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高中数学二上等差数列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上海教育高中数学二上等差数列

‎7.2(1)等差数列 ‎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小节的重点是等差数列和等差中项的概念,理解的关键是发现相邻项之间的关系.‎ 本小节的难点是等差数列的递推公式.突破难点的关键是掌握相邻两项或三项之间运算关系.‎ 二、教学目标设计 理解等差数列和等差中项的概念; 能正确计算公差及相关的项;通过对等差数列的学习,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等差数列和等差中项的概念 难点:等差数列递推关系.‎ 四、教学流程设计 运用与深化(例题解析、巩固练习)‎ 递推关系 特征分析 实例引入 课堂小结并布置作业 ‎ 等差数列、等差中项概念 五、教学过程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一、复习回顾 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 什么叫数列?递推数列?研究递推关系有何意义?‎ 二、讲授新课 ‎1、等差数列 ‎(1)等差数列的概念引入 研究下面3个数列的递推公式及其特点(课本P10)‎ ‎2,5,8,11,14,17,…; ①‎ ‎,,0,,,,…; ②‎ ‎-7,-5,-3,-1,1,1,3, …; ③‎ 解答:数列①②③的递推公式分别是:‎ ‎ 数列①:,‎ 数列②:,‎ 数列③:.‎ ‎[说明]启发学生观察并发现如下结论:这三个递推公式都可以写成的形式,得出相邻两项之间的关系.‎ ‎(2)等差数列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样的数列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小写字母d表示.‎ ‎2、等差中项 ‎(1)等差中项的概念引入 观察下面三个等差数列:‎ ‎ 3,5,7;‎ ‎-5,10,25;‎ ‎,,‎ 讨论:这三个等差数列都具备什么共同特点?‎ ‎ [说明]启发学生观察并发现如下特点:中间项的2倍等于首、末两项的和. ‎ ‎(2)等差中项的概念形成 n 等差中项的定义 一般地,由成等差数列,可得 即 ‎ ‎ ‎ ‎ 反过来,如果,那么,,即成等差数列.‎ 定义:如果成等差数列,那么A叫做的等差中项.‎ n 等差中项的性质 (1) 如果三个数成等差数列,那么等差中项的2倍等于另两项的和.‎ (2) 在一个等差数列中,从第二项起,每一项(有穷数列的末项除外)都是它前一项与后一项的等差中项.‎ (3) 以A为等差中项的三个数可表示为:,体现了和谐性与对称性.‎ ‎3、例题解析 例1.在数列中,如果数列为等差数列,,求公差及,并用计算器计算、.‎ 解: ,=53,=206,=435.5‎ ‎ [说明]①启发学生利用等差数列的定义,即相邻两项的关系解决问题.②让学生回味计算过程,为研究通项公式作铺垫.‎ 例2.求9与25的等差中项A.‎ 解:A=17‎ 三、巩固练习 练习7.2(1)‎ 四、课堂小结 等差数列与等差中项的概念,探究它们的递推关系,利用定义进行正确的计算;.21世纪教育网 五、课后作业 书面作业: 习题‎7.2 A组 1、 6、7、10‎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