经历,从而自 然引出正文对一条红领巾来历的叙述。②小说结尾的叙述人称采用第二人称可以拉近与读者 的距离,显得亲切自然,富有现场感。③小说在表达方式,叙述人称上的变化,使作品显得 灵活多变,行文活泼,容易让读者尤其是少年儿童喜欢阅读。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 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 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C 项,“表明‘我’也曾对孩子不放心,担心机枪被破坏”理解错误。“我”之所以坚持要“把 枪送到队伍上去”,是因为“打仗的时候,一挺机枪关系重大”,而并非选项说的“对孩子 不信任”,“我”自始至终没有对救自己的孩子不信任。 故选 C。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鉴赏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 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 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 即可。 - 12 - 本题是关于孩子的一处细节描写,通过这处细节描写可以看出女孩子的性格特征。首先,她 为什么要数“一,二,三,四……”,因为前文说过,“那甘蔗密密麻麻的,隔一垄就望不 见人”,在这样茂密的甘蔗田里,如果不记住“我”所在的位置,是很难再找到“我”的, 这恰恰说明女孩子是特意记过“我”的位置的,这体现了她心思缜密;其次,这处描写写她 “小声地数着”,为什么要“小声”?因为这是战争期间,她怕引来敌人,说明她谨慎小心, 虽然只有“十二三岁”,却有敌情意识。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描写,读者看到了女孩子 的机智、勇敢和战争环境中的她的心思缜密。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小说情节手法的鉴赏能力。具体考查表达方式和叙述人称的变化带来的好处。表达 方式指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不同表达方式的作用和效果不同;叙述人称指第一、 第二、第三人称,不同人称给读者的感觉也不同。分析时分别找出文中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写了什么;人称变化是怎样的,再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小说除了叙述和描写外,最突出的是开头用到了议论的表达方式,这在小说中不常见。是这 样写的“像我们这样的老战士,大半都有这么个怪脾气——喜欢保存点珍贵的玩意儿:一块 从自己身上开刀取出来的炮弹皮啦,老战友的来信啦,等等。因为这些东西都有一段不平凡 的来历,留着可以做个纪念。像我,就保存着这么一条红领巾”,内容上,这段议论点出“珍 贵的纪念品”都有“不平凡”的经历;结构上自然引出正文对一条红领巾来历的叙述。 小说中人称变化主要是在结尾,小说主体部分采用的是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来讲述故 事,这样显得真实可信;而结尾却写道“你看,这就是那条红领巾。这条缺口,是她给我包 伤口的时候用牙撕开的”,“你”是第二人称,指的是“读者”,这样写仿佛“我”正拿着 这条珍贵的红领巾在展示给读者看,第二人称的表达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显得亲切自然,富 有现场感。 小说在表达方式、叙述人称上的变化避免了叙述上的单调乏味,使作品显得灵活多变,行文 活泼。叙述方式和口吻的灵活变化容易让读者尤其是少年儿童喜欢阅读。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刘济,字济之。游学京师,第进士..,历莫州刺史。奚数侵边,济击走之,穷追千余里, 至青都山,斩首二万级。其后又掠檀、蓟北鄙,济率军会室韦,破之。王承宗叛①,济合诸将 - 13 - 曰:“天子知我怨赵,必命我伐之,赵且大备我,奈何?”裨将..谭忠欲激济伐承宗,疾言曰 天子不使我伐赵赵亦不备燕济怒系之使视赵果不设备数日诏书许济无出师济释忠,谢而问之。 忠曰:“昭义②卢从史外亲燕,内实忌之;外绝赵,内实与之。此为赵画曰:‘燕倚赵自固, 虽甚怨,必不残赵,故不足虞也。’赵既不备燕,从史则告天子曰:‘燕、赵,宿怨也,今 赵见伐而不备燕,是燕反与赵。’此所以知天子不使君伐赵,赵亦不备燕。”济曰:“计安 出?”曰:“今天子诛承宗,而燕无一卒济易水者,正使潞人卖恩于赵,贩忠于上,是君贮 忠谊心,而染私赵之名,卒不见德于赵,恶声徒嘈嘈于天下。”济然之,以兵七万先诸军, 斩首数千级,又拔饶阳,屯瀛州。进攻安平,久不拔,济命次子总以兵八千先登,日中..拔其 城。会赦承宗,进中书令。济之出,以长子..绲摄留务,总为行营都知兵马使。济病甚,总与 左右张玘、成国宝及帐内亲近谋杀济,乃使人诈从京师来,曰:“朝廷以公前屯瀛州逗留, 诏副大使代节度。”明日,复使人曰:“诏节至太原矣。”又使人走呼曰:“过代③矣。”