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7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第02课典型例题(含解析)
第 02 课 典型例题 “分析文章结构”典型例题 对文章部分段落的分析 (2017 届“皖南八校”第三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国古代历史上生活着一类特殊群体,他们不以官职论高低,不以财富论成败,进可拜 将封相,退则遨游山野,功成不倨,恃才不傲,平生致力于修身养性,治国安邦,这就是“士”。 士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升华和瑰宝,其立身之道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其结晶则是具有高度 凝聚力的民族精神。 古代的“士”是指介于大夫与庶民之间的阶层。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处于“官”与农 工商“小百姓”之间的“各界人士”,尤指古代的读书人。士的社会特征就是不当官,不掌 权。一旦当官就叫“步入仕途”或“入仕”。按这个特征来界定,如今仍然存在着“士”这 个阶层。教授、专家、学者、作家、记者;卫生界、教育界、科技界、文艺界、商界及其他 各型的知识分子,凡“学而不仕者”,皆属士的范畴。传统的士讲风骨,重操守。尽管他们 经济上处于附庸地位,却极自尊,重义轻利。士尊崇的是“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 不能屈”的大丈夫;他们向往立功、立德、立言而作不朽之人;他们以国为家,倡导“天下 为公”;他们能“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腰无半文,心忧天下”是他们的写照。指点江 山、著书立说、“志在天下”是他们的社会属性。士的社会特征及属性,决定了他们创造及 发展的文化内容,由人及家,由家而国,由“小术”至“大道”,无一不与国家民族有关。 当道者对士的态度大多优礼有加,故“礼贤下士”之古风作为美谈。这种文化土壤栽培 出的中国读书人,历来将读书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关心国事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 优良传统,这是其他各国没有的社会及文化现象。 中国的士人之“气”,由于恪守的原则太多,往往有几分执着的“呆气”。故士人虽有 可敬可爱之处,却往往被视为迂腐的“书呆子”。尽管如此,士仍有着不可小视的社会能量。 由于他们居于承上启下的社会地位,又无权以谋私,加之有一定的文化积累,故往往能以较 客观的眼光来洞察社会。有时甚至有“一言九鼎”、“一言兴邦”的社会效应。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并不是单一的儒家文化,而是融会了诸子学说的“士文化”。士 文化的本质,于人讲立身,于国论治道。这种文化尽管萌生于封建时代,但它并不是封建文 化,而是饱含善良文化基因、刚柔并济、博大精深和充满了人性和理性的智慧型民族文化。 孔子的“民不患寡而患不均”,是均贫富、缩小差距的最早立论。而士文化所憧憬的“大同” 社会就是中国古版的“共产主义”。令西方不理解的是,中国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但不崩溃, 反而如日中天?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可提供历史的答案。 中国的士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文化景观,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巨 作用。否则,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是无法解释的。中国革命之所以取得成功,法宝之一就 是团结党外的仁人志士。仁人志士的共同标准就是爱国。尽管大一统的封建社会一开始就对 士及士文化有过“焚书坑儒”灭绝性的剿杀,更有长达 1300 多年制度性地长期禁锢与扼杀, 但士人及士文化中以国为家的浩荡之气却与世长存,雄风不衰,并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国 魂”。 (节选自《中国的“士”与“士文化”》)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士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类特殊群体,他们不以官职论高低,也不以财富作为成败 的评价标准,不倨不傲,平生致力于修身养性,治国安邦。 B.第一段概述了“士”这类特殊群体的特点,引出“士文化”这一概念,并对这一概念 的内涵特点、意义作用从传统、个人、国家三个角度简述与评价。 C.第二段交代了古代的“士”介于大夫与庶民之间,群类似今天诸如卫生界、教育界、 科技界、文艺界、商界及其他各型“学而不仕”的知识分子,范围极广。 D.