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8 发布 |
- 37.5 KB |
- 2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教学案:第1编专题二 微案二 连续性文本阅读的筛选与概括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微案二 连续性文本阅读的筛选与概括 微点突破一 客观选择题 一、客观题设题误区 1.人物方面陷阱 (1)张冠李戴(对象):就是在有关联的表述对象上设置干扰,把甲某说成乙某,或者把甲某的事迹、言论、成绩、贡献等说成乙某的。另外,在同一对象的不同方面设置干扰,把同一事物的甲方面说成乙方面,如把时间、地点、事件等说成另一时间、地点、事件等。 (2)行为有偏差(行为):就是在选项表述过程中,或扩大传主行为,或缩小传主行为,或把传主的行为给改换了。 (3)曲解观点或建议(语言):这一陷阱往往从两个方面设置,一是曲解传主的建议、观点;二是曲解别人对传主的建议、观点。这里的曲解是指选项在表述观点或建议时在肯定与否定、是与非、有与无、表扬与批评等方面设置干扰,与原文相悖,造成与原文不符。 (4)曲解传主兴趣:就是在选项设置时有意把传主的兴趣爱好给转换,或在时间、地点上给换位。 (5)无中生有:此陷阱在选项的表述中包含两个方面:第一,选项中的内容在原文中没有提及;第二,选项中的内容在原文无此暗示或根据,属主观臆断。 2.事件方面陷阱 (1)篡改时间或时态(时间):此类陷阱的干扰项就是命题者故意把现实中未发生的事件(又称“未然”)判断为已发生(又称“已然”)或把已发生的事件判断为未发生。 (2)以偏概全或说法绝对(范围):就是在选项设置时把个别的、特殊的、局部的、少数的表述成普遍的、全部的、整体的、所有的,特别是传主对事件的处理方面。 (3)曲解原因、篡改结果、因果倒置(因果):就是在选项表述中把事件发生的原因给换了;或者把在某原因下发生事件的结果给换了;或者把“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的关系。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强加因果,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因果关系。 二、解题方法 1.定位:在选项中选择需要“定位”的关键信息,在文中找出对应的区域。 2.比对:勾出对应信息,比对信息出入。以文章的内容、情节、主旨为背景,在相关区域中思考选项是否有根据,是否符合事理和文意。 3.判定:通过合理联想、推断,判断选项的正误。 典题演示 比对分析,找出下列选项中的错误信息。 1.选项信息 1999年,吴良镛起草的《北京宪章》在国际建协第二十届建筑师大会上通过,这标志着中国的建筑理论开始在世界上占主导地位。 原文信息 在1999年国际建协第二十届建筑师大会上,作为中国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学的领军者,吴良镛宣读了由他起草的《北京宪章》并获得通过。这标志着“广义建筑学”与“人居环境”学说已被世界建筑学界普遍接受和推崇,扭转了长期以来西方建筑理论占主导地位的局面。 比对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 原文“广义建筑学”与“人居环境”学说不能涵盖“中国的建筑理论”;“接受和推崇”“扭转……局面”不能表述为“占主导地位”。选项属于以偏概全类错误,且言过其实。 2.选项信息 克罗齐主张,历史与艺术都着力于表现普遍法则,都以人为焦点,历史与艺术的区分界限在于真实和虚构。 原文信息 他结合自己从未放弃的美学志趣,把历史与艺术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他发现,历史与艺术都以人为焦点,着力于表现独特而个别的事实,不关心抽象概念或一般法则。艺术不是世俗理解中的娱乐手段,它创造的是一个可能的事实;历史则提供实有的真实,表现为真实发生过的一切。 比对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 选项与原文观点相反:选项认为“历史与艺术都着力于表现普遍法则”,原文认为“历史与艺术都……着力于表现独特而个别的事实”;选项认为“历史与艺术的区分界限在于真实和虚构”,原文认为艺术“创造的是一个可能的事实”,没有说“虚构”。选项属混淆是非。 3.选项信息 在给夫人王荷馨的家书中,戴安澜表明了为国战死的决心,认为这是军人的极大光荣,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妻子儿女日后的生活。 原文信息 他给夫人王荷馨写了绝命家书:“ 余此次奉命固守东瓜,因上面大计未定,与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报国家养育。为国家战死,事极光荣。所念者,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望你珍重,并爱护诸儿,侍奉老母。老父在皖,可不必呈闻。” 比对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 “唯一”错,除了放心不下“妻子儿女日后的生活”,还有牵挂父母。选项缩小了范围。 4.选项信息 戴安澜自幼对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诗篇熟读成诵,常常手自笔录并吟唱,以此激发自己和官兵的爱国热忱。 原文信息 戴安澜任第73旅旅长后,回顾多年对日作战的经验教训,认定要取得胜利必须依靠部属努力,而部属的旺盛士气来自他们的爱国热情。他特意抄录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印发给各级官兵背诵吟唱,激发大家精忠报国的爱国热忱。 比对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 选项中“戴安澜自幼对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诗篇熟读成诵”错,原文只说他特意抄录并印发给各级官兵背诵吟唱,并没有自幼熟读成诵的信息,故该项属无中生有。 5.选项信息 侯仁之发现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卢沟桥受损严重,便强烈呼吁保护卢沟桥,禁止机动车和兽力车通行,最终使卢沟桥得到了妥善保护。 原文信息 有800多年历史的卢沟桥在20世纪80年代还是进京要道。卡车、拖拉机往来穿梭,卢沟桥受损严重。侯仁之对此心急如焚。他写了《保护卢沟桥刻不容缓》一文,发表在《北京日报》上。6天后,北京市政府决定,卢沟桥禁止机动车与兽力车通行。如今,经过多次整修的卢沟桥已经得到妥善保护。 比对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 “禁止机动车和兽力车通行”是北京政府的决定,原文只提到侯仁之“写了《保护卢沟桥刻不容缓》一文”,选项属张冠李戴。 6.选项信息 侯仁之主张沙漠研究要走出小书房,走进现场,不要依靠旧书堆中的文献资料。他在陕北榆林附近沙漠的考察研究纠正了人们的错误认识。 原文信息 侯仁之反驳道:“必须勇敢打破旧传统,坚决走出小书房,跳出旧书堆。”此后数年,侯仁之多次奔赴西北沙漠进行考察。 …… 经过细致的调查研究,侯仁之得出结论,统万城的沙化,是人类不合理活动的结果。那时,人们普遍认为西北沙漠中很多古城被废弃是“大漠流沙”造成的。而侯仁之却证明,这是“肤浅的广为流传的错误观点”,人类活动才是造成沙化的主要原因。这直接为后来人们治理沙漠打下了认识基础,侯仁之也因此成为“沙漠历史地理研究的先驱”。 比对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 原文是“跳出旧书堆”,而选项说成“不要依靠旧书堆”,混淆是非;且原文用“证明”“打下了认识基础”来叙述评价侯仁之的研究,选项用“纠正了”一词,把未然表述为已然,选项属混淆时态。 7.选项信息 在卢作孚看来,中国战后建设的首要目标就是减轻人民的痛苦,增进人民的幸福,造公众福,急公众难,并为此身体力行,全力趋赴。 原文信息 相关链接② 乡村建设在消极方面是要减轻人民的苦痛,在积极方面是要增进人民的幸福。造公众福,急公众难……我们要做这样的事业,便要准备人、准备钱、准备东西、准备办法,尤其要许多人分工合作,继续不断地去办。 (卢作孚《乡村建设的意义》) 比对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 原文的“乡村建设”被选项表述为“中国战后建设”;乡村建设的“消极方面”和“积极方面”被表述为“首要目标”,选项属偷换概念。 