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二册课时分层作业4 学用专题地图
www.ks5u.com 课时分层作业(四)学用专题地图 (建议用时:45分钟)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读我国民工流入省级行政区空间分布图(不包含香港、澳门、台湾),回答1~3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上图属于普通地图 ②上图是用等值线法表示我国省级行政区民工流入差异 ③上图是用分级统计图法来表示我国省级行政区民工流入差异 ④上图中表示的是我国民工流入省级行政区的空间分布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我国民工净流入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 A.新疆、山东、北京 B.四川、湖北、福建 C.广东、浙江、江苏 D.福建、江苏、浙江 3.一年一度的“民工潮”给人们留下难忘的记忆,我国这种人口流动带来的影响是( ) ①严重阻碍了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②加快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③加快中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④加重了区域间交通运输的压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C 2.C 3.D [第1题,该图属于人口专题地图, 是用分级统计图法来表示我国民工流入省级行政区的空间分布。第2题,据图可知,我国民工净流入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位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净流入量在1 000万人以上。第3题,人口流动会促进流入区和流出区经济的发展,加快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同时也加重了区域间交通运输的压力。] 下图为四个国家1960年和2011年人口数量状况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4~6题。 4.该图上用于表示人口数量分布的方法是( ) A.点值法 B.等值线法 C.分级统计图法 D.图形统计法 5.有关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德国人口总量和增长量最小 B.美国人口增速最快,增长量最大 C.印度人口总量最大,增速最快 D.沙特阿拉伯人口总量最小,增速最快 6.上述四个国家中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小的是( ) A.沙特阿拉伯 B.美国 C.德国 D.印度 4.A 5.C 6.A [第4题,该图上用于表示人口数量分布的方法是点值法。第5题,人口总量最大的是印度,人口增长量最小的是德国,人口增速最快的是印度。第6题,沙特阿拉伯国土面积较小、气候干旱,环境承载力最小。] 人口潜力指数是指目前人口状况下各地区能够继续容纳人口的潜力大小。下图为美国本土人口潜力指数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7~10题。 7.该图上用于表示人口潜力指示分布的方法是( ) A.点值法 B.等值线法 C.分级统计图法 D.图形统计法 8.绘制上图步骤正确的是( ) ①打开国家测绘主管部门网页 ②在“标准地图服务”栏目下载美国空白图 ③编绘草图 ④完成地图清绘 ⑤在图幅上方标注图名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⑤→④→③→②→① D.①→②→⑤→③→④ 9.图中四地人口潜力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②①③④ D.④③②① 10.关于图中各地人口潜力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区人口潜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自然条件 B.②地区人口潜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消费水平 C.③地区人口潜力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 D.④地区人口潜力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矿产资源 7.B 8.A 9.B 10.C [第7题,该图通过等值线表示美国本土人口潜力大小的分布,属于等值线法。第8题,本图属于专题地图,其绘制步骤应按照如下步骤进行:1.打开国家测绘主管部门网页,在“标准地图服务”栏目下载一幅适用的空白地图;2.设计图例和注记;3.编绘草图,在修改的基础上,完成地图清绘;4.在图幅上方标注图名。因此A项正确。第9题,直接根据图示的等值线分布判断,①地人口潜力指数大于450;②地人口潜力指数为400~450;③地人口潜力指数小于150;④地人口潜力指数为150~200。第10题,①②两地位于美国东北部,纬度较高,气候冷湿,自然条件较差,但这里经济发达;④ 地位于美国西部山区,矿产资源丰富;③地位于美国西部高原山区,地形崎岖,气候干旱,其人口潜力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 11.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人口密度超过500人/km2的省区有(写简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即可)人口密度最低的直辖市是(写简称)________。 (2)AB线西北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64%,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4%,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历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AB线西北部,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认真读图,就可看出我国人口密度在500人/km2以上的省区有:山东(鲁),河南(豫),江苏(苏),台湾(台),北京(京),天津(津),上海(沪)等。人口密度最低的直辖市是重庆市(渝)。第(2)题,AB线西北部由于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加上地形复杂,地势高,多高原山地,生态环境脆弱;交通不便,经济文化落后,开发较晚,所以人口稀少。第(3)题,AB线西北部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包头、兰州、乌鲁木齐等。 [答案] (1)鲁、豫、苏、台、京、津、沪(任选四个即可)渝 (2)气候干旱,大部分为干旱半干旱区;地形复杂、地势高,多高原山地;生态环境脆弱 交通不便,开发晚,经济文化落后 (3)包头 兰州 乌鲁木齐 2018年2月28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和省统计局联合发布的统计显示,2017年年末河南省总人口10852.85万人,常住人口9559.13万人。是名副其实的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结合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12~15题。 12.上图用于表示我国人口密度分布的方法是( ) A.点值法 B.等值线法 C.分级统计图法 D.图形统计法 13.河南省面积并不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但却成为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其主要的原因是( ) A.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 B.工业、商业贸易繁荣 C.地处经济发达地区 D.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充分 14.影响图中乙地区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水资源 D.矿产资源 15.图中甲省区面积广大,人口密度很小,但却不能采取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其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环境恶劣,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小 B.资源较为贫乏,不能供养太多人口 C.社会经济条件较差,发展水平较低 D.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12.C 13.A 14.C 15.A [第12题,图中是用分级统计图法表示我国人口密度分布的。第13题,河南省地处中原地区,开发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 人口稠密。第14题,图中的乙地为我国的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其人口的分布主要受水资源分布的影响。第15题,甲省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自然环境恶劣,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较低,应控制人口的增长。] 16.下图是我国某年各省级行政区的综合人口压力指数分布示意图(人口压力指数是指一个区域现有人口数量与经济人口容量之比,当人口压力指数小于1时,人口容量相对富裕,说明该地区相对人口压力不大,还有一定人口扩容余地),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江苏省是我国人口压力指数最小的地区之一,简述江苏省人口压力指数较小的原因。 (2)西藏自治区是我国人口压力指数最大的地区之一,据分析研究西藏地区人口压力还在不断加大,简述西藏地区人口压力不断加大的原因。 (3)我们应如何判断一个地区人口数量与分布是否合理? (4)试写出绘制“我国某年各省级行政区的综合人口压力指数分布示意图”的主要步骤。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知自然条件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口压力指数较小。从自然、经济、科技水平等方面说明江苏省人口压力指数较小的原因。第(2)题,西藏地区人口压力加大,说明西藏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在减小,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减小说明西藏的生产能力在减小,消费水平在提高,分析西藏生产能力减小的原因即可。第(3)题,分析一个地区人口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是否协调即可。第(4)题,结合专题地图的主要绘制步骤叙述即可。 [答案] (1)水热条件好,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对外开放程度高,资源环境承载力大。 (2)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生产活动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环境;自然灾害增多等。 (3)判断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与分布是否合理,应考虑该地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之间是否相互协调。 (4)绘制“我国某年各省级行政区的综合人口压力指数分布示意图”,可按如下步骤: ①打开国家测绘主管部门网页; ②在“标准地图服务”栏目下载一幅中国政区空白图; ③设计图例和注记; ④编绘草图; ⑤完成地图清绘; ⑥在图幅上方标注图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