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合肥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合肥七中2019—2020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下表为不同时期关于均田制下小农受田的相关记载。由此可知,从北魏到唐朝前期 时期 内容 出处 北魏 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40亩,妇人20亩,“所受之田率信之”,再加桑田20亩,一夫一妇可受田140亩 ‎《魏书·食货志》‎ 隋朝 隋朝隋文帝“发使四出,均天下之田,其狭乡每丁才至二十亩”。‎ ‎《隋书·食货志》‎ 唐朝 太宗巡幸至灵口(陕西临潼),“村落逼侧(拥挤),问其受田,丁三十亩”。‎ ‎《册府元龟》‎ A. 社会人口持续快速增长 B. 生态恶化导致耕地锐减 C. 封建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D. 土地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通过题干中的表格可知,在北魏、隋朝、唐朝时期所推行的“均田制”下,老百姓都得到了一定的土地,在此基础之上,社会经济一定相比较之前会有较大的发展,故选C;题干论及的是农民的授田数量,而不是社会人口的增加,排除A;题干论及的是在均田制之下,百姓得到了一定数量的土地,而不是耕地的减少,排除B;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在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制度一直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占主导地位,排除D。‎ ‎2.《吕氏春秋》说:“冬至后五旬七日昌生。昌者,百草之先生也,于是始耕。”《氾胜之书》说:“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材料反映了古代农业 - 19 -‎ A. 注重农业时令 B. 尊重自然规律 C. 强调精耕细作 D. 重视历法指导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冬至后五旬七日昌生”及“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等信息,体现了古代农业既注重农业时令,又注重耕作技术,反映出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答案为C项。注重农业时令、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以及重视历法指导是《吕氏春秋》所介绍的,未涉及到《氾胜之书》中的内容,对材料信息概括不全面,排除A、B、D项。‎ ‎【点睛】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生产模式,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在小块土地上,靠精细的劳作和高投入增加亩产量,是精耕细作发展的主要动力。如借用牛力耕田,生产工具和劳动技术的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的完善和灌溉工具的发明等。‎ ‎3.982年,北宋太宗下诏,将荒芜的土地分给那些“勤稼穑”而缺乏种子和土地的农户。并要求“明立要契,举借种粮……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官司”。1155年,南宋高宗下诏:“若见佃人不愿承彻,即开具田段、坐落去处、所纳租课数目,另行招人承佃。”这说明宋代(  )‎ A. 人身依附关系日趋松弛 B. 生产关系发生新的变化 C. 南方经济水平超越北方 D. 人地矛盾突出危及统治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宋太宗“明立要契”到宋高宗时期“若见佃人不愿承彻……另行招人承佃。”可以看出,政府对农民承租的要求降低,对农民的束缚有所减弱,故A项符合题意;当时的生产关系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没有进行南北方比较,排除C项;D项非材料的重点,排除D项。‎ ‎4.汉代,蜀地百姓“帅导群妾,咸循蚕蔟。分茧理丝,女工是敕。”在齐地,平民“织作冰纨绮绣纯丽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这反映出当时(  )‎ A. 家庭丝织业生产盛行 B. 局部地区自然经济解体 C. 丝织业地域分工形成 D. 丝织业商品化趋势明显 - 19 -‎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反映出汉代百姓与平民都在从事丝织业的生产,故A项符合题意;B项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地域的分工情况,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产品流通的信息,排除D项。‎ ‎5.据《宋会要辑稿》载,江西信州(上饶)及其附近盛产铜、铅,“常募集十余万人,昼夜采凿,得铜、铅数千万斤”;《文献通考》中提道,宋神宗时“岁课铜1400多万斤”,按当时2/10税率计算,年产铜在7000多万斤。据此可知,宋代 A. 冶金业摆脱政府控制 B. 雇工劳动受到政府保护 C. 私营冶金业获得发展 D. 政府税赋形式发生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常募集十余万人”“岁课铜1400多万斤”可知宋代私营冶金业获规模较大,产量大增,故C符合题意;材料不能说明冶金业摆脱政府控制,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雇工劳动受到政府保护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政府赋税形式发生变化,排除D项。故选C。‎ ‎6.导致下面图文材料中的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①新航路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②中国丝、茶、瓷器等商品享誉国际市场 ‎ ‎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金融中心④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A ‎【解析】‎ - 19 -‎ ‎【详解】材料表明:白银由美洲流向欧洲,有一部分从欧洲向亚洲,特别是中国。