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个文言虚词意义用法归纳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个文言虚词意义用法归纳表

高考18个文言虚词意义用法归纳表 ‎ 整理:张清龙 2014.12‎ 虚词 意义及用法 例句 ‎1以 介词:拿、用 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2013四川,介词,用)‎ 使工以药淬之(《荆轲刺秦王》)‎ ‎(2012湖南介词,用、拿)‎ 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苏武传》)‎ ‎(2006湖南介词,拿、用)‎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伶官传序》)‎ ‎(2006江苏介词,拿、用)‎ 王好战,请以战喻(《寡人之于国也》)‎ ‎(2005山东介词,拿、用)‎ 既自以心为形役(《归去来兮辞》)‎ ‎(介词,拿,用,凭着。)‎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介词,用、拿)‎ ‎1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2请以剑舞。‎ 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介词,凭借,靠 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 ‎(2014浙江,介词,凭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逍遥游》)‎ 以 介词:把 ‎(2014山东,介词,把)‎ ‎1具告以事(《鸿门宴》)2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2011安徽,介词,把)‎ 农人告予以春及(《归去来兮辞》)‎ ‎(2009四川介词,“把”。)‎ 问征夫以前路(《归去来兮辞》)‎ ‎(2008福建,介词,把)‎ 秦亦不以城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介词,把。)‎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过秦论》)‎ ‎(介词,把。)‎ ‎1铸以为金人十二。(《过秦论》)2然后以六合为家。‎ ‎(介词,把)‎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氓》)‎ 以 介词,因为 ‎(2013天津,介词,因为)‎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游褒禅山记》)‎ 介词,因为,表原因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兰亭集序》‎ ‎(2010山东,介词,因为。)‎ 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2007山东,介词,因为)‎ 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2008天津,2009山东,介词,因为)‎ ‎1洎牧以谗诛(《六国论》)2以其无礼于晋 ‎(2008安徽,介词,因为)‎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2008年湖南,介词,因为)‎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兰亭集序》)‎ ‎(2005江西,介词,因为)‎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陈情表》)‎ ‎2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3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以 助词 助词。作语助,表示时间。‎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出师表》)‎ ‎(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祭十二郎文》)‎ 以 连词 表并列 又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2014安徽,连词,表结果,以致)‎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2013湖南,连词,表修饰)‎ 如惠语以让单于(《苏武传》)‎ ‎(2012山东,连词,因为)‎ 但以刘日薄西山(《陈情表》)‎ ‎(2012江西,连词,表修饰)‎ 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2011江西,2007上海,连词,表目的,来)‎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2011浙江,连词,表修饰)‎ 醉则更相枕以卧(《赤壁赋》)‎ ‎(2010上海,连词,因为)‎ 以吾一日长乎尔(《论语•侍坐》‎ ‎(2009湖南,2012安徽,连词,表修饰)‎ 木欣欣以向荣(《归去来兮辞》)‎ ‎(2007福建,连词,因为)‎ 以其无礼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 ‎(2006江苏,连词,表目的,“来”)‎ 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 ‎(2005浙江,表目的,“来”)‎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过秦论》)‎ 虚词 意义及用法 例句 以 连词,表示并列关系。‎ 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连词,表修饰)‎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连词,表目的)‎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连词,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连词,因为)‎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连词,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连词表目的,来 闕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家叔以余贫苦 园日涉以成趣,时矫首而遐观。‎ 以相如功大;以此知之。‎ 以 副词 副词,通已,已经 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副词,已经)‎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以 动词 ‎(以为,认为)‎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动词,任用)‎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动词,率领)‎ 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羽之死》)‎ 以五百岁为春《逍遥游》‎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虚词 意义及用法 例句 ‎2.之 ‎(2013湖南。代词,他,指项伯)‎ 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鸿门宴》)‎ 代词 ‎(2010四川、2013湖南,代词,这样的事。)‎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代词,代物,指狼)‎ 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狼》)‎ ‎(代词,代人,蔺相如)‎ 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代词,代事,这件事)‎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孔雀东南飞》)‎ ‎(指示代词,这)‎ 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代词,第一人称,指自己)‎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代词,指这件事)‎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将焉取之;子犯请击之《烛之武》‎ 补充:‎ 代物樊的头 秦王购之金千金,邑万家《荆轲刺秦》‎ 代木,它 煣使之然也《劝学》‎ 代词:它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兰亭集序》‎ 代词:他 而无物以相之 代词:它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地产:我 又申之以揽茝《离骚》‎ 代百姓;助词的 申之以孝悌之意 唯君图之 虚词 意义及用法 例句 之 助词 的 是寡人之过也 因人之力而敝之《烛之武》‎ 为变徵之声《荆轲刺秦王》‎ ‎1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过秦论》2至万乘之势。3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陈情表》‎ 此小大之辨也 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 ‎(2013四川,助词,的)‎ 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012,天津,助词,的)‎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2014四川,结构助词“的”。)‎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2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1每览昔人兴感之由。