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初中物理中考实验操作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日照市初中物理中考实验操作

初中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内容及评分要点 物理实验1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器材】停表(机械停表或电子停表)、长木板、小车、金属片(或其它能起到阻挡作用的物块也可)、木块、刻度尺。‎ ‎【实验步骤】‎ 顺序 实验步骤 操作内容 ‎1‎ 检查器材 清点器材,练习使用停表。‎ ‎2‎ 组装斜面 将木板的一端用木块垫起形成斜面,将金属片固定在斜面底端。‎ ‎3‎ 实验测定 测量小车即将运动的路程并计入表格中。‎ 将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并开始计时,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记录小车的运动时间。‎ 将金属片移至斜面中部某处,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 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实验过程随时记录数据。‎ 分别算出全程和上半段的平均速度。‎ 完成实验反思。‎ ‎4‎ 整理器材 将器材放回原位。‎ ‎【实验记录】 ‎ 路程s/cm 时间t/s 平均速度v/ (cm·s-1)‎ 全程 上半段 ‎【实验反思】实验中斜面坡度怎样设计比较合理?说出理由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实验1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评分要点 编号 评分要点 ‎①‎ 清点器材,练习使用停表。‎ ‎②‎ 将木板的一端用木块垫起,使它保持很小的坡度,将金属片固定在斜面底端。‎ ‎③‎ 测量小车即将运动的路程并计入表格中。‎ ‎④‎ 将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并开始计时,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记录小车的运动时间。‎ ‎⑤‎ 将金属片移至斜面中部某处,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 ‎⑥‎ 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⑦‎ 实验过程随时记录数据。‎ ‎⑧‎ 分别算出全程和上半段的平均速度。‎ ‎⑨‎ 完成实验反思。‎ ‎⑩‎ 将器材放回原位。‎ 说明:1.先测上半程的平均速度再测全程的平均速度不扣分。‎ ‎2.长度测量不估读要扣1分,但不重复扣分。‎ ‎3.时间的测量不要求估读。‎ ‎4.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编造数据相应扣分。‎ ‎5.平均速度的最终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6.【实验反思】参考答案:让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测量时间时更精确。‎ 物理实验2 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实验器材】平面镜、激光笔、纸板(或白纸)、彩色铅笔、刻度尺、量角器、铁架台(或其他支架)。‎ ‎【实验步骤】‎ 顺序 操作内容 ‎1‎ 清点、摆放器材。‎ ‎2‎ 在纸板(或白纸)上画出入射点O和法线ON,将平面镜和纸板(或白纸)安放正确。‎ ‎3‎ 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 ‎4‎ 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 ‎5‎ 用量角器量出每次实验中对应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记录在表格(一)中,分析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6‎ 观察每次实验中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并把纸板前折或后折,总结反射光和入射光的位置关系,记录在表格(二)中。‎ ‎7‎ 分析总结光反射时的规律。‎ ‎8‎ 整理器材。‎ ‎【实验记录】‎ 实验 次数 操作内容 能否观察到反射光 ‎(填写“能”或“不能”)‎ ‎1‎ 在一个平面 ‎2‎ 纸板前折 ‎3‎ 纸板后折 表格(一) 表格(二)‎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2‎ ‎3‎ ‎【实验结论】光的反射定律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实验2 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评分要点 编号 评分要点 ‎①‎ 清点、摆放实验器材。‎ ‎②‎ 在纸板上画出入射点O和法线ON,正确放置平面镜和纸板。‎ ‎③‎ 用激光笔沿纸板倾斜照射到平面镜上的入射点,观察纸板,找到入射光和反射光,并在纸板中标记。‎ ‎④‎ 改变一次角度,重复步骤③。‎ ‎⑤‎ 再改变一次角度,重复步骤③。‎ ‎⑥‎ 取下纸板,正确的画出每次实验中的入射光线和对应的反射光线;并观察每次实验中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 ‎⑦‎ 用量角器量出每次实验入射角和对应反射角的度数,并记录到实验表格(一)中。‎ ‎⑧‎ 用激光笔沿纸板倾斜照射到平面镜上的入射点,把纸板沿法线向后折、向前折,观察反射光能否在纸板上呈现,把现象记录在表格(二)中。‎ ‎⑨‎ 分析现象和数据,得出光的反射定律。‎ ‎⑩‎ 整理器材。‎ ‎ 说明:‎ ‎ 1.纸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平面镜竖直立在纸板上也可。‎ ‎ 2.