白银由美洲流向欧洲,其原因是新航路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故①符合题意。流入欧洲的白银有一部分流向亚洲,特别是中国,原因是中国明清时期农耕经济较为发达,丝、茶、瓷器等商品对外国有吸引力,使中国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处于支配地位,故②符合题意。材料无法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金融中心,故③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故④不符合题意。故选组合,故排除BCD,A符合题意。故选A。‎ ‎7.英国历史学家伊懋可在《中国历史的模式》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高水平均衡陷阱”理论,认为由于中国历史上的农业实践把传统技术和生产要素组合到尽善尽美的程度,以致维持了一个与欧洲早期历史相比更高的生存水平,从而人口增长很快,相应导致劳动力过多和过于廉价,使得劳动节约型的技术不能得到应用。这一理论最宜用于探究中国社会 A. 小农经济的特点 B. 传统技术的优势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明清社会的转型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把传统技术和生产要素组合到尽善尽美的程度”、“人口增长很快”、“劳动力过多和过于廉价,使得劳动节约型的技术不能得到应用”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人口急剧膨胀,可耕地面积极其有限、劳动生产率停滞甚至下降、技术创造力消失等因素符合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社会特征,所以可以用来探究明清社会的转型。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小农经济在封建社会早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B、C选项错误,这一理论说明的是农业技术的停滞不前,不是传统技术的优势,也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无关。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8.厉以宁在《资本主义的起源》中指出:明清时期“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是一种私人雇佣关系,它可以转化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但这种转化至少是有条件的,其一是较高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其二是有适当的制度、体制保证。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 A. 传统经济孕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B. 明清时期中国产生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 C. 雇佣关系形成不等于资本主义萌芽 D. 列强侵略中断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 19 -‎ ‎【详解】本题考查明清经济。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学者认为由私人雇佣关系转化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至少需要两个条件保证:较高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和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而在明清时期的中国现实来说并不符合,故该学者认为明清时期“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私人雇佣关系不等于资本主义萌芽,C项符合材料;A项中传统经济孕育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不符合材料意思;B项明清时期中国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正好与材料相反;D项列强侵略中断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未在材料中体现,故排除。‎ ‎9.《论南洋事宜》记载:“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而随着海禁政策的强化,“渔樵不通,生理日蹙,海上居民转而为盜。”据材料可知,海禁政策 A. 破坏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 B. 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C.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 有利于抵制西方列强殖民侵略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渔樵不通,生理日蹙,海上居民转而为盜。”可以得出,所述为海禁政策的实施,破坏了经济发展,无法维持生计的沿海居民转为盗贼,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故A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国与世界的比较,故B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对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影响,故C不正确;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10.