举 军惊。济愤且怒,不知所为,诛主兵大将数十人及素与绲厚善者,亟追绲,以玘兄皋代留事。 济自朝至中昃不食,渴索酏浆。总使吏唐弘实置毒,济饮而死,年五十四,赠太师,谥曰庄 武。 (节选自《新唐书·刘济传》) [注]①王承宗:王承宗踞守的成德军拥有易州、沧州、定州数州之地,习惯上称为“赵”, 他北面是刘济镇守的幽州,习惯上称为“燕”。②昭义:唐方镇名,又名泽潞。至德元年置 泽潞沁节度使,治所在潞州。③代:代州,古代地名。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疾言曰/天子不使我伐赵/赵亦不备/燕济怒/系之/使视赵/果不设备/数日/诏书许济无出 师/ B. 疾言曰/天子不使我伐赵/赵亦不备燕/济怒/系之/使视赵/果不设备/数日/诏书许济无出 师/ C. 疾言曰/天子不使我伐赵/赵亦不备燕/济怒/系之使/视赵/果不设备/数日/诏书许济无出 师/ D. 疾言日/天子不使我伐赵/赵亦不备/燕济怒/系之使/视赵/果不设备/数日/诏书许济无出 师/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 B. 裨将,又称“副将”“偏将”等,俗话有“三个臭裨将,顶个诸葛亮”的说法。 - 14 - C. 日中,古代十二时辰之一,指日头正当中午的时候,相当于现在的中午 12 点。 D. 长子,年龄最大的儿子。因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故又分为嫡长子、庶长子。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刘济带兵护边,击退来犯之敌。奚人侵扰边境,刘济率军打退他们,斩首两万;奚人侵扰 檀州、蓟州边境,又被刘济汇合军队打败。 B. 刘济有勇无谋,遇事缺乏主断。王承宗反叛,他估计皇上要派他去讨伐,赵人有所戒备, 不知计之所出,被谭忠激将并引导始伐承宗。 C. 刘济平定叛军,受到朝廷封赏。他带领大军向王承宗发起进攻,斩杀数千人,攻克饶阳, 屯兵瀛州,攻克安平,因功进封为中书令。 D. 刘济教子无方,死于次子之手。他平时只交给儿子权柄,忽视品德教育,致使次子借其病 重之机,假传圣旨,与身边之人将其药死。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昭义卢从史外亲燕,内实忌之;外绝赵,内实与之。 (2)燕、赵,宿怨也,今赵见伐而不备燕,是燕反与赵。 【答案】10. B 11. C 12. D 13. (1)昭义节度使卢从史貌似和燕人亲近,心里却防着我们;表面上和赵断绝关系,暗地 里却支持赵人。 (2)燕、赵两国是有旧怨的,现在赵国被讨伐,却对燕国不加防备,分明是燕人反过来与赵 人交好。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 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 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 上 的 对 称 , 省 略 、 对 偶 、 反 复 等 修 辞 ; 尤 其 要 关 注 “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 句子大意是:大声说:“皇上不让我们去讨伐赵人,赵人也不防备我燕国。”刘济听了大怒: 便把谭忠捆起来押在狱中。随后派人暗中到边境侦察,发现赵人果然没有戒备。几天后,唐 宪宗的诏书到了,允许刘济不予出兵。 其中,“赵亦不备燕”,意思是“赵人也不防备我燕国”,“燕”是“备”的宾语,中间不 - 15 - 能断开,排除 AD 项;“使视赵”省略掉主语“刘济”,意思是“(刘济)派人暗中到边境侦 察”,“使”是这个句子的谓语,不能断到上句,排除 C 项。 故选 B。 【11 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 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 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 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C 项,“相当于现在的中午 12 点”解说不当,“日中”即午时,相当于现在的 11 点到 13 点。 故选 C。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 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 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 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D 项,“平时只交给儿子权柄,忽视品德教育”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济之出,以长子绲摄 留务,总为行营都知兵马使。济病甚,总与左右张玘、成国宝及帐内亲近谋杀济”,并未提 到次子刘总杀父与刘济平时的教育有关。 故选 D。