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2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岳阳市2020年中考生物模拟试卷
湖南省岳阳市2020年中考生物模拟试卷(三)(解析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从A.B.C.D中选择一项最佳答案填入答题卡) 1.在生物圈的各种生态系统中,有“地球之肾”之称的是( ) A.湿地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淡水生态系统 2.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B.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 C.细胞→器官→系统→植物体 D.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3.昆虫吃掉了花中的哪一部分结构,一定会造成花不能发育成果实( ) A.花瓣 B.子房 C.雄蕊 D.花药 4.植物体在进行下列活动时,受到气孔开闭影响的是( ) ①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②无机盐的运输 ③光合作用 ④呼吸作用 ⑤蒸腾作用。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5.大力进行植树造林,可以改善环境的原因是( ) ①蒸腾作用旺盛,使大气湿度增加 ②光合作用旺盛,改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③呼吸作用旺盛,产生的水量增多 ④可以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⑤为更多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①②④⑤ 6.胚胎发育多长时间开始具有人形( ) A.两周之后 B.六个月之后 C.两个月之后 D.九个月之后 7.血液在体循环中流经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后,血中含氧量的变化曲线是( ) A. B. C. D. 8.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为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却只有1.5升,其原因是( ) A.大部分水以水蒸气形势通过呼吸排出体外 B.大部分水通过汗液排出体外 C.大部分水随粪便排出体外 D.大部分水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而回血液 9.下列反射活动中,哪一项不是人类特有的反射( ) A.聋哑学校的老师用手语给学生“讲故事”,学生感动得流泪 B.看了感人的电影,同学们都哭了 C.听说前面有一片梅林,士兵们立刻缓解了饥渴 D.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10.黄河现在成为世界上泥沙量最多的流域,主要原因是历史上黄河流域( ) A.逐年战争 B.地震不断 C.蝗灾泛滥 D.过度垦殖 11.下列动物全都是环节动物的是( ) A.水蛭 沙蚕 B.蚯蚓 丝虫 C.线虫 沙蚕 D.钩虫 水蛭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 B.学习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 C.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所控制的 D.学习行为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蘑菇和腐生细菌一样,能分解枯枝败叶,有利于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B.酵母菌只能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C.霉菌都是对人体不利的,如黄曲霉还可能致癌 D.春天可以到野外采拾真菌,野外的真菌鲜美,可以随意食用 14.下列动物中与狼在动物分类中是同一科的是( ) A.狮 B.马 C.兔 D.狐 15.下列可以造成野生动物绝种的原因有( ) ①乱捕滥杀 ②植被破坏 ③自然衰老 ④环境污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在家鸽的卵中,真正的卵细胞所包括的结构是( ) A.卵黄、卵白和内层卵壳膜 B.整个鸽卵 C.胚盘、细胞核 D.胚盘、卵黄和紧包在卵黄外面的卵黄膜 17.牛的无角基因(B)对有角基因(b)为显性。一个有角母牛和无角雄牛杂交,生了一个有角小牛,则雄牛的基因组成是( ) A.BB B.Bb C.bb D.Bb或bb 18.如果恐龙与始祖鸟的化石在同一岩石层中被发现,由此可推测两者( ) A.血缘关系很近 B.生存的年代很近 C.生活习惯很相近 D.个体的构造很相近 19.早在10世纪,我国就有人将轻症天花病人的痘浆接种到健康人身上,以预防天花,其中痘浆预防天花的方法分别属于( ) A.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B.抗原、特异性免疫 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D.抗体、特异性免疫 20.下列不属于健康生活表现的是( ) A.帮助他人后感到愉快 B.早上起床后,感到很舒服 C.晚睡早起 D.早睡早起 二、非选择题(共60分)判断下列句子的对错(在括号内对的打“√”,错的打“×”) 21.昆虫有单眼和复眼之分,复眼在视觉上起主要作用。 (判断对错) 22.河蚌生活在水中靠入水管、出水管获取水中食物颗粒和排出残渣。 (判断对错) 23.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该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判断对错) 24.流感患者出门戴口罩能防止传染,这一措施是保护易感人群。 (判断对错) 25.进行体外受精的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 (判断对错) 26.(5分)如图是生态系统的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消费者是 。(填写编号) (2)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构成的关系主要是 的关系。 (3)农民伯伯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生产者”、“消费者”还是“分解者”)。 (4)该生态系统中有 条生物链,请把它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出来: 。 27.(5分)如图为心脏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①是 ,⑤是 。 (2)图中流静脉血的血管有 (用标号填写)。 (3)今天中午吃了饭,通过消化吸收后的营养物质是通过[ ] (血管)最先到达心脏的[ ] (腔)。 28.(5分)如图为屈肘和伸肘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①表示 ,在图A中处于 状态,而同时②则处于 状态。 (2)图B中肌腹主要由 组织细胞构成。 (3)小明喜欢用哑铃锻炼上肢,当把哑铃举到胸前时他的动作与图 表示动作一样。 29.(5分)如图是植物嫁接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嫁接有两种方式,分别如图一、图二,两种嫁接方式的不同在于接穗不同,图一是用 做接穗,图二是用 做接穗。 (2)要使嫁接成功的关键是 。 (3)嫁接属于生殖中的 生殖方式。 (4)如果一株梨树的砧木是AA,接穗是Aa,长出的枝条所结的果实的基因组成是 。 30.(10分)请根据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②用黑纸把一片叶的部分从正面和背面盖住,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3至4小时。 ③剪下遮光的叶片,去掉黑纸。 ④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再放入大烧杯内隔水加热,叶片逐渐由 色变成 色。 ⑤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然后放在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⑥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时可以看到没有遮光的部分变成 。 (1)步骤①的目的是 ; (2)步骤④中酒精的作用是 。 31.(10分)下面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下表1﹣3号试管中分别放入等量的馒头碎屑、馒头块、馒头碎屑,在此基础上请你设计一个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完成表格) 瓶号 首次加入物 加入清水 加入唾液 振荡均匀 处理温度 冷却后加碘液 结果 1 馒头碎屑 / 2毫升 √ 37℃ 2滴 ? 2 馒头块 / 2毫升 / 37℃ 2滴 ? 3 馒头碎屑 2毫升 / / 37℃ 2滴 ? (2)此实验为什么要放入37℃的温水中? 。 (3)冷却后加碘液,你观察到的现象是:1号试管 ,2号试管 ,3号试管 。结论是: 。 32.(10分)仔细阅读下列材料,请根据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据报道,我国已经开发出一种具有广泛推广价值的抗虫水稻新品种,科学家将一种常见豆类作物的基因移植到水稻基因组中使其具备抗虫特性。原因是由于昆虫不能消化水稻体内形成的一种蛋白质而使消化系统受损后死亡,但人食用该品种大米后却不会受到任何伤害。 【材料二】如图是我国科学家克隆猪的过程示意图: 问题探究:(1)培育该水稻新品种利用的生物技术是 ,简述推广种植该品种水稻的意义 。 (2)克隆猪D最像哪只猪? 。原因是: 。 (3)随着克隆羊、牛及克隆猪等的出现,引来人们对克隆生物的争议,对此你如何看?并阐述理由: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从A.B.C.D中选择一项最佳答案填入答题卡) 1. 【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所有的生态系统,不同的生态系统有不同的特点。 【解答】解:A、湿地生态系统是由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能调节区域小气候,有地球的肾之称。它兼有水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极其特殊的生态功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湿地与人类息息相关,是人类拥有的宝贵资源,因此湿地被称为“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和“鸟类的乐园”,A正确; B、海洋生态系统 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虽然这些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不如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但由于数量庞大,因为在地球上70%的水域中全是藻类植物,且代谢速率极快。所以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能够产生三百六十亿吨氧气,占全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是产生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B错误; C、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C错误; D、淡水生态系统是指由淡水生物群落及淡水水域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分为静水的和流动水的两种类型。前者指淡水湖泊、池塘和水库等;后者指河流、溪流和水渠等。具有易被破坏、难以恢复的特征,D错误。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功能,其它生态系统的知识也要了解。 2. 【分析】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由细胞再组成组织,不同的组织再组成器官,由六大器官直接构成整个绿色开花植物体,分析作答。 【解答】解: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由细胞再组成组织,构成植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不同的组织再组成器官,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由这六大器官直接构成整个绿色开花植物体。可见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植物体无系统。 故选:A。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植物体没有系统,而动物体有系统。 3. 【分析】果实包括果皮和种子,桃子属于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成,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据此解答。 【解答】解: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为: 桃子属于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成,因此花如果少了子房就一定不能发育成果实。 故选:B。 【点评】明确花的结构及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4.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的三大作用与气孔开闭的关系。 【解答】解:气孔在光合、呼吸、蒸腾作用等气体代谢中,成为空气和水蒸汽的通路,保卫细胞之间形成的凸透镜状的小孔称为气孔。其通过量是由保卫细胞的开闭作用来调节。保卫细胞因内壁较薄而外壁较厚,保卫细胞吸水时,细胞膨胀,细胞厚度增加,两细胞分离,气孔张开,当气孔张开时,光合、呼吸、蒸腾作用都得以顺利进行,蒸腾作用顺利进行又促进水分的吸收和运输以及无机盐的运输;保卫细胞失水时,细胞收缩,细胞厚度减小,两细胞合并,气孔闭合,当气孔闭合时空气无法进出,光合作用得不到二氧化碳,呼吸作用也无法获得氧气都无法顺利进行;同样水蒸汽无法通过气孔散失,蒸腾作用进行不畅也致使水分的吸收和运输以及无机盐的运输受阻。 故选:D。 【点评】明确气孔的功能结构及开闭原理。 5.