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8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哈工大附中中考化学模拟试卷月份解析
2016年黑龙江省哈工大附中中考化学模拟试卷(6月份) 一、选择题(1-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自哈尔滨地铁1号线运行以来,其输送能力达到每小时1.78万人次,全日客运量达到27.5万人次,地铁二号线和地铁三号线工程建设已经启动,两条地铁线建完后,哈尔滨地铁将初步形成了网络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修建地铁占用土地和空间最少,运输量最大,在城市运输中运行速度最快 ②建地铁时会用到大量的钢筋混凝土金属材料 ③车体通常采用铝合金.其表面喷漆主要是为了美观 ④地铁行驶时的动力来源是天然气.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仅① 2.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B. C. D. 3.下列微观粒子结构图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③④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B.②④粒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C.②④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但是②是原子而④是离子 D.③属于金属元素的原子 4.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闻气味 B. 液体的量取 C. 吸取液体药品 D. 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 5.下列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 ) A. 氧气用于炼钢 B. 聚氯乙烯用于食物包装 C. 二氧化碳气体用于人工降雨 D. 氮气用于霓虹灯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熟石灰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白色固体变成白色浆液,放出大量的热 B.加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后的石蕊溶液: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 D.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银白色固体表面有紫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7.下列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Al(OH)3+3HCl═AlCl3+H2O 复分解反应 B.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 2Hg02Hg+02↑ 分解反应 C.用天然气作燃料 CH4+2O2CO2+2H2O 氧化反应 D.验证铜和铝的活动性 Cu+AlS04═CuS04+Al 置换反应 8.关注健康,预防疾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胃液正常的pH范围在0.5﹣1.9 B.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坏血病 C.铁、碘、氟、钠、硒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D.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碘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9.液化石油气是经加压后压缩到钢瓶中的,瓶内压强是大气压强的7﹣8倍.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丙烯和丁烯等.下列有关丁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丁烷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5 B.丁烷分子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丁烷是丁烷分子构成的无机化合物 D.丁烷分子是气体 10.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稀有气体的含量为0.03% B.按目前测定,海水中含有的化学物质有80多种 C.煤、石油、沼气、风能等都是可再生能源 D.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11.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 项 事 实 解 释 A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 二氧化碳分子比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 稀盐酸、稀硫酸均显酸性 溶液中都含有酸根离子 C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 D 盐酸能导电 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H+和Cl﹣ A.A B.B C.C D.D 12.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需区分的物质 软水和蒸馏水 氨气和二氧化碳 食盐水和纯碱溶液 聚乙烯和聚氯乙烯 方案一 加肥皂水搅拌 闻气味 滴加酚酞溶液 点燃闻气味 方案二 观察颜色 观察颜色 滴加食醋 加热,看是否熔化 A.A B.B C.C D.D 13.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蒸发甲溶液中水的方法不可以得到甲的晶体 B.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乙 C.t1℃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t2℃时,将甲和乙的饱和混合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 项 物质 杂质(少量) 试剂及操作方法 A 氯化钾溶液 氯化钙溶液 过量的碳酸钾溶液,过滤 B 氢氧化钠溶液 碳酸钠溶液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C 氯化钠 泥沙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蒸发、结晶 D N2 CO2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洗气,干燥 A.A B.B C.C D.D 15.某同学取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固体22g,向其中加入2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反应后得到中性溶液,蒸干得到29.4g固体.则求所加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A.3.65% B.7.3% C.14.6% D.29.2%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初中的学习生活即将告一段落,对母校的记忆点滴留存. (1)春游时午餐中有鸡蛋,鸡蛋富含的营养素主要是 (填除水外的一种营养素),该营养素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 的主要原料.