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课标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

新课标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 一、声学 ‎1.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做了这样两个声学实验,图甲是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当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时,钢尺发出声音。图乙是老师把电铃扣在钟罩里并让其发声,我们既可听到清脆的铃声。当老师用抽气机抽掉钟罩里的空气时,我们发现,随着钟罩里的空气逐渐变少,铃声逐渐变小。这两个实验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实验(选填“甲”或“乙”)。‎ ‎2.如图14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 A.将音叉的振动时间延迟 B.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C.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D.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3.某兴趣小组的甲、乙、丙三位同学合作估测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1)他们选择了鼓(含鼓槌)做实验,除了这种器材外.至少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24所示,甲负责敲鼓、乙负责计时、丙负责听声。实验步骤如下,请你将实验操作步骤D补充完整。‎ A、量出200米的直线距离s并做记录;‎ B、甲同学用力敲一下鼓,乙同学看到敲鼓的同时开始记时;‎ C、当负责听声的丙同学听到鼓声时立即喊“停”;‎ D、乙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将测得的时间t记录下来;‎ F、重复做上述实验两次,计算出三次测量声音速度v的大小并求出平均值V、。‎ ‎(3)请你为他们设计一个测量声音速度的实验记录表格,设计的表格应体现上述实验要求。‎ ‎(4)请写出造成本实验误差的原因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光学 ‎4.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饭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 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填“实”或“虚”)‎ ‎(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进 ‎ 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 ‎ 完整。‎ ‎ (1)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得到如图所示的光路图.‎ ‎ 则该透镜的焦距为 cm.‎ ‎(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 ‎(3)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 ①上表中实验序号2中像的性质为 ,实验序号4中像距为 cm。‎ ‎②当烛焰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三、热学 ‎6.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 ‎(1)甲组同学发现所测水的沸点高于‎100℃‎,他们选择的是__________(填“A”或“B”)套装置。‎ ‎(2)乙、丙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C所示:a、b两种图像不同的原因是水的______________不同。‎ ‎(3)通过分析图像C,归纳出水沸腾的特点是:①_______;②_______.‎ 四、力学 ‎7.“水会增大物体间的摩擦力吗?”多数人的答案是:不会。许多人都有这样的常识:油漆过的地板上有水时,人很容易滑倒。但也有相反的事例,例如爬过树的人都知道:手上出汗时,会感觉到手与树之间的摩擦力变大了。水到底可以增大还是减小物体间的摩擦呢?比较上述事例发现,油漆过的木板表面不吸水,树木(可看作未油漆过的木板)表面吸水,所以探究水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应分为两种情况:‎ 猜想一:在不吸水的木板表面,有水时的摩擦力可能比无水时的摩擦力小。‎ 猜想二:在吸水的木板表面,有水时的摩擦力可能比无水时的摩擦力大。‎ 为了验证上述两个猜想,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⑴将所需实验器材补充完整。‎ 器材:油漆过的木板、未油漆过的木板、带有挂钩的木块、盛水的烧杯及____________‎ ‎⑵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8..下面是小方和小王设计的“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方案,请完善他们的方案,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1)小方的方案: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1;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小王的方案: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3,然后将烧杯内的适量食用油倒入量筒内,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4,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2。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按__________的实验方案进行测量,实验误差可能小一些;如果选择另一种方案,测得的密度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 ‎ ‎(4)图是按小王的实验方案进行某次实验的情况,请将实验的数据及测量结果填入表中。