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解答】 解: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的需要,而且是动物和人的食物来源以及多种工业原料的来源;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是植物自身和其他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来源;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碳﹣氧的相对平衡;同时,大力植树造林还可以为动物提供栖息地和生产环境,因此大力植树造林,可以改善环境的原因是①②④。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光合作用的意义: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氧气、为所有的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6. 【分析】根据人体生殖发育的过程和特点分析解答。 【解答】解: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 故选:C。 【点评】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两个时间: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 7. 【分析】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在毛细血管网出进行物质交换。体循环中,动脉中流动脉血,静脉中流静脉血。 组织处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气体的扩散作用:一种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 【解答】 解:在体循环中,当血液流经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时,会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氧气和养料进入组织细胞,同时,细胞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但并不是说,静脉血中没有氧气,而是与动脉血相比,氧气含量减少。 在上面四幅图中,A图示表示在静脉中,氧气含量越来越少,这样是错误的,因为能进行气体交换的血管只有毛细血管,在静脉中,气体含量不再变化。 B图表示静脉中的氧气含量高于动脉中的氧气含量,随着血液的流动,氧气含量越来越多,显然是错误的。 C图表示静脉中的氧气含量低于动脉中的氧气含量,是正确的; D图表示静脉中的氧气含量高于动脉中的氧气含量,是错误的。 故选:C。 【点评】能进行气体交换的血管是毛细血管。体循环中,动脉内流动脉血,静脉内流静脉血;肺循环中,动脉内流静脉血,静脉内流动脉血。 8. 【分析】本题考查尿的形成过程,即包括肾小球的和肾小囊壁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 【解答】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的和肾小囊壁时,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每天形成的原尿约为150升,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会血液,而剩下的水、尿素和无机盐等就形成了尿液。 故选:D。 【点评】关键知道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150L,而每天排出的尿却只有1.5L左右的主要原因是原尿中大部分的水被肾小管吸收。 9. 【分析】(1)和动物都能对具体刺激建立反射如简单反射和具体条件刺激的复杂反射,如常打针的小孩看到穿白衣服的护士就会哭,狗看见拿木棍的人会逃跑,表明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条件引起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 (2)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因此人类特有的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特征建立的条件反射。 【解答】解:A、聋哑学校的老师用手语给学生讲故事,学生感到得流泪。这个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是语言中枢,所以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A正确; B、看了感人的电影,同学们都哭了,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理解了电影的内容。所以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B正确。 C、听说前面有一片梅林,士兵们立刻缓解了饥渴,这个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是语言中枢,所以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C正确; 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是人对具体的条件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人与动物共有,D不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的特点有语言中枢的参与的反射。 10. 【分析】黄河中游流经土质疏松,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地区,这一地区降水较少但集中,每遇大雨、暴雨,泥沙与河水一起冲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下游进入平原地区,水流速度减缓,河水挟带大量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淤高,形成地上河。两岸河堤在遇到暴雨时,随时随地都有决口的危险,是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治理黄河根本在于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解答】解:黄土高原由于过度垦殖,在地表光秃裸露、植被稀少,疏松的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夏季暴雨,泥沙俱下,水土流失尤为严重。该区人口压力大,过度开垦耕地,过度放牧以及本区的煤矿开采对地表植被和土壤的破坏严重,加剧水土流失。 故选:D。 【点评】关键理解过度垦殖的危害。 11. 【分析】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有身体细长,由许多体节构成,真体腔,有口有肛门、有刚毛或疣足。 【解答】解:水蛭 沙蚕、蚯蚓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真体腔,有口有肛门,属于环节动物;丝虫、线虫、钩虫的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都属于线形动物。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环节动物和线形动物的特征及常见的例子。 12.