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临沂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临沂市 2021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 2020.11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 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 项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近日,在不少地方的倡议下,制止浪费成为商家和顾客的共识;宣扬大吃 大喝、暴饮暴食的直摇不见了,推广绿色健康饮食理念的直播受到追捧;节约 粮食和资源,杜绝任何形式的浪费,成为许多家庭家风家教的重要内容……连 日来,中央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得到全社会热烈响应,凝聚起崇俭 抑奢、反对浪费的强大正能量。 风俗者,天下之大事也。从“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严厉要求,到“坚 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的令行禁止,再到“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 的热情动员,国家高度重视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和饮 食风尚不是小事,通过这个小切口,可以推动价值理念的大革新、经济活动的 大升级,可以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 以健康生活为目标,来一场饮食文化“绿色革命”,可谓正当其时。 让饮食文化简朴俭约起来。《资治通鉴》里讲:“俭约,所以彰其美也。” 苏轼感慨:“口腹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惜福廷寿之道。”穷奢极 欲、暴殄天物素为中国人所反对,物尽其用、利用厚生素为中国文化所提倡。 勤俭节约这个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传家宝”,无论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人 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都不能丢。当下一些地方餐饮浪费现象仍然存在,“触 目惊心、令人痛心!”只有驰而不息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不断扭转讲排场、 比阔气的错误观念,清除未富先套、炫富竞奢的土壤,才能力成奢侈浪费和不 合理消费。 让饮食文化绿色低碳起来。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深刻指出:“我们 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 然规律。”坚持人与自然和诺共生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也应成 为生活方式和饮食文化的重要指导原则。我们必须把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融入 日常生活,提倡绿色、低碳、环保、可持续,戒除滥食野生动物等破坏生态平 衡的饮食陋习。 让饮食文化文明健康起来。“纵口欲而百病生”,饮食与健康关系密切。 暴饮暴食、油大味重、荤素失衡,诸如此类问题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各类病症的 发生。不科学不健康饮食习惯还可能加剧医疗负担、引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影响不可小觑。健康中国,离不开健康饮食。如今生活条件改善了,忍饥挨饿、 缺吃少穿、生活困顿一去不复返了,“吃得对、吃得好、吃得健康”理应是高 品质生活关注的重点。生熟食分开存放和加工,添加公筷公勺、实行分餐制, 合理膳食、荤素搭配、营养平衡,这些健康科学的生活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 的家庭所接受。 