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语文八年级下教案《10.孟子二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长春版语文八年级下教案《10.孟子二章》

长春版语文八年级下教案《10.孟子二章》‎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雄辩的文风。‎ ‎2.学习文章中用于叙述和议论的排比句式。‎ ‎3.深刻领会忧患能激励人勤奋,求得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的道理。‎ ‎4.认识孟子“舍生取义”思想的进步性及其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句,学习文章中用于叙述和议论的排比句式。‎ ‎2.领会忧患能激励人勤奋,求得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的道理。‎ 教学难点 ‎1.了解孟子雄辩的文风。‎ ‎2.深刻领会忧患能激励人勤奋、求得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前充分预习,查阅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自学、点拨、阅读、写作相结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学习《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说一个有趣的实验:把一只青蛙放在冷水里加温,文火煮,青蛙死了;把一只青蛙扔进沸锅里,青蛙一跃跳出了沸锅,青蛙活了。这个实验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下面我们到孟子的文章中去找一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听课文录音(注意节奏、字音)。‎ ‎2.学生自由读、齐读课文,教师随时点拨。‎ 教师强调某些句子的节奏和作用。‎ 如:“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采用了排比的句式,用于本段的议论,增强了论辩的气势。‎ 三、细读课文,疏通文义。‎ 四、精读课文,理清思路。‎ ‎1.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问题?‎ 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 ‎2.课文连举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都出身贫贱,都经历了磨炼,最终都大有作为。‎ ‎3.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道理?‎ 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炼,只有经过磨炼才能有所作为。‎ ‎4.第2自然段作者论述了什么?得出了什么结论?‎ 经受磨炼的好处。个人成才的主观条件(征于色,发于声)和客观条件(思想、生活、行为)。从国家存亡的反面来论述受磨砺的好处(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得出的结论句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五、悟读课文,写作延伸。‎ ‎1.在本文中,孟子提出了怎样的人才观?怎么理解这一人才观?‎ 他认为人才要在困境中磨炼造就。优越的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腐蚀人的健康肌体,使人丧失成功的上进心;而艰苦的环境,坎坷的道路,却能磨炼人的意志,增长人的上进心。美国剧作家帕特里克说的“痛苦使人思索,思索使人明智,智慧使人生命持久”,足以说明逆境的优越性。‎ ‎2.文中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炼。请同学们落笔补充一些例子,说说你的看法。‎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认识,用一些实例验证本文所说的观点,也可以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领导人开创了新中国的历史;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 ‎3.请你写出一些和本文阐述的道理相似的名言警句。‎ ‎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六、熟读课文,达到背诵。‎ 七、课堂小结。‎ ‎1.这篇文章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文章的第2自然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个人成才与国家存亡的道理。‎ ‎2.这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标题,也是结论。‎ ‎3.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法和道理论证法。‎ 八、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归纳整理本课的字词,了解作者的观点、主张,并进一步熟背课文。‎ ‎2.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并结合社会现实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感悟。‎ ‎3.课外阅读《孟子》的其他文章,体会孟子的雄辩文风。‎ 第二课时 ‎       (学习《鱼我所欲也》)‎ 一、导入新课。‎ 从《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我们领略了孟子文章语言的犀利,他的文章论辩性极强,设喻举例皆从身边事入手。他就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某人因手指弯曲不如别人,四处求医,由此引出下面的论述:‎ 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 请你借助所掌握的文言文知识,说说这段话的意思。‎ ‎(参考:手指(弯曲)不如别人,便知道讨厌它,思想不如别人,却不知道讨厌它,这就是所谓的不明事理。)‎ 善于运用比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字音障碍。‎ ‎2.请3名学生朗读课文的3个自然段,然后请其他学生指出读错的字词。‎ ‎3.教师板书本课中的生字、通假字,全班齐读(或指名读)。‎ ‎4.齐读课文。‎ ‎5.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处(字、句)可以勾画出来,准备进行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画下来,准备进行交流。‎ ‎6.请两三名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不要求字字落实)。