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3

‎2016年安徽省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你选出的答案标号填在题后括号内.)‎ ‎1.下列发生在厨房里的变化,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 切碎青菜 B.‎ 淘米 C.‎ 鸡蛋加水搅匀 D.‎ 天然气燃烧 ‎2.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态环境”.你认为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环保精神的是(  )‎ A.外出时乘坐公交车,少开私家车 B.关闭所有工厂 C.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 D.推广鼓励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 ‎3.学校食堂准备了下列食物,馒头、炒肉片、清蒸鱼.从营养均衡的角度来考虑,你还应为自己选择的一项食物是(  )‎ A.‎ 红烧肉 B.‎ 肉沫烧豆腐 C.‎ 凉拌黄瓜 D.‎ 米饭 ‎4.胡萝卜中含有的β﹣胡萝卜素(C40H56),可以维持眼睛和皮肤的健康,改善夜盲症、皮肤粗糙的状况.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β﹣胡萝卜素属于有机物 B.β﹣胡萝卜素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构成的 C.β﹣胡萝卜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5:7‎ D.β﹣胡萝卜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5.钛合金因具有强度高、耐腐蚀性好、耐热性高等特点而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4周期的钛元素有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钛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B.钛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6‎ C.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67g D.钛原子的核外有四个电子层 ‎6.与普通水相比,固体水具有固态物质的物理特征.在常温下,不流动、不蒸发、摄氏0℃不结冰,在100℃也不融化.它的外观看起来更象是有弹性的胶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水中的水分子之间不存在间隔 B.固体水中的水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C.固体水中的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固体水是一种新物质 ‎7.2016年某地化学实验操作技能测试题目为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如图是某同学在练习过程中的操作图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向试管中加入石灰石 C.‎ 向试管中倾倒稀盐酸 D.‎ 二氧化碳验满 ‎8.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C.反应后生成两种氧化物 D.反应中乙和丁的质量比为32:44‎ ‎9.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其中可行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一氧化碳中的少量二氧化碳杂质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 鉴别软水和硬水 紫色石蕊溶液 C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向集气瓶中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 D 除去河水中的泥沙 过滤 A.A B.B C.C D.D ‎10.下表是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A.20℃时,将100gKNO3饱和溶液蒸发10g水析出3.16g晶体 B.KNO3与NaCl在某温度下溶解度相同,其溶解度数值在36.0~36.3之间 C.20℃时可以配制36%的NaCl溶液 D.KNO3中含有少量NaCl,可以降温结晶提纯KNO3‎ ‎ ‎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 ‎11.如图是一款家用天然气灶具示意图.‎ ‎(1)图示所标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填物质名称,下同);属于合金的是  .‎ ‎(2)管道天然气完全燃烧时火焰呈蓝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如燃烧时火焰呈黄色并有黑烟浮升,说明燃气不充分燃烧.这时应将空气进风口  (填“调大”或“调小”).‎ ‎(3)天然气也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使用不当,很容易造成危险.请你写出一条安全使用天然气的注意事项  .‎ ‎12.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下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已知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如用图中的仪器完成氨气的收集;则与进气管相连的是  管.(填图中序号).‎ ‎13.海水中含有丰富的氯化镁,目前工业上绝大多数的金属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其生产流程如图:‎ ‎(1)请列举气体A的一种用途  .‎ ‎(2)操作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固体B的俗称为  ;试剂C是一种无色液体,其名称为  .‎ ‎(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反应.‎ ‎14.同学们在实验室做制取CO2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小梅发现不同小组装置中冒出气泡的快慢不同.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  .‎ ‎【提出问题】影响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呢?‎ ‎【作出猜想】可能是所用盐酸的浓度不同影响了反应速率;‎ ‎【设计实验】小梅每次取20mL盐酸,进行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温度/℃‎ HCl的质量分数/%‎ 大理石规格 收集所用时间/s ‎①‎ ‎20‎ ‎18‎ ‎10g粗颗粒 ‎40‎ ‎②‎ ‎20‎ ‎9‎ ‎10g粗颗粒 ‎78‎ ‎(1)小梅用澄清的石灰水来验证CO2,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小梅用图1装置来测定收集一瓶CO2气体所需要的时间,瓶内植物油的作用是  .