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我们身边的物质 同步练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我们身边的物质 同步练习

专题复习(一) 我们身边的物质 01 专题概述[来源:Zxxk.Com] 本部分知识关注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保存等。呈现以下特点:(1)突出知识间的联系,体现综合 性;(2)聚焦社会热点,体现时代性;(3)取材于实际生活,体现应用性。试题多数起点较低,因此具备坚实的化学基 础知识,清晰的化学知识结构是正确分析问题的基础,所以对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应扎扎实实落实到位。 一、金属和金属材料 主要有如下考点:(1)合金及合金的特点;(2)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3)金属的化学性质与金属活动性顺序;(4) 铁的冶炼;(5)金属的锈蚀原理与防锈措施;(6)金属资源的保护。 此部分知识是中考命题的热点内容,将会加强与生产生活实际、新科技、社会热点等的密切联系。 1.合金及合金的特点 主要考查的方面:辨别一种材料是否属于合金,根据合金的用途判断利用了合金的什么性质。预计会以近年研 发的新材料为背景命题,也可能将合金与纯净物、混合物等概念进行综合考查。 2.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该考点主要考查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硬度、熔点等物理性质以及与这些物理性质相对应的用途。 常以生产生活实际、高科技为背景来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进行考查。 3.金属的化学性质与金属活动性顺序 中考中一般将金属的化学性质与金属活动性顺序综合在一起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是金属与金属材料这 部分知识的考查重点,也是中考的热点。 4.铁的冶炼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冶炼铁的设备、原理;工艺流程;铁矿石的选择;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 预计对这一知识点的考查形式仍以填空题为主,也有可能以选择题或实验题的形式考查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 实验,也可能以综合计算题的形式对高炉炼铁的原理进行考查。 5.金属的锈蚀原理与防锈措施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影响钢铁锈蚀的因素;钢铁锈蚀的防护措施;金属铝不易锈蚀的原因。 预计对这一知识点将用探究实验的形式考查铁、铜的锈蚀条件,或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考查防锈措施,或 者将两者综合起来进行考查。 6.金属资源的保护 该部分知识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为主,一般与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护、空气的污染与防护、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燃气泄漏的处理方法联系在一起进行考查。 【例 1】 (武威中考)兰州市中山桥南侧的“将军柱”(铸造材料主要是铁),距今已有 630 年的历史,它与中山桥 一起组成了“兰州铁桥”一景。近日“将军柱”商标获得国家批准。 (1)“将军柱”表面已出现较多锈迹,其主要原因是铁与________等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生活中常用稀硫酸除去 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途径,请你再写出一条保护和节约金属资源的有效方法或途径: 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金属铁生锈是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用稀硫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 铁锈,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H2SO4===Fe2(SO4)3+3H2O;保护和节约金属资源的方法或途径有很多,比 如防止金属锈蚀及减少金属冶炼时的浪费等都是保护和节约金属资源的有效方法或途径。 【答案】 (1)氧气、水 Fe2O3+3H2SO4===Fe2(SO4)3+3H2O (2)防止金属锈蚀(减少金属冶炼时的浪费等) 二、水和溶液 试题中涉及本部分的主要知识点如下:(1)水的物理性质,水的组成,纯净水与矿泉水,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吸 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净水的常用方法,水资源的现状,水污染及防治;(2)溶液:溶液的概念及特征,乳化作用, 溶液的组成,溶液中的热效应,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分辨及相互转化,溶解度的概念及溶解度曲线上点、线、 面的含义和应用,溶液的配制、稀释,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本部分知识考查方式灵活多样,试题将通过给出信息、图表、模拟实验、一题多解等新颖的形式考查同学们的 阅读和提炼信息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以及灵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上述内容相关的考题,在中考中有多种题型。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考查水和人类的关系,与水有关的环保知 识,水的净化过程,以水为载体将物质的分类、物质的组成与结构贯穿其中,有关溶液的组成及相关概念的辨析,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实验题考查水的净化,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及稀释过程,特别是过滤操作技能;计 算题通常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考查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例 2】 (菏泽中考)20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加入盛有 100 g 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 如图 1 所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2 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 1 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溶液。 (2)图 2 中 P 点表示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 2 中表示乙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填“M”或“N”)。 【解析】 (1)从图 1 中可以知道甲没有完全溶解,则说明甲中形成的溶液为饱和溶液;(2)根据溶解度曲线的意 义可以知道图 2 中 P 点表示 30 ℃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等;(3)从图 1 中可以知道乙完全溶解,甲有 剩余,说明 20 ℃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结合图 2,20 ℃时,N 的溶解度大于 M,故图 2 中表示乙物质 溶解度曲线的是 N。 【答案】 (1)甲 (2)在 30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N 【例 3】 向 20 ℃的饱和澄清石灰水(甲溶液)中投入适量的氧化钙粉末,充分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溶液温度未冷却到 20 ℃时,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溶液温度未冷却到 20 ℃时,溶质质量分数比甲溶液大 C.溶液温度恢复到 20 ℃时,溶液质量比甲溶液小 D.溶液温度恢复到 20 ℃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和甲溶液的相等 【解析】 CaO 加入饱和 Ca(OH)2 溶液中, CaO 与 H2O 反应生成 Ca(OH)2,Ca(OH)2 不溶解(溶液已饱和),由 于水减少,导致溶液中有 Ca(OH)2 析出,剩余溶液仍饱和,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答案】 B 三、酸、碱、盐 酸、碱、盐是三类重要的无机化合物,是整个初中化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题量在中考中占的比例较大,主要 有以下几个考点: 1.常见酸、碱、盐的特性 该部分知识在中考中主要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主要有以下方式:(1)依据浓盐酸的挥发性、浓硫酸的 吸水性并结合溶液知识,考查久置的浓盐酸或浓硫酸溶质、溶剂或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2)稀释浓硫酸;(3) 氢氧化钠的变质;(4)依据常见溶液及颜色推断物质。 2.酸、碱、盐及其与单质、氧化物等的关系 本部分所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包括酸的通性,碱的通性,盐的化学性质,Cl-、SO2- 4 、CO 2- 3 的检验方法等。 3.溶液的酸碱性和酸碱度 本部分知识主要以填空题和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只要记住常见指示剂遇到酸溶液或碱溶液的变色情况及 pH 与 溶液酸碱度的关系,即可解决。 4.中和反应 本部分知识的考查重点是中和反应的实质及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某些反应的条件 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以上知识点一般不单独考查,往往在做推断题、探究题、计算题时用到这些知识点。 酸、碱、盐的有关知识主要渗透了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化学思想,同学们要有意识地对所复习的内容和知识点 进行横向(相似、相近的知识点)和纵向(前后章节中相互关联的知识点)的比较与归纳,有针对性地加以记忆和整理, 并进行一定量有针对性的题型训练,提高复习效果。 【例 4】 (福州中考)将足量的稀盐酸加入一定量的铁、铜混合物中,写出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下图是实验过程生成气体或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其中表示正确的是 ________(填标号)。 【解析】 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铜的活动性在氢的后面,所以足量的稀盐酸加入一定量的铁、铜混合物中, 只有铁能与稀盐酸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HCl===FeCl2+H2↑,分析各图象,随着反应的进行,氢气的 质量不断增大,当铁完全反应后,氢气的质量不变,A 正确,由于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所以完全反应后,固体的 质量不为零,B 不正确,C 正确。 【答案】 Fe+2HCl===FeCl2+H2↑ AC 【例 5】 科学兴趣小组在调查一化工厂时,发现有个车间排出的废水澄清透明,呈黄色。为测定该废水中所 含的物质,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假设能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 (1)用 pH 试纸测试,测得 pH 为 2。 (2)取一定量废水溶液,加入 Ba(NO3)2 溶液,无现象。 (3)另取一定量废水溶液,加入 AgNO3 溶液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 A 和滤液。 (4)向滤液中加入 NaOH 溶液,得到红褐色沉淀 B。 由此可知:该废水溶液呈________性;所得的红褐色沉淀 B 为________;废水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盐是________。 【解析】 测得 pH<7,溶液显酸性;向溶液中加入 Ba(NO3)2 溶液,无现象,说明溶液中无 SO2- 4 ;加入 AgNO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A,A 为 AgCl,说明溶液中含有 Cl-,该溶液呈黄色,说明溶液中有 Fe3+,即该废水中一定含有 FeCl3,加入 NaOH 溶液,OH-与 Fe3+相遇产生红褐色沉淀 Fe(OH)3。 【答案】 酸 Fe(OH)3 FeCl3 四、专题考点 1.铁的锈蚀与防护方法 (1)铁的锈蚀条件:纯净的铁在干燥的空气中是稳定的,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等物质相互作用,铁锈的 主要成分是 Fe2O3。 (2)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根据铁的锈蚀条件不难推断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是使铁制品隔绝空气或隔绝水。 (3)金属资源的保护 ①防止金属的锈蚀。 A.保持金属制品表面干燥和洁净 B. 在金属制品表面 涂一层保护膜 a.涂防锈油脂 b.刷油漆、搪瓷 c.