全面小康既是物质丰盛的小康,更是饮食健康、饮食环保的小康。让我们 一起行动起来,践行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涵养简约文明的饮食文化。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0 年 08 月 18 日 04 版) 材料二: 今年突发的疫情对原本正常运转的国际经贸产生不小冲击,可以说是让粮 食安全危机意识重回大众最直接的原因。3 月下旬,越南率先宣布禁止该国大 米出口,到 4 月中旬则有俄罗斯、埃及、印度、哈萨克斯坦、泰国、乌克兰等 14 个国家出台限制农产品和食品出口政策。中国因为人均耕地资源不足等问 题,一直是粮食净进口国,虽然口粮方面进口占比较低,但如果国际贸易再受 到不可预测事件的冲击,难保不影响国内粮食的供应。 此外,诸如特大气象灾害等因素,也会影响粮食的供给。就今年来说,国 外出现了“螳灾”,数千亿只煌虫自非洲飞越红海进入西亚和南亚的巴基斯坦 和印度,过境处粮食大幅度减产,一度引发全球粮食安全担忧;国内则出现了长 江流域特大洪水,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透露,今年洪灾使 6000 公顷的农田遭 到破坏,其中 11400 公顷的土地没有收成,好在还不至于影响中国粮食安全。 疫情发生之前的 2019 年 10 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 指出中国“谷物供应基本上自给自足,口粮绝对安全”。疫情并没有影响国内 粮食生产丰收,目前过度担忧粮食短缺大可不必。不过,接连出现的突发情况 也提醒我们,近忧虽无,远虑不可不防,而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正是目前国人 应对可能出现的粮食安全问题谋远虑的有效应对措施。 (摘编自“第一财经网”社论《粮食安全无近忧但需谋远虑》) 材料三: 以服务宏观调控、调节稳定市场、应对突发事件和提升国家安全能力为目 标,科学确定粮食储备功能和规模,改革完善粮食储备管理体制,健全粮食储 备运行机制,强化内控管理和外部监督,加决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 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爱粮节粮意识,抑制不合理消费需求,减少 “餐桌上的浪费”,形成科学消费、健康消费、文明消费的良好风尚。普及推 广经济、适用、防虫、防霉储粮新装具、新技术,帮助农民减少产后损失。示 范推广绿色、环保、智能粮食储藏设施设备,鼓励适度加工,提高物流效率, 减少粮食流通环节的损失损耗。 优化粮食应急供应、配送、加工同点的布局,建成一批规范化粮油配送中 心、粮油应急加工企业和应急供应网点,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备、运转高效、 保障有力的粮食应急供应保障体系,强化应急处置功能,捉升应急供应保障水 平。 (摘编白《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推广绿色健康饮食理念的直播受到追捧,使价值理念产生大新,促进了 经济活动的大升级,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 B.《资治通鉴》和《自然辩证法》都有对餐饮文化的论述,倡导人们尊重 自然、保护自然,戎除滥食野生动物等破坏生态平衡的饮食陋习。 C.在今年国内、国际突发疫情和白然灾害的背景下,强谓制止餐饮浪费行 为,增强人们对粮食安全的危机意识,有若深远的现实意义。 D.《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认为,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 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以提开应急供应保障水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很多地方的倡议下,制止浪费成为商家和顾客的共识;而节约粮食和 资源,杜绝浪费,也成为许多家庭家风家教的重要内容。 B.