‎ ‎【得出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为  .‎ ‎【评价与反思】‎ ‎(3)小芳认为小梅的实验不够严密,对大理石的要求还要有  .‎ ‎(4)图2是小芳与小梅对实验进行改进后,在老师帮助下,用精密测量法绘制的实验①的图象,数据反映,前40s反应速度快,从40s到160s反应速度逐渐减慢,原因是  .‎ ‎(5)你认为影响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快慢的因素还有  (写一点即可)‎ ‎15.小李了解到钠的氧化物,除氧化钠(Na2O)外还有过氧化钠(Na2O2).‎ ‎【提出问题】常温下金属钠与氧气反应,产物是什么?‎ ‎【作出猜想】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有:‎ 猜想1:Na2O 猜想2:  ‎ 猜想3:Na2O和Na2O2‎ ‎【查阅资料】①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密度比煤油大比水小,常温下易与水或氧气反应,但不与煤油反应;‎ ‎②氧化钠与过氧化钠都能与水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如下:‎ Na2O+H2O=2NaOH;2Na2O2+2H2O=4NaOH+  ↑‎ ‎【实验探究】‎ 切开一小块金属钠,在氧气中放置,待充分反应后,进行如下操作.‎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生成的固体加入足量蒸馏水 ‎  ‎ 猜想1正确 ‎②取①所得溶液,加入几滴无色酚酞 溶液呈  色 ‎【反思与交流】‎ ‎(1)请写出金属钠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室保存金属钠的方法正确的是  ‎ A.保存在盛有水的试剂瓶中 B.保存在盛有煤油的试剂瓶中 C.保存在密封的试剂瓶中 ‎【拓展与延伸】‎ 那么Na2O2又是钠与氧气在什么条件下反应产生的?‎ 猜想1:氧气较纯且充足条件下;‎ 猜想2:  ‎ 请你任意选择一个猜想,设计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预期实验现象 ‎  ‎ ‎  ‎ 请结合所学知识,再举一例说明反应物浓度或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的现象  .‎ ‎ ‎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6分)‎ ‎16.某同学将5g镁粉放入一质量为60g的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50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固体有剩余),并测得烧杯及其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14.8g.据此请完成下列问题:‎ ‎(1)产生氢气多少g?‎ ‎(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 ‎ ‎2016年安徽省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你选出的答案标号填在题后括号内.)‎ ‎1.下列发生在厨房里的变化,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 切碎青菜 B.‎ 淘米 C.‎ 鸡蛋加水搅匀 D.‎ 天然气燃烧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差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A、切碎青菜只是将其切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淘米是用水将其杂质除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鸡蛋加水搅匀只是简单的混合,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正确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方法是比较变化前后物质的差别:是只限于物质的状态变化,还是物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 ‎ ‎2.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态环境”.你认为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环保精神的是(  )‎ A.外出时乘坐公交车,少开私家车 B.关闭所有工厂 C.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 D.推广鼓励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 ‎【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分析】A、外出时乘坐公交车,少开私家车,节约了能源,保护了环境;‎ B、关闭所有工厂是不现实的;‎ C、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D、推广鼓励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可减少白色污染.‎ ‎【解答】解:A、外出时乘坐公交车,少开私家车,节约了能源,保护了环境,故正确;‎ B、关闭所有工厂是不现实的,故错误;‎ C、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故正确;‎ D、推广鼓励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可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环境,故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防治污染的措施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 ‎ ‎3.学校食堂准备了下列食物,馒头、炒肉片、清蒸鱼.从营养均衡的角度来考虑,你还应为自己选择的一项食物是(  )‎ A.‎ 红烧肉 B.‎ 肉沫烧豆腐 C.‎ 凉拌黄瓜 D.‎ 米饭 ‎【考点】均衡营养与健康.‎ ‎【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和合理膳食的原则,结合题中所给的食谱判断所含的营养素以及缺少的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结合题意,馒头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炒肉片、清蒸鱼中含有油脂、蛋白质和无机盐,可知食物中维生素含量较少;故为使营养搭配更加合理,需要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A、红烧肉中富含蛋白质和油脂,故选项错误.‎ B、肉沫烧豆腐中富含蛋白质和油脂,故选项错误.‎ C、黄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正确.‎ D、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类,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吃得营养,吃出健康”是人类普遍的饮食追求,本题考查了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同时告诫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营养物质的均衡搭配,要合理膳食.