即学即练 比对下列选项对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是否恰当,如不恰当,找出选项中错误信息,并说明理由。 1.选项信息 “学而优则仕”是陶渊明几次出仕的原因。他是正统文人,有正统的忠君思想,加上少有大志,希望在仕途大展宏图就不难理解了。 原文信息 陶渊明,东晋大司马陶侃重孙,其父为安城太守陶逸,在这样一个世家里,先祖的丰功伟绩激励着陶渊明,他后来曾写诗:“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祖上留下来的一些积蓄逐渐耗尽,亲友接济也逐渐不支,生活每况愈下。而且家里也已经没米下锅,学而优当仕,陶渊明决定外出做官。 公元400年,陶渊明三十五岁,也许是实在过不下去了,他来到荆州,投靠到荆江二州刺史桓玄门下做了个参谋。 还是公元405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这次到任应差的原因主要是为了生计。 比对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陶渊明几次出仕的原因不仅仅是出于“学而优则仕”的胸怀抱负,还有“生计”问题,选项属以偏概全。 2.选项信息 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习期间,钱伟长经过刻苦努力,终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板壳的基本理论,与导师辛吉的研究过程和结果相似。 原文信息 经过半年多努力,用掉了几尺厚的草稿纸,他终于以严谨简约的张量分析为基本工具,建立了板壳的基本理论,对原有的各种论述进行分类,提炼出本质的核心内容,找到了一组统一的方程式。 与此同时,辛吉教授通过另一途径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比对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原文说“辛吉教授通过另一途径得到了类似的结果”,而选项表述为“过程和结果相似”,在“过程”“途径”问题上,选项混淆是非,与原文完全相悖。 3.选项信息 史怀哲的一生获得了各种各样的奖项,而在医学方面只获得过一次不太出名的奖,这表明整个社会的价值评判出现了问题。 原文信息 他艰苦卓绝的医疗探索与创造性实践,没能得到医学界的重视。虽然他是诺贝尔奖得主,但拿回的是和平奖。他一生中接受过数十次奖励,只获得过一次医学领域的不太出名的奖章。新锐的医学家还不时批评他思想保守,只热衷于重复性的技术操作,不重视时新的技术成果。他的医院也一点儿都不现代化,但他的丛林医院在高度技术化与高度组织化的医学时代里保持了对病人个体的尊重、人性的温情,以及在适宜技术处置下的一流疗效。在他眼里,过度技术化的医学常常导致医患关系的冷漠。还是爱因斯坦理解他:“这个人的影响与其说来自令人赞叹的成就,毋宁说来自他那对通常的理智来说难以把握的整个人格”。 比对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选项中“这表明整个社会的价值评判出现了问题”表述有误,依据原文“没能得到医学界的重视”和“新锐的医学家还不时批评他”等可知,“整个社会”的表述不准确,属夸大范围。 4.选项信息 作者写这本自传只是为了“重拾记忆的片段”,并未考虑出版事宜,故而写的只是让自己“感到无比开心和满足”的一些朋友。 原文信息 每个人在生命的某个阶段,或许都会愿意重拾记忆的片段,讲述那些大大小小的耕耘与欢愉。我正在变成这样一个絮絮叨叨的老人,在本书中,我将记录下一些在我生命中出现过的人和事。在某种程度上,我所交往的是这个国家里最优秀的人。我所要记录的事件对我而言具有重大的意义,它们在我记忆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 着手写这本回忆性质的文字时,我并没有希望将它出版成书。 聊起多年来患难与共、亲密无间的合作伙伴与同事,我感到无比开心和满足,同时也意识到:虽然这些记忆对我来说是一笔珍贵的财富,但是长篇大论会令读者厌烦,所以我只提到了其中一些朋友,正是他们造就了我商业上的成功。 比对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选项中的“只是为了‘重拾记忆的片段’”错误,属缩小范围;选项中的“故而写的只是那些让自己‘感到无比开心和满足’的一些朋友”张冠李戴,原文是“长篇大论会令读者厌烦,所以我只提到了其中一些朋友,正是他们造就了我商业上的成功”。 5.选项信息 对自己厌恶的学生严厉古板,对自己欣赏的学生则毫无保留地付出。钱学森截然相反的态度引起了一些学生的不满,有人刻薄地称呼他为“中国皇帝”。 原文信息 在课堂上,钱学森的评语切中要害且非常冷酷。有一次,一个学生举手发问道:“我不明白第二块黑板上的第三个等式。”钱学森根本就不予回答。另一位学生问道:“喂,你不回答他的问题吗?”钱学森只是说道:“那是个事实陈述,不是一个问题。”另一次,一名学生问钱学森刚刚提出的方法是否“万无一失”。钱学森冷冷地瞪了他一眼,然后刻薄地答道:“只有傻子才需要万无一失的方法。” “学生们都害怕他的严厉古板,他看上去就像个中国皇帝。”汉斯·利普回忆道。 然而,钱学森却对那些他认为智力上有潜质的人毫不吝惜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比对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对自己厌恶的学生严厉古板”曲解原意,原文中是说钱学森对那些提出不值得回答的问题的同学严厉古板。选项中“截然相反的态度引起了一些学生的不满”在原文中没有依据,属无中生有。“刻薄地” 是他回答学生时的态度,而非别人对他的态度。 6.选项信息 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的过程十分艰辛,不仅没有得到官方的大力支持,就是商人也对他缺乏信任,只是袖手旁观,不愿意参股。 原文信息 张謇为纱厂定名为“大生”。纱厂起初确定为纯粹的商办,拟招商股60万两,但一年只招得三四万两。为了筹款,张謇奔走各地,心力交瘁。无奈之下,将大生纱厂改为官商合办,接受将张之洞用官款购买的美国纱机作价50万两入股,但商人担心官股专权舞弊,不愿参与。后盛宣怀和张謇均分官机,作价25万两,官股只是“按年取息,不问盈亏”,纱厂变为“绅领商办”,商人这才接受。1899年5月,大生纱厂建成纺纱,但经费却依然不足,只能采取“尽花纺纱,卖纱收花”的方法艰难周转。幸运的是当年棉纱市场不错,大生纱厂才柳暗花明,当年便赢利20万两白银。 比对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是“没有得到官方的大力支持”错误,大生纱厂有官股。二是“商人也对他缺乏信任”错误,原文说“商人担心官股专权舞弊,不愿参与”,可见不是对他缺乏信任,而是对“官股”缺乏信任,此处属张冠李戴。 7.选项信息 托尔斯泰一生都思考农民贫困的根源并力图找到解决的办法。他亲自耕种,为农民盖房子,为农民的孩子办学校……在这些努力都失败之后,他选择了皈依宗教。 原文信息 他一直在思考,社会上层与下层、地主与农奴之间的隔阂与矛盾在哪里,农民贫困的根源何在,这突出反映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 不服输的托尔斯泰在1859~1862年几乎中断了自己的文学创作,先后在自己的庄园及其附近农村为农民子弟创办了20多所学校。 在1879~1882年写成的《忏悔录》中,他谈到了当时的情况:我感到迷茫,不知所措,人也变得忧郁了……这样,他开始转向宗教,有规律地去教堂,早晚在书斋中祷告。 在人生的最后几年,托尔斯泰发誓要改变自己的贵族化生活方式,不时地参加体力劳动,自己耕地、缝鞋,为农民盖房子、砌炉子。 比对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选项中的“亲自耕种,为农民盖房子”是发生在皈依宗教之后,属混淆时态。 微点突破二 概括分析传主成就、事迹 所谓概括传主生平事迹、成就、贡献,就是要求归纳、概括传主的生平阶段、主要事迹及其贡献成就,且能作出分析的一种题型,也是课标卷的常见题型之一。 设问方式 1.×××在×××领域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就?请结合全文概括说明。 2.×××的事迹主要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3.