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6 发布 |
- 37.5 KB |
- 3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1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1. 理清文章思路,归纳概括马克思的重要贡献。 2. 结合马克思的生平、著作和历史贡献,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把握文章主旨。 3. 揣摩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和感情色彩。 4. 学习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学习目标 重点 1. 理清文章思路,深入体会作者情感。 2. 品味文中一些富含深意的语句。 难点 体会文中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重点难点 高中语文 -RJ- 必修 2- 第四单元 - 第 12 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课前预习 一、扫除生字 ① 估 量 ( ) ② 繁 芜 ( ) ③ 浅尝 辄 ( )止 ④ 卓 ( )有成效 ⑤ 忌 ( )恨 ⑥ 诬 蔑 ( ) ⑦ 诽 ( ) 谤 ( ) ⑧ 诅 ( )咒 ⑨ 拂 ( )去 ⑩ 悼 ( )念 答案: ①liang ② w ú ③ zhé ④ zhuó ⑤ jì ⑥ m iè ⑦ fěi bàng ⑧zǔ ⑨ fú ⑩ dào 高中语文 -RJ- 必修 2- 第四单元 - 第 12 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二、阅读思考 1. 本文是一篇悼词,你觉得悼词一般都写哪些内容?作为马克思志同道合的朋友,恩格斯在马克思的墓前说了些什么? 2. 本文突出的艺术特色有哪些? 高中语文 -RJ- 必修 2- 第四单元 - 第 12 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作者简介 恩格斯( 1820— 1895) , 德国思想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领袖。 1844 年恩格斯在巴黎会见马克思,从此两人成为最亲密的战友,开始共同为无产阶级解 放事业奋斗。 1883 年马克思逝世后,他担负起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重任,同时整理和出版了马克思的著作 《 资本论 》 第二、三卷。 1889 年恩格斯领导成立了第二国际,同各种机会主义进行坚决斗争,捍卫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使国际工人运动得到了广阔的发展。列宁曾指出,他是继马克思之后“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的导师”。 高中语文 -RJ- 必修 2- 第四单元 - 第 12 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写作背景 1883 年 3 月 14 日下午两点多钟,恩格斯到了马克思那里,护理马克思的女工海伦走上楼去看了一下,下来对恩格斯说,马克思处在半睡眠状态。于是两人一起上楼去,当恩格斯走进马克思的卧室时,马克思已坐在自己的安乐椅上安详地与世长辞了,在他的写字台上,还放着 《 资本论 》 第三卷的第八次修改稿,这时距海伦离开房间不到两分钟光景。 3 月 17 日,在伦敦郊区的海格特公墓,人们为马克思举行了简朴的葬礼,参加者是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和亲属。恩格斯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对马克思的逝世表示了深切的悼念,用英语发表了这篇讲话。 高中语文 -RJ- 必修 2- 第四单元 - 第 12 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知识卡片 悼 词 我国古代称悼词为“ 哀辞 ”“ 吊文 ”“ 祭文 ”,是一种对死者 表示哀悼 的文体。 悼词有 广义 与 狭义 之分。广义的悼词是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悼念性文章,狭义的悼词是指在追悼大会上对死者表示敬意与哀思的宣读性的专用哀悼文体。 悼词一般在开头介绍死者逝世的原因、时间、地点及其享年,还有死者生前的身份、职务,然后追述死者的经历与一生中的成就和贡献,并简要地做出评价,最后对死者表达哀悼之情,对参加悼念仪式的人提出希望和要求等。简而言之,悼词就是对死者生平的评述和对死者深切的悼念,即“ 论其人 ”和“ 述其哀 ”。 高中语文 -RJ- 必修 2- 第四单元 - 第 12 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资料链接 “讳饰”修辞 说话时遇到有犯忌的事物,不直说这种事物,而用别的话来回避掩盖或装饰美化,这种手法叫作讳饰,又叫避讳。讳饰分为美饰和掩饰两种。 美饰:因犯忌怕说而改用别的话加以装饰美化。如:包扎所的担架不够了,好几个重彩号不能及时送后方医院,耽搁下来。(茹志鹃 《 百合花 》 )句中的“重彩号”即“重伤员”。用“重彩号”替代,可见作者对人民子弟兵的热爱。 掩饰:遇到犯忌触讳的事改用一种模糊的说法去掩盖。如:他的母亲端过一碟乌黑的圆东西,轻轻说:“ —— 吃下去罢, —— 病便好了。”(鲁迅 《 药 》 )句中的“乌黑的圆东西”指的是灶里烧过的“人血馒头”,即所谓治痨病的“药”,华大妈最怕说痨病,所以不是明白地说,而是用含混的话去掩盖。 高中语文 -RJ- 必修 2- 第四单元 - 第 12 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身处逆境 初心不改 马克思的一生是历经磨难的一生。他曾多次被驱逐出境, 1844 年,马克思参与编写 《 前进报 》 ,对普鲁士的反动制度进行了尖锐的批评。普鲁士政府要求法国政府驱逐马克思。 1845 年 1 月,马克思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迁居比利时。 1848 年革命席卷欧洲,波及比利时。同年 3 月,马克思遭到比利时当局的驱逐。同年 4 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回到普鲁士科隆,筹办 《 新莱茵报 》 。