健康中国,离不开健康饮食,不科学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能够导致各类 病症的发生、加剧医疗负担、引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C.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人与自然和诺共生,成为生活方式和饮食文化 的重要指导原则,这与中国文化物尽其用的理念一致。 D.一些国家出台限制农产品和食品出口政策,国际粮食贸易面临保护主义 和单边主义的干扰,说明当今世界粮食安全形势严峻。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健康科学的饮食理念范畴的一项是(3 分) A.许多学校、酒店实行分怪制 B.早饭吃好,午饭吃饱,晚饭吃 少 C.生食、熟食分类存放在冰箱中 D.饭店餐桌放置“光盘行动”标语 牌 4.请结合材料内容,概括我国为确保粮食安全而采取的措施。(4 分) 5.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天坛十三记(之九) 肖复兴 天坛里最多的树木,是柏树,有几万棵,树龄在几百年之上的就有五六千 棵。在天坛,柏树的代际区别是极其明显的。内垣和外垣前的柏树林,种植的 是年轻的新树,而散落在园内的很多柏树则是老树,甚至有明代六百年以上树 龄的老柏树。在植物之中,比起娇艳的花草,树的生命要长久得多。人类和树 比起来,最多不过百年之躯,哪怕是帝王,都是无法与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树 木相匹敌的。 很难设想,天坛里如果没有了这些古柏,将会是什么样子。祈年殿和圆丘, 俯瞰四周,只是一片光秃秃的地面,或者是一些杂花新树,该会发出怎样的唱 叹,肯定会感觉像是元帅麾下没有了威武成阵的将士,而只是一片花拳绣腿。 走到这些古柏密密的树荫下,我有时会想,没有了古柏,哪怕是盛开着鲜 艳花朵诸如桃李海棠一类的树簇拥着祈年殿和圈丘,也是不适合的。只有古柏, 才和天坛相配,才如彩云拱月,托起了整个天坛。 有一棵古柏,在天坛里很特别。它是斜躺在那里的。不知道什么原因,它 从巍巍直立,变成了这个样子。是雷雨?是地震?还是战火?在天坛漫长的历 史中,在人为的战火和自然的灾难中,无辜倒下而死亡的古柏有很多。我一直 都觉得它很不情愿,不甘屈服于一头载倒在地。它的枝干离地面很近了,眼瞅 着就要倒下了,但它还是坚强地支撑着,箭一样斜指向天空,就像战场上一个 中弹也不肯倒下的武士。于是,它与众不同地活了下来,定格成今天这样,像 一尊罗丹或马约尔的雕塑。 它很粗壮,纵使躯干已经被扭曲成这样,一年四季枝叶茂密,生命力依然 旺盛如年轻的时候。每一次经过,我都要站在它身边看一会儿,有时会觉得它 如同一尊卧佛,洞悉世事沧桑与人生况味,有几分幽邃和神秘。 这棵古柏,我小时候就见过,几十年过去了,它还斜卧在那里,只是以前 我可以爬到树上玩耍,现在被铁栏杆围起来了。几十年过去了,我垂垂老矣, 它还是像以前那样的枝繁叶茂。几十年算什么,几百年都过去了,它不是照样 青春如昔吗?如今,它的树根处,居然又长出了新的枝丫,许多青草也爬满四 周,甚至缠绕上它苍老皴裂的躯干。这时候,我觉得它就像一只鸡婆,四周围 绕着一群鸡娃,或者像一个孙儿绕膝的老爷爷,充满人间烟火气息。 夏天,我坐在它对面画它,觉得它越发枝叶茂密、浓郁苍绿,如一潭深湖。 我一遍遍端详它,仔细看遍了它的浑身上下,忽然,觉得它好像在对我讲话, 只是我听不懂树的语言。 风吹树叶的沙沙响声,不是树的语言。树叶的语言,无须借助风。树叶也 不是树的嘴巴。我们知道树和我们人一样,也会呼吸,吸进二氧化碳,呼出氧 气。但是,我们也不知道树和我们人一样,也会说话,我们不知道树的语言是 什么。我们的先人讲究天人合一,我们如今更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但是,我 们听不懂树的语言,我们和它们隔膜得很。 古柏很有特色,尤其是天坛的古柏,因融入苍茫的历史而富于生命感的力 度和深度。当年,梵高居住在法国阿尔的时候,很爱画柏树,即使病重住进圣 雷米疗养院里了,还在画疗养院里的柏树。他说:“柏树在线条和比例上都很 美,像埃及的方尖碑。”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人以这样崇高的比喻评价柏树。 史铁生对地坛的古柏情有独钟,也曾经从绘画的角度说那里的古柏“躯干 和树冠可以表现的元素太丰富了,随便换个角度都会感觉不一样”,说它们“纠 缠在一起的枝条,像是岁月无声的撕扯”,说“这些和树干扭曲在一起的大帅 子有特殊的故事感”。 面对柏树,梵高是画家的角度,史铁生则是作家的角度。史铁生强调它们 的故事感和历史感等更多文学的元素,梵高强调它们特殊的美和美术的元素。 