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 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 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 落实。本题关键词有: (1)“外”,貌似,表面上;“忌”,提防;“与”,支持。(2)“宿怨”,旧怨;“见伐”, 被讨伐;“反”,反过来;“与”,结交、亲附。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 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 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 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 - 16 - “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刘济,字济之,在京城游学,考中进士,历任莫州刺史。奚人多次侵扰边境,刘济率军 打退他们,奋力追击一千多里,直至青都山,斩首两万人。此后,奚人又侵扰檀州、蓟洲北 部边境,刘济率军会合室韦的军队,把进犯的奚人打得大败。王承宗反叛,刘济集合各位将 领说:“皇上知道我与以王承宗为首的赵人不合,一定会命令我去讨伐他们,而赵人一定会 对我严加防备,我该怎么办呢?”而偏将谭忠要激将刘济攻打王承宗,便大声说:“皇上不 让我们去讨伐赵人,赵人也不防备我燕国。”刘济听了大怒:便把谭忠捆起来押在狱中。随 后派人暗中到边境侦察,发现赵人果然没有戒备。几天后,唐宪宗的诏书到了,允许刘济不 予出兵。刘济释放了谭忠,并向谭忠道歉,询问其中的缘故。谭忠说:“昭义节度使卢从史 貌似和燕人亲近,心里却防着我们;表面上和赵断绝关系,暗地里却支持赵人。他替赵人谋 划说:燕人倚靠赵人在前面挡着才高枕无忧、虽然与你很不和,也不至于祸害赵人,所以刘 济那边儿不足为虑。'赵人对燕人不加防备以后,卢从史便对天子说:燕、赵两国是有旧怨的, 现在赵国被讨伐,却对燕国不加防备,分明是燕人反过来与赵人交好。'这就是我知道皇上不 让你讨伐赵国,赵国也不防备燕国的原因。”刘济问:“那要如何应对呢!“谭忠说:“眼 下天子要诛灭王承宗,而燕国却无一卒渡过易水,正好让昭义人向赵国讨好,向皇上表达忠 诚,这是您存有忠君友好的心思,却染上袒护赵国的恶名,最终不被赵人感激,反而白白被 人议论纷纷留下恶名。”刘济认为谭忠说得对,带领七万大军率先向赵国发起进攻,斩杀数 千人,又攻克饶阳,驻扎在瀛州,进军攻打安平,好长时间没有攻下,刘济命令二儿子刘总 率兵八千率先登城,日中时攻克了这座城池。遇上大赦,宪宗皇帝赦免了王承宗,刘济因功 进封为中书令,刘济出兵的时候,让长子刘绲代理执行留后事务,次子刘总为行营都知兵马 使。刘济得了重病,刘总便与身边的张玘、成国宝等军中亲信密谋杀害刘济,于是派人假称 是从长安来的,对刘济说:“朝廷因为您驻兵瀛州时逗留不前,要让副大使接替您的节度使 位置。”第二天,又派人告诉刘济:“下诏书的使臣已到太原了。”几天后,又派人跑来说: “朝廷的使臣已过代州了。”消息传开,七万大军人心惶惶。刘济悲愤交集,不知如何是好, 一怒之下杀了几十个主兵大将和素来与刘绲亲近的人,派出快马追捉刘绲,由张玘的胞兄张 皋代理留后事务。刘济从早上到中午吃不下一点东西,口渴时向刘总要碗粥汤。刘总使小吏 唐弘暗中在粥汤中投毒,刘济饮粥后死亡,时年五十四岁,被追赠为太师,谥号叫庄武。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 17 - 汉宫春·立春日 辛弃疾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 西园①,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②?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 会解连环③?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注]①西园,北宋都城汴京西门外有琼林苑,专供皇帝打猎和游赏。②黄柑荐洒:黄柑酪制 的腊酒。立春日用以互献致贺。更传,更谈不上相互传送,青韭堆盘:《四时宝鉴》谓“立春 日,唐人作春饼生菜,号春盘”。③解连环,据《战国策·齐策六》:秦昭王尝遣使者遗君王 后玉连环,曰:“齐多智,而解此环否?”君王后以示群臣,群臣不知解,君王后引锥椎破 之,谢秦使曰:“谨以解矣!”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词虽为婉约之作,风格与豪放之作明显不同,但是其内在的情感也有相通之处。 B. 上片写词人看到美人头上春幡,方知“春已归来”,其“袅袅”一词,颇为传神。 C. 下片开头先以一“笑”字,故意打散上片中的紧张和烦乱情绪,并领起整个下片。 D. 本词用比兴手法,所运用的风雨、燕子、西园、梅柳、塞雁等物,富有象征意味。 15. 本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并分析。 【答案】14. C 15. ①抒发自己怀念故国的深情。上片中写到燕子,用比兴法推出怀念故 国的感情。②对南宋君臣苟安江南、不思恢复的不满。结尾写到“朝来塞雁先还”,伤痛人 不如雁。③传达出时光流逝英雄无用的无限清愁。