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生物模拟冲刺16天2
专题检测卷(三) A 组 (45 分钟 100 分) 一、选择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6 分) 1.(2012·苏北四市模拟)关于人体细胞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只在有氧呼吸中产生 B.葡萄糖只能作为有氧呼吸的底物 C.还原氢只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 D.有氧呼吸只在线粒体中进行 2.(2012·北京模拟)下列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研磨时,没有无水乙醇时可用 75%的乙醇替代 B.层析时,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 C.色素分离的原因是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 D.叶绿素 b 的扩散速度最慢,色素带在滤纸条的最下方 3.(2012·宁波模拟)如图为某生物体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的示意图,A、B、C 分别表示不同的代谢 过程。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X 代表的物质是 ADP、Pi B.B 过程一定需要在光下进行 C.C 过程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D.A 过程产生的 O2 用于 C 过程的第二阶段 4.如图表示光照、贮藏温度对番茄果实呼吸强度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番茄果实细胞产生 CO2 的场所是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B.光照对番茄果实呼吸的抑制作用 8 ℃时比 15 ℃时更强 C.低温、黑暗条件下更有利于贮存番茄果实 D.贮藏温度下降时果实呼吸强度减弱,可能与细胞内酶活性降低有关 5.如图表示蝴蝶兰在正常和长期干旱条件下 CO2 吸收速率的日变化,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期干旱条件下,叶肉细胞在 0~4 时不能产生 ATP 和[H] B.长期干旱条件下,叶肉细胞在 10~16 时不能进行碳反应 C.正常条件下,12 时 CO2 吸收速率最快,植株干重最大 D.长期干旱条件下,蝴蝶兰可通过夜间吸收 CO2 以适应环境 6.(2012·合肥模拟)为了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取生长状况一致的新鲜菠菜叶片,用打孔器打 出若干圆片(避开大的叶脉),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每组各置于一个密闭容器内,分别给予 a、b、c 三种不同强度的光照,其他条件适宜并且一致,一段时间后,测得氧气的含量,甲装置未见增加,丙增加 的比乙多,对以上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A.光照强度为 a 时,光合作用仍在进行 B.乙、丙装置中增加的氧气来自于水的光解 C.光照时,乙、丙装置叶片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D.丙装置光反应产生的[H]可与氧反应生成水 二、非选择题(共 4 小题,共 64 分) 7.(16 分)(2012·临沂模拟)某科研所为提高蔬菜产量进行了相关生理活动的研究,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在图(一)中,若呼吸底物为葡萄糖,氧气的吸收量为 a,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共同释放的 CO2 总量为 b, 当 O2 浓度在 (填字母)范围内时,则 a=b。细胞含水量与呼吸强度密切相关:一方面水是有氧呼吸第 阶段的原料;二是因为细胞内 水的含量影响呼吸强度。 (2)图(二)为甲、乙两种蔬菜在最适宜温度下的光合速率变化曲线。甲与乙比较,G 点时细胞呼吸强度较高 的是 ;乙更适于生长在 环境中。H 点时影响乙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 是 ,F 点时,甲叶肉细胞中消耗 ADP 的场所 有 。 (3)为了延长蔬菜生长后期叶片的寿命,可向叶面喷洒的植物激素是 。 8.(12 分)(2012·江南十校联考)在科学研究中常用呼吸商[RQ=(释放的二氧化碳体积)/(消耗的氧体积)] 表示生物用于有氧呼吸的能源物质不同。测定发芽种子呼吸商的装置如图。 关闭活塞,在 25 ℃下经 20 分钟读出刻度管中着色液移动的距离。设装置 1 和装置 2 的着色液分别向左移 动 x(mm)和 y(mm)。x 和 y 值反映了容器内气体体积的减少量。(装置 1 的小瓶中 NaOH 溶液用于吸收呼吸产 生的二氧化碳)请回答: (1)若测得 x=180(mm),y=50(mm),则该发芽种子的呼吸商是 (保留两位小数)。假设发芽种子进行完 全有氧呼吸,根据呼吸商数值可以推测有氧呼吸分解的有机物中除 以外还有其他有机物。 (2)为使测得的 x 和 y 值更精确,还应再设置一对照装置,对照装置的容器和小瓶中分别放入等量死的发 芽种子和蒸馏水,设对照装置的目的是 。 (3)假设发芽种子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全部为葡萄糖,在 25 ℃下经 20 分钟读出刻度管中着色液移动距离, x=300 mm。y=-100 mm(装置 2 着色液向右移动了 100 mm),则可推断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与无氧呼吸消耗 葡萄糖的比值是 。 9.(16 分)(2012·茂名模拟)细辛是一种适宜在森林下腐质层深厚处生活的植物,滨藜是一种适宜在沙漠环 境生活的植物。图 1 是上述两种植物(用甲、乙表示)单位时间内吸收与释放二氧化碳的量随光照强度变化 的曲线,图 2 表示甲植物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在图 1 中四种不同光照强度(0、b1、b2、c)下的生理状态。 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 1 中,代表滨藜的曲线是 ;当光照强度为 b1 时,甲植物叶肉细胞内产生 ATP 的场所 有 。 (2)图 2 中细胞器①利用 CO2 的场所和细胞器②产生 CO2 的场所分别是 ;Ⅳ状态下影响 O2 消耗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 (3)就图 1 甲曲线代表的植物来说,四种不同光照强度(0、b1、b2、c)对应图 2 中的状态依次 是 。假如滨藜、细辛两种植物叶绿体中的基粒大小和基粒类囊体层数存在较大差异, 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分析,含有较大基粒和较多类囊体层数的植物 是 。 (4)生产实践中经常在大棚中栽培乙植物。若图 1 表示大棚内乙植物在温度、水分适宜的条件下测得的曲 线,则 d 点之后限制增产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若要改变这一限制因素,提高乙植物的产量,通常采用增施有机肥料(如农家肥)的方法,其 原理是 。 10.(20 分)(2012·湛江一模)如图 1 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部分结构中的某些生命活动过程,①~⑦代表 各种物质,甲、乙代表两种细胞器。图 2 表示该植物叶片 CO2 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S 代表有机物 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 1 中,甲、乙两种细胞器的膜面积都很大,其中乙增加膜面积主要是通过 。 (2)若该绿色植物长时间处于黑暗状态中,则图 1 中“⑥→⑤→⑥”的循环能否进 行? ,原因是 。 (3)若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 25 ℃和 30 ℃,图 2 为 CO2 浓度一定,环境温度 为 25 ℃时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得的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 ①图 2 中 A 点时,图 1 中能产生 ATP 的细胞器有 ;当光照强度处于图 2 中 B~D 间,光合作用 有机物的净积累量为 。 ②当光照强度处于图 2 中的 D 点时,图 1 中“物质⑦”的去向是扩散到乙和 ,D 点以后限制光合作 用强度继续上升的环境因素是 。 ③请在图 2 中绘出环境温度为 30 ℃时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要求在曲线上标明与图中 A、 B、C 三点对应的 a、b、c 三个点的位置) B 组 (45 分钟 100 分) 一、选择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6 分) 1.(2012·合肥模拟)如图表示植物细胞中的某种代谢过程示意图,以下有关该代谢过程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 ) A.代谢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B.后面产生 ATP 的能量来自前面 ATP C.代谢产物可进入线粒体中 D.该代谢过程也存在于乳酸菌细胞中 2.(2012·佛山模拟)某实验室用两种方式进行酵母菌利用葡萄糖发酵生产酒精。甲发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 氧气,乙发酵罐中没有氧气,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过程中每小时测定一次两发酵罐中氧气和酒精的 物质的量,记录数据并绘成如图所示坐标图。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结束时,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之比为 6∶5 B.甲、乙两发酵罐分别在第 5 h 和第 3 h 时无氧呼吸速率最快 C.甲发酵罐实验结果表明在有氧气存在时酵母菌无法进行无氧呼吸 D.该实验证明向葡萄糖溶液中通入大量的氧气可以提高酒精的产量 3.(2012·烟台模拟)如图是测量种植番茄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空气中的 CO2 含量变化结果图。以下叙述不 正确的是( ) A.图中表示番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点是 b、d B.b→c 段曲线变化的原因是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C.