或许,两者结合在一起,才可以更丰富而准确地概括天坛里的古柏给予人们的 启示,让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它们。 梵高画的柏树,是丝柏树,和天坛里的柏树不完全相同,而且,也没有天 坛里的柏树古老。不过,他对柏树的这个“方尖碑”的比喻,让我感到新鲜。 我想,如果在梵高眼里普罗旺斯的柏树是“方尖碑”,天坛里的古柏,尤其是 我自童年就见到的这棵斜卧而顽强不倒的古柏,又该是什么呢?我一直想找到 一个比“方尖碑”更崇高更合适的比喻,可是,思短词穷,一直没有找到。 有一天,我到北大参观塞克勒博物馆,忽然看见院落里的石座上放着一块 日暑,由一根针一样细的支柱支撑,呈斜立状,指向天空。我一下子想起,天 坛里的这棵古柏不也是斜立着吗?而且,比日暑的倾斜度还要大。我觉得古柏、 起码这棵古柏就像我们古代@的日暑,直指天空,直指时辰,和天坛相配。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本文以天坛的柏树为描写对象,由“天坛十三记”可推知,作者应记录 了许多与天坛相关的事物,柏树只是表现天坛的一个方面。 B.“人类和树比起来,最多不过百年之躯”写出了人们在古柏面前的渺小 感;又以帝王为例,意在强调人们应摒弃权力,追求真我。 C.由“我听不懂树的语言”到“我们听不懂树的语言”,作者通过个人生 活经验推及人类社会,写出了人类与自然界的隔膜。 D.梵高和史铁生对柏树都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认知,作者认为将他们两人的 观点结合起来,可以帮助人们加深对天坛古柏的认识。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以双线索贯穿全文,一棵斜躺的古柏是明线,古柏引起的联想与思 考是暗线,明线暗线巧妙编织,显隐结合,使文章摇曳生姿。 B.“以前我可以爬到树上玩耍”、“我坐在它对面画它”,叙述性文字的 插入,丰富了文章的表现方式,体现出作者与天坛古柏间的深情。 C.文章善用比喻,将一棵斜躺古柏比作了一个武士、一尊雕塑、一尊卧佛、 一个老爷爷、一块日暑等,形象地展现出同一事物的不同特点。 D.作者的散文文笔细腻,意味隽永,能在平常事物中写出对生活的独到观 感,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本文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风格。 8.如何理解文章前后两次写到古柏“和天坛相配”?(4 分) 9.鲁迅在谈及创作时曾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请据此简要说明本文的 创作特点。(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沈)括字存中,以父任为沭阳主簿。县依沫水,乃职方氏所书“浸曰沂、 沫”者,故迹漫为污泽,括新其二坊,疏水为百渠九堰,以,节原委,得上田 七千顷。 擢进士第,编校昭文书籍,为馆阁校勘,删定三司条例。故事,三岁郊丘 之制,有司按籍而行,藏其副,吏沿以干利。括考礼沿革,为书曰《南郊式》。 即诏令点检事务,执新式从事,所省万计,神宗称善。 迁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提举司天监,日官皆市井庸贩,法象图器, 大抵漫不知。括始置浑仪、景表、五壶浮漏,招卫朴造新历,募天下上太史占 书,杂用士人,分方技科为五,后皆施用。加史馆检讨。 辽萧禧来理河东黄嵬地,留馆不肯辞,曰:“必得请而后反。”帝遣括往 聘。括诣枢密院阅故牍,得顷岁所议疆地书,指古长城为境,今所争盖三十里 远,表论之。帝以休日开天章阁召对,喜曰:“大臣殊不究本末,几误国事。” 命以画图示禧,禧议始屈。赐括白金千两使行。至契丹庭,契丹相杨益戒来就 议,括得地讼之籍数十,预使吏士诵之,益戒有所问,则顾吏举以答。他日复 问,亦如之。益戒无以应,谩曰:“数里之地不忍,而轻绝好乎?”括曰:“师 直为壮,曲为老。今北朝弃先君之大信,以威用其民,非我朝之不利也。”凡 六会,契丹知不可夺,遂舍黄嵬而以天池请。括乃还在道图其山川险易迁直风 俗之纯庞人情之向背为《使契丹图抄》上之拜翰林学士权三司使。 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 所论著。又纪平日与宾客言者为《笔谈》,多载朝廷故实、旧出处,传于世。 (节选自《宋史·卷三百三十一·沈括》)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括乃还在道/图其山川险易迂直/风俗之纯庞/人情之向背/为《使契丹图 抄》上之/拜翰林学士/权三司使 B.括乃还/在道图其山川险易迁直/风俗之纯庞/人情之向/背为《使契丹图 抄》上之拜翰林学士/权三司使 C.括乃还在道/图其山川险易迁直/风俗之纯庞/人情之向/背为《使契丹图 抄》上之/拜翰林学士/权三司使 D.括乃还/在道图其山川险易迁直/风俗之纯庞/人情之向背/为《使契丹图 抄》上之/拜翰林学士/权三司使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3 分)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 进士。明清时期,殿试分录取考生为三甲,世人统称录取者为进士。 B.三司,在唐代之前,同“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 的合称。在唐、宋时期,则以盐铁、度支、户部为三司,主理财赋。 C.加,加官,宋朝常在兼职之外给予额外“加官”,以提升其待遇品级或 作为荣誉象征以示优宠,与下文“权三司使”中的“权”意思相同。 D.天章阁,宋朝阁名,真宗时营建,以奉真宗御集御书。在天章阁接见大 臣,向大臣问御边大略、军政要事,成为对大臣们最高规格的待遇。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沈括精通水利,为民造福。他在担任沭阳主簿期间,不仅疏浚了水流, 而且得到上等田地七千顷。 B.沈括精于改革,成效显著。他改革郊祭之制,节省了大量的费用;大力 改革天文历法,一直沿用至今。 C.沈括长于外交,有理有节。在处理边界问题上,他通过查阅档案,确认 了边界,让辽国使者感到理屈。 D.沈括学问广博,富有成就。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等, 他没有不通晓的,都有著作论述。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帝以休日开天章阁召对,喜曰:“大臣殊不究本末,几误国事。”(4 分) (2)今北朝弃先君之大信,以威用其民,非我朝之不利也。(4 分) 14.沈括在出使辽国时采取了什么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成果?请简要概括。(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 15-16 题。 秋野五首( 其二)① 杜甫 易识浮生理,难教一物违。 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 衰老甘贫病,荣华有是非。 秋风吹几杖②,不厌此山薇③。 【注】①本诗作于大历二年(767 年),诗人流离菱州之时;②几杖,坐几和 手杖,皆老者所用,用以借指老人;③此山薇:商朝孤竹君之二子伯爽、叔齐, 商朝灭亡后,两人耻而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最终饿死在山上。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阐明道理,即人生的道理是容易认识的,任何事物都难以违背其规 律。 B.颔联意同“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句,旨在借鱼、鸟来表达思归之 情。 C.衰老之人甘于过贫病交加的日子,荣华富贵之人也难免会有是非灾难发 生。 D.围绕首联,后三联分别在景、议、叙中寓理,全诗说理但不枯燥,饶有 兴味。 16.末句“不厌此山薇”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在《琵琶行》中,琵琶女的身世,激起了诗人自我悲伤的情怀,让诗人 发出了“ , ”的感慨。 (2)苏轼在《赤壁赋》中阐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哲理,其中阐述“变”的 观点的两句是:“ , 。” (3)《登高》一诗中的“ , ” 两句,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让人在秋景中品味出韶光易逝、人生 迟暮的感伤。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豆腐点得比较老的,为北豆腐。听说张家口地区有一个堡里的豆腐能用秤 钩勾起来,扛着秤杆走几十里路。