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3讲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学案含解析人民版
第23讲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古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汉代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在历年高考中,本考点是考查频率较高的区域:题型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内容主要集中在儒学思想(古代儒家思想在政治上的诉求)及通过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论语》的内容不在“五经”之中)考查文明的传承。从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来看,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发展的关系需要重点关注。汉代儒学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从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来看,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备考时,应明确汉代儒学在儒学发展演变中的地位,理解儒家思想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 一、百家争鸣 (一)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 (1)主张 ①政治思想: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德治;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②教育思想: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2)历史影响: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诗》《书》《礼》《乐》《易》《春秋》是儒学的“六经”。 2.孟子 - 10 - 继承了孔子的学说,提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规范,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君轻民贵”的原则,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3.荀子 (1)主要思想:强调“天行有常”,指出人道有为,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2)地位: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 (二)其他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内容、影响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内容 影响 道家 思想 老子 “道”是世界的根本;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 崇尚自然,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庄子 把“道”作为最高准则,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提出“齐物”的观点 法家 思想 李悝 经济上:“尽地力之教”;政治上:主张用严酷的刑罚确立起新的政治秩序 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起到了重大作用;汉代以来,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商鞅 政治上: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按军功授爵;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奖励耕战,废除井田制度 韩非 法家思想集大成者,“法”“术”“势”合一,将法家理论系统化;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主张“事异则备变” (续表)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内容 影响 墨家 思想 墨子 学说主旨是“兼相爱、交相利”,还提出了非攻、尚贤、尚同、节用等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主张。贡献主要表现在认识论和逻辑学方面 汉代以来,逐渐湮没失传 二、汉代儒学 (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背景 (1)政治上: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 (2)文化上: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也基本形成。 2.措施 (1)政治上:重用儒生。汉武帝初年,儒学之士在各级部门担任职务。 - 10 - (2)思想上:董仲舒建议皇帝倡导儒学,实践德政,推行教化。“天人感应”思想得到汉武帝的认可。 (3)教育上:设置太学,培养政治人才,使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 3.影响 (1)消极:结束了各学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2)积极:儒学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具有积极意义。 (二)董仲舒的主张 1.提出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的理论;主张“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倡“三纲五常”。 2.主张确立儒学的独尊地位。 (三)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1.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 2.科举制的含义:隋唐时代开始的以考试成绩为选官的标准,以儒学经典为考试内容的选官制度。 3.影响:儒学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有益于中国专制主义政体的稳固;也导致了古代中国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知识拓展] “争鸣”意指各学派根据自己对社会现实的理解发表自己的看法,本质是寻求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途径。 [归纳总结] 孔子的思想不被当时统治者重视的原因: (1)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分裂割据,缺乏一个实行礼制的强有力的中央政权。 (2)当时各诸侯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变法改革,致力耕战,孔子恢复周礼、“德治”的主张不符合他们的需求。 [辨析比较] “仁”与“仁政”的不同 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是“爱人”;孟子将其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即“仁政”。孟子的“仁政”思想是对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易错易混] - 10 - 1.“性善论”强调扩充自己固有的善性以完善人格;“性恶论”强调用礼乐规范自己,通过后天接受教育以完善人格。二者表面截然相反,其实本质是一致的。 2.荀子提倡的“礼”不同于孔孟,而是主张靠行政强制使人“向善”。 3.“无为而治”强调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辨析比较] 韩非子的“法治”思想不能等同于今天的“法治”思想,前者是为了让君主利用刑律强化集权,是专制王权的统治手段,法律是用来统治人民的;后者是要实现人民意志,否定任何特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教材补缺] 黄老思想中,“黄”指的是黄帝的学说,即治身、养生;“老”指的是老子的学说,即治国、无为。黄老之学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汉初以此为统治思想,即“休养生息”。 [名师点拨]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的实质相同:思想专制。 [知识拓展] 1.新儒学背离了先秦儒学的民本思想,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 2.太学是官办的最高学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大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古老的正规大学。 热考主题一 百家争鸣 [历史概念] 1.仁和仁政 “仁”是一种道德概括,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具体的生活方式。 “仁政”,政治上提倡“以民为本”,在经济上,孟子主张“民有恒产”,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使用权,要减轻赋税。“仁政”要求首先使百姓得到温饱,称之为“小康”。 2.礼和礼治 - 10 - “礼”是指周礼,是实现“仁”而具体化的制度或者行为方式,是修身的手段。“礼治”就是通过“正名”,使每个人都要按照“礼”的要求,规范言行,履行义务,从而规范社会秩序。 3.士 先秦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也是古代四民(士、农、工、商)之一。春秋时,士大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有的以俸禄为生,有的有食田。战国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通称,是脱离生产劳动的读书人。 4.王道与霸道 “王道”一词,最早出自孟子的学说。儒家认为:圣人成了君王,其统治即是王道,故也可说成“圣王之道”。王,顾名思义,就是高高在上的意思。“王道”是说君主以仁义治天下,以德政安抚臣民的统治方法。代指儒家的治国思想。 “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代指法家的治国思想。语出《荀子·王制》:“故明其不并之行,信其友敌之道,天下无王霸主,则常胜矣。是知霸道者也。”“王道”与“霸道”是一对相对的称呼。 5.“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史料实证] [史料一]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 读史 史料一强调只要做到清静无为,不扰民,就能治理好国家,核心是“无为而治”。 [史料二]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读史 史料二强调“为政以德”,是“仁”在政治上的表现。 [史料三]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子》 读史 史料三中“圣人执要”即实行君主专制,体现了法家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思想。 1.根据上述三则史料归纳道家、儒家和法家的治国理念。 提示:道家主张“清静无为”、儒家主张“德治”、法家主张“中央集权”。 - 10 - 2.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儒家思想受到冷落,而法家思想备受推崇? 提示:春秋战国,社会分裂割据,各诸侯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改革古制,孔子恢复周礼和“德治”的主张不符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而法家的中央集权、严刑峻法却适应了时代要求。 [系统认知] 诸子百家思想反映的春秋战国时期变动的阶级关系 (1)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主张社会有序,反映了春秋晚期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希望通过“仁爱”“德治”等手段,维护旧的社会秩序的愿望。 (2)老子主张统治者“无为而治”,反映了春秋晚期没落的奴隶主贵族面对社会动荡无能为力的消极情绪。 (3)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等,反映了小生产者要求社会安定,建立公平社会的愿望。 (4)孟子和荀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儒学思想,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荀子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舟民水”等思想,反映了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希望统治者争取民心、维护统治的愿望。 (5)韩非子主张“法治”,要求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等,反映了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地主阶级专政的愿望。 [素养落实] 把握唯物史观,力求“辩证看待” 1.《史记》中记载,战国时期申子“本于黄老而主刑名”,韩非“喜刑名法术而归本于黄老”。这说明( A ) A.不同学派间互相融会吸收 B.道、法两家主张一致 C.道家和法家学说最为流行 D.思想领域实现大一统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法家代表人物申不害、韩非子的思想来源于道家的黄老思想,可以看出战国时期不同学派间互相融会吸收,故A项正确;道、法两家代表不同阶层的利益,主张不可能一致,故B项错误;儒家和墨家学说最为流行,故C项错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领域尚未实现大一统,故D项错误。 2.荀子曰:“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胡适讲道:“‘礼’字广义颇含法律的性质。儒家的‘礼’和后来法家的‘法’同是社会国家的一种裁制力。”这表明( C ) A.先秦统治强调“隆礼重法” B.礼制是诸侯治国的依据 C.“礼”和“法”功能异步同趋 D.儒家和法家有渊源关系 解析: - 10 - 据材料“同是社会国家的一种裁制力”可知,“礼”和“法”功能异步同趋,故C项正确;A、B、D三项说法错误,排除。 “百家”中思想的相通之处 “百家争鸣”,各派别并不只是相互对立、相互诘难,同时也是相互学习、相互融合的。如第1题通过战国时期申子和韩非子的主张,说明了法家、道家互相融会吸收。第2题考查了荀子广泛吸收墨家、法家等各家思想的精华,使儒学体系更完整,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早期儒、墨、道、法的具体观点中有很多相通之处,这样就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儒法合流、各家综合为治打下了基础。 关于犯罪 与经济的 关系 早期儒、墨、道、法四家都看到了犯罪与经济的密切联系,并指出发展经济以富足百姓是使人守法的物质基础 “爱民” 思想 各家思想出发点不同,但都有一定的“爱民”思想,客观上会给人民带来好处。法家的“爱民”是从法律与民众的关系着眼,儒家的“爱民”是从仁政入手,墨家的“爱民”源于“兼爱”,道家则立足于无为 “限制 君权” 思想 孟子强调只有取得老百姓信任的,方可以作为天子,天子不能为所欲为;法家提出法令高于君主,要求君主带头守法;老子认为统治者必须清静无为,努力克制自己的欲望,切忌过分压榨人民;墨子主张“尚贤”,在一定程度上有制约君权的作用 要求统一 的观念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各家在自己的思想中都提出了统一的观念,都在为统一献策,只不过方法不同 热考主题二 汉代儒学 [历史概念] 法律儒家化 自汉代春秋决狱开始,中国法律走上了儒家化的道路。所谓法律的儒家化,是指将儒家的道德精神注入法律、法令,使封建法律具有了伦理法的性质,即以儒家思想为立法、注律,以及司法实践中定罪、量刑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中国法律的儒家化,形成了礼法合一的特色,影响深远。 [史料实证] [史料一] 五年春,置《五经》博士。八月……征吏民有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术者。 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荐诸朝。其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举遗兴礼,以为天下先。太常其议予博士弟子,崇乡党之化,以厉贤材焉。丞相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学者益广。 ——《汉书·武帝纪》 读史 - 10 - 史料一为原始文献史料,主要说明汉武帝大力提倡儒学教育,儒学正统地位确立,也推动了儒学教育的发展。 [史料二] 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学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为封建统治找到了较为理想的意识形态。他的学说为稳定和巩固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对于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田昌五、安作璋主编《秦汉史》 读史 史料二为后人所著历史文献材料,主要反映了董仲舒新儒学的积极影响。 [史料三] 董仲舒是西汉一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奋进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读史 史料三为后人评论董仲舒新儒学对中华民族及个人性格的消极影响。 1.根据史料一,说明汉代儒学地位的变化。 提示:汉武帝的全面尊儒举措,使教育被儒学垄断,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2.根据史料二、三,概括董仲舒思想的影响。 提示:史料二说明董仲舒将儒学神学化、宗教化,适应了君主专制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以及精神起了重要作用。史料三反映了董仲舒新儒学具有禁锢、封闭人们思想的消极影响。 [系统认知] 1.董仲舒的治国思想 (1)治理权力的“合法来源”:“王权天授”。董仲舒把源于阴阳五行的学说与儒家的天命、天道结合起来,以“天人感应”说确立了“王权天授”“君权神授”观,为王权的合法性进行了哲学及神学上的论证。 (2)制约机制的设计:“伸君,伸天”。强调“屈民而伸君”,民要服从于君,即民受制于君。君主是民众的治理者。但君权要受天的制约,即“屈君而伸天”,君主必须秉承天意,依上天的原则办事,必须对君权进行约束和规范。 (3)意识形态的专制统治:“独尊儒术”。统治者治理国家,要有统一的法度,必须实现意识形态上的统一,人民才能有统一的行为准则,才能去遵守这个法度。 (4)国家治理的基本范式:“大德而小刑”。国家治理的实践中,要儒法并用,但德治尤为重要。在德教与刑罚的关系上,主张德刑并用、恩威并施,强调以德教为主要手段,辅以刑罚。 2.董仲舒新儒学能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 10 - (1)形势需要: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强盛,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如土地兼并、商贾膨胀、匈奴威胁、王国问题等。汉初的“无为”思想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统治政策急需从“无为”向“有为”转变。 (2)与时俱进:董仲舒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形势的需要,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凝聚人心和国家统一;“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的主张给封建皇权披上了神圣的外衣,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3.