同时家长们还为我们准备了密封的红肠,红肠用真空包装,其原理是使微生物缺少 ,从而使食品保存时间长,不宜腐烂;与食品保鲜不同的是,实验室中长时间保存动物标本需要用到 的水溶液. (2)冬季寒冷,往往在树木上涂刷含有硫磺粉的 ;北方高寒地区在种植树木时,往往施用磷肥,其作用是 ;在使用化肥时需注意用熟石灰改良过的土壤中不能立即施加含 (填离子符号)的化肥,否则会使肥效降低. 17.电动自行车以轻便、省力、操作简单、节能的优势正日益受到城镇居民青睐. (1)自行车的支架、轮圈等常使用的是合金,与纯金属相比,合金的优点是 . (2)电动自行车常用的铅蓄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的化学电源,所充电源是由普通民用电源供给,我市民用电源通常的能量来源可能是 ; (3)铅蓄电池中主要药品为硫酸铅(PbSO4)和水,充电时发生反应,生成物为二氧化铅、一种金属单质及一种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前后铅元素的化合价有 种. (4)废旧电池随意丢弃的危害有 .(写一点) 18.环境问题是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针对于汽车尾气所带来的污染,从技术上可以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如下图: (1)在B中补充画出相关粒子图形,使其表示正确; (2)此变化前后未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 (3)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的质量最简整数比为 . 19.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有效方法.请回答: (1)初中化学教材中有很多实验,若按照实验目的不同来分类,可以将下表中的 (填字母)归为一类,依据是 . ① ② ③ ④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钙的活动性较强,不 能与活动性位于它之后的金属的盐溶液直接发生置换反应,而是先和水发生反应.已知金属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2H2O═Ca(OH)2+H2↑.则将金属钙投入氯化铵溶液中会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并 .试写出该过程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0.实验室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火柴及以下如图1仪器: (1)若补充一种药品 (填名称),可以制取一种气体A,制取A气体的反应方程式为 .若补充一种仪器 (填名称),还能制取另一种气体B. (2)用图2装置收集一瓶 气体B,并进行其性质实验.将气体的发生装置与导管C相连,就能在集满水的集气瓶中收集到气体B,理由是该气体 ,使瓶内气体增多,压强 ,集气瓶中的水被排入烧杯中. (3)图3是某同学绘制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能与水反应的实验装置图,请帮助他将该装置图补充完整,并在图中标出试剂名称. 21.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六种物质之间的关系图(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图中用“﹣”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A、D是氧化物,C是一种盐溶液;F是家庭厨房中最常见的调味品,D中的一种元素是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1)请分别写出A、B、C、E物质的化学式(或溶质的化学式): A B C E ; (2)B与E间能发生中和反应,写出B和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C和E反应的实验现象: . 22.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进行“酸、碱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活动. 实验活动1:取两个生锈的铁钉放入A、B两支试管中,然后加入约2mL稀盐酸,观察现象.当观察到铁钉表面的锈去掉变得光亮时,将A试管中的铁钉取出,洗净,继续观察另一支试管B中的现象,B试管中会继续产生新现象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1) . 实验活动2:取A试管过滤后的滤液,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开始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中出现了红褐色沉淀.同学们对此时的A试管再次进行过滤,得到滤液M. 【提出问题】滤液M中含有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小冰的猜想:NaCl、HCl 小城的猜想:NaCl 小棒的猜想:NaCl、FeCl3 同学们认为小冰的猜想不合理,原因是(2) ; 【实验与交流】小丽观察到滤液M的颜色为无色,认为一定不能含有FeCl3,故小棒的猜想是错误的,小城的猜想是正确的,请你评价小丽的说法,并说明理由(3) ; 当向A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红 褐色沉淀刚开始出现时,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4) (填离子符号). 【总结与归纳】通过实验活动1可知,给某些金属制品除锈可采用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分别是(5) ,通过上述两个实验活动可体现出酸的部分化学性质,即酸能和某些(6) 反应(填物质类别). 23.某同学想确定工业样品碳酸钠中氯化钠的含量(假设除氯化钠外不含其他杂质),按流程进行了如下实验: (1)加入氯化钙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求解原固体中发生反应的物质的(x)的比例式为: ; (3)原固体中碳酸钠和氯化钠的质量最简整数比为: ; (4)加入水的质量是: ; (5)用此碳酸钠样品和Ca(OH)2反应制氢氧化钠80kg,需样品的质量为 . 2016年黑龙江省哈工大附中中考化学模拟试卷(6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1-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自哈尔滨地铁1号线运行以来,其输送能力达到每小时1.78万人次,全日客运量达到27.5万人次,地铁二号线和地铁三号线工程建设已经启动,两条地铁线建完后,哈尔滨地铁将初步形成了网络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修建地铁占用土地和空间最少,运输量最大,在城市运输中运行速度最快 ②建地铁时会用到大量的钢筋混凝土金属材料 ③车体通常采用铝合金.其表面喷漆主要是为了美观 ④地铁行驶时的动力来源是天然气.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仅① 【考点】金属材料及其应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金属材料的应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①修建地铁占用土地最少,运输量最大,在城市运输中运行速度最快,正确; ②地铁时会用到大量的钢筋混凝土属于复合材料,错误; ③铝合金本身具有抗腐蚀性能,表面喷漆主要是为了美观,正确; ④地铁行驶时的动力来源不是天然气,错误. 观察选项,故选C. 2.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B. C. D.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A、胆矾研碎只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酸碱指示剂与酸发生化学反应,颜色发生改变,故B正确; C、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使蜡烛熄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塑料袋加热封口,使其受热熔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B. 3.