‎ ‎ ‎ ‎4.胡萝卜中含有的β﹣胡萝卜素(C40H56),可以维持眼睛和皮肤的健康,改善夜盲症、皮肤粗糙的状况.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β﹣胡萝卜素属于有机物 B.β﹣胡萝卜素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构成的 C.β﹣胡萝卜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5:7‎ D.β﹣胡萝卜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分析】A.根据有机物的概念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计算方法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解答】解:A.β一胡萝卜素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正确;‎ B.β一胡萝卜素是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C.β﹣胡萝卜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40):(1×56)=60:7≠5:7,故错误;‎ D.β﹣胡萝卜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40):(1×56)=60:7,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故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有关化学式的简单计算.根据β﹣胡萝卜素的化学式对选项进行计算,即可正确选择.‎ ‎ ‎ ‎5.钛合金因具有强度高、耐腐蚀性好、耐热性高等特点而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4周期的钛元素有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钛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B.钛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6‎ C.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67g D.钛原子的核外有四个电子层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钛,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2;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电子22个,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选项说法错误.‎ D.在元素周期表中钛元素位于第4周期,所以钛原子的核外有四个电子层,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 ‎ ‎6.与普通水相比,固体水具有固态物质的物理特征.在常温下,不流动、不蒸发、摄氏0℃不结冰,在100℃也不融化.它的外观看起来更象是有弹性的胶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水中的水分子之间不存在间隔 B.固体水中的水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C.固体水中的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固体水是一种新物质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水的组成.‎ ‎【分析】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之间有间隔;‎ 同种物质的分子相同.‎ ‎【解答】解:A、固体水中的水分子之间也存在间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固体水中的水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固体水中的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 D、固体水和液体水、气体水是同种物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点评】微观粒子总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运动的越快,温度越低,运动的越慢,要注意理解.‎ ‎ ‎ ‎7.2016年某地化学实验操作技能测试题目为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如图是某同学在练习过程中的操作图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向试管中加入石灰石 C.‎ 向试管中倾倒稀盐酸 D.‎ 二氧化碳验满 ‎【考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二氧化碳气体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向试管中装石灰石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石灰石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步骤、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 ‎ ‎8.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C.反应后生成两种氧化物 D.反应中乙和丁的质量比为32:44‎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反应类型的判定.‎ ‎【分析】观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从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 ‎【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甲烷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4+2O2CO2+2H2O.‎ A、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A错误;‎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故B错误;‎ C、反应后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属于两种氧化物,故C正确;‎ D、反应中乙和丁的质量比为(32×2):44=16:11,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准确判断生成物中的分子是解答的关键,学生应明确不同于原来的分子是原子重新结合生成的新的分子.‎ ‎ ‎ ‎9.