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7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教师用书岳麓版必修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7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教师用书岳麓版必修1

www.ks5u.com 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课 程 标 准 素 养 解 读 ‎1.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 ‎2.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1.结合所学知识和当今世界形势,理解“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时空观念)‎ ‎2.运用唯物史观理解经济多极化推动了政治的多极化;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又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唯物史观)‎ ‎3.以相关史料说明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原因。(史料实证)‎ ‎4.中国是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息息相关。正确理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既是中国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共同进步的要求。(家国情怀)‎ 一、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瓦解 ‎1.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20世纪80年代,苏联陷入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困境。‎ ‎(2)内容 ‎①经济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②对外政策:改变与美国全面对抗的方针,寻求缓和。‎ ‎③政治改革: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取消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3)后果 ‎①国内政局逐渐失控,苏联迅速走向解体。‎ ‎②促使东欧发生剧变。‎ ‎③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体系全线崩溃。‎ ‎2.过程 ‎(1)1991年发生的“8·19事件”成为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 10 -‎ ‎(2)1991年12月,“独联体”成立,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宣告苏联停止存在。‎ ‎3.影响:两极格局最终瓦解,冷战也宣告结束。‎ 二、缓和与动荡并存 ‎1.特点:总体上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但明显呈现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2.原因 ‎(1)缓和原因:两极格局的瓦解结束了两大集团的对峙,大国间的军事对抗和军备竞赛减弱,一些地区冲突得到解决或缓解,维持世界和平的因素增长。‎ ‎(2)动荡原因 ‎①两极格局的瓦解打破了原有的国际力量对比平衡,民族及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矛盾逐渐暴露出来。‎ ‎②出现了一些新的不稳定因素,如霸权主义、地区冲突、局部战争、恐怖主义等。‎ 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形势呈现出“三个总体、三个局部”的基本态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三、多极化趋势加强 ‎1.特点: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 ‎2.表现 ‎(1)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积极推行单边主义。但面对全球化和恐怖主义等新问题,美国不得不重视多边合作。‎ ‎(2)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 ‎(3)反对一国独霸世界、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3.影响 ‎(1)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 10 -‎ ‎(2)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两极格局已经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但多极化的世界格局远没有形成。目前世界格局正处于新旧交替之际,“一超多强”是其基本特点。‎ 苏联解体 史料 “①人民与当局的关系如同是对聋哑人的对话,这个社会抵触情绪已经接近饱和,若不是……靠着②戈尔巴乔夫一个人的‘忽悠’或者所谓的‘外部攻势’,是不可能使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家突然间由于并不猛烈的冲击开始削弱和瓦解’。”‎ ‎——罗伊·麦德维杰夫《苏联的最后一年》‎ ‎[解读] ①指人民与政府的关系,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政府无意解决,也不能解决。‎ ‎②指戈尔巴乔夫改革出现重大失误,效果不佳。‎ ‎[思考] 史料认为苏联解体与哪些因素有关?根本因素是什么?‎ 提示:政治腐败,脱离人民,社会问题严重,矛盾尖锐;戈尔巴乔夫改革政策的失误;外部势力的影响。‎ 根本因素:国家基本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 - 10 -‎ ‎ 苏联解体的原因及认识 ‎(1)原因 ‎①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和政策失误长期得不到纠正。‎ ‎②现实原因:经济困难和政局动荡。‎ ‎③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政治体制改革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方向。‎ ‎④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2)认识 ‎①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还不够成熟,缺乏经验。西方资本主义势力敌视、遏制甚至企图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②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需要通过不断改革来逐步完善自己。社会主义国家应走符合本国国情实际的道路,决不能拘泥于苏联模式。‎ ‎③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仅说明苏联模式的受挫,但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中国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巨大成就。‎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史料一 ①“冷战”结束……但是,美国实质上并没有比“冷战”开始时更能单方面独断全面问题,美国比十年前更占优势,可是够讽刺的是,权力也更加分散。因此,美国能够运用来改造世界其他地区的力量,实际上也减弱了。‎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大外交》‎ 史料二 多极化格局的特点……二是国际事务的决策和处理将变得更加民主。重大的国际事务将不再由一两个国家说了算。三是大国关系中将出现分歧和利益同在、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局面,主要领域的②协调与合作将是未来多极格局中大国关系的主流。‎ ‎——《时政新说》‎ ‎[解读] ①表明本史料反映的是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形势下美国的对外战略。‎ ‎②体现了多极格局中大国关系将是平衡、稳定和非直接对抗等秩序。‎ ‎[思考] (1)根据史料一,分析美国为何不能“单方面独断全面问题”?