画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时,方向画错或忘记画方向视为错误。‎ ‎ 3.发现问题及时纠错,不减分。‎ ‎ 4.没有实验过程,单纯的实验结论不得分。‎ ‎ 5.其他的创新实验器材或创新实验做法,只要科学可行亦可。‎ ‎ 6.【实验结论】参考答案: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物理实验3 (A)测量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 托盘天平1架(含砝码)、 烧杯(内装适量盐水)、量筒1个。‎ ‎【实验步骤】‎ 顺序 操作内容 ‎1‎ 调节天平平衡。‎ ‎2‎ 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并记录。‎ ‎3‎ 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 ‎4‎ 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 ‎5‎ 整理实验器材。(量筒不需要洗涤)‎ ‎【实验记录】‎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g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cm3‎ 烧杯和杯中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g 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g 盐水的密度ρ/(g·cm-3)‎ ‎《物理实验3(A) 测量盐水的密度》评分要点 编号 评分要点 ‎①‎ 清点仪器器材。‎ ‎②‎ 检查天平,并用镊子将游码调到零刻度线处,调节天平平衡。‎ ‎③‎ 开始称量,被称量物体放在左盘。‎ ‎④‎ 砝码添加与游码移动方法正确。‎ ‎⑤‎ 在天平平衡后,正确读数并记录。‎ ‎⑥‎ 正确将适量的盐水倒入量筒。‎ ‎⑦‎ 读取盐水体积时方法正确,数据记录规范。‎ ‎⑧‎ 称量小烧杯与剩余盐水操作正确。‎ ‎⑨‎ 完成密度计算。‎ ‎⑩‎ 整理器材、将器材恢复到实验前位置,摆放整齐。(不洗涤量筒)。‎ 说明:‎ ‎1.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线处或在中线左右摆动幅度相等均 可。‎ ‎2.用手直接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由小到大试加砝码均为错误操作。‎ ‎3.手执量筒读数、俯视或仰视读数均为错误操作。‎ ‎4.由于天平、量筒原因,结果略偏大或偏小不扣分。‎ ‎5.建议实验室准备抹布、抽纸、计算器。‎ 物理实验3(B) 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实验器材】 托盘天平1架(含砝码)、烧杯(内装适量水)、量筒1个、细线拴好的待测小石块(条形,若干)。‎ ‎【实验步骤】‎ 顺序 操作内容 ‎1‎ 调节天平平衡。‎ ‎2‎ 用天平称出小石块的质量m。‎ ‎3‎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V1。‎ ‎4‎ 将用细线拴好的小石块,慢慢没入量筒内的水中,记录小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 ‎5‎ 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记录】‎ 小石块的质量m/g 量筒中水的体积V1/cm3‎ 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V2/cm3‎ 小石块的体积V/cm3‎ 小石块的密度 ρ/ (g·cm-3)‎ ‎《物理实验3(B)测量小石块的密度》评分要点 编号 评分要点 ‎①‎ 清点实验器材。‎ ‎②‎ 检查天平,并用镊子将游码调到零刻度线处,调节天平平衡。‎ ‎③‎ 开始称量,被称量物放在天平左盘。‎ ‎④‎ 砝码添加与游码移动方法正确。‎ ‎⑤‎ 天平平衡后,正确读数并记录。‎ ‎⑥‎ 向量筒内倒水方法正确、适量(倾斜、紧靠)。‎ ‎⑦‎ 读数方法正确,数据记录规范。‎ ‎⑧‎ 加入小石块后,读数方法正确,数据记录规范。‎ ‎⑨‎ 计算结果合理。‎ ‎⑩‎ 整理器材、将器材恢复到实验前位置。‎ 说明:‎ ‎1.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线处或在中线左右摆动幅度相等均 可。‎ ‎2.用手直接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由小到大试加砝码均为错误操作。‎ ‎3.手执量筒读数、俯视或仰视读数均为错误操作。‎ ‎4.由于天平、量筒原因,结果略偏大或偏小不扣分。‎ ‎5.建议实验室准备抹布、抽纸、计算器。‎ 物理实验4 (A) 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 ‎【实验器材】电源、不同规格小灯泡2个(带灯座)、开关1只、电流表1只(0-0.6‎-3A)、导线若干根。‎ ‎【实验步骤】‎ 顺序 操作内容 ‎1‎ 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观察两灯泡是否都能发光。如不能,则排除故障。‎ ‎2‎ 在A、B、C点分别接入电流表,测出流过各点的电流,并记录在表格中。‎ ‎3‎ 换上另外两个不同规格的小灯泡,重复以上探究过程。由于时间限制,本次实验考查这项不再要求,将顺序2做完,将【实验结论】填写完成即可。‎ L2‎ L1‎ B C A ‎【实验记录】‎ A点电流IA/A B点电流IB/A C点电流IC/A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实验结论】‎ ‎《物理实验4 (A) 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评分要点 编号 评分要点 ‎①‎ 清点、摆放器材。‎ ‎②‎ 连接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断开。‎ ‎③‎ 按照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小灯泡最终都能发光。‎ ‎④‎ 电流表量程选择适当,连接正确。‎ ‎⑤‎ 正确读取电流表示数,并及时准确记录。