“转变朱颜”“怕见花开花落”等都体现 词人之愁。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 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 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 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这首词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 C 项,“下片开头先以一‘笑’字,……并领起整个下片”错误,从词中来看,其所“笑”者, 一为东风染遗梅柳,染追花草,使万紫千红的春天渐次到来,作者取笑东风的从此不得消闲; - 18 - 二是东风偶尔清闲时,不过是把镜中人的朱颜转换成衰老的模样。作者“笑”着,但分明含 着泪水。因为自然永在而人生易老,在忙得不得了的东风面前,作者所感觉到的是志士投闲、 英雄无用而徒任芳华流逝的生命悲哀。由此可知,换头的“笑”字,在抒情上得内紧外松、 甚至正话反说的趣味。“笑”领起的是以下五句,而下面直接归为正话正说,极言清愁难消, 所以“领起整个下片”一说错误。 故选 C。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评价诗歌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 本题“本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并分析”,这是针对全篇设题,然后要 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作者、诗歌的内容等来体会情感。 这首词以“立春日”为题目,以“春已归来”开篇,先写民间立春日习俗,接着突然写到燕 子,因为余寒未尽,春社未至,那去年秋时南来的燕子,不能回到北方故国的“西园”去。 但燕子虽然无法归去,作者却生派它一个“西园梦”。一个“料”字,化无理为有趣,表明 这燕子,已经成了作者思念故国的精神象征。而燕子只能“梦”而不能“到”西园,暗示西 园所在的汴京,依然被金人所掌握,所以作者徒有故国之思,却不能一探故里。借燕传情, 颇为沉痛,这是用比兴法推出怀念故国的感情。 下片词人写对春天再来的种种感受,作者取笑东风的从此不得消闲,取笑东风偶尔清闲时, 不过是把镜中人的朱颜转换成衰老的模样,在这春天越来越华美而作者越来越衰老的对照中, 作者“笑”着,但分明含着泪水。因为自然永在而人生易老,在忙得不得了的东风面前,作 者所感觉到的是志士投闲、英雄无用而徒任芳华流逝的生命悲哀。 最后一句“朝来塞雁先还”抒写暮春时大雁自由北还而伤痛于自己的人不如雁,含蓄地表明 了对于南宋统治者不思恢复、放废英雄的怨尤。这里有惜春惜时的感情,有怀念故国的感情, 也有对于南宋统治者久不作恢复之计的怨尤。 【点睛】鉴赏诗歌思想情感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 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②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 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 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 人更要留心;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 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 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 19 -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比喻手法描写宫女早起 梳理发髻的情形。 (2)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现希望世上所有人的亲人都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 共享美好月光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琵琶女出 场时的情景。 【答案】 (1). 绿云扰扰 (2). 梳晓鬟也 (3). 但愿人长久 (4). 千里共婵娟 (5). 千呼万唤始出来 (6). 犹抱琵琶半遮面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 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 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扰”“鬟”“婵”“始”“琵琶”等, 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杜绝森林火灾,技防更要人防。数据显示,我国森林火灾 95%以上是人为因素所致,我国 曾发生的多起森林火灾,_________也都是野外用火烧荒。