如图是东西方两幅航海的地图,以下说法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 都是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B. 其历史活动的政治经济目的基本相同 C. 呈现的都是东西方航海史上的壮举 D. 都引发和促成了东西方的社会转型 ‎【答案】C ‎【解析】‎ - 19 -‎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是15世纪末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新航路开辟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因此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都是东西方航海史上的壮举,故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郑和船队远航不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物,故A选项错误;郑和下西洋属于朝贡贸易,新航路开辟伴随着西方殖民活动的开展,其政治经济目的不同,故B选项错误;郑和航海并未能促成中国转型,故D选项错误。‎ ‎11.16世纪末,每年约有25~30艘来自澳门、福建、宁波的华商船将丝料、瓷器、茶叶和其他货物运至被西班牙人控制的马尼拉,西班牙船队横越太平洋运抵墨西哥西海岸的卡普罗港,将其中一部分货物换取当地的黄金、白银,其余货物再连同黄金、白银一起运往欧洲。据此可知,当时 A. 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 全球各地建立起直接的商贸关系 C. 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东西方贸易交往 D. 三角贸易的路线与内容发生了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中“16世纪末”和西班牙船队将来自中国的商品运抵墨西哥,在墨西哥交易后再连同黄金、白银一起运往欧洲等信息可知,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东西方贸易,故选C项;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在19世纪中期,故排除A项;“全球各地建立起直接贸易”与材料和史实均不相符,故排除B项;材料现象反映的不是三角贸易,故排除D项。‎ ‎12.荷兰和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把投资收益与经营管理分开,使投资者从经营管理的风险中解放出来。这促使资金雄厚的大商人敢于调动大量资金投入商业殖民的事业中去。东印度公司这种管理模式 A. 反映了商业革命的重要成果 B. 成为后世垄断组织的最早起源 C. 是自由主义思想的典型体现 D. 是组织新航路开辟的主导力量 ‎【答案】A ‎【解析】‎ - 19 -‎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引起商业革命,荷兰和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把投资与经营管理、商业活动分开,属于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是商业革命的成果,故A正确;垄断组织的出现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垄断组织强调的是行业垄断,与材料所述无关,故B不正确;工业革命后自由主义思想出现,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后引|起的商业革命,故C不正确;新航路开辟的主导力量是封建专制政府,故D不正确。‎ ‎13.马克思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九卷里有这样的论述:“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这一论述表明 A. 马克思没有看清西方国家殖民主义的本质 B. 马克思已从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C. 亚非拉国家应尽早进行无产阶级暴力革命 D. 西方扩张推动世界近代化的作用不容忽视 ‎【答案】D ‎【解析】‎ ‎【详解】马克思意在表明西方殖民者对殖民地起到了双重作用,客观上促进了被殖民地区的近代化,选项D正确;马克思认为殖民活动有破坏性使命,可见其认识到了西方殖民主义的本质,选项A排除;选项B与题无关,排除;选项C在材料中并未体现,脱离了材料主旨,排除。‎ ‎14.某学者指出: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当然也不能归因于欧洲的理性、制度、创新精神、技术、地理。欧洲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然后暂时站在了亚洲的肩膀上。该学者意在强调 A. 欧洲资本主义具有强烈的扩张性 B. 亚洲的生产方式领先于欧洲 C. 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多元化 D. 亚洲和欧洲实现了区域分工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看,作者意在强调欧洲通过工业革命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这说明西方资本主义具有强烈的扩张性,故A正确;B与史实不符,当时欧洲领先于亚洲;材料没有涉及资本原始积累的多样性,故C不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欧洲对亚洲的侵略,而不是区域分工,故D不正确。‎ ‎15.18世纪,英国通过一系列商业垄断战争,海盗式掠夺,欺诈性贸易和贩卖黑人奴隶等方式确立全球海上霸主地位;19世纪,英国工业品大量销往世界各地,工业原料和农副产品从各地输往英国。这表明 - 19 -‎ A. 工业革命是英国确立世界霸权的主要原因 B. 殖民活动与商品贸易都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推动力 C. 殖民活动加速英国资本原始积累 D. 