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其中可行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一氧化碳中的少量二氧化碳杂质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 鉴别软水和硬水 紫色石蕊溶液 C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向集气瓶中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 D 除去河水中的泥沙 过滤 A.A B.B C.C 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硬水与软水.‎ ‎【分析】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能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硬水和软水都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 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支持燃烧;‎ 过滤能够把不溶于水的物质从液体中除去.‎ ‎【解答】解:A、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时,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向两种液体中分别滴加石蕊试液时,石蕊试液都都不变色,无法鉴别硬水和软水,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向集气瓶中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时,燃烧的木条都熄灭,不能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过滤能够把河水中的泥沙除去,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 ‎ ‎10.下表是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A.20℃时,将100gKNO3饱和溶液蒸发10g水析出3.16g晶体 B.KNO3与NaCl在某温度下溶解度相同,其溶解度数值在36.0~36.3之间 C.20℃时可以配制36%的NaCl溶液 D.KNO3中含有少量NaCl,可以降温结晶提纯KNO3‎ ‎【考点】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分析】A.根据溶解度的含义进行分析;‎ B.分析图表,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温度范围内相交,据此进行分析;‎ C.根据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进行分析;‎ D.根据KNO3和NaCl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进行分析.‎ ‎【解答】解:A.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说明在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gKNO3,则10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gKNO3,所以在20℃时,将100gKNO3饱和溶液蒸发10g水会析出3.16gKNO3晶体,故A正确;‎ B.分析图表,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温度范围内有相同的时候,所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的相同数值在36.0~36.3之间,故B正确;‎ C.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g,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C错误;‎ D.根据图表可知: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影响较小,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且变化较大;所以从含有少量NaCl的KNO3的饱和溶液中得到较多的KNO3晶体,可以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溶液的相关知识,重点是抓住溶解度的实质进行分析,结合图表所提供的信息即可解决.‎ ‎ ‎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 ‎11.如图是一款家用天然气灶具示意图.‎ ‎(1)图示所标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塑料旋钮 (填物质名称,下同);属于合金的是 生铁支架 .‎ ‎(2)管道天然气完全燃烧时火焰呈蓝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CO2+2H2O .如燃烧时火焰呈黄色并有黑烟浮升,说明燃气不充分燃烧.这时应将空气进风口 调大 (填“调大”或“调小”).‎ ‎(3)天然气也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使用不当,很容易造成危险.请你写出一条安全使用天然气的注意事项 室内要通风 .‎ ‎【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防范爆炸的措施.‎ ‎【分析】(1)根据塑料属于合成材料、生铁属于铁的合金进行解答;‎ ‎(2)根据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天然气属于可燃性的气体,不纯遇明火容易发生爆炸进行解答.‎ ‎【解答】解:(1)塑料属于合成材料,生铁属于铁的合金;故填:塑料旋钮;生铁支架;‎ ‎(2)天然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固体,说明燃烧不充分,氧气不充足,故应该将灶具的进风口的阀门调大,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故填:调大;CH4+2O2CO2+2H2O;‎ ‎(3)天然气属于可燃性的气体,不纯遇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所以安全使用天然气的注意事项:室内要通风,一旦泄露不能用明火检查等.故填:室内要通风.‎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类别和物质的性质进行.‎ ‎ ‎ ‎12.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分液漏斗 .‎ ‎(2)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 (填装置序号,下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H2SO4=ZnSO4+H2↑ .‎ ‎(3)已知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如用图中的仪器完成氨气的收集;则与进气管相连的是 ④ 管.(填图中序号).‎ ‎【考点】氢气的制取和检验;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分析回答;‎ ‎(2)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据此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分析确定发生装置;‎ ‎(3)根据氨气的密度与空气密度的大小关系分析进气口.