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3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高都中学中考化学二轮复习试卷 解析版
2020年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高都中学中考化学二轮复习试卷 一、选择题 1.(2分)钡长石(BaAl2Si2O8)是钾、钠、钙等碱土金属的铝硅酸盐矿物,广泛应用于陶瓷坯料、陶瓷釉料、玻璃、电瓷、研磨材料等工业部门及制钾肥用,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2 C.+3 D.+4 2.(2分)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钙是人体中的重要的微量元素 B.缺锌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C.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烹调 D.用灼烧的方法鉴别羊毛和涤纶 3.(2分)将一些锌粉加入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完全反应后过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不含硝酸银,滤纸上一定不含锌,一定不含铜 B.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滤纸上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 C.滤液中可能含硝酸锌,滤纸上可能含有铜,也可能含有锌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银,滤纸上一定含有铜,一定含有锌 4.(2分)在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上,东风﹣17导弹首次公开亮相。这款新型常规导弹具备全天候、无依托、强突防的特点,可对中近程目标实施精确打击。导弹之所以有神奇的命中率,是因为制导弹的合金中含有稀土元素钕(Nd)。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钕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钕的原子序数为60 B.钕属于金属元素 C.钕原子中的核内质子数为60 D.钕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4.2g 5.(2分)结构决定性质是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之一,下列关于物质组成和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镁元素和氦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化学性质相似 B.冰和干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化合物 C.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6.(2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测定石灰水的pH值 B.稀释浓硫酸 C.滴加液体 D.溶解NaCl 7.(2分)在一定条件下,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40 5 16 15 反应后的质量/g X 5 30 26 A.b可能是催化剂 B.X的值等于15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参加反应的c与d的质量比为15:13 8.(2分)甲醛(HCHO)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气体,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可以检验甲醛的存在,HCHO+2Cu(OH)2HCOOH+X↓+2H2O,蓝色的氢氧化铜会转化为砖红色的X沉淀,则X的化学式应为( ) A.Cu B.CuO C.Cu2O D.CuCO3 9.(2分)习近平擘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该主旨相符的是( ) A.废弃的塑料制品填埋于土壤 B.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秸杆可就地焚烧 C.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D.积极推广共享单车 10.(2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一种名为瑞德西韦(分子式:C27H35N6O8P)的新药被寄予厚望,认为该新药或许会成为抗击新冠肺炎的“特效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瑞德西韦属于氧化物 B.瑞德西韦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2 C.瑞德西韦完全氧化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 D.瑞德西韦由27个碳原子、35个氢原子、6个氮原子、8个氧原子和1个磷原子构成 11.(2分)庆祝新中国70华诞,2019年10月1日,举行盛大阅兵仪式。阅兵过程中,下列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三军将士昂首阔步 B.放飞7万只气球 C.56门礼炮齐鸣 D.飞机拉出的彩烟 12.(2分)分类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以下对常见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氧化物:水、生石灰、五氧化二磷 B.碱:火碱、熟石灰、纯碱 C.混合物:煤、食盐水、冰水混合物 D.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金 13.(2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四氧化三铁生成 C.在CO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固体的颜色由红色变黑色 D.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 14.(2分)如图两幅微观示意图揭示了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上述两个反应都属于化合反应 B.氯化氢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 C.图1说明分子数目在所有化学变化前后一定保持不变 D.图2中H+和OH﹣反应结合成H2O,Na+和Cl﹣反应结合成NaCl 15.(2分)某化学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集气瓶中先装入Y试剂,然后从胶头滴管中滴加X,(X的体积忽略不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若X为水,Y为硝酸铵,则乙瓶中右端导管内液面下降 B.若X为稀盐酸,Y为镁,则乙瓶中右端导管内液面上升 C.若乙瓶中右端导管内液面上升,Y为水,则X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 D.若乙瓶中右端导管内液面上升,Y为生石灰,则X可能为水 16.(2分)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②40℃时,使甲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可用加热升温、冷却降温和蒸发溶剂三种方法 ③20℃时,向125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乙溶液中加入10g乙固体并振荡,有固体不溶解 ④将相同质量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55℃降温至20℃,甲析出晶体的质量大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④ 17.(2分)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 A.氮气做保护气是因为其化学性质稳定,则稀有气体做保护气也是因为其化学性质稳定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D.生石灰吸水是因为它与水反应,则浓硫酸吸水也是和水发生反应 18.