英国民主政治发展推动了经济变革 ‎【答案】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的英国通过一系列商业垄断战争,海盗式掠夺,欺诈性贸易和贩卖黑人奴隶等方式密切了新航路开辟以来的世界市场;19世纪英国的工业革命使工业品大量销往世界各地,从而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因此殖民活动与商品贸易都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推动力,故B项正确。英国确立世界霸权是在18世纪中期,故A项错误。C项只符合材料前半部分信息,不是材料主旨,故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英国的民主政治发展,故D项错误。‎ ‎16.下表为1750年至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表(材料摘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据此判断表中四个国家依次是 ‎1750年 ‎1830年 ‎1860年 ‎1900年 甲 ‎1.9‎ ‎9.5‎ ‎19.9‎ ‎18.5‎ 乙 ‎2.9‎ ‎3.5‎ ‎4.9‎ ‎13.2‎ 丙 ‎0.1‎ ‎2.4‎ ‎7,2‎ ‎23.6‎ 丁 ‎32.8‎ ‎29.8‎ ‎19.7‎ ‎6.2‎ A. 德国英国美国中国 B. 英国德国美国中国 C. 英国中国美国德国 D. 美国中国德国英国 ‎【答案】B ‎【解析】‎ - 19 -‎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手工业技术水平较高,在世界中处于高水平,因此占比较高。鸦片战争后,受到工业文明冲击,传统手工业破产,产量下降,丁为中国。英国首先开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因此其在鸦片战争前占比较高,但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技术升级迟缓,未能保持优势,因此甲是英国。美国在1750年尚未独立,属于英国的殖民地,因此其当时的制造业占比低于欧洲。美国独立后,资本主义逐渐发展,与当时尚未统一的德国相比,其制造业水平较高,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是中心之一,发展较快,超越了英国,因此丙是美国,乙是德国。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选项B正确;选项A、C、D排序有误,排除。‎ ‎17.1813年和1833年,英国先后废除东印度公司和中国的贸易垄断权。20年代,英国同各主要国家订立了互惠关税协定,把工业品的进口率降低到平均30%的水平,取消了丝织品的进口禁令,降低了生丝、羊毛、煤等的进口率税,废止了包括机器在内的所有输出品的限制。这表明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B. 自由贸易成为当时主流思想 C. 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D. 殖民掠夺稳固了英国的地位 ‎【答案】B ‎【解析】‎ 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开始盛行,材料中关税降低、取消禁令,废止限制措施,都是因为自由贸易思想盛行原因,故B项正确;A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之后;C中生产效率材料无从体现;此时英国依靠的是商品侵略,不是殖民掠夺,故D错误。‎ ‎18.“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为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儿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儿却几乎变成了野蛮人。”这是1835年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英国工业革命城市曼彻斯特的评论。对这段评论理解最准确的是 A. 运用唯物史观高度肯定了工业革命社会创造了巨额物质财富 B. 运用近现代史学范式指出了工业文明的进步性 C. 运用生态史学范式指出了工业革命中存在的问题 D. 运用社会史学范式肯定了工业革命对人们生活的改善 ‎【答案】C ‎【解析】‎ - 19 -‎ 根据题干“污秽的阴沟”“肮脏的下水道”可知,题干反映的是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说明城市环境恶化了,体现托克维尔运用生态史学范式指出了工业革命存在的问题,C项正确。题干是从生态史观的角度指出了工业革命存在的问题,而不是唯物史观、近现代史观、社会史观的角度评价工业革命,排除AB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点睛:本题以工业革命存在问题为切入点,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污秽的阴沟”“肮脏的下水道”等信息,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19.1883年,为解决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问题,欧美国家相互合作,协商达成了《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成立保护工业产权(包括专利权)的国际专利局,由此开创了国际保护知识产权的先河。该举措 A. 推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与发展 B. 提高欧美国家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 C. 有力抑制了国际经贸中的强权政治 D. 成为世界市场迅速拓展的主要途径 ‎【答案】B ‎【解析】‎ ‎【详解】1883年欧美国家达成条约、成立机构保护专利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努力有利于提高欧美国家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B选项正确;1883年欧美国家协商保护知识产权,是工业革命的影响,而非动力,A选项错误;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合作,不能抑制国际贸易中的强权政治、也不是世界市场迅速拓展的主要途径,CD两选项错误。‎ ‎20.