这是豆腐么?点得较嫩的是南豆腐。再嫩即 为豆腐脑。比豆腐脑稍老一点的,有北京的“老豆腐”和四川的豆花。比豆腐 脑更嫩的是湖南的水豆腐。 豆腐压紧成型,是豆腐干。卷在白布层中压成大张的薄片,是豆腐片。东 北叫干豆腐。压得紧而且更薄的,南方叫百页或千张。豆浆锅的表面凝结的一 层薄皮撩起晾干,叫豆腐皮,或叫油皮。我的家乡则简单地叫作皮子。 豆腐最简便的吃法是拌。买回来就能拌。或入开水锅略烫,去豆腥气。不 可久烫,久烫则豆腐收缩发硬。香椿拌豆腐是拌豆腐里的上上品。嫩香桥头, 芽叶未舒,颜色紫赤,唤之香气扑鼻,入开水稍烫,梗叶转为碧绿,捞迅,揉 以细盐,候冷,切为碎末,与豆腐同拌(以南豆腐为佳),下香油数滴。一箸入 口,三春不忘。香椿头只卖得数日,过此则叶绿梗硬,香气大减。其次是小葱 拌豆腐。北京有歇后语:“小葱拌豆腐,一青二白。”可见这是北京人家家都 吃的小菜。拌豆腐特宜小葱,小葱嫩,香。葱粗如指,以拌豆腐,滋味即减。 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老豆腐”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沂蒙红色文化的核心是沂蒙精神,其中“沂蒙六姐妹”就是战争年代在 老区涌现出的一个优秀群体。 B.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 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C.脱贫攻坚进入全面收官阶段,我们如何冲刺“最后一百米”,能否如期 完成任务,成为当前最关键的问题。 D.其次是小葱拌豆腐。北京有歇后语:“小葱拌豆腐,一青二白。”可见 这是北京人家家都吃的小菜。 19.请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主要修辞手法进行赏析。(4 分) 20.本段文字语言特色非常鲜明,请举两例加以分析。(4 分) 21.下面文段有 5 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5 分) 10 月 20 日 11 点 18 分,①在银川始发的动车组试验列车到达西安北站, ②标志着西银高铁进入全线拉通试验阶段。③西银高铁线路全长约 618 公里, ④设计时速为每小时 250 千米,⑤全线共设车站 20 处,⑥计划今年年底建成 通车。⑦届时,从西安乘坐火车到银川将由现在的 14 小时缩小至 3 小时左右。 ⑧作为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高铁网,⑨西银高铁开通运营后, ⑩将成为围绕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和以银川为中心的沿黄城市带之间 的便捷通道。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 流畅,不超过 60 个字。(4 分) 10 月 17 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高票通过新修订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并将从 2021 年 6 月 1 日起实施。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室主任郭林茂表示,修改后的未成年人保护 法补齐了现有法律中的短板,最大限度地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本次修改,对现 行未成年人保护法作了大幅修改和完善,新增“网络保护”“政府保护”两章, 由 7 章扩展为 9 章,条文由 72 条增加到 132 条,修改几乎涉及原法的每一个 条文。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表示,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 法将初步担负起我国未成年人保护“小宪法”的使命。