一次次惨痛的教训____________, 防火必须先防住人。要从护林防火人人有责的角度,广泛开展防火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员 防火意识,让群众切实担负起森林防火宣传员、情报员、巡逻员职责,增强防火自觉性、主 动性。要牢牢把握住野外火源和可燃物管理两个关键,切实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防患于未然, 杜绝森林火灾,严查还要重处。虽然下了条条严令,设了道道关卡,做了层层部署,但难免 有人对禁火令、封山令 ,造成森林火灾事故。这说明肇事者不仅法律意识淡薄、防火 知识缺乏,也证明防火工作有死角,防火宣传不到位,关卡防线有漏洞。对肇事者要依法严 惩,让所有人杜绝侥幸心理,__________,真正树立起防火意识。 枝繁叶茂一百年,化为灰烬一瞬间。面对无情的山火,我们要将森林防火工作作为一条 不能突破的红线和底线,( ),对森林防火形势的严峻性和艰巨性做出准确判断,不讲条件 地把重担挑在肩上,确保森林资源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20 - A. 罪魁祸首 说明 置若罔闻 引以为戒 B. 首当其冲 表明 置若罔闻 引以为戒 C. 罪魁祸首 说明 充耳不闻 引以为鉴 D. 首当其冲 表明 充耳不闻 引以为鉴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说明肇事者不仅法律意识淡薄、防火知识缺乏,还证明防火工作有死角,防火宣传不到 位,关卡防线有漏洞。 B. 这不仅说明肇事者法律意识淡薄、防火知识缺乏,而且证明防火工作有死角,防火宣传不 到位,关卡防线有漏洞。 C. 这说明肇事者不仅法律意识淡薄、防火知识缺乏,防火宣传也不到位,防火工作有死角, 关卡防线有漏洞。 D. 这不仅说明肇事者法律意识淡薄、防火知识缺乏,还证明防火宣传不到位,防火工作有死 角,关卡防线有漏洞。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人们保持始终要有警钟长鸣的危机感和严防死守、严格问责的高压态势 B. 始终保持警钟长鸣的危机感,保持严防死守、严格问责的高压态势 C. 人们要保持严防死守、严格问责的高压态势,要有警钟长鸣的危机感 D. 始终保持严防死守、严格问责的高压态势,保持警钟长鸣的危机感 【答案】17. A 18. D 19. B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 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第一处,“罪魁祸首”,作恶犯罪的头目,也指灾祸的主要原因;“首当其冲”,首先受到 攻击或遭遇灾难;语境是说“发生的多起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应使用“罪魁祸首”。 第二处,“表明”,①用言语行为显出某种思想、感情、态度等,②事物本身显出某种意义 或者凭借某种事物显出某种意义;“说明”,①解释明白,②解释意义的话,③证明。结合 语境“一次次惨痛的教训”“防火必须先防住人”,可知此处应选用“说明”。 第三处,“置若罔闻”,把它放在一边,不管怎么说,似乎听不见,形容不重视、不关心; - 21 -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置若罔闻”和“充耳不闻”的 区别在于,前者是对说的不在意,后者是有意不听,语境说的“有人对禁火令、封山令”不 重视,因而造成森林火灾事故,因此应选用“置若罔闻”。 第四处,“引以为鉴”,参照某事或某人的方式、方法去实行,例如借鉴别人的好的经验、 工作方法等;“引以为戒”,以前人的错误或失败为鉴戒,从中吸取教训,结合语境“对肇 事者要依法严惩,让所有人杜绝侥幸心理”可知,此处说的是要吸取教训,应选用“引为为 戒”。 故选 A。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 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先浏览划 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 再分析修饰成分。 A 项,“这说明肇事者不仅……”语序不当,属于关联词位置不当,应改为“这不仅说明肇事 者”,且“防火工作有死角,防火宣传不到位”语序不当,应该先是“宣传”,再是“工作”, 改为“防火宣传不到位,防火工作有死角”。 B 项,“不仅……而且……”不合文意,此处使用“不仅……还……”更合适,“不仅”指不 止这一个,还有类似的,与“还”配合时表示结论不唯一,而与“而且”配合时表示意思进 一层,有递进意味,但根据语意,此处并没有递进的意思,而是说造成森林火灾的原因不止 这一个,还有类似的;“防火工作有死角,防火宣传不到位”语序不当,应该先是“宣传”, 再是“工作”,改为“防火宣传不到位,防火工作有死角”。 C 项,语序不当,“这说明肇事者不仅”应改为“这不仅说明肇事者”,“防火工作有死角, 防火宣传不到位”逻辑顺序不当,应该先是“宣传”,再是“工作”,改为“防火宣传不到 位,防火工作有死角”。 故选 D。