中英《天津条约》规定,从1858年起英商运入中国的货物,或从中国运出的土货,除缴纳一次5%的进出口关税外,只需再缴纳2.5%的子口税,便可任意输往中国内地,不再负担其它任何征课。子口税制度的出现 A. 有利于缓解清政府的财政危机 B. 表明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C. 促进列强转变了经济侵略方式 D. 加速中国传统经济模式解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中英《天津条约》中的子口税制度,是为了便于英商向中国内地输出商品。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子口税制度的出现大大便利了列强商品倾销,从而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故D正确;对中国来说,子口税制度的弊端要远远大于获利,故A项不合适;《南京条约》的签订表明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故B错误;19世纪末,列强开始转变经济侵略方式,故C错误。‎ ‎21.19世纪70年代,在美国减轻茶税后,安徽一个普通农家从国际茶叶贸易中获得了丰厚 - 19 -‎ 现金收入。但这个农家并没有趁机对家庭经济结构做全面调整,而是把经营的重心投向了就近的土地开发和粮食生产,以缓解口粮不足问题。这一个案例 A. 丰富了“晚清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复杂性”的历史认识 B. 印证了“世界市场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解体”历史结论 C. 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民已主动融入世界市场”的历史现象 D. 支撑了“国际市场利好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解释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材料中说明的是农民没有把获取的钱财投资于商业的扩大再经营,反而从事土地开发,体现出当时农民重视土地的思想,这种经济思想显然不利于农村自然经济的快速解体,这种案例说明近代经济变动的复杂性,故A项正确。材料中的现象不利于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故B项错误。材料中农民思想是安土重迁,不是主动适应世界市场的发展,故C项错误。材料中论述的是农民意识问题,不能论述国际市场利好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结论,故D项错误。‎ ‎22.读表《中国进出口贸易商品结构表》(单位:百分比).这表明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1912年 ‎54.7‎ ‎10.9‎ ‎13.7‎ ‎3.6‎ ‎1926年 ‎43.6‎ ‎25.2‎ ‎18.9‎ ‎2.9‎ ‎1930年 ‎33.6‎ ‎21.6‎ ‎27.9‎ ‎2.9‎ ‎1933年 ‎20.4‎ ‎25.8‎ ‎32.6‎ ‎5.2‎ ‎1936年 ‎14.3‎ ‎13.5‎ ‎47.0‎ ‎6.5‎ A. 中国工业化水平逐步提高 B. 外国加强对华资本输出 C. 一战后轻重工业协调发展 D. 中国经济结构趋于平衡 ‎【答案】A ‎【解析】‎ - 19 -‎ 结合图表可知中国的轻工业品进口呈下降趋势,出口在上升,在重工业基础薄弱的基础上,进口和出口都在增加,可知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外国列强,排除B项;一战后中国仍然是轻工业发展所占比重高于重工业,“协调发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趋于平衡”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点睛:本题以数字表格变化为信息载体,通过一定的数量关系来反映事物的特征、变化规律及内在联系。解决这类材料题的关键是通过图表材料所呈现出的数字变化,根据表格中信息再联系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结论。‎ ‎23.经济学家马寅初1935年在《中国经济改造》一书中认为:面对西方国家的倾销政策,中国保护幼稚工业,除保护税外,用统制的办法,发展国内工业与之相抗,亦为今日国际经济竞争之武器。但到1940年,马寅初就对传统制经济提出批评:“吾人以千数百万同胞之死伤,数百万财产之损失,希冀获得胜利以求民族之快快复兴,决不愿以如是巨大之牺牲来交换几个大财神,将吾人经济命脉操在手中。”马寅初对统制经济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A.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B. 民族工业较快发展 C. 官僚资本迅速膨胀 D. 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盛行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0年属于抗日战争时期,当时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掠夺、官僚资本的迅速膨胀,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日益萎缩,故马寅初对统制经济态度发生变化,故C选项正确;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与官僚资本、民族资本的发展状况没有直接联系,故A选项错误;当时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日益萎缩,故B选项错误;官僚资本垄断经营的政策也不等于国家干预经济政策,故D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演变的史实,扣住1940年的时间阶段,从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日益萎缩的原因入手,结合材料“统制经济”的相关知识即可正确判断。‎ ‎24.1955年《人民日报》报道:湖北部分县袜子、肥皂、食盐、热水瓶脱销;有的地区为完成销售任务而限制购买,如买一斤糖搭一瓶白兰地酒,买一斤肉搭半斤干鱼;部分民众见商品供需紧张,干脆一次性买足了七年的火柴、两年的盐。