若在 b 点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内 ADP 含量增加 D.若在 b 点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内 C3 含量将减少 4.(2012·海淀模拟)为研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某生物小组制作了如图中 a~f 所示装置,下列判断不合 理的是( ) A.若 a 装置液滴不移动,b 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仅进行无氧呼吸 B.若 a 装置液滴左移,b 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仅进行有氧呼吸 C.连接 e→d→c→d,并从 e 侧通气,可验证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 CO2 D.连接 f→d,d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 5.(2012·河北联考)科学家提取出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将叶绿体膜破坏,分离出基质和基粒,用来研究 光合作用过程。下列条件下不能产生葡萄糖的是 ( ) 6.(2012·杭州模拟)如图所示某阳生植物细胞在夏季晴天某一天内的光合作用过程中 C3、C5 化合物的数量 变化。若第二天中午天气由光照强烈转向阴天时,叶绿体中 C3 含量的变化、C5 含量的变化分别相当于曲线 中的( ) A.c→d 段(X),b→c 段(Y) B.d→e 段(X),d→e 段(Y) C.d→e 段(Y),c→d 段(X) D.b→c 段(Y),b→c 段(X) 二、非选择题(共 4 小题,共 64 分) 7.(12 分)(2012·烟台模拟)当其他条件均最适宜时,北沙参在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光合速率如图 所示,光合速率以干重增加速率(mg/单位叶面积·h)表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25 ℃条件下,1 klx 光照强度时叶肉细胞中产生 ATP 的场所是 ,5 klx 光照强度时的真正 光合速率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P 点代表的真正光合速率。 (2)15 ℃条件下,将光照强度从 2 klx 改为 10 klx 后,北沙参光合速率会逐渐增大,但刚开始阶段光合 速率小于 8 mg/单位叶面积·h,原因可能是 。 (3)15 ℃条件下,P 点以后北沙参光合速率不再继续增大的限制因素是 。若将 CO2 浓度降低为大气中 CO2 浓度值,则叶绿体中[H]合成速率将会 (选填“变大” “不变”或“变小”),P 点向 方移动。 8.(22 分)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后,想进一步探究酵母菌细胞在 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等量 CO2 时,哪种条件下消耗葡萄糖较少的问题。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将无菌 葡萄糖溶液与少许酵母菌混匀后密封(瓶中无氧气),按图示装置实验。当测定甲、乙装置中 CaCO3 沉淀相 等时,撤去装置,将甲、乙两锥形瓶溶液分别用滤菌膜过滤,除去酵母菌,得到滤液 1 和滤液 2。请分析 回答: (1)甲、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 ,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主要有 。 (2)酵母菌产生 CO2 的场所是 。 (3)利用提供的 U 型管(已知滤液中的葡萄糖不能通过 U 型管底部的半透膜,其余物质能通过)、滤液 1 和 滤液 2 等,继续完成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①将 的滤液 1 和滤液 2 分别倒入 U 型管的 A、B 两侧并标记;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 的变化。 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 ①如果 ,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 ②如果 ,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③ 。 9.(18 分)(2012·深圳模拟)如图,甲表示蔬菜叶肉细胞的部分代谢过程,数字代表物质,字母代表细胞器。 乙和丙表示在 CO2 充足的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与其他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请据图作答。 (1)a 的名称是 ,④在 c 的 处参与反应。 (2)将蔬菜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 24 小时后,为其提供 18O2,继续保持黑暗,一段时间后除氧气外还能在图 中所示的 (物质)中检测到 18O。 (3)从乙和丙可知,B 点后光合作用强度主要受 的限制,其原因是 。 (4)丙表示光照强度为 B 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请根据乙,在丙中绘制光照强度为 A 时,不 同温度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 (5)甲图所示细胞与根尖分生区细胞在结构上的区别是 。 10.(12 分)(2012·江南十校联考)景天科植物 A 有一个很特殊的 CO2 固定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的 CO2 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如图一所示;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 CO2 用于光合作 用,如图二所示。十字花科植物 B 的 CO2 固定过程如图三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一、图二分析,植物 A 细胞在晚上________含量增多而糖类含量较少,白天则相反。 (2)白天植物 A 进行光合作用,所需 CO2 的来源有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和_____ _______。 (3)在上午 10:00 时,突然降低环境中 CO2 浓度后的一小段时间内,植物 B 和植物 A 细胞中 C3 含量变化的 差异是_____________。 (4)取等量 A、B 叶片进行光合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若观察到 B 的滤纸条上以滤液细线为起点的第一条色 素带宽度大于第二条,而 A 则相反。据此推测,叶绿素 b 与叶绿素 a 的含量之比高的是________叶片。 答案解析 A 组 1.【解析】选 A。A 正确,人体细胞内有氧呼吸产生 CO2 和 H2O,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 CO2);B 错误, 无论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都可以用葡萄糖作底物;C 错误,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也能产生还原氢;D 错 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2.【解析】选 A。本题考查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可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因而 研磨时,不可用 75%的乙醇替代无水乙醇;为避免滤液细线中的色素溶于层析液,层析时滤纸条上的滤液 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不同的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也不同;色素带 在滤纸条上从上到下依次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 a、叶绿素 b。 3.【解析】选 C。本题考查生物体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根据图示分析可知,A 为光反应过程,B 为暗反应过程,C 为细胞呼吸。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 ATP,则 X 代表的物质是 ATP;B 过程有光、 无光都能进行;细胞呼吸所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储存在 ATP 中;A(光反应)过 程产生的 O2 用于 C(有氧呼吸)过程的第三阶段。 4.【解析】选 C。无氧呼吸产生 CO2 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产生 CO2 的场所是线粒体;8 ℃、15 ℃ 黑暗条件和光照条件下呼吸强度的差别分别为 5、2,因此 8 ℃光照对呼吸的抑制强;黑暗条件下呼吸作 用强度高于光照条件下的,不利于贮存;温度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呼吸作用。 5.【解析】选 D。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特例和读图析图能力。由图可知该植物干旱条件下白天气孔关闭不 吸收二氧化碳,夜晚大量吸收二氧化碳;正常条件下只在白天吸收二氧化碳。A 项,叶肉细胞在 0~4 时不 能进行光反应,但呼吸作用能产生 ATP 和[H]。B 项,长期干旱条件下,叶肉细胞在 10~16 时虽说没有从 外界吸收二氧化碳,但夜间储存的可以满足白天利用,所以能进行碳反应。C 项,正常条件下,12 时 CO2 吸收速率最快,但植株干重是在有机物积累量最大即傍晚时最大。D 项,长期干旱条件下,蝴蝶兰白天气 孔关闭,防止水分过度散失,可通过夜间吸收 CO2 以适应环境。 6.【解析】选 D。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的关系。光照强度为 a 时,甲装置氧气的含量未见增 加,说明此装置中,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用于呼吸作用;乙、丙装置中增加的 氧气来自于光合作用中水的光解;由于乙、丙装置中,除光照强度不同外,其他条件适宜并且一致,因此 光照时乙、丙装置中叶片呼吸作用强度相等;丙装置光反应产生的[H]只能参与暗反应中 C3 的还原。 7.