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地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八校联考文科数学试题(B卷)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西安地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八校联考文科数学试题(B卷) Word版含解析

‎2020届高三年级数学(文科)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若集合,集合,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先求解出两个集合,根据两个集合的包含关系即可确定出选项.‎ ‎【详解】,‎ ‎∴,‎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集合之间的关系及集合的运算,属于简单题目,解题时主要是根据两个集合中元素所满足的条件确定出两个集合,再确定出两个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 ‎2. 若,则所对应的的象限为(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先根据,利用复数的模和除法运算求得复数,再利用复数的几何意义求解.‎ ‎【详解】,‎ ‎∴,‎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运算以及复数的几何意义,属于基础题.‎ - 21 -‎ ‎3. 某城市收集并整理了该市2019年1月份至10月份各月最低气温与最高气温(单位:)的数据,绘制了下面的折线图.已知该市的各月最低气温与最高气温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则根据该折线图,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最低气温与最高气温为正相关 B. 10月的最高气温不低于5月的最高气温 C. 最低气温低于的月份有4个 D. 月温差(最高气温减最低气温)的最大值出现在1月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该市2019年1月份至10月份各月最低气温与最高气温(单位:的数据的折线图,得最低气温低于的月份有3个.‎ ‎【详解】解:由该市2017年1月份至10月份各月最低气温与最高气温(单位:的数据的折线图,得:‎ 在中,最低气温与最高气温为正相关,故正确;‎ 在中,10月的最高气温不低于5月的最高气温,故正确;‎ 在中,最低气温低于的月份有3个,故错误.‎ 在中,月温差(最高气温减最低气温)的最大值出现在1月,故正确;‎ 故选:. ‎ ‎【点睛】本题考查命题真假的判断,考查折线图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属于基础题.‎ - 21 -‎ ‎4. 如果消息发生的概率为,那么消息所含的信息量为,若王教授正在一个有4排8列座位的小型报告厅里听报告,则发布的以下4条消息中,信息量最大的是( )‎ A. 王教授在第4排 B. 王教授在第4排第5列 C. 王教授在第5列 D. 王教授在某一排 ‎【答案】B ‎【解析】‎ 信息量最大时,最小,因为王教授在第4排第5列发生的概率最小,所以选B.‎ ‎5. 函数的图像的大致形状是( )‎ A. B. ‎ C. D. ‎ - 21 -‎ ‎【答案】D ‎【解析】‎ ‎【分析】‎ 化简函数解析式,利用指数函数的性质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根据 ‎,‎ 是减函数,是增函数.‎ 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函数表达式求函数图象,解题关键是掌握指数函数图象的特征,考查了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6. 在三棱锥P-ABC中,平面PAC⊥平面ABC,∠PCA=90°,△ABC是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PC=4,M是AB边上的一动点,则PM的最小值为(  )‎ A. 2 B. 2‎ C. 4 D. 4‎ ‎【答案】B ‎【解析】‎ ‎【分析】‎ 构造△PCM,根据面面垂直以及线面垂直的性质,△PCM是直角三角形,根据点到直线的垂线段最短,当M是AB的中点时,CM的长最小,此时PM的长最小.‎ ‎【详解】如图,连接CM,‎ - 21 -‎ 则由题意PC⊥平面ABC,‎ 可得PC⊥CM,所以PM= ,‎ 要求PM的最小值只需求出CM的最小值即可.‎ 在△ABC中,当CM⊥AB时,CM有最小值,‎ 此时有CM= ‎ 所以PM的最小值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面面垂直及线面垂直的性质,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中垂线段最短;已知面面垂直时,一般先从现有的线段中寻找平面的垂线,若图中不存在,再作辅助线.‎ ‎7. 我国南宋著名数学家秦九韶发现了从三角形三边求三角形面积的“三斜公式”,设△ABC三个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面积为S,则“三斜求积”公式为S= .若a2sinC=4sinA,(a+c)2=12+b2,则用“三斜求积”公式求得△ABC的面积为(  )‎ A. B. 2 C. 3 D. ‎ ‎【答案】A ‎【解析】‎ 由正弦定理得,且,代入面积公式得.