(2分)分离与提纯是获得物质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加入过量的石灰水,充分反应后过滤 B 除去氮气中的氧气 将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 C 除去硫酸铜溶液中的硫酸 加入过量的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D 除去银粉中的锌粉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二、填空与简答(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他每空1分,共40分) 19.(4分)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我们以往正常的生活。除了减少外出,做好隔离外,学习必要的防护措施对我们来说也至关重要。 (1)研究表明:56℃加热90分钟、75℃加热30分钟能够灭活病毒,该过程发生的是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我们可以用75%的酒精溶液给手进行消毒,酒精溶液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3)84消毒液可以给环境消毒(有效氯浓度要达到500mg/L﹣1000mg/L),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4)测量体温所使用的水银温度计,其中含有的金属是 (填化学式)。 20.(5分)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请结合所学的化学知识填空。 (1)“衣”:某品牌男上衣服标签上标着“80%羊毛、20%氨纶”,羊毛属于 纤维(填“合成”或“天然”)。 (2)“食”:烹制糕点常用的发酵粉,其成分是 。(填化学式) (3)“住”:房屋装修后,可在室内放置活性炭来吸收装饰材料释放的有毒气体,这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 (4)“行”:车载安全气囊使用了叠氮化钠(NaN3)。在一定条件下NaN3迅速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两种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1.(5分)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如图1实验中得到氧气的试管是 (填“1”或“2”)。 (2)自来水洗衣服时,发现肥皂泡很少,而且很多浮渣,说明自来水是 (填“ 软水”或“硬水”),生活中,对自来水净化程度最高的净水方式是 。 (3)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如图2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 ①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分子质量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 ②利用该装置将一定量的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8分)建立“宏观﹣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硒元素被科学家称为“抗癌之王”,科学界研究发现血硒水平的高低与癌的发生息息相关。如图一是硒元素的相关信息:硒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 ,根据硒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硒离子的化学符号应该为 。 (2)如图二,Na、Mg、Al三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对于Na、Mg、Al三种元素来说,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原子半径反而越小,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越大,金属的活泼性越差,由此分析Na、Mg、Al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3)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转换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是我国科学研究的又一重大突破,其反应微观过程如图三所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由图三得到启示。请用微观的观点解释化学变化的实质 。 23.(5分)化学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稀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氯化钡五瓶无色溶液,将其任意编号为:A、B、C、D、E,然后两两混合进行实验,其部分实验现象如下表(说明:硫酸钙视为可溶物) 实验 A+B B+C B+D C+D 现象 产生沉淀 产生气体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1)写出溶液E中溶质的化学式:E 。 (2)写出溶液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溶液B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4.(5分)以CO2为碳源,与电解水产生的H2经催化可转化为高附加值的有机物,此方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化学家使用特殊的催化剂实现了CO2和H2转化为A或B等有机物,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是 。 (2)根据催化剂的特性可知,催化剂在该反应前后,其质量和 不变。 (3)在催化剂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由CO2和H2反应生成A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 (5)如果该反应工业化生产后的重要意义是 。 25.(8分)硅钢可用于制造变压器的铁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硅钢(主要含有Fe、C、Si)的组成,设计了如图的试验流程(有些反应的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省略)。 查阅资料:常温下,单质硅(Si)不能与盐酸反应,但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2NaOH+H2O═Na2SiO3+2H2↑)。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A的成分为 ,滤液B中的金属阳离子为 ; (2)写出步骤⑦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 (3)操作②进行的操作是 ; (4)步骤⑤中发生的是化合反应,尝试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 三、实验探究题(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它每空1分,共12分) 26.(6分)实验室要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mg样品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装置气密性良好,夹持仪器省略)。 (1)仪器a的名称 仪器b的名称 。 (2)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乙装置中添加油膜作用是 。 (4)当甲装置中不再产生气泡时,读出丙中水的体积为VmL,设二氧化碳的密度为ρg/mL,试用含m、V、ρ的代数式表示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稀盐酸的体积忽略不计)。 27.(6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铝能否与水反应进行相关探究。 【提出问题】铝能否与水反应生成氢气? 【查阅资料】 物质 钠与水 铝与水 汞与水 能否发生反应 能反应 能反应 不反应 【交流与讨论】 (1)生活中可用铝壶烧水,铝没与水反应,其原因是 。 (2)除去铝表面氧化铝薄膜的方法是 (举一例)。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将铝片浸入氯化汞(HgCl2)溶液中,形成铝汞齐(铝汞合金),破坏铝表面致密的氧化膜且防止其重新生成。 【实验探究】 (3)将铝片完全浸入氯化汞(HgCl2)溶液中1分钟左右,取出,立即用流水冲洗干净后加入到蒸馏水中(如图),其表面生成大量气泡、周围出现白色沉淀。