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解:A、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行为,A正确; B、学习行为不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而是后天获得的行为,B不正确; C、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所控制的,C正确; D、学习行为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行为,D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 13.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据此解答。 【解答】解:A、蘑菇属于大型真菌,腐生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能分解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它们能将动植物尸体、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到大自然中,被绿色植物再利用来制造有机物。可见,腐生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符合题意。 B、酵母菌在有氧、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活,如在有氧的条件下,能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在有氧的条件下,能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不符合题意。 C、有的真菌对人类是有利的,如曲霉在制酱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有的真菌对人类是有害的,如黄曲霉还可能致癌,不符合题意。 D、蘑菇属于大型真菌,有的可以食用,有的有一定的毒性,不能食用,因此在林中采集蘑菇时,要注意鉴别无毒后方可食用。鉴别蘑菇的方法很多,主要是看形状,观颜色,闻气味。毒蘑菇一般比较黏滑,菌盖上常沾些杂物或生长一些像补丁状的斑块,菌柄上常有菌环,无毒蘑菇很少有菌环。一般有毒蘑菇的颜色比可食用蘑菇鲜艳,蘑菇伞上多呈红紫、黄色或杂色斑点,无毒蘑菇多为咖啡、淡紫或灰红色。有毒蘑菇往往有辛辣、恶臭及苦味,可食蘑菇则有蘑菇固有的香味,无异味。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这部分内容是考试的重点,要注意掌握。 14. 【分析】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据此答题。 【解答】解:狼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犬科、犬属、狼种; 狮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猫科、豹属、狮种; 马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奇蹄目,马科,马属,马种; 兔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兔形目,兔科、兔属、兔种; 狐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兔食肉目,犬科、狐属、狐种。 所以狐中与狼在动物分类中是同一科动物即犬科。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动物的分类方法,能灵活的对动物进行分类。 15.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威胁动物多样性的原因。解答时可以从威胁动物多样性的原因种类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威胁动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因此①乱捕滥杀、②植被破坏、④环境污染可以造成野生动物绝种;而动物有繁殖的能力不会因③自然衰老使野生动物绝种。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威胁动物生存的原因。 16. 【分析】如图鸟卵的结构:包括:胚盘,卵壳,系带,卵黄膜,卵黄,气室,卵白,卵壳膜。 卵壳起保护作用; 内层卵壳膜和外层卵壳膜起保护作用; 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 卵黄系带起到固定卵黄的作用; 卵黄膜是紧包在卵黄外面的膜,起保护作用; 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 【解答】 解:卵黄即鸟卵内部发黄的部分,鸟卵中的大多数营养物质都集中在卵黄部分,其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对卵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的有:卵壳、卵壳膜和卵白。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其中卵黄、卵黄膜和胚盘合称卵细胞。 故选:D。 【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鸟卵的结构。 17. 【分析】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或者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 【解答】解:因为牛的无角基因(B)对有角基因(b)为显性,因此有角母牛和有角小牛的基因组成都是bb,无角雄牛的基因组成有两种情况:Bb或BB,而当无角雄牛的基因组成是BB使,则不可能生出有角小牛,因此无角雄牛的基因组成是Bb。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18. 【分析】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据此解答。 【解答】解:由分析可知,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另外,科学家还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是没有化石的,说明地球上最初是没有生命的。 而在同一地层中出现的化石,只能证明形成这两种化石的生物生存的年代较近,因为只有年代相近才有可能在同一地层出现。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这部分内容在中考中时常出现,注意理解和掌握。 19. 【分析】免疫是指人体对病原体及其有害产物的抵抗力,从获得途径来看,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前者是指先天具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的免疫,后者是指出生后产生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的免疫。 【解答】解: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抗原,是指抗原物质进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这种免疫只针对一种或几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如患过天花的人,不再患天花病。轻症天花病人的痘浆进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天花病毒的抗体,抗体把天花病毒消灭后,抗体仍然存留体内(约60年),以后就不在患天花病了。