‎ ‎⑥‎ 改变电流表位置时,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⑦‎ 再次改变电流表位置时,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⑧‎ 尊重实验事实,没有为了结论完美而编造电流表读数 。‎ ‎⑨‎ 实验结论描述正确。‎ ‎⑩‎ 整理实验器材。‎ 说明: ‎ ‎1.电流表使用正确。‎ ‎2.发现问题能及时纠正不扣分。‎ ‎3.学生可以要求更换实验器材。‎ ‎4.若无实验过程为依据,单纯实验结论正确不得分。‎ ‎5.【实验结论】参考答案: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 物理实验4 (B)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 ‎【实验器材】电源、不同规格小灯泡2个(带灯座)、开关1只、电流表1只(0-0.6‎-3A)、导线若干根。‎ ‎【实验步骤】‎ 顺序 操作内容 ‎1‎ 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观察两灯泡是否都能发光。如不能,则排除故障。‎ ‎2‎ 在A、B、C点分别接入电流表,测出流过各点的电流,并记录在表格中。‎ ‎3‎ 换上另外两个不同规格的小灯泡,重复以上探究过程。由于时间限制,本次实验考查这项不再要求,将顺序2做完,将【实验结论】填写完成即可。‎ L2‎ L1‎ B C A ‎【实验记录】‎ A点电流IA/A B点电流IB/A C点电流IC/A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实验结论】‎ ‎《物理实验4(B)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评分要点 编号 评分要点 ‎①‎ 清点、摆放器材。‎ ‎②‎ 连接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断开。‎ ‎③‎ 电路图连接正确,小灯泡最终都能发光。‎ ‎④‎ 电流表量程选择适当,连接正确。‎ ‎⑤‎ 正确读取电流表示数,并及时准确记录。‎ ‎⑥‎ 改变电流表位置时,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电流表接入的干支路位置正确。‎ ‎⑦‎ 再次改变电流表位置时,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电流表接入的干支路位置正确。 ‎ ‎⑧‎ 尊重实验事实,没有为了结论完美而编造电流表读数。‎ ‎⑨‎ 实验结论描述正确。‎ ‎⑩‎ 整理实验器材。‎ 说明: ‎ ‎1.电流表连接正确主要包括与灯泡串联、正负接线柱正确。‎ ‎2.发现问题能及时纠正不扣分。‎ ‎3.学生可以要求更换实验器材。‎ ‎4.若无实验过程为依据,单纯实验结论正确不得分。‎ ‎5.【实验结论】参考答案: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物理实验5(A)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器材】电源、定值电阻1个 、 开关1个、 滑动变阻器1个、电流表1个、电压表1个、导线若干根 。‎ ‎【实验步骤】‎ 顺序 操作内容 ‎1‎ 清点器材。‎ ‎2‎ R’‎ R S V A 断开开关,按实验电路图连接电路,并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的位置。‎ ‎3‎ 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将对应的电压值和电流值记入表中。‎ ‎4‎ 绘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图象。‎ ‎5‎ 分析实验数据和图象,得出结论。‎ ‎6‎ 将器材整理好后放回原处。‎ ‎【实验记录】‎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次数 ‎ 电阻R/Ω 电压U/V 电流I/A ‎1‎ ‎2‎ ‎3‎ I/ A U /V ‎0‎ 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图象 ‎【实验结论】‎ 在电阻一定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实验5(A)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评分要点 编号 评分要点 ‎①‎ 清点、摆放实验器材。‎ ‎②‎ 正确连接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断开 ‎,滑动变阻器连接正确,闭合开关前滑片处于阻值最大位置。‎ ‎③‎ 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量程选择适当,接线柱连接无误。‎ ‎④‎ 观察电压表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电压表量程选择适当,接线柱连接无误。‎ ‎⑤‎ 保持电阻不变,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出一组对应的电压和电流值,并记录在实验表格中。‎ ‎⑥‎ 保持电阻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再测一组对应的电压值和电流值记录在实验表格中。‎ ‎⑦‎ 保持电阻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再测一组对应的电压值和电流值记录在实验表格中。‎ ‎⑧‎ 在坐标系中描点作图。‎ ‎⑨‎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和作出的图象,分析得出结论。‎ ‎⑩‎ 整理好实验器材。‎ 说明: ‎ ‎1.发现问题能及时纠正不扣分。‎ ‎2.若无实验过程为依据,单纯实验结论正确不得分。‎ ‎3.记录数据时要断开开关,不断开开关要扣分。‎ ‎4.【实验结论】参考答案: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物理实验5(B)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实验器材】电源、5Ω、10Ω、15Ω的定值电阻各1个 、 开关1个、 滑动变阻器1个、电流表1个、电压表1个、导线若干根。