‎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数学史,考查正弦定理的应用,考查新定义公式的理解和应用.由于题目已经给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我们只需在题目中找到公式中需要的条件,即可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在两个已知条件中,第一个应用正弦定理可以转化为边的关系,第二个可直接求值,将这两个代入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 - 21 -‎ ‎8. 如果,那么的取值范围为( )‎ A. B. ‎ C. D. ‎ ‎【答案】B ‎【解析】‎ ‎【分析】‎ 首先根据,求得的取值范围,进而求得的取值范围即可.‎ ‎【详解】∵,‎ ‎∴,‎ ‎∴,‎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数函数相关不等式,考查了绝对值不等式,同时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值域,需要一定的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9. 已知双曲线的左焦点为,左、右顶点为、,为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则分别以线段,为直径的两个圆的位置关系为( )‎ A. 外切或外离 B. 相交或内切 C. 内含或外离 D. 内切或外切 ‎【答案】D ‎【解析】‎ - 21 -‎ ‎【分析】‎ 设线段的中点为,,分在双曲线的左支和在双曲线的右支上两种情况,结合三角形的中位线和双曲线的定义判断.‎ ‎【详解】设线段的中点为,,则:‎ ‎①当在双曲线的左支时,如图所示:‎ ‎,∴两圆外切;‎ ‎②当在双曲线的右支时,如图所示:‎ ‎,∴两圆内切;‎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双曲线的定义和两圆的位置关系,还考查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属于基础题.‎ ‎10. 设点、分别为椭圆:的左、右焦点,点为椭圆 - 21 -‎ 上任意一点,若使得成立的点的个数是( )‎ A. 4 B. 2 C. 0 D. 2或4‎ ‎【答案】A ‎【解析】‎ ‎【分析】‎ 求出焦点坐标,由已知可得点在以为圆心,半径为的圆上,进而选出正确答案.‎ ‎【详解】由题意知,,∵,‎ ‎∴点在以为圆心,半径为的圆上,∵,‎ ‎∴使得成立的点的个数是4个,‎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椭圆的简单性质以及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属于中档题.‎ ‎11. 若函数有两个不同的极值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 ‎【答案】C ‎【解析】‎ ‎【分析】‎ 求出函数的导数,即可得有两个不同正根,进而可得关于参数的不等式,即可求出实数的取值范围.‎ ‎【详解】由题意:有两个不同正根,∴,‎ 即:,‎ 故选:C.‎ ‎【点睛】‎ - 21 -‎ 本题考查了函数导数的求解,考查了已知极值情况求参数的取值范围,考查了转化的思想.本题的关键是由极值情况分析出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12. 如图所示,正方形的边长为2,切去阴影部分围成一个正四棱锥,则当正四棱锥体积最大时,该正四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A. B. C. D. ‎ ‎【答案】D ‎【解析】‎ 分析】‎ 正方形的边长为2,可得对角线的一半为,设正四棱锥边长为,高为,可得,正四棱锥体积最大时,求解的值,可得正四棱锥边长和高的值,即可求解正四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 ‎【详解】解:由题意,正方形的边长为2,可得对角线的一半为,折成正四棱锥后,‎ 设正四棱锥边长为,高为,可得:,.‎ 正四棱锥体积最大时,即.‎ 由,‎ 则,‎ 令,可得,‎ 即当体积取得最大值;‎ ‎.‎ 正四棱锥底面正方形外接圆.‎ - 21 -‎ 正四棱锥外接球的半径,可得 解得:‎ 正四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 故选:.‎ ‎【点睛】本题考查球的表面积的求法,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属于中档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 若函数为奇函数,则______.‎ ‎【答案】1.‎ ‎【解析】‎ ‎【分析】‎ 根据函数为奇函数,由为偶函数求解.‎ ‎【详解】∵函数为奇函数,‎ ‎∴函数为偶函数,‎ ‎∴.‎ 故答案为:1‎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奇偶性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14. 设为单位向量,且,若以向量为邻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则的值为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详解】两端平方得,‎ 又,‎ 得,即夹角为,所以,‎ - 21 -‎ 即,又 ,‎ 所以.‎ ‎15. 我国《洛书》中记载着世界上最古老的幻方:将1,2,…,9填入方格内使三行、三列、两条对角线的三个数之和都等于15,如图所示.