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司马光》教案 (13)
教学目标: 1.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3.能从课文插图中学习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教学重点: 能从课文插图中学习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教学难点: 通过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 1、师板书:司马光。同学们听过这个名字吗?(生答) 2、识记“司”。 3、介绍司马光。我们今天要学习24课《司马光》就是讲述了他小时侯的一个故事。请同学们翻开书。 二、识记生字。 1、自由的读读课文,给课文的自然段标上序号,把生字圈出来,读一读,认一认。 2、生读课文,圈生字、读生字。 3、老师把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都打在了屏幕上,请同学们读一读。(齐读) 4、等会,老师就要去掉拼音,请你们读,没有了拼音,你觉得哪些字比较难记住呢?你打算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生答) 5、去掉拼音,学生小老师带读。 6、去掉词语,变成生字,同学们还认识吗?学生个别读。 二、指导写字。 1、读到别,点一点出现田字格,再出现到字(老师在这课要求写的字里,还挑了一个字)请同学们仔细的观察一下,想想老师为什么要把这两个字放在一起给你们看。认识“立刀旁” 2、要写好这两个字,还需要注意些什么?(生说) 3、老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自己在书上写。 5、老师挑好的和不够端正的,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反馈。 三、讲读课文。 1、现在我们在这些生字都送回课文当中,读一读。这篇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6个自然段)那我就请6个同学来读。读的时候,请读准字音,把课文的句子读通顺。其他同学仔细听,边听边想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个关于司马光的什么故事?(生答) 2、(生答:司马光砸缸救人)师板书:砸缸、救人。 3、这个故事是怎样的发生的呢?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过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4、屏幕打出:花园玩耍图。同学们仔细观察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5、学生练说。(板书:几个小朋友) 6、课文中那段描述了这幅图?(第二自然段)屏幕打出:带文字的图。 7、个别读,齐读,教师指着图引读。 8、练习用方位词说话。 9、师问:图中哪个小朋友很危险?(生答:爬在假山上的)为什么?引出假山下的水缸。这是一口什么样的缸?请同学们在这段话里划出描写水缸的语句。 10、学生划,教师点红:大水缸和装满了水 11、怎么读?生个别读,齐读。 12、教师引读第三自然段,这个时候,你怎么办?(生答) 13、那么,旁边的几个小朋友会怎么做?司马光是怎么做的?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教后反思: 我在四年前,教过这篇课文,当时的教学过后,我就觉得本课除了把事情发生后的人物的表情、动作进行反复的悟读之外,其实第二段也是一段非常巧妙的环境的描写,为后面的危险埋下了伏笔。在读中领会因“水缸”的体积而发生作用也十分必要,因为普通的水缸是不能使小朋友有生命的危险的。所以,我在识字、写字之后的安排是利用插图指导学生观察环境,并有一定方位词的引导,由于还是一年级,所以我采用了引说的方式,作为一个看图说话的随文的小训练。同时这篇课文要求背诵,引导学生看图说话,也是教给学生一种背诵的方法,可以看图或记忆画面来帮助背诵,指导说和指导背诵同步进行。利用第三自然段的范读自然过渡到下节课三段话的学习。 教学后,我有三点认识:一是在备课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知识的层面,不要过分追求环节的展示。本来平时我都会布置预习,但想在课上展现出识字的层次,把初步识字放在课内, 如果有预习,学生能够很快的识记好生字,进入课文的学习,那么后面我就有时间多更好的指导学生的朗读和背诵。第二点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时代,竞争的激烈,促使人们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快餐文化,看见了表面便匆忙而过,我们的学生多少也受到了影响,他们在阅读一篇课文的时候,知其表,而不愿闻其祥,自信心很足,这是我教了两界相差四年的学生最大的感受,尤其我这个班。所以,以后我还要在这方面动些脑筋,让他们能静下心来,听听别人的声音,品味人生的精妙。下节课我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调整和补充。 教师评课: 余颖:本课中我觉得有三个亮点:1、老师在写字的时候没有立刻范写,而是能够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说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再来开始写。2、帅老师重点指导朗读描写水缸的语句,非常的准确,能让学生体会出潜在的危险。3、本课有几处都能扩展学生生活中的语言,非常的到位。 陈菊珍:在识字方面稍嫌欠缺,应该有一些扩词或是引入生活的训练。在讲到水缸的时候,可以顺势对学生进行一下安全教育,说明在生活中应该提高警惕,保护自己的安全。 叶校长:我对设计用图引导学生说话,然后有一个向课外延伸的说话有点看法,完全由教师引说,是否有些突兀。我个人的看法是,不需要这个环节。 胡主任:本课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目标明确,层次清晰,环环相扣。我建议能否在识字教学方面,让学生多观察生字,编写儿歌或理解祖国文字的精妙,体味文字的魅力。另外,在指导朗读水缸的时候,应该是装满了水,重点在满字上。 陈晓萍:帅老师在开始的识字环节中,出示没有拼音的生字比较快,应该一步一步逐渐深入,给学生一个识字的台阶。 龚明丽:我觉得帅老师有一个地方很好,就是能够仔细听学生的回答,并能做出适时的,有针对性的评价,这种评价不但能给予学生鼓励,同时又能起到引导的作用。 