‎ ‎(2)根据史料概括多极化格局的主要特点,‎ - 10 -‎ 并说明多极化格局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提示:(1)“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力量更加分散,多个力量中心崛起,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局面(或多极化趋势加强)。‎ ‎(2)特点:国际事务的决策和处理将变得更加民主;大国关系出现分歧与利益同在、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局面。主要目标:建立一个平衡、稳定、民主、不对抗的新秩序。‎ ‎ 多极化趋势下国际关系的特点 ‎(1)格局交替的渐进性。两极格局结束是在和平条件下发生的,和以往格局变动相比,没有战胜国与战败国,没有通过谈判确立新的世界格局,只能通过大国间力量的消长与分化组合自然地形成,因此新旧格局的交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2)当今局势的不稳定性。两极格局下的美苏争霸军备竞赛随着苏联解体而不复存在,世界总的趋势是走向缓和。但是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并未改变其霸权主义的政策。两极格局压抑下的地区性军事强国的侵略欲望有所增强,民族矛盾、宗教矛盾、领土纠纷有所激化。因此世界还充满着动荡和冲突。‎ ‎(3)世界中心力量的多元性。世界多极化趋势下,多元的力量结构有着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上的关系更加错综复杂,体现出国际中心舞台多元化的特点。‎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的世界发展趋势 ‎1.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2.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主题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明显表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 ‎3.呈现出“一超多强”的特征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各种力量的对比发生明显变化,“一超多强”是现在世界局势的突出特征。俄罗斯仍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并与美国处于对抗状态;美国企图实施单边主义政策,但遭到许多国家的反对;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欧洲联盟的成立使欧洲地位进一步提高、实力更加强大;中国主张和平崛起,在当今世界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10 -‎ ‎4.社会主义仍保持健康的发展态势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挫折,但中国等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从挫折中不断吸取教训,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毫不动摇,并保持了健康的发展态势。‎ ‎[课堂小结]‎ 时 空 坐 标 答 题 术 语 - 10 -‎ ‎1.20世纪80年代,苏联政治经济陷入困境,戈尔巴乔夫改革加速了苏联的解体。1991年12月“独联体”成立,苏联完全解体,两极格局最终瓦解,“冷战”宣告结束。‎ ‎2.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但同时出现了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3.两极格局瓦解后,新的 - 10 -‎ 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一超多强”局面出现。‎ ‎1.20世纪80年代末,曾经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抗衡了近半个世纪的华沙条约组织的成员国相继发生剧变。剧变的实质是(  )‎ A.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B.国家名称发生变化 C.社会矛盾发生激化 D.脱离社会主义阵营 A [本题考查东欧剧变的实质。东欧剧变的实质不是版图的变动,不是国名的改变,也不是社会矛盾的激化,而是社会性质的根本变化,即由社会主义国家演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故A项正确,B、C两项错误;“脱离社会主义阵营”并不一定是由社会主义国家演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故D项错误。]‎ ‎2.基辛格认为:“‘冷战’结束,制造出观察家称之为‘单极的世界’或一个超级大国的世界。但是,美国实质上并没有比‘冷战’开始时更能单方面独断全面问题。”这一认识说明(  )‎ A.美国的综合国力开始衰退 B.世界力量中心更加分散化 C.“一超多强”局面尚未出现 D.美国需加强单方面独断能力 B [本题考查“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形势。“冷战”结束后,从综合国力来看,美国依然是世界的超级大国,故A项错误;“冷战”结束,世界格局由两极向多极转化,世界出现多个力量中心,因此“美国实质上并没有比‘冷战’开始时更能单方面独断全面问题”,故B项正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故C项错误;D项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 ‎3.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趁南联盟内部发生科索沃危机之时,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向南联盟发动了长达78天的狂轰滥炸。这表明(  )‎ A.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 - 10 -‎ B.“北约”履行正义职责 C.南联盟威胁到“北约”安全 D.国际矛盾日益激化 A [“冷战”结束后,美国试图独霸全球,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严重威胁到世界和平,故选A项;美国“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表明“北约”这种行为并不是正义的,B项错误;材料的意思并不能反映C项;D项不能由材料得出。]‎ ‎4.《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对当代世界秩序这样描述:“意识形态不再重要,各国开始发展新的对抗和协调模式。为此,人们需要一个新的框架来理解世界政治,而‘文明的冲突’模式似乎满足了这一需要。”这里“新的框架”可以理解为(  )‎ A.两极格局   B.单极世界 C.多极化趋势和多元化 D.“一超多强”‎ C [由材料“意识形态不再重要,各国开始发展新的对抗和协调模式”分析可知,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题干材料强调“文明的冲突”,说明众多文明形成下的多元化特征,故C项正确。]‎ ‎5.当今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的交替时期,对“交替”的正确认识是(  )‎ A.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B.由社会制度的对立向经济竞争过渡 C.由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过渡 D.由区域集团向全球化过渡 C [多极格局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两极格局解体后,在世界经济力量多极化的推动下,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逐渐走向多极化。]‎ ‎6.下面是1988年和1993年美国《纽约时报》公布的“自由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和“西方”(英、法、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两个词语使用的次数变化示意图。该变化反映了(  )‎ - 10 -‎ A.美国报界经常变换用语 B.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C.美苏两国矛盾得到缓和 D.第三世界力量的兴起 B [对资本主义国家称呼减少,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称呼增多,反映世界格局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故B项正确。]‎ - 10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