铝与氯化汞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在导管口a处涂肥皂水,发现导管口有气泡形成,当气泡离开导管后,气泡 (选填“下沉”或“上升”),用燃着的木条点燃气泡,发出爆鸣声。 【实验结论】 (5)铝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写出铝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反思】 (6)如图装置内,在铝与水反应的过程中,若关闭导管上的活塞K,反应停止,其原理是 。当再次打开活塞K,反应继续,产生气泡。铝未能生成氧化铝,其原因是 。 (7)汞有毒,会污染环境,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硫粉处理单质汞,用饱和硫化钠溶液处理使用过的氯化汞废液。 四、计算题(28题4分,29题8分,共12分) 28.(4分)近期,中国工程院院士筛选出五种可能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其中一种是沙奎那韦,化学式为C38H50N6O5,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沙奎那韦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2)67g沙奎那韦中含氮元素的质量是 。 29.(8分)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质量与所加稀盐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说明:盐酸优先与氢氧化钠发生酸碱中和反应。请计算: (1)样品中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求样品混合物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2020年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高都中学中考化学二轮复习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2分)钡长石(BaAl2Si2O8)是钾、钠、钙等碱土金属的铝硅酸盐矿物,广泛应用于陶瓷坯料、陶瓷釉料、玻璃、电瓷、研磨材料等工业部门及制钾肥用,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2 C.+3 D.+4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KAlSi3O8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钡元素显+2价,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3)×2+2x+(﹣2)×8=0,则x=+4价。 故选:D。 2.(2分)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钙是人体中的重要的微量元素 B.缺锌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C.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烹调 D.用灼烧的方法鉴别羊毛和涤纶 【分析】A、根据人体中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种类,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锌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亚硝酸钠有毒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钙是人体中的重要的常量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锌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故选项说法错误。 C、亚硝酸钠有毒,不能用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烹调,故选项说法错误。 D、可用灼烧的方法鉴别羊毛和涤纶,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产生特殊气味的是涤纶,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3.(2分)将一些锌粉加入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完全反应后过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不含硝酸银,滤纸上一定不含锌,一定不含铜 B.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滤纸上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 C.滤液中可能含硝酸锌,滤纸上可能含有铜,也可能含有锌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银,滤纸上一定含有铜,一定含有锌 【分析】根据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锌铜银,当把锌粉加入到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时,银首先被置换出来,在银完全置换后,铜才能被置换出来;一定量的锌粉,可能全部置换出铜和银,也可能只置换出全部的银或是置换出部分的银. 【解答】解:如果加入少量锌粉,锌首先与硝酸银反应,置换出部分银,则滤渣中只含有银;如果一定量的锌粉全部置换出银之后、还有剩余的锌粉就会置换出铜,则滤渣中就含铜和银;如果是过量的锌粉置换出全部的银、铜之后还有剩余,则滤渣中就含铜、银和锌;综上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铜;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 故选:B。 4.(2分)在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上,东风﹣17导弹首次公开亮相。这款新型常规导弹具备全天候、无依托、强突防的特点,可对中近程目标实施精确打击。导弹之所以有神奇的命中率,是因为制导弹的合金中含有稀土元素钕(Nd)。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钕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钕的原子序数为60 B.钕属于金属元素 C.钕原子中的核内质子数为60 D.钕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4.2g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60,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60,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钕,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60,表示原子序数为60;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0,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钕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4.2,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5.(2分)结构决定性质是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之一,下列关于物质组成和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镁元素和氦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化学性质相似 B.冰和干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化合物 C.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分析】A、根据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结构中的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常见物质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结构中的最外层电子数,但氦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但其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稳定;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尽管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它们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选项说法错误。 