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六上语文第二单元7《开国大典》导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六上语文第二单元7《开国大典》导学案

‎7《开国大典》导学案 课题 开国大典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会写“盏、栏”等13个字,会写“协商、汇集”等20个词语。  ‎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为新中国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场面,体会中国人民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 ‎3.初步学习场面描写,了解场面描写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为新中国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场面,体会中国人民热爱领袖、热爱 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 ‎2.初步学习场面描写,了解场面描写的特点。‎ 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开国大典》视频片段。(教师)  ‎ ‎2.查阅开国大典的相关资料,或者看一看《开国大典》这部电影。(师生) ‎ ‎3.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搜集开国大典的相关资料。(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视频导入,进入情境(用时:5分钟)‎ ‎1.播放开国大典的视频片段, ‎ 引问: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年10月1日是什么日子吗? ‎ ‎2.引导学生汇报预习情况。点拨交流资料的方法及聆听资料的技巧。‎ ‎1.观看教师制作的课件,结合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简单汇报开国大典的盛况,并初步谈感受。 ‎ ‎2.结合课前预习的资料,与学习伙伴进一步交流预习的感受。学习共享资料、质疑问难、答疑解惑的学习经验。‎ 教师在指导学生交流 汇报开国大典有关资料时,可以适当点拨运用数字列举法、事件概括法、发表感想法等多种技巧。同时,学生在聆听别人的资料时,注意搜集时间、人物、数字、事件等有效信息,帮助自己把握文章背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2分钟)‎ ‎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  2.师生交流,学习生字、新词。 ‎ ‎(1)指导并参与学生小组活 动。  ‎ ‎(2)指名认读生字,相机指导。从字音、书写规范方面着重点拨,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应该注意的地方。  ‎ ‎(3)点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 ‎3.引导学生交流、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1.自主完成“自学提示”。 (1)学习生字,理解新词。 (2)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 ‎2.练习读课文,听写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并作简单的批注。 ‎ ‎(2)反馈自学生字词情况。(3)理解生词,并造句。 ‎ ‎3.默读课文,交流文章的主要内容。解决与课文有关的问题,简单问题当时解决,比较难的问题引导 学生随着深入学习课文时再解决。‎ ‎1.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词时,应重点强调“坦”“隆”的读音,强调“制”的笔顺。另外,可以应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理解本课新词,如:理解“庄严”时运用近义换词法,理解“排山倒海”时运用想象画面法,理解“开国大典”时运用资料剪辑法等。 ‎ ‎2.学生在交流内容时,利用“读中感悟,读中发现”的方法抓住几个表示时间的 词语来概括具体事件,也就是运用段意连接法。‎ ‎1.教师指导学生结合学生活动卡(一)进行默读思考: 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描述开国大典的盛况的?请你试着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分段。  ‎ ‎1.默读课文,思考并试着理清课文的脉络,完成学生活动卡(一)。 ‎ ‎(1)学生自主学习,尝试理清课文脉络。  ‎ ‎(2)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小组成员展开交流。  ‎ ‎(3)完成学生活动卡(一)。 ‎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用时:15分钟)‎ ‎2.帮助学生结合课文题目找出文章的主要部分。教师:假如你是一名参加开国大典的摄影记者,你会选拍哪几个难忘的镜头?为什么?3.指导学生合作完成学生活动卡(二)。  ‎ ‎4.指导学生明确七个镜头,阐 述自己选择这组镜头的原因。‎ ‎2.讨论,明确:课文是按照大典前、大典中、大典后这样的顺序安排材料的。 ‎ ‎3.小组合作。  ‎ ‎(1)自主完成学生活动卡(二)。 ‎ ‎(2)组内交流学生活动卡(二) ‎ ‎4.在教师指导下汇报交流: 大典前的会场―→毛主席宣告―→升国旗―→读公告―→阅兵式―→ 群众游行―→大典结束。‎ ‎1.学生在完成学生活动卡(一)时,应在小组内充分交流,各自说出自己的分段结果,并统一意见,如果有不同的看法可以质疑并请求老师的帮助。在填写段意时应以最简略的语言优先,最好是以小标题的形式呈现。 ‎ ‎2.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学生活动卡(二)时,可以更多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尊重学生个性理解,在学生选拍镜头后,完成活动卡,进行小组交流。集思广益,以求达到课文内容中七个镜头全有所体现的效果。活动卡的填写力争让语言具体化,便于学生发表个人见解。‎ 四、指导写字、规范美观(用时:6分钟)‎ ‎1.