下列微观粒子结构图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③④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B.②④粒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C.②④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但是②是原子而④是离子 D.③属于金属元素的原子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分析】A、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粒子核外电子排布,进行分析判断. C、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个),属于相对稳定结构;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 D、根据③的粒子结构示意图确定其元素的种类,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④是原子得到1个电子得到的,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③④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选项说法错误. B、②④的粒子核外电子排布不同,其核外分别有2个、3个电子层,故选项说法错误. C、②④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均属于相对稳定结构;但是②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是原子;而④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③的核内质子数为16,为硫元素,为非金属元素,且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是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4.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闻气味 B. 液体的量取 C. 吸取液体药品 D. 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 【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蜡烛燃烧实验. 【分析】A、根据闻气体的气味要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子闻气味解答; B、根据向量筒内倾倒液体时量筒要平放在桌面上解答; C、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解答; D、根据白烟是石蜡的小颗粒,石蜡具有可燃性进行解答. 【解答】解:A、闻气体的气味要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子闻气味,故正确; B、向量筒内倾倒液体时量筒要平放在桌面上,故错误; C、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将胶头滴管移动到试剂瓶的正上方,胶囊要竖直向上,故正确; D、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不能点燃灯芯,直接点燃白烟,故正确. 故答案选:B. 5.下列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 ) A. 氧气用于炼钢 B. 聚氯乙烯用于食物包装 C. 二氧化碳气体用于人工降雨 D. 氮气用于霓虹灯 【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塑料制品使用的安全. 【分析】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物质的用途即可. 【解答】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用来炼钢,故A正确. B、聚氯乙烯中含有氯元素,在使用时会分解出对健康有害的物质,不宜用于包装食品,故B错误. C、固体二氧化碳干冰容易升华,升华时吸收热量,从而使环境温度降低,可以用来进行人工降雨,故C故错误. D、氮气在通电时不能发出有色的光,不可用于霓虹灯,故D错误. 故选:A.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熟石灰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白色固体变成白色浆液,放出大量的热 B.加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后的石蕊溶液: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 D.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银白色固体表面有紫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考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 【分析】A、根据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碳酸不稳定,加热后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生石灰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白色固体变成白色浆液,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不是熟石灰,故选项说法错误. B、加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后的石蕊溶液,碳酸不稳定,加热后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银白色固体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7.下列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Al(OH)3+3HCl═AlCl3+H2O 复分解反应 B.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 2Hg02Hg+02↑ 分解反应 C.用天然气作燃料 CH4+2O2CO2+2H2O 氧化反应 D.验证铜和铝的活动性 Cu+AlS04═CuS04+Al 置换反应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的判定.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若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再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 【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配平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Al(OH)3+3HCl═AlCl3+3H2O. 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 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且氧化反应不是基本的反应类型,故选项错误. D、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弱,不能与硫酸铝发生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B. 8.关注健康,预防疾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胃液正常的pH范围在0.5﹣1.9 B.