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介绍)×××的? 解题技巧 1.先要全面、细致地筛选。筛选是概括、分析的基础。先把正面阐述传主事迹、成就、贡献的语段筛选出来,再注意文中有无细小的信息和其他侧面表现传主事迹的信息。如果有,一定不要遗漏。当信息集中在某一部分时,应划分层次,分层提取;当信息分散在各处时,应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具体是:先罗列,再合并(信息同一类的合并在一起)。 2.概括分析传主事迹要特别注意:①准确概括有关传主的典型事件。典型事件往往是传主一生的关键所在,能反映他一生中的主要功过,也是考查重心所在。归纳时,要特别注意事件的关键要素:时间、地点、经过、原因、结果,甚至包括影响。②抓住富有特色的细节。细节描写是传记写人的主要手法之一。通过细节,能反映出传主的个性,分析时不可忽视。 3.用好“点面结合”答题法。“点面结合”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答题中很重要的答题方法,尤其适用于筛选、概括类题目,题干中常有“表现在哪些方面”“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等语句。所谓“点”,就是一个个具体答题点;所谓“面”,就是能够把“点”合并在一起的概括角度。用此法的模式为“先面后点”。 答题模板 ××人(通常为传主,可以省略)在××时(有时可以没有)××地(有时也可以没有)做××事。 典题演示 (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爱国科学家邓叔群 经过清华学堂八年苦读,邓叔群于1923年经考试公费留学美国。同时去的同学大多选择学习外交、银行、军事、法律等专业,只有他不听别人劝告,为了解救贫困的中国农民,一心入读康奈尔大学的农林专业。留学期间,目睹同胞受到种族歧视,这激发了他为国争光的民族自尊心,决心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精湛的科学知识。他不仅主科成绩都是A,而且荣获了全美最高科学荣誉学会颁发的两枚金钥匙证章。正当他博士论文接近完成时,国内岭南大学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导师惠凑推荐了他,但建议他完成论文后再回去。邓叔群却认为,学到先进知识报效祖国,正是自己求学的真正目的,于是当即回国。 在回国后的十年中,为搜集我国第一手真菌资料,他手提竹篮,攀山入林,一样一样地采集,逐一鉴定,定名分类。他先后研究鉴定的真菌种类达一两千种,分隶于数百个属,其中首次发现的新属5个,新种121个,为世界真菌资源宝库增添了新标本,在世界真菌学史上为我国的真菌科学谱写了重要的第一章,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有自己的真菌科学。在世界著名真菌分类学家考尔夫教授总结的康奈尔大学120年来作出突出贡献的41位真菌学家中,他是唯一的东方人。 抗战开始不久,为了使自己的研究与国计民生关系更为直接,邓叔群转向了林业研究。他带领助手深入云南、西康、四川一带,勘察森林资源状况。他们冒风雨,顶烈日,忍饥寒,摸清了该地区森林资源的组成、分布、蓄积量及病虫害等情况,绘制了中国的早期林型图,并提出了合理经营、开发和管理原始森林的研究报告,为大后方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其中森林的材积估算、轮伐期、更新方法、造林方针等,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后来,邓叔群拒绝就任农林部副部长,而在甘肃省建设厅厅长张心一的支持下,举家奔赴甘肃,开始黄河上游水土保持的研究。经过几年艰苦奋斗,成功创办了洮河林场及三个分场,建立了一整套保证森林更新、营造量大于采伐量的制度,创建了以科学的方法经营和管理森林的新模式。邓叔群认为,水利和林、牧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要根治黄河水患,就必须三者并重。为保持黄河上游水土、减轻下游灾害,他提出了森林生态平衡理论。 1948年,邓叔群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随后,中央研究院要求全体高级研究人员迁往台湾或去美国。他不仅自己明确表示绝不离开,还动员其他同事共同抵制。他对家人说:“别忘了自己是中国人,要为民族富强奋斗终生。我绝不跟腐败的国民党去台湾,也不去美国。” 其实在他内心深处,对共产党抱有希望和向往,愿与民族同甘苦、共命运。后来,他早年的学生沈其益受东北解放区领导委托,特地到上海动员他去东北筹建农学院,他欣然接受邀请,并在半年时间内,带病编写出一整套林科大学的教材纲要。作为沈阳农学院创建总指挥,他辛勤工作,调度有方,快速、高效地完成了建校任务。 邓叔群生活简朴,不图物质享受。新中国成立后,他把抗日战争前在南京购建的花园洋房捐献给国家,还三次主动提出减薪。抗美援朝时,他将自己的积蓄捐作军用。1960年,他受林业部委托,举办森林病理学培训班,为各省培训出数十名专业技术骨干。培训结束后,他谢绝巨额酬金,只留一张结业合影作纪念。邓叔群一生的选择,都从人民和祖国的需要出发,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科学报国的理想。 (摘编自《中国真菌学先驱——邓叔群院士》) 【相关链接】 ①邓叔群(1902-1970),中国真菌学家。福建福州人。曾任岭南大学、金陵大学、中央大学等校教授,中央研究院研究员。新中国成立后,任沈阳农学院和东北农学院副院长、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主要著作有《中国的高等真菌》《中国的真菌》等。 (摘自《辞海》第六版) ②我自幼被外祖母严氏收养。她教我劳动,晓我勤俭,并以民族英雄岳飞、戚继光、林则徐等人的事迹勉励我;教我做人要坚贞不屈、清正廉洁、光明磊落,这一切促使我从小就立志为中华民族的强盛奋斗终生。 (摘自《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邓叔群》) 在国家需要时,邓叔群是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 1.审题干,明题型 把题干“在国家需要时,邓叔群是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变换一下问法,改为“在国家需要时,邓叔群做了哪些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事”,就会更明确地确定本题为“概括分析传主事迹”题。 2.定角度,找对应 可以根据时间、地点和工作变化,再根据题干界定的“国家需要时”“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寻找相关区域。 要点所在段落 答案要点 第一段 留学期间,邓叔群做的事:因岭南大学的需要,在即将毕业时,却中断学业,立即回国。 倒数第二段 1948年,他做的事:带病编写出一整套林科大学的教材纲要,辛勤工作,调度有方,快速、高效地完成了沈阳农学院的建校任务。 倒数第一段 新中国成立后,他做的事:捐献花园洋房给国家,还三次主动提出减薪。 抗美援朝时,他做的事:将自己的积蓄捐作军用。 1960年,他做的事:免费培训森林病理专业技术骨干。 答案 ①因为岭南大学的需要,中断学业,提前回国效力;②带病编写教材纲要,为筹建沈阳农学院辛勤工作;③把自家的花园洋房和积蓄捐献给国家,并主动提出减薪;④免费为国家培育技术骨干。 即学即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王阳明的人生与学问 吴光 明宪宗成化八年九月三十日,王阳明诞生于余姚一个官宦之家。幼名为“云”,五岁时改名“守仁”,盖取《论语》“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之意。 阳明十二岁时,开始拜师读书。他经常捧书沉思,思考人生真谛。有一天,他突然问书塾老师:“何为(人生)第一等事?”老师回答说:“惟读书登第耳!”王阳明疑惑地说:“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这个“读书学圣贤”的心愿,表达了少年王阳明要做圣贤的远大志向。 弘治十二年春,阳明二十八岁,第三次参加会试,终于举进士出身。 明武宗正德元年,阳明三十五岁。司礼太监刘瑾专权跋扈,结党营私,排斥异己。