‎ 三、分步品味。‎ ‎1.质疑与交流。‎ 前面我们说过,《孟子》文章的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通过刚才的整体感知,同学们一定有所感受。那么这篇文章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 人要时刻保有“本心”,在生和义面临抉择的时候,要做到舍生而取义。(如果学生接受起来有困难,也可以在分析完课文之后再落实。)‎ 关于《鱼我所欲也》的论点,历来对“舍生取义”和“保有本心”这两种观点争论不休,其实这两个观点并不矛盾。放到《告子上》全文里看,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关头,人也能经受住考验,做到舍生取义;而如果丧失了“本心”,人就会做出贪利忘义的事来。另外,对本文的结构进行一番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在第1自然段里,作者用比喻的方式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并分别从正面和反面加以阐明“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这个论点。但在实际生活中,确实存在着见利忘义的人,这是孟子所不能否认的,必须对这种情况作出解释,于是有了第2、3自然段讲的有的人“失其本心”,这是对中心论点的补充说明。作者用一般的人和乞丐都不肯接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证明人人都有“本心”,用“不辨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概括失去“本心”的人的惯有行为,并对此进行批评和嘲讽。但在阐述过程中,孟子仍然强调了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他连说几句“乡为身死而不受”,如今却为了“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和“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之,意谓那些人本也有舍生取义之心,只是后来为了自己的私利,丧失了他们的本性。因此从课文整体上看,“人应该保有舍生取义的本心”是本文论述的中心。‎ ‎2.齐读课文。‎ ‎3.读后让学生进行自由质疑。‎ ‎(重点解决“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和“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的意义。)‎ ‎4.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1自然段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在文章最后又说:“此之谓失其本心。”两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 ‎“本心”就是能够做到“舍生取义”的心,“是心”就是“这样的心”,其义与“本心”相同。‎ ‎(在学生质疑时,教师可适当拓展孟子的“性善说”。《告子上》的主要内容是阐明“性善说”。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本心”不可小视,因为它们分别是“仁义礼智”这几种道德的萌芽状态。)‎ 四、小结。‎ 在人生面临抉择时,应当具备怎样的价值标准?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应当摒弃自私自利之心,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这也就是保有“本心”。‎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理解掌握书下注释中的字词。‎ 第三课时 ‎       (学习《鱼我所欲也》)‎ 一、复习检测。‎ ‎1.抽查朗读情况。‎ ‎2.检查对字词的理解。或者由学生相互出题,考查对字词及语句的理解情况。‎ 二、朗读文章,体会文义。‎ ‎1.分组朗读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尝试删除某个句子,而后再读,体会文章论说的气势;进行演讲式背诵,感受其表达效果。‎ ‎2.跳读课文,找出为论证中心论点作者使用了哪些不同的论证方法,并思考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 ‎(1)论证方法:比喻论证和道理论证(第1自然段)、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第2自然段)。‎ ‎(2)作者的写作意图:赞颂时刻保有“本心”的人,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将正义放在首位,而摒弃利己的做法。‎ ‎3.齐读课文。‎ 三、课堂练习。‎ 对比阅读以下几则材料,联系课文说说它们各自表现了怎样的价值取向。‎ 材料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材料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材料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材料四: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以上材料供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要正确对待生与死、义与利。)‎ 四、延伸思考、讨论。‎ 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在课外查阅有关孟子、《孟子》的资料,“嗟来之食”的故事以及吴晗的《谈骨气》。‎ ‎(二)‎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散文雄辩、善辩的风格。‎ ‎2.学习两篇短文事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以及比喻恰当、对比鲜明、说理透辟的论证方法。‎ ‎3.深刻领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引导学生认识客观环境与主观因素对人成才的影响。‎ ‎4.认识孟子“舍生取义”思想的进步性及其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词句,学习文章运用事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最后用归纳法提出中心论点的严密的论证过程。‎ 教学难点 领会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委靡甚至死亡的道理,引导学生认识在现代社会中主观努力对于成才的积极影响。‎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学习《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一、导入新课。