传统的士虽然不当官,不掌权,经济上也处于附庸地位,但极自尊,讲风骨,重义轻 利,重操守,心忧天下,志在天下,把个人与国家联系一起。 【答案】B 对文章整体思路的分析 【2017 届山西太原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含蓄即含而不其、隐晦曲折,它是中国古典诗歌追求的一种美学境界。诗歌的含蓄包括 两层内涵:一是内容上的含蓄,一些题旨,诗人不愿明言、不能明言或不敢明言;另一种是 手法上的含蓄,诗人采用借代、暗示或象征等手法,造成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使读者从中 获得无穷之意蕴。 含蓄的手法,早在先秦诗歌中就有运用,如《诗经·蒹葭》,那种“宛在水中央”的朦 胧,“所谓伊人”的隐约,都带有相当的不确定性。在先秦至六朝的典籍中,虽未具体提及 “含蓄”一词,但已推许类似的手法,《文心雕龙》有《隐秀》篇,认为“情在词外曰隐”, “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这为合蓄理论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含蓄”成为一种美学形 态和诗学概念,大致起于中唐皎然的《诗式》,他在解释“辨析”十九字时,在诗学领域第 一次提到 “含蓄"。晚唐的王睿将含蓄正式尊为一种诗歌体式。含蓄风格也成为唐代诗人的 一种创作追求,刘禹锡就深为“言不尽意”而苦恼。他说:“常恨语言浅,不如人意深。” 认为诗人应该在诗歌中营造“象外之象”,这样才会“言有尽而意无穷”。晚唐司空图的含 蓄理论可以说是“言外之意”说的集大成者。他认为具体的“象”、“景”、“味”、“韵” 是 有限的,要获得无限的意蕴,就要从中超脱出去,在“象外”、“景外”、“味外”、“韵 外”的更大的空间作无待的逍遥之游,以有“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到了两宋,含蓄作为一个主要的批评标准被广泛运用。梅尧臣说:“状难写之景,如在 目前,含不尽之意,现于言外,若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板桥霜’,贾岛‘怪禽啼旷野, 落日恐行人’,则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不现于言外乎?”梅尧臣的话可说是对司空图的 一种补充。之后,含蓄美已成为诗、文、绘画创作的一条基本准则,并推至艺术创作的最高 追求之一。至南宋的严羽,他在《沧浪诗话》中把“言有尽而意无穷”这种含蓄之美推至极 致,还提出了“得鱼而忘荃”“得意而忘言”“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等说法。 降至明清,以含蓄评诗文更成为惯则。清代“神韵”领袖人物王士禎直承了严羽“得意 忘言”的含蓄说。他盛贊盛唐诗“蕴藉含蓄,意在言外”,认为“唐人五言绝句,往往入禅, 有意忘言之妙”。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认为诗要“神寄形中”,所以须“脱形写形”, 说谢灵运诗就是“多取界外,不失环中”。明人胡翰认为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就是以有限的 语言表达无限的“言外之意”,惟有“象外““言外”才会“四表无穷”。 以上论述,说明不同的时代都在强调含蓄所具有的笔墨寥寥、意溢千里的美学价值。崇 尚深情绵邀、含蓄蕴藉,富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神韵天然之佳作,便形成丁一股文学潮 流,至今天不衰。 (摘编自《中国古典诗词的显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思路,以时间为序,具体论述了“含蓄”作为一种美学追求在 不同时代的发展,这也为后人的创作提供了借鉴。 B.先秦诗歌中就有含蓄手法的运用,例如《诗经•蒹葭》中就有“所谓伊人”“宛在水 中央”的朦胧之美,但这种手法的运用仍然是无意识、不自觉地。 C.含蓄美不仅是诗歌创作的一条基本准则,同样适用于散文、绘画等艺术形式,可以说 含蓄美是诸多艺术创作的普遍追求。 D.王士祯认为盛唐诗“意蕴含蓄,意在言外”,王夫之说谢灵运诗“多取象外,不失环 中”,说明在含蓄理论出现之前,诗人们对含蓄手法的运用已较成熟。 掌握分析文章结构思路的方法: (1)抓住文体特征,明确论点,分析观点与材料的内在逻辑关系。 ①要扣住文章的题目,题目或点明中心论点,或提出论述的问题,或点出议论的范围(话 题)。 ②要抓住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中心论点或出现在题目,或出现在文中开头(首段), 或归纳于文尾(末段);分论点往往位于文段开头或结尾。 ③抓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包括引用材料)、正面论据和反面论据。 ④抓论证,论证的结构一般有总分、并列、层进、正反四种形式。一般来说,大多议论 文的整体结构属于总--分--总结构,在分说部分,往往会采取或并列、或层进、或正反的结 构模式。 还要注意的一种是驳论文,一般会采取或先驳后立、或边破边立的结构;驳论文主要从 三个方面来驳斥对方错误,即驳错误论点、驳错误论据、驳错误论证(推理过程),然后由此 确立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2)寻找标志性词语。 