田敏(西湖区教科所): 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今天帅丽老师的这节课简洁平实,比较好地做到了“语文教学要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和老师们交流一下: 目标明确,任务恰当,追求了语文教学的高效率。 今天这节课,老师的教学目标简明,教学环节简洁,宛若一泓清泉,老师教了什么,学生学了什么,清澈透明,一目了然。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新词,写好“别、到”两个字,指导朗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这个目标的定位准确,恰当,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没有设计什么繁琐的问题,从揭题、 初读课文,到学词学字,写字,然后了解课文大意,看图学习课文的第一、二段,了解故事的起因,教学流程非常清晰,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很顺畅,在轻松的学习中,落实并完成了学习任务,保证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抓住了“学语习文”这一“元点”,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原生态。 语文是什么?语文能带给孩子什么?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学语习文”。这节课的识字教学环节,通过在文中自主识字,小老师带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突出了低年级“识字教学”这一重点,再重点指导写好“别、到”二字,分散了写字的难点,识字写字教学扎实有序。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节课中,老师能依托文本,凭借文本语言,着力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这是本节课一个比较大的亮点。在学完生字后,帅老师请学生分段读文,并引导学生说说课文的大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言语概括能力,之后又以“故事是怎样发生的呢?”很自然地出示一幅修改后的课文插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试着说说图意,接着出示文本语言(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在熟读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语言形式,即“什么下面有什么,什么里面怎么样。”并让学生试着用这样的形式说说话(用上方位词),最后又非常巧妙地提问“这是一口怎样的大水缸呢?”让学生画出句子,重点指导朗读“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这一句,感悟文本语言,培养语感。 这看似简单的教学,却体现了语文教学要“回归本原”,把握住了“学语习文”的根基,毫不“越位”地“自扫”了语文的“门前雪”,关注了语文的“本体”。 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主线简明,细节饱满。”这节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是教师没有关注细节,课堂教学行为的实施不够精致,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关注学生的经验,体现教与学的结合。 “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在识字教学环节中,教学过程略显单调、枯燥,老师过于局限于本课生字的教学,而忽视了识字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相结合。如果我们能在学完生字之后,问一问孩子“这 些字你在哪儿见过吗?你准备怎么记住它?或者让学生自编字谜、儿歌记一记这些字。也可以以一些竞赛、游戏的形式巩固生字,这样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识字潜能,引导学生习得识字的方法,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 关注课堂的生成,提升驾驭课堂的能力。 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教师必须随时接受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从而激动灵活地调控自己的教学活动。如在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概括文章大意时,学生有的说的比较具体(复述了文章的大意),有的说得又太简单(司马光救人),此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给学生把握课文大意的方法,如“你能试着把课题补充完整,让别人一看课题就知道课文大概讲了什么事?”或者“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事?把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说清楚吗?”这样的引导“水到渠成”,也初步培养了学生“把握文章大意”的能力。又如在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时,学生反馈出来的信息是“图意说得不够清楚,语句不够通顺,”此时老师可以教给学生“怎样把图意说清楚,说具体”的方法,也可以给出一些词语,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用上这些词。在小组互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话说得清楚、明白,再和课文的语言比较一下,让学生明白怎样才能把事情说得既简洁又清楚。 在识字教学中,当有些学生把“缸、劲”等字的字音读错了时,老师也没有关注到这个问题,从而及时突破这一字音上的难点。 “一个睿智的教师,就是要善于敏锐地捕捉到课堂中的新信息,并抓住有价值的信息随时改变、调整自己的教学行程。”由此可以看出,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提升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驾驭学生的学情,驾驭课堂的生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