御史薄彦徽等会同南京给事中戴铣,上疏请诛刘瑾等“八虎”。刘瑾大怒,逮薄、戴等人下诏狱,各杖三十。戴铣竟被杖死狱中。时任兵部主事的王阳明挺身而出,抗疏力救,刘瑾遂逮阳明下诏狱,廷杖四十,贬为贵州龙场驿驿丞。 在贬谪龙场期间,王阳明经历了身体与心灵的“百折千难” ,但他并未被种种天灾人祸所击垮,而是自强不息,从容应对。面对种种困境,他常常思考“圣人处此,当有何道”的问题。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深夜,他突然大彻大悟《大学》“格物致知”之旨,不禁欢呼雀跃,“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便是所谓“龙场悟道”,其关键在于领悟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其逻辑的结论是求理于心,而非求理于外。这标志着王阳明主体意识的觉醒,也为他日后在讲学中形成良知心学奠定了心灵觉悟的基础。 正德五年三月,王阳明经历了两年贬谪生活后被朝廷起用,升为庐陵知县。他以民为本,推行了多项德政,特别是冒着被罢官处分的风险蠲免了困扰境内百姓的苛捐杂税,深得民众拥护。同时,他敦励风俗,推行孝道,以儒家道德人文精神教化民众,使民风归于淳厚。 正德十四年六月十四日,宁王朱宸濠在南昌起兵反对朝廷。当时,阳明正奉命前往福建,行至途中,仓促闻变,立即回军吉安,调兵“勤王”。在王阳明的精心调度与策划下,竟能“以万余乌合之兵,而破强寇(宁王)十万之众”,这在军事史上创下了以少胜多的奇迹,也成就了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和文武双全的历史声名。 从正德十二年到十六年,王阳明大多时间在江西赣州和南昌。这段时期,他经历了自贬谪龙场以来人生最艰难险恶的时期,但种种苦难的磨砺,使王阳明的思想升华到一个新高度,促使他提出了“致良知”的哲学命题,从而完成了阳明学的哲学建构。正如阳明自己总结的:“某于‘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非是容易见得到此”“我此‘良知’二字,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阳明良知之教的成型,不仅使其精神境界升华到新的高度,更使他在复杂险恶的政治斗争中气定神闲、宠辱不惊,自立于不败之地。 嘉靖六年五月,广西田州土司叛乱,数剿无效,朝廷遂命王阳明进剿“乱贼”。王阳明率师抵达广西以后,对思恩、田州地区瑶族土司的武装反叛采取了安抚为主、罢兵息战的政策。不到半年,即促使其首领卢苏、王受率数万之众竭诚投降,使得迁延数年、屡剿无效的思田之乱宣告平息。 广西平乱的战事,前后经历一年多。这一年多来,王阳明以衰病之躯,奔走于炎热潮湿、瘴疠遍布的崇山峻岭,可谓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嘉靖七年十月初十日,王阳明向朝廷上了平生最后一道奏疏,说明自己“ 炎毒益甚、遍身肿毒,喘嗽呕吐”的严重病况,请求朝廷允许他回乡养病,其词悲切。眼见病情日重,他已等不及朝廷的批复了,于是班师北归。于十一月二十五日抵达南安府(今大余县),二十八日晚,舟停青龙铺水面。二十九日上午,他已处于弥留之际,其弟子周积请问有何遗言,阳明只留下了“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八个字,瞑目而逝。享年五十七岁。 (摘编自吴光《王阳明的人生与学问》) 【相关链接】 “先生(王阳明)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遍读考亭(朱熹)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判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龙场)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 (黄宗羲《明儒学案·姚江学案》)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王阳明先被贬龙场,后困居江西,经受种种苦难的磨砺,始终坚持潜心苦思,终成就了阳明之学。 B.王阳明为戴铣等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与专权跋扈的刘瑾抗争,表现了他坚持正义、无所畏惧的道德勇气。 C.王阳明提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强调虽圣人之道遥不可及,但自我都可追求主体心灵的觉悟。 D.王阳明临终时留下“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遗言,寥寥八字,可视为对王阳明人生与学问的概括。 答案 C 解析 由原文第六段“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其逻辑的结论是求理于心,而非求理于外”,可见选项中“圣人之道遥不可及”错误,圣人之道,就在自性中,并非遥不可及。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阳明年少时便立下圣贤之志,不愿走入仕途,成年后却历经三次科举而投身官场,奔走四方,颇立功业。 B.人生的艰难险恶,促使王阳明思想的升华;而思想的升华,更使他气定神闲地面对政治斗争中的复杂险恶。 C.阳明之学虽为王阳明首创,却是吸纳前人思想精髓所得,他曾学朱熹、佛老,历经艰难,方悟得良知之教。 D.本文史论结合,选取王阳明人生中的重大事件,展示了明朝这位著名哲学家的人生轨迹和思想行为。 答案 A 解析 A.“不愿走入仕途”错,王阳明立圣贤之志,但并未排斥仕途。 ★10.王阳明一生有哪些主要成就?请结合文本分类概括。(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学术方面:创建阳明学,提出了“致良知”的哲学命题;②为政方面:治政有方,推行德政与教化;③军事方面:平叛得力,创下了以少胜多的奇迹。 解析 解答本题应抓住题干“一生有哪些主要成就”的要求,着眼全文筛选信息,然后进行归纳概括。文章描述传主,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丰满形象,既写了传主的学术成就,也交代了他在政治、军事方面的突出才能。组织答案时,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对信息进行归纳整合。 微点突破三 概括分析传主形象 概括分析传主的形象,是传记类文本考查的一个必考点。因为传记本身就是以写人为主的,其目的就是刻画人物、表现人物。概括分析传主的形象,应建立在对传主事迹概括的基础上。 设问方式 1.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传主的性格特点。 2.这句话表现了传主……的个性品质。 3.传主的精神品质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考查角度 一是概括分析传主形象的特点、个性或品质;二是要求概括分析传主声誉、评价的支撑材料。 分析角度 正面: 1.从事迹(人物的言行)中概括分析传主的形象。 2.从细节描写中概括分析传主的形象。 3.从传主与各方面的关系中概括传主的形象。 侧面: 1.从作者对传主的议论性描述中概括分析传主的形象。 2.从文章引用的他人对传主的评价中概括分析传主形象。 (1)要关注时代、社会、家庭背景下的传主。 (2)要理解关系网中的传主。 答题模板 品行、德性要素(或精神内涵)+事实要点。 典题演示 (2016·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一代通儒顾炎武 顾炎武从科举制度桎梏中挣脱出来后,便一改旧习,自誓“能文不为文人,能讲不为讲师”,力倡“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为了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也为了摆脱纠缠,躲避豪绅叶方恒的陷害,他以游为隐,将家事稍作安排,便只身出游。最初往来于山东、北京、江苏、浙江之间,自康熙元年起,其游踪扩至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以友人所赠二马二骡载书自随,南北往返,风尘仆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把自己的后半生献给了著述事业。