‎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是《孟子》中的一篇经典文章,出自《孟子·告子下》,它的原题叫《舜发于畎亩之中》。现在的标题是编者加的,请同学们思考,原题与现在的标题哪一个更适合做本文的标题?‎ 学生探究讨论。明确:原题《舜发于畎亩之中》,用文章首句做标题,只是列举了一个历史典型事例,不能明确本文中心论点;《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化用文章经典词句,明确本文中心论点,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强调艰苦奋斗对人的磨砺作用。标题为文章的“眉目”,以论点为题,观点鲜明而突出。‎ 二、诵读课文,并借助注释与工具书,自主翻译课文,积累文言词句。‎ ‎1.诵读,并在此基础上理解文义,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如读第2自然段:“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点词为重读)‎ ‎2.质疑法,自主翻译课文,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解疑,归类积累文言词句。‎ ‎(1)近义词辨析:“发”“举”的意义解释有何异同?借以理解舜的事例与其他五位贤臣的异同。‎ ‎(2)同音词:“士”与“市”的词义区别,借以理解管夷吾的事例与百里奚的异同。‎ ‎(3)形容词和动词的使动用法:“苦”“劳”“饿”“空乏”“拂乱”“动”“忍”,借以理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逆境出人才的道理以及经历艰苦磨炼的益处。‎ ‎(4)通假字:“曾”,通“增”,增加;“衡”,通“横”,梗塞,不顺;“拂”,通“弼”,辅佐。‎ ‎(还有哪些不同的方法归类积累文言词句,帮助理解课文?展示一下,大家共享。‎ 如,古今异义词:“法家”“敌国”“出”“入”等;一词多义:“过”“作”“益”等。)‎ ‎(5)对偶句与排比句。‎ ‎3.学生在充分理解文言实词与句式的基础上,动笔落实课文翻译,要求文从字顺,语义明确,语气连贯。‎ 三、课堂巩固练习。‎ ‎1.文学常识与实词词义用法(随机)。‎ ‎2.经典语句的现代汉语翻译。‎ 四、借助工具书和其他辅助材料,讲述历史上六位名人“逆境出人才的故事”,帮助理解文章列举的事例材料,强化诵读。‎ 五、课堂小结。‎ 孟子散文雄辩的魅力,不仅体现在用词的精准上,更表现为论证严密,论证方法的精当上,下节课我们再共同探讨并学习后一种艺术特色。‎ 六、布置作业。‎ ‎1.体会本文事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以及归纳法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 ‎2.背诵默写课文。‎ 第二课时 ‎    (学习《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一、复习检测。‎ 背诵文中的排比句和对比句、对偶句,品味本文说理的磅礴气势和文采。‎ 二、双向(生生间、师生间)探究。‎ ‎1.学生质疑、学生间探讨释疑重点、难点问题,教师点拨。‎ ‎2.孟子的文章逻辑严密,长于说理。试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或“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 在文章结尾处水到渠成地归纳推理出来。‎ ‎(3)开篇列举历史上六位名人的事例有何用意?‎ 文章开始一连用了六个排比句,列举历史事实,说明无论是作为名君的舜,还是作为贤臣的管夷吾等五人,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炼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事例论证。)‎ ‎(4)“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的“是人”指谁?从造就人才的角度看,这些人客观上经受了哪些艰难困苦的磨炼成才的?‎ 指上文列举的历史上的六位名人。从思想、生活、行为等方面。‎ 三、课堂讨论。‎ ‎1.“苦难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结合文中的语句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孟子认为“逆境出人才”,结合课文1、2自然段内容,说说你的观点。尝试用列举事例、正反对比的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要求层次分明,能自圆其说。(课堂练笔。)‎ 目的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现代社会,顺境容易造就人才,“挫折”教育同样重要。因为逆境可以增长人的才干,磨炼人的意志,使人坚定信念,坚韧性格,隐忍以成就大业;但逆境也可能让意志薄弱者一蹶不振,一事无成,所以要成就不平凡的事业,关键还在于一个人的主观努力。有才能,又能够直面挫折,不断思索,勇于战胜各种精神困惑,坚信自己,不断努力,才有可能成功。‎ 目的2:让学生体会“事实胜于雄辩”的道理,列举典型事例可以增加说理可信度;对比论证使是非分明;而分明的层次使论证严密。‎ 四、作者是如何从个人成才问题归纳过渡到统治者对国家的治理问题上的?‎ 用正反对比论证法指出,对于国君来说,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进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如果没有邻国的侵扰,国君就会耽于安乐,由此自然引出本文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针对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而言的,主客观因素对于国家治乱的影响如同对于个人成才的影响一样。而上文所列举的历史名臣,正是辅助国君严格执法、直言进谏的臣子,前呼后应,论证严密。‎ 五、布置作业。‎ 阅读下面的材料,用逆向思维法,写一篇650字左右的议论文。‎ ‎1.“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2.“失败是成功之母”‎ ‎3.“逆境出人才”‎ 要求: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和论证结构,注意论证的严密性。‎ 第三课时 ‎      (学习《鱼我所欲也》)‎ 一、导入新课。‎ 复习检测作者作品。‎ 二、双向探究课文内容。‎ ‎1.朗读课文。注意不读错音,读好句子的节奏和重音,要读得流畅,朗朗上口,读出语言气势和感情。‎ ‎(1)读准字音。‎ 不为(w€閕)苟得也  为(w€鑙)宫室之美为(w€閕)之 一箪(d n)食    一豆羹(g ng)‎ 蹴(c€┒    ?不屑(xi€瑁?‎ 苟(g u)得     使人之所恶(w€┠跤谒勒?‎ ‎(2)注意节奏停顿及重音。‎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2.质疑法自主翻译课文,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解疑,归类积累文言词句。