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8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10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卷二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卷(二) (建议用时:30 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8 分) 徐光宪:他的世界“祖国最大” 王庆环 5 月 6 日,“稀土之父”徐光宪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 他是我国著名化学家和教育家,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 稀土化学的奠基人之一……斯人已逝,精神长存。告别的时刻,感念先生作为一代科学巨匠 走过的一生,人们发现,他留给科学世界的宝贵财富是如此厚重与绵长。 “科学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有祖国。”正是这一信念,支持徐光宪在朝鲜战争爆发后, 放弃留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和科研前景,放弃妻子高小霞一两年后可能得到的博士学位,毅然 回国。 回顾徐光宪先生的一生,爱国,不仅是他个人崇高的情感,更成为他科学工作的最高准 绳。他常说“科学研究应该时刻关注国家目标”,国家需要你改变方向时,科学家应该服从 国家需要。他曾在科学研究中四次改变科研方向,先是从量子化学转到络合物化学,再转入 核燃料萃取方向,接着是稀土分离,最后又回到量子化学方向。 这种情怀,让徐光宪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的关系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一方面, 他强调要思考纯科学研究如何衍生出应用价值,考虑其远期的应用背景,使基础研究的成果 尽可能应用到实际中去,产生社会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他又特别强调基础研究,他常说, 没有基础研究,引进国外的技术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而且自己的基础研究不行,就没能力 消化,更谈不上创新。“他这么做,完全站在‘祖国最大’的高度上,非常了不起,所以我 们看他,觉得他就是黄河,就是泰山,就是北斗。”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说。 徐光宪生前经常讲他年轻时一段“塞翁失马”的经历。1939 年夏,徐光宪从宁波高级 工业职业学校土木科毕业,有机会获聘成为昆明铁路局的铁路练习工程员,铁路局派来一个 人,把徐光宪及其他 7 名同学带到上海,并安排他们住进一家小旅馆,谁知这个人却带着 8 个人的路费趁着兵荒马乱跑了。没办法,徐光宪只能投奔在上海当初中教师的哥哥,得以有 机会备考上海交大。每次回忆这段往事,他都会感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从生活小事中也能看出哲学意义的徐光宪,在科学道路上有着非常宽广的学术视域,十 分关注化学学科的基本问题,对科学史、传统文化均有所思考,其中哲学思考更是贯穿其一 生的科研工作。 徐光宪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对化学哲学相关问题进行讨论的自然科学家之一,结合马克 思主义哲学和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等经典理论,他在 20 世纪 50 年代对“物质和运动”进行 了考察,其成果属于中国化学哲学最早问世的一批成果。 科学发展史也是徐光宪感兴趣的领域,他善于从科学史的重大发现中来获取科学研究中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的科学方法,他的许多分类学与方法学思想即从科学史当中获取灵感。他的报告,让人有醍 醐灌顶之感。 徐光宪自美国留学回国后,一直在北京大学工作,既从事科学研究,也从事教学工作, 两项工作都做得十分成功。他常说,作为教师,讲课比天大。徐光宪上课从不迟到,他曾说: “我从学生的脸上,看到他们对我的讲课是满意的,我就感到很高兴,很幸福。” 就像他做科学研究一样,他的教育教学工作从来都不“单纯”。 正是因为意识到逻辑思维训练与科学创新的重要性,他编写的讲义与教材,都特别注重 习题练习与训练,课前五分钟的习题测验,是他上课的特色。他希望学生做完习题,能够在 潜移默化中学到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用学到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他的课程一般 都是与科研需要结合起来的,在教学中引入自己研究的新成果,介绍研究领域所需的基本理 论和知识,并及时反映国际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 徐光宪非常关心青少年的科学教育,1999 年 8 月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初建时,他是 俱乐部第一批学术指导中心导师。“那时徐老年近八旬,亲自做讲座、答疑,让我们尽情享 受了科学的魅力与活力,那场景,仿佛就在昨天……”已经毕业多年的俱乐部老会员闻讯来 到灵堂祭奠,并留下了这样的文字。 “我对老师最突出的感受是他的为人,他特别乐于助人。