‎ 一般地,将连续的正整数1,2,…,填入个方格中,使得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的数的和相等,这个正方形叫做阶幻方.记阶幻方的对角线上数的和为,例如,,,那么______.‎ ‎【答案】111‎ ‎【解析】‎ ‎【分析】‎ 结合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求出的大小,进而可求出.‎ ‎【详解】由题意:,∴.‎ 故答案为:111.‎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前项和的求解,属于基础题.‎ ‎16. 设当时,函数取得最大值,则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利用辅助角公式先对函数化简,可得,其中,‎ 由题意得,得,从而可求出的值 ‎【详解】解:‎ - 21 -‎ ‎ 令,则,‎ 因为当时,函数取得最大值,‎ 所以,所以,‎ 所以,‎ 所以 所以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辅助角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17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考题考生必须作答.第22、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7. 设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的前项和为,满足,,且.‎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求的前99的项.‎ ‎【答案】(1);(2).‎ ‎【解析】‎ ‎【分析】‎ ‎(1)由和两式相减可得 ‎,再结合,可得是等差数列,即可求出的通项公式.‎ ‎(2)由(1)可以求出,即得 通项,再利用奇偶并项求和即可求.‎ ‎【详解】(1)∵,∴,‎ ‎∴ ,即:,‎ ‎∵,∴,‎ - 21 -‎ ‎∵,,∴,‎ ‎∴,,‎ ‎∴;‎ ‎(2),∴,‎ ‎∴‎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由递推关系式求通项公式,奇偶并项求和,属于中档题 ‎18.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将底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直棱柱称为堑堵,将底面为矩形的棱台称为刍童.在如图所示的堑堵与刍童的组合体中,.台体体积公式:,其中、分别为台体上、下底面面积,为台体高.‎ ‎(1)证明:平面;‎ ‎(2)若,,,三棱锥的体积为,求该组合体的体积.‎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解析】‎ ‎【分析】‎ ‎(1)证明AD⊥MA,推出MA⊥平面ABCD,得到MA⊥BD.结合BD⊥AC,证明BD⊥平面 - 21 -‎ MAC. (2)设刍童ABCD-A1B1C1D1的高为h,利用几何体的体积公式,转化求解即可.‎ ‎【详解】(1)由题可知是底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直棱柱,平面 , 又,,平面,‎ ‎ , 又,四边形为正方形,,‎ 又,平面,平面.‎ ‎(2)设刍童的高为,则三棱锥体积 ‎,所以,故该组合体的体积为 ‎ ‎.‎ ‎【点睛】本题考查了线面垂直的判定,考查了三棱锥体积的求解,考查了几何体体积的求解.本题的第二问关键是求出刍童的高.‎ ‎19. “难度系数”反映试题难易程度,难度系数越大,题目得分率越高,难度也就越小.“难度系数”的计算公式为,其中为难度系数,为样本平均失分,为试卷总分(一般为100分或150分).某校高三年级的杨老师命制了某专题共5套测试卷(总分150分),用于对该校高三年级480名学生进行每周测试,测试前根据自己对学生的了解,预估了每套试卷的难度系数,如下表所示:‎ 试卷序号 ‎1‎ ‎2‎ ‎3‎ ‎4‎ ‎5‎ 考前预估难度系数 ‎0.7‎ ‎0.64‎ ‎0.6‎ ‎0.6‎ ‎0.55‎ 测试后,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的数据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试卷序号 ‎1‎ ‎2‎ ‎3‎ ‎4‎ ‎5‎ 实测平均分 ‎102‎ ‎99‎ ‎93‎ ‎93‎ ‎87‎ - 21 -‎ ‎(1)根据试卷2的难度系数估计这480名学生第2套试卷的平均分;‎ ‎(2)从抽样的50名学生的5套试卷中随机抽取2套试卷,求抽取2套试卷中恰有一套学生的平均分超过96分的概率;‎ ‎(3)试卷的预估难度系数和实测难度系数之间会有偏差,设为第套试卷的实测难度系数,并定义统计量,若,则认为本专题的5套试卷测试的难度系数预估合理,否则认为不合理,试检验本专题的5套试卷对难度系数的预估是否合理.‎ ‎【答案】(1);(2);(3)本专题的5套试卷对难度系数的预估合理.‎ ‎【解析】‎ ‎【分析】‎ ‎(1)由题目已知条件即可求出平均分.‎ ‎(2)列举出5套试卷中随机抽取2套试卷的所有可能性,结合古典概型概率求解公式即可求出平均分超过96分的概率.‎ ‎(3)由已知数据和公式求出,进而可判断.‎ ‎【详解】(1)估计这480名学生第2套试卷的平均分的估计值为:;‎ ‎(2)5套试卷中随机抽取2套试卷,共有10种可能,分别是:‎ ‎,,,,,,,,,,‎ 恰有一套学生的平均分超过96分的有:,,,,,,‎ 共6种,∴;‎ ‎(3)‎ ‎,故本专题的5套试卷对难度系数的预估合理.‎ ‎【点睛】本题考查了古典概型概率的求解,考查了数据的处理,属于基础题.‎ ‎20. 