B、冰和干冰分别是固态的水、固态的二氧化碳,分别是由水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化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6.(2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测定石灰水的pH值 B.稀释浓硫酸 C.滴加液体 D.溶解NaCl 【分析】A、根据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若石灰水显碱性,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碱性减弱,测定结果偏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溶解NaCl时,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内进行,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7.(2分)在一定条件下,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40 5 16 15 反应后的质量/g X 5 30 26 A.b可能是催化剂 B.X的值等于15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参加反应的c与d的质量比为15:13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解:A、b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该选项说法正确; B、X=40+5+16+15﹣5﹣30﹣26=15,该选项说法正确; C、反应后a质量减小,是反应物,cd质量增大,是生成物,该反应是分解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D、参加反应的c与d的质量比为:(30﹣16):(26﹣15)=14:1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8.(2分)甲醛(HCHO)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气体,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可以检验甲醛的存在,HCHO+2Cu(OH)2HCOOH+X↓+2H2O,蓝色的氢氧化铜会转化为砖红色的X沉淀,则X的化学式应为( ) A.Cu B.CuO C.Cu2O D.CuCO3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氢原子都是6个,碳原子都是1个,反应前氧原子是5个,反应后应该是5个,其中1个包含在X中,反应前铜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包含在X中,X的化学式是Cu2O。 故选:C。 9.(2分)习近平擘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该主旨相符的是( ) A.废弃的塑料制品填埋于土壤 B.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秸杆可就地焚烧 C.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D.积极推广共享单车 【分析】A.根据填埋废弃塑料对环境的影响来分析; B.根据焚烧秸秆的危害来分析; C.根据工业废水中含有有害物质来分析; D.根据共享单车的优点来分析。 【解答】解:A.废弃的塑料制品填埋于土壤会造成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不合题意; B.秸杆就地焚烧会产生烟尘和有害气体造成空气污染,不合题意; C.工业废水中含有有害物质,不能灌溉农田,不合题意; D.积极推广共享单车既能节约化石资源,又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符合题意。 故选:D。 10.(2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一种名为瑞德西韦(分子式:C27H35N6O8P)的新药被寄予厚望,认为该新药或许会成为抗击新冠肺炎的“特效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瑞德西韦属于氧化物 B.瑞德西韦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2 C.瑞德西韦完全氧化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 D.瑞德西韦由27个碳原子、35个氢原子、6个氮原子、8个氧原子和1个磷原子构成 【分析】A、根据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的氧元素的化合物进行分析; 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 C、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 D、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 【解答】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的氧元素的化合物,瑞德西韦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B、瑞德西韦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7×12+35×1+6×14+8×16+31=602,故正确。 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瑞德西韦中含有碳、氢、氧、氮、磷元素,所以燃烧产物除了二氧化碳和水,还有氮、磷元素的化合物,故错误; D、一个瑞德西韦分子由27个碳原子、35个氢原子、6个氮原子、8个氧原子和1个磷原子构成,故错误; 故选:B。 11.(2分)庆祝新中国70华诞,2019年10月1日,举行盛大阅兵仪式。阅兵过程中,下列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三军将士昂首阔步 B.放飞7万只气球 C.56门礼炮齐鸣 D.飞机拉出的彩烟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三军将士昂首阔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放飞7万只气球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礼炮轰鸣,礼炮燃烧爆炸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飞机拉出的彩烟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C. 12.(2分)分类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以下对常见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氧化物:水、生石灰、五氧化二磷 B.碱:火碱、熟石灰、纯碱 C.混合物:煤、食盐水、冰水混合物 D.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金 【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碱是解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混合物含有多种物质,常见的合成材料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以及塑料。 【解答】解:A、水、生石灰、五氧化二磷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说法正确; B、纯碱是碳酸钠,是盐类物质,说法错误; C、冰水混合物是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说法错误; D、合金属于金属材料,说法错误; 故选:A。 13.(2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四氧化三铁生成 C.在CO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固体的颜色由红色变黑色 D.