物质上,捐钱捐物的事情做得 真不少,帮助困难职工和学生;精神上,凡是向他求教的人,无论是不是他的学生,他都热 心帮助。他对年轻人特别好,担负责任,给予帮助,让年轻人放手去干,成长起来。还有, 他无论做什么都坚持不懈,遇到困难用几年的时间去解决也不怕。”黎乐民院士说。 (摘自新华网,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在 20 多年前,国外稀土行业的跨国企业,被迫经历过一次巨变,他们称这次巨变为 “中国冲击”。中国终于实现了由稀土资源大国向稀土生产大国、稀土出口大国的转变。为 此,徐光宪被称作“稀土界的袁隆平”。 (余玮《徐光宪:举重若重的“稀土之父”》) ②“科学家中有两种人,一种是‘工匠’,还有一种是‘大师’。前者的目光局限在具体 的研究中,而后者则研究科学的哲学层面。徐光宪就是后者的境界。”徐光宪的学生严纯华 院士说。 (马荣真、彭广舟《“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逝世:一生 “扎根”稀土》) 1.徐光宪被称为“稀土之父”,可是文中并没有突出他在稀土方面的贡献,原因是什 么?(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解析】 作答本题,首先要从文中找出传主在研究方面的内容。文中说徐光宪多次改 变研究方向,可知在稀土方面的成就只是他成就的一部分,不必特意突出,由此可得出第一 点答案。从作者的写作意图的角度分析,可得出第二点答案。徐光宪既然被称为“稀土之 父”,则其成就早已尽人皆知,由此可得出第三点答案。 【答案】 ①徐光宪多次改变研究方向,在每个领域都有杰出成就,稀土方面的成就只 是其中之一,不必单独介绍。②从文章标题中的“他的世界‘祖国最大’”可以看出,文章 的主要内容是讲徐光宪的精神世界的,没有必要突出他在稀土方面的成就。③徐光宪在稀土 方面的成就巨大,其他报道已很多,不必细说。(第①点 2 分,后两点任意答出一点给 2 分) 2.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 分) (1)他就是黄河,就是泰山,就是北斗。(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的教育教学工作从来都不“单纯”。(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句是三个比喻句,从其喻体的特点来思考黄河(徐光宪)与祖国的关系以 及泰山、北斗(徐光宪)与学术的关系即可。(2)句是有言外之意的句子,出现在文章第十一 段,而第十二段是对“他的教育教学工作从来都不‘单纯’”的具体解释,仔细阅读第十二 段不难看出“不‘单纯’”具体指什么。 【答案】 (1)“他就是黄河”突出徐光宪在科学研究方面对祖国贡献之大。“就是泰 山,就是北斗”突出徐光宪在科学研究方面地位之高。(2 分) (2)这句话说明了徐光宪的教学工作不只是教学,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精 神,他的课程一般都是与科研需要结合起来的。(2 分) 3.文章结尾引用黎乐民院士的话有何作用?(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人物传记中,分析引用传主之外的人物的话,一要把握说话人的身份和话语 的内容,二要明白引用的常见作用有突出传主某一(某些)方面的品质或传主的内心(精神) 世界、增强所叙事情的真实可信性、有利于读者理解等。从这几个方面考虑黎乐民的话的作 用,就可得出答案。 【答案】 ①黎乐民作为院士,他的话具有权威性,引用他的话增强了文章内容的可信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度。②黎乐民院士的话是对徐光宪为人的介绍,突出了徐光宪乐于助人、坚持不懈等精神品 质。③黎乐民院士的话与作者的评述相结合,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徐光宪的精神和影响,提 升了传记的阅读价值。(每点 2 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4.徐光宪“留给科学世界的宝贵财富”有哪些?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题干中的关键词是“宝贵财富”,从原文第二段的“斯人已逝,精神长 存”和文章主要内容可知,这里的“宝贵财富”主要是指人物精神方面的财富。从前到后逐 一梳理文章内容,筛选出相关信息,从中提炼出答案要点即可。 【答案】 ①以祖国需要为研究方向的爱国精神。他四次改变科研方向,都是因为国家 的需要。②在科学研究中引入哲学思考的思想。哲学思考贯穿其一生的科研工作,他在科学 道路上有着非常宽广的学术视域。③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的经验。他编 写的教材和讲义,注重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精神。④良好的科学家风范。他乐于助人, 勇于负责,坚持不懈,这些品格都影响着同事与学生。(每点 2 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5~8 题。(18 分) 【导学号:98142040】 材料一 新华网北京 12 月 13 日电(记者吴植、魏梦佳) 当来自汉江的一库清水从渠首倾泻而 出,蜿蜒北上,泽被北方时,有一个需要我们铭记的群体——移民。为成就中国半个世纪的 调水梦想,湖北、河南 34 万多库区移民告别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水土,放弃了世世代代 沿袭下来的生计,服从了迁徙再迁徙、改变再改变的命运。 