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大学附中2020届高三第五次模拟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宁夏大学附中2020届高三第五次模拟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20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卷 ‎1.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作为防护重要用品的口罩,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各大口罩生产企业增加了口罩的生产,一些传统的纺织企业调整生产线转产口罩,来满足人民的需求。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图对上述影响的传导关系组合正确的是(D为变化前,D1为变化后,S为变化前,S1为变化后)( )‎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强调,因疫情防控的需要,在口罩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导致口罩的需求上升,因此,此时口罩需求变化应该是线移动;而口罩需求的上升,又会导致价格的上涨,价格变上涨引起供给的扩大,因此,此时供给曲线是点移动。‎ A:①表示价格不变,需求增加,④表示价格上涨,供给增加,可见,①→④所描述的情况与题干主旨一致,A正确。‎ BCD:②表示的是价格下降,需求减少,③表示的是价格不变,供给增加,可见,这两项与题干表述的不一致,排除BCD。‎ 故本题选A。‎ ‎ ‎ ‎ ‎ ‎2.2020年3月,为应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某线上平台开发非接触式产品服务,通过视频、VR360度全息影像方式打造线上博物馆,让大众足不出户即可观赏祖国的文化瑰宝,一经推出便受到消费者的热捧。这一做法的成功之处在于( )‎ - 14 -‎ ‎①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盈利能力②创新消费方式,提升消费体验 ‎③运用现代科技,开发新兴市场④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品供给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材料不能体现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盈利能力,①排除。 ②③:某线上平台开发非接触式产品服务,通过视频、VR360度全息影像方式打造线上博物馆,让大众足不出户即可观赏祖国的文化瑰宝,一经推出便受到消费者的热捧,可见,这一做法的成功之处在于运用现代科技,开发新兴市场,创新了消费方式,提升了消费体验,②③正确。 ④:材料强调借助科技,打造线上博物馆,让大众足不出户即可观赏祖国的文化瑰宝,这没体现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品供给,④排除。 故本题选C。‎ ‎3.2020年3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发布,明确了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五个要素领域的改革方向,要求畅通要素流动渠道,保障不同市场主体平等获取生产要素,推动要素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这一改革意在( )‎ ‎①弱化政府对要素市场的监管,激发要素市场的活力 ‎②完善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全面放开要素市场 ‎③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提高要素的配置效率 ‎④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让创造创新的源泉充分涌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明确要素领域的改革方向,要求畅通要素流动渠道,保障不同市场主体平等获取生产要素,推动要素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并不是弱化政府对要素市场的监管,而是要激发要素市场的活力,①排除。‎ ‎②: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并不意味着要全面放开要素市场,②排除。‎ - 14 -‎ ‎③④: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推动要素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这是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提高要素的配置效率,也是在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让创造创新的源泉充分涌流,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4.2019年4月26日,习近平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关键是互联互通,我们应该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实现共同发展繁荣。从经济生活角度看,我国倡导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 ‎①顺应经济全球化要求,符合各方利益 ‎②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是世界多极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③是我国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 ‎④是我国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的必然要求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④:从经济生活角度看,我国倡导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顺应经济全球化要求,符合各方利益,是我国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的必然要求,①④符合题意。‎ ‎②:②是从政治生活角度,与设问的知识范围不符,排除。‎ ‎③:我国倡导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不是我国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③错误。‎ 故选C。‎ ‎5.2019年6月开始,中国共产党在全党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各级党组织有力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入,人民群众热情支持,取得了重大成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此举意在( )‎ ‎①坚持不懈地锤炼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 ‎②匡正党风、严明党纪,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法治支撑 ‎③推进主题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④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 14 -‎ ‎【详解】①③:材料中,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可见,此举意在坚持不懈地锤炼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推进主题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①③正确。 ②:该主题教育活动不是法律法规,不能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法治支撑,②排除。 ④:材料强调的是加强党的建设,这与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无关,④排除。 故本题选B。‎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我国民法典根据宪法制定,旨在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于我国民法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权益实现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②突出对公民民主权利的保护,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 ‎③有利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④是我国公民权利保护和国家治理的总章程 A. ①④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③:《民法典》的颁布是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有利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①③正确。‎ ‎②:法典内容突出对民事权利的保护,保障公民合法权益,②错误。‎ ‎④:宪法是我国公民权利保护和国家治理的总章程,④错误。‎ 故本题选D。‎ ‎7.维护国家安全是中央事权,是世界各国通例,符合基本的国家主权理论和原则。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但西方某些国家对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立法说三道四,并试图借此对我国进行制裁,我国将坚决反制。材料表明( )‎ ‎①西方某些国家干涉我国内政,违背了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 14 -‎ ‎②中国作为主权国家行使自卫权,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③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解决世界和平和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④我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在世界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西方某些国家对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立法说三道四,并试图借此对我国进行制裁,我国将坚决反制。材料表明西方某些国家干涉我国内政,违背了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解决世界和平和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①③符合题意。‎ ‎②:材料中行使的是主权国家的独立权和管辖权,而非自卫权。②不符合题意。‎ ‎④:材料强调我国维护国家安全,行使独立权和管辖权,与“我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在世界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无关。④与材料不符。‎ 故本题选B。‎ ‎8.端午节源于南方吴越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拜龙祖,并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而北方中原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的内容,可以说端午节形成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时至今日,端午节习俗内容丰富多彩,围绕着祭龙、祈福、攘灾等形式展开,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愿望。这启示我们( )‎ ‎①传统习俗的延续体现了人们精神生活的传承 ②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③对民族文化的批判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④我国南北方文化渐趋融合,保持同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传统习俗是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传统习俗的延续是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传承。不同区域的文化在长期交流、借鉴和吸收的过程中,不断推出融汇新特质的文化,但各区域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自己的特色。①②正确。‎ ‎③: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③排除。‎ ‎④:不同区域的文化在长期交流、借鉴过程中,不断推出融汇新特质的文化,但各区域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自己的特色。④排除。‎ 故本题选A。‎ - 14 -‎ ‎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之所以在学生中进行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是因为( )‎ ‎①劳动教育源于伟大的劳动精神,是人类特有的文化活动 ‎②劳动教育具有综合育人价值,是促进学生成长的必要手段 ‎③劳动精神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劳动精神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承载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追求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③:劳动教育是一种动态的文化活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通过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劳动精神本质上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精神力量,对人们的文化生活产生积极健康的影响,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②③符合题意。‎ ‎①:劳动创造了人类和社会,劳动过程的复杂性要求通过教育把人类积累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所以劳动教育源于生产实践。①说法错误。‎ ‎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承载着我国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追求。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0.量子计算被认为将是下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动力,量子纠缠是关键技术。目前原子与原子之间、电子与电子之间、光子与光子之间“同类量子纠缠”技术已比较成熟,但不同粒子之间的“跨界纠缠”还有很大空间。5月30日,中美科学家合作,通过带电原子和带电分子的联合调控,首次制备出原子和分子之间的纠缠,这一技术可实现更强大、多样的量子计算,显著提升信息承载量。材料表明( )‎ ‎①科学家根据研究的目的来获得对未知的认识 ‎②人们可以创造条件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科学家获得正确认识的前提 ‎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 14 -‎ ‎【答案】D ‎【解析】‎ ‎【详解】②:科学家创造了条件,实现了原子和分子间的纠缠,建立了新的具体联系,②符合题意。