出现这些现象的背景是 A. 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人民生活 B. 西方经济封锁造成物资紧缺 - 19 -‎ C. 计划经济形成过程存在矛盾 D. 国营经济尚未掌握经济命脉 ‎【答案】C ‎【解析】‎ ‎【详解】我国“一五”计划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也出现了供应不足为完成任务而搭车销售、抢购囤货等现象,这些现象体现了计划经济形成过程中的供销矛盾,故C项符合题意;严重自然灾害在材料中未体现,故A项不符合题意;当时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确是进行了经济封锁,也加剧了新中国的物资供应匮乏,但1955年是“一五”计划时期,此时的物资紧缺并非西方经济封锁造成的,故B项不符合题意;1949年新中国成立,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25.下表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流行口号。‎ 土地改革时期 ‎“劳动光荣”“发家致富”‎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急进抢先”“社会主义有奔头”‎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争上游,敢出头”“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经济困难时期 ‎“吃饱肚子为先”‎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千遍万变不如(包产到户)一变”‎ 这反映出广大农民 A. 积极追求符合时代特点的美好愿景 B. 由衷拥护社会主义 C. 清醒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性 D. 坚决支持改革开放 ‎【答案】A ‎【解析】‎ - 19 -‎ ‎【详解】从材料“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家致富”“社会主义有奔头”“吃饱肚子为先”中可以看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民积极追求符合时代特点的美好愿望,故A项正确;材料“劳动光荣”“发家致富”“吃饱肚子为先”没有体现出拥护社会主义,故B项排除;材料“跑步进入共产主义”说明C项说法错误,排除;改革开放不符合“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状况,故D项排除。‎ ‎26.1953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即统购)和计划供应(即统销);然后对食用植物油也实行了统购和统销;1954年9月又对棉花实行统购,对棉布实行统购和统销。这一政策的实行 A. 表明工农业产品极大丰富 B. 有利于保障工业化战略实施 C. 反映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D. 促进了当时国民经济的恢复 ‎【答案】B ‎【解析】‎ ‎1953年中国实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材料中对于农产品和物资实行计划经济模式管理和销售,显然是保证工业化的顺利实施,故B正确;建国初期是工农业产品极端困乏,故A错误;经济体制改革是1978年以后,故C错误;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已经完成,故D错误。‎ ‎27.在实施“一五”计划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时,虽然中共领导人此前曾考虑过首先发展轻工业效果是否会更好些,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这种选择的可能性很快消失了。“当时的情况”是指 A. 不具备首先发展轻工业的基本条件 B. 优先发展重工业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C. 计划经济体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D. 冷战对峙格局下国家安全面临威胁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 19 -‎ 根据材料“当时的情况”和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我国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而且面临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故优先发展重工业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故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不是不具备首先发展轻工业的基本条件,而是迫切需要发展重工业,维护国家安全,排除。优先发展重工业符合国情需要,而不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排除B。计划经济体制确立于三大改造完成,而“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是同时进行的,排除C。‎ ‎28.1982年,商业部与轻工业部联合发出通知,日用工业品购销体制在统购统销(统配)计划收购、订购、选购四种购销形式的基础上,增加代批代销形式。此后,又发展了工商联营联销形式,从而形成了6种购销形式并存的局面。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 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步入了快车道 C. 社会经济活力正在被激发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20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下,国家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这有利于激发社会经济活力,C正确;A与材料无关;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84年,B说法不准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于21世纪初,D错误。