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1)对汉代政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削弱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2)对民族精神: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 (3)对学术文化: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钳制作用;另一方面,尊儒又提倡了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 (4)对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2 000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素养落实] 注重历史解释,挖掘“深层隐含” 1.《宋书·天文志》载:“晋康帝建元二年闰月乙酉,太白犯南斗,九月康帝崩,太子立,大赦。”此记载体现了( D ) A.以民为本 B.皇权至上 C.君权神授 D.天人感应 解析:民本思想一般与重民、体察民情、爱惜民力相结合,与材料所述没有联系,故A项错误;皇权至上反映的是皇帝权威,与材料中自然天象没有关联,故B项错误;君权神授是指君主权力来源于神,材料没有涉及,故C项错误;材料记载把自然天象与人事变化相结合,认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故D项正确。 2.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B )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解析:原始儒学中的“民贵君轻”体现了民本思想,而董仲舒“屈民以伸君”的主张,君的地位大于民的地位,不再以民为本,故B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C、D两项在材料中无涉及,排除。 儒家思想在历史上长盛不衰的原因 上述两题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适应封建统治者巩固专制统治的需要而成为正统思想。客观上反映了儒学的长盛不衰,其原因如下: - 10 - (1)内因:①自身特点: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和稳定社会秩序。②体系开放:能不断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及外来思想。③适应时代: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改造调整。④个人贡献:历代儒学家的创新发展。 (2)外因:历代统治者的推崇,符合统治需要。 汉代儒学之所以成为正统,是其内外调整、发展的结果。 热考主题三 考点综合拓展 综合拓展(一) 诸子百家思想主张各自体现的时代性 (1)儒家思想 ①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以“仁”为核心的礼乐制度,其目的是缓和矛盾,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但在奴隶制瓦解的时代,其思想未被重视。 ②战国时期,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改造旧制度,以利于封建统治的需要。在当时诸侯割据混战、封建制度确立时期,不能适应统治者的需要,只是诸子百家中的大宗而已。 (2)道家思想 ①春秋时期,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表现了其没落、消极的情绪,说明老子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②战国时期,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消极思想。道家的消极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不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的。 (3)墨家思想:代表小生产者利益的墨子提出“兼爱”“非攻”,反映了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小生产者经济实力增强,要求平等,反对战争的愿望。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墨家的主张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4)法家思想:战国时期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提出“中央集权”“法治”思想,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改造旧制度的进取精神和加强中央集权的迫切愿望,符合统治者富国强兵的要求,为新兴地主阶级的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受到统治者的欢迎和推崇。 综合拓展(二) 汉代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 (1)从思想内涵来看,汉代的新儒学将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法家思想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并改造了先秦儒学。 (2)从与当政者的关系看,先秦儒学批判暴政而致力于建立理想化的社会秩序;汉代儒学则承认现实社会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即从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统治。 (3)从地位上看,先秦儒学虽然也是为统治者提供统治方法的政治思想和伦理学说,但带有相当多的理想色彩和批评成分,不占统治地位。而董仲舒的新儒学,则完全是一套官方统治思想,它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被确立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2.联系:先秦儒学宣扬的“礼”“仁”“仁政”“民本”为新儒学所继承。新儒学正是在对先秦儒学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使儒学从先秦的民间学说上升为汉武帝时期的官方学说。 - 1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