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振华高中坚持“阳光体育”,强化落实早操跑操制度,但就课间操开展的 问题,大家有着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高中生的体育锻炼贵在锤炼意志,所以课间操应继续以跑操为 主,跑步保持队列能增强集体意识、提升专注力,喊口号可以宣泄负面情绪, 缓解学习压力; 也有人认为,体育锻炼更应该享受乐趣,课间操可以做健身操、跳广场舞、 跳绳等,增加趣味性,做到劳逸结合,才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还有人认为,像甘肃酒泉的学生跳敦煌舞一样,开发具有自身文化特色的 校本资源,做到体育与美育、传统文化的融合……… 假如你是该校学生申强,请你结合材料内容,就课间操的开展给学校写一 篇建议书,体现自己的认识和思考,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0.11 1.C (A 项中,“推广绿色健康饮食理念的直播,使价值理念产生大革新” 错误,“推广绿色健康饮食理念的直播”与“价值理念产生大革新”之间没 有必然的因果关系。B 项“都有对餐饮文化的论述”错误,《资治通鉴》有 关论述体现了饮食文化的俭约;《自然辩证法》有关论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 关系。D 项“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与“提升应急供应保障水平”是并列 关系,用“以”连接则成了目的关系) 2.B (由材料一第五段可知,“加剧医疗负担、引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只是一种可能) 3.D (饭店在餐桌上放置“光盘行动”标语牌,旨在提醒顾客崇尚节俭, 避免浪费) 4.①制止餐饮浪费行为;(1 分)②加强粮食储备管理,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 系;(1 分) ③加大宣传,增强忧患意识,倡导节粮减损;(1 分) ④健全粮食应急供应保 障体系。(1 分)(共 4 分。答出一点得 1 分,意思对即可) 5.材料一首先从制止浪费的地方倡议和中央指示谈起,提出崇俭抑奢、反对 浪费的论点。 (2 分)接着众简朴简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三个方面进行论证。(2 分)最 后发出号召,践行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涵养简约文明的饮食文化。(2 分)(共 6 分。通过对材料一分段的归纳和概括可以得出答案,具体表述可以有所不 同) 6.B(以帝王为例是为了进一步强调人在古柏面前的渺小感,“拥弃权力,追 求真我”不是文章突出的中心) 7.A (“一棵斜躺的古柏”并非文章线索) 8.①前面写古柏庄重威仪,富有生命力,深具历史沧桑感,和庄严肃穆、历 史悠久的天坛相配;(2 分)②结尾写斜立的古柏像日咎,直指天空和时辰, 和天坛所传达的天人合一的理念(如答“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或“中国传 统哲学宇宙观”也可)相配。(2 分) 9.①选材具有典型性,体现选材严。(1 分)文章写天坛柏树,重点描写了一 棵斜卧而顽强不倒的古柏,突出天坛柏树生命力顽强等特点,体现了“选材 要严”。(2 分) ②立意具有深刻性,体现开掘深。(1 分)文章以天坛柏树为中心,联想到梵 高、史铁生关于柏树的作品,挖掘出柏树在美术和文学等方面的深层意蕴, 升华出柏树契合天坛的精神理念,体现了“开掘要深”。(2 分) 10.D (正确标点为:括乃还,在道图其山川险易迁直,风俗之纯庞,人情之 向背,为《使契丹图抄》上之。拜翰林学士、权三司使。) 11.C (“权”是临时代理的意思,和“加”意思不同) 12.B (“一直沿用至今”不当。原文只是说“后皆施用”,不代表有沿 用至今的意思) 13.(1)皇帝在休假日打开天章阁召见沈括答对,高兴地说:“大臣们根本 不去探究事情的原委,几乎误了国家大事。”(共 4 分。“以”“召对”“本 末”“几”各 1 分) (2)现在你们北朝抛弃你们以前皇帝的重大信约,用暴力役使自己的百姓, 不是对我们宋朝不利。(共 4 分。“大信”“威”“用”“非”各 1 分) 14.①预先找出相关书信档案数十件,让幕僚和吏员背熟。契丹每有问题提 出,沈括就让手下吏员列举档案条文作答。②不惧威胁,以国之道义、民之 根本为理由,申明寸土不让。③在沈括一行力争下,辽国最终有所退让,紧 张的宋辽关系得以暂时缓解。(共 3 分,每点 1 分) 15.B (领联“旨在……表达思归之情”错。深水之处,游鱼会感到极其快 乐;林木茂密之处,飞鸟便知道这是自己的归宿。诗人以自然现象为例,说 明首联“易识浮生理,难教一物违”的哲理) 16.