‎ ‎④:科学家通过实验在量子纠缠领域实现了认识的发展,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④符合题意。‎ ‎①:人类获得认识是从客观存在出发,发挥主观能动性,获得正确认识,①观点错误。‎ ‎③:尊重客观规律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前提,③观点错误。‎ 故本题选D。‎ ‎11.2020年5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提出,反腐形势依然严峻,任务艰巨。应该看到,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各种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无时不有,各种违背初心和使命、动摇党的根基的危险无处不在,如果不严加防范、及时整治,久而久之,必将积重难返,小问题就会变成大问题、小管涌就会沦为大塌方。下列内容与题干蕴含的辩证法哲理一致的是( )‎ A.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B.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C.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D.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答案】D ‎【解析】‎ ‎【详解】A:题干中小问题就会变成大问题、小管涌就会沦为大塌方,强调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发生质变,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是在强调实践的重要性,A错误。‎ B:题干中小问题就会变成大问题、小管涌就会沦为大塌方,强调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发生质变,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强调整体的重要性,B错误。‎ C:题干中小问题就会变成大问题、小管涌就会沦为大塌方,强调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发生质变,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强调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C错误。‎ D:题干中小问题就会变成大问题、小管涌就会沦为大塌方,强调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发生质变,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强调量变的重要性,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会发生质变,D正确。‎ - 14 -‎ 故本题选D。‎ ‎12.对漫画《打破》认识正确的有 ‎①从外打破,是外力否定,事物价值丧失 ‎②从内打破,是自我否定,能实现事物的飞跃 ‎ ‎③只有内部打破对事物的发展才有意义 ‎④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生才会更有意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题肢①说法错误,因为从外打破,是外力否定,事物价值丧失,观点过于绝对,故排除;题肢③说法错误,因为只有内部打破对事物的发展才有意义的观点否定了外部条件的重要性,故排除。题肢②④符合题意且观点正确,故本题答案选C。‎ - 14 -‎ ‎【点睛】漫画型选择题利用生动形象的漫画对某些思想、行为进行辛辣而又不失幽默的讽刺或赞扬,从而给人以启迪和教育。漫画型选择题总体设计新颖别致、构思精巧,全面考查考生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这种题一般会给出一幅或一组漫画,有的还会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解题一般分成以下几步:首先,要读懂漫画(含漫画标题)。漫画本身包含了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命题者是想针贬时弊,揭露问题还是想弘扬正气,展示成就。我们可以通过漫画中的人物的神态,动作,表情,言语和其他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漫画标题等去揣摩,把握。把握命题者的真实意图,是我们做好这种题目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在阅读漫画时,要仔细揣摩,要透过漫画中事物的表面现象,特征去抓住其内在的本质,深层次的道理。我们在阅读漫画时,还必须把漫画与书本知识结合起来,多角度联想漫画所折射的教材知识。反对不读漫画,不去仔细揣摩命题者的真实意图,不去联想漫画所折射的教材知识,只单纯看题肢本身正确与否的错误做法。其次,要读懂题目的选择要求。题目的选择要求往往是限定了知识、答案的范围:是选正确的还是选错误的;是应该坚持的还是应该反对的;是给我们的启示还是反映的什么道理;是经济学的,政治学的,还是哲学的等。此外,还要特别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它往往决定选择题肢的正确与否。‎ ‎13.材料一:2017年~2019年我国经济增长数据 年份 GDP总值 GDP增速 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消费对GDP的贡献率 ‎2017‎ ‎82万亿元 ‎6.9%‎ ‎9.0%‎ ‎58.8%‎ ‎2018‎ ‎90万亿元 ‎6.6%‎ ‎6.5%‎ ‎76.2%‎ ‎2019‎ ‎99.1万亿元 ‎6.1%‎ ‎8.9%‎ ‎57.8%‎ 注:发达国家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一般在80%以上,而世界平均水平约60%。 ‎ 材料二:受疫情的影响,2020年第一季度全国GDP同比下降6.8%。2020年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要释放消费潜力,做好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扩大居民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要完善社会保障,做好低保工作,及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确保群众基本生活。‎ ‎(1)简要说明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当前积极扩大国内需求的意义。‎ ‎【答案】(1)①材料一反映了 2017年~2019年我国GDP总值逐年增长,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但增速出现下滑。‎ ‎②我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说明国家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③我国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与世界平均水平、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说明我国要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2)①扩大国内需求有利于发挥消费对生产反作用,能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②扩大国内需求有利于引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 ‎③扩大国内需求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早日实现,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14 -‎ ‎【解析】‎ ‎【分析】‎ 本题以2017年~2019年我国经济增长数据和2020年第一季度全国GDP的情况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1)本题要求简要说明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对这种类型的主观题,学生在作答时要对表格进行“三看”“两对比”。