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衔接七年级上册暑期自学测试(第一单元—第四单元)不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衔接七年级上册暑期自学测试(第一单元—第四单元)不含答案

‎2020年小升初暑假班自学测试 一、 积累与运用(共35分)‎ 1. 根据课文默写。(20分)‎ ‎①子夏曰:“ , ,仁在其中矣。”‎ ‎②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 》)‎ ‎③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天净沙·秋思》)‎ ‎④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的“ , 。”一句,蕴含着时序变迁的自然规律和新旧交替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⑤古诗中有很多关于“友情”的名句,试写出连续的两句: , 。‎ ‎⑥《狼》的作者是 代著名文学家 ,字 ,世称 ,其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 。‎ ‎⑦《咏雪》中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是: , 。‎ ‎⑧元方对友人有理有据回击的句子是: , ; , 。‎ ‎⑨《诫子书》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 , 。 ‎ ‎⑩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 , ,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在身体虚弱和严重缺氧的情况下,登山队员抹黑进行高山行军,这不仅相当危险,而且还很困难。‎ A. 无锡新吴区多个社区积极开展绿色环保。‎ B. 增加教学质量是当前我区新课堂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C. 学生食品是否安全,关系到我国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这是一个必须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论语(lún) 不亦说乎(yuè) 不愠(yùn) 逝者(shì)‎ B.罔(wáng) 笃志(dŭ) 殆(dài) 焉(yān)‎ C.箪(dān) 好之者(hǎo) 曲肱(gōng) 惑(huò)‎ D.三省(xĭng) 传不习乎(zhuàn) 逾(yú) 矩(jŭ)‎ 2. 下列关于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谢道韫的咏雪名句—“未若柳絮因风起”,盛为人所传诵,后世便以“咏絮之才”称赞女子的文学才能。‎ B.古时,30岁称“而立之年”,40岁称“知命之年”,50岁称“耳顺之年”。‎ C.“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D.赞人见解说“高见”,言己见解说“拙见”;称人赠予说“惠赠”,请人保存说“惠存”。‎ ‎5.下列词语都是形容词的一项是( )(3分)‎ A.悠闲 激动 凌乱 忙碌 B.弯曲 高尚 应该 苍白 C.纯粹 强壮 外边 抽噎 D.静谧 滚烫 恍惚 佩服 ‎6.选出下列句子中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的一项( )(3分)‎ A.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B.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C.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D.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 二、阅读与赏析(70分)‎ ‎(一)(4分)‎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7.这首诗前两句写春末夏初景物的特点,请找出最能体现季节特点的两个词语。‎ ‎ ‎ ‎8.诗人借咏梨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 ‎ ‎ ‎ (二) ‎(15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选自《世说新语》)‎ ‎【乙】季札①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②‎ 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③,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④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 (选自《史记·吴太伯世家》)‎ ‎【注】①季札:春秋时吴国公子。 ②徐君:徐国国君。 ③上国:古指中原发达国家。 ④冢:坟墓。‎ ‎9.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元方/时年七岁 B.待君久/不至 C.季札/心知之 D.