‎ 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g)‎ 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g)‎ 倒出油的质量(g)‎ 倒出油的体积(cm3)‎ 油的密度(g/cm3)‎ ‎34.1‎ ‎16.8‎ ‎9.小强猜想:水滴开始下落的过程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为此,他做了这样的实验:将米尺竖直放置,滴管嘴与米尺的0刻度线平齐,如图10所示,当墨水刚从滴管嘴滴出时,用数码照相机的摄影档(该相机摄出视频影像,每隔0.05s摄下一帧(即一幅)静态画面),摄下该滴墨水自由下落的全过程;接着在媒体播放器上逐帧观看拍下的静态画面,发现第8帧画面上墨水才从滴管滴出,他从第8帧画面开始,每隔2帧选出一张画面,读出有关信息并填入下表中。‎ ‎(1)图11是小强选出的第14帧画面,请你根据该帧画面提供的信息完成下表的填写。‎ ‎(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证明小强的猜想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该墨水下落0.2s的平均速度是 m/s。‎ 湘潭市2008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物理试题卷第 4 页,共6页。‎ ‎(3)小强分析表中的数据,无法确定水滴下落的距离与运动时间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而猜想:水滴下落的距离与运动时间的平方之间可能存在定量关系。请你在答题卡的图1中,根据下表中的数据作出水滴下落的距离h与水滴运动时间的平方t2之间的关系图,由图象得到h与t2的关系是 (选填“成正比”、“成反比”或“不确定”)。‎ 画面 水滴已运动的时间t(s)‎ 水滴下落的距离h(cm)‎ 第8帧 ‎0‎ ‎0‎ 第10帧 ‎0.1‎ ‎5.0‎ 第12帧 ‎0.2‎ ‎20.0‎ 第14帧 第16帧 ‎0.4‎ ‎79.8‎ ‎ 图10‎ ‎ 图11‎ cm ‎ ‎ ‎10.小华总结两年来所做的物理探究实验发现 ‎(1)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时,都要想办法把它们的大小间接表示出来。‎ 甲 探究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  乙 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如:甲实验是让木块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通过读取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间接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乙实验中小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观察比较物块B ‎   反映出来的。‎ ‎(2)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时,都要采用    法。‎ 如:甲实验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关系,就要多次改变 ,同时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乙实验研究小球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就要多次改变 ‎    的大小,同时控制小球的    不变。‎ ‎11.小明和小华利用如图17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他们探究活动的过程如下:‎ ‎(1)探究蜡块的上浮条件 测量蜡块的重力 小明设计的方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蜡块的重力。‎ 小华设计的方案:用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求出重力。‎ 你支持 (小明/小华)的方案,理由是 。‎ 测量蜡块受到的浮力。‎ 小明在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把蜡块放在水中浮在水面时,测出蜡块排开水的体积,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浮力。你认为上述操作用存在的问题是 ‎ ‎ 。‎ 通过比较蜡块的重力和受到的浮力,可知物体上浮的条件。‎ ‎(2)探究蜡块下沉的条件 测量石块的重力: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的重力 测量石块受到的浮力:小明利用量筒测出石块浸没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浮力 小华依据另一种原理,采用不同的方法也测出了石块受到的浮力,其方法是:‎ ‎ .‎ ‎12.物理活动课上,同学们骑自行车经过一个斜坡,小明沿直线奔向坡顶,小红则沿着“S”形路线骑向坡顶。到达坡顶时两人很有感慨地进行了一番对话,如图15所示。‎ ‎(1)为了验证小明的说法,他们设计实验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 ‎①如图16‎ 所示,选用的器材有长木板、木块1、木块2各一个,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____________。‎ ‎②在实验过程中应拉动木块1应做___________运动。‎ ‎③他们进行了甲、乙、丙三次操作:‎ 以上三次操作过程,能验证小明说法的两次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④如果小明的说法正确,你选择的两次操作中机械效率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 ‎(2)小红的做法所依据的物理知识在实际中还有什么应用,请举出一例:____________。‎ ‎13.如图l3所示是小明测量杠杆机械效率的实验情景(杠杆的重力忽略不计)‎ ‎(1)请在下表中把相关的数据填写完整 物体重 G/N 物体上升的 高度h/cm 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F/N 弹簧测力计移动 的竖直距离S/cm 有用功 W有/J 总功 W总/J 机械效率 η/%‎ ‎4‎ ‎30‎ ‎(2)为提高本实验中杠杆的机械效率,请提—条合理的建议:   。‎ ‎14.科学家研制出来的新的合金材料越来越多,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密度的方法来大致了解材料的物质组成。现有一小块不规则的合金材料(不溶于水),请你从实验操作的角度,将测量其密度的过程较为详细地补充完整。