随后几乎所有的编辑或遭司法逮捕,或遭驱逐出境。 1849 年 5 月,马克思接到普鲁士当局的驱逐令。 1849 年 8 月,马克思第二次被法国政府驱逐,前往英国伦敦。马克思在伦敦度过了五年困难的日子,因为经济和债务问题,精神焦虑,疾病缠身,四个孩子中有三个死亡。然而,在这期间,马克思写出了他最重要的著作 ——《 资本论 》 。 高中语文 -RJ- 必修 2- 第四单元 - 第 12 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课文探究 1. 第三段中冒号前的论述运用了什么手法?冒号以后的内容包含哪几层意思? 类比。拿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与达尔文的发现进行类比,突出马克思这一发现的重大意义。 包含三层意思:① 物质决定意识(人们首先 …… 宗教等等);②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直接的物质 …… 发展起来的);③ 必须由经济基础解释上层建筑(也必须 …… 相反)。 高中语文 -RJ- 必修 2- 第四单元 - 第 12 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2. 第六段中,“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中的“这样”指代什么?本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这样”指马克思不仅有“两个发现”,“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里“都有独到的发现”,并且在任何一个领域里都不是浅尝辄止。 过渡。从评述作为科学巨匠的马克思过渡到评述作为革命家的马克思。 高中语文 -RJ- 必修 2- 第四单元 - 第 12 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3. 第七段是如何论述“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的? 先用两个“参加”句概述了马克思的革命实践活动,又用两个“意识”句概括其对现代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的影响,然后列举了马克思具体的革命活动及其成果。行文中表达了作者钦敬、赞美之情。 高中语文 -RJ- 必修 2- 第四单元 - 第 12 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内容小结 高中语文 -RJ- 必修 2- 第四单元 - 第 12 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主题归纳 高中语文 -RJ- 必修 2- 第四单元 - 第 12 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在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 这篇悼词中,恩格斯对马克思伟大的一生作了精要的总结,从科学研究成就和革命斗争业绩两个方面高度评价了马克思为全世界无产阶级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赞颂了马克思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终生的崇高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马克思的无比崇敬和沉痛悼念之情。 深入探究 1. 文章第 2 段“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总写马克思一生的贡献,是先实践后理论,为什么分说时又采用了先理论后实践的顺序呢? 就文章主体部分来看,如果还是先写实践方面,后写理论方面,那么就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马克思在实践方面的贡献和理论方面的建树似乎没有多大关系,而且读者也弄不清马克思为什么能在实践方面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这一点,作者就必须向人们交代清楚, 原因就是马克思在理论上的非凡的建树。 这样一来,不仅交代清楚了原因,也顺势交代清楚了马克思在理论上的建树以及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从而达到真正全面地评价马克思一生贡献的目的。 高中语文 -RJ- 必修 2- 第四单元 - 第 12 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2. 如何理解文章第 6 段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 本段是剖析文章主体部分的内部层次、理清作者思路的一个难点。对此段在全文结构中作用的分析,可从以下角度入手: 本段具有过渡的作用。 它的特点是含有两层过渡。“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是承上,是对第 5 段的总结。“这样”指的是第 5 段中的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都“不是浅尝辄止”。“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是启下,即过渡到评述马克思的革命的科学观,这是本段内部的过渡。而对马克思革命的科学观的评价,则说明了马克思是一个完全新型的“科学巨匠”,他不是一位远离革命实践的书斋学者,而是一位将科学与革命斗争密切结合起来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这样就把作为科学家的马克思和作为革命家的马克思融合到一起,为下段概述马克思的革命实践做了过渡。 高中语文 -RJ- 必修 2- 第四单元 - 第 12 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3. 如何理解文中作者对马克思的不同称谓? 文中对马克思的称谓,分别有“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他”“这个人”“这位巨人”“马克思”“这位创始人”等。这些称谓的变化, 充分表现出作者高超的表达技巧和他对马克思的深挚的感情。 