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之 助词,取独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兰亭集序》)(2012湖南,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臣之壮也,犹不如也(《烛之武退秦师》)‎ ‎(2010上海,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虚词 意义及用法 例句 取独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2004江苏,取独)‎ 不知老之将至《兰亭集序》‎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归去来兮辞》‎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陈情表》‎ 之 动词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动词,到……去。‎ 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阿房宫赋》)(动词,到)‎ 动词,到……去。‎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 辍耕之垄上。(《史记陈涉世家》)‎ 动词,到……去。‎ 杜少府之任蜀州 ‎ 动词,到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史记陈涉世家》)‎ 助词,定语后置标志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2007江西,定语后置的标志。)‎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宾语前置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助词,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何厌之有?《烛之武》‎ 音节助词 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后面,音节助词,无实义)‎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2004全国大纲卷,‎ 用在时间词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寡人之于国也》)‎ 虚词 意义及用法 例句 ‎3.而 连词:表修饰 ‎(2014安徽,连词,表修饰)‎ 临清流而赋诗(《归去来兮辞》)‎ ‎(2012四川,连词,表修饰)‎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赤壁赋》)‎ ‎(2012山东,连词,表修饰)‎ 我腾跃而上(《逍遥游》)‎ ‎(2004湖南,2011四川,连词,表修饰)‎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2012上海,连词,表修饰)‎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劝学》)‎ ‎(2009安徽,连词,表修饰 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连词,表修饰)‎ 北山愚公,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连词,表修饰)‎ 顺流而东(《赤壁赋》)‎ ‎(连词,表修饰)‎ 夜缒而出(《烛之武退秦师》)‎ ‎(连词,表修饰)‎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连词,表修饰)‎ ‎1荆轲和而歌2秦王还柱而走。《荆轲刺秦王》‎ ‎ 而 表示承接、顺承 ‎(2014江西,连词,表承接)‎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伶官传序》)‎ ‎(2010湖南,连词,表顺承)‎ 爽籁发而清风生(《滕王阁序》)‎ ‎(2010江西,连词,表顺承)‎ 拔剑切而啖之(《鸿门宴》)‎ ‎(2010上海,连词,表顺承)‎ 恍惊起而长嗟(《梦游天姥吟留别》)‎ ‎(2009江西、四川,连词,表顺承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2009天津,连词,表顺承)‎ 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2008福建,连词,表顺承)‎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虚词 意义及用法 例句 ‎(2006四川,连词,表顺承)‎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2006山东,连词,表转折)‎ 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祭十二郎文》)‎ ‎(连词,表顺承)‎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赤壁赋》)‎ ‎(连词,表顺承)‎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祭十二郎文》)(连词,表顺承,‎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2004江苏,连词,表顺承)‎ 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 而 连词表转折 一龙机发而七首不动。《张衡传》‎ ‎(2014浙江,连词,表转折关系,却)‎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过秦论》)‎ ‎(2013湖南,连词,表转折)‎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 ‎(2013山东,连词,表转折)‎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2011江西,2013安徽,连词,表转折)‎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鸿门宴》)‎ ‎(2011山东,连词,表转折)‎ ‎1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2009浙江,连词,表转折关系)‎ 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 ‎(连词,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连词,表转折)‎ ‎1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2小学而大遗。‎ ‎(连词,表转折)‎ ‎1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2而君畏匿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 而 连词表并列 ‎(2013天津,连词,表并列)‎ 烟光凝而暮山紫(《滕王阁序》)‎ ‎(2008天津,连词,表并列)‎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虚词 意义及用法 例句 而 连词,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连词,表并列)‎ 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 ‎(连词,表并列)‎ 剑阁峥嵘而崔嵬(《蜀道难》)2.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 ‎ 而 连词表因果 ‎(连词,表因果)‎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劝学》)‎ ‎(连词,表因果)‎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逍遥游》)‎ ‎(连词,表因果)‎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国论》)‎ ‎(连词,表因果)‎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而 连词表递进 ‎(连词,表递进)‎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连词,表递进)‎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而 表假设 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连词,表示假设关系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劝学》‎ 而 表目的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过秦论》‎ ‎(连词,表目的)‎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连词,表目的)‎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而 通假 而已:罢了;已而:不久 ‎(名词,才能)‎ 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亦若此(《逍遥游》)‎ 虚词 意义及用法 例句 ‎4.其 代词(代词,代大鹏)‎ 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 ‎(2013四川,代词,他。)‎ 余嘉其能行古道(《师说》)‎ ‎(2012天津,代词,代之水和月)‎ 盖将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赤壁赋》)‎ ‎(2011湖南,代词,第三人称,他)‎ 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2011湖南,代词,第三人称,他)‎ ‎(2011湖南,代词,第三人称,他)‎ 其自视也,亦若此。