如“首先、其次、再次”,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或问题的几个方面,是并列关系;“总之”、 “由此可见”表示结论,一般是分总关系;“所谓”表示有所解释,是解说关系。可以作为标 志性词语的有:A.关联词 B.表明承递关系的词语关联词 C.顺序词 D.范围词 E.过渡词。 (3)寻找关键语句。 论述类文本中的有些句子,如领起句、总起句、过渡句、设问句和小结句等,往往能体 现文章思路,为我们划分文章结构提供了重要参考。 (4)注意答题规范: 思路①:首先(从、由-----写起)……接着写(引出)……然后……最后…… 思路②:引题--事例--拓展--反思。 思路③:以“……”为线索,选取了那些材料来表现主旨。 思路④:作者构思文章的思路:时间、地点、逻辑【并列、递进(层层深入)、正反对照】、 情感变化 归纳内容要点典型例题 对局部内容的概括总结 【2017 届福建四地六校高三上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由于生产力不发达,古代交通工具一般只有两类:一类是陆路的车马,一类是水路的舟 船。正如南朝梁江淹在《别赋》中所写:“船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棹容与而讵前,马 寒鸣而不息。”古代送别诗词中出现的“长亭”和“南浦”意象,就与运用这两类交通工具出 行密切相关。 秦汉时期,自两京始,在车马所行的官道两旁,已经开始设置邮亭与驿站。邮、亭、驿 的设置在功能上是有区别的。唐代颜师古为《汉书》作注时说“邮,行书舍也”,可见邮是负 责递送文书的机构;而《汉官旧仪》中记载“亭长持三尺板以劾贼,索绳以收执盗”之语, 可见亭的职能是抓捕奸盗。驿站的设置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个古代制度,驿的功能主要是递 送朝廷文书或为朝廷任命的使者和官僚提供上任与出使的旅行服务。邮、亭、驿三者有区别 也是有联系的,功能上有太多的重合,故有邮亭、邮驿、驿亭等复称。北周庾信在《哀江南 赋》中说“十里五里,长亭短亭”,大多是文学家夸张之词,而非实录。《汉官旧仪》所载“十 里一亭”“五里一邮”,并言邮亭相去“仅二里半”,汉代也未曾付之实施,这么密集的邮亭, 得有多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朝廷与民间的负担又是多少,可想而知。但长亭短驿,在中 国古代交通体制中确实长期存在。《说郛》中记载了宋人一首打油诗:“白塔桥边卖地经,长 亭短驿甚分明。如何只说临安路,不数中原有几程?”这首打油诗就道出了中原地带有“长 亭短驿”这样一个事实。 古代诗人们在南方写的诗词和在北方写的诗词,其所选用的意象形成的意象群显示出明 显的差异。在古代送别诗词中,这种差异同样存在。南方作家所写的送别诗词,长亭、短亭、 阳关、古道等意象,相对较少。如《楚辞》中,“长亭”“短亭”等意象的用例几乎没有;相 反,与河流相关的“浦”或“南浦”的意象却极为常见。这种现象,与中国南北不同的地理 特征紧密相连。 屈原是南方诗人的代表,其赋中多见“浦”字,《九歌》中有“望涔阳之极浦”之语,《离 骚》中也有“送美人兮南浦”之句。对于“浦”,《说文解字》解释说:“浦,水滨也。”《风土 记》说:“大水小口别通为浦。”这里有大小河道分流处,理所当然成为舟船停泊之所。“南浦” 是什么时候开始演变为水路送别诗中比较固定的意象,据初步考察,或与屈原的“送美人兮 南浦”这一名言有很大关系。但使“南浦”这一意象和送别情怀形成比较固定联系的,完全 得力于南北朝诗人。如江淹《别赋》中说“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谢 朓《送远曲》诗中也有“北梁辞欢宴,南浦送佳人”的诗句。唐诗宋词中,“南浦”意象俯拾 皆是,王维《送别》诗曰“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悲”,李白《赠汉阳辅录事二首》 诗曰“南浦登楼不见君,君今罢官在何处?”,柳永《倾杯》词曰“离宴殷勤,兰舟凝滞,看 看送行南浦”。就这样,一代一代的诗人承继屈原这一手法,不断将离愁别绪的文化因子,添 加到“南浦”之上,以致使“南浦”这一意象成为送别之地的代名词。李贺《黄头郎》诗曰: “黄头郎,捞拢去不归。南浦芙蓉影,愁红独自垂。”清人王琦注曰:“南浦,送别之地。”叶 葱奇也注曰:“古人送别之地多称南浦。” (节选自 2015《古典文学常识》第 1 期) (1)下列关于原文一、二两段内容的理解与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送别诗中经常出现“长亭”和“南浦”意象,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古代运用车马、 舟船这两类交通工具出行有密切关系。 B.邮、亭、驿功能有别,邮负责传递文书,亭主司奸盗,驿则兼有传递朝廷文书或保障 官员出行之责。 C.汉制规定,十里一亭,五里一邮,邮亭相距要近,实际上汉朝没有能力完成如此密集 的交通设置。 D.