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托盘天平(附砝码)、水、量筒、细线等。‎ 天平(附砝码) 量筒 盛水的烧杯 细线 ‎(1)把天平放在水平的工作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横梁标尺的最左边,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 ;‎ ‎(3) ;‎ ‎(4)用测得物理量的符号表示该材料的密度= 。‎ 五、电学 ‎15.在学习“串联电阻得总电阻与各串联电阻之间关系”的时候,小强和小刚利用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50Ω ‎1A)、两个定值电阻(5Ω和10Ω)、电压表、电源等器材对此进行了探究。他们设计了如图11—甲所示的电路图。‎ ‎ (1)根据电路图,请你在图11—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没有连接完的实物电路连接好(导线不允许交叉且电流表的量程选取要适当)。‎ ‎ (2)请你根据电路图分析: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 (填“A”或“B”)端。‎ ‎(3)右表是小强和小刚在这次实验中所记录的数据。请你根据他们三次测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4)若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而电压表无示数,则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示下面哪一种情况? (只填字母序号即可)。‎ A.滑动变阻器某处断路 B.只有R1被短路 C.只有R2被短路 D.电压表的某一个接线柱接触不良 ‎(5)在这次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 ‎16.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可以测未知导体R的电阻值(即伏安法测电阻),图a为一种测量方案的原理图。‎ ‎(1)某次实验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如图b所示,电压表的读数为 V,电流表的读数为 A,则电阻的测量值R= Ω;‎ ‎(2)考虑到电压表的电阻对电路的影响,必然会给测量结果带来误差,那么用这种方案测量出来的电阻值 (大于、小于、等于) 电阻的真实值,其原因是: 。‎ ‎17.小明做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已经连接如下图所示电路。‎ ‎(1)同组的小琴又给他补接了两根导线使电路完整,请你将这两根导线画出来。‎ ‎(2)闭合开关之前,应将滑片滑到滑动变阻器的   端(填“A ‎”或“B”),目的是为了保护电路。‎ ‎(3)小明利用上面的电路测小灯泡的电阻,已经记录三组数据如下表,请你将表中的空白格帮小明补上。‎ 实验次数 ‎1‎ ‎2‎ ‎3‎ 电压/V ‎2.5‎ ‎2.0‎ ‎1.5‎ 电流/A ‎0.3‎ ‎0.27‎ ‎0.23‎ 电阻/Ω ‎7.4‎ ‎6.5‎ 灯泡亮度 亮 较亮 暗 ‎(4)小明处理完数据后发现,三次测得的灯丝 电阻相差较大,与其他同学交流也是同样的情况,你认为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 ‎18.在“探究电流跟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小刚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1)请用笔划线代替导线,按电路图将实物连接起来。‎ ‎(2)小刚连完最后一根导线后就发现两个表的指针发生偏转,并且指针总在晃动,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读出并记下电流值;再将5Ω的电阻改接成10Ω的电阻,发现电压表示数大于2V,于是他下一步的操作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使_______并记下电流值;再改接20Ω的电阻,重复上述实验。‎ ‎(4)此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 ‎19.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所用的电源电压为6V,待测电阻约为15Ω。‎ ‎(1)甲同学连接的部分电路如图12所示。请将电路连接完整。‎ ‎(2)画出实验用的表格。‎ ‎(3)乙同学测的是小灯泡电阻,其他器材和电路与甲同学的相同。当小灯泡两端电压是3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3所示,则此时小灯泡的电阻是_________Ω。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又测量两次,并将三次测得的电阻取平均值。这种取平均值的方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小丽准备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小灯泡标有“2.5V”字样).‎ ‎(1)在检查仪器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所示,则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甲是小丽所接的实验电路,若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则灯泡亮度 (不变/改变),电流表示数 (不变/改变),电压表示数 (不变/改变)。‎ 老师指导小丽只需改动一根导线,即可使电路连接正确.请你在应改动的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接法.‎ ‎(3)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有示数.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 A.更换小灯泡 B.检查电路是否断路 C.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4)实验过程中,当电压表示数为 V时,小灯泡达到额定功率,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值为 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5)小丽在实验中有下列操作:‎ ‎①读出电流表的示数;②移动变阻器滑片到阻值最大的位置上,再闭合开关;③断开开关,连接电路;④测量并记录数据,计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⑤移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 其合理的顺序为 ④。