电镀 C.组成合金以改变金属内部的组织结构,如不锈钢 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③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严禁乱采滥挖。 ④寻找金属的代用品。 2.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 4 个,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成为离子,不同金属原子在溶液中失电 子的难易程度不同。人们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下: 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实际应用中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在水溶液中就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根 据金属在该顺序中的位置,可判断它的化学活动性。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且位 置越靠前,反应越剧烈。根据金属的位置判断其能否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根据金属单 质和盐中金属离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位置,判断金属单质能否跟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方法 【注意】 4.固体溶解度 (1)概念的四个要素:①在一定温度下(条件);②在 100 g 溶剂里(标准);③达到饱和状态(状态);④以克为单位 (单位)。 (2)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内因:溶质与溶剂的性质;②外因:温度和压强。固体溶解度受压强影响不大。 5.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 (1)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大小。 (2)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3)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 (4)比较同温时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6.酸的通性可归纳为以下五点 酸的通性 一般规律 (1) 跟指示剂反应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 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2) 跟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 酸+金属―→盐+氢气 2HCl+Fe===FeCl2+H2↑ (3) 跟碱性氧化物反应[来源:学科网] 酸+碱性氧化物―→盐+水 3H2SO4+Fe2O3===Fe2(SO4)3+3H2O (4) 跟某些盐反应 酸+盐―→新酸+新盐 H2SO4+BaCl2===2HCl+BaSO4↓ (5) 跟碱发生中和反应 酸+碱―→盐+水 2HCl+Cu(OH)2===CuCl2+2H2O 7.碱的通性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碱的通性 一般规律 (1) 跟指示剂反应 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 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 (2) 跟酸性氧化物反应 碱+酸性氧化物―→盐+水 2NaOH+CO2===Na2CO3+H2O (3) 跟酸反应 碱+酸―→盐+水 Ba(OH)2+2HCl===BaCl2+2H2O (4) 跟某些盐反应 碱+盐―→新碱+新盐 Ca(OH)2+Na2CO3===CaCO3↓+ 2NaOH 【注意】 不同的碱由于所含金属离子的不同,又各自具有不同的性质。如 Ca(OH)2 溶液能与可溶性碳酸 盐(如 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碳酸钙沉淀,而 NaOH 溶液不与 Na2CO3 溶液反应,可溶性碱(如 NaOH、KOH)溶 液能使酚酞试液变色,而难溶于水的碱[如 Cu(OH)2、Fe(OH)3]在水中难电离,则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8.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可分成两方面记忆掌握:一方面是对反应物的要求,酸盐、酸碱一般行,盐盐、盐碱都需溶;另一方面是对生 成物的要求,生成物中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这两方面必须兼顾,才能正确地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 发生。 9.盐的化学性质 (1)盐的化学性质可用下图表示: (2)常见盐的鉴别方法:①碳酸盐(CO2- 3 ):一般是先加稀盐酸,产生气体后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 ②硫酸盐(SO2- 4 ):一般先加稀盐酸,再加 Ba(NO3)2 或 BaCl2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 SO2- 4 。③盐酸盐(Cl-): 先加 AgNO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加稀硝 酸,若沉淀不溶解,说明含 Cl-。 02 习题精练 一、选择题 1.钢的质地坚硬,机械性能好,有弹性和延展性,是最常见、应用较广的一种材料。但由于易锈蚀,每年损 失的钢铁约占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下列属于钢的化学性质的是( ) A.有弹性 B.质地坚硬 C.易锈蚀 D.有延展性 2.(济宁中考)对下面几种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①CH4 ②P2O5 ③MgO ④BaCl2 ⑤HNO3 ⑥NH4HCO3 A.②③⑤属于氧化物 B.⑤⑥属于酸 C.④⑥属于盐 D.①⑥属于有机物 3.(杭州中考)一杯 7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若不考虑溶剂的蒸发,则剩 余溶液与原溶液相比( ) A.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溶质质量不变 C.溶液质量不变 D.溶质的浓度减小 4.(宿迁中考)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来源:学科网] A.t1 ℃时,甲与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同 B.乙中混有少量甲时,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C.