①诗人并不讨厌在山上采薇而食,借用伯夷、叔齐首阳采薇的典故,② 形象化地表达了诗人向往隐居、安贫乐道的思想,③也蕴含着诗人不为乱世 所扰,坚守内心气节的人生志向。(共 6 分。每点 2 分) 17.(1)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3)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共 6 分。每空 1 分,错、漏、 添字皆不得分) 18.A (A 项表示特定称谓,B 项表示反语,C 项表示特殊含义,D 项表示 引用) 19.此处运用夸张手法(1 分),“三春”一词在时间上夸张延长(1 分),写出 了对香椿拌豆腐的香味的久久不忘(1 分),增强了对香椿拌豆腐喜爱的表达 效果(1 分)。(如答对偶,最高得 2 分) 20.(1)平实有味,真切自然。如:“听说张家口地区有一个堡里的豆腐能用 秤钩勾起来,扛着秤杆走几十里路。这是豆腐么?” (2)有文言色彩,质朴典雅。如:“葱粗如指,以拌豆腐,滋味即减。” (3)多用短句,简洁明快。如:“入开水稍烫,梗叶转为碧绿,捞出,揉以 细盐,候冷,切为碎末,与豆腐同拌(以南豆腐为佳),下香油数滴。” (共 4 分。答出 1 点得 2 分。答出 2 点即可。第 1 小点如答质朴、平淡等 也可) 21.(1)①改为“从银川始发的”; (2)④改为“时速为 250 千米”; (3)⑧改为“作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或“作为……之一”; (4)⑦“缩小”改为“缩短”; (5)⑩删去“围绕”。(共 5 分。每点 1 分) 22.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 分)将从 2021 年 6 月 1 日起实施(1 分)。该法作了大幅修改和完善(1 分),最大限度地保护未成年 人权益(1 分)。(共 4 分) 【参考译文】 沈括,字存中,因为父荫得官为沭阳主簿。沭阳县靠着沐水,是职方氏所 写的“浸曰沂、沭”的地方。早先的河道漫衍为停滞不流的沼泽,沈括重新修 筑两条堤防,疏浚水流为一百条水渠九个水坝,用来分导和节制沫水的主流和 支流,得到上等好田地七千顷。 考中进士后,沈括被派去编集校对昭文馆的书籍,担任馆阁校勘,删定三 司条例。按照旧制,每三年一次郊丘祭祀天地的制度,有关部门按照典籍记载 进行,收藏起典籍的副本,官吏们因袭来谋取私利。沈括考订南郊大礼的礼制 沿革,写成一部书叫《南郊式》。皇帝就下诏叫他掌管郊祀的事务,按照新的 仪式举行祭礼,所节省的费用数以万计,神宗十分满意。 升任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提举司天监,天文历算的官员都是市井间 庸俗商贩,对于天文现象、天体图象和天文仪器,大多浑然不懂。沈括开始设 置浑仪、景表、五壶浮漏,招来卫朴修造新历法,向全国各地募集上献太史占 书,参杂使用士人,分方技科为五部分,这些办法后来都被采用施行。加官为 史馆检讨。 辽国的萧禧来处理河东黄鬼一带地界划分问题,留在馆舍不肯辞去,说: “一定要请求得到后才回去。皇帝派沈括前往问候致意。沈括到枢密院查阅以 前的档案,得到当年商定疆界的文书,文件指定以古代的长城作为边界,现在 所争的地方与长城相距三十里远,上表论述了这事。皇帝在休假日打开天章阁 召见沈括答对,高兴地说:“大臣们根本不去探究事情的原委,几乎误了国家 大事。”命令沈括把地图拿给萧禧看,萧禧这才感到理屈。皇帝赏赐给沈括白 银一千两,让他出使。到了契丹宫廷,契丹宰相杨益戒来和他商谈,沈括找到 争论地界的各种文书档案几十件,预先叫吏员们记熟,杨益戎有问题提出,就 回头叫吏员列举所得档案回答。另一天再问,也是这样。杨益戒无法对答,傲 慢地说:“几里土地都不忍心,难道忍心轻率地断绝友好关系吗?”沈括回答 说:“军队以正义为强大,以理屈为衰弱。现在你们北朝抛弃你们以前皇帝的 重大信约,用暴力役使人民,不是对我们宋朝不利。”总共会谈了六次,契丹 知道无法改变沈括的主张,就放弃黄鬼而请求天池。沈括就回朝,在路上画了 契丹的山川险要平坦的地形及道路坦直曲折的状况,记下风俗的纯朴和庞杂的 情形,以及各地人心的向背,作《使契丹图抄》上。被授为翰林学士、权三司 使。 沈括学识广博,善于写文章,对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 没有不通晓的,都有著作论述。他又把平时和宾客谈论的事记录下来,写成《笔谈》 一书,记载了许多朝廷中的典故、事实,有声望的老臣的情况,流传于世上。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