这是继三峡工程之后,我国规模最大的水库移民“大迁徙”,其强度之大、速度之快, 在世界水利史上几无前例。没有这群人巨大的付出与牺牲,南水北调这项世纪工程不可能成 功。 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跨流域生态调水工程,旨在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的现 状,其中线工程于 12 月正式通水,主要向京津冀豫地区送水。为实现中线工程调水目标, 湖北省十堰市 5 个县市区 18 万多人口,以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 16 万多人口必须搬迁。 鄂东黄冈市团风镇黄湖移民新村,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近 200 个外迁移民安置点之一。 4 年前,鄂西北郧县安阳镇有 874 户 3 721 人跨越千里,把新家安在这里。 可当初,没有人乐意迁往他乡。按照移民政策,时任安阳镇余嘴村党支书的赵久富本可 在老家安置,但为了用实际行动说服和带领大家,他主动选择外迁,舍下 80 多岁的父母。 赵久富的父亲心中不舍,嘴上却说,你是干部,要是你不带头走,南水北调就办不成了。 刚到黄冈,移民们都不适应,许多人情绪波动。为了能让乡亲们稳住并发展起来,作为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5 新任移民新村社区党支部副书记的赵久富做了大量工作。如今,移民们都找到了比过去在偏 远山区更多元的致富出路。 但今年 59 岁的老赵心里一直觉得愧对父母。去年,他的父亲在老家去世了,母亲的腿 脚也越来越不便。今年中秋,老赵赶回老家与母亲团聚。临走时,他来到汉江边,装了点家 乡的水和土。他说:“把老家的水土带到新家去,要世世代代水土相连。” 材料二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 2013 年主体工程完工,2014 年汛后通水,是最早通水的工程项 目,届时“长江水”,将补给京津地区。如果说东线工程的主要压力在于治污,那么中线工 程的主要难题在于移民。 为保证丹江口水库具备足够的容量和高度,顺利流入京城,降低因落差不够引起的技术 难题,中线工程的重要内容就是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由原来的 162 米加高到 176.6 米,水 位要从 157 米提高到 170 米。为此,丹江口水库上游地区需要淹没面积 144 平方公里,移民 34.5 万人。 移民作为世界性难题,难度不言而喻。 日本一位官员曾经在参观中国南水北调移民工 程时称,他们修建一个水利项目,为搬迁 260 户前后用了 11 年。而按照 2008 年 10 月 31 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建委会确定的工期,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必须集中在 2010、2011 年完成, 其中 2011 年要完成近 19 万人的搬迁安置,这在世界水利移民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为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为落实《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二 五”规划》,南阳取缔非法选矿,整治排污等企业,关闭取缔企业 135 家,淘汰小冶炼炉 32 台。丹江口水库周边 1 000 米以内禁止建设任何污染项目,不能有居住人群,3 000 米之内 仅有部分旅游项目可以开发。 丹江口水库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和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毗邻处,域跨鄂豫两省。南阳市 属经济欠发达地区,财力有限。南阳市南水北调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南水北调和治理丹 江水,当地投入大量资金,同时关停企业,财政损失数以亿计。他们特别希望在项目、资金、 技术、人才等方面与北京开展对口协作,以加快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据透露,湖北、河南等输水地区已经联名向中央提出,实施受水城市对输水城市的对口 帮扶计划。他们希望尽快制订《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对口帮扶(或协作)工作方案》,设 立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基金,用于对水源区生态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水污染防治等工作的扶 持,确保水源区经济社会发展。 (选自 2011 年 8 月 20 日《京华时报》,有删改) 材料三 在丹江口库区,保护一库清水是人们的共识。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这需要人 们改变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 61 岁的丹江口市茅腊坪村农民辛喜玉曾两次移民。十多年前,她和家人在丹江口水库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6 边承包了一片荒山,经过艰辛劳动,漫山遍野已都是郁郁葱葱的核桃树。辛喜玉还带领村民 们喂起了牛、羊、鸡,收入大大提高。 