已知点是抛物线的焦点,过的弦被焦点分成两段的长分别是2和6.‎ ‎(1)求此抛物线的方程;‎ - 21 -‎ ‎(2)是抛物线外一点,过点作抛物线的两条切线,(,是切点),两切线分别交轴于,,直线交抛物线对称轴于点,求证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答案】(1);(2)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设过的弦所在直线方程为:,其与抛物线交于,证明,则可求解.‎ ‎(2)设,,根据切线分别表示出直线、的方程,则、的坐标能表示出,联立直线、的方程,则的坐标可表示出,表示出直线的方程,则的坐标可表示出,最后说明即可.‎ ‎【详解】解:(1),‎ 设过的弦所在直线方程为:,其与抛物线交于,‎ 联立,即,,‎ 所以,‎ 不妨设,‎ ‎,‎ ‎,‎ ‎∴此抛物线的方程为:;‎ - 21 -‎ ‎(2)设,,,‎ ‎∴直线的方程为:,‎ 即:;令,所以,‎ 同理,直线的方程为:;令,所以,‎ 直线的方程为:,即:;‎ 令,所以,‎ ‎,所以,‎ ‎,,所以,‎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点睛】以直线和抛物线的位置关系为载体,考查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同时考查用向量法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难题.‎ ‎21. 已知函数.‎ ‎(1)当时,若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若,证明.‎ ‎【答案】(1)(2)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求出函数导数,令,再利用导数求得函数 - 21 -‎ 的单调性与最值,即可求解;‎ ‎(2)由(1)可知当时,当时,,转化为,进而转化为,构造新函数,利用导数即可求解.‎ ‎【详解】(1)由条件得,令,则.‎ ‎①当时,在上,,单调递增 ‎∴,即,‎ ‎∴在上为增函数,∴∴时满足条件.‎ ‎②当时,令 解得,在上,,单调递减,‎ ‎∴当时,有,即,‎ 在上为减函数,∴,不合题意.‎ 综上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2)由(1)得,当,时,,即,‎ 要证不等式,只需证明,只需证明,‎ 只需证,‎ 设,则,‎ ‎∴当时,恒成立,故在上单调递增,‎ 又,∴恒成立.∴原不等式成立.‎ - 21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导数在函数中的综合应用,以及不等式的证明,着重考查了转化与化归思想、分类讨论、及逻辑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对于恒成立问题,通常要构造新函数,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求出最值,进而得出相应的含参不等式,从而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也可分离变量,构造新函数,直接把问题转化为函数的最值问题.‎ ‎2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圆:,以为极点、轴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两种坐标系取相同的单位长度).直线:与曲线交于、两点,其中,.‎ ‎(1)求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2)求的值.‎ ‎【答案】(1);(2).‎ ‎【解析】‎ ‎【分析】‎ ‎(1)本题首先可将圆直角坐标方程转化为,然后通过直角坐标方程与极坐标方程的互化即可得出结果;‎ ‎(2)本题首先可根据得出,然后联立圆的极坐标方程以及得出,最后通过韦达定理以及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1)因为圆的直角坐标方程为,即,‎ 所以圆的极坐标方程为:;‎ ‎(2)因为,,所以,‎ 联立,可得,‎ 则,,‎ 故.‎ ‎【点睛】本题考查直角坐标方程与极坐标方程的互化以及极坐标方程的应用,可通过 - 21 -‎ 以及进行直角坐标方程与极坐标方程之间的互化,考查韦达定理的应用,是中档题.‎ ‎23. 已知,,且.‎ ‎(1)若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2)证明:.‎ ‎【答案】(1);(2)见解析.‎ ‎【解析】‎ 分析:(1)运用乘1法和基本不等式可得+的最小值,再由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即可得到所求范围;‎ ‎(2))变形、运用基本不等式或柯西不等式,即可得证.‎ 详解:(1)设 由,得.‎ 故 .‎ 所以.‎ 当时,,得;‎ 当时,,解得,故;‎ 当时,,解得,故;‎ 综上,.‎ ‎(2)‎ - 21 -‎ ‎,‎ ‎,‎ ‎.‎ 点睛: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有两个基本方法,一是运用零点分区间讨论,二是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求解.法一是运用分类讨论思想,法二是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将绝对值不等式与函数以及不等式恒成立交汇、渗透,解题时强化函数、数形结合与转化化归思想方法的灵活应用,这是命题的新动向.‎ - 21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