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坏血病 C.铁、碘、氟、钠、硒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D.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碘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考点】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矿物质与微量元素;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 【分析】A、根据人体胃液正常的pH范围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维生素的生理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进行解答; D、根据碘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人体胃液正常的pH范围在0.9﹣1.5 之间,故选项说法错误. B、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不是坏血病,故选项说法错误. C、钠是常量元素,不是微量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碘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答案:D 9.液化石油气是经加压后压缩到钢瓶中的,瓶内压强是大气压强的7﹣8倍.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丙烯和丁烯等.下列有关丁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丁烷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5 B.丁烷分子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丁烷是丁烷分子构成的无机化合物 D.丁烷分子是气体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分析】由丁烷的微观结构示意图,1个丁烷分子是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C4H10. A、根据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丁烷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微观粒子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由丁烷的微观结构示意图,1个丁烷分子是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C4H10. A、丁烷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4:10=2:5,故选项说法正确. B、丁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2×4):(1×10)=24:5,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丁烷是由丁烷分子构成的,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分子是个微观粒子,体现不出物质的物理性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0.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稀有气体的含量为0.03% B.按目前测定,海水中含有的化学物质有80多种 C.煤、石油、沼气、风能等都是可再生能源 D.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金属资源的保护;海洋中的资源;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 【分析】A、根据空气的成分分析; B、根据海水的成分分析; C、根据煤、石油的形成特点分析; D、根据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分析. 【解答】解: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约为0.94%,故A叙述不正确; B、海洋是地球上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水中含的物质种类很多,不止80多种,故B叙述不正确; C、煤、石油都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故C叙述不正确; D、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故D叙述正确. 故选D. 11.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 项 事 实 解 释 A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 二氧化碳分子比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 稀盐酸、稀硫酸均显酸性 溶液中都含有酸根离子 C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 D 盐酸能导电 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H+和Cl﹣ A.A B.B C.C D.D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错误. B、稀盐酸、稀硫酸均显酸性,是因为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故选项解释错误. C、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 D、盐酸能导电是因为电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所以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带负电的离子和自由移动的带正电的离子,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D 12.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需区分的物质 软水和蒸馏水 氨气和二氧化碳 食盐水和纯碱溶液 聚乙烯和聚氯乙烯 方案一 加肥皂水搅拌 闻气味 滴加酚酞溶液 点燃闻气味 方案二 观察颜色 观察颜色 滴加食醋 加热,看是否熔化 A.A B.B C.C D.D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硬水与软水;酸、碱、盐的鉴别. 【分析】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解答】解:A、软水和蒸馏水,均产生较多的泡沫,且颜色相同,用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B、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二氧化碳没有气味,用闻气味的方法可以鉴别;氨气和二氧化碳均为无色气体,用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C、食盐水和纯碱溶液分别显中性、碱性,滴加酚酞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的是纯碱溶液,不变色的是食盐水;滴加食醋,产生气泡的是纯碱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食盐水;两种方法都正确,故选项正确. D、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点燃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是聚氯乙烯;加热,都会熔化,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3.