【解析】(1)只进行有氧呼吸,不进行无氧呼吸时,a=b,由图(一)看出,在 C~E 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水对细胞呼吸的影响包括:①可以作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原料,②自由水含量影响细胞呼吸强度。(2) 由图(二)看出,甲的细胞呼吸强度大;乙适宜在弱光下生长,H 点以后,再增加光照强度,光合速率不再 变化,温度又是最适宜的,可确定影响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F 点时植物只进行细胞呼吸,ATP 的生成要 消耗 ADP,故 ADP 的消耗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3)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防止叶 片衰老。 答案:(1)C~E 二 自由 (2)甲 弱光 二氧化碳浓度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3)细胞分裂素 8.【解析】(1)装置 1 加入 NaOH 溶液吸收种子细胞呼吸释放的 CO2,从而测出消耗 O2 的体积 x;装置 2 中为 蒸馏水,测定的 y 是 CO2 和 O2 体积的差值,因为两值是左移距离,则 y=O2 体积- CO2 体积,则该发芽种子的呼吸 商是(180-50)/180=0.72;有氧呼吸以糖类为底物时,呼吸商为 1,根据呼吸商数值可判断分解的有机物中 除了糖类物质还存在其他有机物。 (2)设置此对照实验的目的是校正装置 1 和 2,排除物理因素引起的体积的变化,使实验更精确。 (3)装置 2 产生 CO2 的总量为 100+300=400 (mm),有氧呼吸产生 CO2 量等于耗氧量,为 300 mm,有氧呼吸耗 糖为 300/6=50 单位,无氧呼吸产生 CO2 量为 400-300=100(mm),则耗糖量为 100/2=50 单位,二者消耗葡 萄糖的比值为 1∶1。 答案:(1)0.72(二氧化碳 130/氧气 180) 糖类 (2)用于校正装置 1 和装置 2 内物理因素(或非生物因素)引起的容积变化 (3)1∶1 9.【解析】本题考查综合分析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问题的能力。(1)由于滨藜是一种适宜在沙漠环境生活 的植物,其为阳生植物,达到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比较大,所以图 1 中,代表滨藜的曲 线是甲;当光照强度为 b1 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产生 ATP 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叶绿体。(2)依据气体箭头特点可判断细胞器①和②分别为叶绿体和线粒体,前者利用二氧化碳的场所为 叶绿体基质,后者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为线粒体基质;Ⅳ状态下的特点为只进行细胞呼吸,影响 O2 消耗速 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温度。(3)就图 1 甲曲线代表的植物来说,四种不同光照强度(0、b1、b2、c)对应生理 状态特点分别是只进行细胞呼吸、细胞呼吸强度等于光合作用强度、细胞呼吸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光 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依次对应图 2 中的Ⅳ、Ⅲ、Ⅱ、Ⅰ;细辛是一种适宜在森林下腐质层深厚 处生活的植物,其生存环境光照强度弱,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分析,其含有较大基粒和较多类囊体 层数,从而才有利于其在弱光环境条件下生存。(4)若图 1 表示大棚内乙植物在温度、水分适宜的条件下 测得的曲线,则 d 点之后限制增产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CO2 浓度;通常采用增施有机肥料(如农家肥)的方法 改变这一限制因素,提高乙植物的产量,其原理是土壤中的微生物将有机肥料分解,放出 CO2。 答案:(1)甲 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错一处不可) (2)叶绿体基质、线粒体基质 温度 (3)Ⅳ、Ⅲ、Ⅱ、Ⅰ(错一处不可) 细辛 (4)CO2 浓度 土壤中的微生物将有机肥料分解,放出 CO2 10.【解析】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过程、结构基础及曲线分析应用能力。 (1)由图甲中含有基粒,图乙的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可判断乙为线粒体,其增大膜面积的方式是通过内 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 (2)若绿色植物长期处于黑暗中,则暗反应由于缺乏光反应提供的[H]和 ATP 而无法正常进行,所以图 1 中“⑥→⑤→⑥”的循环不能正常进行。 (3)①图 2 中 A 点时,只进行细胞呼吸,则该植物产生 ATP 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其中细胞器为 线粒体; ②由图 2 中的信息可知此曲线描述的是净变化,所以当光照强度处于图 2 中 B~D 间时,光合作用有机物 的净积累量为 S2;当光照强度处于图 2 中的 D 点时,光合作用达到最大值,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 度,所以甲产生的物质⑦氧气除了扩散至乙中外还会扩散至外界;由于题干中已说明该曲线是在最适温度 25 ℃条件下测得的,所以 D 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继续上升的环境因素只能是二氧化碳浓度; ③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最适温度不同,该题中温度由 25 ℃升高到 30 ℃,呼吸速率增大,达到最适温度, 而光合作用却下降,因而,A 点因呼吸作用加强而往上移,B 点为光补偿点,往右移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呼吸作用加强,需较强的光照强度才能产生与呼吸作用消耗量相当的有机物量;另一方面是光合 速率下降,产生有机物速率也下降,也需较强的光照强度才能产生与原来相等的有机物量。C 点则因温度 超过最适温度,酶活性下降,而往左上移。 答案:(1)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 (2)不能 缺少光反应提供的 ATP 和[H] (3)①乙(线粒体) S2 ②细胞外(外界、大气) 二氧化碳浓度 ③如图 B 组 1.【解析】选 B。图示过程表示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及[H],可发生在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或无氧呼吸的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该代谢过程也可存在于乳酸菌细胞的无氧呼吸中。从图解分析,葡萄糖 分解为丙酮酸及[H]的过程中有 ATP 的消耗与生成,前面消耗 ATP 用于葡萄糖的转化,后面产生的 ATP 的能量来自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2.【解析】选 B。只考虑无氧呼吸,实验结束时,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之比为 6∶5,但甲 发酵罐中还存在有氧呼吸产生的 CO2,因此二氧化碳量之比应大于 6∶5。根据曲线的斜率可知,甲、乙两 发酵罐分别在第 5 h 和第 3 h 时无氧呼吸速率最快。氧气浓度较低时,无氧呼吸同样能够进行,只是速率 较慢。酒精是在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通入大量氧气会使酒精的产量下降。 3.【解析】选 D。ab 段 CO2 浓度不断上升说明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b 点不再上升说明此时光合作用等于 呼吸作用,bd 段 CO2 浓度一直下降,说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d 点不再下降,说明此时光合作用等于 呼吸作用。若在 b 点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迅速下降,叶绿体内 ADP 含量增加,C3 含量将上升。 4.【解析】选 B。A 中 NaOH 吸收 CO2,液滴未动说明没有消耗 O2,b 中液滴右移说明产生了 CO2,酵母菌只 进行无氧呼吸;若只进行有氧呼吸,则 b 装置中液滴不移动;经过 ed 装置可去除空气中的 CO2,若经过 c 后 d 变浑浊,则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f 为密闭容器,若 d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证明酵母菌 进行了无氧呼吸。 5.【解析】选 B。A 项:虽然无光照,但由于提供了 ATP 和[H],故 CO2 固定生成的 C3 仍能被还原,故可以 得到葡萄糖。B 项:虽然有光照,可以产生 ATP 和[H],但由于没有叶绿体基质,所以缺乏暗反应的酶, 无法进行暗反应,不能产生葡萄糖。C 项:既有基粒也有基质,且既有光照也有 CO2,故既能进行光反应也 能进行暗反应,可产生葡萄糖。D 项:虽然没有提供 CO2,但提供了 C3,所以可以利用光反应生成的 ATP 和 [H]完成暗反应的第二阶段——C3 的还原,从而产生葡萄糖。 6.【解析】选 B。光照加强时(a→b),光反应加强,ATP、[H]生成量增加,暗反应过程的 C3 还原成 C5 和 生成 C6H12O6 阶段增强,此时由于 CO2 供应不变,C5 固定 CO2 的过程照常进行,结果是叶绿体中的 C3 减少,C5 增加。光照减弱时(d→e),则相反。由此判断 X 曲线表示的是 C3 化合物一天中的含量变化,Y 曲线表示的 是 C5 化合物一天中的含量变化。阴天与晴天相比光照减弱,所以 C3 含量的变化如曲线 X 的 d→e 段,C5 含 量的变化如曲线 Y 的 d→e 段。 7.【解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及坐标识图能力。(1)1 klx 光照强度时叶肉细胞中产生 ATP 的场 所要同时考虑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产生 ATP 的场所;从图示看出,5 klx 光照强度时的真正光合速率=净光 合速率+呼吸速率=6+4= 10 mg/单位叶面积·h, P 点代表的真正光合速率=8+2=10 mg/单位叶面积·h,故两者相等;(2)光照增强后, 光反应速率增大,而光合速率较低的原因是暗反应的限制。由于 CO2 浓度最适宜(题干中“其他条件均最适 宜”),因此,限制暗反应的因素是参与暗反应的 C5 含量不足。 (3)由图示曲线看出,限制 P 点的因素是温度。若降低 CO2 浓度,则叶绿体中 C3 含量降低,[H]合成速率将 会降低,P 点将向左下方移动。 答案:(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等于 (2)叶绿体中 C5 含量不足 (3)温度 变小 左下 【方法技巧】解读光合作用强度相关曲线图的基本方法 (1)识标:本题横坐标为光照强度,纵坐标为光合速率,曲线展示了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2)明点:①曲线与纵坐标的交点表示无光照时的呼吸强度;②曲线与横坐标交点为光补偿点,即在此光 照强度下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③P 点为 15 ℃条件下的光饱和点。 (3)析线:15 ℃或 25 ℃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都是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增加到一 定程度后不再增加。25 ℃时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的光照强度均大于 15 ℃时。 8.【解析】(1)根据题意,甲、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有无氧气,除变量外,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有温度、 pH、培养液的量以及培养液的浓度等。(2)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 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线粒体。(3)将等量的滤液分别倒入 U 型管的两侧,一段时间后观察两侧的液面变 化。若 A 侧液面上升,B 侧液面下降,说明 A 侧的葡萄糖多,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若 A 侧液面下 降,B 侧液面上升,说明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若 A、B 两侧液面高度相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 的葡萄糖一样多。 答案:(1)有无氧气 温度、pH、培养液量、培养液浓度等 (2)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3)实验步骤:①等量 ②(两侧)液面 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 ①A 侧液面上升,B 侧液面下降 ②A 侧液面下降,B 侧液面上升 ③如果 A、B 两侧液面高度相同,则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一样多 9.【解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及细胞呼吸过程变化及曲线分析能力。 (1)由图甲中信息可判断②为水,则可知 a 为液泡,④为氧气,在 c 线粒体内膜上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 段。(2)黑暗条件下培养 24 小时后,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一段时间后,除氧气中外,还可在①二氧化碳 和②水中检测到 18O。(3)由乙可知 B 点时三条曲线的不同是由于温度的不同而出现差异,由丙图可知,光 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大约在 38 ℃左右,其原因是温度可以影响酶的活性。(4)根据乙图可知 A 点时的光合作 用强度不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在丙中绘制光照强度为 A 时,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强度未发 生改变,其强度与图乙中 A 点对应的强度值相等。(5)甲图所示细胞与根尖分生区细胞在结构上的区别是 甲图细胞有叶绿体和大液泡(分生区细胞没有大液泡和叶绿体)。 答案:(1)液泡 内膜 (2)①② (3)温度 温度影响酶的活性 (4)见图(在 10 ℃到 30 ℃有线即可) (5)甲图细胞有叶绿体和大液泡(或分生区细胞没有大液泡和叶绿体) 10.【解析】本题考查与光合作用有关的知识及获取信息的能力。 (1)从图一看出,晚上 CO2 从气孔进入叶肉细胞形成有机酸(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从图二看出,白天液泡 中的有机酸(苹果酸)释放 CO2 进入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糖类。(2)细胞呼吸释放 CO2 可直接进入叶绿体 参与光合作用。(3)上午 10:00 光照比较充足,植物 B 需要的 CO2 主要从外界获得,突然降低环境中 CO2 浓度,B 植物 CO2 固定减少,产生 C3 下降。A 细胞白天所需 CO2 不是从外界获得,所以影响不大。(4)以滤液 细线为起点的第一条色素带是叶绿素 b,第二条是叶绿素 a,色素带的宽度能够反映色素的含量。 答案:(1)有机酸(苹果酸) (2)呼吸作用产生 (3)植物 B 下降, 植物 A 基本不变 (4)B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