因此痘浆属于抗原,这种免疫方法属于特异性免疫。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抗原的概念和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20.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增进身体的健康。 【解答】解:健康的生活是指有益于健康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具体表现为生活有规律,没有不良嗜好,讲究个人、环境和饮食卫生,讲科学、不迷信,平时注意保健,生病及时就医,积极参加有益的健康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等。而晚睡早起会导致神经系统经常处于兴奋状态,因而影响睡眠,进而影响身体健康。 故选:C。 【点评】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具体的例子掌握,难度一般。 二、非选择题(共60分)判断下列句子的对错(在括号内对的打“√”,错的打“×”) 21. 【分析】昆虫的头部有三个单眼、一对复眼,分别具有感光和视觉功能。 【解答】解:昆虫的头部生有1对复眼,还有3只单眼。它们是主要的视觉器官。复眼的功能是能成像,复眼成像时,每个小眼只形成物体的一部分画面,整个物体的像由各个小眼拼凑而成。三个单眼具有感光功能,故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昆虫单眼和复眼特点。 22. 【分析】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有的贝壳退化,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外套膜,其分泌物形成贝壳。足的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 【解答】解:河蚌身体柔软,有两片贝壳,属于双壳类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中,靠入水管、出水管获取水里的食物颗粒和排出残渣。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软体动物的特征。 23. 【分析】引进外来物种不慎造成“生物入侵”,使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因此我们不能盲目引进外来物种。 【解答】 解:某些外来物种的入侵能破坏我国的生态系统,因为外来物种成功入侵我国后,适应当地环境,又没有天敌控制,大量繁殖后与农作物、水生生物争夺生存的空间、营养物质等,给农业和水产业以及林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破坏作用;使生物种类会迅速减少,破坏了食物链,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一些生物不在适应环境,迁走或死亡,如鸟类和哺乳类大量减少。鸟类减少,各种农林害虫失去天敌的控制,就大量繁殖起来,给农作物和树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也会加速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因此,外来物种的入侵能破坏我国的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故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理解生物入侵的危害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4. 【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只要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解: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出门戴口罩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只要基础扎实就能灵活答题。 25. 【分析】两栖动物是体外受精,变态发育的动物,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 【解答】解:两栖动物的精子和卵子在水中完成体外受精,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所以青蛙的生殖发育都离不开水。故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明确各种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6. 【分析】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解答】解:(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阳光、空气、土壤和水等是非生物成分,因此,图中A属于生产者,B和C属于消费者,D属于分解者; (2)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捕食(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3)农民伯伯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4)食物链起始环节是生产者,以最高级消费者为终止,箭头方向指向捕食者。此生态系统中有1条食物链:树→虫→鸟,即:A→B→C。 故答案为:(1)B C; (2)捕食(吃与被吃); (3)消费者; (4)1;A→B→C。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27. 【分析】1、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其结构如图所示: 2、分析题图可知:①主动脉,②肺动脉,③肺静脉,④左心房,⑤左心室,⑥上腔静脉,⑦右心房,⑧右心室,⑨下腔静脉。 【解答】解:(1)由分析可知:图中①主动脉,⑤左心室。 (2)心脏的④左心房,⑤左心室都流动脉血;⑦右心房,⑧右心室都流静脉血;血管中:②肺动脉、⑥上腔静脉、⑨下腔静脉都流静脉血;①主动脉、③肺静脉都流着动脉血。 (3)营养物质经过消化道吸收后,由⑨下腔静脉→⑦右心房→⑧右心室→②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③肺静脉→④左心房→⑤左心室→①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到达病灶。 故答案为: (1)主动脉;左心室;(2)②⑥⑨;(3)[⑨]下腔静脉;[⑦]右心房 【点评】结合图形,理解掌握心脏的结构,并能分清心脏四腔。 28. 【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图A中①肱二头肌,②肱二头肌;图B中①肌腹,② 肌腱。 【解答】解:(1)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每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①肱二头肌在图A屈肘中处于收缩状态,而同时②肱二头肌则处于舒张状态。 (2)图B中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 (3)小明喜欢用哑铃锻炼上肢,当把哑铃举到胸前时,属于屈肘动作,他的肌肉状态与图A表示的一样。 