‎ ‎【实验步骤】 ‎ 顺序 操作内容 ‎1‎ 清点、摆放器材。‎ ‎2‎ R’‎ R S V A 断开开关,按实验电路图连接电路,并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的位置。‎ ‎3‎ 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读取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入表中。 ‎ ‎4‎ 断开开关,分别将其它两个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并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的位置,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仍然为2V,读取对应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入对应表格中。‎ ‎5‎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6‎ 整理器材。‎ ‎【实验记录】‎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实验次数 ‎ 电阻R/Ω 电压U/V 电流I/A ‎1‎ ‎2‎ ‎3‎ ‎【实验结论】 ‎ 在电压一定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实验5(B)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评分要点 编号 评分要点 ‎①‎ 清点、摆放实验器材。‎ ‎②‎ 正确连接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断开。‎ ‎③‎ 滑动变阻器连接正确,闭合开关前滑片处于阻值最大位置。‎ ‎④‎ 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量程选择适当,接线柱连接无误。‎ ‎⑤‎ 观察电压表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电压表量程选择适当,接线柱连接无误。‎ ‎⑥‎ 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测出通过5Ω电阻的电流值并记录在表格中。‎ ‎⑦‎ 将定值电阻换成10Ω的,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仍然是2V,测出电流值并记录在表格中。‎ ‎⑧‎ 将定值电阻换成15Ω的,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仍然是2V,测出电流值并记录在表格中。‎ ‎⑨‎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结论。‎ ‎⑩‎ 断开开关,整理好实验器材。‎ 说明: ‎ ‎1.电流表与电压表使用正确。‎ ‎2.发现问题能及时纠正不扣分。‎ ‎3.若无实验过程为依据,单纯实验结论正确不得分。‎ ‎4.不要求用图象法分析实验结论。‎ ‎5.【实验结论】参考答案: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物理实验6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 ‎【实验器材】 电池组或学生电源、导线、小磁针(多枚)、螺线管、铁芯、开关。‎ ‎【实验步骤】‎ 顺序 操作内容 ‎1‎ 根据甲图所示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正确连接实验电路。‎ ‎2‎ 在螺线管的周围A、B、C、D四个位置摆放小磁针。‎ ‎3‎ 闭合开关,观察小磁针方向,并在图上记录每个小磁针N极所指方向,标注此时螺线管的N、S极,画出甲图中螺线管外部磁场磁感线的分布。‎ ‎4‎ 改变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如乙图所示,再次确定A、B、C、D位置上各小磁针N极的方向,并标出螺线管的N、S极,画出螺线管外部磁场磁感线的分布。‎ ‎【实验记录】‎ 甲 乙 A C B D A B C D ‎【实验结论】‎ ‎1.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________磁体的磁场相似。‎ ‎2. 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_____关(填“有”、“无”)。‎ ‎《物理实验6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评分要点 编号 评分要点 ‎①‎ 清点、摆放实验器材。‎ ‎②‎ 连接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断开。‎ ‎③‎ 在螺线管的周围A、B、C、D处摆放小磁针,闭合开关,观察并记录下小磁针静止后N极的指向。‎ ‎④‎ 在图上标注此时螺线管的N、S极,画出螺线管外部磁场磁感线的分布。‎ ‎⑤‎ 断开开关,螺线管不动,改变电流的方向。‎ ‎⑥‎ 闭合开关,再次观察并记录小磁针静止后N极的指向。‎ ‎⑦‎ 再次标出此时螺线管N、S极,画出螺线管外部磁场磁感线的分布。‎ ‎⑧‎ 正确得出实验结论1。‎ ‎⑨‎ 正确得出实验结论2。‎ ‎⑩‎ 整理器材。‎ 说明:‎ ‎1.实验时为便于观察适当调整小磁针的位置不扣分。‎ ‎2.本实验只做两次,不研究与通电螺线管绕法的关系。‎ ‎3.若无实验过程为依据,单纯实验结论正确不得分。‎ ‎4.标N、S极与画螺线管外部磁场磁感线的分布时,缺一项或者有一项错误既扣一分。‎ ‎5.螺线管插入铁芯的目的是为了增强磁性,使实验效果更明显,如没合适铁芯可不加,不扣分。‎ ‎6.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使用滑动变阻器。‎ ‎7.【实验结论】参考答案:条形 有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