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案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案1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朗读、品析唐诗,理解诗人的情感变化,感受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说明:这是七年级“唐诗精华”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最重要的是能够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并以此为依据,沉浸文本,指导朗读,做到“读中悟,悟中读”,从而更好的理解文本。‎ 教学重点:‎ 通过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进行诗歌的朗读训练 教学难点:‎ 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含义 教学方法:朗读、品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情境激趣)引出白居易的诗 二:释题 ‎(讲清“酬”、“初逢”、“见赠”三个词语)‎ 三:品析 朗读 ‎1、让学生自由小声的朗读,初步感知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去朗读?(联系课文,阐明理由)‎ ‎2、从刘禹锡的诗文中,你感觉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补充有关刘禹锡的诗文)‎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含义是什么?‎ ‎(与白居易赠诗中的“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对应着讲。)‎ 四:小结 回头总结诗人的心情脉络,注明朗读起伏节奏 ‎(板书) 昂扬乐观 ‎ 凄凉 ‎ 伤感苦闷 五:作业超市 ‎1、背诵并默写 ‎2、围绕“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内涵和现实意义写一段话 ‎3、课外寻找一首自己喜欢的唐诗,体会诗人情感,有感情的朗读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案 3‎ 教学目的要求: 1. 反复诵读,理解古诗所表达出的百折不挠豁达乐观的精神。 2.继续了解古诗中典故的表达作用 3. 背诵、默写这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教学目的要求1、3 难点:教学目的要求2 教学课时数: 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 导入课文 ‎ 诗歌背景介绍。 ‎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诗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板书)诗中有两位故人,他们是著名的诗人刘禹锡和白居易。 ‎ 敬宗宝历二年(826)冬,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也回洛阳的白居易相逢。相同的经历遭遇,使两人有了共同的语言。席间,白居易把箸击盘吟诗一首,为刘禹锡的长期被贬鸣不平。刘禹锡回忆往事,感慨万千,因此,写了这首诗,以答谢白居易。 ‎ 二、 解题。 ‎ 3‎ 酬,这里是酬谢的意思。乐天,白居易的字。对“初逢”二字,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未见过面,初次相逢;另一是久别之后,初次相逢。到底是哪一种理解,现在尚无定论。我个人采用的是第二种理解。“席上见赠”是对白居易的诗的回赠之说。 三、学生自由读古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读通顺读流畅,并说说读这首诗的初步感受。 四、讲解古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诗的开头一、二句回首往事,抒发感慨。 三、 四句用两个典故表达回归之后的感受。 五、六句以“沉舟”“病树”自比,固然感到忧伤,却又相当达观。 末两句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 五、小结 在这首诗里,诗人抒写长期贬居生活的艰辛和对世事沧桑、亲朋凋零的伤感,含蓄地表达了内心的不平。但诗人并未因此消沉下去,而是振作精神面向未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以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六、课外延伸 白居易赠诗: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 七、当堂背诵、默写这首诗。‎ 3‎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