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必修1、2答题模板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政治必修1、2答题模板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高考政治答题模板》(必修 1—2) 《经济生活答题模板》 第一部分:主观题:——关于物价(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1)价值决定价格 (2)供求影响价格 (3)货币(量、值)影响价格 (4)市场(哄抬物价)影响价格 (5)国家宏观调控(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影响价格 二、价格变动的影响有哪些? (1)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 A、一般来说,价格变动与生活水平成反向变化 B、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变动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变动影响较大 C、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变动的影响:本商品价格变动与互补品的需求变动成反向变化; 本商品价格变动与替代品的需求变动成同向变化。 (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A、调节产量 B、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体现) 三、政府为什么要调控物价? (1)价格(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过快会导致人们实际生活水平下降,不利于社会稳定。 (2)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4)可以降低流通成本,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5)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 四、稳定物价的措施有哪些? (1)政府: A、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B、大力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 C、实施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D、加强流通体系建设,减少商品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E、加强宏观调控,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打击哄抬物价的行为。 (2)企业 A、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B、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重视社会效益。 C、遵守市场规则,不能哄抬物价。 (3)消费者 A、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B、与违规涨价的行为作斗争。 第二部分:主观题:——关于消费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一、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 1、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 2、主要因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包括当前收入、预期收入、收入差距) 3、物价水平 4、消费环境 5、消费心理和消费观 6、社会保障体系体系的完善程度 二、消费的影响有哪些? 1、消费反作用于生产,适当的消费会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生产的发展。 A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B 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C 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D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2、消费会影响经济结构的协调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3、消费心理、消费观念(四种消费观念)会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消费的结构是否合理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5、消费的水平和质量会影响和谐社会、小康社会建设。 三、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措施有哪些? 政府:(1)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生产,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2)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 (3)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4)完善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5)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的消费信心。 (6)加大对市场的监管力度,完善消费环境。 (7)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 企业:要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消费者:要努力增加个人收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第三部分:主观题——关于发展经济的措施: 一、企业如何经营: 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立自主品牌,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成本,形成竞争优势; 3、诚信经营,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4、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5、遵循价值规律,有效发挥人力物力等各种资源的效能。 6、遵守法律,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市场规则。 7、通过兼并、联合,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实力。 8、提高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素质,自觉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9、适应经济全球化形势,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10、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1、善于利用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 二、从国家(或地区)角度,怎样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主式为主线。 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3、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A、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 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 B、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C、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4、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5、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四部分:主观题——关于就业 1、党和政府重视解决就业的原因: (1)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共同富裕,解决就业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3)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谋生的手段。 (4)就业是劳动者的权利,解决就业是保护劳动者权利的体现。 (5)增加就业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6)就业有利于劳动者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境界,促进人 的全面发展。 (7)就业能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实现资源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生产出物质和精神财 富,促进社会的发展。 2、怎样解决就业: (1)从国家(党和政府)角度: A、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 B、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就业法律法规,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 模,改善就业结构。 C、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D 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发展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加 快农村小城镇建设。 E、加强就业市场监管,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F、加强对劳动者的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 G、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2)企业: A、企业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积极吸纳劳动力就业。 B、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C、建立劳动者培训和发展机制,促进劳动力合理再生。 (3)劳动者: A、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即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 B、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C、努力学习,提高职业技能和自身素质。 第五部分:主观题——关于社会公平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一、促进社会公平的原因: 1、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3、这是宏观调控的需要。 4、公平是效率的前提,公平有利于提高效率。 5、公平有利于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社会。 二、促进社会公平的措施: (1)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国民经济法展水平。 (2)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 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制度保证。 (3)必须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4)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 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 举措。(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 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5)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A、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 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大的问题。 B、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 收入。 (6)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第六部分:主观题——国际贸易摩擦 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措施: (1)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2)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 资源配置,增强国际竞争力。 (3)企业要积极应诉,利用世贸规则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4)企业要依靠科技创新,拥有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 (5)调整经济结构(或产品结构、或进出口结构) (6)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立足国内市场。 