顾炎武每到一处,必考察当地风土人情、山川地理,如与平日所闻不符,便打开书卷验证。旅途中则在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就翻书温习。据他在《书〈为顾宁人征天下书籍启〉后》回忆,自己曾临泰山,谒十三陵,登恒山,抵太原,“往来曲折二三万里,所览书又得万余卷”。他把所搜集到的地理文献资料一分为二,将有关水利、贡赋、经济、军事部分,编为《天下郡国利病书》;有关地理沿革、建制、山川、名胜部分,则编为《肇域志》。 《日知录》是顾炎武的一部读书札记,最能代表他的严谨笃实与学术创新,也反映了他一贯不愿“速于成书,躁于求名”的治学品格。全书共三十二卷,以“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为宗旨,体现了他的学术、政治思想。康熙九年初刻八卷本刊行后,他又不断增改,至康熙十五年,已得手稿二十余卷。顾炎武在该书的题记中说,他从小读书,“每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一旦发现前人著述中已有类似论说,一律删去。积三十余年,编成此书。取《论语》子夏之言,命名为《日知录》,供后人研讨。 顾炎武把《论语》中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 作为自己的治学宗旨和处世之道,虚怀若谷,严于律己,注重友情。在他看来,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交友是益学进道的重要途径,古人学有所得,未尝不求同志之人,所以,寻友交友构成他为学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学交友过程中,他始终推友之长,虚己待人,以友为师,其高尚品格足为后世楷模。他晚年所撰《广师》,从学术视野、学术贡献、博闻强记、文风雅正、治学态度等方面,对同时代的十位“同学之士”加以称许。其弟子潘耒在《日知录》序中,盛赞其师足迹半天下,所至交其天下贤豪长者。天下无贤不肖,皆知先生为通儒。 顾炎武一生,始终关注“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早年奔走国事,中年谋求匡复,即使暮年独居北方,依旧念念不忘“东土饥荒”“江南水旱”。直到逝世前,病魔缠身,他仍然以“救民水火”为己任。他主张,天生豪杰必有所任,“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正是自己的责任。顾炎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关注,有其特定的原因,今天看来固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对于一个旧时代的思想家和学者来说,却是难能可贵的。面对明清交替的现实,顾炎武从历史反思中得出结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世学者将他的这一思想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颇有道理的。 (摘编自陈祖武《顾炎武评传》) 【相关链接】 ①顾炎武(1613-1682),明清之际思想家、学者。初名绛,字宁人,学者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遍游华北,所至访问风俗,搜集材料,学问广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侧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反对空谈“心、理、性、命”,提倡“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著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顾亭林诗文集》等。 (摘自《辞海》第六版) ②我生平最敬慕亭林先生为人……深信他不但是经师,而且是人师。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梁启超生平最敬慕顾炎武的为人,认为他不但是经学大师,而且是世人楷模。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 1.审题。显然,这是一道概括分析形象题。题干提到的“经学大师”“ 世人楷模”这两个方面分别指向人物的治学成就和德行,即治学上的态度、方法和成就,德行上的为人处世。回答“为什么”,就是要在原文和“相关链接”中找依据。 2.从传主的典型事迹中归纳其在治学和德行两方面的特点,如原文最后两段的“顾炎武把《论语》中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作为自己的治学宗旨和处世之道,虚怀若谷,严于律己,注重友情”“在为学交友过程中,他始终推友之长,虚己待人,以友为师,其高尚品格足为后世楷模”“始终关注‘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仍然以‘救民水火’为己任”,还有“相关链接①”的“于国家典制……都有研究。晚年治经侧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反对空谈‘心、理、性、命’,提倡‘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 3.将分散的评价整理、归并,分条作答。 答案 ①推重“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古训,谦虚谨慎,严于律己。②经世致用,学问广博,开一代学术风气。③善于推人之长,以友为师,虚怀若谷,博采众长。④关注国家民族命运,以“救民水火”为己任。 即学即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林海音——台湾文学的一道阳光 张昌华 林海音原先叫含英,最早叫英子。台湾人,生于日本。英子5岁时妈妈抱着她,与爸爸一道萍飘到北平。爸爸英年早逝。25年后(1948年)英子与夫君何凡扶着妈妈,携着、背着、抱着3个孩子,又折回台湾。“少小离家老大还”,一把辛酸两行泪。六口之家蜗居在一间日式住宅的玄关处,于3个榻榻米大的地盘吃饭、办公兼睡觉。 作家的林海音,不求属“著述等身”一类。她的小说、散文和童话作品统共不过300万字吧。自1957年起,林海音陆续写回忆童年的小说,《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和《爸爸的花儿落了》等5个短篇。故事各自独立,但在时空、人物、叙述风格上连贯,组成了系列。1960年以《城南旧事》为书名结集出版,并未引起社会关注。20年后,被内地引进,拍成电影,一夜誉满天下。《城南旧事》曾在47个国家放映,获过多项国际大奖。若干年后,林海音到内地访问,在公众场合见到导演吴贻弓时说:“ 我向您鞠躬,因为您使我的名字在内地变得家喻户晓,所以我得向您脱帽三鞠躬!”并真的弯腰致意。《城南旧事》跨越时代背景,跨越了政治,以委婉温馨的笔触去描写人性和人类的命运,已得到社会一致的认可。 林先生是由编辑起步而“发迹”的作家。作家,对她来说是“业余”,编辑却是终身。她早年在北平编《世界日报》,后来到台湾编《国语日报》《联合日报·副刊》,继之是《文星》《纯文学月刊》和创办纯文学出版社。她在编辑上的建树,绝不亚于其创作。在编“联副”10年期间,使一批台湾本土作家在文坛崭露头角。有人评论“林海音是台湾文学的播种者、培植者,也是一道阳光”。此言并非过誉,确实有许多动人的故事。本土作家钟理和命运坎坷,贫病交加,他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是林海音编发的,她着意栽培他。不料,钟理和突然病故。林海音闻讯后,挥泪赶写《悼钟理和先生》,介绍其苦难的一生,发表在次日的报纸上,不期收到众多读者的悼文和捐款。林海音不分昼夜地为钟理和编书、联系印刷厂、请人设计封面、借款印书,赶在钟理和百日祭时放在供桌上,了却心愿。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们之间只有信件交往,却从未谋过面的君子之交淡如水。 林先生在文学上有自己的追求。面对通俗低级、充满色情暴力的读物充斥坊间,而真正的文学园地却一片荒芜时,她坐不住了。时已年过半百的她,与丈夫何凡及友人不计风险和利弊,毅然创办了《纯文学月刊》,为台湾的纯文学发展鸣锣开道。