如用“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这一称谓对马克思的形象进行了一个高度概括;用“这个人”这一称谓,表示对马克思逝世所产生的影响要进行客观评价,但在感情上又将马克思与演说者和听演说的人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位创始人”这一称谓表明了马克思在共产国际中重要而特殊的地位。 高中语文 -RJ- 必修 2- 第四单元 - 第 12 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4. 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 这篇悼词综合运用了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如第 1 段,先详细叙述了马克思逝世的时间“ 3 月 14 日下午两点三刻”,接着具体描写了马克思逝世时从容安详的神态:“安静地睡着了 —— 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第 2 段用议论的方式阐述马克思的逝世是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以及历史科学的巨大损失。第 1 段的记叙和描写是为下面的议论服务的,第 2 段的议论是在第 1 段记叙和描写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两段综合运用记叙、描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使演讲一开始就表达了作者对马克思逝世的无比悲痛的心情,使听众受到强烈的感染和震撼。又如文中对马克思的各种理论贡献的介绍,采用议论的方式;对马克思的革命实践活动的介绍,多用叙述的方式;而在议论和叙述之中,又运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句(如“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忍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极富感染力。 高中语文 -RJ- 必修 2- 第四单元 - 第 12 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5. 有人说,马克思是生活的弱者,没有恩格斯,他的生活都难以维持;也有人说,马克思是事业上的强者,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这成就足可以将他生活上的弱点掩盖。对以上两种说法,你怎么看? 观点一: 一个连自己生活都要靠朋友接济的人,确实是生活的弱者。 一提到马克思,人们往往想到他伟大的贡献,深刻的思想以及崇高的精神,但是,马克思首先是人,是人就应该先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马克思自己的生活一塌糊涂,作为家庭中的男主人,没能照顾好家人,让家人也和他一起挨饿、受苦,甚至四个孩子中有三个死亡,马克思没有独自养家的能力,确实是生活的弱者。 观点二: 我们应关注的是马克思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这成就足以掩盖他生活上的弱点。 马克思这位伟大的革命导师,一生从事人类解放事业,并积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他的伟大在于他不是为自己,而是为整个人类事业孜孜不倦地工作。他将事业放在第一位,为人民和世界奉献了一生,在巨大的成就和无法估量的精神财富面前,马克思生活上的弱点已显得微不足道。 高中语文 -RJ- 必修 2- 第四单元 - 第 12 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6. 文中第 3 段是一个长句,对于这个长句,有人说其表达了丰富的内容,有人说其太拗口,不好理解。请认真读一读,谈谈你的看法。 观点一: 全文的中心是赞颂马克思一生的丰功伟绩,文中具体论述了马克思在理论上的伟大贡献和实践上的光辉业绩。理论上写了三个方面的“发现”,而这一长句则是理论上的第一个发现 —— 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繁茂的枝叶是为了更准确、更丰满、更生动地表现主干的思想内容。 观点二: 由于这一复杂长句的附加成分和特殊成分较多,枝繁叶茂,粗略一看往往不得要领,抓不住句子的主要意思。再者,演讲稿是演讲的依据,句子长了,演讲长了,演讲者觉得拗口,听众也会觉得费解。演讲中应尽量用短句,在注重文采的同时,也要注意语言的平易近人。 高中语文 -RJ- 必修 2- 第四单元 - 第 12 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课堂训练 1. 根据拼音填汉字。 ( ɡū )( )计 ( fěi )( )谤 ① ( ɡū )( )名钓誉 ② ( fěi )( )恻 ( hù )( )恶不悛 ( fēi )( )闻 ( ɡǔ )训( ) ( fěi )( )薄 答案: ① 估 / 沽 / 怙 / 诂 ② 诽 / 悱 / 绯 / 菲 高中语文 -RJ- 必修 2- 第四单元 - 第 12 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2. 判断下列加色成语使用的对错。 ① 新闻工作者不应该让 沽名钓誉 、弄虚作假者钻空子。( ) ② 总有一些人自以为道德高尚、 怙恶不悛 ,就不按法律办事,依照自己的道德规范维护所谓的“正义”,最终害人害己。( ) 答案: ① √ 沽名钓誉:故意做作或用某种手段谋取名誉。沽,买;钓,用饵引鱼上钩,比喻用手段骗取。使用正确。 ② × 怙恶不悛:坚持作恶,不肯悔改。怙,依靠;悛( quān ),悔改。使用不当。 高中语文 -RJ- 必修 2- 第四单元 - 第 12 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3. 辨易混词 摸索 / 探索 [选词填空]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 。 答案:摸索 辨析:都有“寻求”的意思。但“摸索”有两个义项:① 试探着(行进);② 寻找(方向、方法、经验等)。“摸索”侧重于个人经验,也指对于某种途径、方法的寻求。“探索”指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侧重于寻求未知领域的规律,多指大众皆无经验的事物;也指更深入地研究某一事物或领域。语境中“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试探着前行,选“摸索”。 