《说郛》中记载了一首宋代人写的打油诗,提及宋代在很多地方设置了长亭短驿的事 实,说明这种交通体制确实长期存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们在南方写的送别诗多选取“南浦”一类的意象,在北方写的送别诗则多选取 “长亭”“短亭”等意象。 B.南朝梁江淹《别赋》中的文句,引发了人们对“长亭”和“南浦”等意象的文化联想, 生发了与“别”相关的情愫。 C.文中多处选取屈原的诗句,来论证“南浦”的文学内涵,缘于屈原是南方诗人的代表, 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D.唐代李贺的《黄头郎》中的诗句“南浦芙蓉影”中的“南浦”意象已经定位为送别之 地,后人对这种理解也多认同。 (1)【答案】D 【解析】模糊范围,第二段最后一句中“这首打油诗就道出了中原地带有‘长亭短驿’这样 一个事实。” 特别指出“中原地带”。 (3)【答案】B 对整体内容的概括总结 【2016 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 同诗歌、散文、戏剧一样,对于中国现代小说形式发展的评价,离不开五四初期的语言 变革对于中国现代小说由传统向现代转换的决定性意义这个“基点”。每次语言变迁都带来 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和变化。初期现代小说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直接推动了中国现 代小说写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诗化、散文化等美学 风格,也使得现代小说的复调叙述成为可能;政治文化语境下语言方式的变动,推动了小说 形式的进一步发展,“小说语言的政治化”带来的“标语口号”、“概述”、“讽刺”、“直 语”等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小说文体带来“审美危机”,而作为对政治语言的反拨,又 使小说发展了限制性语态、隐喻和幽默修辞风格等文体表现形式;30 年代新媒体影响下的语 言变迁,催生了新的小说语言方式,带来了现代都市新小说的形式,如跳跃的小说节奏、画 报体小说、电影化小说等形式的发展;40 年代小说语言的“口语化”,带来了小说形式的戏 剧化追求,推动了章回体等传统小说形式的再利用和再发展。 从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演进的角度,不仅可以准确评价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 中的得与失,也能更加客观地评价同样作为语言艺术的中国古典文学,重新来看待和审视文 言之于文学形式的意义。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从当时的文化发展大目标出发,反对文言文,提 倡白话文,完成了白话语言方式的确立,这种历史功绩自然不能抹杀。但当年有许多学者对 五四语言革命中彻底丢弃文言文的观念和实践持保留态度,他们的言论、思考和忧虑中的合 理成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被人们重新认识。时过境迁,尤其是在冷静面对白话语言给文 学带来的一些困境时,在追寻白话语言的“艺术化”加工过程中,当年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事 后的反思性意见,与五四白话文运动中以“学衡”为代表的反对派意见,在语言与文学关系 问题的许多认识上有着惊人的一致。而且很多现代文学史上的代表性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在 各类文学文本的写作中,也吸收了大量文言的因素和成分,甚至创作了大量的文言诗词,其 造诣也是很高的。这不仅证明了文言作为文学语言的生命力,并未因白话文的兴起而消失, 而且也表明:事实上文言也参与了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演进的过程。 (所选文段有删改) 9.从内容出发,最适合做选文标题的一项是 A.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历程 B.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得与失 C.语言变革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 D.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深受语言变迁的影响 【答案】C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选项特征是信息跨度大、综合性强,表述语句比较长,有时含有好几 个分号、句号,至少是三个逗号,并且选项信息分散在多个段落中或一个段落的不同位置。 信息点多而且面广,使考生一眼不能穷尽,大有“乱花迷人眼”之感,对这样的选项,可以 运用“切片比对分析法”来解答。即将其拆解,切分成若干片断,逐一与分散在原文各个段 落的对应词语、句子所在的区域比对,看原文有没有相关的片断,看相关片断的信息是否与 选项吻合。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