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 【分析】A、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四氧化三铁生成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C、在CO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固体的颜色由红色变黑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硫酸铜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4.(2分)如图两幅微观示意图揭示了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上述两个反应都属于化合反应 B.氯化氢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 C.图1说明分子数目在所有化学变化前后一定保持不变 D.图2中H+和OH﹣反应结合成H2O,Na+和Cl﹣反应结合成NaCl 【分析】这两幅图表示了微观的化学反应过程,说明化学变化的实质就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的过程,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在溶液中,主要是离子参加反应,有些离子不参加反应,反应前后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化合反应是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解答】解:A、由图示可知,第一幅图的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第二幅图的反应是酸与碱发生了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故A错误。 B、由图示可知,氯化氢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故B正确; C、由图示可知,分子数目在化学变化前后可能保持不变。故C错误; D、由微粒的变化和构成可知,图2中H+和OH﹣反应结合成H2O,在溶液中氯化钠是以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形式存在的,故D错误。 故选:B。 15.(2分)某化学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集气瓶中先装入Y试剂,然后从胶头滴管中滴加X,(X的体积忽略不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若X为水,Y为硝酸铵,则乙瓶中右端导管内液面下降 B.若X为稀盐酸,Y为镁,则乙瓶中右端导管内液面上升 C.若乙瓶中右端导管内液面上升,Y为水,则X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 D.若乙瓶中右端导管内液面上升,Y为生石灰,则X可能为水 【分析】硝酸铵溶于水吸热; 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 氢氧化钠溶液和水混合后温度无明显变化; 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 【解答】解:A、若X为水,Y为硝酸铵,硝酸铵溶于水吸热,导致温度降低,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乙瓶中右端导管内液面下降,该选项说法正确; B、若X为稀盐酸,Y为镁,盐酸和镁反应生成氢气,导致瓶内气压增大,乙瓶中右端导管内液面上升,该选项说法正确; C、若乙瓶中右端导管内液面上升,Y为水,则X不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是因为氢氧化钠溶液和水混合后温度无明显变化,瓶内气压几乎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若乙瓶中右端导管内液面上升,Y为生石灰,则X可能为水,是因为氧化钙和水反应放热,导致瓶内气压增大,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6.(2分)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②40℃时,使甲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可用加热升温、冷却降温和蒸发溶剂三种方法 ③20℃时,向125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乙溶液中加入10g乙固体并振荡,有固体不溶解 ④将相同质量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55℃降温至20℃,甲析出晶体的质量大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④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形成溶液的状态;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解答】解:①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温度低于40℃时,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①错误; ②低于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高于40℃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40℃时,使甲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可用加热升温、冷却降温和蒸发溶剂三种方法,故②正确; ③2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36g,125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乙溶液中含有溶质质量为:125g×20%=25g,加入10g乙固体并振荡,有固体全部溶解,故③错误; ④将相同质量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55℃降温至20℃,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所以甲析出晶体的质量大,故④正确。 故选:C。 17.(2分)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 A.氮气做保护气是因为其化学性质稳定,则稀有气体做保护气也是因为其化学性质稳定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D.生石灰吸水是因为它与水反应,则浓硫酸吸水也是和水发生反应 【分析】A、根据氮气、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进行分析; B、根据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进行分析; C、根据活泼金属、碳酸盐都会与酸反应生成气体进行分析; D、根据浓硫酸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进行分析。 【解答】解:A、氮气、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氮气做保护气是因为其化学性质稳定,则稀有气体做保护气也是因为其化学性质稳定,故A正确; 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所以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物质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 C、活泼金属、碳酸盐都会与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可能是活泼金属,可能是碳酸盐,故C错误; D、浓硫酸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故D错误。 故选:A。 18.(2分)分离与提纯是获得物质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加入过量的石灰水,充分反应后过滤 B 除去氮气中的氧气 将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 C 除去硫酸铜溶液中的硫酸 加入过量的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D 除去银粉中的锌粉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碳酸钠能与过量的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钙(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硫酸能与过量的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锌粉能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溶液和氢气,银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A。 