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 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 要求选出“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 根据上文“我们要将森林防火工作作为一条不能突破的红线和底线,”和下文“对森林防火 - 22 - 形势的严峻性和艰巨性做出准确判断,不讲条件地把重担挑在肩上”可知,这里的主语应该 是“我们”,而 AC 两项另换主语“人们”,与上文不连贯,排除 AC 两项,且 A 项语序不当, “始终”要放在“保持”的前面; 接着分析“严防死守、严格问责的高压态势”和“警钟长鸣的危机感”之间的逻辑关系,应 该先“保持危机感”再“严防死守、严格问责”,这就排除 D 项。 故选 B。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赘余、结构混乱、语意 不明、不合逻辑;而这六种类型又可归纳为两大类,即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 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 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 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 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 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 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0.整合下面的材料,给“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一个定义。(可适当增删词语) ①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通过疾病进行国际传播。 ②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能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国际应对措施。 ③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构成对其他国家的公共卫生风险。 ④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不同寻常的事件。 【答案】“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通过疾病的国际传播构成对其它国家公共卫 生风险,并有可能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国际应对措施的不同寻常的事件。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具体考查语段压缩中的下定义。下定 义一般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步骤一:找“大”,即找到被定义概念的邻近大概念。步骤二: 找“特”,即找到被下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步骤三:连接“小”与“‘特’加‘大’”, 以“被下定义概念=被下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邻近大概念”这一“公式”来表述。下定义一 般有几个句子,首先找到能体现概念本质属性的句子作为主干句,将其余句子中的信息以定 语或状语的形式加进主干句即可。 本题阐述的概念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四个句子中,④可以作为主干句,① 是传播方式,②是应对措施,③是风险性。可以看出①与③衔接较紧密,逻辑事理上②应放 - 23 - 到①③后面。整理信息,①选取“通过疾病进行国际传播”,③选取“构成对其他国家的公 共卫生风险”,②选取“可能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国际应对措施”,为了与上去衔接可在② 的前面加上“并有”两个字。把这些信息放到“不同寻常的事件”前面做定语。整理即可。 21.仿照下面一段文字的形式,再续写一段文字。要求内容与上文相合,句式与上文对应,修 辞方法与上文相同。 清晨,鸟儿们冲出丛林,打着招呼,叽叽喳喳地飞向远方;牛儿们大摇大摆地走在田间 的小路上。 【答案】中午,鸟儿们来到溪旁,伴着流水,蹦蹦跳跳地展现舞姿;牛儿们漫不经心地趴在 浓密的树阴下。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仿写句式的能力。解答这类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仿写的句子在结构上应 与原文基本保持致;(2)仿写的句子在内容与逻辑关系上应与原文保持协调,既要考虑形式的 统一,又要考虑内容上的连贯呼应;(3)考虑与上下文的衔接和照应,要符合语境;(4)注意 情感基调和语言风格等;(5)修辞格的类型也要与示例句一致。