系之徐君冢树/而去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 ‎②元方入门不顾 ‎ ‎③为使上国 ‎ ‎④系之徐君冢树而去 ‎ 11.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①过中不至 ②还至徐 B. ‎①太丘舍去 ②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C. ‎①于是乃解其宝剑 ②去后乃至 D. 徐君好季札剑 ②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字的解释。 (4分)‎ (1) 友人惭,下车引之。 ‎ ‎ ‎ (1) 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 ‎ 11. 陈太丘与友期和季札挂剑的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 的传统美德;(甲)文中的元方是一个 的孩子。(2分)‎ ‎(三)呼唤“工匠精神”(12分)‎ ‎①今年年初,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参加一个座谈会时,说中国至今不能生产模具钢,比如圆珠笔的“圆珠”都需要进口。中国有三千多家制笔企业、二十余万从业人口,年产圆珠笔四百多亿支,是当之无愧的制笔大国,但一连串值得骄傲的数字背后,却是核心技术和材料高度依赖进口、劣质假冒产品泛滥的尴尬局面。‎ ‎②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为何我们却无法实现一个小小零件的完全自主研发和生产。有关专家表示,这个小小圆珠笔的困境,其实也是我国制造业很多领域都面临的困境。困境的产生有诸多原因,但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缺乏“工匠精神”。‎ ‎③工匠精神,按照百度百科的词条解释,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④我们可以从瑞士制表匠的例子上一窥“工匠精神”的含义。瑞士制表匠工作时凝神专一,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他们用心制造产品的态度就是工匠精神的思维和理念。在工匠们的眼里,只有对制造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孜追求,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正是凭着这种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瑞士手表得以誉满天下、畅销世界。‎ ‎⑤东京银座的小野二郎,捏了大半辈子寿司,被称为“寿司之神”,日本将他视为国家珍宝。为保证温度,用餐前的热毛巾是学徒手拧的;煎蛋这份看似简单的活,要出自有十年经验的徒弟之手;给章鱼按摩时间从半小时增加到40至50分钟,只是为了让肉质变软、带出香味。专注寿司60载,食客们品味的不是寿司,而是小野二郎的工匠精神:精益求精以期达到新巅峰。‎ ‎⑥在我国古代,“工匠精神”也是非常突出的。朱熹就曾说过“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而最值得一提的是鲁班,他已成为“工匠精神”的典范。他以手工操作为职业,钻研技巧,全神贯注,精益求精,把工匠精神发挥到了极致,成为历代工匠的榜样。而现在,社会心浮气躁,人们普遍追求“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那些讲究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久而久之,很多人也就放弃了对工匠精神的追求,以至于一支小小圆珠笔的生产也要严重依赖进口的技术和材料。‎ ‎⑦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并不是制造业强国,而中国的发展却必须要经历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型。在这样的时代,优秀的工匠跟杰出的科学家、工程师一样,都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尊重每一个工匠,以良好的环境催生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中国的制造业才会有万紫千红的春天。‎ ‎1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简明的语言概括。(3分)‎ ‎ ‎ ‎15.文章开头为什么从李克强总理参加座谈会写起?(3分)‎ ‎ ‎ ‎ ‎ ‎16.分析文章第⑥段的论证思路。(3分)‎ ‎ ‎ ‎ ‎ ‎17.文中多处使用了事实论据,第四段、第五段举了瑞士和日本的例子,可否删掉一个?为什么?(3分)‎ ‎ ‎ ‎ ‎ ‎(四)杏花如雪(14分)‎ 两年前的春天,我对面一楼的房子易主。新主人是位四十岁左右的妇女,带着一个十多岁的女儿。她们娘儿俩住进之后,一天到晚脚不拾闲地忙乎,主要在收拾屋子。上一家的主人有些邋遢,弄得屋子凌乱不堪。收拾完屋子,她们又马不停蹄地收拾院子。一楼的住户前面都有一个朝阳的小院,一般人家种些花草或蔬菜,收拾得干净利索,既美观又实用。这个院子却和屋子一样凌乱,懒人有懒办法,为了遮掩屋子的凌乱,搭了木架子,种了一架藤蔓式的植物,不知道叫什么名字,起码夏秋两季绿叶密不透风,从窗台爬满房檐,根本看不见屋子的模样。院子里,杂草丛生,冬天,几只野猫在那里猫冬。