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6.狼牙山五壮士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6.狼牙山五壮士

‎6.狼牙山五壮士 ‎【教材分析】 ‎ 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六班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勇猛歼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他们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和和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 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全文共九个自然段,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讲七连六班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讲六班五个战士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第三部分(第三自然段),讲五个战士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第四部分(第四、五自然段),讲五位壮士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歼敌。第五部分(第六一九自然段),讲五壮士英勇壮烈地跳下悬崖。全文记叙的顺序可以概括为: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其中第二、四、五部分是详写,其余为略写。‎ 第 10 页 共 10 页 课文顺序清楚,条理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字里行间饱含着对五壮士的崇敬与颂扬之情。课文既表现了七连六班这个英雄集体的的壮举,又突出描述了班长马宝玉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英雄事迹感人肺腑,人物形象高大鲜明。他们的感人事迹所体现的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的精神,已成为全民族共有的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    ‎ 教学目标:‎ ‎1.认识“嗖”、“崎”等4个生字,知道“着”是一个多音字,会写“寇”、“冀”等15个生字。会书写“日寇、进犯、游击”等30个词语。‎ ‎2.朗读课文,以小标题梳理课文内容,并会讲这个故事,体会五位壮士的顽强不屈与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3. 学习关注人物群体,也关注每一位战士的写法,做到点面结合。‎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在理清故事的基础上,学会用小标题梳理课文内容,从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 2难点:(1)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体会五位壮士的顽强不屈与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2)了解文章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 教学准备:‎ ‎1. 电影资料《狼牙山五壮士》。‎ ‎2.教学插图。‎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第 10 页 共 10 页 ‎1.观看电影资料《狼牙山五壮士》。‎ ‎2.学生简单谈感受,教师小结,导入。‎ 在抗日战争年代,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八年中,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涌现了千千万万个民族英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15课《狼牙山五壮士》,就是发生在河北省保定地区狼牙山区的一个真实故事。   ‎ ‎3.板书课题  6.狼牙山五壮士  ‎ ‎4.“壮士”指什么人?(指豪壮而勇敢的人)‎ 为什么称他们为“壮士”呢?学习这篇课文后大家就一定会知道!‎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提出读书要求: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并借助词典等学习工具书理解。‎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崎岖( qíqū)‎ 叽里呱啦( guā)‎ 嗖(sōu )‎ 着  zhuó (着落)   ‎ zháo(着凉)  ‎ ‎ zhe(跑着)‎ 第 10 页 共 10 页 ‎(2)指导易混淆的字。‎ ‎“寇”与“冠”加以比较,在比较中辨析字,会更加准确。‎ ‎“抡”是左右结构,右面是“仑”,不是“仓”,所以读音是lun,这也说明它是一个形声字。‎ ‎“悬”是上下结构,上面是“县”,里面只能是两横。‎ ‎“屹”是左右结构,左面是“山”,右面是“乞”,不能写成“气”。‎ ‎(3)检查词语的理解情况。‎ 崎岖:陡峭,不平坦。‎ 昂首挺胸:昂着头挺着胸,形容士气高昂。‎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悬崖绝壁:形容高而陡峭不能攀缘的山崖。‎ 惊天动地:惊:惊动;动:震撼。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气壮山河: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 居高临下:站在高处,对着低处,形容所据的地势有利。‎ ‎3.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通顺。‎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学生朗读课文,并概括出主要意思。‎ ‎(1)朗读要大声、不添字、不少字、不停顿、要流利。‎ ‎(2)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理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分段。‎ ‎(1)这篇课文时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第 10 页 共 10 页 ‎(2)按照事情的变化过程分段。