第七部分:主观题——市场秩序 1、 市场秩序混乱(不讲诚信、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的原因: (1) 从市场经济角度看,市场经济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弱点。 (2) 从政府角度看,法律法规不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有关部门监管不力。 (3)从企业角度看,有的企业不遵守法律法规,不遵守职业道德,诚信缺失。 2、面对市场秩序混乱、诚信缺失应采取的措施: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5 (1)从政府(国家)角度: ①国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具体表现: A、加强对市场的监督、管理,加大对违规经济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 B、制定并完善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加强信息引导,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的社会 环境。 ②切实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 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③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2)企业: ①企业必须面向市场,生产出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②生产经营者要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职业道德,遵纪守法,遵守市场规则,诚实守信,自觉 规范自己的经营行为。 (3)消费者要增强维权意识,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提高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自身的 合法权益。(消费者) 《政治生活》(必修二——答题模板) 一.公民为主体时 凡是涉及到“公民”享受权利及履行义务的材料,设问是上述材料体现哪些政治生 活原理?公民为什么参与政治?公民怎样参与政治? 1、公民为什么要自觉参与……? ①必要性: A、我国国家性质、人民地位、 B、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政治权利(依材料点明), 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政治性义务,能够依法通过各种民主形式参与政治生活。 ②重要性:第一,对公民——有利于增强主人翁意识,提高政治参与的热情、 能力,真正行使(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第二,对政府——有利于改进工作,科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6 学民主决策。第三,对社会或国家——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 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现代化及各项事业的 发展。 2、公民应如何参与政治生活? ①内容:行使民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 督、民主管理等。 ②要求:宏观上把握——依法有序的参与; 中观上把握——坚持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A、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B、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要自觉履行义务 C、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公民应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 的原则。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必须在社会主义法制的轨道上行使公民 权利;公民在履行义务时,要以国家利益为重。 微观上把握——各种民主方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具体 内涵、途径(渠道)和要求。 二、 政府(国家)为主体时 (一)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这样做的政治生活依据是什么?”时, 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 1、国家性质决定和政府性质决定(包括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 2、是政府为人民服务宗旨和贯彻对人民负责原则的需要。 3、是政府某种职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公共服务)的内在要求。 4、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必须依法行政。 5、我国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7 6、 这样做的意义(视材料选择)。 (1) 政府科学民主决策及其意义: (2) 政府依法行政及其意义: ①有利于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增强政府威信,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建立服务型 政府。 ②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等 (3) 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及意义 (4) 是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三个代表”的需要。 (5) 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 (6) 其他意义 (二)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应该如何做(在政治生活范围内)?” 时,都应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 1. 履行职能:政府必须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政治职能);履 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经济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 理和公共服务;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文化职能);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2.坚持宗旨和原则: 政府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政府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 中去的工作方法。 3.依法行政:坚持依法行政,能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4.民主决策: 政府必须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民主决策。 5.接受监督: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6. 要树立政府的权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7.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三、中国共产党(材料中出现中共中央、党委、省委、纪委)为主体时 (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做某事。回答此类问题,一定要从以下知识考 虑: 1.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决定了党…… 2. 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①党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②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 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 这是由党的地位决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执政 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4. 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5. 中国共产党坚持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8 6. 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 7. 党这样做的意义。 (二)中国共产党应该如何做某事 1.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 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 式。 3.坚持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 坚持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 组织领导)。 4.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 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6. 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发展”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 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7.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四、人大代表做了什么事情?为什么要这样或怎么完成一件事? (1)法律地位(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2)是行使权利的表现(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3)是履行义务的需要(遵守法律;保守机密;联系群众;接受监督)。 (4)体现与人民的关系(产生、负责、服务、监督) 五、凡是涉及到“政协”的材料,设问:上述材料体现哪些政治生活原理?政协应该怎么 做? 1、政协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是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性质) 2、政协具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 六.凡材料中显示“少数民族”的发展成就的原因?怎样处理民族关系?怎样发展民族地 区?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4)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原则 (5)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 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6)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看材料而定) (7)公民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 务。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9 七、凡涉及国际关系,一般应运用以下知识作答。 1. 体现我国的国家性质。 2. 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 3. 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 4.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 基础。 5.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发展的 要求,有利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6.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 量。 7. 联合国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为宗旨。 8.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 策的宗旨; B、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 策的基本目标; C、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9. 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成为维护 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致力于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新秩序,努 力营造有利于全球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定环境。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