高中语文 -RJ- 必修 2- 第四单元 - 第 12 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课后作业 1. 下列各句中加色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本着除恶务尽、零容忍的原则,本次行动除了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之外,还加大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的工作力度,使腐败分子 无地自容 。 B. 美国西部,特别是加利福尼亚变成了 路人皆知 的“新开始的地方”。在这里,任何背景、社会地位和种族的人,只要努力再加上一点运气都可以成功。 C. 中国封闭式小区的形成原因,从历史文化、审批政策,到市场运作等方面 不一而足 ,人们已经习惯了这样一种方式,认为越是封闭的小区越安全。 D. 每个从展厅出来的人心情都 豁然开朗 ,参观展览犹如给这些发行员的心灵放了个假,据悉,本次展览将延续到年底,市民在此期间可免费参观。 高中语文 -RJ- 必修 2- 第四单元 - 第 12 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C 解析: A. 无地自容:指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容身,形容十分羞惭。句中属于望文生义。 B. 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原成语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含贬义。句中应为“人人皆知”。 C. 不一而足:原指不是一事一物可以满足的;现指同类的事物不止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使用正确。 D.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昏暗变为宽敞明亮,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白。句中用错对象。 高中语文 -RJ- 必修 2- 第四单元 - 第 12 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2.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大家观看了 《 厉害了,我的国 》 ,电影里中国桥、中国路等超级工程的震撼影像,彰显了祖国的强大实力,也感受到国人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B. 海洋国家依赖对外贸易,国家安全范围不仅取决于主权所不及的海洋和贸易区域的秩序,还取决于本土治理。这是海洋国家把海权作为战略重点的根本原因。 C. 这场专项整治行动是为规范互联网金融在迅速发展过程中的各种乱象,经过广泛征集意见,酝酿一年之久,形成最终方案。 D. 据记者了解,为了维持房价数据的“稳定”,部分一线城市对高价房暂停发放预售许可证,使高价房无法入市销售,低价房源则加大入市,从而拉低了新房的平均成交价格。 高中语文 -RJ- 必修 2- 第四单元 - 第 12 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2.D 解析: A. 结构混乱,暗换主语, “感受到国人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的主语应该是“大家”,不是“影像”; B. 语序不当,应为“国家安全范围不仅取决于本土治理,还取决于主权所不及的海洋和贸易区域的秩序”; C. 结构混乱,应把“,形成最终方案”改为“形成的”。 高中语文 -RJ- 必修 2- 第四单元 - 第 12 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3. 墓志铭可以是对墓主人一生业绩的概括,也可以是墓主人对生活的追求,对生命的思考;可以用第一人称口吻,也可以用第三人称语气,但都言简意赅,很有特色。 例如:他总是以他自己的一颗人类的善心对待所有的人。(音乐家贝多芬墓志铭) 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中国作家沈从文墓志铭) 从备选人物中任选两位,分别给他们写一则墓志铭。 备选人物:苏轼 巴金 马克思 马丁 · 路德 · 金 高中语文 -RJ- 必修 2- 第四单元 - 第 12 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3. 示例:马克思 他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他最受尊敬和最受爱戴。 苏轼 在贬谪中顿悟的诗人,在苦难中超越的智者 马丁 · 路德 · 金 梦想的实践者,人权的捍卫者。 巴金 敢说真话,世纪的良知。(任选两位即可) 解析: 所写内容应能体现所选人物的精神、业绩、追求等。 高中语文 -RJ- 必修 2- 第四单元 - 第 12 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4. 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利用所给材料补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人文阅读,首先是经典的阅读。品味经典:司马迁的文字是泥塑,他以简朴质拙之笔叙写先民历史; , ; , ; , 。一个民族的语言总是通过经典散发出她独特的魅力。 材料: 木刻 漫画 水墨 沈从文 鲁迅 老舍 犀利深刻 故都百态 国民魂灵 边地风情 幽默风趣 恬静平淡 高中语文 -RJ- 必修 2- 第四单元 - 第 12 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4. 鲁迅的文字是木刻 他以犀利深刻之笔叙写国民魂灵 老舍的文字是漫画 他以幽默风趣之笔叙写故都百态 沈从文的文字是水墨 他以恬静平淡之笔叙写边地风情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首先分析例句,可知需要仿写的句子格式 为“ …… 的文字是 …… ,他以 …… 之笔叙写 ……” ;然后分析所给材料,选择分别能表现沈从文、鲁迅、老舍作品特点的词语,组合成句即可。 高中语文 -RJ- 必修 2- 第四单元 - 第 12 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