甲属于易溶物质 D.t2 ℃时,30 g 甲能溶解于 50 g 水中形成 80 g 溶液 5.(宜宾中考)下列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的是( ) A.不能用金属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B.银的导电性强于铜 C.镁和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D.铜能将银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来 6.一种抗生素为粉末状固体,每瓶含 0.5 g,注射时应配成质量分数为 20%的溶液,则使用时每瓶至少需加入 蒸馏水( ) A.1.5 mL B.2 mL C.3 mL D.4 mL 7.(南京中考)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X 既能与 Y 反应又能与 Z 反应的是( ) X Y Z ① CO2 Ca(OH)2 溶液 H2O ②[来源:学* 科*网 Z*X*X*K] H2 Cl2 CuO ③ Ba(NO3)2 溶液 稀硫酸 Na2CO3 溶液 ④ Fe2O3 CO 稀盐酸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④ 8.(武威中考)下列各组物质,其化学性质不相似的是( ) 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B.锌、铁 C.氢氧化钙、氢氧化钠 D.稀盐酸、稀硫酸 9.(凉山中考)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四种试剂,氯化钡(BaCl2)、纯碱(Na2CO3)、氯化铁(FeCl3)、石蕊,用下列物 质中的哪一种就能将上述试剂区分开来( ) A.氢氧化钠——NaOH B.硫酸——H2SO4 C.盐酸——HCl D.水——H2O 10.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石灰水,具体措施有( ) ①加入氢氧化钙 ②升高温度 ③降低温度 ④加入水 ⑤蒸发水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⑤ 11.(聊城中考)归纳总结和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气体和氧气都能用浓 H2SO4 干燥 B.Na2CO3 溶液和 NaNO3 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C.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则可作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2.(泰安中考)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杂质),所选用的试剂(足量)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 项 物质 选用 试剂 操作 方法 A Fe2O3(Fe) 盐酸 浸泡、过滤、 洗涤、烘干 B CO(CO2) NaOH 溶液、 浓硫酸 洗气、干燥 C CaO(CaCO3) 水 过滤、烘干 D NaCl(Na2CO3) Ca(NO3)2 溶液 溶解、过滤、 蒸发、结晶 二、填空题 13.(广州中考)向滴有几滴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 [来源:学*科*网 Z*X*X*K] (1)上述过程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氨水(NH3·H2O)也能使酚酞变色,原因是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离子,该离子是________。(填 离子符号) 14.现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由食盐、纯碱或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了研 究白色粉末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部分粉末放入烧杯中,加适量水充分搅拌后,得澄清溶液,溶液温度升高,滴加酚酞试液后的溶液变红, 得出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可能有________。 (2)向(1)中的澄清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硝酸,然后再滴加 AgNO3 溶液,发现有白色沉淀,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黄冈中考)A~F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 B、C 组成元素相同,C、D、E、F 是不同类别的化 合物,D 和 E 的溶液均呈碱性,且 E 可用作建筑材料,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 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转化为另一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 (1)E 的化学式:________;C 的化学式:___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达州中考)如图所示为 X、Y、Z 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X 中含有少量 Y,应采用________的方法提纯 X。 (2)t2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3)t3 ℃时,溶质质量分数为 25%的 X 溶液降温到 t1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 (4)t3 ℃时,等质量 X、Y、Z 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 t1 ℃,溶液质量没有变化的是________。 17.(呼和浩特中考)金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各个领域中用途广泛。 (1)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从 1999 年开始发行,一元币为钢芯镀镍(Ni)合金,伍角币为钢芯镀铜合金,一角币为 铝合金或不锈钢。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填序号)。 A.金属的硬度 B.金属的导电性 C.金属的耐腐蚀性 D.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 (2)在“南海一号”打捞出来的文物中,“金龙纹手镯”光彩夺目,完好无损;铜镜表面有铜锈;铁器则锈迹斑斑, 残 存 很 少 。 