“三看”是指要看表格标题、表格内容和表注;两“对比”是指要进行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通过横向对比找出差距,通过纵向对比找出变化。学生在作答时要指出差距和变化是什么,同时要指出是什么原因造成差距和变化。‎ ‎(2)本题要求学生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当前积极扩大国内需求的意义。本题考查的知识范围为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属于宏观考查,问题指向为分析当前积极扩大国内需求的意义,属于意义类主观试题。意义”的解答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一般用“……有利于……”的句式或者动词(促进、推动、增强、保障,等等)引领的句型表达。解答时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并具有调动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审题的关键是抓住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调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作答。‎ ‎【点睛】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需解决三个逻辑:材料逻辑、知识逻辑、整合逻辑。材料逻辑就是对材料进行解读,一般是提取关键信息或者对材料进行意思上的分层;知识逻辑就是搜寻解答问题所需的相关联的知识点;整合逻辑就是将知识点和材料的解读有机结合在一起。做好这三步,问题也就基本迎刃而解。‎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14 -‎ 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领导人基于对世界大势的准确把握而贡献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自提出以来,不仅载入了我国宪法,更是多次写入联合国决议和国际地区组织合作文件。在全球共同抗疫的过程中,中国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彰显了大国的责任担当。3月26日,习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提出坚决打好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有效开展国际联防联控、积极支持国际组织发挥作用、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4点重要倡议,为全球协调行动抗击疫情指明方向。疫情暴发后,中国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全球合作,以实际行动为全球抗疫传递信心、注入动力,第一时间对外通报疫情,分享病毒基因序列,加强抗病毒药物及疫苗研发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向世卫组织提供5000万美元捐款;在做好本国疫情防控的同时,派出医疗团队赴伊朗、伊拉克、意大利等多国协助开展疫情防控;我国积极向国际社会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鼓励本国企业扩大重点医疗防护物资的生产供应,缓解了全球抗疫医疗物资的供应紧张,有序推进经济发展,促进全球供应链畅通和产业链完整。‎ 结合材料并运用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在全球抗疫中是如何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 ‎【答案】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疫情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敌人,需要联合应对。习主席在特别峰会上提出的四点建议符合各国共同利益,为世界各国联合抗疫指明了方向。‎ ‎②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坚持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在做好国内抗疫的同时,积极参与全球合作,及时通过疫情,联合研发疫苗,并尽最大努力提供对外援助抗疫,彰显了大国担当。‎ ‎③中国积极推动、支持世卫组织等国际组织在全球共同抗疫中发挥建设性作用,积极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④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疫情暴发严重阻碍世界经济发展,也影响世界安定。中国有序复工复产,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更为联合抗疫提供了重要保障。‎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我国在全球抗疫中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背景材料,从《政治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国际社会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并运用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在全球抗疫中是如何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可结合材料中习近平主席在特别峰会上提出的四点建议,为世界各国联合抗疫指明了方向。说明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疫情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敌人,联合应对符合各国共同利益。‎ 可结合材料中我国坚持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在做好国内抗疫的同时,积极参与全球合作,及时通过疫情,联合研发疫苗,并尽最大努力提供对外援助抗疫,彰显了大国担当。说明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可结合材料中中国积极推动、支持世卫组织等国际组织在全球共同抗疫中发挥建设性作用,积极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说明全球抗疫应发挥国家组织的积极作用。‎ - 14 -‎ 可结合材料中疫情暴发严重阻碍世界经济发展,也影响世界安定。中国有序复工复产,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更为联合抗疫提供了重要保障。说明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 ‎【点睛】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只有携手合作,才能有效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维护和平,促进发展,这既是经济规律使然,也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各国携手合作,互利共赢,巩固共同利益,夯实合作基础,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与原则。只有坚持携手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才能推动各国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中国防疫史》统计,从秦汉至清朝,中国有文字记载的上规模的大疫达348次。近年来,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频发,中医药在治疗SARS、甲型HIN1等疾病方面均取得明显成效,为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积累了丰富经验。针对新冠肺炎,中医医疗队积极开展分类教治工作。方仓医院里收治的都是轻症和普通型患者,采取了中医药为主的中西医综合治疗,有效地防止轻症转为重症。对于重症状者,以西医为主,中医配合,也取得了很好疗效,促进重症转为轻症,降低病死率。