那时,台湾对二三十年代作品控制出版,几近绝迹,读者见不到。《纯文学月刊》除了发表具有浓厚文学味的原创作品外,还辟专栏大胆引介30年代的作家和作品,传承“五四”,弥补当代读者对现代文学脱节的不正常现象。“那时气氛有异,我是硬着胆子找材料发排。‘管’我们的地方,瞪眼每期都看着。”几经坎坷,她为纯文学创出了品牌。 1995年,林先生77岁,她已无力继续经营出版社了。有人建议,把这块金字招牌转让、出售。林海音顾虑续办者难以坚持原来风格,不一定能善终,毅然决定停业。她把库存的80000册图书全部捐给图书馆、学校,把所有作品的版权全部归还作者。凡库内有少量存书的,全部送作者。有的作者过意不去,坚持要买。她坚决不肯,“出版社结束了,不是营业,只送不卖。”善始又善终,为纯文学出版社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林海音是个“比北平人还要北平” 的老北京人,她的作品也是一口京腔儿。她深切地眷恋她的第二故乡北京。她非但自己把纯文学出版社的全套样本书捐给北京现代文学馆,还动员其他兄弟出版社也捐,大大地丰富了现代文学馆馆藏。此外,她又提议并牵头,在内地出版《台湾著名作家代表作大系》,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来回奔波,乐此不疲。 林海音先生2001年11月30日仙逝。英子走了,她的故事以及她的《城南旧事》将久远地回味在海峡两岸。 (原载《紫荆》杂志,有改动) 11.下列关于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北京是林海音的人生起点,也是她文学之路的起点,北京对她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她的作品具有浓厚的北京味儿。 B.岁月将林海音磨炼成为一位作家、编辑和出版人,她大半生都致力于对纯文学的坚守,关闭自己的出版社也是她坚守纯文学的表现之一。 C.林海音是台湾文学的播种者和培植者,文章多处称她为先生,这既表现出作者对她的敬仰之情,也表现出她在台湾文学史上重要的地位。 D.林海音把生命的大半时间都用于编辑工作,所以她的文学作品并不多,但是“花香不在多”,一个作家能有一部作品在文学史上留下鸿爪就足够了。 答案 D 解析 文章第三段中写道“林先生是由编辑起步而‘发迹’的作家。作家,对她来说是‘业余’,编辑却是终身”。由此可见,“林海音把生命的大半时间都用于编辑工作”与“她的文学作品并不多”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1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迫于生计,年过半百的林海音还与丈夫及友人创办刊物,这不仅改变了她的生活状况,也是为台湾的纯文学发展鸣锣开道,这种打拼精神是极其可贵的。 B.文章详细描写了林海音对台湾本土作家钟理和的着意栽培和慷慨相助,不仅能够表现传主的精神品质,而且有力证明了传主是台湾文学的一道阳光。 C.文中“大胆引介30年代的作家和作品”“我是硬着胆子找材料发排”等叙述,表现出林海音敢于与邪恶势力作斗争的性格,也从侧面暗示了台湾文学园地荒芜的原因。 D.文章中引用了传主自己的一些语言,为作者的观点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论据,增强了说服力,具有画龙点睛之效,能够升华主题,增强作品语言感染力。 答案 B 解析 A项,“迫于生计”和“改变了她的生活状况” 于文无据,创办刊物是针对当时台湾低俗读物充斥现象之举。C项,“表现出林海音敢于与邪恶势力作斗争”属于主观臆断,应为表现林海音有胆识、不顾安危的勇气。D项,文中多处引用传主自己的语言,各处的作用不尽相同,如第二段的引用仅仅是表现传主是一个知情真诚、知恩感恩的人,再如第四段的引用是表现传主追求“纯文学”的执着性格和有胆有识、不顾安危的勇气;笼统说成“具有画龙点睛之效,能够升华主题”是不当的。 ★13.从这篇传记中你读出了林海音的哪些优秀品质?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淡泊名利,负有责任:以无私宽广的胸怀为培养台湾本土作家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她顾虑续办者难以坚持原来风格时,决定停业,并将库存图书全部送给图书馆、学校和作者。②坚持不懈,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致力于改变台湾文坛的不良风气,推动台湾文学的发展,功绩卓著。③具有乡恋情怀和民族情怀:把自己文学出版社的全套样本捐给北京现代文学馆,还动员其他出版社捐书,以实际行动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尽心尽力。④懂得感恩,富有温情:向使她的名字变得家喻户晓的导演脱帽致敬,以温婉细腻的笔触描写人物和人类命运,文学创作深受读者喜爱。⑤忠诚善良,待人厚道:为了推动本土文学的发展,培养本土作家,连未曾谋面的作者都给予了手足和知音般的关怀和相助。 解析 首先抓住传记中关于林海音的关键句子,然后从中提炼其优秀品质,如“顾虑续办者难以坚持原来风格,不一定能善终,毅然决定停业……全部送作者”“面对通俗低级、充满色情暴力的读物充斥坊间……时已年过半百的她……毅然创办了《纯文学月刊》,为台湾的纯文学发展鸣锣开道……她为纯文学创出了品牌”“她非但自己把纯文学出版社的全套样本书捐给北京现代文学馆,还动员其他兄弟出版社也捐……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来回奔波”“‘我向您鞠躬,因为您使我的名字在内地变得家喻户晓,所以我得向您脱帽三鞠躬!’并真的弯腰致意。《城南旧事》……以委婉温馨的笔触去描写人性和人类的命运,已得到社会一致的认可”“有人评论……她着意栽培他”“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们之间只有信件交往,却从未谋过面的君子之交淡如水”,对以上内容简要概括并分条作答即可。 微点突破四 概括传主成就的原因 任何人的成功或个性品质的形成都不是偶然的,这与个人的天赋、良好的性格、环境的影响、后天的努力等因素有很大关系,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分析传主做出贡献、成就的原因和分析传主个性品质形成的原因,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重要内容,也是全国卷实用类文本重要的考题,有时甚至把它放在探究题中考查。 常见设问方式: 1.(2016·课标全国卷Ⅱ)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为什么能够取得创造性成果?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2015·课标全国卷Ⅱ)作为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戴安澜不仅深受国人爱戴,甚至连敌人也不得不佩服,其中必有内在原因。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3.(2014·课标全国卷Ⅰ)为什么爱因斯坦和玻尔的论战被称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 4.(2011·全国卷)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的隐居时期。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 传主贡献、成就、个性成因,注意“三联系” 分析概括传主做出贡献、成就的原因或者其个性品质形成的原因,需要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入手作答:主观原因多从个人的成长环境、天赋、努力程度等角度考虑;客观原因多从社会时代特点和别人的帮助等角度考虑。具体思考时应注意“三联系”: 1.联系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关注“相关链接” 了解这些重要事实可以使我们对人物成长的各种因素做出符合实际的分析,以便更立体地了解人物。 2.联系人物的成长经历进而感悟人物的心路历程 深刻地认识人物的成长经历并感悟其心路历程,注重分析人物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志向和命运、奋斗和机遇、挫折和成功、事业和爱情等诸多因素对其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3.