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蒸发甲溶液中水的方法不可以得到甲的晶体 B.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乙 C.t1℃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t2℃时,将甲和乙的饱和混合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A、用蒸发甲溶液中水的方法可以得到甲的晶体,故A错误; B、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故B错误; C、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C错误; D、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所以将甲和乙的饱和混合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故D正确. 故选:D. 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 项 物质 杂质(少量) 试剂及操作方法 A 氯化钾溶液 氯化钙溶液 过量的碳酸钾溶液,过滤 B 氢氧化钠溶液 碳酸钠溶液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C 氯化钠 泥沙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蒸发、结晶 D N2 CO2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洗气,干燥 A.A B.B C.C D.D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氯化钙溶液能与过量的碳酸钾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碳酸钾(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碳酸钠溶液能与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应再过滤即可,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氮气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D. 15.某同学取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固体22g,向其中加入2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反应后得到中性溶液,蒸干得到29.4g固体.则求所加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A.3.65% B.7.3% C.14.6% D.29.2%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分析】根据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依据固体增加的质量进行计算. 【解答】解:Ca(OH)2+2HCl=CaCl2+2H2O 2NaOH+2HCl=2NaCl+2H2O 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反应前的固体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反应后的固体是氯化钠、氯化钙,所以固体增加的质量就是氯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质量之差,所以设参加反应的盐酸质量为x 2HCl﹣﹣﹣﹣﹣2OH﹣﹣﹣﹣2Cl 固体增加质量 73 34 71 37 x 7.4g = x=14.6g 所以所加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7.3%. 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初中的学习生活即将告一段落,对母校的记忆点滴留存. (1)春游时午餐中有鸡蛋,鸡蛋富含的营养素主要是 蛋白质 (填除水外的一种营养素),该营养素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 机体生长和修补受损组织 的主要原料.同时家长们还为我们准备了密封的红肠,红肠用真空包装,其原理是使微生物缺少 氧气 ,从而使食品保存时间长,不宜腐烂;与食品保鲜不同的是,实验室中长时间保存动物标本需要用到 甲醛 的水溶液. (2)冬季寒冷,往往在树木上涂刷含有硫磺粉的 石灰浆 ;北方高寒地区在种植树木时,往往施用磷肥,其作用是 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抗寒抗旱能力 ;在使用化肥时需注意用熟石灰改良过的土壤中不能立即施加含 NH4+ (填离子符号)的化肥,否则会使肥效降低. 【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分析】(1)根据蛋白质的在人体中的作用、减缓食物变质的方法,标本的保存方法等分析回答; (2)根据熟石灰的用途,磷肥的作用分析解答. 【解答】解:(1)鸡蛋富含的营养素主要是蛋白质,它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和修补受损组织的原料,红肠用真空包装,其原理是使微生物缺少氧气,从而减缓食物变质的速度;实验室中长时间保存动物标本需要用到甲醛水溶液,以防止标本变质;故答案为:蛋白质;机体生长和修补受损组织;氧气;甲醛; (2)在树木上涂刷含有硫磺粉的石灰浆,可保护树木,防止害虫生卵,防止冻伤;磷肥的作用是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抗寒抗旱能力;在使用化肥时需注意用熟石灰改良过的土壤中不能立即施加含铵离子的化肥,否则会使肥效降低.故答案为:石灰浆;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抗寒抗旱能力;NH4+; 17.电动自行车以轻便、省力、操作简单、节能的优势正日益受到城镇居民青睐. (1)自行车的支架、轮圈等常使用的是合金,与纯金属相比,合金的优点是 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大、抗腐蚀更强,熔点更低 . (2)电动自行车常用的铅蓄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的化学电源,所充电源是由普通民用电源供给,我市民用电源通常的能量来源可能是 化学能 ; (3)铅蓄电池中主要药品为硫酸铅(PbSO4)和水,充电时发生反应,生成物为二氧化铅、一种金属单质及一种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PbSO4+2H2O═Pb↓+PbO2↓+2H2SO4 ,反应前后铅元素的化合价有 三 种. (4)废旧电池随意丢弃的危害有 污染水和土壤,威胁人类健康 .(写一点) 【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书写化学方程式、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分析】(1)根据合金的特点分析解答; (2)根据民用电源的能量物类及来源分析; (3)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及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4)根据废电池的危害分析; 【解答】解:(1)与纯金属相比,合金的优点是: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大、抗腐蚀更强,熔点更低;故答案为: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大、抗腐蚀更强,熔点更低; (2)民用电源通常的能量来源是化学能;故答案为:化学能;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生成氧化铅、铅和硫酸,PbSO4中铅的化合价是+2价,反应后铅的化合价是0价,氧化铅中铅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PbSO4+2H2O═Pb↓+PbO2↓+2H2SO4;故答案为:2PbSO4+2H2O═Pb↓+PbO2↓+2H2SO4;三; (4)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会污染水和土壤,威胁人类健康;故答案为:污染水和土壤,威胁人类健康; 18.