(《逍遥游》)‎ ‎(2011上海,湖南,第三人称代词,他)‎ 吾令人望其气(《鸿门宴》)‎ ‎(2009上海,代指那些)‎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2009天津,代词,表示物主,他的;)‎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 ‎(2008湖南,代词,他的)‎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六国论》)‎ ‎(2007安徽,代词,其中的)‎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006重庆,代词,他)‎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2005全国,代词,他的)‎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过秦论》)‎ ‎(2005重庆,代词,它的)‎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逍遥游》)‎ ‎(代词,第一人称,我,自己)‎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代词,第三人称,它的)‎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游褒禅山记》)‎ ‎(指示代词,其中的)‎ 少时,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代词,其中的)‎ 其一人夜亡,告之(《苏武传》)‎ 第三人称代词。他的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三人称代词。他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虚词 意义及用法 例句 ‎(2004福建,代词,他)‎ 其意常在沛公(《鸿门宴》)‎ 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004广东,代词,他的)‎ ‎、樊哙侧其盾而撞(《鸿门宴》)‎ ‎(2004浙江,代词,那些)‎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 疑问代词,什么 何为其然也 其 副词 ‎(《师说》)(2010副词,表揣度语气,大概。)‎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2012四川,副词,表推测,大概)‎ 吾其无意于人世矣。(《祭十二郎文》)‎ ‎(2009湖南语气副词,“还是”,表示婉商语气)‎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2011四川、湖南,副词,表期望,一定)‎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004湖南,福建,副词,表反问,“难道、怎么”。)‎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2006安徽,副词,表推测,大概)‎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副词,表推测,大概)‎ 实迷途其未远(《归去来兮辞》)‎ 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助词 ‎(第一个,助词,无实义;第二个,指示代词,那)‎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虚词 意义及用法 例句 其 连词 ‎(2010浙江,连词,表选择)‎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 ‎(连词,表选择)‎ 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连词,表选择)‎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何其】译为“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5.于 介词 ‎(2014浙江,介词,对于)‎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2013山东,介词,比)‎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陈情表》)‎ ‎(2012安徽,介词,表处所,从、由)‎ 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 ‎(2012天津2006浙江,介词,被)‎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011山东,2007湖南,介词,和、同)‎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2011天津,介词,表处所,从、由)‎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赤壁赋》)‎ ‎(2011江西,介词,表范围,在)‎ 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2007福建,介词,比)‎ 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2005天津,介词,到)‎ ‎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2.终期于尽《兰亭集序》‎ ‎(介词,对于)‎ ‎1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2余于仆碑。‎ ‎(介词,第一个是从,第二个是比)‎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介词,被)‎ 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介词,与,跟,同。”‎ ‎1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2.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虚词 意义及用法 例句 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因此。‎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介词。到 将有事于西畴(《归去来兮辞》)‎ ‎(在这种情况下)‎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 ‎(对此)‎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6.为 动词 ‎(2014四川,动词,当,做;)‎ 吾羞,不忍为之下(《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一个“动词,治理”,第二个“介词,被”)‎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2010天津,“为”是动词,“成为”的意思。)‎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阿房宫赋》)‎ ‎(第一个“介词,替”,第二个“动词,谋划”)‎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动词,做)‎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动词,认为)‎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动词,对付)‎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动词,创作)‎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 ‎(动词,作为)‎ 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动词,成为)‎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动词,变成)‎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动词,第一个“是”第二个“做”。)‎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 ‎(动词,作为)‎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过秦论》)‎ 虚词 意义及用法 例句 ‎(动词,治理)‎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论语》)‎ ‎(动词,演奏)‎ 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 ‎(动词,叫做)‎ 化而为鸟,其名为鲲 判断词,是。‎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判断词,是。‎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兰亭集序》‎ 为 介词 ‎(2012山东,介词,替)‎ 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2006广东,2012安徽,介词,替、给)‎ 秦王为赵王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2012湖南,介词,被)‎ 为仲卿母所遣(《孔雀东南飞》)‎ ‎(2008上海,介词,替、给)‎ 为君翻作《琵琶行》(《琵琶行》)‎ ‎(2009浙江,2007福建,介词用,可译为“替”)‎ 君为我呼入(《鸿门宴》)‎ ‎(2005福建,2006重庆,介词,被)‎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六国论》)‎ ‎(2005辽宁,介词,被)‎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005辽宁,“为”为表被动;)‎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介词,向、对)‎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介词,替、给)‎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 为 助词 ‎(语气助词,无实义)‎ 何辞为(《鸿门宴》)‎ ‎(2009江西,疑问句句末,表诘问。译作“呢”。)‎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虚词 意义及用法 例句 虚词 意义及用法 例句 虚词 意义及用法 例句 虚词 意义及用法 例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