联系传主与他人的关系(或他人的评价) 主要人物的人际交往是影响他、也是组成他人生经历的重要方面,通过主要人物与他人的关系(或他人的评价)去把握其个性品质及原因,是答题的一条通道。 典题演示 (2016·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吴文俊的数学世界 吴文俊小学时成绩平平,也没有显示出独特的数学才华,初中时数学甚至得过零分,高中时最喜欢的是物理而非数学,但他从小就对读书有浓厚兴趣,初中时国文成绩一直不错。尽管高三时物理得了满分,但教物理的赵贻经老师却看出了他的数学潜力,力荐他入数学系。正始中学决定,吴文俊必须报考数学系,才能得到每年一百块大洋的奖学金,加之他父母又不放心独子离开上海,吴文俊就进了上海交大数学系。所谓“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吴文俊向来是以兴趣为先导来读书的。因为他对物理有兴趣,甚至一度想要转系。是大三时教数学的武崇林老师帮助他摆脱了专业上的困惑,使他认识到数学的巨大魅力。 1940年,吴文俊从交大毕业,先后在育英中学、培真中学担任数学教员,直到1946年见到了影响他一生的恩师陈省身,他才由一个普通的中学数学老师成为数学研究所的专业研究员。对于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他的学生高小山总结说:“吴先生做拓扑研究,一下子就能抓住核心问题,为代数拓扑学的兴起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他从事机器定理证明也是这样,极其敏锐地看出了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他的研究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汲取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养分。使用吴先生的方法,几乎所有数学定理的证明,都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从而让人类把精力放到更加宏观的层面上去思考问题。” 对吴文俊来说,虽然最初选择数学是被动的,但综观其一生,数学已逐渐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从事数学研究,吴文俊特别强调数学思维。他说:“要创新,就要独立思考,就不能总是跟着人家亦步亦趋,当然开始的时候参考借鉴也是必要的。牛顿就说过,他之所以获得成功,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远。所以不能忽略学习,可是除了学习之外,还要能够独立思考,这是创新的必要条件。现在摆在中国面前的是,数学就要靠下一代、下下代在创新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中华民族才可以得到复兴。”吴文俊自己的经历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在数学上的一系列成就,特别是他运用机械化思想来考察数学,发现了数学的不同侧面,并建立了新的模式,这全得益于他的独辟蹊径。 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也颇有心得。我国中学生多次在国际奥数竞赛中获奖,被当作我国数学教育成功的证明,但吴文俊更赞同丘成桐的观点:“ 奥数应该是一种建立在兴趣之上的研究性、高层次学习,中国的奥数学习过分关注海量题目,直接与考试、竞赛挂钩,对系统学习数学不利。作为基础学科,应着重引导学习的兴趣,不应当过分追求功利。”吴文俊同样清醒地认识到:“竞赛获奖固然可贵,但也不能看得过重。因为它不能代表学生对数学的深度理解,也不能有效地训练数学思维。”他认为,数学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数学的思维方式。 有人曾揶揄数学家迂腐,吴文俊不但不迂腐,而且兴趣广泛,内心充满童趣。他说:“我是个想怎样就怎样的人,想玩就玩,想工作了就会安安静静地工作,从不多想。”他喜欢看电影、读历史小说,也喜欢看围棋比赛。老伴说他“贪玩”,他却说:“读历史书籍、看历史影片,帮助了我的学术研究;看围棋比赛,更培养了我的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 吴文俊37岁时就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四十多年后,他再次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如此长的学术生命,在数学界是非常罕见的。当记者提出疑问时,吴文俊反问道:“我为什么不能保持这么长的学术生命?”在他看来,学术生命是能够终生保持的,很多人做不到,那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应该自我反省。他特别强调研究数学要下扎实的功夫。他说:“外国许多数学家,尽管有的我非常佩服,可是我并不认同他们靠所谓巧思妙想研究数学的方法。应该根据客观实际具体分析,一切以事实为主。这是我主要的想法。” (摘编自柯琳娟《吴文俊传》) 【相关链接】 ①1974年,吴文俊转向中国数学史研究,从中得到启发,开创了具有中国传统数学特点的数学机械化之路。他提出的“吴方法”,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代数学基于“计算”的传统,与通常基于逻辑的方法根本不同,首次实现了高效的几何定理自动证明。国际机器证明研究领域的权威人物S.穆尔说:“在吴文俊之前,机械化的几何定理证明处于黑暗时期,而吴的工作给整个领域带来光明。” (黄婷、邱德胜《数学大师:华罗庚、陈省身、吴文俊》) ②一般说来,吴教授的工作,都是独辟蹊径,不袭前人,富有创造性的。 (陈省身为吴文俊颁发杰出科学家奖时的评语) 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为什么能够取得创造性成果?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及相关链接 成长环境:潜心学习,师从名师使其具有扎实功底 由“相关链接①”可看出,他善于借鉴传统,敢于创新。由“相关链接②”可看出,他在研究中独辟蹊径,不蹈袭前人,富有创造性 联系人物的成长经历进而感悟人物的心路历程 吴文俊本身成长因素,他特别强调数学思维要创新,要独立思考,说明他不蹈袭前人,不盲从权威。他在数学上的一系列成就,特别是他运用机械化思想来考察数学,得益于他的独辟蹊径。从他对中国的奥数学习的看法,可以看出眼光独特而深邃。从他兴趣广泛,可以看出视野广阔,注重人文修养 传主与他人的关系 他人评价:从他的学生高小山的评价可看出,其具有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善于抓住问题的核心 答案 ①不蹈袭前人,不盲从权威,能够独辟蹊径;②具有扎实功底、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③学术视野广阔,注重人文修养。 即学即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从寒门子弟到行政长官 20世纪30年代,梁振英的父亲梁忠恩只身离开家乡山东威海闯荡香港,在清水衙门当警察。梁振英于1954年8月出生,有一姐一妹,是家中独子。二十岁之前,梁振英与家人住在七号差馆宿舍及荷李活道警察宿舍。那里没有独立卫生间,一层楼十几户人家共用一个厕所。小时候,为省一毛钱的电车费,梁振英和姐姐、妹妹都是走路上学。上中学时,为节省每顿一块五毛钱的饭钱,梁振英总是步行半个小时回家,用十分钟时间狼吞虎咽地吃完饭,再匆匆忙忙赶回学校上课。从上幼儿园起,梁振英就已经开始忍受贫困生活的煎熬。但懂事的小振英只是默默承受,从不抱怨。稍大一点儿时,他就开始分担家务活,帮助母亲买菜、择菜。为了贴补家用,帮附近的塑料玩具厂加工塑胶花。当时梁振英才十一岁,下午到学校上学,其他时间则要干活——要么背着几十公斤重的材料往返家里与工厂,要么与家人一起做塑胶花。这段时光尽管清苦,却被梁振英视为第一堂人生课,不仅培养了他不畏艰辛、自食其力的能力,还让他认识到执著追求的可贵。 梁振英从小成绩优异。他从荷李活道警察小学毕业后考入香港著名的中学——英皇书院,后又进入当时的香港工业学院(现香港理工大学)修读建筑测量系。