‎ ‎【解答】解:(1)由图示可知,仪器①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2)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属于固液常能高温下反应制取气体,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3)已知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如用图中的仪器完成氨气的收集;则与进气管相连的是④管.‎ 故答为:(1)分液漏斗.(2)A,Zn+H2SO4=ZnSO4+H2↑.(3)④.‎ ‎【点评】掌握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条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 ‎ ‎13.海水中含有丰富的氯化镁,目前工业上绝大多数的金属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其生产流程如图:‎ ‎(1)请列举气体A的一种用途 灭火 .‎ ‎(2)操作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 ‎(3)固体B的俗称为 生石灰 ;试剂C是一种无色液体,其名称为 稀盐酸 .‎ ‎(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CaO+CO2↑ ;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分解 反应.‎ ‎【考点】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盐的化学性质;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根据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氯化镁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镁和氯气,然后依据题中的问题进行解答.‎ ‎【解答】解: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氯化镁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镁和氯气,所以 ‎(1)气体A是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灭火;‎ ‎(2)操作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3)通过推导可知,固体B是氧化钙,俗称为生石灰,试剂C是一种无色液体,其名称为稀盐酸;‎ ‎(4)反应①是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反应②是氯化镁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镁和氯气,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1)灭火;‎ ‎(2)引流;‎ ‎(3)生石灰,稀盐酸;‎ ‎(4)CaCO3CaO+CO2↑,分解.‎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物质的制备,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题干叙述进行.‎ ‎ ‎ ‎14.同学们在实验室做制取CO2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小梅发现不同小组装置中冒出气泡的快慢不同.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 ‎【提出问题】影响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呢?‎ ‎【作出猜想】可能是所用盐酸的浓度不同影响了反应速率;‎ ‎【设计实验】小梅每次取20mL盐酸,进行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温度/℃‎ HCl的质量分数/%‎ 大理石规格 收集所用时间/s ‎①‎ ‎20‎ ‎18‎ ‎10g粗颗粒 ‎40‎ ‎②‎ ‎20‎ ‎9‎ ‎10g粗颗粒 ‎78‎ ‎(1)小梅用澄清的石灰水来验证CO2,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CO2=CaCO3↓+H2O .‎ ‎(2)小梅用图1装置来测定收集一瓶CO2气体所需要的时间,瓶内植物油的作用是 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 .‎ ‎【得出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为 盐酸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 ‎【评价与反思】‎ ‎(3)小芳认为小梅的实验不够严密,对大理石的要求还要有 大理石的颗粒大小要一致 .‎ ‎(4)图2是小芳与小梅对实验进行改进后,在老师帮助下,用精密测量法绘制的实验①的图象,数据反映,前40s反应速度快,从40s到160s反应速度逐渐减慢,原因是 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变小,反应速率减慢 .‎ ‎(5)你认为影响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快慢的因素还有 温度 (写一点即可)‎ ‎【考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根据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来分析;‎ ‎【设计实验】(1)根据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2)考虑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 ‎【得出结论】根据表格数据来分析;‎ ‎【评价与反思】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来分析.‎ ‎【解答】解:在实验室中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 ‎【设计实验】(1)CO2能与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反应生成CaCO3白色沉淀,反应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故填:Ca(OH)2+CO2=CaCO3↓+H2O;‎ ‎(2)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从而使实验结果更精确;故填: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 ‎【得出结论】由表格内的数据可知,盐酸的浓度越大,制取一瓶气体所需时间越短,即反应速率越快;故填:盐酸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评价与反思】(3)要保证实验结论的严密性,要求大理石的颗粒大小要一致,即反应物的接触面积相同;故填:大理石的颗粒大小要一致;‎ ‎(4)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减小,所以反应的速率减慢了;故填: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变小,反应速率减慢;‎ ‎(5)影响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快慢的因素可能还有温度;故填:温度(答案合理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综合,考查的点多面广.