这 说 明 金 、 铜 、 铁 这 三 种 金 属 的 活 动 性 由 强 到 弱 的 顺 序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消毒剂,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价。 (4)在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生成氢气质量(m)随反应时间(t)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A 表示锌和稀硫酸的反应曲线 ②反应结束后消耗两种金属的质量相等 ③反应结束后稀硫酸都没有剩余 ④反应结束后两种金属一定都有剩余 ⑤反应结束后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 18.(武汉中考)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钾、硝酸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化学 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Ⅰ.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水的质量的变化如图 1 所示; Ⅱ.取少量 B 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 Ⅲ.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的变化如图 2 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C 段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 C 到 D 液体的 pH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 “不变”); (2)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 (3)D 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为 进 一 步 探 究 该 白 色 固 体 的 成 分 , 该 组 同 学 取 少 量 原 固 体 样 品 于 试 管 中 , 加 足 量 水 溶 解 , 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再向滤液中加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现象。 三、实验探究题 19.(广州中考)配制并稀释一定质量分数的 Na2SO4 溶液。 (1)配制 50 g 质量分数为 6%的 Na2SO4 溶液。 ①计算:需要 Na2SO4 3.0 g,水 47.0 g。 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 3.0 g 的 Na2SO4。天平调零后,分别在天平左右托盘放上质量相同的纸片,先 ___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___,至托盘天平恰好平衡。 ③量取:用量筒量取 47.0 mL 水,请在如图中画出 47.0 mL 水的液面位置。 ④溶解。 (2)稀释溶液。(由于整个配制过程中溶液很稀,其密度可近似看作 1 g/mL) ①取 1 mL6%的 Na2SO4 溶液加水稀释至 100 mL,得到溶液 a; ②若用 3.0 g Na2SO4 配制与溶液 a 浓度相同的溶液,其体积是________mL。 20.(江西中考)兴趣小组获得两包制作“跳跳糖”的添加剂,一包是柠檬酸晶体,另一包是标注为钠盐的白色粉 末。将少量柠檬酸和这种白色粉末溶于水,混合后产生了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于是对白色粉末的化学成分 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 1.碳酸钠;猜想 2.碳酸氢钠;猜想 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查阅资料】①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均呈碱性; ②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实验探究】小月、小妮分别对有关猜想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月 将白色粉末溶于水后用pH 试纸测定其酸碱度 pH________ (填“>”“<”或“=”)7 溶液呈碱性,猜想 1 成立 小妮 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 验 试管 A 中有水珠产生,试 管 B 中液体变浑浊 猜想 2 成立,试管 B 中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反思】大家一致认为小月和小妮的结论不准确: (1)小月实验结论不准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妮的实验方案不能排除白色粉末是否含有________。 【继续探究】小戚称取 m g 白色粉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n g,通过计算并 分析实验数据确定猜想 3 正确,则 n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用含 m 的代数式表示)。 【结论分析】探究后他们核查到添加剂的成分是柠檬酸和碳酸氢钠,分析后认为白色粉末中的碳酸钠是由碳酸 氢钠分解产生的。 【拓展应用】下列物质常温下放置一段时间也会分解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 C.碳酸氢铵 D.氯化钠 参考答案 1.C 2.C 3.D 4.C 5.B 6.B 7.B 8.A 9.B 10.D 11.A 12.B 13.(1)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2)Na+ OH- Cl- OH- 14.(1)干燥剂(或 CaO 或生石灰) NaCl (2)NaCl+ AgNO3===AgCl↓+NaNO3 15.(1)Ca(OH)2 CO2 (2)①C+O2===== 点燃 CO2 ②Ca(OH)2+Na2CO3===CaCO3↓+2NaOH 16.(1)降温结晶 (2)Y>X=Z (3)20% (4)Z 17.(1)B (2)铁>铜>金(或 Fe>Cu>Au) (3 )+6 (4)①③⑤ 18.(1) 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 减小 (2)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 氯化钾 (3)硝酸钠、硝酸钡、硝酸 (4)过量稀 硝酸 硝酸银溶液 19.(1)②在右盘添加 3 g 砝码 向左盘中添加药品 ③图略。 (2)②5 000 20.【实验探究】> Ca(OH)2 + CO2===CaCO3↓ + H2O 【 交 流 反 思 】 (1) 碳 酸 氢 钠 溶 液 也 呈 碱 性 (2) 碳 酸 钠 【 继 续 探 究 】 44m/106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