但辛喜玉意识到,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会对水体造成污染。2009 年,她决定带头摸索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在她的示范和政府的扶持下,库区移民在荒山上建起了生态种养基地。 大家把自家的玉米、麸皮和豆粕制成饲料喂给家禽和牲畜,再将它们的粪便收集起来放进沼 气池,产生的沼液能代替农药打在果树上,沼渣能代替化肥洒在地里,影响库区水质安全的 污染得到有效遏制。 (选自 2014 年 10 月 24 日“新华网”,有删改) 材料四 发现工程与施工规范相差 0.1%,立即要求推掉重来,“稽查、巡查、飞行检测”三位一 体,始终保持质量监管高压态势,才有了工程的良好质量。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细节上 1% 的缺陷,能带来 100%的失败。高标准、严把关,才能保证产品质量和工程质量。 移民的稳定发展历来困扰全球,创新移民村管理方法、发展模式,16.54 万移民在异乡 实现了“稳得住、能发展、快致富”。突破思维定势,激发创造活力,汇聚成发展的巨大动 能。 移民干部披肝沥胆,无私奉献,赤子情怀满中原。心中有责方能砥砺奋进,甘于奉献, 尽职履责,工作才能越干越好,事业才能长兴不衰。他们把对群众的深情化为干事创业的热 情,让发展的“活水”汩汩长流。 (选自 2015 年 3 月 10 日《河南日报》,有删改) 5.材料二第二自然段列举了六个具体的数字,在表达上有哪些作用?请具体分析。(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作答本题,要从数字本身入手,因为是具体的数字,自然就能够使内容具体 而客观;同时由于是新闻,又可以增加其真实性。这是两点基本作用,但在分析时要注意结 合具体内容。如所引数字前四个是关于坝高与水位的数字,后两个是关于移民的数字,以此 突出移民的难度之大。 【答案】 ①前四个数字具体而客观地说明了坝高与水位的变化,后两个数字表现了移 民的规模之大,这些数字体现了移民难度之大,强调了移民付出之多。②增强了新闻的真实 性,符合新闻的要求。(数据的列举,产生了视觉冲击力,加深了读者印象。) 6.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两家媒体对南水北调工程中的移民一事都做了报道,概括说 明它们报道的重要信息的相同点与不同点。(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7 【解析】 作答此题,要认真阅读两则材料。材料一中有“在世界水利史上几无前例”, 并且举赵久富的例子,说明移民群体的付出和牺牲。材料二中第一段中说“那么中线工程的 主要难题在于移民”,第三段有“这在世界水利移民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和日本相比我 国移民工程速度快、用时短,又列举南阳市为此所做的努力,此外还提到关于移民对口帮扶 问题等。简单归纳,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相同点:①南水北调工程中中线移民是主要问题。突出移民的觉悟和巨大牺 牲。②本次移民规模大、速度快,是世界水利移民史上绝无仅有的。 不同点:①材料一以赵久富为例说明移民群体巨大的付出与牺牲;材料二以南阳市为例 突出政府的努力。②材料二,和日本对比突出我国完成移民工程速度快、用时短。并提到了 对移民的对口帮扶问题。 7.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在丹江口库区,为确保清水永续北送,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 请简要概括。(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作答此题,要认真阅读材料。材料二中,第四段重点讲坚决取缔污染企业; 第五、六段则讲开展对口协作,加快经济发展,设立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基金。材料三则重点 从改变移民生产生活方式方面来谈如何避免污染等。简单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①落实《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二五”规划》,坚决 取缔污染企业。②积极开展对口协作,设立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基金,用于生态建设。③扶持 库区移民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建起生态种养基地。(意思对即可) 8.从这四则材料来看,南水北调工程相关人员有哪些可敬可佩之处?请简要分析。(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作答本题,重点就是针对不同的对象,对其品质进行概括。四则材料中涉及 的对象主要有:移民、建设者、移民干部等。针对文本中的内容,把其精神品质概括出来。 如移民的舍小家、顾大家的顾全大局精神,寻找致富出路的积极进取精神等。 【答案】 ①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移民)为了国家的发展离开故土,舍小家为大家。 ②积极进取:(移民)寻找多元的致富出路,摸索发展生态农业。③严谨:(建设者)高标准、 严把关,保证工程质量。④创新:(移民干部)突破思维定势,激发创造活力。⑤有担当:(建 设者、移民干部)尽职履责,做好本职工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