二、填空与简答(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他每空1分,共40分) 19.(4分)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我们以往正常的生活。除了减少外出,做好隔离外,学习必要的防护措施对我们来说也至关重要。 (1)研究表明:56℃加热90分钟、75℃加热30分钟能够灭活病毒,该过程发生的是 化学变化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我们可以用75%的酒精溶液给手进行消毒,酒精溶液的溶质是 C2H5OH (填化学式)。 (3)84消毒液可以给环境消毒(有效氯浓度要达到500mg/L﹣1000mg/L),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1 。 (4)测量体温所使用的水银温度计,其中含有的金属是 Hg (填化学式)。 【分析】(1)根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解答; (2)根据溶液组成的判断解答; (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解答; (4)根据水银的化学式书写。 【解答】解:(1)加热灭活病毒过程中,病毒中的蛋白质发生变质失去活性,该过程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2)75%的酒精溶液中的溶质是酒精,其化学式为C2H5OH。 (3)NaClO中钠、氧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和﹣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4)水银温度计中含有的金属是 Hg。 答案为:(1)化学变化;(2)C2H5OH;(3)+1;(4)Hg。 20.(5分)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请结合所学的化学知识填空。 (1)“衣”:某品牌男上衣服标签上标着“80%羊毛、20%氨纶”,羊毛属于 天然 纤维(填“合成”或“天然”)。 (2)“食”:烹制糕点常用的发酵粉,其成分是 NaHCO3 。(填化学式) (3)“住”:房屋装修后,可在室内放置活性炭来吸收装饰材料释放的有毒气体,这是利用活性炭的 吸附 性。 (4)“行”:车载安全气囊使用了叠氮化钠(NaN3)。在一定条件下NaN3迅速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两种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N32Na+3N2↑ 。 【分析】根据化学与生活衣食住行的关系以及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羊毛属于天然纤维,故填:天然。 (2)烹制糕点常用的发酵粉的成分是碳酸氢钠,故填:NaHCO3。 (3)在室内放置活性炭来吸收装饰材料释放的有毒气体利用的是活性炭的吸附性,故填:吸附。 (4)在一定条件下NaN3迅速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两种单质,则是生成了钠和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N32Na+3N2↑,故填:2NaN32Na+3N2↑。 21.(5分)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如图1实验中得到氧气的试管是 2 (填“1”或“2”)。 (2)自来水洗衣服时,发现肥皂泡很少,而且很多浮渣,说明自来水是 硬水 (填“软水”或“硬水”),生活中,对自来水净化程度最高的净水方式是 蒸馏 。 (3)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如图2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 ①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AB (填字母序号)。 A.分子质量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 ②利用该装置将一定量的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 变大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分析】(1)根据电解水的原理以及现象来分析; (2)根据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以及净化水原理来分析; (3)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实质以及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来分析。 【解答】解:(1)由图示可知,试管1中的气体体积较大,是氢气,试管2中的气体体积较小,是氧气;故填:2; (2)自来水洗衣服时,发现肥皂泡很少,而且很多浮渣,说明自来水是硬水;蒸馏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是净化程度最高的净水方法;故填:硬水;蒸馏; (3)①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分子种类与分子质量都不改变,发生变化的是分子间隔;故填:AB; ②利用该装置将一定量的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氯化钠的质量不变,而水的质量减少,所以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变大;故填:变大。 22.(8分)建立“宏观﹣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硒元素被科学家称为“抗癌之王”,科学界研究发现血硒水平的高低与癌的发生息息相关。如图一是硒元素的相关信息:硒元素属于 非金属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 78.96 ,根据硒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硒离子的化学符号应该为 Se2﹣ 。 (2)如图二,Na、Mg、Al三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三 周期,对于Na、Mg、Al三种元素来说,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原子半径反而越小,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越大,金属的活泼性越差,由此分析Na、Mg、Al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Na、Mg、Al 。 (3)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转换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是我国科学研究的又一重大突破,其反应微观过程如图三所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CO2+6H2C2H4+4H2O ,由图三得到启示。请用微观的观点解释化学变化的实质 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 【分析】(1)根据元素的分类、元素周期表的信息以及离子符号的写法来分析; (2)根据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规律来分析、根据题干信息来分析; (3)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化学变化的实质来分析。 【解答】解:(1)由元素名称的偏旁“石”可知,硒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硒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带有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Se2﹣;故填:非金属;78.96;Se2﹣; (2)Na、Mg、Al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均有三个电子层,所以在元素周期表中均位于第三周期;对于Na、Mg、Al三种元素来说,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原子半径反而越小,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越大,金属的活泼性越差,由此分析Na、Mg、Al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Na、Mg、Al;故填:三;Na、Mg、Al; (3)由反应微观过程可知,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转换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CO2+6H2C2H4+4H2O.