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仿照句 子续写,要兼顾内容和形式两方面。 分析例句:句式是“鸟儿们+两个动宾结构短语+偏正结构和动宾结构短语;牛儿们+偏正结构 短语+动补结构短语”;修辞上“冲出丛林,打着招呼”“大摇大摆”这些短语运用了比拟的 手法,同时很符合所描写动物的特征。另外题干要求“内容与上文相合”,例句是“清晨”, 仿句为了与之相承,可以写“中午”;仿写时要考虑到“中午”这个时间动物们的状态,比 如鸟儿可能会飞累了,来溪边饮水;牛儿们会趴在草地上休息。总之,仿句既要在句式上与 例句尽量一致,也要在内容上协调。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你们真正做到了救死扶伤、大爱无疆。你们是光明的使者、 希望的使者,是最美的天使,是真正的英雄!党和人民感谢你们!” 3 月 10 日,国家领导人专门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对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 作者给予高度的评价、热情的赞扬,称他(她)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结合现实,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特征明显;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 24 - 战“疫”中的英雄本色 日月跳丸,光阴脱兔,当我们迈入 2020 年,都不曾料到,新型冠状病毒来袭。沧海横流, 间不容发,无数医务工作者们挺身而出,奋战在抗疫第一线,只为夺得这场战“疫”的最终 胜利。他们每句言辞,每次行动,尽展英雄本色。 十七年前站在那里的人,十七年后还在那里。从花甲到耄耋,钟南山院士依旧义天反顾 地冲上这生死未知的战场。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他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 有国士的担当。但面对外界的盛赞,他却轻描淡写:“其实,我不过就是一个看病的大夫。” 如此气度,如此格局,无怪乎他成了全民偶像,连没多少文化的老人都会情不自禁地感叹:“终 南山是一座名山,钟南山是一个伟人!” 我们更愿意称他们为“最可爱的人”,这个称呼更亲切更诚挚。除了钟南山和李兰娟这 种名家,更多是平平凡凡、默默无名的一线医护,他们用一双双手托举起国家突围的希望。 杜富国的妹妹杜富佳主动请战抗疫一线,一句“雷场是哥哥的战场,医院是我们的战场”, 令人潸然泪下;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妻子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自己身患渐冻症,却 依旧奋战一线。 还有太多太多叫不出名字的白衣天使:你可曾听到他们一直给记者强调“不要播名字, 家里人会担心”?你可曾看到他们脸上被防护服压出的印子、被汗水浸透全是褶子的手?你 可曾知道他们为节省时间、资源而带着尿不湿?毅然说出“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他们, 又怎配不上“英雄”的称号? 曾看过一句话:“谁说春天来了/那是日历撒的谎/只要还有一座城冰封雪飘/我们就不忍 心立春。”而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们,亦是怀着这样的信念,身着白衣,心有锦锻, 江城不解围,我们不后退。新春佳节,我们大多数人都被困在了家中;但正是他们的天私奉 献,才让更多人没有被永远地困在这个冬天。 疫情终将平息,这场感天泣地的战“疫”,也终将成为历史的一页。医务人员顾全大局 的气度,无疑将闪耀成共和国史册上新的光芒。而我们从他们身上感受到的这份情怀,不会 也不该褪色。 受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信念的触动,新一代青年也将从中接受洗礼,成为一个心 智更成熟、精神更丰满、格局更开阔的真正的“人”。我有同学说,高三毕业,我就填报医 学院。或许,再等若干年,待到今天的逆行者老去,会有一批新的医务人员握住他们的手说: “你们曾保护过我们;现在,就由我们来保护你们。” 谢谢你,上演最美逆行。谢谢你,为我们拼了命。谢谢你,让更多人看到这一幕,从此 - 25 - 身边有情,心中有光。身着白衣的你们,无意扮演天使,却为我们,写下“英雄本色”的生 动注脚。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先是引用一段话表达对医务工作者的 崇敬之情。然后引述国家领导人对他们的赞扬,称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两段话都 体现了对医务人员的崇敬之情。