‎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大举进犯晋察冀根据地,七连六班接受接受转移群众的任务。‎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六班五个战士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的情形。‎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写五个战士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 第四部分(第4-5自然段),写五个战士把敌人引上狼牙山峰顶后再次痛击敌人。‎ 第五部分(第6-9自然段),写五位壮士英勇跳崖,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3)在概括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小标题。‎ 第一部分(1)接受任务 第二部分(2)诱敌上山(puXuewaNG.com)‎ 第三部分(3) 引上绝路 第四部分(4—5)顶峰歼敌 第五部分(6—9)壮烈跳崖 ‎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主要意思,要运用关键词语加以概括,不要啰嗦。)‎ 本文记叙了七连六班五位壮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他们诱敌上山,英勇杀敌,舍身跳崖的故事,表现五位壮士热爱祖国和人民的革命精神。‎ 四、布置作业 第 10 页 共 10 页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说出事情发展的小标题。‎ ‎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五位壮士的英勇的行动,接下来继续学习五位壮士的事迹,感受他们英雄壮举!‎ 二、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 (一)讲读第二段:(诱敌上山)‎ ‎1.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时的神态表现?‎ ‎2.讨论以上思考题,分别找出班长、副班长、战士……各自的神态表现。‎ ‎(沉着、吼、抢、全神贯注)‎ ‎3.动作中,你有什么感觉?‎ 课文抓住每个人的特点描写,让学生感受到五壮士的神态、动作虽然不同,可他们的愿是相同的,都是怀着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勇猛歼敌。‎ ‎4.指导感情朗读。‎ 第 10 页 共 10 页 ‎5.总结学习步骤:‎ ‎ ①找出描写五壮士神态、动作的词 ‎②谈感受体会。‎ ‎③有感情地读课文。‎ ‎6.在狼牙山顶峰,五壮士又是怎样英勇歼敌呢?(按以上学习方法学习)‎ ‎(二)学生讲读第三段:(引上绝路)‎ ‎1.出示句子: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2.品读重点词语。‎ ‎“斩钉截铁”说明班长马宝玉不怕牺牲,毅然而然地选择死亡,也要完成连队交给的任务!‎ ‎“热血沸腾”一词很生动地写出了战士们在班长的感召和鼓舞下,也要用生命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3.谈感受与体会。‎ ‎4.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三)讲读第四段。(顶峰歼敌)‎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五壮士的神态、动作怎样?找出重点词、句,并讨论。‎ ‎(抢、夺、插、举、喊、拔、拧、掷)‎ ‎2.这些动作说明什么?你有什么感觉? (结合插图)。‎ 第 10 页 共 10 页 让学生通过品味以上动作词,观察插图,深刻理解五壮士在枪尽弹绝的情况下,面对疯狂的敌人,毫不惧怕,用石头去杀伤敌人!表现了战士对敌人无比仇恨,对人民对革命无比热爱和顽强的斗争精神。‎ ‎3.理解重点句:‎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这个句子是写班长马宝玉动作的,“抢前一步”、“猛地举起”写出了班长对敌人的憎恨,对革命的忠诚,具有勇往直前前、不怕牺牲的精神。‎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三)讲读第五段:(英勇跳崖)‎ ‎1.同桌练习朗读,划出描写五壮士的神态、动作的词句,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讨论:‎ 抓住“屹立”、“纵身”、“昂首挺胸”:从“屹立”一词中可感受到五壮士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从“纵身”,可看出动作意志果断坚决,写出了班长的从容自若,毫不畏惧。“昂首挺胸”,表现了战士和班长—样具有不怕牺牲的精神。‎ ‎3.五壮士已胜利完成任务,为什么还要跳崖?‎ 第 10 页 共 10 页 他们的枪弹已绝,敌人已扑上来了,更加疯狂凶恶了,这时战士们宁愿死,也不愿被俘,这更是豪壮的气慨。‎ ‎4.指导感情朗读。(读出激昂的语气)‎ 三、学习写法。‎ ‎1.课文如何写五位壮士的呢?学生讨论。‎ 有时对某个人进行聚焦描写,比如班长马宝玉就进行了细致地描写,比如: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有时对班里的五位壮士进行概括地描写,比如课文第二自然段,还有第三、四自然段的开头“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 ‎ 2.对,课文在描写时,既关注了群体,又写了每一位战士,所以给人很全面的感觉,而且很具体。这就叫“有点有面,点面结合”‎ ‎ 3.学术交流这样写的好处,并在作文中加以运用。‎ 四、作业。‎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2.讲一讲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第 10 页 共 10 页 ‎6.狼牙山五壮士 顶峰歼敌 ‎ 英 勇 跳 崖 ‎ ‎ ‎ 引上绝路 胜利的喜悦 ‎ ‎ ‎ 痛击敌人 对敌人的憎恨 ‎ ‎ 接受任务 对党和人民的热爱 教学反思:‎ ‎ 1. 课文中有很多语句体现了五壮士的爱国情感。只有感情朗读,才能把文中的情感内化为学生的情感。所以,指导学生抓住壮士的语言和行动等关键词语进行感情朗读,就能读出语言文字的味道,感受到五位壮士的高尚品质与豪迈气概。‎ ‎2.语文课不仅要关注内容的理解,还要关注写法的渗透,比如“关注群体,考虑个体”这种写法就要通过课文的学习,留下比较系统的印象。同时做到读写结合,将这一写作训练点有机地迁移到课外,并在作文中加以练习。‎ 第 10 页 共 10 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