‎ ‎21.测量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功率。‎ ‎(1)连接的不完整的实物电路如图所示。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物电路的连接。‎ ‎(2)在闭合开关前,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 端(选填“A”或“B”)。‎ ‎(3)小红同学在实验中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即可)。‎ 另一组同学在实验中,突然发现电压表的示数变为零,电流表示数增大,电路可能出现的故障是 。‎ ‎(4)小红同学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到某一点时,电压表示数如图所示为 V,若想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图中滑片P向   (选填“A”或“B”)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5)小红同学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I-U图像,根据图像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6) 小灯还通过多次实验得出: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 功率(额定/实际),灯泡越亮它的 功率越 。(大/小)‎ ‎(7)将图中的小灯泡更换成定值电阻,且电路连接完好,还可以完成的实验是( )‎ A.探究电流的磁场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B.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 C.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D.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 ‎(8)分析图像可知,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灯丝电阻为 Ω。从图像还可以看出,小灯泡灯丝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逐渐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从物理学角度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综合 ‎22.在“比较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实验中,提供的装有液体、发热电阻丝和温度计的烧瓶(各烧瓶完全相同;各烧瓶中的液体种类不同、质量相同;各烧瓶中发热电阻丝完全相同)若干,其他器材任选。‎ ‎ (1)小明选用的两个烧瓶中分别装有A、B两种液体,选用的其他器材及实物连接图如图14所示。给A、B两种液体加热时,小明“先闭合S1和S2,后闭合S3,一段时问后,断开S3。”这样操作可保证加热时间_________,其目的是使两种液体______________。通过观察,发现A液体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大,则_________液体比热容大。‎ ‎(2)小明将装有A液体的烧瓶换成装有C液体的烧瓶,将装有B液体的烧瓶换成装有D 液体的烧瓶。其他器材及实物连接关系不变,又做了一次实验。他“先闭合S1和S2,后闭合S3,发现C液体温度升高得快,一段时间后,断开S1,同时记下C液体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t。又过了一段时间,当D液体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也等于位时,断开S2。”因为_________液体加热时间短,所以_________液体比热容小。‎ ‎23.小明在科技活动中,了解到有一种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热敏电阻,其电阻R随温度t变化的图像如图甲所示.‎ ‎(1)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 (选填“增大”或“减小”).‎ ‎(2)小明想利用热敏电阻制成温度报警器,实验室中现有两只外形完全相同的电阻R1和R2,‎ ‎ 其中一只为热敏电阻,另一只为定值电阻(阻值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为了辨别它们,‎ ‎ 小明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 ‎ ①接下来小明应如何操作? 答: _____________ ‎ ‎ ②根据观察到的什么现象辨别出热敏电阻? ‎ 答: ___________ ‎ ‎24.图19是由“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两部分组成的光控电路。“控制电路”由光敏电阻R、磁控开关L、定值电阻R0、电源U1等组成,当线圈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20mA时,磁控开关的磁性弹片相互吸合。“工作电路”由工作电源U2(U2 = 20V)、发热电阻R1(R1= 5)和R2(R2 =15)组成。问: ‎ ‎(1)当“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小于20mA时,“工作电路”中的R1两端的电压是 V,它消耗的功率是 W。‎ ‎(2)当“控制电路”中的电流等于30mA时,“工作电路”中R1两端的电压是 V。‎ ‎(3)已知光敏电阻R的阻值随照射在光敏电阻上的光强E(表示光照射的强弱的物理量,单位cd)之间的变化关系如图20所示。如果照射在光敏电阻R上的光强 ,则光敏电阻R的阻值增大,磁控开关产生的磁性将 (均选填“变强”、“变弱”或“不变”)。‎ ‎1.0‎ ‎2.0‎ ‎3.0‎ ‎4.0‎ ‎5.0‎ ‎6.0‎ ‎3.0‎ ‎6.0‎ ‎9.0‎ ‎12.0‎ ‎18.0‎ ‎15.0‎ ‎0‎ E/cd R/Ω 图20‎ ‎(4)如果“控制电路”中的线圈阻值RL= 1、R0= 140、U1=3V,那么照射在光敏电阻上的光强在什么范围内时,磁控开关的磁性弹片相互吸合?‎ S E 图19‎ L R U1‎ 控制电路 工作电路 光 R1‎ R2‎ U2‎ R0‎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