‎ ‎29. 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 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 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中国的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村开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经营的自主权,粮食产量增加,农业发展,A正确。1984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才完成,排除C。1980年并没有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排除D。 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材料并没有涉及,排除B。‎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30.1980年,深圳允许内地乃至国外设计、施工队伍进入深圳,推出了“设计搞评选、施工搞招标”,保工期、造价、质量的工程大包干等办法。结果在深圳国贸大厦的建设中出现了三天一层楼的现象,成为深圳速度的标志。可见,深圳特区的基建 A. 揭开改革开放序幕 B. 探索引入市场机制 C. 带动内地同步发展 D. 开创引进外资先河 - 19 -‎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深圳特区基建时,“允许内地和国外设计、施工队伍进入”,并推出“设计稿评选,施工搞招标”、“大包干”等办法,结合可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当时深圳特区在探索并引进市场机制,B选项符合题意;揭开改革开放序幕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1980年深圳是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与内地并不同步,基建中开创“引进外资”先河的说法,在材料里无从体现,ACD三项错误。‎ 二、材料题 ‎31.对外贸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宋统一南方后,于公元971年在广州设置市舶司。这是沿袭唐制设置的第一个市舶司。以后又在杭州、明州置市舶司,与广州市舶司合称“三司”。《元丰市舶法》的颁布更加有利于海外贸易的发展,中外商人往来频繁,商品交易量大增,市舶收入也随之増加。‎ ‎——摘编自霍贺《浅析宋代的对外贸易》‎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 材料二 1801—1850年英国外贸额增加了6倍,1850年英国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1%,英国出口商品中工业消费品和工业生产资料占85%以上,伦敦成为国际贸易中心。英国占据了世界经济的中心地位,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向英国这个“世界工厂”“殖民帝国”提供原料和粮食的附庸地。‎ ‎——摘编自余建华《世界市场和科技革命:经济腾飞的两个巨轮》‎ ‎(2)依据上述材料,概括19世纪上半期英国对外贸易特点。‎ - 19 -‎ 材料三 中国改革开放若干大事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1984年 中国开放14个沿海城市 ‎1992年 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2001年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8年 中国加入20国集团 ‎2013年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趋势并说明原因。‎ ‎【答案】(1)原因:宋朝政府设置专门机构并通过立法保障贸易发展;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 ‎(2)特点:对外贸易额增长迅速;商品结构中,工业制成品占绝对优势;在国际贸易中居于主导地位。‎ ‎(3)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外贸易总额迅速增长。解释: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WTO使中国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轨;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加强同亚欧之间的经济联系。‎ ‎【解析】‎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一“在广州设置市舶司……《元丰市舶法》的颁布更加有利于海外贸易的发展”从机构设置与立法措施进行概括并结合所学从远洋航海技术、社会经济及海上商路影响进行阐述。‎ ‎(2)根据材料二“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1%”得出对外贸易额增长迅速;从材料“商品中工业消费品和工业生产资料占85%以上”得出商品结构中,工业制成品占绝对优势;从材料“占据了世界经济的中心地位……成为向英国这个“世界工厂”“殖民帝国”提供原料和粮食的附庸地”得出英国在国际贸易中居于主导地位。‎ - 19 -‎ ‎(3)趋势根据1990-2107年中国货物进出口图可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外贸易总额迅速增长;根据材料三“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从改革开放实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WTO及“一带一路”战略提出的意义进行阐述解释即可。‎ ‎ ‎ - 19 -‎ ‎ ‎ - 19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