把屋子和院子收拾利索之后,娘儿俩买来了三棵小树。汽车把树拉来,工人把树扛到院里,和娘儿俩一起把树种下。正是春天花红柳绿的时候,小树的枝叶葱茏,绿得格外清新,给小院一下子带来了春天的气息。枝叶摇曳在窗前和门前,屋子也显得神清气爽。‎ 几乎每天下楼,我都会和这娘儿俩打照面。彼此寒暄之后,渐渐熟络了起来。我问她们这种的是什么树?她们告诉我是杏树。我吃过杏,从来没见过杏树。或许见过,但并不认识。我知道杏树开白花,但梨树也开白花,山桃最初开出的小花也是白色的。分不清这三种树,闲聊时候,便好奇地请教她们娘儿俩。‎ 母亲长得有点儿像演员张凯丽,大脸膛,慈眉善目,脾气柔顺,很耐心地告诉我:山桃开花早,这三种树,山桃最先开。然后,杏花才开;最后,梨花才开。梨花一般要到清明前后才开的。你分清这前后的次序,就好分辨了。女儿性子急,对我说:等明年,春天这三棵杏树开花了,你看看,不就知道了嘛!母亲笑着指责女儿:看你这孩子!哪儿有这么跟大人说话的。‎ 我依然好奇,母亲怎么知道这么多,分得清桃杏梨花的。‎ 母亲对我说:从小在农村长大。原来老家屋前就种着杏树……女儿抢过母亲的话说:是我姥姥种的,种了好多棵,结的大白杏,可好吃呢!母亲望着女儿,又笑了起来。‎ 她们娘儿俩在这里住了两个多月,夏天刚刚到来的时候,来了一辆宝马小汽车,从车上下来一个男人,像是女孩的父亲,帮她们从屋子里扛出行李等好多东西,锁上了大门,像是要离开的样子。‎ 我很奇怪,刚买了房子,住了才两个多月,就要走。不住了吗?那买的房子是为了投资吗?如果是为了投资,人又不住,一般不会花那么多钱在房前种树呀,是为了给房子增值吗?‎ 我走过去,问母亲:你这是要去哪儿啊?‎ 母亲告诉我:我家住沈阳,这不,孩子他爸爸来接我们回去了,在这里住的时间不短了,家里也需要照顾。‎ 我又问她:你什么时候回来呀?她说:明年,明年开春就回来,带我妈一起回来,买这个房子,就是为了给我妈住的。老太太在农村辛苦一辈子了,我爸爸前不久去世了,就剩下老太太一个人,想让她到城里享享福。孩子她爸爸说到沈阳住,我就对孩子他爸爸说,这些年,你做生意挣了钱,不差这点儿钱,老太太就想去北京,就满足老太太的愿望吧!到时候,我就提前办了退休手续,让孩子他爸爸把公司开到北京来,一起陪陪老太太。‎ 她说着,瞥了一眼站在旁边的孩子他爸爸,他搂着女儿,偷偷地笑。‎ 这不,老太太稀罕老家门前的杏树,我特意先来北京买房,把杏树顺便也种上,明年,老太太来的时候,就能看见杏花开了!‎ 听了她的这一番话,我的心里挺感动,难得有这样孝顺贴心的孩子。当然,也得有钱,如今在北京买一套房,没有足够的“兵力”支撑,老太太再美好的愿望、女儿再孝敬的心意,都是白搭。还得说了,有钱的主儿多了,也得舍得给老人花钱,老人的愿望,才不会是海市蜃楼,空梦一场。‎ 我不由得冲她,也冲她的男人竖起了大拇哥。‎ 明年见!她钻进小车,冲我挥挥手,汽车扬尘而去。第二年的春天,她家门前的三棵杏树都开花了。别看杏树长得都不高,开出的花却密密实实的,非常繁茂。我仔细看杏花,和山桃,和梨花,都是五瓣,都是白色,还是分不清它们,好像它们是一母同生的三胞姊妹。‎ 可是,这家人都没有来。杏花落了一地,厚厚一层,洁白如雪。房门还是紧锁着。‎ 今年的春天,杏花又开了,又落了一地,洁白如雪。依然没有看到这家人来。这让我有些奇怪,怎么说好了,一连两年都没有来呢?也可能是她还远远不到退休的年龄,办不成退休的手续;或者是孩子她爸爸的生意忙,脱不开身。反正房子是先买下了,重头戏先有了,早一年,晚一年,都不是紧要的事。‎ 家里人嘲笑我是闲吃萝卜淡操心,人家的老太太来不来的,肯定有人家的原因。可是,只要一想起不仅能够为自己的母亲买下北京那么贵的房子,还能够为自己的母亲种下钟情的三棵杏树,这样的女人,真不是一般的女人,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做到这样的。心里便总有些挂念,真想见见这位怎么就这么有福气的老太太。‎ 一地杏花,那么的厚,被风也一点点地吹干净了。叶子长出来了,先小后大,先红后绿,三棵杏树换装了,似乎不急了,静静地等候着来年春天再开花的时候迎接主人。‎ 清明到了,梨花一片雪,替班一样,接替了杏花,用几乎同样的容颜装扮着这个渐行渐远的春天。对面一楼那座房子还是空着,长满绿叶的杏树,寂寞无主,摇曳在门前和窗前。‎ 清明过后的一个夜晚,我忽然看见对面一楼房子的灯亮了。主人回来了。尽管没有赶上杏花盛开,毕竟还是回来了。忽然,心里高兴起来,为那个孝顺的女人,为那个从未见过面的老太太。‎ 第二天上午,我在院子里看见了那个女人,触目惊心的是,她的臂膀上戴着黑纱。问起来才知道,去年春天要来北京的时候,老太太查出了病,住进了医院,盼望着老太太病好,却没有想到老太太没有熬过去年的冬天。今年清明,把母亲的骨灰埋葬在老家,祭扫之后,她就一个人来到北京。‎ 她有些伤感地告诉我,这次来北京,是要把房子卖了。母亲不来住了,房子没有意义了。‎ 房子卖了,三棵杏树还在。每年的春天,还会花开一片如雪。‎ ‎18.阅读全文,梳理完成故事。(2分)‎ 买房院里种树 杏树开花等待 ‎ ‎19.请结合选文内容,理解下面一句话的含义。(4分)‎ 母亲不来住了,房子没有意义了。‎ ‎ ‎ ‎ ‎ ‎20.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你对“熬”字的理解。(4分)‎ (1) ‎“问起来才知道,去年春天要来北京的时候,老太太查出了病,住进了医院,盼望着老太太病好,却没有想到老太太没有熬过去年的冬天。”‎ ‎ ‎ ‎ ‎ ‎21.你如何理解标题“杏花如雪”的?(4分)‎ ‎ ‎ ‎ ‎ 三、写作。(20分)‎ ‎22.朱自清的散文《春》中运用了大量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请借鉴这一写法描写自己家乡的雨,100字左右。‎ ‎ ‎ ‎ ‎ ‎ ‎ ‎ ‎ ‎ ‎ ‎ ‎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