‎ ‎(1)反义词对比辨析:“欲”与“恶”;“舍生”与“取义”;“不为苟得”“可以辟患”与“何不为”“何不用”;“人皆有”与“贤者能勿丧”;“弗受”与“与之”;“得之则生”与“弗得则死”的意义解释对比,借以分析理解作者的生命价值观与“性善论”。‎ ‎(2)古代文化常识理解分析:“箪”“豆”“羹”与“万钟”之俸、“妻妾”之奉、“宫室”之美,理解作者所选取事例的用意。‎ ‎(3)动词与其状语间的修饰关系,通过“呼尔而与”“蹴尔而与”“不屑”“不辨礼义”“何加”等体会作者倡导在生与义间应做出的抉择。‎ ‎(4)通假字:“辟”通“避”,躲避;“乡”通“向”,从前;“与”通“欤”,语气词;“得”通“德”,恩惠、感激。‎ ‎(5)语气词不容忽视:理解“也”“耳”“焉”“与”“乎”等于严密的论证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你还归类积累了哪些不同的文言词句帮助理解课文?展示一下,大家共享。‎ ‎(6)对偶句、对比句与排比句。‎ ‎3.学生在充分理解文言实词与句式的基础上,动笔落实课文翻译,要求文从字顺,语意明确,语言连贯。‎ 三、分析引论部分(文章第1自然段)。‎ ‎1.说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第1自然段论证了人皆有羞恶之心,应该并且能够做到“舍生取义”。‎ ‎2.讨论并归纳: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比喻论证的方法,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四、课堂小结。‎ 本文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这个论点是由比喻引出来的,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点明“义”的价值高于生命,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 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样由此及彼,由浅入深,运用了比喻论证,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本文的论证方法与过程与《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有何异同?‎ 第四课时 ‎       (学习《鱼我所欲也》)‎ 一、复习检测。‎ ‎1.背诵课文。‎ ‎2.比较《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与《鱼我所欲也》中心论点的提出方式有何不同。‎ 二、第1自然段内容的进一步分析。‎ ‎1.“所欲有甚于生者”中“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 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谋解放、为了祖国建设、为了别人的安危等。‎ ‎2.“所恶有甚于死者”中“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此题无固定答案。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革命、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杀人放火等。‎ ‎3.“故患有所不辟也”中的“患”指什么?‎ 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险等。‎ ‎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指什么?‎ 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 ‎5.小结。‎ 这个推理过程分两步,第一步是通过对喜爱的东西和厌恶的东西的分析,阐明了为了“义”(有甚于生者)可以“舍生”(不为苟得),即使死掉(患有所不辟),也不做无“义”的事。第二步是假设推理,设想如果人们所喜爱的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如果人们所厌恶的没有比死亡更厉害的,那么只要保全生命,躲避死亡,就什么事都能干出来。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推理分析,得出了“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的结论。最后进一步指出,“义”不只是少数贤者具备,而是人人皆具备,所不同的只是贤者“求之”,所以“能勿丧耳”,而愚者“舍之”,所以就不再具备了。‎ 三、研读第2、3自然段,质疑、探讨、分析以下问题。‎ ‎1.我们读过的《谈骨气》一文中有一个论据,说是古代有一个穷人不接受不敬的施舍,最后饿死。这个论据与课文第2自然段用的是同一个典故。请用最简练的一句话概括这个典故。‎ 贫者不受嗟来之食。‎ ‎2.《谈骨气》中引用孟子的一段话来解释骨气的含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那么“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这句话应指前面的哪一句?‎ 富贵不能淫。高官厚禄诱惑不了。‎ ‎3.为什么高官厚禄诱惑不了?试举例说明。‎ 因为高官厚禄与礼义的价值不同,如果不符合礼义的高官厚禄则不能接受。比如说,叛变革命,到国民党那里去当大官,真正的共产党是宁死不为的。再比如说,出卖国家机密得到很多钱,爱国志士是宁死不为的。再比如说,贪污受贿得了很多钱,正直的干部是宁死不为的。‎ ‎4.文中说得了“万钟”是为了什么?‎ 为了“宫室之美”,为了“妻妾之奉”,为了“所识穷乏者得我”。‎ ‎5.作者认为这种做法如何?‎ 作者认为“此之谓失其本心”,应当“可以已”。‎ ‎6.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么样的人?斥责了什么样的人?‎ 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7.第2、3自然段运用哪些论证方法展开了对中心论点的论述?‎ 事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先从正面举例论证,用“嗟来之食”的典故充分说明,最普通的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宁愿饿死也不失义。然后从反面举例,与前者对比,指出一些显贵的人“不辨礼义”就接受优厚俸禄,为了高官厚禄和物质享受就舍掉了“义”,这种行为不是应该停止吗?‎ 四、题解。‎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礼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五、小结。‎ 本文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生动形象;排比铺陈,气势恢弘,体现了《孟子》一书的文笔特点。‎ 六、读写结合、延伸训练。‎ ‎2008年,在大灾大难之中,在北京奥运会上,涌现出许多令中国人骄傲与感动中国、感动世界的英雄。他们在生与义,在义与利之间的抉择,值得我们深入思考,请以“义与利”为话题写一篇650字左右的文章,表达你独特的生命价值观。‎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