考生可以由果导因,思考为什么他们是光明的使者、希望的 使者,是最美的天使,是真正的英雄,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他们救死扶伤、日夜奋战,驱散 疫情的阴霾,给患者带来生命的希望,堪称光明的使者、希望的使者。他们舍生忘死,不负重 托,冒着被感染的危险,逆行抗疫一线,是最美的天使,是真正的英雄。他们同时间赛跑, 与病魔较量,展现了顽强的意志,张扬着强大的精神力量,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要求中让“自选角度”,可以选择小的角度作为突破口,不可面面俱到。可以在材料里寻找 创作角度。如“大爱无疆”强调他们的爱心,“光明的使者、希望的使者”强调他们给人们 带来的希望……也可以选择“逆行者”的角度来写。“文体特征明显”要求我们注意文体特 征,这道作文题适合写成议论文或者散文,注意“情”与“理”的融合。另外注意字数要求。 参考立意:①烈火炼真金,疫情见英雄;②舍生忘死,大爱无疆;③光明的使者,希望的使 者;④侠之大者,为国为民;⑤新时代最可爱的人;⑥向逆行者致敬。 参考素材: 1. 面对来势凶猛的疫情,湖北全省和全国各地包括军队在内的援鄂医疗队员,白衣执甲、逆 行出征,义无反顾、毫无畏惧投入防控救治工作,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日 夜奋战,舍生忘死,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发挥了火线上的中流 砥柱作用,为武汉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一线的医务工 作者最辛苦,承受着难以想象的身体和心理压力,有的不幸被病毒感染,有的甚至以身殉职, 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她)们为患者带来希望、带来光明,他(她)们的事迹感人至深、可歌 可泣,他(她)们不愧为最美的天使、真正的英雄、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2.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这场严峻斗争中,广大医务工作者挺在一线、连续奋战,体 现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彰显了临危不惧、义无反顾、 勇往直前、舍己救人的责任担当,展现了顽强的意志品质,张扬着强大的精神力量。他(她) 们当中,人们看到了“90 后”“00 后”群像,特别是驰援湖北的 4.2 万多名医护人员中,有 1.2 万多名是“90 后”,其中相当一部分是“95 后”甚至“00 后”。他(她)们不怕苦、不怕 牺牲,勇挑重担、经受考验,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年轻一代的责任、担当和价值,以英雄壮举 - 26 - 为新时代中国青年树立了榜样。 3. 疫情肆虐,无情夺取人的生命,在病毒面前,手无寸铁的人民群众显的是那么的弱小,恐 惧、担忧的心态在所难免。但是,当全国各地抽调医护人员赶往疫情重灾区武汉,越来越多 穿着白色大衣、带着口罩的天使们出现,一步一步走进病患身边,与新型冠状病毒作斗争, 把病人的生命从死神身边拉回来,人们的心就定了下来,仿佛有一堵防范病毒的隔离墙在守 护着他们,人民群众在墙的后面,而那些白衣天使们却勇往直前的站在了最前面,是她们给 了我们希望,更是给了疫情下难能可贵的安全感。她们不仅是与家方向相反的逆行者,更是 舍小家,为大家,时代英雄。 4. 什么是最美的韶华?不懈奋斗是最美的韶华,敢于作为是最美的韶华,在人民群众生命财 产受到威胁,勇于站出来的时候,是最美的韶华。宇宙第一医院郑大一附院的 8000 主动请缨 的医护人员是最美逆者;送物资到武汉的司机和押运人员是最美逆行者。正在建设“武汉火 神山医院”的施工人员们,也是最美逆行者,他们都在用自己行动书写着人生中最精彩的, 也是最美的韶华篇章。 5. 战疫期间,无数个“魏礼群”温暖了我们。他们告别亲人,无暇顾及艰辛和危险,为城市 筑起防护墙;她们断了秀发,破了脸颊,伤了双手,只为多救几个人。有的医生永久倒下, 来不及享受春光,来不及与亲人拥抱。 政治家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的:“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这 些最勇敢的人负重前行,用仁爱、牺牲去完成自己的朝圣。“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普通的医务工作者,就是可敬的平民英雄。 参考结构:题目是“战‘疫’中的英雄本色”。开头展示 2020 年背景,指出,这些医务工作 者,“每句言辞,每次行动,尽展英雄本色”。主体部分歌颂这些英雄的事迹,既有被称赞 为“终南山是一座名山,钟南山是一个伟人!”的钟南山院士,也有平凡普通的杜富佳、张 定宇,甚至有很多无名英雄。有脸上压出褶子的护士、穿尿不湿的护士等。最后,从歌颂这 些英雄的大爱,到思考新青年应当怎么做,使得文章思想上升到一个层次。最后,以“身着 白衣的你们,无意扮演天使,却为我们,写下‘英雄本色’的生动注脚”收束全文。 - 27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