故答案为:(1)肱二头肌;收缩;舒张 (2)肌肉 (3)A 【点评】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29. 【分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解答】解:(1)嫁接的方式有芽接和枝接,嫁接时,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两种嫁接方式的不同在于接穗不同,图一是用枝作接穗,属于枝接,图二是用芽作接穗,属于芽接。 (2)为提高嫁接成活率,使嫁接成功,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是关键。 (3)由图可知嫁接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属于无性繁殖。 (4)嫁接属于无性繁殖,能保持接穗的优良性状,因此如果一株梨树的砧木是AA,接穗是Aa,长出的枝条所结的果实的基因组成是Aa。 故答案为:(1)枝条;芽 (2)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3)无性 (4)Aa 【点评】掌握嫁接的知识,了解形成层的特点,即可选出正确的答案。 30.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解答】解: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步骤如下: 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②用黑纸把一片叶的部分从正面和背面盖住,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3至4小时。 ③剪下遮光的叶片,去掉黑纸。 ④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再放入大烧杯内隔水加热,叶片逐渐绿色变成黄白色。 ⑤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然后放在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⑥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这时可以看到,叶片遮光部分呈淡黄色,没有遮光的部分变成蓝色。 (1)步骤①的作用:将原有淀粉耗尽或运走。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 (2)叶绿素能溶解在酒精中,因此步骤④中酒精的作用: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故答案为:④绿;黄白; ⑥淡黄;;; (1)将原有淀粉耗尽或运走;;;; (2)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31. 【分析】从表格中提供的信息可知,该实验是设置两组对照实验:以唾液为变量的一组对照实验是为了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是为了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食物的消化有促进作用。 【解答】解:解:(1)以1试管和3号试管设置一组以唾液为变量的对照实验,3号试管中应加入清水,以便与1号试管形成对照;以1号试管和2号设置一组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2号试管中应加馒头块,并且不振荡;除以上不同外其他条件都有相同。 (2)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高温和低温都会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在人体内酶的活性最高,这说明在37℃左右酶的催化作用最强,因此实验过程中应将装置放在37℃的水中进行水浴。 (3)淀粉遇碘变蓝色,这是淀粉的特性;1号试管中含有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3号试管中没有唾液,淀粉无变化,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比较1号试管和2号试管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2号试管中有唾液,馒头块不能充分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比较1号试管和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故答案为:(1) (2)模拟人体的体温 (3)不变蓝(或棕色);变蓝;变蓝;唾液以及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有利食物的消化 【点评】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32. 【分析】科学家将一种常见豆类作物的基因移植到水稻基因组中使其具备抗虫特性,进而培育出抗虫水稻新品种,因此培育抗虫水稻新品种利用的生物技术是转基因技术。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通常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的后代的过程。 【解答】解:(1)培育该水稻新品种利用的生物技术是转基因技术,简述推广种植该品种水稻的意义减少对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2)将胚胎植入猪C的子宫里,几个月后,猪C分娩产下克隆猪D.若A为雄猪,B为雌猪,则猪D的性别为雄性。因为克隆猪的遗传物质全部来源于A猪(雄性)细胞的细胞核。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细胞核容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物质叫染色体,它由蛋白质和DNA组成。 (3)从生物学的角度来分析,人也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核中含有遗传信息,克隆技术成熟后,克隆人是可以成功的,我认为克隆人是不可以的:一是现在技术还没有达到足够高的程度;二是克隆人一旦成功,将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的稳定,打破原有的人际关系;三是影响人类社会的进步,因为人类是在不断的接代中,进一步优胜劣汰,提高自己,所以人类社会才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才不断发展,当然克隆技术可以克隆人某些器官,例如肾脏、心脏、肝脏等用在器官移植上为人类社会造福。因此,克隆技术好比一把双刃剑:优点:①可以快速的培育具有优良品质的作物和家禽品种 ②可以用于药物生产 ③为拯救濒危动物开辟了新途径;缺点:从进化上来说,不能丰富后代的基因组成。 故答案为:(1)转基因技术;减少对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答案合理者即可) (2)A;它的核遗传物质(或核基因、或细胞核)来自于猪A (3)克隆技术好比一把双刃剑:优点:①可以快速的培育具有优良品质的作物和家禽品种 ②可以用于药物生产 ③为拯救濒危动物开辟了新途径;缺点:从进化上来说,不能丰富后代的基因组成(学生只答出优缺两个方面即可) 【点评】转基因技的原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克隆技术属于无性生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