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填:2CO2+6H2C2H4+4H2O;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23.(5分)化学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稀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氯化钡五瓶无色溶液,将其任意编号为:A、B、C、D、E,然后两两混合进行实验,其部分实验现象如下表(说明:硫酸钙视为可溶物) 实验 A+B B+C B+D C+D 现象 产生沉淀 产生气体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1)写出溶液E中溶质的化学式:E NaOH 。 (2)写出溶液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 (3)写出溶液B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aCl2+H2SO4═BaSO4↓+2HCl 。 【分析】根据B+C,产生气体,则B、C是稀硫酸和碳酸钠中的一种;B能与A、D反应生成沉淀,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稀硫酸只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则B是碳酸钠,C是稀硫酸;C+D,产生沉淀,则D是氯化钡,A是氢氧化钙,E是氢氧化钠,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B+C,产生气体,则B、C是稀硫酸和碳酸钠中的一种;B能与A、D反应生成沉淀,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稀硫酸只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则B是碳酸钠,C是稀硫酸;C+D,产生沉淀,则D是氯化钡,A是氢氧化钙,E是氢氧化钠。 (1)溶液E是氢氧化钠溶液,溶质是氢氧化钠,其化学式为NaOH。 (2)溶液B与C反应,即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2SO4=Na2SO4+H2O+CO2↑。 (3)溶液B和D反应,即稀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H2SO4═BaSO4↓+2HCl。 故答案为: (1)NaOH; (2)Na2CO3+H2SO4=Na2SO4+H2O+CO2↑; (3)BaCl2+H2SO4═BaSO4↓+2HCl。 24.(5分)以CO2为碳源,与电解水产生的H2经催化可转化为高附加值的有机物,此方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化学家使用特殊的催化剂实现了CO2和H2转化为A或B等有机物,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是 C6H6 。 (2)根据催化剂的特性可知,催化剂在该反应前后,其质量和 化学性质 不变。 (3)在催化剂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H2CO+H2O 。 (4)由CO2和H2反应生成A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4CO2+13H2C4H10+8H2O 。 (5)如果该反应工业化生产后的重要意义是 减少温室气体,减少化石能源使用(等其它合理回答) 。 【分析】根据给出的转化关系对应的过程分析每个对应的问题,或者直接分析每个问题,从给出的信息中找对应的信息。 【解答】解: (1)B的一个分子含有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所以化学式是 C6H6。 (2)根据催化剂的特性可知,催化剂在该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3)在催化剂Ⅰ中发生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加I的作用下生成一氧化碳和水,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H2CO+H2O。 (4)由CO2 和H2反应生成A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4CO2+13H2C4H10+8H2O。 (5)如果该反应工业化生产后,由于是利用了二氧化碳,所以重要意义是减少温室气体,减少化石能源使用(等其它合理回答)。 故答案为: (1)C6H6; (2)化学性质; (3)CO2+H2CO+H2O; (4)4 CO2+13H2C4H10+8H2O; (5)减少温室气体,减少化石能源使用(等其它合理回答)。 25.(8分)硅钢可用于制造变压器的铁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硅钢(主要含有Fe、C、Si)的组成,设计了如图的试验流程(有些反应的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省略)。 查阅资料:常温下,单质硅(Si)不能与盐酸反应,但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2NaOH+H2O═Na2SiO3+2H2↑)。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A的成分为 硅、碳 ,滤液B中的金属阳离子为 亚铁离子 ; (2)写出步骤⑦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Fe2O3+3C4Fe+3CO2 ;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置换反应 ; (3)操作②进行的操作是 过滤 ; (4)步骤⑤中发生的是化合反应,尝试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4Fe(OH)2+O2+2H2O=4Fe(OH)3 。 【分析】(1)固体A的成分为硅、碳,滤液B中的金属阳离子为亚铁离子。 (2)高温条件下氧化铁和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3)过滤能够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 (4)氢氧化亚铁和水、氧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铁。 【解答】解:(1)固体A的成分为硅、碳,滤液B中的金属阳离子为亚铁离子。 故填:硅、碳;亚铁离子。 (2)步骤⑦中,高温条件下氧化铁和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2O3+3C4Fe+3CO2,是置换反应。 故填:2Fe2O3+3C4Fe+3CO2;置换反应。 (3)操作②进行的操作是过滤。 故填:过滤。 (4)步骤⑤中发生的是化合反应,即氢氧化亚铁和水、氧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Fe(OH)2+O2+2H2O=4Fe(OH)3。 故填:4Fe(OH)2+O2+2H2O=4Fe(OH)3。 三、实验探究题(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它每空1分,共12分) 26.(6分)实验室要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mg样品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装置气密性良好,夹持仪器省略)。 (1)仪器a的名称 分液漏斗 仪器b的名称 锥形瓶 。 (2)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 (3)乙装置中添加油膜作用是 隔绝二氧化碳与水接触,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和水反应 。 (4)当甲装置中不再产生气泡时,读出丙中水的体积为VmL,设二氧化碳的密度为ρg/mL,试用含m、V、ρ的代数式表示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稀盐酸的体积忽略不计)。 