环境问题是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针对于汽车尾气所带来的污染,从技术上可以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如下图: (1)在B中补充画出相关粒子图形,使其表示正确; (2)此变化前后未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氧原子,碳原子,氮原子、未参加反应的一个一氧化碳分子 ; (3)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的质量最简整数比为 14:15 .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在B中补充画出相关粒子图形; (2)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此变化中未发生改变的粒子; (3)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解答; 【解答】解:(1)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所以在在B图中应补充一个二氧化碳分子,见下图: (2)由微粒的变化可知,此变化中未发生改变的粒子是:氧原子,碳原子,氮原子、未参加反应的一个一氧化碳分子; (3)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的质量最简整数比为:28:30=14:15. 故答为:(1)见上图;(2)氧原子,碳原子,氮原子、未参加反应的一个一氧化碳分子;(3)14:15. 19.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有效方法.请回答: (1)初中化学教材中有很多实验,若按照实验目的不同来分类,可以将下表中的 ②③;①④ (填字母)归为一类,依据是 :②③都是探究反应发生的条件;①④都是探究物质的性质 . ① ② ③ ④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钙的活动性较强,不 ﹣ 能与活动性位于它之后的金属的盐溶液直接发生置换反应,而是先和水发生反应.已知金属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2H2O═Ca(OH)2+H2↑.则将金属钙投入氯化铵溶液中会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并 产生刺激性气味 .试写出该过程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2NH4Cl═CaCl2+H2↑+2NH3↑ .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电解水实验;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书写化学方程式、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分析】(1)根据实验探究的目的来分析; (2)根据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氯化铵反应来分析. 【解答】解:(1)①探究了水在通电的条件下能分解为氢气和氧气这一性质;②探究了铁的锈蚀条件;③探究了可燃物的燃烧条件;④探究了甲烷具有可燃性以及燃烧的产物这一性质;故填:②③都是探究反应发生的条件;①④都是探究物质的性质; (2)钙能与水反应生成了氢气和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所以将金属钙投入氯化铵溶液中会观察到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并产生有刺激性的气味;发生的化学反应分别为:Ca+2H2O═Ca(OH)2+H2↑;Ca(OH)2+2NH4Cl=CaCl2+2NH3↑+2H2O,将两个化学方程式合并为:Ca+2NH4Cl═CaCl2+H2↑+2NH3↑.故填:产生刺激性气味;Ca+2NH4Cl═CaCl2+H2↑+2NH3↑. 20.实验室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火柴及以下如图1仪器: (1)若补充一种药品 大理石(或石灰石) (填名称),可以制取一种气体A,制取A气体的反应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若补充一种仪器 酒精灯 (填名称),还能制取另一种气体B. (2)用图2装置收集一瓶 气体 气体B,并进行其性质实验.将气体的发生装置与导管C相连,就能在集满水的集气瓶中收集到气体B,理由是该气体 密度比水小,不易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使瓶内气体增多,压强 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压强差作用下 ,集气瓶中的水被排入烧杯中. (3)图3是某同学绘制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能与水反应的实验装置图,请帮助他将该装置图补充完整,并在图中标出试剂名称.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1)根据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解答.根据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解答; (2)根据吸收装置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3)可以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验证其能与水反应可以用紫色石蕊试液解答. 【解答】解:(1)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因此需要酒精灯; (2)用图2装置收集一瓶体B,并进行其性质实验.将气体的发生装置与导管C相连,就能在集满水的集气瓶中收集到气体B,理由是该气体密度比水小,不易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使瓶内气体增多,压强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压强差作用下,集气瓶中的水被排入烧杯中. (3)可以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验证其能与水反应可以用紫色石蕊试液,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答案: (1)大理石(或石灰石); CaCO3+2HCl═CaCl2+H2O+CO2↑;酒精灯; (2)密度比水小,不易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压强差作用下; (3) 21.