实践证明,中医药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斗争中发挥了巨大的积极的作用。‎ 材料二 疫情防控常态化,移风易俗正当时。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为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严防疫情扩散蔓延,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安全,各级政府将移风易俗作为阻击疫情、群防群治的重要举措,坚持疫情防控与移风易俗同频共振,大力倡导疫情期间不串门、不聚会、不聚餐,婚庆喜事停办,丧事简办,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等;疫情风险等级降低之后防控常态化,基层政府和社区居委会深入辖区走访居民,进行卫生环境大检查与整治,倡导推动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央视等多家媒体也纷纷在黄金时段播放公益广告,倡导亲朋好友聚餐多添一双公筷,公共场所佩戴口罩,咳嗽、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或手臂衣袖遮挡口鼻等等。多项举措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落细落实,从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入手,引导公众摒弃陋习,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助力打赢抗疫阻击战。‎ ‎(1)我国传统中医非常强调辨证论治。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知识,谈谈我国中医医疗队在新冠肺炎的救治中是如何强调辨证论治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倡导公众移风易俗的理由。‎ - 14 -‎ ‎【答案】(1)①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传染病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我国医疗队积极运用传统中医理论分析新冠疫情,予以综合防治。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国医疗队积极开展分类教治工作,在轻症和重症患者的治疗中坚持中西医结合,各有侧重,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③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应坚持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新冠疫情救治既要积极借鉴以往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丰富经验,更要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采取治疗措施。‎ ‎(2)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倡导公众移风易俗,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倡导公众移风易俗,有利于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等陋习,传承优秀传统饮食文化,引领良好风尚的形成。③优秀文化能够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倡导公众移风易俗,有利于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卫生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倡导公众移风易俗,有利于在全社会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弘扬时代新风,抵制落后文化的侵蚀。‎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抗击新冠疫情”为背景,从文化生活和哲学生活角度设置问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和矛盾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快速获取信息、正确调用知识、准确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本题有一定难度。‎ ‎【详解】(1)本题属于体现类试题,设问要求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知识,谈谈我国中医医疗队在新冠肺炎的救治中是如何强调辨证论治的。‎ 材料“方舱医院里收治的都是轻症和普通型患者,采取了中医药为主的中西医综合治疗,有效地防止轻症转为重症”体现了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材料“对于重症患者,强调西医为主,中医配合,也取得了很好疗效,促进重症转为轻症”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材料“据《中国防疫史》统计,从秦汉至清朝…近年来,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频发,中医药在治疗SARS…针对新冠肺炎,中医医疗队积极开展分类救治工作”说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应坚持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本题属原因类主观题。要求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倡导公众移风易俗的理由。知识范围文化生活。‎ - 14 -‎ ‎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信息“大力倡导疫情期间不串门、不聚会、不聚餐,婚庆喜事停办,丧事简办,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等”“倡导推动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倡导亲朋好友聚餐多添一双公筷,公共场所佩戴口罩,咳嗽、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或手臂衣袖遮挡口鼻等等”可知,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倡导公众移风易俗,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倡导公众移风易俗,有利于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等陋习,传承优秀传统饮食文化,引领良好风尚的形成;优秀文化能够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倡导公众移风易俗,有利于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卫生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依据材料“从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入手,引导公众摒弃陋习,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可知,倡导公众移风易俗,有利于在全社会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弘扬时代新风,抵制落后文化的侵蚀。‎ ‎【点睛】体现类试题的思维特点是从一般性、规律性的结论去推知与其相关的特殊的、个别的对象,其设问形式通常是:“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某某观点(原理)的”或“上述材料是如何坚持(怎样做到)某某道理的”。类似的提法有“如何遵循”、“体现了什么”、“是如何体现的”等。它首先考查的是考生对知识的再现能力,要求考生能再现这些知识点;其次考查考生对材料(事件)的分析能力,要求从材料中分析出这些观点;最后要求考生能分析出材料与观点的关系,能够运用材料印证观点。‎ - 14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