它不但考查了考查了有关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还考查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更考查了装置的选取方法的掌握和应用,解答此类题目时,只有抓住实验目的、结论,前后联系,进行细致的思考、推断,才可准确无误地解答出各个问题.‎ ‎ ‎ ‎15.小李了解到钠的氧化物,除氧化钠(Na2O)外还有过氧化钠(Na2O2).‎ ‎【提出问题】常温下金属钠与氧气反应,产物是什么?‎ ‎【作出猜想】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有:‎ 猜想1:Na2O 猜想2: Na2O2 ‎ 猜想3:Na2O和Na2O2‎ ‎【查阅资料】①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密度比煤油大比水小,常温下易与水或氧气反应,但不与煤油反应;‎ ‎②氧化钠与过氧化钠都能与水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如下:‎ Na2O+H2O=2NaOH;2Na2O2+2H2O=4NaOH+ O2 ↑‎ ‎【实验探究】‎ 切开一小块金属钠,在氧气中放置,待充分反应后,进行如下操作.‎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生成的固体加入足量蒸馏水 ‎ 无明显现象 ‎ 猜想1正确 ‎②取①所得溶液,加入几滴无色酚酞 溶液呈 红 色 ‎【反思与交流】‎ ‎(1)请写出金属钠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Na+O2=2Na2O .‎ ‎(2)实验室保存金属钠的方法正确的是 B ‎ A.保存在盛有水的试剂瓶中 B.保存在盛有煤油的试剂瓶中 C.保存在密封的试剂瓶中 ‎【拓展与延伸】‎ 那么Na2O2又是钠与氧气在什么条件下反应产生的?‎ 猜想1:氧气较纯且充足条件下;‎ 猜想2: 点燃条件下 ‎ 请你任意选择一个猜想,设计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预期实验现象 ‎ 切开一小块金属钠,在氧气中点燃,待充分反应后,取少量生成的固体加入足量蒸馏水 ‎ ‎ 产生气泡 ‎ 请结合所学知识,再举一例说明反应物浓度或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的现象 氧气不足时,碳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氧气充足时,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碱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作出猜想】‎ 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可能是Na2O,也可能是Na2O2,也可能是Na2O和Na2O2;‎ ‎【查阅资料】‎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和总个数不变;‎ ‎【实验探究】‎ 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反思与交流】‎ 通常情况下,钠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 ‎【拓展与延伸】‎ 点燃条件下,钠和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 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解答】解:【作出猜想】‎ 猜想1:Na2O 猜想2:Na2O2‎ 猜想3:Na2O和Na2O2‎ 故填:Na2O2.‎ ‎【查阅资料】‎ 由反应可知,反应前后钠原子、氢原子总个数相等,父亲氧原子是6个,反应后应该是6个,因此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 故填:O2.‎ ‎【实验探究】‎ 实验过程如下表所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生成的固体加入足量蒸馏水 无明显现象 猜想1正确 ‎②取①所得溶液,加入几滴无色酚酞 溶液呈红色 ‎【反思与交流】‎ ‎(1)金属钠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a+O2=2Na2O.‎ 故填:4Na+O2=2Na2O.‎ ‎(2)实验室保存金属钠的方法正确的是保存在盛有煤油的试剂瓶中.‎ 故填:B.‎ ‎【拓展与延伸】‎ 猜想1:氧气较纯且充足条件下;‎ 猜想2:点燃条件下.‎ 故填:点燃条件下.‎ 实验验证如下表所示:‎ 实验操作 预期实验现象 切开一小块金属钠,在氧气中点燃,待充分反应后,取少量生成的固体加入足量蒸馏水 产生气泡 反应物浓度不同影响产物,例如碳在氧气浓度大,即充足时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氧气浓度小,即氧气不足时生成一氧化碳.‎ 故填:氧气不足时,碳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氧气充足时,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 ‎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6分)‎ ‎16.某同学将5g镁粉放入一质量为60g的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50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固体有剩余),并测得烧杯及其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14.8g.据此请完成下列问题:‎ ‎(1)产生氢气多少g?‎ ‎(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分析】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即为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根据氢气质量可以计算硫酸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1)产生氢气质量为:5g+60g+50g﹣114.8g=0.2g,‎ 答:生成了0.2g氢气.‎ ‎(2)设硫酸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 98 2‎ ‎ x 0.2g ‎=,‎ x=9.8g,‎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19.6%,‎ 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9.6%.‎ ‎【点评】差量法在计算中的应用很广泛,解答的关键是要分析出物质的质量差与要求的未知数之间的关系,再根据具体的数据求解.‎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