【分析】(1)依据图示写出仪器a、b的名称; (2)依据A中药品和反应原理写出反应方程式; (3)依据实验目的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出油膜作用; (4)依据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方程式和题中数据,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1)依据图示可知仪器a为分液漏斗,b为锥形瓶,故填:分液漏斗;锥形瓶; (2)A中药品是石灰石和稀盐酸,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 (3)因为实验目的是通过测定生成二氧化碳体积,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且能与水反应,所以的油膜作用隔绝二氧化碳与水接触,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和水反应;故填:隔绝二氧化碳与水接触,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和水反应; (4)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VmL•ρg/mL = x=g 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00%=%,故填:%, 27.(6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铝能否与水反应进行相关探究。 【提出问题】铝能否与水反应生成氢气? 【查阅资料】 物质 钠与水 铝与水 汞与水 能否发生反应 能反应 能反应 不反应 【交流与讨论】 (1)生活中可用铝壶烧水,铝没与水反应,其原因是 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起到保护膜的作用 。 (2)除去铝表面氧化铝薄膜的方法是 用砂纸打磨 (举一例)。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将铝片浸入氯化汞(HgCl2)溶液中,形成铝汞齐(铝汞合金),破坏铝表面致密的氧化膜且防止其重新生成。 【实验探究】 (3)将铝片完全浸入氯化汞(HgCl2)溶液中1分钟左右,取出,立即用流水冲洗干净后加入到蒸馏水中(如图),其表面生成大量气泡、周围出现白色沉淀。铝与氯化汞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3HgCl2═2AlCl3+3Hg 。 (4)在导管口a处涂肥皂水,发现导管口有气泡形成,当气泡离开导管后,气泡 上升 (选填“下沉”或“上升”),用燃着的木条点燃气泡,发出爆鸣声。 【实验结论】 (5)铝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写出铝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2Al+6H2O=2Al(OH)3+3H2↑ 。 【实验反思】 (6)如图装置内,在铝与水反应的过程中,若关闭导管上的活塞K,反应停止,其原理是 关闭活塞K,容器内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回烧杯,固体与液体分离,反应停止 。当再次打开活塞K,反应继续,产生气泡。铝未能生成氧化铝,其原因是 容器内充满氢气,铝无法与氧气接触 。 (7)汞有毒,会污染环境,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硫粉处理单质汞,用饱和硫化钠溶液处理使用过的氯化汞废液。 【分析】通常情况下,铝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和氯化汞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汞,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气,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氢气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反应。 【解答】解:【交流与讨论】 (l)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起到保护膜的作用,所以生活中可用铝壶烧水,铝没与水反应; 故填: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起到保护膜的作用; (2)除去铝表面氧化铝薄膜时,可以用砂纸打磨。 故填:用砂纸打磨。 【实验探究】 (3)铝与氯化汞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HgCl2═2AlCl3+3Hg。 故填:2Al+3HgCl2═2AlCl3+3Hg。 (4)在导管口a处涂肥皂水,发现导管口有气泡形成,当气泡离开导管后,气泡上升,用燃着的木条点燃气泡,发出爆鸣声,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氢气。 故填:上升。 【实验结论】 (5)铝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6H2O=2Al(OH)3+3H2↑。 故填:2Al+6H2O=2Al(OH)3+3H2↑。 【实验反思】 (6)图2装置内,在铝与水反应的过程中,若关闭导管上的活塞K,反应停止,其原理是:关闭活塞K,容器内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回烧杯,固体与液体分离,反应停止; 当再次打开活塞K,反应继续,产生气泡,铝未能生成氧化铝,其原因是容器内充满氢气,铝无法与氧气接触。 故填:关闭活塞K,容器内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回烧杯,固体与液体分离,反应停止;容器内充满氢气,铝无法与氧气接触。 四、计算题(28题4分,29题8分,共12分) 28.(4分)近期,中国工程院院士筛选出五种可能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其中一种是沙奎那韦,化学式为C38H50N6O5,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沙奎那韦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5:8 。(填最简整数比) (2)67g沙奎那韦中含氮元素的质量是 8.4g 。 【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 (2)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沙奎那韦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0):(16×5)=5:8;故填:5:8; (2)67g沙奎那韦中含氮元素的质量是:67g×=8.4g;故填:8.4g。 29.(8分)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质量与所加稀盐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说明:盐酸优先与氢氧化钠发生酸碱中和反应。请计算: (1)样品中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2.2 g。 (2)求样品混合物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分析】(1)依据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方程式和图象数据,分析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 (2)依据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方程式和气体的质量,求出消耗HCl的质量,计算出盐酸的质量分数,再依据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方程式和图象中数据计算出氢氧化钠的质量。 【解答】解:(1)因为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分析图象数据可知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2.2g,故填:2.2; (2)设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消耗HCl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73 44 x 2.2g = x=3.65g 则盐酸的质量分数×100%=7.3% 设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 NaOH+HCl=NaCl+H2O 40 36.5 y 50g×7.3% = y=4g 答: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4g。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