出示要求书写的生字,重点指导:盏、爆、制、距、隆。 ‎ ‎2.播放生字动漫,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笔顺、结构等。 ‎ ‎3.示范书写。  ‎ ‎4.组织学生评议,再次练写。‎ ‎1.认读生字。 ‎ ‎2.观察生字的特点,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 ‎3.随着教师示范练写、书写。‎ ‎4.交流生字间架结构要点,修改自己书写的生字。‎ ‎1.关注学生“爆”字右下部的书写,是“氺”;“距”最后一笔是竖折;“盏”上部一点不要丢。 ‎ ‎2.要重视书写评价,引导学生充分交流书写要点,互相评议,然后书写。‎ 五、回顾内容,布置作业(用时:2分钟)‎ ‎1.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 ‎2.布置作业:熟读课文。‎ ‎1.汇报自己的学习收获。 ‎ ‎2.作业:熟读课文,重点读关于群众表现的句子。‎ 读文时可提醒学生写下自己的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回顾导入,引入新课(用时:5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说说课文中自己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部分。  2.引问:通过学习,你最想了解哪些方面的内容? ‎ ‎3.过渡: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开国大典》去领略当时的盛况吧!‎ ‎1.回忆课文主要内容,并读自己最喜欢或印象最深的部分,或者背诵一两句精彩语句。 ‎ ‎2.主动质疑。  ‎ ‎3.分段朗读课文,感受开国大典的盛况。‎ 学生在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简要说出上下文内容,并在朗读后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朗读体会。‎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涵(用时:22分钟)‎ ‎1.指导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 ‎(1)指导学生阅读,说一说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 ‎(2)根据学生汇报的句子进行学法指导。  ‎ ‎①读了这段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 ‎②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这些感受? ‎ ‎③指导朗读。  ‎ ‎2.学习课文第二、三部分。 ‎ ‎(1)默读课文,想一想开国大典分为几个过程,哪些过程最能体现出开国大典的盛况。 ‎ ‎(2)教师小结并板书。 ‎ ‎1.根据教师的问题展开自主学习。 ‎ ‎(1)理解、释疑重点词句。 (2)重点理解句子: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汇报交流:  ‎ ‎①为什么用“直奔”而不用“走向”?  ‎ ‎②换上“走向”读一读,体会一下。  ‎ ‎③说出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2.自由读第二、三部分。 ‎ (1) 抓住描写群众表现的词语“一齐”体会当时的盛况。(2)合作交流,汇报。  ‎ (2) 小组内研读重点句子,派代表全班汇报。  ‎ ‎1.教师在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理解课文内容时,着重理解其中的关键词,运用换词体会、朗读感悟的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且注意在课前将每一部分需要重点理解的句子用多媒体呈现,便于集体交流。 ‎ ‎2.针对本文最后出现的“红流”和“光明”‎ ‎(3)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说一说重点句子的含义,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4)出示重点句子的课件。 ‎ ‎3.合作学习第四部分。 (1)指名读书,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 ‎(2)“红流”“光明”指什么?‎ (1)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 ‎3.在学习小组内交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 ‎(1)圈画重点词语,品悟。 (2)组内交流感受。。‎ 两个词语,教师应提前预知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解和领悟词语的表面意思和深层含义。教学时可以采用联系上下文法和展开想象法进行理解。‎ 三、回归整体,感悟写法(用时:8分钟)‎ ‎1.整体感知,体会文中运用的 场面描写的方法。  ‎ ‎2.组织交流: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正面描写?哪些地方运用了侧面描写?‎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关于场面描写的词句。  ‎ ‎2.小组交流: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正面描写?哪些地方运用了侧面描写?‎ 场面描写是小学生习作常用的一种描写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予以点拨,使学生在领悟其表达效果的同时,学习运用,可以在此环节安排“场面描写小练笔”,教师可以给出特定的情境,再组织学生进行构思片段。‎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用时:5分钟)‎ ‎1.师生共同总结课文的主题。 ‎ ‎2.总结:难忘1949年10月1日,难忘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1.总结课文的主题。  ‎ ‎2.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师可以在朗读时用音乐渲染气氛,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