取得高级文凭后,梁振英于二十岁那年前往英国布里斯托理工学院(现为西英格兰大学)攻读估价及地产管理学。在留学英国的三年多时间里,梁振英靠半工半读维持自己的学习及生活费用。他每周打工三个晚上,每次六个半小时,回到宿舍时往往是凌晨了。为了节省车费,他每天上学放学都要步行十多公里。即使这样,他仍然坚持参加社会活动。当时梁振英是当地香港留学生的学生会主席,经常举办中国文化宣传活动,每个星期天他还去教当地的华侨子弟学中文。 1977年,梁振英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从布里斯托理工学院毕业。学成回港的梁振英,开始了自己白手起家的创业历程。起初,他加入老牌测量师行“仲量行”,成为一名测量师。过了五年,梁振英被擢升为这家英资公司的合伙人及该企业第一位华人董事。当时年龄不足三十岁的梁振英年薪已高达上千万港元。1988年,三十四岁的梁振英被评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 1993年,梁振英创立了梁振英测量师行。2000年,通过互换股份与英国DTZ及新加坡的戴玉祥产业咨询公司合并,梁振英测量师行易名为戴德梁行。这家布点遍及四十三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房地产服务公司,迅速发展成为亚太区最具规模的物业顾问公司。2006年,梁振英成为该公司最大的个人股东,首度晋身集团董事局。一年后,梁振英又由戴德梁行北亚区主席升任为亚太区主席。此时,离他事业起步刚好三十年,梁振英已从一无所有的小青年变成了颇具经济实力的香港企业家。 作为香港专业联盟主席,梁振英率先鼓动香港十个专业团体五万多专业人才加强与内地交流。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内地的改革开放刚刚起步,身为香港“专业人士促进现代化协会”成员的梁振英,就开始与内地结缘,并频繁穿梭于深港沪之间。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开始。1984年,中英谈判碰上新界的租约问题。当时,新界的全部土地楼房,不论地区、新旧、用途,地契年期全部在1997年6月27日届满后,由中、英两国共同解决。由于当时内地还没有房地产市场,缺乏经济和合约上的知识,中央想找个香港人咨询意见。有位官员记起一个经常到内地讲课的年轻人——梁振英,就请他帮助写意见书。梁振英立即动笔撰写。几个月后,这份意见书中的建议成为中方意见,并成为《中英联合声明》附件三《关于土地契约》的主要内容。 在帮助和支持内地房地产事业发展的同时,梁振英亦开始在政治上崭露头角。1985年,梁振英出任香港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1988年,三十四岁的梁振英出任基本法咨询委员会秘书长;1993年,出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委会政务小组港方组长;1996年出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副主任;1997年出任香港特区第一届行政会议成员、召集人。此外,他还担任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等职。梁振英不无自豪地回忆道:“参与回归的全过程,为香港回归效力,亲历国家和平统一的阶段性成果,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成就和最难忘的经历。” 14.下列对传记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撷取梁振英人生的若干片段,描写他积极生活、刻苦学习、心系祖国的事迹,记叙梁振英从寒门弟子到成为香港行政长官的历程。 B.梁振英从小学习成绩优异。在香港取得高级文凭后,前往英国留学,学费和生活费自己打工解决,还经常参加社会活动,仍以全班第一名成绩毕业。 C.梁振英四十岁时创立了自己的测量行,几年后通过与英国和新加坡的两家公司合并,他的戴德梁行成为亚太区同行中规模最大的公司。 D.梁振英学成回港后,加入了老牌测量师行——仲量行,很快就成了行业的领头人,工作了十年的时间就被评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A项,“梁振英”“刻苦学习”,于文无据。C项,“通过与英国和新加坡的两家公司合并,他的戴德梁行成为亚太区同行中规模最大的公司”错误,该信息与原文不一致,原文是说戴德梁行“迅速发展成为亚太区最具规模的物业顾问公司”,即在合并后又经过几年发展,才成为亚太区最具规模的物业顾问公司。D项,“很快就成了行业的领头人”错误,该信息与原文不一致,原文只是说“梁振英被擢升为这家英资公司的合伙人及该企业第一位华人董事”。 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梁振英青少年时代直面贫困生活的一项是(3分)( ) A.每个星期天他去教当地的华侨子弟学中文。 B.默默承受,从不抱怨。他认为清苦的生活是第一堂人生课,认识到执着追求的可贵。 C.年龄不大就分担家务,帮工厂做活赚钱补贴家用。 D.积极面对贫穷的生活:节约花费,走路上学,上学时间回家吃饭。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传主形象、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文章写梁振英青少年时代贫困生活状况的内容在第一段,故本题的设题区域主要针对第一段。A项,“每个星期天他去教当地的华侨子弟学中文”源自第二段,这是说他参加的社会活动,与“直面贫困生活”无关。 ★16.梁振英从寒门学子成长为行政长官,请从家境、学业、工作、爱国几个角度,分析梁振英成功的原因,并谈谈对你的启发。(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小时候的贫困生活,锻炼了他吃苦耐劳、执着追求的品质。②优秀的学业,为后来成为颇具实力的企业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③具有管理才能和进取心,工作不久就被擢升为公司的合伙人及该企业的董事。自己创立公司后,公司很快就成了亚太国际公司,他升任为亚太区主席。④爱国热情,促使他早在内地改革开放刚刚起步时就利用自己在香港的影响力鼓励专业人士加强与内地交流,他也频繁穿梭于深港沪之间。特别是他在涉及香港回归的一系列问题上成为中国政府的得力智囊,从而使他成为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启发:①即使身处逆境,也不能气馁,要把逆境当作对自己的磨炼,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②学习中不要甘于平庸,要勇于进取、执著追求,勇于攀登知识的高峰;③要热爱祖国,祖国是所有中国人最坚实的后背。 解析 本题考查把握传主的形象、筛选概括文本信息、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梁振英从寒门学子成长为行政长官,请从家境、学业、工作、爱国几个角度,分析梁振英成功的原因”。传主成功的原因一般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即自身和所处的环境以及他人的帮助,题干已经给出了筛选概括的角度,考生到文中找到这些方面的内容,然后进行概括即可。如从家境的角度来看,第一段“梁振英就已经开始忍受贫困生活的煎熬……还让他认识到执著追求的可贵”;如从学业的角度来看,第二、三两段提到“梁振英从小成绩优异”“1977年,梁振英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从布里斯托理工学院毕业”;如从工作的角度来看,第三、四段提到“过了五年,梁振英被擢升为这家英资公司的合伙人及该企业第一位华人董事”“1993年,梁振英创立了梁振英测量师行……迅速发展成为亚太区最具规模的物业顾问公司…… 梁振英成为该公司最大的个人股东,首度晋身集团董事局。一年后,梁振英又由戴德梁行北亚区主席升任为亚太区主席”;如从爱国的角度来看,第五、六、七段提到“作为香港专业联盟主席……并频繁穿梭于深港沪之间”,这些内容都与梁振英的成功有关,考生分析这些事件中梁振英的表现以及从中的受益和他成功之间的关系即可。至于启发,从梁振英所具有的吃苦耐劳、执著进取、热爱祖国等精神品质来讲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