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六种物质之间的关系图(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图中用“﹣”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A、D是氧化物,C是一种盐溶液;F是家庭厨房中最常见的调味品,D中的一种元素是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1)请分别写出A、B、C、E物质的化学式(或溶质的化学式): A CO2 B Ca(OH)2 C Na2CO3 E HCl ; (2)B与E间能发生中和反应,写出B和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Ca(OH)2=CaCO3↓+2NaOH . (3)写出C和E反应的实验现象: 溶液中产生气泡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根据F是家庭厨房中最常见的调味品,所以F是氯化钠,D中的一种元素是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D中含有钙元素,A、D是氧化物,所以D是氧化钙,氧化钙会转化成B,所以B是氢氧化钙,C是一种盐溶液,C会转化成氯化钠,所以C是碳酸钠,A是二氧化碳,E会转化成氯化钠、二氧化碳,会与碳酸钠反应,所以E是盐酸,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解:(1)F是家庭厨房中最常见的调味品,所以F是氯化钠,D中的一种元素是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D中含有钙元素,A、D是氧化物,所以D是氧化钙,氧化钙会转化成B,所以B是氢氧化钙,C是一种盐溶液,C会转化成氯化钠,所以C是碳酸钠,A是二氧化碳,E会转化成氯化钠、二氧化碳,会与碳酸钠反应,所以E是盐酸,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CO2,B是Ca(OH)2,C是Na2CO3,E是HCl; (2)B和C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3)C和E的反应是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实验现象为:溶液中产生气泡. 故答案为:(1)CO2,Ca(OH)2,Na2CO3,HCl; (2)Na2CO3+Ca(OH)2=CaCO3↓+2NaOH; (3)溶液中产生气泡. 22.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进行“酸、碱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活动. 实验活动1:取两个生锈的铁钉放入A、B两支试管中,然后加入约2mL稀盐酸,观察现象.当观察到铁钉表面的锈去掉变得光亮时,将A试管中的铁钉取出,洗净,继续观察另一支试管B中的现象,B试管中会继续产生新现象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1) Fe+2HCl=FeCl2+H2↑ . 实验活动2:取A试管过滤后的滤液,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开始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中出现了红褐色沉淀.同学们对此时的A试管再次进行过滤,得到滤液M. 【提出问题】滤液M中含有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小冰的猜想:NaCl、HCl 小城的猜想:NaCl 小棒的猜想:NaCl、FeCl3 同学们认为小冰的猜想不合理,原因是(2) 如果滤液中含有稀盐酸,则不可能产生红褐色沉淀 ; 【实验与交流】小丽观察到滤液M的颜色为无色,认为一定不能含有FeCl3,故小棒的猜想是错误的,小城的猜想是正确的,请你评价小丽的说法,并说明理由(3) 小丽的说法不正确,这是因为如果滤液是无色的,则说明滤液中不含有氯化铁,但是无法确定是否含有氢氧化钠 ; 当向A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红 褐色沉淀刚开始出现时,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4) Fe3+、Na+、Cl﹣ (填离子符号). 【总结与归纳】通过实验活动1可知,给某些金属制品除锈可采用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分别是(5) 用酸浸泡;不能长时间将金属制品浸泡在酸中 ,通过上述两个实验活动可体现出酸的部分化学性质,即酸能和某些(6) 金属、金属氧化物、碱 反应(填物质类别).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实验活动1: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实验活动2: 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稀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氢氧化钠溶液是无色的; 根据实验过程可以判断酸某些方面的性质. 【解答】解:(1)B试管中会继续产生的新现象是产生气泡,这是因为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故填:Fe+2HCl=FeCl2+H2↑. (2)因为氢氧化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因此如果滤液中含有稀盐酸,则不可能产生红褐色沉淀. 故填:如果滤液中含有稀盐酸,则不可能产生红褐色沉淀. (3)小丽的说法不正确,这是因为如果滤液是无色的,则说明滤液中不含有氯化铁,但是无法确定是否含有氢氧化钠. 故填:小丽的说法不正确,这是因为如果滤液是无色的,则说明滤液中不含有氯化铁,但是无法确定是否含有氢氧化钠. (4)当向A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红褐色沉淀刚开始出现时,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铁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 故填:Fe3+、Na+、Cl﹣. (5)通过实验活动1可知,给某些金属制品除锈可采用的方法是用酸浸泡,注意事项是不能长时间将金属制品浸泡在酸中. 故填:用酸浸泡;不能长时间将金属制品浸泡在酸中. (6)通过上述两个实验活动可体现出酸的部分化学性质,即酸能和某些金属、金属氧化物、碱反应. 故填:金属、金属氧化物、碱. 23.某同学想确定工业样品碳酸钠中氯化钠的含量(假设除氯化钠外不含其他杂质),按流程进行了如下实验: (1)加入氯化钙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Cl2=2NaCl+CaCO3↓ ; (2)求解原固体中发生反应的物质的(x)的比例式为: = ; (3)原固体中碳酸钠和氯化钠的质量最简整数比为: 106:83 ; (4)加入水的质量是: 182.2g ; (5)用此碳酸钠样品和Ca(OH)2反应制氢氧化钠80kg,需样品的质量为 189kg .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1)根据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好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进行分析; (2)根据化学方程式和生成沉淀的质量进行计算; (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和样品质量及性能计算; (4)根据蒸发水的质量和氯化钙溶液中水的质量进行计算; (5)根据化学方程式和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计算. 【解答】解:(1)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好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2NaCl+CaCO3↓; (2)设原固体中发生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参加反应的氯化钙的质量为z Na2CO3+CaCl2=2NaCl+CaCO3↓; 106 111 117 100 x z y 20g === x=21.2g y=23.4g z=22.2g (3)原固体中碳酸钠和氯化钠的质量最简整数比为21.2g:(40g﹣23.4g)=106:83; (4)加入水的质量是360g﹣(﹣22.2g)=182.2g; (5)设需样品的质量为m Na2CO3+Ca(OH)2=2NaOH+CaCO3↓ 106 80 m× 80kg = m=189kg. 故答案为:(1)Na2CO3+CaCl2=2NaCl+CaCO3↓; (2)=; (3)106:83; (4)182.2g; (5)189kg. 2016年9月5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